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枭雄-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夜过去,次日陈铁已经准备妥当,临行之前,来见杨琏,杨琏千叮万嘱,又把一封信交给他,让他带给林仁肇,海楚两州的事情,暂时就委托给他,至于金陵,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得轻举妄动。
陈铁点头,表示一定完成任务,这才告辞而去。那些船匠本来就安置在金陵城外杨琏的庄园里,陈铁出了城,带了百余名家丁,领着船匠,北上而去。
杨琏依旧禁足,在杨府内看看书,钓钓鱼,一日的光景就这样过去,直到深夜时分,好久不见的米诗薇带了一个人进来,这人被绑着双手,看见杨琏,身子一抖,跪了下来,道:“杨节度饶命呀,小人什么都招,什么都招,只要杨节度饶小人一命。”
杨琏笑了笑,冲着米诗薇施礼,道:“多谢米姑娘。”
米诗薇倒是有些不熟悉杨琏如此,愣了愣,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第六十七章 毒计
。”萧俨说着,其目标已经很明显了。
不少臣子开始窃窃私语,萧俨如此,很有可能是公报私仇,不过话又说回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杨琏关系不佳的,自然毫不在意。倒是齐王有些紧张,他站出来,道:“萧寺卿此言差矣,大唐境内,姓杨者数不胜数,岂能一一杀尽?再说,只凭这一句歌谣,便要杀尽姓杨的人,恐怕也太暴戾了一些。”
萧俨轻轻冷哼了一声,几不可闻。他冲着李景遂施礼,道:“那么以齐王之间,这代表着什么呢?”
“只是几句歌谣而已,不足为信,如今大唐国势正隆,又刚刚拿下福州,击败数万吴越援军,哪里能有什么危机?”李景遂说道。
“齐王当真是如此认为吗?”萧俨冷笑了一声,全然不给齐王颜面,顿了一顿,道:“恐怕有人功高震主,意图恢复杨吴朝廷吧!”
李景遂脸色一变,坐在龙椅上的李璟也同样如此,萧俨时常口无遮拦,这是众人都知道的,可是他故意在朝会上提起杨吴朝廷,是想表达什么?是想要告诉群臣,这大唐的江山,是从杨吴朝廷手中夺得?还是想要告诉群臣,有人想要危害社稷?
李璟自然知道是后者,但萧俨如此说话,令他很是不悦。
李景遂定定地看着萧俨,道:“哦?这么说来,萧寺卿认识意图颠覆朝廷之人?”
“想要颠覆朝廷之人就站在这大殿内,齐王何必明知故问?”萧俨反问。
这话一出,群臣更加议论纷纷,就站在大殿中?要知道,在大唐朝廷,姓杨者虽多,但此时在大殿里的,不过两人而已,一个是杨守忠,此人是前朝旧臣,当年取代杨吴,立功不小,说他是想要颠覆大唐,恢复杨吴之人,几不可信。
另一个人便是杨琏,在不少人看来,杨琏本来就身份可疑,后来官运亨通,短短数年,就做到节度使的位置,比起在场大多数的人升迁都要快,而且更是得到齐王爱女的芳心,天子摆明了要赐婚,已经不是秘密,所以,不少人对杨琏很是嫉妒。
大殿里,仿佛涌进了许多蜜蜂,嗡嗡地叫着,李璟皱了皱眉头,高泽在一旁,大声喝道:“安静,安静。”
群臣逐渐安静了下来,但内心却有如波涛汹涌一般,久久不绝。
杨琏没有急着说话,而是静静地等待着,萧俨露出了尾巴,李弘冀呢?在杨琏看来,萧俨就算投靠了李弘冀,也只是一个小喽啰而已,真正的杀招应该在李弘冀那边。
李景遂沉声问道:“萧寺卿,你可知这话说出来,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不然,便是诽谤朝廷重臣。”
萧俨道:“齐王,你一心为那人辩护,莫非也是同党,想要颠覆李氏江山?”
李景遂被气的直哆嗦,他是大唐的皇太弟,日后江山是他的,何来颠覆一说?这个萧俨,说话已经胡乱到了这个地步?李景遂铁青着脸,一甩衣袍,在一旁不说话了。
萧俨得意地看了眼李景遂,朝着天子施礼,道:“陛下,为了大唐江山,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一人啊。”
李璟抿着嘴,为了江山社稷他自然肯做一切,可是萧俨的这个主意,太过于骇人,要杀光杨姓之人,那可是数以万计啊,难免会引起民间的恐慌。
见天子默然不语,孙晟朝着萧俨点点头,走了出来,朗声道:“陛下,萧寺卿之言虽然有理,但想要杀光杨姓之人,根本不可能。”
李璟点头称是,这根本不现实哪。
李弘冀这时才慢悠悠地走了出来,道:“父皇,儿臣这几日思前想后,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所在。”
群臣不免侧目看着燕王,他与齐王之争,在朝廷不是什么秘密,大部分的臣子都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齐王,一派支持燕王,只有少部分的臣子,两不靠。
成功地吸引了群臣的注意力之后,李弘冀继续说道:“樱洲永兴公主的盗洞,儿臣以为是有人故意所为,掩人耳目。实际上,大有玄机。”
李璟自然知道盗洞的事情不靠谱,可是他根本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闻言不由点点头,道:“燕王,你想通了哪一点?”
“父皇,盗洞里的东西,会让人想到有人栽赃嫁祸,可是反过来想,说不定是有人故意而为,那个盗洞,从永兴公主的陵墓直到对岸,连绵有数十丈,虽说断了一截,但儿臣以为,是有人欲盖弥彰,掩饰其他,很有可能,那个人的坟墓里,已经没有了尸体,那个人,根本没有死!”
李弘冀的话几乎是一掷千钧,落在大殿上,撞击在每个人的心中,杨琏也忍不住微微心惊,原来李弘冀的目的在于此,他突然想到,那个坟墓里,自然是有所谓杨琏的尸体,如今已经变成了白骨。可是李弘冀如此说着,莫非他有良策在胸?
李璟张大了嘴巴,呼吸急促起来,前朝旧太子这几个字燕王虽然没有说,但依旧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忍不住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道:“燕王,你说什么?他,没有死?”
“儿臣只是推断,死没有死,打开棺木,一看便知。”李弘冀说道。
杨琏在身后,抿抿嘴,他忽然意识到,李弘冀这次的准备很是充分,这大半年来,他的成长速度太惊人了。
李璟和李景遂相视了一眼,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说出了三个字:“不可能。”是啊,这怎么可能?当初那个人的尸体,两人都是亲眼看见,虽说脸部被大火烧过,有些模糊,但永兴公主哭的死去活来,她不可能认不出自己丈夫的尸体。
随后,尸体被送进棺木,牢牢的钉住,就算不死,也不可能逃出来。这么多年了,那个人已经化成了枯骨,怎么可能没有死?
李弘冀脸色淡淡,他微微躬身,道:“父皇,究竟是也不是,只要前去挖开棺木,打开一看就知道了。”
这时,站在李弘冀不远处的周邺也站出来,道:“陛下,齐王,微臣以为燕王说得有理,事情究竟是怎样,只要亲自过去检验,便可一目了然,根本无需在这里猜测。”
李景遂很是迟疑,他自然不信那个人还活着,更不相信杨琏便是那个人,但是,看见燕王一党如此嚣张,他有些不满,却又不好拒绝。
李璟抿着嘴,想了半响,这才点头,道:“来人,传令下去,摆驾樱洲!”
10/16 0:24:23|25659826
第六十八章 开棺寻骨
正是春日,这一日的天气颇好,响午时分,大唐群臣随着天子摆驾樱洲,禁卫军士兵在前开道,一群人足有三千,浩浩荡荡朝着樱洲而去。金陵城中的几道门都被严密封锁了起来,严禁百姓以及身份可疑之人出入。
禁卫军严密封锁了去樱洲的必经之路后,大唐天子李璟这才带着群臣出行,他坐在高大的龙辇上,尽显奢华本色,群臣则大多骑马,武将好一些,一些文臣习惯了坐轿子,顿时觉得苦不堪言,可是在天子面前,哪里有选择的余地?
出了金陵城,樱洲还远在二十多里外,这一段距离当真是熬人了。杨琏骑着战马,跟随着大部队前行,走了约莫两里路,一名士兵来到杨琏跟前,抱拳施礼,道:“杨节度,齐王有请。”
杨琏知道齐王要找自己,肯定是心中担忧,但这个时候,人员杂乱,杨琏想了想,拒绝了,士兵略微迟疑,还是离开。杨琏继续前行,走了五十多步,周邺慢慢靠近过来。
“嘿嘿,怎么,紧张了吗?晚了!”周邺面带讥讽。
杨琏目光一扫,正要说话,周邺又低声道:“不要四处乱看,那樱洲已经被动了手脚,你要小心。”说着,周邺哈哈大笑了两声,得意洋洋的离开了。
杨琏握紧了拳头,冲着周邺的背影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这才收回了目光,樱洲被动了手脚?看来周邺知道一些,却不完全明了,虽然说的不清楚,杨琏却有了一定准备。
二十多里的路程,一行人足足走了将近两个时辰,这才抵达樱洲,樱洲已经被戒严,数百名甲士雄赳赳气昂昂地守在道路两旁,李璟下了龙辇,环顾了一眼四周,不由点点头。
这时樱洲的樱花已经有部分盛开,远远看去,景致颇为美丽,当年永兴公主正是看中这一块地势,要把那前朝旧太子葬在此地,烈祖虽然从了她的心愿,但那人的坟墓十分简陋,倒是后来永兴公主坐化而死,陵墓的规模颇大。
贾崇带着禁卫军士兵,在前面为李璟开路,到了永兴公主的陵墓前,李璟让萧俨带他去看了盗洞,盗洞很深,一眼望不到底,里面乌黑一片,根本看不清楚里面有什么东西。
李璟志不在此,稍微看了盗洞一眼,便踱步朝着前朝旧太子的坟墓走去,这座坟墓从规模上根本无法与永兴公主的相比,低矮的坟茔上,杂草丛生,间或有几只老鼠胆子颇大,在草丛里胡乱奔跑,李璟吓了一跳。
贾崇忙带人上前,驱赶着,老鼠受惊,越过草丛奔上前方,留下晃动不已的杂草。
李璟默默注视着低矮的坟墓,心中忽然有一丝凄凉之意,他是文人,比较多愁善感一些,看见这幅景致,突然有吟诗的冲动,但他突然又想到现在不是时候,只得咳嗽了一声,掩饰了一下心中情绪。
李弘冀走了上来,道:“父皇,这里就是那人的坟墓。”
李璟点点头,他当然知道这个低矮的坟墓是那个人的,他迟疑着的时候,礼部侍郎潘承佑走了过来,道:“陛下,当真要挖开这个坟墓吗?”
李弘冀道:“来都来了,自然是要挖开,不弄清楚怎行?”
潘承佑道:“陛下,此人坟墓过于特殊,若是挖开,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李弘冀哈哈一笑,斥责道:“能有什么麻烦?这天下,乃是父皇的天下,什么事情做不得?更何况是挖开那人的坟墓。潘寺卿想要阻止,莫非与那人有所勾结?”李弘冀说这话的时候,不经意瞟了杨琏一眼,意有所指。
潘承佑抿着嘴,他被李弘冀扣下这么大的帽子,等于是反贼,他出身于闽国,自然不如唐人一般深受重用,闻言只得退下。
李弘冀得胜,心中愈发得意,瞟了群臣一眼,又道:“父皇,既然如此,儿臣动手了。”
李璟微微点头,并不说话,让他开口让挖掘前朝旧太子的坟墓,的确有些难为他了。
李弘冀见父皇点头,不由大喜,一挥手,十几名手持锄头的士兵涌上,围着低矮的坟墓挖掘起来,泥土飞扬,坟墓很快被挖平,露出棺材,一名大胆的士兵抹掉了棺材上的泥土,忽然,他有些惊讶地看着棺材,不由后退了两步。
“陛下,棺木有异。”那名士兵说道。
李璟不由问道:“有什么异常?”
那名士兵回答,道:“陛下,棺材盖有被人搬动的痕迹。”
李璟脸色微微一变,一摇头,身边的贾崇越过众人走了上去,跳下坟墓,站在棺材边上仔细观察着,棺材的确有人搬动的痕迹,而且从迹象来看,似乎很久了。
“把盖子揭开!”贾崇下令。
几名士兵上前,奋力抬起棺材盖,搬到一边放下,贾崇走了上去,朝着棺材里看了一眼,顿时愕然变色,后退两步,道:“陛下,棺材里面没有尸骨。”
“什么?”听闻此言,不仅是李璟,不少臣子都大吃一惊,棺材里没有那个人的尸骨?难道说他真的没有死,反而逃走了?
李璟快步走上前去,到了棺材边上,朝着里面一看,果然,里面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李景遂闻言也走上前,朝着棺材里看了一眼,不由皱起眉头,心中十分不解。
“皇兄,当年那人入棺,我等都是亲眼看见,更有人亲眼看见埋在此地,如今怎么可能没有了?”李景遂说道。
李璟深以为然,点点头也是不解,人死自然是不能复生的,更何况当年那人死状极惨,怎么可能活下来?
“父皇,棺材里并没有那人,也就是说,当年那人必定是诈死无疑。”李弘冀说道。
“诈死,诈死?”李璟低声念叨着,他有些不信也不肯相信,可是,眼前的棺材里,的确没有尸骨,这又是怎么回事?他百思不得其解。
“父皇,如今证据确凿,朝廷最近的异象,足以证明有人在兴风作浪,而这个人,正是杨琏。”李弘冀说道,故意把杨琏两个字咬的特别重。
李璟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杨琏,杨琏正在与旁人说着话,一副毫不担心的样子。李璟并没有怀疑这个杨琏就是前朝的杨琏,毕竟两个人差别太大,尤其是脸上的刀疤。除了相貌不同,个性也不同,杨琏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哪里是前朝的那个旧太子能比的?
李璟摇摇头,心中想着不可能。
一边,李景遂道:“皇兄,此事颇为蹊跷,一定要严查。”
“这个是自然!”李璟回答,围着坟墓仔细看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什么特殊,当然除了棺材里原本该有此刻却没有的尸骨。
李弘冀见他说的如此明显,父皇却依旧没有怀疑到杨琏的身上,心中不由有些失望,由此可见,杨琏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不低。但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他不可能放弃,正要进言,这时,一向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周邺慢慢踱步走了过来。
周邺先是施礼,然后道:“陛下,微臣有一个想法。”
李璟点头,道:“周爱卿,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
李弘冀目光闪烁,周邺是前朝的武将,其父因为杨吴朝廷覆灭而郁郁死去,周邺也曾经大病一场,他如今前来觐见,是要做什么?
周邺道:“陛下,微臣当年在草莽之时,曾经听说有些江湖人士,有易容之术,当然这只是传闻,难不成那前朝旧太子已经偷偷逃出,易容为他人,或在乡间隐居?”
李璟不由一愣,道:“还有这等异人?”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周邺笑道。
李弘冀有些诧异地看着周邺,不管怎样,周邺这话是在帮他,忙点头,道:“父皇,儿臣也以为此言有理。”
李璟一时觉得有些心烦,沉吟了半响,这才道:“那易容之术可是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模样?”
周邺道:“陛下,只是用人皮之类,略作改变,伸手一拭,便可知端倪。”
李弘冀道:“父皇,儿臣以为,杨琏与那人同名同姓,身材也差不多,当是那人无疑。”这个时候,李弘冀已经没有必要再掖着藏着了,终于露出了他的爪牙,目标直指杨琏。
李景遂听见,忙道:“燕王,你这是何意?”
“我什么意思你不明白吗?你的好女婿杨琏,便是那前朝旧太子,只不过他易容了。”李弘冀笑道。
“胡说八道,什么易容之术。”李景遂很是不满,瞪了周邺一眼。
周邺却没有看见他一般,转过头去,道:“陛下,微臣以为有的事情,还是小心一些为妙。”
李弘冀十分赞同,道:“父皇,儿臣以为有必要请杨琏出来对质,他若不是便问心无愧。”说着一甩衣袍,刮起一阵劲风,吹在李景遂脸上。
李景遂冷哼了一声,道:“皇兄……”
李璟脸色阴晴不定,有些拿捏不准。
李弘冀又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识别此人的真实身份,若是与这个办法配合,就几乎可以确定了。”
“什么办法?”李璟问道。
李弘冀低声说了起来,不仅李景遂有些变色,周邺在一旁,脸色也变了。
大唐朝廷君臣,浩浩荡荡去了樱洲,返程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太阳斜斜挂在天边,留下一抹血色。
李璟坐在龙辇里,回想着燕王的进言,颇为有些犹豫,大唐以仁义立国,国内儒学、佛学昌盛,李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所以他才会把杨氏一门关押在海陵,可是,李弘冀的提议却是要让杨琏亲手杀掉海陵杨氏,以证明他的清白。
该不该如此?李璟心中没有底,直到回到了宫城,李璟还没有拿定注意,他先是让群臣散去,自己在御书房里苦思,就连齐王和燕王求见,他也拒绝了。只是让他们在外等待,杨琏也被留下了。
高泽日夜陪在天子身边,对他的性格非常了解,见天子犹豫不决,先是泡了一壶热茶放在案几上,束手而立在一旁。
李璟也觉得有些口渴了,端起茶水慢慢喝着,一杯喝完,见高泽在一旁,忍不住问道:“高泽,你说朕该不该试一试杨琏?”
李弘冀的建言高泽也听见了,想了想,高泽道:“陛下,奴才愚笨,不敢多言。”
“但说无妨。”李璟摆摆手。
高泽迟疑了片刻,这才道:“陛下,那杨琏在大唐效力多时,从他的表现来看,并没有颠覆朝廷的想法,反而立下了不少功劳,说他是前朝旧太子,老奴是不信的。不过,既然坟墓里没有那人的尸骨,而燕王确之凿凿,说杨琏便是那个人,应该是掌握了证据,不妨让他们互相对质。如果是,那就清除了隐患,如果不是,也让燕王安心。”
李璟想了想,忽然意识今天燕王的一举一动,似乎是早有准备的,难道说,这一次的行动是他策划的?如果是这样,看来朝廷内外,有不少臣子都依附着他,对于李璟来说,这绝对是不允许的。如今的大唐朝廷随着韩熙载、常梦锡等人的被贬,宋齐丘主动隐退,朝廷安静了许多,往日你争我斗的情形大为好转。
可是燕王如果能轻易笼络一大堆臣子的话,这就十分危险了,尤其是隐居了很久的周邺,居然会为燕王说话,这让李璟不得不深思。不过,燕王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他为江山社稷考虑也是对的,至少李璟觉得,燕王虽然还有党争的心思,有争储君的意思,却不敢有造反的想法。
而最近的异象却是有人想要颠覆大唐朝廷,孰轻孰重,不难分辨。李璟仔细想了想,觉得高泽的话有理,如果杨琏真的是那个人,那么便是社稷的万幸,如果不是,届时好言安慰一番也就试了。
至于海陵的杨氏,死上一两个,又有什么稀奇?为了江山社稷,李璟觉得也只能如此,他叫过了高泽,道:“高泽,你带他们都过来。”
“喏!”高泽回答着,匆匆走出去。
李璟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明显松了一口气,他这时觉得非常渴,便端起茶水,一连喝了三杯,之后,这才坐在椅子上,等待着众人。
10/16 23:58:25|25676294
第六十九章 书房对质
李璟只留下齐王李景遂、燕王李弘冀,以及杨琏、萧俨等人是有目的的,今日的事情闹到现在,涉及在其中的人,与李璟关系都非同寻常。李璟突然改变决定,只让小部分的朝臣知道此事。
众人进来之后,偌大的书房顿时变得有些拥挤,李弘冀瞟了一眼杨琏,脸上带着得意之色。萧俨则在一旁,握紧了拳头,谁也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李景遂脸上全是汗水,他知道今日的情况极为不妙,因为樱洲前朝旧太子的坟墓出现的情况无法解释。杨琏在一旁,目光有些飘忽,仿佛毒这间事情漠不关心的样子。
李璟见众人到齐了之后,威严地扫视了一眼众人,这才道:“今日之事,实在是是出乎朕的意料,朕思前想后,这件事情一定要彻查。”
李弘冀附和着,道:“父皇英明,此事的确要彻查,决不能让那些个意图颠覆社稷之人逍遥法外。”
李璟看向了齐王,这件事情指向杨琏,或者说是燕王指向了杨琏,作为他的准岳丈,李璟总要顾及一下齐王的感受。李景遂拱拱手,道:“皇兄,江山社稷大于一切,正如弘冀所言,是要彻查,但是也绝对不能冤枉任何一人,当然了,若是有人栽赃嫁祸,一定饶不了他。”
李弘冀的表情很冷,他知道齐王所说的话,只有最后半句才是他的心里话,见父皇点头,李弘冀道:“父皇,儿臣此时能想到的,只有一个可能。”
“什么可能?”李璟问道。
李弘冀猛地抬起了手,指着杨琏,喝道:“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