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遂明-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时三百鞑子撒腿就跑,完全没了什么以一当十的勇气,他们虽然野蛮,但也知道什么是进退。就在他们才逃出一里远的时候,迎面一匹马驰过来,鞑子们抬头一看,正是那个不是人的汉人,手里还捏着他们的旗主,只是济尔哈朗头、手、脚都耷拉着,仿佛死了一般。
李开国看到三百鞑子往他冲来,他不知道是逃走的鞑子,还以为是想救济尔哈朗的。刚刚在谷中他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引得鞑子们跟在后面左转右转,就是堵不住他,反而又被他杀了不少人。
估计着自己的军队应该已经完成了包围圈,李开国便冲了出来,准备和灵山卫军会合,将这批近五千人的鞑子全都杀掉。他才刚冲杀出来,甩开后面的鞑子不过一里远,就迎头碰上这些守谷口的鞑子。
李开国怎么会手软,眼见不过几百个鞑子,他索性从马匹身上再摘下几个震天雷,点燃了丢往鞑子人群中。却不料这些鞑子们已经知道那些黑乎乎的震天雷会爆炸,一看到李开国抛出的震天雷,立时拼了老命的往旁边跑开。
“轰轰轰”几声响过,震天雷才不过炸死了两个来不及躲开的鞑子,不过路却给李开国闪开了。李开国策马从闪开的通道驶过,口中却大骂道:“奶奶的,鞑子都学精了,浪费本官的火药。”话才说完,就看到将吡达谷堵得严严实实的灵山卫军。
李开国松了一口气,自己的兵还算准时,这一下,谷中的鞑子一个也跑不掉。可恨那通远堡太小了点,如果能把六千鞑子都装下,自己只要围城便可,那里需要费这么大的劲,一个人诱了五千鞑子过来?
第一千户和百户们一看到李开国安然无恙的飞马而来,个个都是大喜。虽然他们只是埋伏着等待着,但时时刻刻都在心里煎熬着,担心李开国的安全。
不等他们下令,灵山卫军就自动从阵列中分出一条道路,让李开国的马匹跑过阵列,来到阵后。第一千户和百户们单膝跪倒在地,激动的道:“欢迎大人凯旋归来。”灵山卫军也一起跪倒,激动的大声叫道:“欢迎大人凯旋归来。”
第一百七十章 歼灭
虽然他们没有亲眼看到李开国是如何将这么多鞑子引进山谷的,但其艰难危险可想而知,自家大人能身先士卒,担负最危险最艰难的任务,怎能不让灵山卫军上下对李开国死心塌地,慷凯赴死?
李开国收住战马,随手将奄奄一息的济尔哈朗丢在地上,纵马踏了上去,济尔哈朗怎么还能吃得住马匹踩踏?立时了帐,可怜一个能活到五十七岁的未来‘叔王’,就这样被一匹马给踩死了。
李开国哈哈大笑说道:“凯旋?现在可不是说凯旋的时候。众军听令,将谷中鞑子全数杀光,每一个鞑子,本官赏银一两。但是如果有一个鞑子逃出这山谷,队正以上,全数处斩,尔等可听清楚了?”
灵山卫众军一凛,士兵们还没有什么,队正、百户和第一千户却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道:“大人请放心,剩下的就交给属下等处理,逃了一个鞑子,属下等提头来见。”
第一千户和百户们跳起身来,立时连连发令,三千灵山卫士兵,分成两排,左右都要顶着峭壁前进,成一字队列往谷中逼去。务求不漏过一个鞑子,否则李开国说要斩他们,可不是开玩笑的。
看着灵山卫军往谷中扫荡而去,过不多远,便听到枪声响起。李开国这才跳下马来,战马自有亲卫牵走,一名亲卫取出水囊,说道:“大人,洗一洗吧。”李开国望望身上,一身的血泥,都是鞑子血。
而鞑子的血都是臭的,十分难闻,当下便洗干净了手脸。身上的衣物也换了身新的。坐在谷口的一块大石上,亲卫奉上一杯刚烧好的水泡的茶,李开国大大的喝了一口,感觉全身放松下来,这才对一名亲卫说道:“你去找个斥侯来,问问通远堡那里怎么样了。”
虽然吡达谷里还有五千鞑子,而灵山卫军只有三千多,但此战胜负已经确定。碰上手持燧发枪的灵山卫军。在谷中无险可挡,无路可逃,也无同样火器的鞑子,全灭的结果是已经注定的。所以李开国根本不担心谷中的战况,他所担心的,是通远堡。
那里只有一千灵山卫军,带队的百户能按筹划行事还好,万一要是有了意外,倒不是说灵山卫军有什么危险,只怕鞑子会逃掉。不要多,只要逃掉一个鞑子,那灵山卫军就只有立即撤出丹东才行。
所以此战就怕有什么变数。过不多时,一名斥侯便报来消息,通远堡的鞑子只是固守城堡,没有要出城的意思。灵山卫军已经完成了包围,正在原地静候命令,没有发动进攻。
李开国吐出一口气,这样就好,疑兵之计看来是成功了,只要谷中鞑子被剿干净,回军过去,立时就能踏平通远堡。
但谷中之歼灭战远不是李开国想的那么简单。鞑子一接报上当了,立时便集中兵力往外冲。迎面撞上灵山卫军,灵山卫军立时便是三排枪过去。手中只有冷兵器的鞑子登时便死了近三百人。
这三百人的死亡并没有让鞑子们后退,已经成为困兽的他们,被逼出了强悍的斗志和勇气,鞑子前赴后继的不停冲击,而灵山卫军也在不停的射击,但阵线拉得过长,使得火力并不集中,让鞑子们扑到了五十米内。
幸亏旁边的百户见情势不妙,立时带着一千灵山卫军从右侧包抄射击,这才打散了鞑子的冲锋,但一字长阵却也被鞑子破了。
立时便有一股鞑子趁机从被突破处逃了出来。第一千户立即下令,让灵山卫军分出一千人来,集中消灭这股鞑子。其他已经推进的灵山卫军立刻后撤,以减少压力。
好在突破的鞑子人数并不多,一千灵山卫军追了半里路,终于将这股鞑子全数歼灭,但总的进攻阵线却已经退了三里。好在稳住了阵脚,没有让一个鞑子逃出,但第一次进攻却是失败了。
第一千户和百户们吓出一身冷汗,说起来还是他们作战经验不足,如果真的有一个鞑子逃到李开国面前,大伙就自己抹脖子吧。
这种一字阵形推进看来是行不通了。阵线拉得过长,而且兵力不够。鞑子如果集中兵力,很容易便造成巨大的压力,使得一字阵形出现空当。第一千户和百户们紧急商量一阵,制定新的作战筹划。
留下一千士兵驻守出谷狭窄处,挡住鞑子的逃生之路。另外两千多士兵,成作战队形集中火力进谷杀鞑子。不要求不漏过一个鞑子,而只捡大队的鞑子攻击,将他们打散,分割歼灭。等到将所有大队鞑子都打散后,再清剿那些零散的鞑子。
这个筹划还是非常靠谱的。果然,集中灵山卫的火力,不管鞑子用出什么招数,连绵不断的火枪攻击让他们死伤惨重,却拿灵山卫军没办法,只能四散奔逃。但谷中就这么大点地方,逃又能逃到那里去?
五千鞑子是十分憋屈的死去的。他们自身的长处完全没有发挥出来,骑兵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完全是因为他们身陷死谷,逃不掉,也没有回旋余地,更没有可以抵抗火器的防守器具。
所以这一战,就是屠杀,彻头彻尾的屠杀,直到两个半时辰之后,谷中的枪声和杀声才渐渐平息,吡达谷屠杀之战才结束,五千鞑子全数死光,而灵山卫军死伤不过三十,多数都是装死的鞑子从死人堆里跳出来砍死砍伤的。
第一千户为了自己小命安全起见,又派了三百士兵堵住谷口,五百士兵进谷中将所有鞑子的头颅砍下,以防有装死的鞑子。这才带着二千灵山卫士兵去向李开国汇报。李开国点了点头,认可第一千户的安排,立刻带着二千士兵赶往通远堡,只有把通远堡的鞑子也杀光,才能保证灵山卫军的行踪不外泄。
通远堡的鞑子此时已经慌了,五千多的大军居然两个半时辰都没有一个回来报信的。这只能说明一件事,他们出事了。
两个牛录急得如同火上的蚂蚁,团团乱转,最后终于决定要派人突围出去,前往盛京报信。能让五千鞑子失踪的军队,只有报到皇太极那才有用。
就在一队鞑子从西城角偷偷下城的时候,灵山卫军发现这队鞑子。立时带队的队正便带着灵山卫军包围过来,一阵乱枪打过,十多名鞑子全数死光。然后灵山卫军继续回去守住阵线,不越前一步。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杀人不问岁
看着明军果然只是阻拦他们出堡,通远堡里的两个牛录终于确认明军的意图,追出去的那五千后金兵一定是出事了,否则明军不会用这样的法子封住通远堡。
“不能再等,明军一定还有大队人马正在和咱们的大军交战,咱们要尽快拿定主意,是援还是逃?”一个牛录焦急的说道。
另一个牛录也下定决心,说道:“明军此来一定有大阴谋,只怕加上咱们,也救不了大军。逃,咱们去盛京,得告诉大汗,明军已经快打到家门口,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两人意见一致,立时便召集鞑子们,准备突围。灵山卫军百户则是焦急万分,刚刚有一队鞑子从城墙上偷逃,他就感到大事不妙,再用千里镜看通远堡上的鞑子,只见鞑子们跑来跑去,似乎在准备什么。
“不好,鞑子要逃。”百户立时大叫。虽然知道鞑子要逃,可是自己却没什么好办法。他也不能放弃围城,而堵住去往盛京的路。只因为有一个鞑子如果逃出通远堡,只要藏起来,活得性命,这一战他们就失败了,就不得不打道回灵山卫。
百户咬着牙,对传令兵道:“你去各队传令,告诉他们,鞑子很可能马上就要突围,不论从那边城墙逃走,一定要把鞑子全都留住,否则,老子亲手……”砍了他这三字还没有出口,就看到远处尘烟滚滚,跟着斥侯来报,说鞑子已经被歼灭,指挥使大人已经亲自带军前来,马上就到。
百户大喜,这回可不怕鞑子逃走,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说实话,灵山卫军的打仗经验实在太少,否则也不会一碰到突发情况便手忙脚乱,就算能应付过去,也是运气使然,老天保佑没出什么大娄子。
很快两千灵山卫军完成围城动作,李开国立时下令,攻进通远堡,鸡犬不留。立时便有一爆破小队重施凤凰堡的故计,扛着炸药往南城门冲去。在他们的头顶上,火枪手们正在发枪为他们压制鞑子。计虽然是旧计,但一样好用,通远堡的城门和凤凰堡一样炸开,灵山卫军开进堡中,一个时辰后,清剿完毕。
上次凤凰堡打巷战的经验很有帮助,直接将灵山卫军的伤亡降到了三人以下,五百鞑子带三百多杂役被全歼。只是和上一次不同的是,灵山卫军居然留了活口。
李开国皱着眉头望着四个女子一个女孩,他全都认识。正是马喀塔和四个汉女,他在通远堡抓捕济尔哈朗的时候,五个人都很配合,因此他也就没有下杀手,恩赐她们多活一会。
可没想到,他这回已经下了鸡犬不留的命令,居然还给他留下五个女子。李开国皱着眉头问道:“怎么回事?她们怎么没死?”
一百户说道:“大人,这四个汉女说,您说过要饶她们不死,所以属下们就没敢动手。”
李开国想了想,这话好像是说过,留她们一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这个小女孩怎么也没死?还没等他问出口,一个汉女望着他脸上的杀气,连忙将马喀塔拉到身边,低下头轻轻说道:“大人,这个女孩是后金大汗的二女儿,名叫马喀塔,身份不同凡响,还望大人留她一命,或许有用。”
她说这话的时候,全身都在发抖。如果不是马喀塔实在太小,她不忍心看一个才八岁的女孩被明军杀死,母性大发作之下,她才不会冒死说这一番话。听来好像是出卖马喀塔的身份,但只有让明军认为她还有利用价值,才能保住她的命,这个汉女也算是一片苦心。
李开国摇了摇头,说道:“一个臭丫头片子,就是抓住皇太极的老婆都没用,来人,拖下去毙了。”立时便有灵山卫军上前抓住马喀塔,就要将她带到空地,杀掉了事。
马喀塔想要反抗,但她不过是个小女孩,怎能敌得过成年士兵,而那汉女也不敢再拦。眼看就要死了,马喀塔满脸的泪水,满心的恐惧,忽然大声骂道:“你不是人,你是妖怪,你是个猪猡,让你死后得不到……”她话还没有说完,便被士兵掩住了口,不让她再叫骂。
这么小的女孩子居然会说汉话?而且还是正宗的官话。李开国大是惊奇,忽然想起来一事,这个女孩虽然年纪小,但也是皇太极的女儿,一些秘闻想必她也是知道的。
夺来的金龙字铁牌到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呢,那个被拷问的鞑子后来熬不住伤,挂了。此时正好拿来问问,如果她不知道,再杀不迟。
想到这,李开国登时改变主意,说道:“等一下,把她押回来。”马喀塔死里逃生,睁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含着泪水望着李开国,没有人捂住她的嘴,她也不敢再骂,眼前这个大明将军杀人如同割草一般,自己还小,还不想死。
李开国完全无视她可怜兮兮的表情,从怀中掏出那块有着八条龙的铁牌,丢给马喀塔,说道:“你看看,这块铁牌认识吗?”只要她说不认识,马上就砍了她的头。
马喀塔连忙接住铁牌,刚一看到八条龙组成的金字,立时失声叫道:“龙脉金牌。”这句话她是用满语说的,说完立时便捂住了嘴,一脸的懊恼,显然是说错了话。
李开国哈哈一笑,果然小女孩就是小女孩,很容易便露了口风。虽然他听不懂满语,但明显马喀塔是知道这是什么的。
李开国淡淡的道:“用汉语,说一下这块铁牌的名字,做什么用的。如果你不说,本官就叫人划花你的脸。”马喀塔吓得小脸煞白,她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这块铁牌对于后金意味着什么,就是死也不能说的。
但划花了脸实在是让她害怕,可那也不能说。马喀塔用一只手捂住嘴,使劲的摇头。另一只手将铁牌紧紧的抱在怀里。
李开国眯了眯眼睛,他问口供的招多的是,也不介意在一个小女孩身上用一下,反正他一直都是铁石心肠,几岁有什么关系?
第一百七十二章 龙脉金牌的秘密
正当他要使出手段,摧残马喀塔的时候,那名汉女忽然说道:“大人,奴听得懂满语,刚才她说的译成汉话就是龙脉金牌。”
李开国一听龙脉两个字,登时便有了莫大的兴趣。他虽然并不太相信龙脉这种虚无飘渺的事情,但只要能打击鞑子精神和肉体就行。如果鞑子们知道自己相信的龙脉被破坏了,一定会大乱,到时散乱的鞑子再也不成气候,岂不解了汉人的心腹大患?
就在这时,马喀塔忽然大声对那汉女叫道:“我恨你,我恨你,你出卖我,我要杀了你。”她虽然年纪小,但也继承了鞑子的野性,望向那汉女,一脸的吃人表情。
李开国立时满脸的杀气,望向马喀塔。马喀塔吃得一吓,她挡不住李开国有如实质的杀气侵袭,心胆俱丧之下,登时又晕过去。
那汉女一脸的黯然,她也不过是想求得一条生路而已,谈不上什么出卖不出卖的,她也不想死,但她的心中也很是难过。
李开国盯着她,忽然笑道:“这样罢,本官给你一个时辰,问出这块龙脉金牌的秘密,本官便送你回到大明朝,帮你找一个安身之所。如果问不出来,本官劝你,还是自尽吧。”
也不等那汉女回话,对亲兵说道:“她需要什么,你就答应什么,一个时辰之后,带她来见我。”说完便离开去处理一些军务,他没有多少时间耗费在这里,大军要休整一下,有些事情还得要他来做主。
一个时辰之后,那汉女满脸惊喜的随着亲兵而来,一见到李开国便盈盈跪倒在地,说道:“大人,奴不负大人重托,那龙脉金牌的秘密问出来了。”
李开国此时已经处理完军务,正躺在炕上休息,听到这话,也不起身,微睁着眼道:“你先说说,你是怎么问出来的。”
那汉女脸色微微一红,觉得有些不便出口,但随即活命的欲望还是战胜了羞耻,她微垂着双目,低声道:“奴吓她,如果她不说,大人便会让一千个汉人奸……奸……污……她。”话说到后来,声音已经是低不可闻。
李开国冷冷一笑,这个女子不简单啊,问女孩果然还是要女人动手,女人最知道女孩怕什么。李开国问亲兵道:“她们说话时,你都在场吗?”
亲兵大声道:“回大人话,属下全程都在。”
“嗯,那她们说话,用的是汉语还是满语?”
“大人,这位女子用的是汉语,没说过满语。而那鞑子女孩说的满语少,汉语多。”亲兵回道。
既然这样,那就不怕两个女子女孩串通好骗他了。李开国重新闭上眼睛,说道:“行了,你来说说,这龙脉金牌有什么秘密?”
那汉女跪在地上,也不敢起来,身上已经是一身冷汗,果然她小心谨慎是对的,否则她只要说了一句满语,现在人头就已经落地了。听到李开国的问话,连忙将她问出来的全都说了。
原来这块金牌居然还能扯到大金国的时候。当时宋蒙联手,灭了金国。金国皇族后裔为了将来复国,就将大金的龙脉由国师做法,封入一块金牌之中,就是这块龙脉金牌。
传说日后,只要能找到一存有金矿之地,将金牌置于此地三十年,便可重建龙脉,恢复大金国,一统天下。可惜金末帝运气不好,被金哀帝强拉上皇位,金牌才刚到手,就被蒙古人给灭了。
蒙古人得到金牌,根本没当回事,但却也时时拿出来炫耀,因此这传说就一代代传下来了。中间几百年的时间,不是没有人想把这块牌给熔了,看是不是真的有金子。但居然没有办法毁掉这块铁牌,刀砍不断,锤砸不烂,火烧不化,埋地不腐,入水不锈。
蒙古人大为惊奇,渐渐对这块金牌就有了敬畏之心,将金牌当成了宝物秘而不宣。数百年过去,蒙古人威风不再,努尔哈赤有一次在打一个蒙古部落的时候,无意中得到这块金牌。听到传说后,亲自验证,果然毁不掉这块金牌,立时便起了冒充大金国后裔的心思,以求得龙脉金牌认可。
于是努尔哈赤四处放风,说自己是大金国后裔。他写给朝鲜国王的信中说,“我大定汗曰:‘我金国征赵徽宗、赵钦宗帝时,朝鲜王不助宋亦不助金,乃是公正大国也’”明摆着是要认干祖宗出来唬人。
努尔哈赤又四处寻找可以放出龙脉的地方,最后发现丹东有一隐秘金矿,此处地理正合龙脉奔腾之势,而且人迹罕至,到时只需派一亲族,将铁牌随身带着,就守在金矿旁,料得如此便可将龙脉变为满人的龙脉。到时满族便可壮大繁衍。
努尔哈赤这种超级无厘头的想法居然获得满洲贵族的一致支持。实在是他们太穷,苦日子也过得够了。此时有一天大的画饼,不管是不是真的,先咬一口再说。
因此鞑子们就励志开始造反,先是与大明朝决裂,然后占了丹东之地,为了怕人,尤其是汉人打搅到龙脉,努尔哈赤索性封了丹东之地,挖沟封边。后来他挂了,皇太极也深信这一传说,在几年后,皇太极索性发明了柳条边。就是在挖好的沟前再用柳条插地,禁止人过去。
李开国见到那个鞑子正是努尔哈赤派来守护龙脉金牌的,那天夜里,他正是去例行查看一下金矿是否有变化,所以才躲过第一场杀戮。可不走运的是,他遇到了李开国,金牌丢了,人命也丢了。
当然那汉女只是说了一个大概,剩下的李开国前后一联系,登时恍然大悟。难怪鞑子以数十万兵马,居然最后得了天下,原来就是这块龙脉金牌给鞑子们信心,让鞑子们集体发了癔症,深信龙脉属满族,定能一统天下,所以胆大包天,进关一试,居然让他们成功了,这不能不说,有时历史的真相,实在是令人无语。
想到这里,李开国忽然跳起身来,拿过那块龙脉金牌,脑海中转过无数恶毒的法门,他要让所有满洲鞑子心中的梦想坍塌,内斗不断,最后将鞑子全都斩尽杀绝,以免得他们到死都还抱着梦想而死,没有多少痛苦。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进发
那汉女胆颤的看着李开国脸上闪过种种狠厉之色,心中绝望之极,她虽然知道生的希望极其渺茫,但一直在为生存努力挣扎着,好不容易来到世上一次,她绝不想现在就死去。但现在看来,只怕倾刻间便得惨死。
蓦得,李开国的脸色转为欢畅,哈哈大笑道:“好,好,你做的不错,来人,派一队人,带上那些伤兵,还有四个汉女,全都送去海边,等我们回来时一起回航。还有,你告诉小队所有士兵,有胆敢骚扰她们的,本官会亲手将他全家都当众剐了,去吧。”亲兵凛然尊令而去,并带走那汉女。
那汉女直到出了门才缓过神来,跪倒在地连连叩头,感谢不已。可惜李开国根本不在乎她的感谢,仍在脑海中盘算着接下来的筹划。此次可以说是极其冒险,以一孤军深入鞑子腹地,而且直指盛京,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就是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