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革兴大宋-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俗。如果非要在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抓住太后两个选项中选一个,包括狄青在内的全部将领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抓太后。
宋军各部在狄青的指挥下,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实施合围,坚决不给“萧太后”逃跑的机会,哪怕辽军各个骑兵分队殊死抵抗,也不能阻挡宋军的步伐。经过两个时辰的残酷战斗之后,当然这里的残酷指的是辽军,包围圈中绝望的辽军和他们的“萧太后”最终选择了投降,结局基本上算是皆大欢喜。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还有差不多半数的骑兵在交锋的过程中零零碎碎地冲出了包围圈,而且这些骑兵并没有回身拯救自己“太后”的意思,一个个策马扬鞭绝尘而去。但相比于抓住辽国“太后”而言,这些漏网的虾兵蟹将也无伤大雅,反正在狄青看来,迟早都要把他们全部逮着,不在乎这一时。
看到包围圈中辽军士兵统统放下武器,折惟正知道这场持续将近半个月的三关战役差不多也要落下帷幕了,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也忍不住大笑着说道:“哈哈哈……贵妃娘娘,咱们可以去见见这位贵客啦!”

第33章 战后事宜

杨金花、折惟正和张尧佐三人带着侍卫兴冲冲地赶到交战地点的时候,正打算一睹辽国太后风采,却见狄青在那大骂四方。
狄青见到杨金花一行赶来,赶忙收拾心情跑到几人面前见礼:“末将参见贵妃娘娘,见过两位大人!”
杨金花:“将军免礼!本宫刚才听你在这骂街,出啥事啦?”
狄青:“回娘娘的话,末将无能,让辽国太后跑了。”
“跑啦?”杨金花左右巡视了一下,指着不远处萧耨斤的座驾问道:“不是搁那吗?”
狄青:“贵妃娘娘,那里面坐的是个歪货,故意来吸引咱们注意力的,正主已经夹在那些骑兵里面跑了。”
杨金花:“我勒个去!辽国人也玩起花花肠子来了呀!可现在那些辽军都跑散了,还真不好追呢!这样吧,把咱们的骑兵派出去追击三十里,剿灭残敌的同时也碰碰运气。折大人,您觉得怎么样?”
“也只有这样了!”折惟正有些无奈地说道。
随后,青龙骑兵军和麒麟卫的骑兵部队分成若干小组,分头追击溃败的辽军。虽然这追击的过程中,杀伤和抓获了不少辽军,却还是没有寻到萧耨斤的踪影。
不过,萧耨斤虽然成功逃出了包围圈,但她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个娇生惯养的女人,头一回骑着马这么狼狈地逃窜,等她们到了安全地方的时候。她也已经被整的不行了,死是死不了,半条命却是没了。等她休息多日回过神来。耶律叆叇也替她收拢了残兵败将,经过一番统计,她此次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除去不知道情况的左路大军,现在身边就剩下还不到两万的骑兵。看到这个结果,萧耨斤一夜之间便老了不少,短暂的消沉之后。她似乎又下定了决心,带着残部火速朝上京赶去……
宋辽此次交锋到此也差不多告一段落。战斗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宋军却依然在忙碌。打扫战场,收押俘虏,治疗伤员。埋葬同袍,统计战功……等等一系列繁琐的事情,又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才全部弄清楚。这时,杨金花才带着自己的神机营和各军后勤部队以及授勋代表一起押解部分俘虏代表班师回朝,而其他大部分俘虏则就地安排劳役,并等候赵祯发落。
在朝廷下达新的指令之前,折惟正还不能离开三关,所以这个露脸的机会只能让给杨金花了。对于这点委屈他倒是真不在乎,虽说是个人都想风光一把。可也得考虑风光的后果,他可不想让自己成为朝中大臣眼中的出头鸟,这活还是交给杨金花这种后台比较硬的人来干比较好。
杨金花这边拉拉扯扯一大帮人。行军速度是没法快起来,按她们那速度,没有大半个月是回不了京城,不过边关捷报早已飞抵京师……
兴华一年腊月初,大宋京城大庆殿中,赵祯正在召开扩大会议。一些平时少有机会上朝的官员也都纷纷矗立殿中。赵祯搞这么大架势不为别的,只不过是要过年了。大家按照惯例前来跟他汇报这一年的成绩。赵祯登基这么多年,朝廷官员也慢慢熟悉了他的那一套风格,年终总结也做得越来越漂亮,至于其中到底有多少水分那还真不好说。
总而言之,这次朝会的主题是歌功颂德,即便偶尔个别人出来指责,赵祯也都表示谦虚接受,为了过个好年,君臣气氛还算是很融洽滴!
正在各部大臣口若悬河地炫耀自己部门的丰硕成果之时,边关战报也赶回来锦上添花了……
一个小队的骑兵,背上插着令旗,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京城东门。守城兵丁看到他们的装束未敢阻拦,赶忙疏散人群,让他们策马入城。
“边关大捷!边关大捷!边关大捷……”
这队骑兵喊着口号,穿过拥挤的街道,朝着皇宫跑去。
简短信息却让京城百姓欣喜若狂,一边主动让开道路,一边奔走相告,连带着京城的餐馆也火了一把,不少百姓邀朋约友大搓一顿,以此庆祝边关胜仗。
当然了,他们这么高兴并不完全是因为爱国,更多的是对这段时间焦虑心情的释放。毕竟自从知道朝廷要跟辽国死磕的时候,大家心里面都还是打颤的,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军队能否打败辽军还是抱怀疑态度的。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之后,大庆殿的大门被缓缓推开,打断了正在做总结陈词晏殊,所有大臣一同回头诧异地看着门外,只见门外十个大兵带着满身尘土和红红的眼睛笔直地站成一排。
带到大门完全打开,那位小队长才大声喊道:“立正!敬礼!”
唰唰唰……
十人一齐收脚,抬头,挺胸,举手,用赵祯教给他们的军礼,向他表示心中最崇高的敬意。
少顷,十人放心手臂,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朝堂,整齐地跪在殿前,大声呼喊道:“北伐总指挥帐下传令兵,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祯虽然早已通过秘密渠道知道了战争结果,但看到这几个人跪在面前依然很是激动:“诸位免礼平身!”
“谢皇上!”十人一齐喊道。
然后,他们的小队长先前一步占了出来,从怀中掏出一个奏折双手举过头顶,并大声喊道:“启奏圣上,兴华一年冬月,辽国太后兴兵二十万进犯我大宋三关。我青龙军团和白虎军团奉命阻击,战斗历时半月,初战告捷。经过初步统计,此战共歼灭辽军九万余人,俘虏辽军近六万,杀死辽国北院大王萧浞卜及若干高级将领。缴获战马五万多匹,其他武器装备和粮草若干。辽国太后和南院大王萧孝先仓皇逃走,残部估计不到五万人马。而我军损失甚微。阵亡将士3319人,受伤8571人。详细战报,请圣上查阅!”
听了这位传令兵的简略概述,朝中所有大臣都陷入了沉思。由于重文轻武的思想作祟,大宋绝大部分官员对于自己国家的军事水平其实是不了解的,或者说不是那么看好。即便是赵祯自己培养起来的部分官员,也从没奢望过能够取得这样空前的胜利。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才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常态。
晏殊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想的是站出来指责折惟正谎报军情,顺便打压一下张尧佐这个两面三刀的家伙监军不利。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朝贵妃也在边疆。而且为此事自己还跟皇帝理论过,记忆犹新,如果现在指责折惟正,那么无疑是在打皇帝的脸。
于是,晏殊只好旁敲侧击地说道:“启禀皇上,我军能以如此小的伤亡重创辽军二十万大军,真是难能可贵呀!看来辽国也都是些草包嘛,这么不禁打,依臣所见。干脆发兵收复燕云好啦!”
“哈哈哈!”赵祯装着听不懂人家的弦外之音,大笑道:“晏相,您这可想多啦!别看他们这次打得这么漂亮。这并不代表人家辽国就是草包,如果这次不是依托城墙和弩箭,胜负难料哇!你们还不知道吧,就这半个月的功夫,他们用掉了整整五百万支弩箭,换句话说。这次的胜利就是靠这海量的弩箭堆出来滴!”
这么说起来,大臣们的心里就平衡多了。只要不把这么大的功劳全部归结到那些丘八的身上就好!
连弩的威力在冷兵器时代是不容质疑的,然而他的消耗同样也很惊人。而且青龙和白虎两大军团又是首次实战,战士们在紧张之余根本无暇顾及射击节奏和准确率,从而导致箭支消耗严重超标,差不多耗去赵祯这些年三分之一的存货。
当然,这些苦恼只有赵祯等为数不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广大的百姓和低层官员并不了解详细情况,或者说他们也不关心详细情况,只要知道自己国家打了大胜仗就行了。
当这个消息从皇宫之中流传出来之时,家家户户都提前把准备过年的对联和灯笼挂了起来,锣鼓鞭炮怎么热闹怎么来,整个京城很快就陷入了沸腾状态,提前开启春节模式。
赵祯也在皇宫宴请群臣,分享胜利的喜悦,一阵觥筹交错,酒足饭饱之后,赵祯站起来对群臣说道:“诸位爱卿,在你们的共同的努力下,在边关将士的奋勇拼搏下,我大宋此次战士取得空前大捷,消灭辽国大量精锐力量,实乃可喜可贺之大喜事!朕提议,咱们在此举杯,一起遥敬此刻仍然奋斗在边关的前线将士,干!”
“干!”所有大臣在酒精的刺激下,也都兴致勃勃地响应皇帝的号召。
赵祯喝完酒,放下酒杯,继续说道:“如今,年关将近,恰逢大胜,朕意嘉奖边关将士,一来犒劳他们奋勇杀敌之功,二来让他们过个好年!因此,朕命礼部马上安排慰问事宜,给边关将士送去一下好酒好肉,并且做好迎接凯旋将士的工作,不得有误!”
“臣遵旨!”孙复微红着脸站起来应道。
赵祯接着又喊道:“兵部尚书李迪听旨!”
李迪起身躬身应道:“臣在!”
赵祯:“朕命你部抓紧时间落实各将士军功相关事宜,尤其是战死的将士,必须做好记录,存入档案,并在年前把抚恤金全部下发到其家人手中,若有差错,朕定不轻饶!”
李迪:“臣遵旨!”
赵祯:“借着今天这个高兴的日子,朕再宣布一件高兴的事,当然了,你们当中可能有人并不把它当成一件高兴的事。不过,不管你们高不高兴,朕今个都要说。朕欲在新建京城的中央广场上修建一座九层高塔,取名‘大宋卫国英雄塔’,用于供奉为我大宋做出巨大贡献者,不分身份等级,不分高低贵贱,永世享用我大宋百姓敬仰和祭拜!”
“皇……”晏殊打算站起来提问。
不过,赵祯没有听取建议的打算,直接打断道:“晏相勿言!朕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们,此塔第一批供奉者不是别人,正是宋辽此战阵亡将士中表现突出者。朕将根据其生前的具体表现,选选择相应的塔层安放牌位,让我大宋百姓能够永远记住他们为我大宋做出的贡献。
当然了,为国家做出贡献并非都要上战场,在座的诸位也可以用自己的能力为我大宋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表现优异者同样有机会在生后留名‘英雄塔’,从此万古流芳。为此,朕特意将‘英雄塔’分隔为两半,一为文一为武。诸位爱卿要是也有这个意向的话,就加油吧!”
“皇……”晏殊再次打算提问。
赵祯再次示意他闭嘴,坚决不允许他打断自己的演说气场,然后才继续说道:“诸位爱卿要是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大可以大胆地上奏折。但是,朕可不保证一定会看哟!”

第34章 西夏立国

花开数朵,各书一枝。
且说,在宋辽开战的第五日,西夏王宫里,哦不,得改口叫大夏皇宫了,王仇正在跟李元昊赏他的美人做运动,却接到他安排在三关的细作传来他朝思暮想的消息,立马兴冲冲地地朝李元昊的住所跑去,完全不顾自己衣衫不整的形象。
“大王,大王,大好事啊!大好事啊……啊!大王,您先忙,属下啥也没看见!啥也没看见!”王仇连门都没敲,扒拉开李元昊的房门就冲了进去,结果他们还真一对好主仆,大白天干的事都一样。
“哎呀!看到就看到了,有什么大不了,美人不就是拿来欣赏的嘛!看你这身打扮,想必还没尽兴吧,要不要一起来一发?”李元昊这口味是越来越重了,不但没有发火,还有同乘共骑之意。
王仇看着李元昊身下的美人,使劲咽了咽口水,违心地说道:“大王,您先忙,属下等着就好啦!”
李元昊也没强求,一边做运动,一边对他问道:“你平日里不是挺淡定的吗!今日干啥毛毛躁躁的呀?”
王仇:“大王,今个可是天大的好事,您的好事就要成了,等您爽完,属下在跟您细说!”
李元昊一听这话,一下就兴奋起来了,一个没把持住就把自己的子弹交了出去,匆匆完事之后,把下人赶了出去,急忙说道:“快说来听听!”
王仇整理了一番衣服。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朝三跪九拜,高呼:“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元昊笑着说道:“快快请起!本王这还没登基呢!你是不是太着急了一点呀?”
王仇:“臣已经收到消息。辽国二十万大军已经在五日前与宋军在三关交手了,您……可以登基啦!”
“好!”李元昊猛地拍着桌子站起来,大声说道:“本王等这一天等了好多年了,现在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只要宋辽一开战,就他们囤积那几十万军队,短时间内肯定没法分出胜负。这样一来,就没人可以影响本王登基称帝了。相反,宋辽都还得求着本王。真是多亏了你这一石数鸟之计呀!”
王仇:“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李元昊:“很好!本王不会忘记你的功劳,等本王登基之后,就封你为我大夏国的宰相!”
王仇:“谢圣上隆恩!微臣一定为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哈哈哈……”李元昊狂笑道:“朕要以最快的速度登基。爱卿快去准备吧!”
王仇:“臣遵旨!”
……
没过几日,李元昊的使者便踏上了宋国的土地,等他们赶到开封的时候,正好就是赵祯宴请群臣的时候。
赵祯还在首座上,滔滔不绝地发表自以为是的伟大演讲,一个礼部的小官悄悄地来到孙复身边附在他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并往他手里塞了一个东西。
孙复听了自己手下人的报告,脸上骤然大变,又连忙翻看手中的东西看了一遍。忍不住站起来打断了赵祯的讲话:“启奏皇上,臣有要事禀报!”
“呃……”赵祯一时语塞,正打算打望一下是谁不长眼打断自己的气场。一看是“自己人”,只好绕他一次,并问道:“啥事?”
孙复捧着手中的卷轴走到了赵祯前方:“回皇上,臣刚收到下属报告,夏王李元昊送来国书,欲在来年开春登基称帝。邀请我朝前去见礼!”
赵祯听了这话,脑子被酒精影响。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掰起指头仔细算了一下,按照自己记忆的时间,西夏应该不是这时候出现的呀?
赵祯还在脑子里面梳理自己记忆时,晏殊不干了,站起来破口大骂:“李元昊这龟孙这是反了天了,居然不把我大宋朝廷放在眼里,臣祈请圣上发兵剿灭这个乱臣贼子!”
这也难怪晏殊会生气,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大宋的宰相,而且还是建国以来当得最久的一位宰相,到他这个位置,只要没有谋反的心思,那么他最大的追求就是少出点乱子,多出点功绩一供后世瞻仰。
然而,恰逢宋辽大战大胜之际,这个以前貌合神离的夏王居然跳了出来,这不是赤果果地打脸么?
虽说以前人家夏王对大宋朝廷也是阳奉阴违,但一些起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既然已经对大宋称臣,这个时候吼到要称帝,这是要闹哪样?想造反么?
于是乎,晏殊叫唤之后,其他大臣纷纷起来附和,叫嚣要给李元昊一个深刻的教训。这要放在其他时候,赵祯那是求之不得,可眼下这个节骨眼事情有点多,刚打完一场打仗,似乎不应该立马开战。
赵祯等大家都吼累之后,才站起来说道:“诸位爱卿的忠心让朕深感欣慰,不过咱们今日这宴会是为了庆祝三关大捷,没必要因为李元昊这个宵小之辈而坏了心情,大家继续吃喝,其他的事明日再议……”
在赵祯的劝说下,大家暂时搁置了李元昊的事,在诡异的气氛中渡过了这个漫长的夜晚。
……
第二天早上,刚一上朝,被赵祯憋了一晚上的诸位大臣在晏殊的撺掇下,众志成城,口诛笔伐,誓要把李元昊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边。归根结底,就是要赵祯雄起,不能丢了大宋的脸,不能让李元昊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在西边蹦跶,必须派人搞他一下。
赵祯很平静地听完了晏殊等诸位大臣的轮番语言轰炸之后,淡定地说道:“诸位爱卿,你们的心情朕都很理解。朕也实话告诉你们,教训李元昊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眼下事情比较多,天花的事情还没有解决。朕不想在这个时候大兴兵革。而且此次跟辽国一仗,军用物资消耗超过了朕的预算,兵部库存也不多,虽说朕已经安排他们开始向边疆补充,但这都还需要不少时间。不过呢,在这段时间里面,朕需要诸位爱卿办一件事。就是把李元昊这小兔崽子的事情给朕弄得天下皆知,并且发布声明严厉谴责李元昊的不臣行为。我大宋将保留武力清算的权利,望其好自为之!”
晏殊看着赵祯那一抹诡异的笑容,与当初辽国挑衅时的样子极度相似,他这心里忽然明了了。敢情自己这小皇帝又再憋坏呢!
想到这,晏殊心领神会地朝赵祯点了点头:“皇上,这些个小事就交给老臣吧!老臣保证办得妥妥的。”
赵祯:“晏相办事,朕肯定是很放心滴!这样,你们先商议个议程出来,朕还有些事要办,就先走啦!”
“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晏殊带着大家送走了赵祯这个吉祥物,便凑在一起大肆发扬自己的黑厚学。
赵祯走出紫宸殿就收起来自己嘻皮笑脸的表情,转头对身边的小顺子吩咐道:“你马上去把兵器作坊的申公保给朕叫到垂拱殿来!”
小顺子:“是。皇上!小的这就去。”
赵祯自个回到垂拱殿,扑在书桌上倒腾了一会,小顺子便带着申公保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
申公保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才凑到赵祯身边问道:“皇上。您找微臣有什么吩咐?”
赵祯:“是这啊!朕刚才算了一下,按照这次宋辽大战的消耗速度来看,咱们现在的兵工厂数量严重不足,你抓紧时间再多开几个兵器作坊,务必把弩箭的年产量提到五百万支!”
申公保:“微臣遵旨!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赵祯踌蹴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朕还有一份绝密任务要你去办。这件事你必须亲自去办,而且不能向任何透露。你能做到吗?”
咔!申公保又猛地磕到地上:“臣有今日,全耐皇上厚爱,只要能够报答您的恩赐,就算要臣上刀山下火海,臣都毫不犹豫,您就尽管吩咐吧!”
赵祯:“很好!朕没看错你。朕这写了一封秘密手谕,待会让小顺子带你去见皇家研究院的曾公亮大人,他那里有一个秘密武器,朕需要你选择专门的地方把他们造出来。首先声明一点,这个武器极度危险,制造地点必须隐秘,绝对不能外泄。另外,所有工人都必须严格筛查,坚决不能让奸细混进去。”
申公保:“请皇上放心,臣知道怎么做,臣会选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并挑选了无牵挂之人辅以生产,您只要派人严加看管,不让任何人出入,就不会有消息泄露。”
赵祯点点头:“行!这事就你去办吧!还有炮弹生产也要扩大,并且在未来五年内把年产量提到一万枚。”
申公保:“是,皇上!臣都记下来了。”
赵祯:“那好!你先去忙吧!”
申公保:“微臣告退!”
……
时间又过去了十天半个月,李元昊派往宋国的使者还没回信,反倒是正在三关休整的折惟正先收到了新的调令。
狄青和青龙白虎两大军团的指挥使接到折惟正的召集令,很快便赶过来开会,狄青刚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大人,今个又什么大事呀?”
“是呀!大人,又有啥好事呢?是不是朝廷的封赏下来了呀?”其他指挥使也跟着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折惟正朝大家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大家都静一静,听本官给你们细说。本官刚刚收到圣上旨意,夏王李元昊趁咱们与辽国交战之际图谋不轨,欲意称帝自立,此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大人,您就说圣上要咱们咋打吧!属下请命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狄青又第一个站起来响应号召。
折惟正:“狄将军,你想多了!李元昊这小子确实需要被教育,但是圣上有自己的打算,并没有马上出兵讨伐的意思。这一来嘛是因为圣上体恤大家刚打完仗辛苦了,二来也是因为咱们这次事情办得不够漂亮,区区十几万辽军就消耗了我军整整五百万箭支,圣上需要时间才能给咱们的缺口补上来。当然,还有天花的事情作祟。圣上日理万机,暂时顾不上李元昊那小子。
因此,本官根据圣上要求,作如下军事安排。白虎军团由狄将军带领,仍然驻扎三关,严防辽军反扑,并加强训练,尤其是射击节奏训练,争取用最少的箭消灭最多的敌人。而本官带领麒麟卫和青龙军团移师宋辽边陲,加强戒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