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枭雄-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的意思是?”韩熙载不解。
李璟慢慢站起身来,目光盯着他,缓慢而有力地问道:“最近朕得到一个消息,说是燕王想要造反,究竟有没有这回事?”
韩熙载吓得大惊失色,“噗通”一声跪下,道:“陛下,这怎么可能?燕王是陛下的嫡长子,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李璟目光阴冷地看着韩熙载,见他满头大汗,不由重重地哼了一声,韩熙载忙伏在地上,连连磕头,口中不断说着。
“陛下,燕王一向至孝,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望陛下明察呀。”韩熙载连连磕头,声音清脆。
“罢了,你站起身来说话。”李璟摆摆手。
韩熙载站起身来的时候,额头上已经有了鲜血,李璟皱了皱眉,示意韩熙载先退下去。
韩熙载千恩万谢地走了,李璟在御书房内踱步,他有些糊涂了,如今是怎么回事?燕王要造反的消息,是杨琏传递进来的,而说杨琏部下有异动的,是刘仁瞻传来的,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难不成,燕王并没有造反的心思?那么谁有造反的心思?
李璟在屋子里踱步思考了很久,这才慢慢抬起头来,看着高泽,问道:“高泽,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陛下是说北方兵马调动的事情吗?”高泽问道。
“兵马调动,究竟是周国来袭,还是吴侯心怀歹意?这让朕十分为难呀。”李璟说道,眉头又皱起来,对于杨琏,他是相信的,可是,北方的情况是怎么回事?
“陛下,这事情也好办,只要召见杨琏,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高泽笑道。
李璟一拍脑袋,道:“哎,高泽,你这话在理。朕是忙糊涂了,这种事情找来问问,便知道了。”李璟说完,又陷入了沉思。
很显然,要召见杨琏入宫,就要召见齐王入宫,不然局势恐怕难以控制。李璟认为,如果杨琏真有企图,那么齐王恐怕逃不了干系,说不定是齐王在后指使。李璟叹息了一声,齐王是皇太弟不假,未来大唐帝国也会交给他,可是,也要等自己心甘情愿才成啊。李璟与李景遂年纪相差不过四岁,差距不大,难道说他觉得自己等不及了,所以急着要造反?
李璟思考了好一会,传令下去,让高泽把刘彦贞、陈可言叫了起来。
“微臣刘彦贞(陈可言)见过陛下!”两人进来之后,抱拳施礼。
李璟眯起眼睛,看着两人,过了好一会,这才示意身边的小太监把一个托盘送了过去。托盘上,有两杯酒,远远闻着,香气四溢。
“陛下,这是?”刘彦贞一愣。
“两位爱卿负责工程的治安,这些日子以来,劳苦功高,朕备了两杯水酒,两位爱卿尝一尝。”李璟笑了起来。
“多谢陛下赐酒!”陈可言说道,首先端起了其中一杯。
刘彦贞也端起了另一杯,朗声道:“多谢陛下。”
两人端起酒杯,送到唇边,正要一口吞下,李璟突然开口了。
“慢着!”李璟喝道。
刘彦贞、陈可言两人面面相窥,不知道陛下要做什么?
“两位爱卿,若这杯中有毒,两位爱卿敢喝吗?”李璟问道,语言虽然轻柔,但其中蕴藏的杀机却无限。
刘彦贞咽了咽口水,十分艰难地说道:“陛下,这酒有毒?”
陈可言道:“陛下,微臣不过一名小卒,得陛下提拔,如此知遇大恩,微臣没齿难忘。如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说着,陈可言一仰脖子,把美酒喝了下去。
“你……”李璟想不到陈可言说喝就喝,根本来不及阻止,不过就他的内心而言,却是极为高兴的,陈可言,是个忠臣哪!
刘彦贞见陈可言喝了,也不甘落后,他人老成精,已经猜出一些端倪,也一口喝尽了杯中酒,道:“不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要是陛下的命令,刘彦贞一定会执行。”
李璟注视着两人,毕竟是皇帝,身上有一股威严,两人都低下头,不敢去看李璟。
“哈哈,哈哈!”李璟突然笑了起来。
陈可言身上穿着铠甲,不方便跪下,只得施礼,道:“陛下,微臣死不足惜,不过还请陛下饶过微臣的妻儿。”
刘彦贞也立刻表示了起来。
李璟见两人如此,不由笑了起来,道:“好了,两位爱卿起来吧,刚才的酒并没有毒。只不过是朕逗你们玩的。”
“陛下,这是?”刘彦贞一愣,问道。
“哼,两位爱卿,朕的到可靠消息,有人想要造反,朕已经打算,明日就召见他们入宫,若真的有反意,朕一定要杀一儆百,看这天下,还有谁敢造反?”李璟说道,虽然有些文绉绉的模样,杀气却是越来越重。
无论是燕王李弘冀,还是齐王李景遂、吴侯杨琏,李璟都自觉待他们不薄,李弘冀是亲儿子,李景遂是亲弟弟,这两个就不说了,他们若是造反,当真是没了良心,日后死了,也是要紧十八层地狱的。
至于杨琏,李璟自问待他不薄,杨琏能从一介布衣成为权倾朝野的吴侯,离不开李璟的赏识,如果杨琏真的有不轨企图,李璟觉得,他所做的一切,当真是喂了狗。
“陛下,谁敢造反?微臣自当杀了他全家!”刘彦贞立刻说道,刚才前几次都被陈可言抢了先,因此立刻表功。
关于这件事情,李璟此事不愿意多说,毕竟这事如果是真,将会是他一生的痛。李璟已经想好了计划,这本来也是杨琏的计划,李璟觉得这个计划不错,只要略作改动,就可以用来平叛。
李璟低声说了起来,他让陈可言、刘彦贞两人秘密调动兵马,守卫宫城要隘,另外,陈可言带着一百名甲士,埋伏在暗处,就等着捉拿叛徒。
两人得到命令,齐齐道了一声喏,随后,李璟千叮万嘱,要两人务必小心。
陈可言、刘彦贞两人齐声答应之后,退了出去。走到门外,两人相视了一眼,心中都有些后怕,刚才那酒里若是有毒,这小命就不保了。陈可言沉默了好一会,这才道:“刘将军,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我等都要秘密行事,绝不可泄露半分。”
“这个是自然,我等屡受国恩,自然要为国效力,哪怕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刘彦贞说的义正言辞,一身正气。
陈可言点点头,两人快步离开了,片刻之后,从一棵巨大的梧桐树后,一名太监探出了头,见两人走远了,这才匆匆返回了御书房。
第三十一章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已经是深夜,燕王府内,熄灭了灯火,一片静寂。但实际上,整个燕王府内,却有一种紧张的气氛。
李弘冀已经得到了陈可言的消息,父皇就要行动,而且由于刘仁瞻的密报,父皇已经对杨琏有了提防之心,目前,父皇虽说还没有下令召见杨琏,但李弘冀已经知道了,就在明日一早,杨琏、李景遂就会被召唤入宫。
所以,明日就是最好的机会,由于明日才会把消息传给杨琏与李景遂,所以两人应该没有太大的准备,反之,李弘冀却已经得到了消息,提前做好了准备。
大战在即,李弘冀有些紧张,他喝了几杯酒之后,这才稳定了心神。
在燕王府的密室里,李弘冀与郭荣、耶律喜隐、朱令赟、陈栋慎、周弘祚、周邺等可靠的心腹正在商议着事情,敲定最后的计划。计划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不过杨琏那边,由于准备不足,所以为了增加取胜的可能性,李弘冀令周邺协助郭荣、耶律喜隐等人,在半路上伏杀杨琏。
周弘祚在明日一早,就会去皇城接管防务,所以李弘冀通过他,可以顺利进入皇城,皇城里有不少将领已经投靠李弘冀,他们将会在皇城里与李弘冀汇合,赶赴宫城,控制李璟的行动,名义上是清君侧,实际上是要控制整个宫城,软禁李璟。李弘冀知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清君侧只是一个名头,实际上,他的目标就是学李世民,先名正言顺成为大唐储君,然后再让父皇退位,成为太上皇,而他继承皇位,只有这样,他才能控制金陵,控制大唐。
事情说了将近一个时辰,完善了最后的计划之后,郭荣、耶律喜隐站起身来,告辞而去,安排杀手,击杀杨琏。
李弘冀不敢休息,他让人做了一些提神的汤药,喝了几杯之后,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在这一瞬间,他想起了很多事,不管怎样,事情到了这一步,箭在弦上,已经是不得不,容不得反悔了。
李弘冀握紧了拳头,夺取皇位之后,大不了善待父亲、母亲。
天色越的黑了,这一夜的天空,月亮大多被隐藏在云层里,反倒是星星格外的明亮,李弘冀站在屋檐下,抬起头,看着天上的星宿,目光闪烁着,事情走到这一步,还真是没有想到啊,明日就是决定命运的时候了,他必须要成功,不成功就是死路一条。
这时候的晚风已经有些凉意,李弘冀忍不住拢了拢衣领,抿着嘴,目光中充满了坚定。
寅时中,正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刻,月亮不时露出半个头,冷冷的清辉洒向大地,或许是预感到了什么,他又把头藏进了深厚的云层里,不愿看到人世间的悲剧再度上演。
李弘冀略作休息了之后,体力得到了恢复,他让士兵为他穿上了铠甲,心腹陈栋慎、朱令赟两人同样身着铠甲,尤其是朱令赟的眼中,透露出重重的杀气,他的心中暗暗誓,一定要杀死杨琏。
不过很可惜,燕王殿下把众人交给了周邺,在李弘冀账下诸多的将领中,周邺最为骁勇,当年可是搏杀过猛虎的,如今虽然年岁大了,但经验更加丰富,有他在,杨琏被杀死的几率很大。
“燕王,时间到了,可以进宫了。”陈栋慎在一旁提醒,他有些兴奋,毕竟在他看来,今日的行动万无一失,一旦燕王成为天子,他们都是元从之臣,功劳可是不小。
李弘冀留恋地看了一眼天空,最多再有四五个时辰,金陵城中很多人的命运都将会生改变,是会成为大唐的主宰还是会被斩杀,都在此一举了。
“走!”李弘冀说的非常干脆,在朱令赟的带领下,他快步朝着府外走去,一路上,他忍不住握紧了刀柄,一颗心砰砰跳个不停。
走出了燕王府的时候,天色依旧昏暗,一百多名甲士全副武装,隐藏在暗处,听见李弘冀的叫喊声,都纷纷走了出来。
“走!”李弘冀说道,这个时间段依然有士兵在巡逻,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李弘冀已经知道了士兵巡逻的路线和具体的时间点,所以李弘冀一路上把士兵分成数段,小心翼翼地绕过了巡逻的士兵。事情进行的格外顺利,寅时末,街道上已经有少许百姓起来了,有的人准备摆摊,为早起的百姓做吃的,有的则是要出城,秋收在即,粮食很重要。
李弘冀的计划,是从偏门进入皇城,金陵的宫城只有三座门,东、南、西,没有北门。南门是主干道,那边兵力充足,想要进入有些困难,李弘冀的打算是从东门进入,哪里靠近秦淮河,比较方便出入。周弘祚已经在水门安排了木筏,只要进入即可。
就在李弘冀朝着皇城进的时候,李璟也早早起来了,这一夜他睡得非常不安宁,总觉得要有事情生,可是又说不上是为什么,睡不着,李璟只能坐起身来,吩咐高泽端了温水过来,洗漱之后,李璟问起了时辰。
“陛下,已经是卯时了。”高泽回答。
“卯时了啊。”李璟负手而立,慢慢走出了房间,天色虽然还比较黑暗,但隐隐在东方,已经亮了一片。
“来人,传令下去,召见齐王、吴侯进宫,就说朕接到消息,北方周国有南下的趋势,向他们问计。对了还有燕王,燕王那边,就说朕想念他了,让他进宫。”李璟说道,这事情,人齐了才好办。
“喏,陛下,老奴立刻去齐王、吴侯府上。”高泽说着,正要退下去,李璟又叫住他了他。
“高泽,这件事情交给属下去办,你去把陈可言叫来,朕有话对他说。”李璟吩咐。
“喏!”高泽退了下去。
李璟在屋檐下踱步思索着可能出现的局面,但他相信,杨琏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只会单身入宫,如果他真的有企图,李璟只能忍心把他给杀了。
片刻之后,陈可言来到了李璟的寝宫,他抱拳施礼,道:“微臣陈可言见过陛下。”
“陈将军,都准备好了?”李璟问道。
“陛下,微臣已经准备妥当,三十名甲士全副武装,随时待命。”陈可言道。
“好,立刻让他们埋伏在书房里。”李璟说道。
“喏!”陈可言答应,退了下去。
李璟叹息了一声,吃了早餐,这才慢悠悠地朝着御书房走了过去,御书房里,三十名甲士已经守在门外,李璟打量了一番甲士之后,点头示意,让他们进去。这些甲士,有的是刀斧手,有的是弓弩手,有的拿着盾牌,各有各的作用。如此一来,李璟不用担心他的安全。
陈可言忙碌了一番,把三十名甲士一一安置在御书房内,又在地上李璟的书桌前,放置了几个布袋,里面装满了圆滚滚的黄豆,一旦情况有变,李璟就可以把黄豆洒在地上,延缓敌人的进攻。
“陛下,已经安置好了。”陈可言禀告。
李璟巡视了一番,笑了起来,道:“陈爱卿,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陛下,这是微臣该做的。”陈可言拱拱手,说道。
李璟呵呵笑了起来,捋了捋胡须,道:“今日看来,陈爱卿果然有将帅之才,这件事情结束之后,朕看来不能留你在禁卫军中了。”
“陛下,这是何意?微臣愿为陛下效力,纵然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陈可言闻言,脸色一变,想要跪下,无奈身上的铠甲限制了他的行动。
李璟呵呵笑了两声,走上前去,拍了拍陈可言的肩头,道:“陈爱卿不用如此,朕的意思是,外放你做节度使,为朕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
“多谢陛下知遇之恩!”陈可言也笑了起来,掷地有声地说道。
李璟点点头,与陈可言商量了一番细节之后,陈可言退下,等待着杨琏的到来。
“周将军,皇城里来人了。”隐藏在杨府附近的郭荣听见马蹄声,说道。
在他一旁,周邺身着铠甲,腰间一把长刀,背上背着一壶箭。
众人躲藏在一所民居里,这所民居是燕王假借他人名义买下的,目的就是为了监视杨府的府邸,如今看来,效果很大。
周邺点点头,众人之中,他的箭法最好,所以射杀杨琏的任务就先由他来完成,如果射箭失手,再交给郭荣,郭荣账下大将赵匡胤、石守信两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两人就隐藏在暗处,等待着杨琏出来。
“如此看来,杨琏很快就会出来了,传令下去,所有人打足精神,若谁放走了杨琏,军法从事。”周邺说道。
郭荣笑了起来,道:“早就听说周将军武功不错,箭法更是精准,想不到今日能够一见,当真是郭某的荣幸。”
周邺叹息了一声,却没有说话,而是从北上把弓箭取了下来,轻轻地抚摸着,仿佛在怀念着什么。
“这把弓箭,当年是我师傅传给我的,如今他早已经仙逝,当真是令人唏嘘。”周邺说道。
“师傅?莫非便是令尊?”郭荣问道,在战前,这或许是最清闲的一刻了。
周邺摇摇头,道:“不是,父亲虽然骁勇,但却不善于箭法。这支弓箭,是当年最好的神箭手米将军的。”
郭荣一愣,他想了好一会,才记起来杨吴朝廷时期,似乎有一个叫做米志诚的将军,箭法精准,可惜早死。
周邺感慨了片刻之后,有人指着前方,道:“周将军,杨府灯亮了。”
周邺、郭荣快步走了过去,只见杨府的灯光越来越亮,显然有很多人起来了。
“宫里的来人进入了杨府,杨琏肯定起来了。”周邺大喜。
郭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很快就掩饰了,他笑了笑,道:“这间屋子,离街边只有五十多步,如此近的距离,射杀杨琏不在话下。”
周邺弹了弹弓弦,道:“但愿如此,杨琏乃是国之大贼,我怀疑他就是前朝的旧太子。”
这个谣言郭荣自然是知道的,不过没有证据,他也不太清楚,闻言道:“周将军,既然此人有可能是前朝的旧太子,那么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周邺道:“就算他不是,为了燕王,杨琏也必须要死。”
郭荣心中慢慢盘算着,一旦周邺杀死了杨琏,是该趁机逃走,还是另作他图?仅仅杀死一个杨琏,似乎不足以让金陵城混乱起来,可是,他最大的任务,就是要逃出金陵城,这两个选择,还真是让人有些纠结啊。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目光都紧紧地盯着杨府,从这里,能够看看见杨府大门,杨琏要去宫城,只有出大门才最为快捷,偏门要绕过一条街,路途虽然不远,但比较麻烦,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们都知道,杨琏去皇城,肯定会走这条路。
时间似乎凝固了,两人在等待着,觉得时间好慢,好慢!
在这间宅子的外围,一条宽阔的大道上,赵匡胤装扮城一个卖面的小商贩,正在忙碌着,一边叫卖,一边观察着街边的情况。周邺弹了弹弓弦,道:“但愿如此,杨琏乃是国之大贼,我怀疑他就是前朝的旧太子。”
这个谣言郭荣自然是知道的,不过没有证据,他也不太清楚,闻言道:“周将军,既然此人有可能是前朝的旧太子,那么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周邺道:“就算他不是,为了燕王,杨琏也必须要死。”
郭荣心中慢慢盘算着,一旦周邺杀死了杨琏,是该趁机逃走,还是另作他图?仅仅杀死一个杨琏,似乎不足以让金陵城混乱起来,可是,他最大的任务,就是要逃出金陵城,这两个选择,还真是让人有些纠结啊。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目光都紧紧地盯着杨府,从这里,能够看看见杨府大门,杨琏要去宫城,只有出大门才最为快捷,偏门要绕过一条街,路途虽然不远,但比较麻烦,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们都知道,杨琏去皇城,肯定会走这条路。
时间似乎凝固了,两人在等待着,觉得时间好慢,好慢!
在这间宅子的外围,一条宽阔的大道上,赵匡胤装扮城一个卖面的小商贩,正在忙碌着,一边叫卖,一边观察着街边的情况。
第三十二章 伏杀
杨府的大门打开了足足有好一会,杨琏这才走了出来,黑暗中,他的脸看不清楚,不过从衣着就能分辨出来,而且杨琏身材高大,相比其他人,很容易一眼就能认出来。
郭荣快步走到了周邺身边,他没有再说话,而是注视着杨琏的方向。周邺屏住了呼吸,把箭羽搭在了弓弦上,静静地等待着。
杨琏上了战马之后,身前有五六人开道,最近金陵情况复杂,杨琏似乎也警惕了许多,出行带着不少人。一行人出发之后,杨琏在最中间,前后都有士兵保护着,前后的距离约有七八丈的模样。
“终于来了。”郭荣心中暗道了一声,看了一眼周邺。
周邺站的笔直,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郭荣不敢打搅他,退到一旁。这个时候天色只是微微亮,街边虽然有灯光,但还不够亮堂,周邺努力地看着,准备发动致命的一击。
杨琏一路行来,有士兵打着火把,这增加了四周的亮度,也给了周邺提示,火光最亮,而且火把比较密集的地方,就是杨琏所在的地方。距离越来越近了,周邺看了郭荣一眼,默默点头,举起了弓弦。
郭荣退了下去,他知道周邺就要动手了,赵匡胤那边,人手恐怕不足,需要他去帮忙。
周邺注视着那一行人,随着距离的拉近,他的弓弦也被拉满了,他屏住了呼吸,仔细地观察着杨琏的战马前进速度,忽然,他一松手,箭如流星,朝着杨琏激射而去,这一箭射出去的时候,周邺很有信心,一定能够命中目标。
夏末清晨的微风中,箭簇闪亮,带着些许光芒,直奔杨琏。周邺没有等待,他继续抽出箭羽,继续射击,这样就算不能彻底杀死杨琏,也能令杨琏等人措不及防,给赵匡胤、石守信等人机会。再说了,周邺对刚才那一箭信心满满,肯定能射中杨琏,就能不能一箭杀死他,至少也能让杨琏受到重创,而这,就足够了。
在这一瞬间,周邺的心脏忍不住剧烈地跳动了起来,想要再度射出的箭羽也随着手臂微微颤动,他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再度射出了一箭。而这个时候,第一支箭羽已经如同流星一般,直奔杨琏的胸前。
不得不说,周邺这一箭把握的时机非常精准,在清晨时分,杨琏根本没有注意到有人在暗中伏击,当闪亮的箭簇逼近了他的时候,杨琏的确也察觉到了什么,他抬起头看了一眼,顿时愕然变色,因为箭羽离他,已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