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舅子-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教两位,我当如何?”

    “吐番是必攻的,若图一时之功,反而会失败,若缓缓图之,操练兵马作足准备,稳定西南各族,传播我大唐威名也是功勋。这一次的七位上将军怕是人选在圣人心中已经定下,那么五年后,十年后呢?”

    苏定方一席话说守让候君集起身郑重的一礼。

    苏定方回礼之后又说道:“眼下,我们不能贪功冒进,却也要在半年拿下六诏,此事需要好好商议一下。我想程将军必是七位神策卫上将军的人选之一,待将军回归长安之时,拿下六诏,为将军壮行。”

    “好。”候君集愿意出力。

    他希望程咬金照顾他,那么他也要有所付出。

    长安。

    柳木已经搬到了华原去住,他要为神策四卫的最后一卫在一年内完成其最强战力。

    氦气,柳木搞不出来,就算能搞出来估计一年时间也过去了。

    所以柳木使用依然是氢气。

    可就算是氢气,也是造价非常非常的昂贵的。

    大唐李世民特批了一千万贯,就为了这一艘凤武号空天战堡。

    飞艇的骨架事实上已经完成了大半,当初柳木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就是考虑到费用,不愿意使用太过昂贵的物品。

    柳木面前摆站四块气囊用材料,以及十几种蒙皮的材料。

    “圣人吩咐不考虑造价,只要让高句丽人绝望。”柳木传达着李世民的旨意。

    柳木的话音刚落,其中三块就被李德謇扔到一旁,留下了最后一块。

    “七成上等真丝,上上等白绒长丝,再加上杜仲。一共九层,拼接使用的是二次交织,不是缝,也不是粘。成本每平方尺七贯。”

    柳木听到这个价钱脑袋翁了一下。

    一只飞艇有多大。

    这是一百八十米长的巨大飞艇,比不上后世德国那兴登堡的二百四十米,却也是一个庞然大物了。气囊可不是一个完整的,而是由一百多个小气囊组成,这需要的面积柳木脑海之中几乎计算不出来。




第1016节 极限强军

    想到用量,柳木感觉阵阵头痛。

    李德謇反而满在不乎的说道:“没多少,几万平方尺罢了。加上拼接的材料与手工费,百万贯足够。”

    “好,蒙皮呢?”

    “蒙皮用的是上上等鹿皮,再加上多种工艺以及一些杜仲胶,还有两层真丝网,长安户部的仓库存有几十万张鹿皮,熟丝咱们有的是,随便也能调来几千胆,只需要你一纸调令。”

    李德謇连命令书都写好了。

    “你疯了。”

    “不是我疯了,是圣人需要这架空天战堡。”李德謇很平静的说着。

    李弼在旁兴奋的说道:“到时候,玄武军的超级战列舰开到高句丽王城外的江面上,一侧的炮门全开,然后白虎军的大将军炮阵拉开,朱雀军在空中扔下几千只燃烧弹,半个时辰保证高句丽王城连只蚂蚁也留不下。”

    李德謇问:“青龙军干什么?”

    “不知道。”李弼也确实不知道。

    柳木倒是知道,青龙军属于大唐最原始的特种部队,他们负责斩首、袭击敌军重要仓库、深入敌后截杀等等任务,估计打高句丽青龙军只会转一圈,未必真正投入战斗。

    柳木却不知道,青龙军在行动中。

    大唐皇帝李世民准备打高句丽的时候,青龙军就已经出去,三成去了燕州,一边去了茂山,最后的两成分批次秘密的入进高句丽王城的唐坊,开始不动声的在唐坊开始建立堡垒,准备以唐坊为据点在关键的时候发动攻击。

    扶余城。

    这是高句丽北防重镇,位置就是后世的四平。

    崔东林坐在一处密室内,这小小的,原本只有六把椅子的密室之中挤了足有三十人,这些人有一多步都是姓崔的。

    “二叔,我的意见是秘杀。”

    崔东林在分析了当前形势之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秘杀?”

    “对,大唐不需要高句丽高等贵族,留他们作什么,到了大唐再去领一个高爵吗?鸭绿江已经被封江,有大唐神策卫的精锐部队负责,茂山铁矿之中有五万受衷训三年,已经铁了心要反的矿奴,一但开战,北边的消息绝对过不了江。”

    崔东林的话让所有人都不由的点了点头。

    很显然大唐从借茂山铁矿开始就在布局。

    崔东林又暴出一个猛料:“战事一起,整个半岛所有贵族只有八个姓能够活下来,大唐与高句丽根本就不战争,只是在唐代前隋的一场复仇,渊氏纵然有五十万士兵,开战之后,五十万还有多少依然随渊氏出战不知,但他们能让大唐战损超过五百,就足以骄傲了。”

    “听家主讲过了,大唐真正的精锐早就不用寻常军械了,卖给渊氏的军械都是大唐不需要的,大唐的士兵刀枪不入,在百步之外就能让敌军全灭。你在长安多年,可知其中秘密?”

    崔东林摇了摇头:“不知,除了神策卫士兵之外,只有精锐的边军拥有这样的军械,普通的武官都都不知道详情,更何况我这个外臣。”

    “好吧,我们研究一下秘杀。找一个机会开一场宴会,然后……咱们人手不足。”

    崔氏在这里的族老语气之中充满着无奈:“若是调动咱们控制的士兵,这事怕是会传出去,若是用毒的话如何下毒呢?”

    “这事不需要咱们操心,大唐神策青龙卫已经有只三百人的小队就在距离这里不足百里之地,只要时机一至,咱们安排他们秘密入城,或是抢成商队,或是其他的,有他们在,保证所有不听话的人全部去死。”

    崔氏族老一击掌:“好,到时候我崔氏也有献城之功。”

    “二叔,我们若能拿下建安,辽中两城,才是真正的大功。”

    “不,我们要将江北所有的大城都献上,只求我崔氏能保着一脉富贵,只要唐皇……,不!大唐皇帝陛下允许我们成为大唐崔氏的一个分支,给予族长一个郡公的爵位,给予我崔氏至少两名五品官员,正式官员七品以上十人,七品下若干。”

    崔东林眼睛之中闪耀着兴奋的光芒:“二叔,大唐礼部有公文,若我崔氏立下功勋,只要功勋足够,给予我们崔氏辽东崔氏之族号,成为大唐三十六名门中的第三十七位。”

    “那么,我亲自走一走建安城。”

    “还需要一件小事。”崔东林说完拿出一块白绢。

    崔氏族老见到白绢连问都没有问,拿出匕首写了一份效忠的血书。

    崔氏其余族人以及愿意投靠的其他人也纷纷撕下内衣,写下效忠血书。

    这个屋内不愿意写血书的,不可能活着走出去。

    崔东林很兴奋,这比他预测的更好。

    高句丽愿意投降的贵族也很兴奋,大唐给予的承诺比他们想要的更多。

    燕州。

    大唐太上皇李渊坐在高椅上,正一脸笑意的看着在沙盘上作着推演的李靖。

    李靖面前的沙盘包括了大唐河东沿海各州府,包含了整个辽东,包含了高句丽半岛,以及扶桑道筑紫岛、本岛西部。

    尉迟恭在一旁越发的不耐烦。

    “你这酸帅,我向圣人讨一道圣令让我打前锋,我带白虎军走陆上,从建安城一路杀过去,三个月内拿下整个高句丽。”

    李靖白了尉迟恭一眼,继续作着沙盘推演。

    “我说……”

    这一次,尉迟恭准备再说什么时候太上皇李渊喝道:“敬德,到朕这边过来坐下。”

    太上皇发话,尉迟恭不能不听。

    等尉迟恭坐下之后,李渊问道:“李爱卿,你预测战损会有多少?”

    李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盯着沙盘又看了一小会这才直起身来,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后转身对李渊说道:“太上皇,臣推演在没有朱雀卫的情况下,假若辽东各城不能靠计谋拿下,我唐军战损估计会高达三千人。”

    三千人。

    李渊整个人都愣住了。

    自得到消息大唐要灭高句丽的时候,他就扔下一切全速往回赶,到了华亭之后从闻月阁得到消息,兵部尚书李靖已经秘密的来到燕州。




第1017节 布局

    华亭闻月阁那里李渊知道燕州会是大战时的中军大营所在,然后是五大先锋营。

    五大先锋营分别是卑沙城、辽中城、盐城港、耽罗岛、对马岛。

    以及秘军茂山矿奴军。

    “爱卿,你可知前隋征高句丽调动多少人?”

    “太上皇,前隋征高句丽调动兵马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调民夫为军士两倍,合计三百四十万人。从调集兵马到开战,前期准备了四百天。”

    李靖身为兵部尚书可以说这些数据倒背如流。

    李渊再问:“战损多少?”

    “战场上死了二十万人左右,死在路上有民夫八十万,战损百万。”

    “你刚才说,我大唐攻高句丽,战损三千以内?”

    李靖很严肃的回答道:“臣是这么说。”

    “我大唐调兵马多少,民夫多少?”

    “太上皇,我大唐调陆军七万,神策卫四军共六万人。水师调战舰一千二百艘,水师陆战队一万八千人。后勤运输调船三千八百艘,马车一万六千三百二十二架。这不算用来拉火炮的后勤队,火炮后勤队八千人,马车四千架。大将军炮四百,小将军炮四百,虎蹲三千,炮弹无数。”

    李靖的回答的很详细,李渊反而越发的不明白了。

    李渊追问:“那么,你凭什么说战损三千?”

    李靖苦涩的一笑:“太上皇,圣人与柳驸马皆说,战损一千以内,这一仗要打出大唐的威严。”

    “可能吗?”

    李渊就不相信打仗还能不死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李靖打了一个手势,许多低级参谋退离后,李靖这才说道:“若是天神四军全力出战,臣有把握在全灭高句丽军的基本上,战损控制在五百以为,这五百是死于意外,不是死在战场上。”

    “凭什么?”

    “就凭玄武卫战舰火炮全开,岸边三里寸草不生。朱雀卫若火力全开,怕是……”

    李靖停下了,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后说道:“生灵涂炭。”

    李渊手不由的哆嗦了一下,手上的杯子落在地上。

    “爱卿给朕说说。”

    李渊是大唐太上皇,大唐没有机密需要瞒住他。

    李靖说道:“柳驸马有一样镇国神兵。”

    “镇国神兵不是大将军炮吗?”李渊插嘴之后感觉不对,又说道:“爱卿继续。”

    李靖继续说道:“那是一件飞在天上的堡垒,从天空往地面攻击,每一击的威力不比大将军炮弱,火力全开相当于大将军炮六千炮连续轰击的威力。但因为在天空,所以杀伤范围是大将军炮不能比的。”

    “也就是说,一次全力开火,高句丽王城怕是连只老鼠都难活下来。”

    李渊惊呆了。

    “天上的!!!”

    “对,就是天上的,眼下还没有造好,但太上皇,您认为柳驸马这些年来要作的有那件失败过,您能想像到,千里之外的部队可以在呼吸间传递军情、军令?”李靖也是苦笑。

    对于李靖来说,眼下的战争格局已经和他读的兵法完全不同。

    柳木构想的战争方式就是,先用大将军炮将敌军所有的堡垒炸一遍,然后再用虎蹲将敌军的残兵再炸一遍,这还不算完,接下来会在百步左右用另一种火器击杀敌残军,然后再用强弩对依然活着的敌军点射。

    这还不算完,柳木还有手雷,短火统。

    最后才是甲士。

    依李靖的想法,这么打几遍下来,甲士的任务就是收尸,根本没多少战斗的可能。

    纵然还有活着的敌军,胆也早就吓的粉碎。

    李靖反对这样的战争方式,理由很简单,这个花费太高。

    所以李靖尽可能的减化这个过程,柳木说大将军炮轰击十炮,李靖认为有目标的三炮就足够了,然后用虎蹲定点清楚一部分。

    就这样,李靖认为甲士上去的时候,已经没有反抗的敌军。

    李渊也算听明白了,这场不是战争,是大唐集全部的力量向天下人展示,展示大唐之国威。换柳木的说法就是,这叫秀肌肉。

    运送几十万兵马,而且还是秘密调运,李靖眼下除了推演战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调派兵马。

    长孙无忌虽然文官,却是一位超级优秀的后勤官。

    阿史那杜尔领军,带突厥、契丹、靺鞨三族秘密集结,此时正在辽中城西三百里契丹族内修整,他是五路先锋之一,负责的就是辽中城这一路。

    李孝恭领军,此时正在华亭备战,待兵力,装备全部到位之后,北上莱州,然后秘密分出一部分进入卑沙城,之后水路并进,拿下金州半岛。

    大唐太上皇亲领一军,刘仁轨为副将,领大唐水师备战耽罗,一但开战,这一只就是中军先锋,直扑高句丽王城。

    第四路由柴绍领军,已经调精锐赴扶桑本岛西,备战,随时前往对马岛。

    最后一路秦琼领军、冯盎为副将,在盐城港领大唐南海水师备战,一但开战就奔赴丹东城,之后统领秘密潜入茂山的神策青龙卫,以及茂山矿奴军将高句丽一分为二。

    其余如程咬金、段志玄、张士贵、李君羡等等。

    抽签编入这五支先锋。

    李靖相信,不需要中军出战,五只先锋就能解决全部的战斗,中军只留了五万精锐,事实上就是为大军压阵。

    整个大唐全民总动员,除了还在地中海的李道宗等将军外,包括千岛道、扶桑道、南海交远道,中南道。能调用的力量全部都调用了。

    西南、西北两只边军大营各抽调两万老军,补充新军四万镇守边防。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大唐的百姓倒是受到的影响不大。

    修铁路的壮劳人数早就足够,修桥的人手也足够。

    倒是制作飞艇的气囊,调用了数千优秀的丝织工,长安城依旧是歌舞升平,一片繁荣景象。

    真正忙碌的,就是铁路工地与华原特种军械坊。

    一转眼,又一个新年到了。

    李世民坐在书房之中下着命令:“让长安城卫军安排人手下点功夫,就是当军令,也要让今年的长安城格外的热闹。”




第1018节 危险的兵器

    李世民吩咐要让长安城热闹起来。

    侍从躬身听令:“是。”

    “还有,新年祭祀天地要找一个好借口推后,或是今年不祭祀。”

    李世民这么吩咐也是无奈,尚书省所有的重臣,除了杜如晦一人还在长安之外,其余的人全部都在大唐各地。

    内阁的重臣们,只有刑部尚书一人在长安。

    再说六部,六部眼下都是靠一名侍郎带着本部官员支撑着大唐的朝堂的正常运转,其余的人不是想去打仗,就是打着为后勤加班加点的名义,想参与到这次征高句丽的大战中。

    长安城的武将,除了守长安不能动的独孤修德之外,能跑的全跑了。

    除夕夜,皇宫之内倒是格外的安静。

    李世民开始催了:“吩咐下去,让宫人好好热闹一番,把太极宫新年的气氛给朕撑起来。告诉每个人,不许猜测,不许多嘴,事关我大唐国运,谁多事就斩了谁。”

    侍从下去安排了。

    这算是给太极宫内的所有人一个放松的机会。

    柳木到了,请李世民以及皇后,还有四夫人去他那里过除夕。

    “你家里很冷清。”

    柳木回答道:“大姐在西翼州,二姐在地中海,三妹、四妹、五妹全在非洲。或许有可能这会去了西翼州过年也难说,那边太远也不知道消息,也不方便联系。更何况,今晚上是除夕,她们就算在长安也不能到我这里来。”

    李世民已经作过吩咐,柳木来迎正好离开。也让太极宫内所有人好好放松一下,自己在宫人们没胆量真正狂欢一次。

    柳木住的就是原先的东宫,新皇宫才是挖地基的状态,要修好至少也在三五年后。

    李世民不打算动用太多的人力与资源。

    在李世民心中,人力与资源应该用在修铁路与修桥梁上,而不是修皇宫。

    往回走的时候,柳木抱怨了一句:“马周跑了,带着闻月阁一半的精锐北上,如果不是有条例必须留足长安守备的力量,估计闻月阁的人能全跑去。也不知道为什么让他们这么兴奋,说了这次没半点功勋。”

    “长安城的重臣们,七成半都往北跑了,越是年龄大的,越不想错过。二哥早就说过,这是一场仪式,不是战争。”

    柳木抬着看了看月亮,拿着烟斗给自己点上:“二哥,还有四十七天,依燕州东港那边推算,四十四天后海冰不会再影响船只,四十七天后必有西南风。”

    “飞艇呢?”李世民关心的是飞艇。

    柳木脸上出现了一丝喜色:“如果顺利的话,再有十四天可以第一次试飞。”

    “好!”李世民是开心。

    柳木劝道:“二哥,这东西不安全。这只是头一艘,有些地方还可以制作的更好,工期太紧张了。而且氢气是非常容易爆炸的气体,所以飞艇至少要飞行五千个时辰之后,数次改良之下,十年之后,二哥可以乘坐。”

    李世民虽然很清楚,飞艇自己肯定连靠近都不能。

    百官一但了解到那是靠着一个巨大的炸弹飞起来的,肯定会死谏,也绝对不会让自己靠近飞艇。

    “可惜。”

    李世民说完后一指柳木:“你也不能乘坐。”

    柳木倒没李世民那么激动,对于飞艇柳木也不是很在意,很平淡的说了一句:“我原本就没打算乘坐,我若乘坐的话兰若肯定会担心。”

    柳木的话说的李世民竟然无言以对。

    柳木双说道:“那个没想像之中可怕,但飞上一百次万一有那一次出了意外,这个就不好说了。”

    “当真很危险?”李世民脸上多了一丝紧张。

    “不是当真,而就是真的。因为技术不成熟,按我的设想这个飞艇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的技术沉淀与积累,这么说吧,眼下无数是钢材的质量,还是特种钢材的配方,气囊的制作,以及橡胶。特别是橡胶。”

    橡胶这个词李世民听柳木提到过许多次。

    李世民问柳木:“真的找不到橡胶树吗?”

    “能,往东约五万里,那里可以找到。这是后话,事实上,安全的飞艇使用的是铝合金的框架,用的是安全的氦气,提供动力的是电池与内燃机。”

    柳木解释完,李世民用手指一条条的数下来。

    事实上,那一条都不可能在几十年内完成,光是石油这一项,就足够大唐慢慢研究二三十年以上。

    “看来,飞艇只能作为一项威慑武器,大唐也不能只有一架。”

    李世民的想法放在后世或许普通,放在这个时代,只能说非常的天才。

    李世民又问柳木:“若是出了意外会如何?”

    会如何?

    柳木一时倒不知道如何回答。

    李世民也没有催问,一直在等柳木思考。

    走回到柳木府上前花园的时候柳木才开口说道:“我记得有一条非常有名的船,先声明,这条船虽然也用量提氢气,但却是硬壳,而且是铝架。”

    “恩!”李世民点了点头。

    柳木这才继续说道:“那条船叫兴登堡号,造好之后飞了可能有五年时间,出事前的一年,这艘飞艇似乎完成了差不多二十次跨大西洋的飞行。”

    “五千里宽度的欧洲大陆到新世界那个。”

    “是。往返一次,需要六天六夜。”柳木补充了一句。

    李世民听到这个数据很高兴:“这速度相当的快,六天六夜飞出万里的距离,好。”

    “这条船出事故,似乎还有人研究过。我记得的说法是,雷电交加还有暴雨,氢气被点燃,差不多三十秒的时间就在上百丈的高空烧成了灰。”

    李世民听完之后立即作出决定:“雷雨天气不允许飞行,就会更安全一些。”

    柳木自顾自的说道:“我记得有研究说过,蒙皮的材料如何不容易被烧的话,那么就算起火也不是致命的。这样太专业,我只是听说过,并不是十分的了解。一项技术的进步,有可能就是在无数牺牲,无数失败的基础上才进步的,没有一次到位完美的。”

    “话在理。”




第1019节 冷清的除夕

    李世民认可柳木的说法。

    李世民也明白,若不是自己想要用飞艇,这飞艇肯定会不断的研究,完善,改良各种技术,一直到五年,甚至更久之后才会造出来。

    但眼下造出来了,就是摆在那里,这足以威慑宵小。

    两人正聊着,却见抱琴从内院出来,走到李世民面前施了一礼,然后轻声说道:“圣人,皇后建议圣人与我家郎君去闻月阁,或是皇后想去梧桐坊。”

    李世民愣了一下,心说自己的皇后竟然不陪自己过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