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蚁贼-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怯薛长,本赤老温领之,赤老温早绝,不知何故,其后未能世袭。博尔忽的子孙,倒是担任过此怯薛的怯薛长。
3、年年去射策。
陈高《感兴》:
客从北方来,少年美容颜。绣衣白玉带,骏马黄金鞍。捧鞭揖豪右,意气轻丘山。自云金张胄,祖父皆朱旛。不用识文字,二十为高官。市人共咨嗟,夹道纷骈观。如何穷巷士,埋首书卷间。年年去射策,年老犹儒冠。
4、内八府宰相。
元朝的宫廷怯薛执事官中,有一批从必阇赤中分化出来、负责草原地区的诸王驸马朝觐贡献等事务,并参与翻译诏敕、起草圣旨的显贵子弟,称为“内八府宰相”。
“内八府宰相,掌诸王朝觐傧介之事。遇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官同译写而润色之。谓之宰相云者,其贵似侍中,其近似门下。虽有是命,而无授受宣命,品秩则视二品焉。”
“皇朝设内八府宰相,八员,悉以勋贵子弟为之,禄秩章服并同二品。例不受宣,唯奉照会礼上,寄位于翰林院官埽邻(即宫门外会集处也)。所职视草制词,如诏赦之文,又非所掌。院中选法杂行,公事则不与也。”
5、太平。
元代,中书省丞相、御史大夫等高官要职,向为国姓(蒙古人)居之,偶有色目人担任,汉人无分问津。至正六年,元帝拜他为御史大夫,他因没有先例而坚辞。元帝很变通,诏特赐姓而改其名,赐他蒙古姓氏,改叫太平。
6、太平请用也先忽都为天使,督促作战。
有两种说法。
“冬,诏太平子也先忽都以知枢密院事率师往讨。太平以其年少,数请改命,不允。”
“贺太平当相位,奏用其子也先忽都总兵取辽阳。太平意谓关先生等自晋、冀、西京历上都,兵常无留行,其破辽阳,必不能守,可以成功。”
第一条出自《元史》,第二条出自《庚申外史》。
庚申帝,即元顺帝,因生于元仁宗庚申年,故名。
作者权衡,字以制,江西吉安人,至正二十二年后,曾任历城县主簿。至正二十六年,随扩阔帖木儿由山东而到河南,隐居彰德黄华山(今河南林县),隐居的原因不可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的军队进入河南,他逃回山东,后从山东回到南方。
该书约著成於洪武初年。
洪武三年续修《元史》时,史馆徵得该书,作为撰写顺帝本纪及元末一些大臣、大将列传的素材。《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庚申外史》“所言多与《元史》合”,大约便是因此。不过,在有关也先忽都的这一则上,两者并没有相合。
6、五投下之军。
兀鲁、忙兀、弘吉剌、亦乞列思,这四家封地邻近木华黎家族嫩土,和木华黎家族的封地一起称为五投下。五投下部族军世由木华黎家统帅,共拥有十六千户。
五投下探马赤军,是从五部主力中抽调部分人马组成的,以担任先锋和镇戍为主要任务。忽必烈继位,以之成立蒙古探马赤军总管府,后又更名右都威卫司,使之成为了中央宿卫军,木华黎家族不再有指挥权。
第六十八章 天助(二)
邓舍与搠思监角力的重点,皆不在对方,而在第三方的沙刘二、潘诚身上。以山川为局,用名将做子。他们的交锋,虽不及吴鹤年所言的天子之剑,却也是堂堂的诸侯之棋。
十数天后,沙刘二全军撤走。辽西防区义州等地的归属水落石出,邓舍没接,潘诚接了。
“潘诚既接辽西,则广宁红贼空虚。时机不可再来,诸位大人,报效圣上,建功立业,其不在今日乎?”
军议上,也先忽都慷慨发言,他没有否决搠思监的意见,也没有辩驳怯战派的胆怯,他用行动告诉了诸人,这场仗,必须立刻展开,必须在一个月内结束。
他取出了圣旨,第二次向众人宣示:“限你每一个月呵,交付辽东地面里将校、士卒每听闻,休教定斩了不赦。”
搠思监默然不语,他放弃了坐山观虎斗的打算,默认了也先忽都的要求。
……
十万元军分兵三路。
第一路,由佛家奴、也先不花领,引军两万,进驻武平、惠合一带,对阵才接替换防义州等地的广宁红巾。据线报,有潘诚部两个中万户的编制,大约在一万两千人上下,因了防御为主,尽是步卒,少有骑兵。
也先不花与佛家奴,都是中书平章政事的官衔,这佛家奴便为曾与邓舍交过手的那位。中书平章政事,定制四员,从一品。掌机务,贰宰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
第二路,由黑驴、搠思监带领,引军一万余,驻扎川州。他的任务在提防盖州,盖州若出军,他可视情况援助第一路,也可以充当第三路主力的后备梯队。同时搠思监担负起行省左丞相的职责,督办粮草,运输辎重,补给前线。
黑驴官衔知枢密院事,与也先忽都一样。知枢密院事,定制六员,从一品。修军政,严武备,辟疆场,肃号令,谨先事之防,销未形之患,士马精强,敌人为负,此枢密之任也。
第三路,由国王囊加歹、也先忽都领,引主力马步军卒五万人,号称三十万,行至懿州、洪州站沿线,先锋直指豪州,距离广宁不过一天的路程。
囊加歹世袭国王,国王之位乃成吉思汗亲封,为木华黎的八世孙,算起来,他还得叫同为木华黎后裔的纳哈出一声叔叔。五投下之军例由皇太子统帅,方面主帅则由他们这一族的人出任。
中书省,宰相之府,佐天子以安天下也。枢密院,自宋以来,与宰相号称二府,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搠思监,怯烈氏之后。囊加歹,太师国王木华黎裔孙。也先忽都,贺仁杰的重孙,自元世祖忽必烈起,世袭上都留守的职位,门第堪比汉人世侯。
看这支元军,带军的诸路将领,祖上无不战功显赫;麾下的诸营军马,祖上无不能征善战。
若放在八十年前,足以横扫南北。
……
同时。
传圣旨,给张居敬、世家宝,命其配合第一路人马发动攻势,务必短日内击破潘诚的辽西防线,然后全军北上,合力攻打广宁、辽阳。
传圣旨,给纳哈出,命其尽出精锐,务必缠住辽阳。待广宁破,然后三军会师,一举攻下辽阳。
旌旗招展,艳阳高照。修养数月的十万军马,龙马精神,齐头并进,分往各自的既定位置。也先忽都策马扬鞭,遥指广宁,回顾诸将,他豪气冲天,笑道:“辽阳内乱,潘诚自蹈死路。大人,诸君,这是甚么?此为天助!”
……
“天助我也!”
消息传入辽阳,邓舍正在忙着送走沙刘二后的诸项善后。他兀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三确认,他紧张了近月的心情顿时放松,他欣喜欢喜,他仰天大笑,朗朗的笑声传出堂外。惊飞宿鸟,朗朗晴空。
走进来的陈虎从没见过他这般情绪外露,愕然问道:“将军有何喜事?”
邓舍不及回答,振衣,起身,按刀,下令:“击鼓,召将。”
总管府内,三通鼓毕,诸将齐聚。
“元军尽起人马,奔了广宁。”
一石击破千层浪。陈虎、庆千兴、河光秀、李和尚、杨万虎、左车儿、陆氏兄弟、佟生养、李邺、许人、刘杨诸将神色各异,这消息太出乎意料,令人吃惊了。要非邓舍军纪严明,堂下怕不早哗然一片。
“李首生何在?”
邓舍早先整顿吏治,设置有双城捕盗司,专职各城州县的捕盗、细作事宜,任命李首生为其长官,也可以认为,他就是邓舍情报机构的首脑了。原为千户编制,前不久升级为万户。他话音未落,一人跨步出列,顿首:“末将在。”
“沈阳纳哈出,有何动向?”
元军尽起人马攻打广宁的消息,便是李首生探报给邓舍的;沈阳各地的细作也归他直辖,他比较了解情况。
他道:“鞑子来了个天使,传大鞑子的伪旨,命令纳哈出来犯我境。纳哈出不得不从,奈何内乱未定,他虽有出军,人数不多,万人上下而已,徘徊在我辽阳城东防区外,逡巡不前。”
“辽西怎样?”
“鞑子囊加歹的探马赤军分三路,右翼逼近辽西义州等地,观其架势,在堵不在攻。末将由此推测,攻击义州我军潘平章部的鞑子主力,应为张居敬、世家宝的辽西元军。辽西有义州相隔,距我太远,具体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
“广宁如何?”
“鞑子探马赤军数月未动,忽然起军,潘平章措手不及。据线报,他有调回义州红巾,收缩防线的打算,不过被他的幕僚们劝下了。眼下正调兵遣将,由其弟潘信出任统帅,赶赴前线,做应对的准备。”
潘诚兄弟三人,潘信为其二弟,任广宁翼统军元帅府元帅。潘仁为其三弟,任闾阳翼统军元帅府元帅。闾阳位处广宁西南,两地相距极近。义州,又在闾阳西,隔得也并不太远。
邓舍颔首,吩咐他退下:“毕千牛何在?”
“末将在。”
“最近双城有无信使前来?”
毕千牛既为亲兵队长,接待来往信使也是其中职责。与双城的联系,大半归他负责。他道:“洪先生前日才送封信来。”
“信中讲些甚么?”
邓舍岂会不知信中内容,他无非借毕千牛之口,告诉诸将听闻。毕千牛道:“万事太平,一切无恙。将军一战而克辽阳,高丽王闻之,遣派了使者,带珍宝无数,为将军贺。并将比邻我境的丽军主动后撤二十里。
“北地女真部族通过佟大人,向我请求铁器诸物的资助,愿用马匹相换,遵将军令,张将军酌量与之。”佟大人,即佟生养的父亲。自与女真人来往,他们要的最多的便是铁器,派张歹儿驻扎东北部边界时,邓舍有过命令,在不致对双城产生威胁的底线上,可以酌量给之。
高丽军队后撤,与女真人来往通商,同邻居们的关系不错,没有后顾之忧。
邓舍点头,示意他退下:“陈将军何在?”
陈虎出列:“末将在。”
“辽阳诸军,操练如何?”
“禀大将军。新练辽阳降军两衙,因皆为老卒,进展极快。杨将军等麾下诸衙,有历次作战的经验,彼此配合默契。神机营得辽阳军火扩充,战力大增。佟将军所领的女真营修养已毕,随时可战。庆将军、河万户所领的丽营,目前驻扎城东、城西一带,掌职我辽阳城防安全。”
汉营、女真营、丽营,比较三军的战斗力,最强的汉营,人数最多,军种齐全,娴熟军阵,老练战事,可比中坚。最剽悍的女真营,生长白山黑水间,艰苦的生活锻造了他们的悍不畏死,人人善马,来去如风。
有句话说,女真满万不可敌。
这句话很有道理。就邓舍所见所闻,他感触甚深。女真人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一旦让他们吃了甜头,就是最凶残的恶狼。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就好比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野人,就如飞蛾扑火,他们乐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更好的物质条件。
随着汉营的扩充,主力五衙的编定以及女真营的壮大,丽营的地位有所下降,不及主力,高于地方驻军。
他们论军阵,不及汉营老卒;论亡命,不及女真营忘死。他们唯一的优点,可用来补充的兵源极其充足,常常担负二线任务。比如助攻、开路、做炮灰、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屯驻防区等等。
“甚好。”邓舍又问道,“辽阳城墙的修葺进展怎样?”
“完成十之七八。”
邓舍不再多问,转顾诸将,道:“广宁战事将起,诸位有何看法?今日军议畅所欲言,陈将军,你先来说说罢?”
陈虎自然明白邓舍的心意,再听了众人对各方面情况的汇总报告,他考虑片刻,也觉得确为难得之良机。他道:“我后方稳定,左有盖州连通平壤。右侧沈阳纵有战心,实无战力,当此形势,我军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参与广宁战事。”
十分难得,诸将意见一致。陈虎发过言,没人反对,杨万虎照例跳出来,请求先锋。
邓舍徐徐观看诸将,见众人无不跃跃欲试。他不喜反忧,叹了口气,道:“以我看来,我军不战则罢,若战必败。”
“大将军何出此言?涨鞑子的志气,落咱家的威风。”杨万虎嚷嚷道。
庆千兴出列道:“杨将军所言甚是。大将军,我军自入高丽,连克重镇,由关北而起,掩有南北,大将军的军旗,向南插到了海边,大将军的马蹄,向西横过了鸭绿江。高丽王,传国四百年,今卑躬屈膝,闻风而退,撤军二十里,以之为大将军贺。
“纳哈出,一时枭雄也,百万雄师围辽阳,连营百里,旌旗蔽天,何其壮观。今亦不敢与大将军兵戈相见,空自踌躇城东,半步不敢入我辽阳防区。我辽阳熊罴百万,将勇兵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将何出此言?”
佟生养诸将,各显出不忿的神色。
佟生养挺胸而出,道:“好叫哥哥知晓,不用哥哥出马,不费汉营弟兄。就俺女真军中的儿郎们,哪个不是天上的海东青,哪个不是海中的玉娇龙?莫说十万鞑子,百万也放不在俺们的眼中。”
邓舍掩面叹息,起身步入堂后。
诸将面面相觑,隐约听见他长吁短叹,叹气不止。
※※※
注:
1、太师国王木华黎。
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赐誓券黄金印,文曰:子孙国传,世世不绝。封王是黄金家族的特权,而木华黎家族承袭王位长达一百四十八年,是元代绝无仅有的例子。
因其领地在嫩土(上都一带),故其后裔多担任辽阳、大都等行省事。除了纳哈出外,元末明初另有一举足轻重的人物,名叫也先不花的,也是木华黎的后裔,承袭国王,曾任辽阳行省左丞相,是木华黎的七孙一脉,为六世孙。
有一说,纳哈出为木华黎的九世孙。另有一说,高家奴也为木华黎的嫡裔。
第六十九章 天助(三)
堂上诸将议论纷纷,推举地位最高的陈虎去询问邓舍叹息的原因。等了多时,陈虎出来。
“大将军怎么了?”
“大将军给本将讲了个故事。”
“甚么故事?”
“说:有一只公鸡,长的威武,有一个高高的红鸡冠,就像是将军们的头盔,身上披满了火一样带着金色的羽毛,就像是将军们的甲胄。他既威武、又漂亮,全天底下,再找不到比他更出色的公鸡了。”
“公鸡?”诸将莫名其妙,不知邓舍怎会讲了这么个故事。
“有一天,这支公鸡出门,路上碰见了两只吹牛的蛐蛐,一个说明天要吃一棵大柳树,一个说明天要吃一只大叫驴。这两只蛐蛐瞧见了公鸡,就说:‘看,有只大公鸡,咱们吃掉他,别叫他跑了。’大公鸡呢,气坏了,橐橐地啄了两下,就把他们吃掉了。”
“这倒是,蛐蛐自然比不上公鸡。”
“可不是么,很多人看见了这一幕,就夸奖这只大公鸡,说他很厉害,还专门编了首歌儿,连公鸡、母鸡们也用鸡的调子哼唱这首歌,歌里边唱的,不是他两口吃掉两只蛐蛐,而是他一口吃掉两只蛐蛐。大公鸡听见了,很高兴,从那一天起,他就不再找别的小虫子吃了,专吃蛐蛐儿。”
诸将有机灵的,渐渐听出了不对,窃窃私语的声音变得小了。
“他等了很久,秋天到了,他又出去散步,想再一次吃到两只蛐蛐,一口吃掉两只蛐蛐。那天他看到了一只小蛐蛐,待在狗尾巴草边儿上。他就去吃小蛐蛐,他昂着头,鼓着气,把脖子上的羽毛都竖了起来,要叫小蛐蛐见了害怕。”
几个将领忍不住看了杨万虎、庆千兴与佟生养一眼。
庆千兴神情自若,杨万虎满脸通红。邓舍的故事,庆千兴早有听过,他适才的上言,本就与邓舍提前商量好的。
陈虎接着道:“大公鸡与蛐蛐你来我往,两个大斗三百回合。小蛐蛐非常灵活,大公鸡啄不住他。大公鸡非常恼怒,他可以一口吃了两个蛐蛐,怎么连个小蛐蛐都拿不下了?——他已经真的以为,他曾经一口吃掉两只蛐蛐了。
“他伸长脖子,往小蛐蛐站的地方啄去,还没看清楚呢,小蛐蛐跳上了他的鸡冠,张开大牙齿,咬住了,像一把钳子夹得紧紧的,大公鸡痛的乱蹦乱跳。咯咯地叫喊。他没办法,只好向小蛐蛐求饶,小蛐蛐放过了他。这一幕,又被很多人看到了。他们重新编了首歌儿,说大公鸡出了丑,打了个败仗。”
“然后呢?”
“然后?没有然后了。噢,有的。每次大公鸡听到那首别人嘲笑他的歌儿,他就无地自容,要钻到墙角里去躲会儿,十分害臊。”陈虎最后说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骄傲的大公鸡。”
堂中安静。
诸人眼神交流,或有窃笑的,杨万虎耐不住臊气,撞了出来,噗通跪倒在地,向着后堂高声叫道:“大将军,俺知错了。你且出来,莫与俺粗人一般见识。不知羞的话,俺再不说了,以后即便见只蛐蛐,俺也当成老虎,一点儿不再骄傲。”
堂后没有动静。
杨万虎咚咚磕头,佟生养羞愧难当,也跪在地上检讨错误。庆千兴与陈虎对视一眼,火候差不多了。两个人引着诸将,同时拜倒在地,高声齐呼:“末将等知罪,求大将军勿怪。”
邓舍喟然长叹,从堂后转出。他扶起来杨万虎、佟生养等人,说道:“非我忧愁,实在骄兵必败。此中的道理,诸位无不久经战事,皆为我双城臂膀,当熟稔于心。不仅要熟稔,更要牢记。”
讲过了道理,举个事例加深印象。
他分析道:“囊者,纳哈出百万铁骑围困辽阳,为何竟甚被毛居敬以区区数万人马大破之?但凡,人马强盛则必有自矜之心,甲器精良则必有顾盼之态,以我之自矜、顾盼敌之弱小,则敌人虽弱,难道就没有勇士么?他们难道会甘死么?他们难道就没有破釜沉舟的胆略么?自古兵者为凶器,狭路相逢勇者胜。
“是为,我强而虚,彼弱而坚。以彼之坚攻我之虚,我纵有百万铁骑又能怎样?楚霸王不可谓不强,而汉高祖获得了胜利。纳哈出兵败,距今才过了几天?有此前车之鉴,当为后事之师。骄而必败,傲则身死,诸君,需得紧记!”
众人唯唯。
庆千兴道:“是末将考虑不周。请将军放心,此次开战,末将绝不敢有半分自傲之心,必会打起精神,小心谨慎。”
“如此最好。”
说过例子,详细讲解此战的意义,进一步提高诸将的警惕。
“我军参战,若败,会出现什么后果?杨将军,你来说。”
“若败了,……”杨万虎擅长的陷阵冲锋,运筹帷幄、未胜先料败非他所长,他皱着眉,想了会儿,道,“广宁被鞑子占去,我军败退回辽阳。……不对,如果纳哈出趁机出军,抄我军后路的话,再有搠思监、囊加歹追击,哎呀,全军覆没不是没有可能!”
陈虎道:“那辽阳就丢了。”
“辽阳一丢,我军在辽东只剩下辽左。有高家奴在敌营,他熟悉盖州情况,鞑子挟大胜之威,用全省之军,后顾无忧,全力以赴,鼓勇进逼,则我辽左独臂难撑,难保。”许人道。
庆千兴道:“辽左难保,鞑子的兵锋直抵鸭绿江边。南部的高丽王不会不落井下石,我双城就要面临两线作战。我双城边疆,南北长而东西短,南北两线同时开战,那么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同时应付,最好的结局,放弃平壤等地,退入双城,自闭关北。关北的女真人,倘若再借机生事?”
佟生养自做了邓舍的义弟,得到与众不同的待遇,虽统领的女真军,却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女真人看了。他本就是岳武穆的后裔么。他悚然而惊,道:“女真乱,关北丢。关北丢,我军再无半分立足之地。”
陈虎、庆千兴适当地推波助澜,很快给诸将描绘出了一副可怕的场景。
邓舍问道:“我军若胜呢?”
庆千兴昂昂然,说道:“我军若胜,则敌远溃塞外。我自可西入广宁,南下辽西,北拒纳哈出。开疆数百里,得名城重镇无数。自此,辽东再无鞑虏,唯我皇宋天威。大将军之名,必将传遍天下;而诸将之勇,也必然妇孺皆知。”
他省去了潘诚,诸人没谁在意。要参战,溃敌杀鞑子次要,首要广宁不会放过,人人心知肚明。听了庆千兴一番话,诸将奋勇,士气高涨。
邓舍退回案前,扬眉刀出鞘,沉声道:“取我将令。”
毕千牛双手奉上,诸将躬身听命。
邓舍提刀,刀锋凛冽,指向地图。他道:“鞑子三路出军,我军亦以三路应之。第一路,李邺为帅,引本部安东都指挥司军马万人,出辽阳,向西南,以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