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直播之春秋苦旅-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阳!天上的大阳!阳!阳!发光的阳……”

  院子里,娃娃们跟着两个妾室大声地念着。

  “爹!”

  “爹!”

  方勤、方俭两人看见爹回来了,也不念书了,从座位上站起来,跑了过来。

  “方勤!方俭!”两个妾室着急地呼喊着。按照“孔子幼儿园”的规矩,这是不可以的。违反校规,是要罚站的。

  “不可以!”方基石把脸拉下来,喝止道:“你是要罚站的!”

  “爹!爹!我愿意罚站!咯咯咯……”

  “爹!爹!我也愿意罚站!咯咯咯……”

  方勤、方俭两个小调皮嘻笑着说道。

  “好!好!好!愿意罚站就好!不要哭鼻子噢!”

  “嗯!爹!你怎么现在就回来了?方忠哥哥呢?”

  “爹!方忠哥哥呢?”

  “方忠哥哥今晚可能不回来了!噢!爹回来有事,爹给你带回来大哥哥了!子路哥哥!”

  “嘿嘿嘿!……”子路站在一边傻笑着。

  方勤、方俭两人看向子路,顿时显得一副怕怕地样子。

  “上课吧!去吧!”哄完女儿,方基石推着两人去继续上课。

  “罚站!”两个妾室走过来,一人拉着一个,将方勤、方俭拉到讲台上,面朝着大家罚站。

  两人嘻嘻哈哈地笑,一点没有罚站的意思,还朝着同学们做鬼脸。

  “严肃点!不然没有点心吃!”

  在两个妾室的喝止下,方勤、方俭两人才严肃起来,变得一副怕怕地样子。

  与两个妾室打了招呼后,方基石又带着子路往孔子家里去了。子路的猎物,这边一样都没有要,都带到孔子那边去了。这些猎物,都将作为子路拜师的学费。

  钱!子路是没有的。有的话,他也舍不得拿出来。因为!他要养家,挣了钱都要交给老爹。


第484章 子路甘心拜师

 看见子路跪地磕头,直播间内又炸了起来。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两人第一次见面还是:好像子路很不服孔子,对孔子很不礼貌。还有!孔子好像当初不是喜欢子路,甚至都不愿意收他这个学生。后来是在某个同学的介绍下,才答应收这个“问题学生”的。

  其实不是!孔子与子路第一次见面,是在小河边。

  子路当时是过路猎户,不敢往村庄上面跑,怕被人看见了。所以!就躲藏在小河边。结果!无意中看见孔子在练剑。后来!又看见孔子在河里洗澡。

  开始的时候,他是不想出来与孔子相见的。可他对孔子的剑很感兴趣,就走了出来。他有一把“宝剑”,一把装饰得很漂亮、时髦的剑。所以!对别人的剑就感兴趣,有那种炫耀的心理。

  当然!一个人有没有炫耀心理,一般自己是不知道的。当时的子路也一样,他不知道自己有炫耀心理。

  见孔子从河里起来了,他才从枯草丛中钻出来,去看孔子的剑。孔子在河边练“憋气功”的时候,他也想过去看剑,可他担心被人误会把他当成贼。所以!他忍着没有出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孔子游上岸后他显得迫不及待,跟个贼似的。

  因为爱剑,他与孔子比试的时候,害怕剑被孔子的“烂剑”给砍坏了,才输的。真正输的原因,还是因为怕剑刃被砍缺口了,才退让的。而不仅仅是脚下被绊,加上滑才滚下河堤的。

  他并没有在这个上面纠缠,直接承认自己输了。

  他认输的另外一个原因:他对孔子的剑术确实佩服。

  孔子的剑舞起来特别地优美。

  再则!孔子在击剑上面,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也确实有些功夫。他要是不奋力的话,想赢还真的不容易。

  几种原因凑在一边,他才认输的。

  但是!在剑术上认输了他没有面子,他必须找回面子。所以!他就有意在孔子面前露一手,把河堤上的石凳子放到石桌子上面,端了起来。他就有那么自信,孔子端不起来。

  结果!他的自信成功了,孔子试了三次都没有端起来。

  挽回了面子,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子路才算了。

  让子路没有想到的是!孔子并没有一定要他难堪,不承认自己赢了,还说明他赢的原因:是他熟习地形,占了优势才赢的。


第485章 把私学办到曲阜城

 自从这天开始,孔子有了一个想法:不能把学校设在家里。家与学校是要分开来的,这样才有利于教学。

  今天就是个例子,他正在给学生上音乐课,结果!方基石在院子门外大喊大叫。说真的!他是方基石,是大神是大哥,不然!他会当场生气的。当然!也没有生气的理由。要是换了亓官氏或者是方基石的两个妾室,他都要当场说几句的。

  给学生上课,有些课是不能分心的,必须专心。而有些课就无所谓。

  孔子有了这样地想法:在曲阜城内租一处院落,把学堂设到那里去。有些课程,在曲阜城那边上。而有些课程,还是需要在乡下老家上的。

  在曲阜城内设分课堂,其一!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其二!也起到一定地广告作用。

  当需要封闭式教学的时候,就把学校的外面大门给关上,并挂上“请勿打扰”的牌子。当开放式教学的时候,就把学堂的大门打开,让社会上的人参与进来。这样!能够起到一定地广告作用。

  现在!外地的学生越来越多,家只有这么大,住在家里有许多不方面。真的!有时晚上,他要背后教妻,或者是过夫妻生活,都不敢声音大了,怕被外面的大学生听见。

  还有!把学堂设到曲阜城内还有一个好处。现在的他!另外一个身份是:鲁国的小官吏。要是学堂在曲阜城内,鲁昭公有事找他,也方便一些。他去上班,也方便一些。上班、教学两不误。

  他并没有彻底把学堂搬到曲阜城去的意思,更没有把家搬去的意思。不是!两边的学堂都要。另外!“孔子幼儿园”一样要办下去。

  现在!表面上!他家是大学生课堂,方基石家那边是小学生课堂,好像是分开的。其实不是!分开是为了不让调皮的大学生欺负、带坏小学生。

  这天下午,大学生得到解放,一个个欢呼着,大家一起动手,把子路的“学费”全部解决了,全民加餐。

  子路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极为活络。在宰杀山鸡和野兔方面,特别地在行,也就一二三的功夫,就宰杀好了。然后!就是用两家的锅来煮。

  方基石的家那边,有完整的餐具。也是从这一天起,两家人才开始分开吃饭。以前!一直都是在一起吃饭的。

  半下午的时候,整个村子里都飘荡着香味。有不少村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过来观望。


第486章 孔子在曲阜城买了房子

 方基石是个历史盲,他并不知道后来的孔子是住在曲阜城内,还是一直住在乡下老地方?在孔子的请求下,他还是让人到处打听了起来。

  他不想去找鲁昭公,更不想去找季平子。要是去找这两人的话,不说在曲阜城内找房子、租房子、买房子,人家肯定会送你一座宅院的。鲁昭公与季平子等人,正愁没有机会巴结你。

  名义上是送给孔子的,其实!就是看在你方基石的面子上,才送的。

  所以!方基石是不会去找鲁昭公和季平子等人的,免得欠别人一个人情。无论欠了谁的人情,以后他们两人对干上了,让你夹在中间不好做人。

  无论你帮谁或者是不帮谁,或者是中立,或者是不闻不问,都得罪人。

  在曲阜城内,他还是有许多私人关系的。他在军队的时候,培训了那么多特种兵。其中有不少人,都分配到曲阜城内当治安员或者是守城的小头目。让这些人帮忙,不但人家乐意,还不要花销多少。这些人也一样,都愿意帮这个忙。

  这些人都生活在曲阜城内,对曲阜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还有!由他们出面,价格也更实际一些,因为他们了解市场行情。

  很快!就有人打听出来了,一个住鲁国曲阜城内的齐国商人,要搬出曲阜城回齐国。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走得很急,所以!房子就便宜卖了。可是!他家的院落很大,尽管便宜,还是没有多少人可以买得起。

  想买房子的人买不起,而有钱人家,又无所谓这样地旧房子。这样地房子买下来后还要重新装修,所以!有钱人认为:买这样地房子还不如买一块地,重新盖新房子。

  在那个时候,有钱人是很迷信的,不愿意住别人住过的房子,不愿意睡别人睡过的房间。他们认为:这样会带来晦气的。特别是这个宅院或者房间内发生了什么不吉利的事,更是让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阴影。

  方基石都没有出面,直接让那个打听到的人出面与对方谈。最后!对方急着搬家走人,只得答应了,只要一百斤生铜。

  一百斤生铜,在当时是相当值钱的。生铜对当时来说,已经很普通了。可生铜属于战略物资,一般人搞不到的。

  但是!这一百斤生铜相比他家的房子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他家的房子,远远比这值钱。

  他家的房子有五间朝大街的门面房,后面有一个院落。


第487章 孔子早期的学生

 正如孔子所预料的那样,把私学办到曲阜城来后,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生源越来越多。

  本来也就是!乡下的村落里能有多少人?而整个曲阜城又有多少人?还有!乡下的村落是很闭塞的,消息不灵通是小,交通也不是方便。而曲阜城不但大,也很开放,消息灵通。

  从孔子私学挂牌开始,每天都有人来询问。在学费问题上,孔子还是决定老规矩,不讲学费,由学生自愿出,按照能力给。有钱多给一些,没有钱少给或者暂时不给。

  可是!这种方法在曲阜城行不通。

  不收学费属于“不正当竞争”,是不合法的。人家才不管你是为了普及教育,人家认为你是为了拉生源,或者认为你是为了传播不健康思想,不是在弘扬主旋律。所以!是要查封你的。

  再则!有许多自以为自己是个有学问的人,出于嫉妒,故意出来找麻烦。

  没有办法,孔子只得说出一个模糊的数字:跟别人的学费一样。你跟别的先生念书一年多少钱,我也收费多少。

  但是!如果这样地话,一样无法普及教育,拉不到生源。没有办法,孔子又提出了新办法:先入学后付费。

  你没有钱交不起学费,是不是?我答应你!先让你来入学,等你有钱了你再交学费。这样!等于变相地不收学费。

  孔子还是相信:只要学生跟他学了全套,就不怕你不交学费!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有好多学生都是毕业当官后,或者是毕业工作后挣到钱了才支付学费的。相反!给予孔子的学费,远远高于其他先生所收的学费。

  可以说!有些学生后来给予孔子的回报,是无价地。

  孔子的学生,其中有许多人是父子同学的!比如说颜回,他就跟他的父亲是同学。颜回的父亲是孔子早期的学生,也是孔子搬来曲阜办学后收的第一批学生。

  早期的学生都不怎么出名,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孔子还没有“学而优则仕”的想法。当时的孔子,对官场很失望,对鲁国以及当时的君王世袭制很失望。

  所以!他不鼓励学生出仕。

  不出仕不去做官,就只能默默无闻。

  所以!早期的学生大多不出名。

  后来的孔子,思想上成熟了,认为:要想改变世界、拯救世界,就必须从政。


第488章 孔子入职太庙

 之后的几年,孔子的生活都很平淡、平静。私学方面,学生越来越多,他还是采用老办法,教大学生,再由大学生教小学生。先来的教后来的,聪明的学生带落后的学生。

  所以!学生想得到孔子的亲自教学,是很难的。只有“代课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孔子才亲自出来指导一下。

  另外!够格的学生,才可以一起参加学习。不够格的学生,都是靠边站,无缘听课的。在教学方面,孔子定制了一套完整地考核标准。考试合格,进入下一个学科。

  在官职方面,出于他的社会影响力,官是越做越大。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年三十岁,已经入太庙当职了。

  其实!不是他的能力如何,入太庙当职完全是因为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迫于外界的压力,季平子等人才一致同意的。单单凭借鲁昭公的意思,是入不了太庙的。因为!太庙是皇族大家庭的,鲁昭公只是其中的一个支脉。

  孔子办私学有了一定地社会影响力,鲁国当权者不给予他一定地官职,鲁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就会认为你鲁国的皇族和当权者有问题,不重用人才。把你提拔起来当官,证明鲁国重视人才。

  但是!把你提拔起来当官,并不等于重用你。而是!做做样子,做做表面文章,搞搞形势。真正地实权,还是掌控在当权者手里。

  把你提拔起来当官,大不了是让你当当跑腿的,做做苦工。甚至!决策者犯了错误,就把责任推卸给你,把你当替罪羊。民愤难平或者是权力斗争失败,就把你当成罪魁祸首杀掉。

  孔子混到太庙当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懂“礼”。他对周礼有研究,懂得许多失传的礼仪,比朝堂上的礼官还懂。当然!他不能代替礼官,只能作为礼官的助手。

  每当太庙有大型祭祀活动的时候,孔子可以帮助礼官做事,排演礼仪队伍。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导演、教练搞彩排,然后带领这些演员去参加节目。

  孔子入职太庙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齐景公、晏婴入鲁,他做出了功劳。鲁昭公和季平子等人都惧怕这个强大起来的国家,有意巴结,决定用最隆重的礼仪来欢迎他。

  当年!齐景公派人来过鲁国,季平子负责接待的。季平子就把孔子请过去,由他负责接待礼仪。当时的季平子,一是试试孔子的才学,二是阳虎等人借机陷害孔子,故意推荐孔子去担当大任。


第489章 楚国与晋国的衰落

 楚灵王死后,弃疾使用了一些手段,当上了楚国的王。成为后来的楚平王,也就是那个被伍子胥鞭尸的楚平王。

  弃疾,也就是当年楚灵王派来灭了陈国和蔡国的那个大将军弃疾,方基石的手下败将。

  当年的弃疾,意气奋发,很有作为。可遗憾地是!他的身边出了奸佞小人费无忌。费无忌投其楚平王弃疾所好,一步一步把这个明君引向歧途,硬是让楚国败落了下来。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前527年,费无忌对楚平王说:太子建可以成家了。楚平王为太子建聘秦女孟嬴为夫人,命费无极到秦国去迎亲。费无极发现孟嬴貌美,当孟嬴到郢都后,费无极劝平王自娶。楚平王好色,不管儿子作何感想,居然掉包,自娶孟嬴为夫人。由此,平王对费无极更加宠信了。

  公元前523年,楚平王采纳费无忌的建议,派太子建去镇守城父,名义是派太子建管方城以外,由楚平王自己管方城以内。次年!费无忌诬告太子建与伍奢密谋以齐,晋为外援发动叛乱。楚平王信以为真,召见伍奢,严加诘问。

  伍奢规劝楚平王不要亲小臣而疏骨肉,楚平王执迷不悟,把伍奢关押起来,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

  奋扬情知太子建无辜,暗中派人先去向太子建告密,自己不慌不忙上路。

  太子建逃到宋国去了,奋扬才赶到城父,让城父大夫把他押送郢都去待罪。

  楚平王问奋扬:那个命令出自寡人嘴里,进到你的耳里,是谁泄漏给太子建的?

  奋扬坦然地说:是臣。大王曾经嘱咐臣要像服侍大王一样服侍太子,臣虽不才,不敢三心二意。臣按大王先前的嘱咐执行,不忍心按大王后来的命令执行。臣把太子放跑,现后悔莫及。

  楚平王问:那么,你怎么还敢来见寡人呢?

  奋扬说:臣没有完成大王的使命,如果不来,就是再次违命了,臣不敢。

  楚平王无奈,对奋扬说:回城父去,还像以前那样做你的官吧!

  伍奢,伍子胥之父。

  伍奢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病死。当初,楚平王夺太子建的秦女所生的儿子轸,到楚平王死后,即位称王,这就是楚昭王。


第490章 周天子崩

  公元前520年四月,周景王再也熬不下去了,可他还是不放心他的家事。

  几年前国医就给他下了“病危通知书”,可在他的坚持和老子传授的道家心法下,还是熬过来了,一直活到今天。要不是老子传授了他道家心法,周天子应该早就死了。

  当年的晋昭公也是那样,被国医下了“病危通知书”,可他最终没有坚持下去。当时方基石也传授了道家心法给他,可惜他国事太忙,根本没有时间保持练习。

  道家心法虽然好,可不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道家心法必须每天坚持练习,而且!还要在相同的时间段内修炼,才能形成生物钟效应,才能有效果。

  晋昭公没有能够坚持下去,几年后还是暴死了。而周天子不同,他在老子的劝说下放手了,把一些琐碎地小事都交给了太子姬猛,他有了更多地时间进行修炼。所以!他比晋昭公多活了几年。

  最近!周景王越来越感觉自己不行了,可他还是放心不下那个逆子儿子王子姬朝。

  逆子姬朝不死,太子姬猛即位都难。

  这几年!王朝姬朝也变得精了,他始终没有找到把柄把这个逆子给杀掉。再则!就算有把柄在手,他也舍不得杀。虎毒还不食子,何况他是大周天子,更是不能杀子的。

  这天!他感觉自己实在是熬不下去了,就把王子朝安排在他身边的重臣宾孟叫到身边,嘱咐宾孟要扶立王子朝。说他心里喜欢王子姬朝,有心让他继承天子之位。可是?由于没有废掉太子姬猛,无法立王子姬朝。

  其实!他只是放风出去,让王子姬朝现身。口说无凭,又没有旁人作证,说了等于没有说。但是!对于宾孟来说,这是重大事件。对于王子姬朝来说,正好是理由。

  他不忍心杀儿子,可王子姬朝有了他的话后,就可能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他想当周天子,就有可能把太子姬猛杀掉,自己登上天子之位。因此!太子姬猛也就是后来的天子周悼王就会趁机把反臣姬朝杀掉……

  你不叛乱,不现原形,就拿你没有办法。你一旦现身露了原形,就有了杀你的理由。

  宾孟得到天子口谕,乐得跟什么似的,就跑回去汇报了。然而!还没有等到王子姬朝等人来找周天子证实,并把这一大事确立下来,周天子已经驾崩了。

  周天子临死之前留下“祸端”,逼迫着王子姬朝谋反。

  事情都发展到这一步了,王子姬朝等人哪里会就此罢手?他们隐忍了这么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天。

  周天子死后,谥号为景王。

  PS:本书一直用周景王、鲁昭公、晋昭公等名字,是为了读者区别。不然地话,都用天子或者是鲁公、晋公,就容易与前代或者后代的天子、鲁公、晋公相混淆。可有的读者不理解,或者说是为了卖弄自己的古文历史知识,就此事指正一番。

  还有!关于金子、银子。又有读者认为那个时候没有金子,银子也不是通用货币……作者写的是小说,一切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而不是考古。

  文有主次,看文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写的主要方向是解读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哲人的生活经历。其他方面,只要不违背历史史实就可以了。

  尽管王子姬朝等人反对,可反对无效!太子姬猛作为法定继承人,周景王姬贵死后,他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大周新一任天子,也就是周悼王。

  正如周景王以及老子等人所料,王子姬朝不服,决定“谋反”,夺回本来属于他的一切。这下好了!新一任天子周悼王就有了杀他的理由。

  遗憾地是:王子姬朝的势力太大,想杀他很难。尽管子落父子都站出来,亮明了身份,可单单凭借几个人的力量,在千军万马面前,是很渺小的。特别是在这种公开对决战中,人数多的一方就明显地占据上风。子落父子等人,只能保证周悼王的人生安全,不能保证其他。

  当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后,王子姬朝突然发难,带兵冲进了皇宫,把天子姬猛给挟持走了。

  后来在晋国大军的帮助下,以及子落父子的追赶下,才将王子姬朝困住。这时!自大的姬猛,要跟王子姬朝一决生死。

  “姬朝!出来!有本事我们单挑!”

  姬猛不顾众臣强烈地反对,一心与兄长姬朝一决生死。结果!姬猛因为之前吃了姬朝下的慢性毒药,身体的灵活度和力量都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