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技大唐-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铁胆此时问道:“敢问道长,公子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了?”
孙思邈皱着眉头说道:“情况很是不好,你不应该擅自挪动他的,这赶路的过程中,箭失对他形成的伤害太大了,现在我连一点把握也没有。”
王铁胆的心沉了下去,张忠木然的立在长孙澹的身前。
于此同时,不仅万年县和京兆府知道了新丰侯遇刺的消息,知县和府尹的态度暂且不提。就连皇帝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你说什么?长孙澹遇刺?”李二陛下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来人低着头,不敢看李二陛下的眼睛,唯唯诺诺的说到:“是的,我们的人当时就在现场,刺客用的是军用弩。”
“长孙澹的情况怎么样了?”李二陛下问道,对于他和大唐来说,目前长孙澹的价值很高,特别是前几天中风偏瘫的李渊居然在长孙澹和孙思邈的合力救治下居然可以含含糊糊的说话了。
对于李二陛下来说,由于帝位的来路问题,他对于李渊还是比较尊敬的,尽管李渊就像一只被关上的凤凰。
“不是很好,不过长孙澹被送往了孙道长的药庐,有孙道长在,想必侯爷应该可以挺过这一关。”来人依然不敢抬头。
“想必、可能,你们这群饭桶就是这样办事的?长孙澹要是有个好歹,你看我怎么收拾你们。查,给我一查到底,不管是谁。”李二陛下在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些戎马倥偬的岁月。
“是,陛下,微臣这就去办。”来人往后退了几步,正要转身,又被喝止住了。
“慢着,先去打探长孙澹的境况,一旦有消息立马通传过来,另外加派人手负责长孙澹的安全。”
来人停了一小会儿,听到这话后转身,很快就消失了。
不提长孙澹的事情,刺客被抓住后很快就送到了冯郎将的营中,不多时,新丰侯府就已经全府戒严了。
王梓欣和萧芷晴一看这架势不对就上门了,迎接他们的是勉强撑着身子的葛凤。
福伯一听到长孙澹遇刺的消息就马上出门前往药庐了,就连晕倒的张婶都托付给了小翠,小兰也跟着福伯去了药庐。
“疯子,这是怎么回事?”萧女侠看着不停咳嗽的葛龙问道。
葛凤一看是这两位姑奶奶上门了,这一个头两个大:“两位,今天有点事情,要是找公子的话改天吧,公子刚刚出去到越王府参加什么宴会去了。”
这个不是葛凤胡诌的,而是今天长孙澹去长安的目的就是参加李泰举办的休沐日宴会。
“以往都会叫上我们的,这次为什么不告诉我们?”萧女侠气呼呼的说到。
王梓欣扯了扯萧芷晴的衣袖,这话未免有些露骨了,通红的脸颊问道:“不知这府上为什么戒严了?”这是他们的目的所在。
“这个我也不清楚,冯郎将突然就带着人马将府里给戒严了,就连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葛凤大略的知道这些事情,却是不能明说。
“那我们去找张婶聊聊天行不?”嘴上是在征求葛凤的意见,实际上脚步已经动了。这是王梓欣小姑娘基本上已经用烂了的梗,可是却很好使。
“张婶身体不舒服,福伯去请医生了。”葛凤为自己的机智感到高兴,这样家里就没有人了,你进去还干什么。
“什么张婶不舒服,我更要进去了。”说着就往里走,萧女侠跟着。
葛凤本来还想再拦一下,可是这萧女侠他实在是打不过,这也是他人生的另外一个污点。
没有跨进大门,两人就被拦了下来。
这次确实冯郎将的人马了,王梓欣一看这装束就知道了。
“我要进去。”知道这些人的来历不凡,是以板着一张脸说到。
没有回答。
萧女侠准备拔剑了,可是十余架连弩已经上好了弦瞄准了她……
第三十九章 王家的末路与越王的新老师
第三十九章王家的末路与越王的新老师
王梓欣气冲冲的回了家。
“哥,你看这长孙澹越来越不像话了,我今天和芷晴发现不对,过去看一下,居然被蓝了下来。”王玄策正值休沐日,是以在家。
王玄策眯缝起眼睛,思考了一会说到:“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够管的。”
“可是,可是……”小姑娘连着几句可是,却始终没能“可是”出什么来,一泓秋水就那样在眼睛里打转。
王玄策这一年多来的变化很是巨大,在五原知道了认认真真的做事,在工部知道了踏踏实实做人。虽然只有二十来岁的年纪,可是稳重却已经挂在了脸上。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你要知道,有些事情不是知道的越多越好的。”王玄策只好轻声抚慰自己的妹子。
这一年多来,长孙澹在他的心中始终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知道的越多,谜也就越大。
此时,新丰侯府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这位军爷,侯爷今天不方便见客,还是请回吧。”葛凤一边咳嗽着一边说。
几人上来就将葛凤架到了一边,正要推门时,门已经开了,冯郎将全身披挂的站在那里,旁边是十余张硬弩。
这群人中为首之人默不作声的走了上来,亮出了腰牌,冯郎将有些迟疑。
来人递上了两份文书。
冯郎将仔细核验过后让弩手将弩收了起来。这群人鱼贯而入,不多时就将五花大绑的刺客装入了麻袋,抬上了一辆马车,就这样离去了。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冯郎将也没有问任何的问题。
“将军,这是些什么人,怎么这刺客就这样被他们带走了。”一个下属问到。
冯郎将转过头,轻轻的说到:“有些事是不该问的。”
第二天,一队骑兵出了长安城,直奔太原而去。
五姓七宗的太原王家,一个屹立了数百年的大家族终于谢幕了。
没有人会知道事情的结局居然是这样。
王家的家主王通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后辈子侄,心在不停的滴血,刺杀长孙澹的命令是由他发布的。
作为一个延续了数百年的大家族,太原王家没有一些靠得住的武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次派出的刺客就是王家豢养了多年的,没想到居然还是失手了。
王通不相信刺杀长孙澹最终会有这样的后果,但终究还是发生了。
王通有理由恨长孙澹,这一年多来,王家的生意被长孙澹的种种措施压缩了一大半还多。加上盐湖的发现,王家通过旁支和傀儡控制的河东盐池的收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会持续的走低。
即便有着数百年来累计的庞大财富,王家上上下下几千号人就这样坐吃山空又能维持多久。王通对于这一切没有过多的悔恨,成王败寇罢了。
当王通纵身一跃,跳进大火中的那一刻,一个凄厉的声音让人毛骨悚然:“哈哈哈……”没有交待任何多余的东西。
此时的长孙澹在药庐里悠悠醒来。
“睡了这么多天,感觉怎么样?”孙思邈一脸的嫌弃。
“还不错啊,此时真是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啊,还是道长医术高超,能将我从阎王那里影视给拽了回来。”长孙澹一脸的轻松。
“好了,既然你这么轻松,那我觉得有必要让你不轻松。”说完用长孙澹提到过的纱布将长孙澹层层叠叠的捆了起来,只不过长孙澹原本应该被贯穿的身体居然没有任何的伤口。
这就要回到李泰出的主意上来了。
“我是说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你这损害了王家的利益,俗话说‘断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你这都把人父母给杀了,还想着和解未免有些天真了吧。”李泰那胖胖的脸上满是奸诈。
长孙澹一脸的不以为意说到:“那我应该怎么办?带着这几个家丁冲上去,将王通一一刀给砍了,然后要么是被王家砍了,要么是被你爹给砍了?”
李泰说道:“你现在怎么这么暴力了?作为读书人,我很鄙视你的行为和想法。”
长孙澹说到:“那你说怎么办?”
李泰圆滚滚的脸上此时满是得意,说道:“现在是你在明,人在暗,只要转换过来,然后引蛇出洞就足够了。”
长孙澹有些意外,这不像十几岁的能想出来的主意,于是不动声色的继续说到:“嗯,不错,继续说。”
“小三子,过来,把帽子摘了。”一个小厮模样的人低眉顺眼的小步跑了过来。
长孙澹有些摸不着头脑,只是觉得眼前的人好想很是熟悉,却是总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转向李泰道:“你把他叫过来干什么?”
李泰一副见了鬼的模样,问道:“你平时不照镜子吗?”
“我一个大男人照什么镜子,我又不打算当小白脸。”说这话的时候上下不断的打量着李泰。
“那你能不能找个好点的镜子出来。”李泰实在是有些无语。
长孙澹吩咐小翠去找一面来,这面镜子是他最近一段时间在家里无聊时鼓捣出来的,本来是打算作为娉礼的。没错就是一面采用了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玻璃镜。
李泰见了这面镜子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更加不好的是长孙澹。他用镜子对着自己,发现眉目居然和李泰带过来的名叫“小三子”的人有着八分相似,剩余的两分更多的是气质等方面的。
“你是打算李代桃僵。”长孙澹明白了过来。
李泰一副算你识相的表情,说到:“看来你也没有完全的蠢到家啊。”
“你是怎么样找到此人的?”
李泰洋洋得意的说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老师。”
长孙澹有些莫名其妙:“你和太子的老师李纲不是早挂了多少年了吗?”
李泰气呼呼的说道:“是你去西海道时,父皇新安排的,前任侍中大人。”李泰没有提名讳,这是最基本的礼仪问题。
长孙澹的心头剧震:“可是王珪王大人?”
李泰点了点头,说道:“正是。”
第四十章 最难消受的恩情
第四十章最难消受的恩情
“可是王珪王大人?”
“正是。”
长孙澹没有想到王珪居然和他纠缠的这么多,本以为王珪被贬同州已经基本上和他不会产生过多的联系了,谁知道居然这样又转了回来。
“你还真的别说,老师对你的事情可真是很上心啊。”李泰说道。
长孙澹不明所以,说道:“这话怎么讲?”
李泰说道:“这小三子就是老师在同州刺史的任上发现的。”
长孙澹有些不明白了:“王师为什么专程把他找出来?”
“老师知道你迟早要出大麻烦的,所以就弄了这么一个替身过来,而且这些安排基本上也是老师做出来的。”李泰说道。
长孙澹恍然大悟,觉得突然间这李泰的行事风格就变了,原来身后站着这么一位大拿。于是说道:“那王师的意思是什么?”
李泰说道:“我还以为你真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啊,原来你也有不明白的地方。”
长孙澹立马拉下脸来:“这给你几分颜色你就开染坊啊。”
李泰却是完全不管长孙澹的脸色,自顾自的说到:“你这次算是彻底的得罪了王家,就等着王家的报复吧,这替身是给你找着了,怎么办你自己掂量掂量就行了,没必要和我商量了。”
说完不等长孙澹再说什么,就出了门。
长孙澹突然发现,那个不久前因为自己的离开还差一点哭鼻子的孩子现在居然成长到了这样的地步。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长孙澹化妆了一下,跟着吴江东一大早就到了长安城中,然后躲进了孙思邈的药庐观里。
然后就等着刺客主动出击了。
那天的刺客其实有两拨,第一波就是躲在草垛中的那位,剩下就是那群骑士。骑士的任务有两个,一是确认长孙澹的生死,二是在必要的情况下补刀。
“小三子”没能救回来,如果有救的话,那群骑士一早就将王铁胆等人一网打尽了。
长孙澹没有问“小三子”的具体情况,有些时候问的多了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王珪选中“小三子”的时候,他的命运基本就注定了。
长孙澹只是让张忠给李泰送了些铜钱过去,剩下的由李泰去办就可以了。
在孙思邈的药庐里待了几天,长孙澹浑身裹着纱布,被绑成木乃伊一样的回到了侯府。
这次来的时候只有寥寥几人,可是等到回去的时候却是浩浩荡荡的一大堆人马。驸马都尉程怀亮带着左骁卫的一千多人将驻军的地点改为了新丰侯府旁边的骊山脚下。
刚一回到府中,他的邻居王玄策就上门了,带来的礼物是,嗯?你说什么,就只有二两柴胡吗?哦,还有。什么?还有二两黄连。
王玄策大喇喇的站在长孙澹的床前,说道:“哎呀,贤弟啊,你这受了这么重的伤,我现在才知道,这家里也拿不出什么来,听说这柴胡和黄连治疗外伤不错,就带了些过来。”
长孙澹心里暗骂,可是这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谁让自己泡人家妹子来着,只好假惺惺的说:“哎呀,王兄客气了,来就来嘛,还这么客气干什么啊?不知另妹最近可好?”
长孙澹有些奇怪,这王梓欣小妹妹以往基本上是每天都要过来一趟的,今天自己这是回来了,怎么不见人影啊。
王玄策心里一阵窝火,说到:“哦,舍妹最近身体有些不适,感了风寒。只是长孙公子这么重的伤,说话依然中气十足,看来是平时锻炼的功劳啊。”
长孙澹有些尴尬,只好假装咳嗽几声,说到:“还好,还好,有些时候还可以,有些时候就不行了。”刚说完,又是一阵咳嗽。
王玄策没辙了,俗话说“人不要脸则天下无敌”,遇上这么一位脸皮用城墙厚度来形容的主,一般的讽刺真没什么用处,只好告辞出来。
不多时,王梓欣就过来了,自然后面跟着萧女侠。
“长孙大哥,你怎么这样了?”看见浑身上下都被过得结结实实的长孙澹,王梓欣的泪珠就像断了的线一样不停的留了下来。
“没事,没事,我这不好好的嘛。咳…咳…”没办法,吸取了王玄策的教训,长孙澹只好硬着头皮将谎言进行到底。
此时小翠端着一碗药走了进来,不得不佩服孙道长的演技,这几日可算是帮长孙澹挡了好多人的架,要不然这早就穿帮了。只是这也有副作用,看不惯长孙澹做派的道长给长孙澹开了一副药,吩咐这趁人多的时候给端上来。
王梓欣大大方方的从一脸不情愿的小翠手中接过了药,端起一勺,送到了长孙澹的跟前:“来,乖,把这药喝了就能早些好了。”
长孙澹实在是不想喝啊,因为这药方也是特制的,特别加重了黄连和牛黄的用量。
“很苦的。”长孙澹只有说道。
“没事坚持一下,一大口就喝下去了。”
“真的很苦的。”长孙澹重复道。
王梓欣自己喝了一口,原本有些酡红的脸上立马变了颜色,药汁在口腔里打了几个转,终于是咽了下去,才对着长孙澹说道:“没事的,你看,没有多苦的,我都喝下去了。”
那么一瞬间,长孙澹的整个人都愣住了,就那样看着王梓欣。
“怎么,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吗?”被看的小脸再次红起来的王梓欣说道。
“没有,没有。碗给我,我自己喝。”长孙澹说道。
“你有伤在身,还是我喂你吧!来,乖,张嘴,这样就对了……”这句话重复了很多遍。每一遍都伴随这长孙澹龇牙咧嘴的动作和怪异无比的表情。
一碗药很快就见了底,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孙澹的卧室里只剩下了两人。
“还疼不疼啊。”清脆的声音响起,很快又接上了:“应该很疼吧,这一碗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的,还是要好好的修养啊,这要不了几天就要过年了,你要快快的好起来啊。”
王梓欣说着,长孙澹静静的听着……
这最难消受的果然是美人恩哪!
第四十一章 又被禁足了
就在长孙澹被裹得像粽子一样躺在床上的时候,李二陛下已经接到了有关长孙澹伤势的报告。
“你说什么,长孙澹是用的替身?”李二陛下看不出来是喜是怒。
“是的,陛下,只不过这长孙侯爷的替身是最近由越王提供的,所以我们得到消息有些迟疑。”
“我不需要理由,你们这次的事情有些迟钝了,你陈渝这些年有些松懈了。”李二陛下依然显得无喜无悲。
“卑职这就告退。”陈渝的脸上满是苦涩。
李二陛下挥挥手,说到:“你退下吧,西域楼兰需要人手。”
满是苦涩的陈渝从鬼门关上转了一圈,声音中夹杂着惊喜,努力压抑后,用略带颤音的声音回答到:“谢陛下!”倒退这出了甘露殿。
等陈渝出去后,李二陛下自言自语到:“长孙澹啊长孙澹,到底是你运气好,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第二日,长孙澹接到了一封圣旨,丝毫不提长孙澹最近的这些功绩,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意思却很明显:长孙澹又被禁足了。
为什么是“又”了!
太上皇的病情减轻了很多,已经可以有人搀扶着下地活动了。
这是最近李二陛下听到的不多的好消息之一,积压了多日的公务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处理着,只是关于盐湖的事情却是一拖再拖。
“启奏陛下,这盐湖的事情却是不能再拖了。”房玄龄说道。
“是的,陛下,这几年连年用兵,特别是去年同时对西海道和獠人用兵,国库入不敷出啊。”民部尚书唐俭接着道。
这西海道的盐湖事关重大,关于这里的事情已经商讨了多次,依然没有定论。
李二陛下望着底下争论的众臣,没来由的一阵烦躁:长孙澹你把事情惹下了,拍拍屁股就跑了,却让我给你收拾这烂摊子。
李二陛下出声道:“可否官营?”他实在是不想刚刚灭了一个王家,又出现一个长孙家。
“万万不可。”这次出声的却是魏征,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陛下,这西海道盐湖距离中原太过于遥远,要是官营的话会得不偿失的。”
魏征这话杀伤力过于强大,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大殿立时鸦雀无声。
房玄龄出声道:“陛下,这盐湖牵涉的利益太大,而且涉及到拓地千里的偌大功绩,这势必要在那里长期驻军,按照新丰侯的建议未尝不可。”
“你是说由商人负责按照配比运送粮食到盐湖,同时直接将银钱送入户部?”李二对这话很是熟悉。
“是的,只是这可以适当的变通一下。”
“却是如何变通?”
“这不能下决定的原因在于利益,如果利益没有那么大的话,这是否还能吸引那么多商人前来了?”这几日房玄龄和唐俭家的大门几乎快被那些世家大族敲破了。
“不妨继续说下去。”李二陛下说道。
“我们不妨专门设立一个负责运营盐湖事宜的机构,负责每年审定这些盐商的份额……”房玄龄没有继续说下去。
这样一来,这盐湖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朝廷说了算的。
“关于驻军的事情了?”唐俭问道。
李靖说道:“关于这西海道驻军的事情,不能和内地一样采用府兵的制度。”李靖已经告病辞去了兵部尚书的官职,可是新的兵部尚书还没有上任,所以今天特意将李靖招了过来。
“那应该怎样?”唐俭问道。
李靖思考了一下,说到:“可以采用大军轮换的方式,这高原上的情况我也略微了解一些,可以建立多个基地,层层选拔,确保选中的士卒可以很好的适应下来。”
这气瘴一说明白,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那这运输的事情该如何解决?”唐俭对于这些棘手的问题早就有了腹稿。
“可招阎立本相询。”房玄龄说到。
长孙无忌看着这一切,一言不发,这里的事情一来与他没有太大的关系,二来长孙澹在里面的角色使得他有些为难。
李二陛下发话了:“这个不用了,既然大军能够过去,说明修建一条路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有没有必要而已。”
李靖出声道:“必要是一定的,以往对于草原的每一次胜利,我们除了获得胜利以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李二陛下出声道:“李卿此话何意?”
李靖继续说道:“从汉代开始历次对草原的攻势,很多次都会胜利,但胜利过后又怎么样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大军来了他们就遁入更远的地方,等着大军一走一切又恢复了原样。就拿朔方来说,历史上可考的的汉代九原郡现在连残垣断壁都不剩下了。”
大殿里很静,静的连呼吸声都能听见。
李靖不管不顾,继续说道:“卫青和霍去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