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枭雄-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要将此事调查清楚,有的则称吏部尚书乃是国之重臣。如今被打,被打的可不是吏部尚书,而是礼法,是汉国的颜面。
这样的折子很多。几乎堆满了东宫的书房,令刘承训十分头疼。他本来希望从杨琏那边找到突破口如果这一切都是杨琏的策划,那么事情就迎刃而解,可是,他派人监视了很多天,依旧没有查到线索。
刘承训无奈地摆摆手。让李业继续监视。李业领命而去,留下刘承训在书房里,他想了半响,正要提起笔来,在一本奏折上批注着什么,突然一阵咳嗽,他急忙用手捂住了嘴,等他松开了手,掌心的殷红更加多了。刘承训脸色大变,急忙拉响了一边的铃铛。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赵延乂出现在刘承训的面前,他猛地将一颗金丹塞进了刘承训的嘴中,又喂他喝了几口水。刘承训奋力将金丹吞下,盘膝调息了半响,脸色逐渐变得红润起来,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
“你先退下吧。”刘承训喘息着。
赵延乂点点头,身着道袍的他默默消失了。
十一月下旬,中原大地忽然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白色,屋檐上,树枝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鸿胪寺内,杨琏靠在窗边,看着纷纷扬扬不停歇的鹅毛大雪,道:“润雪兆丰年,这可是好兆头。”
林仁肇和陈铁在一旁,两人原本都是闽国人,压根没有见过雪,后来在金陵虽然见过下雪的模样,但那里有开封的雪这般大两人身着厚厚的衣裳,还是觉得有些冷。
杨琏倒不觉得,一方面是他身体强健,另一方面是北方的冷大多是干冷,冬日里,大多数的天气可都是出太阳的,前几日开封没有下雪的时候,便是艳阳高照,让人舒坦得很。
这时,不知那家的小孩在院子里玩着雪,打着雪仗,陈铁看了半响,忽然奔了出去,像个孩童一般在雪地里玩着。林仁肇也有些按捺不住,也快步走了出去,与孩童们嬉戏在一起。
“杨将军为何不去”这时,一个轻柔的声音响起。
杨琏无需回头,便知道是傅姑娘,便淡淡一笑,道:“傅姑娘,你看这雪,恐怕要下个一两天,才会结束。”
“只有能承受住冰霜的考验,来年才能茁壮成长。”傅姑娘说道,若有深意。
杨琏鼓掌笑道:“人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傅姑娘之言,杨琏受教了。”
傅姑娘意外地看了杨琏一眼,道:“这些日子,杨将军大门不迈,就在这鸿胪寺内,莫非是要隐藏什么呢”
“那傅姑娘以为我要隐藏什么呢”杨琏不回答,反而问道,同时目光炯炯地看着她,仿佛要从她说身上看出什么似的。
傅姑娘摇摇头,目光居然十分大胆地与杨琏对视,道:“妾身只是一个小女子,那里能看出什么端倪还望杨将军告知一二。”
杨琏哈哈一笑,道:“如果我说没有,你相信吗”
傅姑娘笑道:“杨将军这话,可真是言不由衷。”
杨琏沉默了半响,忽然道:“傅姑娘,开封乃是是非之地,我这一次奉命出使开封,困难重重。”
傅姑娘抬起头,美目看了杨琏一眼,道:“怎么,杨将军就要轻易放弃了吗”
杨琏摇摇头,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不由握紧了拳头,道:“我怎么会轻易放弃”
傅姑娘没有说话,而是看着杨琏那双闪着光亮的眸子,若有所思。
杨琏说完,忽然道:“我刚才那番话,不是在为我担心,而是在为你担心。我这一行,荆棘无数,也不知道最后的结局如何。你跟着我们,同样也是危险重重,若是害了你的性命,我可担当不起,心里内疚不已。”
傅姑娘听杨琏一本正经说完,见他神色坚定,不似作假,一颗心顿时砰砰跳个不停,他如此关心自己,难道有什么深意吗
杨琏却没有发现傅姑娘的表情,依旧看着窗外,悠悠叹息了一声,道:“出门在外这么久,其实你该回家看一看的。”
傅姑娘抿着嘴没有说话,神情十分复杂。
“有些事情总要去面对,一味地逃避总是不成的。”杨琏又道。
傅姑娘点点头,杨琏的话说的很对,可是她却有难言之隐,又怎能轻易回家她不能将她的幸福,寄托在一个从未谋面的男人身上。
这时,有人快步走了过来,朝着杨琏拱拱手,道:“杨指挥,魏州有消息了”
“魏州有消息了什么消息”杨琏心中猜测着,慢慢收回目光,看着来人,原来是部下孙羽。
孙羽看了傅姑娘一眼,傅姑娘很是冰雪聪明地微微施礼,退了下去。见傅姑娘的身影消失了,孙羽这才禀告着,道:“杨指挥,刚得到确凿的消息,数日前,杜重威已经选择投降,大汉天子并没有杀他。据悉,不日即将返回开封。”
杨琏轻轻敲打着窗棂,道:“这杜重威还是撑不住了啊。刘知远能够不杀他,果然是有雄主风范。”
“魏州城下,汉国士兵死伤足有数万,汉国天子为了攻打魏州,拿下杜重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期间他还不断招降杜重威。如今杜重威投降,汉国天子应该会杀掉他,为三军泄愤吧”孙羽说道,如果换做他,一定杀掉这个不服管教之人。
杨琏却淡淡一笑,道:“杜重威是个朝三暮四之人,这一点刘知远岂能不知只是,如今汉国藩镇林立,刘知远需要作出一个姿态,那就是杀鸡儆猴。而杜重威就是这只鸡,至少就目前而言,刘知远不会去动杜重威。但如果回到了开封,恐怕事情就说不一定了。”
孙羽一愣,不解地问道:“杨指挥,为何说回到开封之后,就不一定”
杨琏哈哈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狐疑,这事情他也只是猜测,只有七八成的把握,不敢说刘知远一定会做出此事。不过,既然刘知远在魏州大捷,想必不日就将班师回朝,这开封城中,想必又将要龙争虎斗。也不知刘知远回来之后,如此处理杨邠被打一事
当然了,杨琏最为关心的,还是李守贞与符彦卿结成亲家一事,两人都是跺跺脚,汉国就要抖三抖的角色,他们结成儿女亲家,婚礼上一定非常热闹吧。想到这里,杨琏脑海中,不免浮现出一个人的模样,他忍不住有些失神,这件事情终究会朝着哪方面发展,这谁也说不清楚啊。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刘知远回京
大雪纷纷扬扬,下了足足六日,地面上堆积的雪花,足以没膝,京兆尹组织了大批的民夫,才将开封街头上的积雪扫清,行人得以出行。在这段时间里,杨琏与林仁肇、陈铁等人依旧闷在鸿胪寺内,一副闭关修炼的模样。
刘承训派人潜伏了很久,始终没有找到杨琏等人的把柄,只得将监视的人撤回,另想他法。
这个时候,已经将近年关,虽说汉国战乱频频,但在开封,已经有了几分过年的气象,街道上的行人逐渐多了起来,百姓们手中拎着年货,脸上总算荡漾着几分笑意。
街上,几名孩童或穿着新衣,或穿着干净的衣裳,正在追逐打闹。
“汉水竭,雀高飞。飞来飞去何所止,高山不及城郭低又道是:百个雀儿水上飞,九十九个过山西。惟有一个踏破足,高栖独自理毛衣。”
又有几名孩童在街上,跳着舞,唱着歌谣。孩童的声音很是清澈,透过雾蒙蒙的清晨,让人不由精神一振。歌声很是悠扬,几乎是在一日之间,,就传遍了整个开封的大街小巷。不少孩童聚在一起,鼓着掌,胡乱跳着唱着。
当杨琏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鸿胪寺内与林仁肇说着事情。两人都认为,随着魏州战事的结束,刘知远很快就会回到开封,两人也要抓紧时间,做更多的准备,以应对汉国的强势反击。
就在两人说着的时候,陈铁将这个消息带了回来。
林仁肇敲打着案几,皱皱眉,道:“推背图”
推背图据说是唐初袁天罡与李淳风师徒推断而出,虽然在这个时候名声还不够响,但林仁肇却是听说过。
杨琏点点头,这一段推背图讲的是后周郭威自立的故事,用在这个时间点,正是好时候。想必刘承训应该得到了消息,就看他如何应对了。
“汉水竭。雀高飞。飞来飞去何所止,高山不及城郭低”太子府上,刘承训念着,李业在他身边连连点头。
“太子。如今这首歌几乎是在一日之间,就在开封城内流传甚广,似乎有人刻意而为。”李业回答。
刘承训饱读诗书,尤其对刚灭国不到五十年的李唐甚为敬仰,李唐历史上的大多数人物都如数家珍。念叨这句话几遍之后,刘承训立刻想到了推背图。虽说推背图被李唐皇室严格掌控,两百多年见几乎没有流传到民间,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汉国占领了开封之后,得到前朝留下来的大量典籍,刘承训爱好读书,早就看过,因此知道一段话出自何处。
刘承训知道李业几乎不学无术,跑跑腿。做做事还可以,若是出谋划策,就力有不逮了。当即也不多话,负手在书房里踱步,这段谶语是什么人故意散播出来的
刘承训知道,凡是谶语必定有人散播,不然不可能平白无故出现,想了想,让李业去调查谶语的源头出自何处。李业答应着,匆匆走了出去。刘承训在火盆边坐下。木炭噼噼啪啪直响,刘承训忽然心中一动,他想到了一个人。
轻轻敲打了案几一番,刘承训觉得有必要弄清楚此事。不然他睡不安稳。
李业很快将消息传了出来,不过这个消息让刘承训很是失望,据说,这首歌谣是一个道人传出来的,可是李业派人找遍了全城,甚至连方圆五百多丽的地方都搜寻遍了。根本找不到这样一个道士,也就是说,道士的幕后主使者,根本无从寻找。
找不到主使者也就罢了,这一段谶语刘承训想了很久,才想到一点端倪,可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谶语最后的指向,居然会姓郭。汉国朝廷上下,姓郭的虽然多,但掌握实权的人却不多,属于朝廷重臣的人更少,这样算下来,刘承训只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郭威。而且,郭威的别名,正是叫雀儿这似乎太巧合了一些
可是刘承训想了很久,又觉得不可能是郭威,郭威打仗的确有一手,但他为人谦虚,个性也算谦和,为人低调而节俭,刘承训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是郭威。郭威根本没有造反的理由嘛
不过就算是,刘承训也不敢妄动。郭威毕竟是朝中大臣,握有实权,这事情还得父皇处理,方为上策。
刘承训算算时间,魏州大捷的消息已经传来了数日,父皇应该将魏州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很快就会赶来开封。要过年了,各地的官员也要赶来开封述职,这事情就交给父皇去办。
这个时候,刘知远的确已经将魏州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魏州官吏,除了杜重威之外,大多被诛杀,刘知远取其家财,然后发给三军,令三军士气大振。留人守卫魏州之后,刘知远带着部下及杜重威回转开封,只是一路上大雪纷飞,行军不便,这才耽搁了时间。
十二月十五日,就在刘承训还在为弟弟刘承祐以及京中谶语的事情头疼的时候,刘知远率领大军赶到了开封,一路上大军连绵数里,气势滔天。太子刘承训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相迎。
吏部尚书杨邠也在其中,经过这段时日的休养,他的身体好了许多,不过,他一想起那日遭受的耻辱,心中就愤愤不平,即使打他的人是二皇子又能如何这些日子,太子刘承训不作为,对刘承祐并没有惩罚之意,杨邠的心中已经极为不满,但他既然已经知道太子刻意偏袒,也就不再去找太子刘承训,而是有了其他打算。
“启禀太子殿下,天子距离已经不足五里”一名骑兵匆匆而来,回答着。
杨琏骑在战马上,眯起了眼睛打量着前方,在一片雪白中,汉国的士兵就像一条巨蛇缓缓爬来,一想到就能看见汉国的皇帝,杨琏的心中有些复杂,他曾经一度有某种想法,但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了。汉国这个样子,看起来自身都难保,怎么有余力呢
杜重威刚刚被降服,但还有第二个杜重威,第三个杜重威,印象中,汉国的历史好像一直是平叛的历史,根本不可能借力。杨琏摇摇头,将心中那点不切实际的想法甩掉,目光炯炯注视着前方。
人群中,郭桐跃跃欲试,据说天子回京,走的时候顺便经过邺都,父亲也跟着来到开封,弟弟郭信也在一旁,不停地朝前看着,两人都有大半年没有看见父亲了,心中想念的紧。
杨琏目光扫过两人,只是看了一眼,便看出这两人正是郭威的儿子,如果不算养子郭荣,这两人才是郭威的长子和次子。可惜啊可惜,这两人早死,令郭荣捡了个便宜。一想到郭荣那日有些色眯眯的目光盯着傅姑娘,杨琏的心中有些不爽。在他看来,郭荣应该是因为那一句话而对傅姑娘上了心,并不是真心喜欢傅姑娘,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傅姑娘托付终身。
汉国的群臣大多在窃窃私语着,听他们的议论,是在谈论着这一次平定魏州之乱的事情,有的大臣认为,杜重威是个反复小人,他居然投靠契丹人,光凭这一点,就不能饶恕他。而有的人认为,既然陛下许诺不杀他,天子之言,必然是一言九鼎,怎可失言如今杜重威已经选择了投降,这就足够了。
杨琏对这些话并不感兴趣,他在人群中寻找着两个人,但很快他就失望了,刘承祐和郭荣并没有出现。杨琏只是微微失望,很快就振作起来,两人不在这里,令杨琏的计划会有一定影响,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影响,无妨。
就在杨琏想着的时候,刘承训似乎是不经意地看了杨琏一眼,见他一副沉思的模样,刘承训默默注视了他片刻,心中有些猜不透作为一个使者,杨琏来凑什么热闹
汉国群臣各自存着不同的心思,这个时候,前方铁蹄轰然而至,为首的数百骑兵踏着官道上残留的积雪,卷起一阵旋风而来,为首一员大将,身着银铠,头戴银盔,在这满地的白雪中,显得十分特别。
“末将高怀德见过太子殿下”为首那员将领,骑在战马上,双手抱拳,冲着刘承训施礼。
“高将军一路辛苦了”刘承训笑道。
“陛下离此地已经不足两里。”高怀德禀告。
刘承训点点头,努力向前看去,隐隐约约能看到父皇的身影。
高怀德也不多话,当即让数百骑兵分列两旁,在寒风中高高举起汉国的旗帜,寒风吹得旗帜呼啦啦直响。杨琏轻轻拍了拍战马的头,示意它安静。
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在几名铁骑的带领下,刘知远骑着一匹白马缓缓而来,在他身后,是高行周、慕容彦超以及杜重威等人。随着距离渐渐近了,太子刘承训以及文武百官下了战马,朝着刘知远施礼,道:“微臣见过陛下。”
刘知远骑在站马上,魏州一战,令他精疲力尽,这一战虽然说降服了杜重威,但汉国的损失也相当大,为了平息士兵的愤怒、悲伤,所以刘知远将杜重威的部下大多杀了,并没收他们的家财,发给汉国士卒,这才平息了士兵的愤怒。
虽说精疲力尽,但经过此战,中原大地,再也没有人敢与中央朝廷对抗,刘知远之所以来的这么慢,是因为他顺便带兵去其他地方巡视了一番,各地的节度使都纷纷赶来见他,令刘知远心情大悦。
然而,就在他即将回京的时候,太子、汉国百官都下马施礼的时候,刘知远一眼就看见了非常不和谐的一幕,有个人居然骑在战马上,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丝毫没有畏惧的样子
ps:最近不知道是不是梅雨季节的关系,又开始很严重地咳嗽,头也很疼,最近的更新不稳定,还请各位朋友见谅。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 冲突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5,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 小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没有下马的正是杨琏,只见他一只手握着缰绳,另一只手微微抬起,正朝着大汉天子刘知远拱手施礼。
高怀德一眼看见杨琏,厉声喝道:“你是何人,胆敢如此无礼”
杨琏骑在战马上,眯起眼睛打量着年轻的高怀德,战马受到高怀德惊吓,不安地原地踱步,杨琏抓紧了缰绳,安抚着战马。
刘知远抬头看过去,同样好奇地打量着杨琏,这个人,难道就是唐人的使者如此看来,此人胆子很大啊,刘知远心中想着的时候,杨琏又朗声说话。
“大唐使者杨琏,见过大汉天子。”杨琏再度施礼。
高怀德大怒,他才不管你是大唐还是契丹的使者,在天子面前,这人怎能如此傲慢高怀德上前去,喝道:“你不过一个小小使者,胆敢如此无礼”
刘知远本来想要阻止高怀德,但他话到嘴边突然改变了主意,他倒要看看这个杨琏,如何应对这样心中也有一个底。
杨琏淡淡地看着高怀德,不屑地问道:“你是何人”
“本将高怀德,乃是禁军都头。”高怀德回答。
“高都头”杨琏淡淡一笑,环顾了一眼四周,讥笑道:“难道汉国无人,需要一个都头出言”
高怀德大喝一声,拨马向前,猛地拔出了银枪,朝着奔了过去。
事突然,谁也没有想到高怀德会突然难,太子刘承训惊呼一声,道:“不可”
几乎在同一时间。网 小说八小 说刘知远、高行周都齐声大喝,道:“不可”
杨琏虽然无礼,但毕竟是大唐的使者,哪能轻易惩罚若是死在高怀德的手上。大唐与大汉必然结下梁子,从此不死不休,若是此时开战,与大汉需要休养生息的策略冲突,因此谁也不想杨琏出事。
杨琏冷冷地看着奔袭而来的高怀德。并不敢大意。高家父子以使长枪闻名,高怀德的爷爷,高行周的父亲高思继人称“白马银枪”,是北朝第一枪,名头很大。这高怀德虽然年轻,但能在刘知远身前担当禁军将领,必然有他的本事。
杨琏不躲不避,目光带着凌厉之色,直刺高怀德。那高怀德并不在意,银枪如风。就在要接近杨琏之际,银枪闪着点点寒光,刺向杨琏。
“哼”杨琏冷哼一声,忽然抬起手来,手中皮鞭猛地挥出,朝着高怀德的银枪缠了过去。
高怀德心想你的皮鞭就算坚韧,又能有什么作用银枪度不减,刺向杨琏脸庞。
杨琏的皮鞭虽然作用不大,但却影响了高怀德银枪的度,电光火石间。杨琏头一偏,躲过了长枪。高怀德一击不中,自然要挺抢再刺,然而就在这时。杨琏快伸出手去,拽住了枪杆,死死不放。
高怀德猛地向后一拽,没有拉动,杨琏的力气很大,他正要奋力争夺。杨琏冷冷地哼了一声,皮鞭再度挥出,朝着高怀德的手掌甩去。那皮鞭仿佛凭空多了十几寸,看得高怀德心中大惊,他若是不撒手,手臂必然被击中;若是撒手,这银枪就要落入杨琏手中,仅仅一个回合,银枪就被杨琏夺走,高怀德岂不是丢了脸面
短短片刻之间,高怀德犹豫不决,然而皮鞭却不会等待,在杨琏的猛力抽动下,皮鞭狠狠地抽打在高怀德的手臂上,出一声脆响。
高怀德虽然身着铠甲,并不疼痛,但这对于他来说,却是丢进了脸面,就连在他身后的高行周脸色也有些变了,自家儿子的身手如何,他自然是清楚的。 一 高行周四十岁才生了这个儿子,自然是捧在掌心,教他练武格外用心,高怀德虽然才二十一岁,但已经得到高家枪法的真髓,比自己年轻的时候还要厉害几分,但想不到只是一个回合,爱子手中的银枪居然被夺
“撒手”杨琏再度高喝,手中皮鞭再度挥出,这一次朝着高怀德的脸部打去。
高怀德又惊又怒,但他不肯放弃,伸出手去,想要抓住杨琏挥出的皮鞭,反正已经被打了一次,若是抓住了他的皮鞭,还有扳回一局的机会。高怀德想的不错,然而杨琏挥舞着的皮鞭到了半空,忽然改变了方向,朝着高怀德的白马脖子挥了过去。
这一下又快又急,高怀德再也反应不过来,白马被抽打,脖子上顿时红了一片。那白马毕竟是畜生,吃了杨琏一鞭,惊得前蹄抬起,灰律律一声,向前就跑。
高怀德措不及防,跌落战马,银枪也落入杨琏之手,等高怀德从地上站起来,现白马远奔,银枪也落入杨琏之手的时候,高怀德忍不住面红耳赤。
刘知远、高行周也停了下来,事情展的太快,让两人有些反应不过来。
杨琏抓住银枪,仔细端倪了片刻,笑道:“果然是一柄好枪”说着,双手握紧了银枪,一副很是喜欢的模样。
高怀德气的脸色红,他咬着牙站在地上,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只可惜,我不会使枪。”杨琏叹息了一声,将银枪抛给了高怀德,道:“接枪”
高怀德本能地接过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