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技大唐-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你这个想法有一些时日了,这里面的困难可曾考虑过?”房玄龄问到。

  “萧相和父亲都跟我说过这些事情的。”

  “但有些事情你可能不太清楚。”房玄龄不等长孙澹多说什么就打断了他的话。

  “小子不太明白,还请伯父明示。”长孙澹知道这么一件事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肯定有没有考虑到的地方,而房玄龄作为“房谋杜断”中的“房谋”对这些事考虑的肯定更加的全面。

  “这个是可以说是依靠一个人对抗全世界。”房玄龄慢慢的说到。

  “这是什么意思?”长孙澹知道房玄龄不是说大话的人,怎么说肯定有他的考量。

  “你能依靠的只有皇帝陛下,而你要对抗的是包括我、你父亲以及全体世家大族的对抗。”房玄龄一字一句的说到。

  看来房玄龄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远远超过了长孙澹,只是很短的时间就明白了这里面的深浅和利害关系。

  “关键是,陛下是圣明的,你得罪了陛下不一定有事,但你破坏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可能暂时没事,但你所需要背负的可能是遗臭万年,你做好准备了吗?”房玄龄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也许这还是最好的结局,有可能你还看不到这个结局就以身死还要连累长孙家,毕竟这天下不是陛下一人的。”房玄龄品了口茶继续说到。

  “虽然没有想到这么多,可是我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虽然比想象中的更艰巨,但是债多了不愁,倒也没有什么。

  “你对这些世家大族的认识还是太少了。商鞅变法强大了秦国,可是他却被车裂,只是因为变法损害了那些旧贵族的利益。尽管太子继位后仍然采用了他的策略,可是为了平息就贵族和他自己的怒火,还是杀了商鞅。”房玄龄依旧用不急不缓的语气说道。

  “没有那么严重吧。”长孙澹没有深想。

  “没有也差不多了,你这是从根本上打击世家大族存在的根基啊。耕读传家是以耕为物质基础,以读为核心,如果你将书弄得满世界都是的话,这耕读传家就是笑话了。”房玄龄本身也是大族出身,虽然不是五姓七宗那样的顶级家族,可是却也不小,而且本人还是前隋进士出身。

  “但是,这应该是大势所趋,不可能被一撮人所阻挡的,就像秦国的那些旧贵族一样。”长孙澹以鼻子矛攻子之盾。

  “是的,这也没有错。可是直接推动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这点你要有心理准备。”房玄龄知道要劝阻长孙澹是不可能的了,只好给出建议。

  “那伯父是支持小侄的主意了?”

  “你都知道这是大势了,而且大唐太平天下已经到来了,这注定是不可避免的。”房玄龄很少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这样旗帜鲜明的支持某个人或者某件事。

  “其实小侄还有些准备的。”人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哦,说来听听。”房玄龄有些好奇了。

  “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长孙澹停了下来。

  “这造纸术可以降低纸张成本,确实可是大面积的降低书籍的成本,可是在印刷术是怎么一回事?”

  长孙澹又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说了一遍。

  “这个方法确实好,雕版印刷术可以大规模的印刷一些经典书籍,而活字印刷可以快速的印刷那些需求量不大的东西,这两样确实是互为补充的。很好啊很好!”房玄龄居然难得的拍了一下桌子。

  “有了这印刷术,你必将留名青史,至于那些大家的打压倒也无足轻重了,看来你这是谋定而后动啊!后生可畏啊!”房玄龄有些激动了。

  本来长孙澹还想将报纸的想法一并提出来,可是这低下的效率,加上印刷术所需要的熟练工人还没有大规模的培养,这些终将是镜花水月,是以没有提出来。

  这些话一说,长孙澹今天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

  又和房玄龄闲扯了一会就告辞回家。

  

第二十六章辩论

  第二十六章辩论

  PS:各位读者大大,这次又断更了,实在是走的太急了,连电脑都没有来得及关,更别说提前设置更新或者留言了,要是能够留言的话,我就直接自动更新了,手头上恰好有两章的存稿,现在一更,明天早上一更,算是弥补我的过错吧。实在抱歉,而且我以前没怎么用过那个APP,连发两遍断更说明都说更新以同步,就没有注意了!

  再次抱歉。

  同时也感谢各位大大在断更期间对我的鼓励以及不离不弃,谢谢大家。

  走在长安的大街上,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慨。

  或是感慨于长安城的宏伟壮观;或是感叹于人世间的种种;或是对于自己未来何去何从的迷茫。

  每个人都挣扎奋斗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上,每天为着不同的目标而忙忙碌碌,这就是生活。

  不过这长孙澹现在正在感叹:这时间也太快了些吧,我都还没有感叹够这家居然都到了。

  哎!算了,既然都到家了,还瞎感叹什么啊。

  不过到了门房处却是接到了一封请柬。

  这自己给别人送拜帖送的自己都数不过来了,可这种正儿八经的请柬却是第一次见。

  请柬很朴素,没有多余的装饰,可是上面的内容和发请柬的人却是不容小视。

  请柬是颜师古发来的,请长孙澹于三日后前往敦化坊颜家参与辩论。

  没有说辩论的参与人员也没有说明辩论的主题。

  长孙澹让这封分量不轻的请柬给震住了。

  三天后,颜家。

  这颜师古乃是孔子弟子颜回的后代,不想孔家基本靠刷孔子的脸活着,这颜家却是实实在在的大家。

  颜师古的爷爷颜之推乃是南北朝期间的著名学者,颜师古也不差,可是颜师古的侄孙更有名——颜真卿。

  不同于那些关系盘根错节的世家豪族,颜家名有了,可是却没有什么利。

  此时的颜师古因为坐事,基本处于赋闲的状态,可这和他的学问却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颜师古的经学可谓此时第一。

  递上请柬,自然有人将长孙澹接引了过去。

  长孙澹今天是带着吴江东过来的,吴江东想来凑凑热闹。

  正院里,一个临时搭建的台子,下面铺了一地的团垫,怎么看这都不像辩论会的样子,更像是一个演讲的场面。

  长孙澹三天前制作的黑板和粉笔已经传播开来,堂而皇之的摆在了台子的一侧,长孙澹真的很想冲上去索要专利费,可是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还是算了吧。

  中国的盗版就是这样扩散开来的,盗版的还一副我盗你的版是看的起你,给你面子的表情。

  场地上稀稀拉拉的已经坐了好多人,好些都是三天前的面孔,长孙澹估摸着这今日辩论的内容是和三天前的演讲有关。

  一人看着长孙澹过来了,急忙起身上前迎接。

  “长孙公子,我是颜昭甫。”来人先自我介绍,长孙澹印象中此人是坐在前排的。

  “不知和颜师如何称呼?”长孙澹问道。

  “是在下的大伯。”

  “哦,失敬失敬。”长孙澹客气到。

  “今日请公子过来是和这学子辩论这数字的使用的,伯父正在里间,请。”说着就往里间走去,这长孙澹只好跟着。

  “伯父,长孙公子到了。”

  一位有些瘦削的老者,头发和胡子都有些花白了,手捧一本书,一抬头,双眼放出犹如实质般的视线,让长孙澹不得不暂避。

  “小子拜见颜师。”礼多人不怪,这是长孙澹混日子的法宝。

  “呵呵,不客气不客气。”干瘦的额头上因为笑容而布满了皱纹。

  “不知颜师唤小子过来可是为这数学一事?”

  “你在这算学一道上也算是登堂入室了,算得上是宗师了,可这气度还有些不足啊,不过年轻嘛,有的是时间,不像我们这些老头子。”既然称颜师了,这老师不说你的缺点还叫什么老师。

  “这却是事出有因的。”长孙澹只好又将这些事情再解释了一遍。

  “难度不小啊。”颜师古皱了皱眉。

  这怎么谁都知道这事困难啊,这主角光环呢?怎么是个人都能在智商上碾压我啊!长孙澹在心里哀叹。

  “不过看你这样子,问题应该不大,我也就不多说了,走的时候去我书房,把我有的书都给你拿一份备用。”这是意外之喜,颜师古对于汉史、经学、文字、书法的造诣很有可取之处。

  “外面已经开始了,你去听一下,等会有机会的话不妨说两句。”

  颜师古下了逐客令,长孙澹告辞而出。

  院里正有一位学子慷慨陈迟,说的大致是推广数字的好处,不外乎简洁明了等等。

  讲的内容实在有些乏味,是以底下不时有人蛞嘈。

  不多时另一人上去了,反驳说祖制云云。

  长孙澹有些不耐烦了,直接上台打断了第二位发言人的话。

  “我是长孙澹,数字是我提出的,我觉得我可以就这个问题说说我的看法。”这就有些不太合规矩了,一般是一人说完,另一人才会上台发言的。

  可既然这长孙澹都决定不走寻常路了,还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吗?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你们无路可走,这就是长孙澹此时的心态。

  “第一,数字的使用只是一个小问题,为了不违背祖制,我们可以只是在与数学相关的书籍中采用。”这是妥协,此时没有必要在这些地方纠缠。

  “第二,数字使用的好处大家应该都是清楚的,就拿书写来说,一个百万的数用数字写会非常方便。”

  “第三,数字的使用将会推动数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底下已经开始有人不服了。

  “你说数字好用这我不反对,可是你说的未免过了。”很多人其实都有些不忿长孙澹的态度了。

  “在我的理解中,数学是分三部分的,这个我之前说过的,算术还影响不大,可是这方程和图形就不行了,太占地方了。”最后几个字是盯着提议人说的,有些一语双关。

  “你……”很快就被旁边的人拉着坐下了。

  “大家有空在这里争论这些,不如等我的书写出来在挑毛病,现在不觉得有些早吗?”有些时候还是需要高调的。

  “是不是需要等我孙子烧给我看啊!”这也是毒舌系列。

  “不用,如果你现在就回家自尽的话,等你坟头长草的时候其他人就能看上了。”跟我比毒舌你很嫩啊。

  发问的人一时为之气结。

  此时的长孙澹站在台上,颇有那种虎视四方的感觉。

  一场辩论会就这样草草的收了场。

  颜昭甫对此颇有微词,不过倒也没有归罪什么。

  

第二十七章 授官

  第二十七章授官

  PS:感谢宇童、好玩儿的推荐票,特别感谢老鼠王的推荐票和留言提醒。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是我继续写下去的重要动力。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我特意建了个群:,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吐槽的都可以在里面聊。关键是人有点少,聊的不是很多,希望大家支持。

  这是今天的第一更,也是兑现昨晚的承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晚上应该还有一更,就是可能会晚点,请大家见谅。

  长孙澹觉得自己最近有些忙,自己时不时的惹些事,别人时不时的给自己找些事。

  长孙澹躺在院子边缘的一棵树下,手里捧着一本书。

  秋日午后的光线虽然还是有些毒辣,可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撒下的斑驳光斑却没有多少杀伤力了。爬山虎绕着树爬了很高,蚂蚁忙碌着觅食。

  这样的午后是长孙澹最喜欢的日子,兴之所至可以高声吟诵几句,困倦时和衣而眠,不用过多的考虑身边的那些是是非非,给自己的心放一个假。

  一人、一椅、一书、一壶茶,一个下午就会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

  可惜,每当我们难得的放下手中的事情去认真的品味生活的时候,总有人不让我们如愿。

  门房通报说有吏部的官员前来。

  长孙澹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但还是得前去应酬。

  换上正规的官服,这时间已经过去了好长。

  不过这来人明显是深谙此中的道道,由福伯在客厅陪着闲扯,府里的茶水、糕点流水般的上来,这长孙澹对这些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要不然也不可能开一家酒店火一家。

  “不知这位如何称呼。”长孙澹从侧门走了进去,一位皂吏正坐在堂上。

  “小的乃是吏部吏部司的小吏,此次前来是关于长孙大人的新官职的任命事宜的。”说着就拿出一封文书交由长孙澹。

  长孙澹打开一看,他的新任官职是秘书省秘书郎一职。

  这古代从隋朝开始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可事实上却是六省,这秘书省就属于打酱油的三省之一,有时候也叫秘书监。

  这秘书省主要负责掌管国之典籍图书,说白了就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当然还要负责书籍的订正等事宜。此时的书籍一般都是手抄本,错误在所难免,有的时候以讹传讹时间长了原著的意思就被歪曲了。

  “那我原来的工部屯田郎中一职何时交卸?”尽管这是一份从来没有去上过班的工作,可是也得让出来不是。

  “这文书中可有提及?”小吏问道。

  “这倒不曾提及。”长孙澹皱了皱眉,又认真的看了一遍,说到。

  “不曾提及的话一般是不用管的,而且这屯田郎中基本也算是虚职,既然没有明说的话,那就是让大人你多拿一份工资罢了。”这些胥吏对这些事情可谓是门清。

  “哦是这样啊。”长孙澹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也有可以吃空饷的一天。

  此时的长孙澹才反应过来,这别人动不动就是圣旨颁布职位的任命,而自己的待遇却只有一名胥吏前来告知,这待遇也未免有些低了吧。

  不过想想倒也正常,这正六品下的秘书郎都要圣旨来颁布的话,估计这朝廷一年到头光是颁布圣旨就够忙活了,其它的什么事都不用干了。

  “可有说明什么时候前去任职吗?”长孙澹可以说是官场标准的新丁一员,这基本的规矩都是不知道的。

  而吏部明显是会考虑到这些因素的,是以派了一位胥吏来宣读任命并且解释一些相关的事情。

  “这文书如果提及了的,就按文书上的日期前往交接即可,文书上没有提及的话,一般就需要尽快,最好不要超过三天。”胥吏解释的很是详尽,尽管吏部作为中央第一部,这胥吏也是肥缺,吃拿卡要是少不了的,可是这也得分人,十六岁的正六品有几个人干轻易得罪的。

  “哦,是这样啊。那多谢了。”长孙澹将基本的情况摸清楚了。

  “那小的就告辞了。”胥吏虽然有些失望,却还懂得基本的进退,这不是吃拿卡要的好时机。

  “不急,先喝口水润润嗓子,这大热天的还要劳烦你跑一趟实在有些过意不去。”长孙澹示意福伯准备些礼物。

  “不知,这秘书省现今是何人主事?”长孙澹一是拖延时间,而是顺便打探一下自己今后的上官。

  “哦!现任秘书监乃是魏征魏大人……”胥吏唠唠叨叨的说着些关于魏征和秘书省的轶事,可是长孙澹的眼中却被魏征这个字眼牢牢的占据了。

  要说贞观期间的名人,现代能人人能记住的就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几人,而魏征绝对是耳熟能详的人物。

  长孙澹现在才知道,原来这魏征此时的官职是秘书监并掌朝事,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御史大夫一类的官职。

  这胥吏又说了几件魏征进谏的事情。

  一是郑家有女欲选美的事情,另一件就是著名的让太宗将鹞鹰捂死的事情。

  虽然长孙澹对于这些事早有耳闻,但还是听的津津有味。

  不多时,福伯示意准备好了。

  这胥吏也是个明白人,随即就起身告辞。

  准备的礼物有茶叶和几片金叶子。

  这胥吏却是只收了茶叶,金叶子死活不收。

  长孙澹只好将金叶子换做了一贯铜钱,这胥吏欣然收下而去。

  长孙澹不明白这里的道道,可是福伯却是多少知道一些的。

  有些事情是有潜规则的,收铜钱可以说是道喜,这算是正常的礼尚往来,而金叶子一是不怎么流通,二来这比较贵重,超出了正常范畴太远。

  待得胥吏走了,长孙澹却是没有原来那种悠闲的心思。

  这秘书郎虽然官不大,对于吏部的那些胥吏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是长孙澹的身份在他们眼里就比较麻烦了。

  一来长孙澹实在太年轻了,而且还靠着自己的功劳封爵了;二来这吏部可算是长孙无忌的地盘,这找长孙澹的麻烦不是嫌命长么。

  这是长孙澹等人走了才琢磨过来的,看来任何时候还是要底线的,特别是自己实力不足的情况下。

  长孙澹又琢磨这上任的事了,秘书省作为中枢机构之一,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却承担着皇帝的部分智囊的角色,而且不会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

  此时科举制还不够完善,翰林院也没有出现,这秘书省里既可以充实学问,又可以打熬资历,对于初入官场的人来说算得上是一个好去处。

  

第二十八章 初来乍到多多关照

  第二十八章初来乍到多多关照

  PS:感谢ffdffdf打赏100币,以及好玩儿和宅者孤独的推荐票。

  这是今天第二更,是对周末断更的补偿,再次谢谢大家的不离不弃。

  第二日乃是朝会日,五品以上的官员都会参会,是以长孙澹没打算前去报到。

  又过了一日,长孙澹一大早就前往位于皇城中的秘书省报到。

  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想象中的有人跳出来反被打脸的桥段始终没有上演。

  “下官新任秘书郎拜见少监大人。”上任的最后一步是拜见上官,而且是从比自己略微大的开始一直到大BOSS处。

  不过由于魏征参掌政事,就相当于国务委员的身份,能在秘书监呆的时间比较有限,而且一般都是下午才过来,所以一般情况下秘书少监虞世南就算的上是秘书省的大BOSS了。

  “呵呵,快些过来。”这虞世南已经满是花白的头发和胡子在发笑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颤抖。

  “这秘书省里都是些老头子,突然来了个小伙子都是少见啊。”这虞世南两颗门齿已经脱落,说话的时候有些字却是让人有些不太好懂,长孙澹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明白说的什么。

  “少监大人抬爱了,小子受宠若惊。”长孙澹又是一揖。

  这都是什么事啊,怎么碰上的全是些厉害角色啊,就连这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的一个无足轻重的秘书少监都是鼎鼎大名的虞世南。

  在长孙澹的印象中,这隋末唐初电视剧虞世南的戏份还是不少的,他对虞世南的认识也仅限于此。

  “有什么不太习惯的吗?那帮老顽固可是欺生啊,有什么你就跟我说,我去收拾他们。”虞世南难得的开了个玩笑,也算的上是变相的警告长孙澹。

  因这长孙澹近日风头正盛,而且有些嚣张,这也算是变相的安抚秘书省的那些老人吧。

  “下官初来乍到,还请各位上官同仁多多关照。”

  “唔,不错。你先和他们几个四处转转吧。”

  “好的,那下官告退。”长孙澹告辞而出。

  来到自己的公事房里,屋子的面积不大,但由于秘书郎的工作性质是以倒是一个单间的屋子,一扇窗户上的红漆已经剥落,明晃晃的桌子也显得有些陈旧。

  长孙澹倒也没有询问自己负责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只是这应该是由终极BOSS管的,等下午看看魏征回来了再说吧。

  长孙澹看着空无一物的屋子,有些发愣,你说我来这么早干嘛。

  现在时辰明显还早,又无所事事,长孙澹索性出来去其他人那里瞧瞧。

  只是出来的时候居然发现院子里几乎所有的门都是紧闭的,只是隔壁的院子里隐隐传来争吵的声音。

  还没走进院子,这争吵的声音却是越发的大了。

  进了屋子,只见一大帮的白发老者中间杂着稀少的几位年轻人,有几位面色潮红,心绪起伏不定。

  “打扰各位了,小子是今天新来的,不知各位为何争吵?”长孙澹一揖。

  “可是长孙大人?”一位四十余岁的学者出声问到。

  “正是。”长孙澹答道。

  “拜见大人。”有几人却是向他行礼。

  “哼,黄口小儿。”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却是不怎么买账。

  “禀告大人,我们每天此时都会在此商讨一些需要修订的书籍的问题,今天讨论却是《群书治要》中的隋炀帝部分。”另一人答道。

  “哦,那你们继续忙着,我去别的地方看看。”长孙澹急忙告辞出来,这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