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革兴大宋-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好!朕听闻母后们经营的皇家慈善基金还不错!京城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就连那些乞丐也过了个好年呀!咱们皇家的形象和威望也是大幅提升,朕甚是高兴!”
“皇上谬赞啦!咱们也没出什么力,都是黄兴在打理,皇上才是慧眼识英才,这些日子来,咱们这个基金不仅救助了不少穷苦百姓,还有不少进项呢!”刘娥谦虚而又兴奋地说道。
“这样就好,等朕把国家财政理顺了应该还能挤出一些钱,都将投入这个基金,咱们大宋的穷人可不少,要让全天下都谨记母后的无量功德,这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可有劳几位母亲大人了!”赵祯笑着说道。
刘娥本来就穷人出生,深知民间疾苦,能够帮助穷人对她来说还是挺不错的。虽然她也有权利欲望,不过纵观历史来看,她更在意的是一种被认可或更在乎自己的名声,不然她是完全可以做第二个武则天。正是因为如此,赵祯给她规划的真正母仪天下的形象才更合她的心意,干起此事来也更加具有主观能动性。
她对于赵祯提出的目标甚是兴奋,却又努力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说道:“皇上年纪轻轻就要日理万机,咱们也帮不啥忙,能帮到你咱们就心满意足了!”

第60章 大炼钢

朝廷四院六部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国家绝大多数事情都处理都可以直接由内阁处理,最后只要将备份转呈给赵祯一观即可。
而且多达十多位的各系势力组成的内阁,按照赵祯山寨的后世表决模式,快速处理各种事物,一旦表决相持时就交给赵祯裁定。这样一来既加快了政事处置速度,又集思广益,避免一个人或少数人的茹莽决定。
在没有大的错误决策之时,赵祯也乐于让他们慢慢习惯这种模式,不加以掣肘。这样一来,他就凭空多了许多时间,那些个繁琐的日常事务大多转嫁给喜欢勤于政事的文官大臣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真是两全其美呀!
闲来无事,赵祯打算去自己最关心的将作监探视一番。从来到这是个时空,他就没打算安生地当个混吃等死的君王,皇家学院和将作监是他实现目标的最重要保障,是他最关心的地方,平时无事的时候大多混在那。
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科学的发展,很多设想和创新都受限于基础材料。原始社会,材料科学基础基本为零,人类只有就地取材,用最简单的木棍或石头来提升狩猎威力。到后面慢慢进入青铜器、铁器等冷兵器时代,乃至出现火药后的热武器时代,随着基础材料的变化,人类可以创造的威力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材料科学又是一门十分复杂,或者很多时候的成果都有运气成分在里面。想想后世天朝在众多领域的理论研究或不比西方国家差多少,甚至过之而犹不及,山寨能力也是闻名海外。然而作为飞机动力核心的发动机为何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这应该不是做不出人家的造型吧!
赵祯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后,总结了自己最大的优势不外乎知道社会发展趋势和强大的工业技术功底这两点,要说在打仗干架或是政务处理方面或许还赶不上这个时代的那些牛人。前者可以让他只是在他这辈子少走点弯路,后者却可以让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水平在极短的时间内拔高到一定的水平,极有可能改变世界发展方向。
来自后世的记忆让赵祯发现,北宋就是一部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史,每次变法都面临人亡政息的严重威胁,频繁的变化让老百姓无所适从,慢慢的也就变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这一切原因大多是由于发起变法者的身份造成的,因为北宋所有的变法都是由某个大臣提出来,说服皇帝后加以实施。这样一来,如果出现另外一个人改变了皇帝的看法,或者是皇帝变了,那么等待的就是下一波人又来把变法复原。
北宋的国运也就在这种变过去又变回来的来回折腾中给消磨掉了。而原本历史上宋仁宗时代就是最关键的时代,它不仅是北宋变法兴起之时,同样也是太后执政的始端,对后面几代的影响深远。宋仁宗之后的基本模式差不多都是,皇帝亲政想变法,开始没多久皇帝呜呼了,太后借势执政,保守派抱大腿,大力打击变法,等到下一个皇帝亲自,又重复上演这样的把戏。
对于北宋原本的轨迹,赵祯丝毫不担心,他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大宋的命运,也能够改变我中华民族之命运!
赵祯到将作监来呆得最多的就是冶铁组和火器组,两个小组的成员期初还挺畏惧皇帝的威严,放不开手脚,后来大家在一起久了,了解他的脾气后都能跟他坐下来一起讨论问题了,赵祯也时不时的给他们传授一些后世的知识,让他们能够打开自己思维的局限。
“微臣参见皇上,欢迎皇上前来视察!”赵祯如同往常一样,刚走进将作监冶铁组的作坊,被他新提拔起来的组长李铁柱就赶忙跑过来行礼。
“朕看你就是眼尖,每次都被你发现,你小子是不是没有用心干事?”赵祯佯装严肃的样子说道。
“回皇上,微臣不敢,只是您的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了,微臣想不发现都难呐!”二十来岁的李铁柱,比赵祯大不了多少,比较了解他平时喜欢幽默的个性,私下里说话也都比较平和,没次也就有意无意的逗乐子。
“那倒是,这点朕那是深信不疑!对了,言归正传,朕几日没来,给你看的平炉炼钢和转炉炼钢可有进展?”两人来到旁边的休息区坐下,赵祯便问道。
“回皇上,您给的两本炼钢大法微臣都全部看过了,里面有些东西微臣还太懂,就像这个氧是个什么玩意啦?还有这个碳元素难道是咱们平时烧的木炭么?”李铁柱说着拿出书来指给赵祯看。
“偏科是个**烦啊!”听到他这样问,赵祯心中感叹道。虽然自己能指导他们把钢练出来,但是想让他们搞明白其中的奥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于是赵祯只好忽悠道:“哦,你说这些啊!这都是朕对于一些大家还不知道的一些东西的称呼,皇家学院以后会教这些的。这么跟你说吧,这个氧其实就是我们呆的这个周围空气中的一种成分,当然空气中还有许多其他成分,这都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再说这个碳元素,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木炭,而且铁中也含有这种东西。朕还把铁分成了生铁、熟铁和钢几种等级,这个碳元素的多少就是判定的重要标准,换句话说碳含量的多少严重影响钢铁质量,之所以冶炼钢铁需要高温,其实也就是燃烧这些杂质的过程。”
“原来如此,这门学问真是太深奥了,微臣想更多的了解一些,但是皇上您日理万机的也没空搭理微臣,不知除了陛下您可还有人懂得此道?”李铁柱听得七晕八素,但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是人类的天性。
“朕曾将这门学问传授给了皇家学院的王绅理和陈鑫华,他们对此有所涉猎,你可以持朕手谕与他们探讨一二。”
“多谢皇上!”
“继续说说你这的情况吧!”
“微臣与诸位同僚已经探讨过了,这个平炉炼钢法与咱们现在使用的方法比较接近,咱们还做出了一个小的平炉进行实验,练出的钢铁确实比以前的要坚硬许多,而且还有了一些柔性。皇上请随微臣来……”
李铁柱带着赵祯来到房外空地上的一座小平炉旁,捡起地上的铁块对赵祯说:“皇上,您看看,这就是咱们初次炼出来的。”
赵祯接过铁块,拿在手里掂了掂,又找到块石头磕了几下,确实有几分后世钢铁的样子,对于他们第一次就能做出这样子,还是挺满意的,便对他说:“辛苦你们了,干得还不错!”
“为皇上尽忠!”
“口号喊得不错,再加个为大宋服务会更好!”赵祯笑着说道。
“嘿嘿,微臣下次一定加上。”李铁柱也打蛇随棍上。
“行了,你小子,把你那点小心思都给朕用的工作上吧!你说说看,朝廷现在大规模建造平炉炼钢有没有可能?”
“回皇上,按咱们现在的技术水平,转炉或许实现不了,但这个平炉大规模建造并不是很难,微臣认为可以试着建造大型一些的平炉。不过按照这个小平炉实验的数据来看,一旦扩大以后需要的煤和其他矿石需求就比较大了,现在的量完全支撑不了。”
“哦,这是必然的,你们有派出人手寻找这些矿石么?”
“找是找了,但是人手有限,臣等也只是在京城周围山区进行了简单的寻找,炼钢的矿石还是差不多找齐了,就是这个数量问题还需要皇上您来解决……”
“让朕想一想,你这有地图么?”
“有,还是仿制您的那份呢!这边请!”李铁柱带着赵祯来到后院大堂的一张大桌旁,指着桌上的地图对他说道:“皇上请看,这些做了标记的地方就是臣等找到矿石的地方。”
赵祯顺子李铁柱的指示,眼观在地图上扫视了一番,发现这些点基本都是分布在开封周围山区,这与自己记忆中的矿产分布还是大体对得上。当他把目光瞄向磁州的时候,眉头却深深的皱了起来。
北宋磁州也就是后世的邯郸市磁县,是著名的中国磁州窑文化的发祥地。这个地方之所以会成为窑文化发祥地,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地方盛产煤炭,而且还是优质煤炭。可以说这个地方应该作为北宋工业基地首选,不仅原料丰富,还离京城比较近,便于朝廷控制。
但是赵祯眼下却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第61章 手雷问世

早在二十年前宋真宗执政的时候,就上演了一起“澶渊之盟”的大剧。虽然在澶州城下,不知道是哪个大宋士兵如有神助般地用床弩搞死了辽国大将,勉强取得战役的胜利,最后还得以送钱收场。
这一事件深深刺痛了北宋臣民的心,仿佛告诉宋人,只要辽国愿意随时可以纠集数十万骑兵到北宋京城来晃悠一圈。
而赵祯看中的这个磁州的位置还在澶州之北,一旦在这个地方建立工业基地,大肆炼钢造器,那就好比在狗洞放骨头,要知道契丹人对于铁器的执着可不下于狗对骨头的追求。
虽然辽国此刻已现乱想,但还不足以动摇其根基,纠集个二三十万骑兵还不是啥难事,而北宋边军现在还没办法对付这样成规模的骑兵,毕竟光靠守城是不能阻止人家绕城而过的。
赵祯想了想,虽然对此地垂涎三尺,却不得不暂时放弃,起码在自己野战军成规模前不考虑。经过多方思量,他对李铁柱说道:“这样吧!暂时先在城西的万庄一带修建一个小型的工业区,你们在那逐步调整平炉大小,那以后也作为你们将作监进行大型试验的地方使用。朕看了一下,你这地图上标记的矿点基本都分布在黄河两侧,选这个地方也方便以后矿石运送。你们冶铁组第一个进驻此地,以后火器组也会进驻,朕正式将此地改名为京西工业园,你先准备一下,朕会拍工部协助。”
“微臣遵旨!”
随后,赵祯带着一份抄录的矿产图来到了火器组,年老的段辛正辛苦的指挥着一帮人紧张地进行实验。
只听段辛沙哑着嗓子喊道:“点燃了就快跑回来,大家藏好!”
刚说完,就听得“轰”的一声,赵祯一时不察,吓得差点摔了一跤。这一情节恰好被段辛看到,赶忙过来向赵祯见礼。
“惊扰皇上,老臣该死,请皇上责罚!”
“不关爱卿的事,是朕没有事先通报,不过以后你们可要在外面加上岗哨了。”赵祯轻松说道:“来给朕讲讲,你们刚才在做啥?这么大阵仗。”
“回皇上,臣正在试验您说的那个手雷,按照你之前的吩咐,咱们把现在的火药进行了纯化,还加入蛋清做出来颗粒状,其威力果然大增。不过现在不管咱们怎么调整,这火药的威力好像都到了瓶颈了。臣等一时没有头绪,恰巧臣曾听闻陛下说过手雷这个东西,威力巨大,特别适合缺乏骑兵的我朝士兵用来对付骑兵,所以微臣就琢磨了一下……”
段辛拿起旁边的陶瓦罐子对赵祯说道:“皇上您看,臣等就是把火药放在这种罐子里面,加上引线,点燃之后就扔出去。就在刚才,臣等试了一下,还惊扰了皇上。”
“喔!不知威力几何?”赵祯看着他手里面拿的一个较小的普通腌菜罐子诧异地问道,没想到这自己只是无意间跟他们提了一下,他们就根据几句简陋的描述就开始折腾,还整的有模有样的。
“就这么大罐子装满药之后,炸的碎片都飞了数百步,还好臣等事先有防护,您看咋待这可相距五十步了,这瓦罐碎片都都钉在这木挡板上了。要是能够在敌人军阵中来一下,想必五十步之内都能伤人吧!”
赵祯听完脸都黑了,你丫真是无知者无畏,这么大一坛子居然还敢装满,楞是不知道死字咋写啊!要不是赵祯平时经常叮嘱他们要注意防护,估计这下都全报销了。再说你这玩意跟手雷有一毛钱关系么,都赶上后世炮弹攻击范围了,恐怕士兵背一个这玩意都差不多了,还打毛仗!
再怎么说,赵祯也不好打击人家积极性,只好委婉地说道:“爱卿呐!你们以后进行实验的时候一定小心了,这可都是些危险的地方,这次还好被这些挡板挡住了,要是你们这威力整大了,那可就麻烦了。”
“是,是……老臣一定注意!”段辛这时也发现自己一时头脑发热,只为追求威力而忽略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只好红着脸唯唯诺诺。
“不管怎么说,你们这种主观创造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大家都受惊了,待会下班都领赏,好好补一补!”
“多谢皇上厚爱!”
“既然你们开始研究这玩意了,那朕今天就给你们好好讲一讲。众所周知,武器乃是军士必备之物,所以任何一种武器的发明都必须考虑军士如何使用。就好比你们正在琢磨的这个手雷,顾名思义就是握在手中之雷,即一种用手抛射的爆炸性火器。
如何才能让士兵便于使用又能大量杀伤敌人同时还不能伤到自己呢?这就是你们作为武器研发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了。就拿你们选择的这个坛子来说,试问一下你们能拧着它扔多远?就现在这威力,你们自己能躲过去么?”
其余众人表现跟段辛一样,都红着脸低着头,一个个都只顾着威力大,全然没有考虑适用性的问题。
赵祯看着众人的表现,也不好继续打击,话锋一转:“大家也不用不好意思,要知道任何一种创新发明都将经历各种曲折,只有经过不停的改良最终才能实用。你们要做的就是实验中不停总结,存其精华去其糟粕。当然,你们也应该去各军营实地考察一番,以便发明更多武装我朝士兵的武器装备,争强他们的战斗力,保我大宋安宁!”
“多谢皇上教诲,臣等一定谨记在心!”众人躬身齐声答道。
“好了,言归正传,手雷作为单兵手抛武器,主要考虑士兵们能够扔出的距离,根据士兵的力量考虑合适的重量和爆炸威力。就像你们做的这个,威力是够了,却又不方便使用和携带。如果减小坛子的体积和重量,坑定是会影响到爆炸的威力的。如果咱们的士兵跟敌人骑兵作战,是不是更要考虑扔的距离?这些问题都需要你们以后慢慢去实验,找出最合适我朝军士使用的手雷。”
“臣等明白!”
“拿纸笔来,朕给你简单描绘一下朕对这个手雷理解。”
不一会旁边的官员就铺好了白纸,赵祯拿着毛笔在纸上边画边讲解道:“诸位爱卿请看,朕认为这个手雷为了方便于手握,咱们可以把形状设计成长颈花瓶的样子,这样手可以握在细的一段挥舞着扔出去。火药就装入瓶肚中,瓶颈这一点还用于安置引线,根据扔出去需要的时间调整引线的长度,使得手雷被扔出去后能够及时的在快落地的时候爆炸。”
赵祯接着用毛笔在画好的花瓶瓶肚上打上一个个十字格,对众人说道:“你们也看到了,像你们这个坛子做外壳,爆炸后坛子的碎片大小不一,或者就直接爆成两半,这样一来能波及的范围就边小了。所以咱们可以像这样,在瓶肚部分做成这种龟裂状,同时可以考虑在瓶中加入一些铁钉或铁珠之类,这样一来这是碎片就会四面八方的铺开,可以同时杀伤大量敌人。诸位以为如何?”
“皇上天资聪慧,臣等自愧不如哇!”
“诸位不必自谦,相信你们多想想也能想到,朕只是提出这么个想法,还得靠诸位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啦!”赵祯豪不脸红的认可大家的夸奖,天资聪慧暂且不好说,这山寨能力可是杠杠的。
“臣等谨遵圣旨!”
“那好,你们在仔细思索一下朕给出的这个方案可有何漏洞?”赵祯看着自己的构思,突然发现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可又不好掉自己面子,于是脑筋一转,装作考校他们一番。
段辛等人毕竟没有赵祯那超前的经历,一时间并未发现问题所在,只好纷纷摇头。
赵祯大松了一口气才继续说道:“朕说过,这种手雷是投掷武器,而这个火药要爆炸需要密封环境。那你们说要是用陶瓷在做这个装药的东西,扔出去摔坏了该当如何?”
“皇上言之有理,老臣当时只想着用坛子这种现成的东西来用,没想过这个问题,不知皇上有何妙计?”段辛红着脸问道。
“依朕看来,其实这也不难,咱们只要把装药的部分改成生铁铸造不就可以了么!在把后面的手柄改成木质或者竹制的都是可以的嘛!”赵祯很没脸皮的把后世木柄手雷的创意据为己有。
“圣上之计秒啊,老臣这就按您的意思在试验几番!”
“嗯,好好干吧!”
其实很多发明创造充满了各种机缘巧合,都是因为发明它们的人需要一点灵感或提示,只要给他们开启了那么一扇门,他们就会把这扇门越打越开。
“说完这个手雷,朕再说说你们弄出的这玩意吧!虽然这么大个家伙不可能用手来扔,不过朕认为只要稍加改进,完全可以用投石器或者床弩来抛射,甚至可以埋在地上等敌人经过的时候引爆,相信这都是很有威力的吧!”赵祯看着他们剩下的“火药坛子”,突发灵感,于是便给大家将了自己的想法。
“皇上所言甚是,臣等一定尽心研制。”
“好吧!诸位辛苦些,继续忙你们的吧!”赵祯说完就率先踱着步往外走去。
“皇上请留步!”段辛这是才从后面追了上来。
“爱卿还有何事?”赵祯闻声,停步,转身问道。
“这些年老臣深受圣上厚爱,执掌将作监以来也没有什么大贡献,有负圣上重托,老臣深感惭愧,即使如此,老臣任然厚颜混迹于此,希望用此残身为陛下尽忠。然而最近老臣深感体力不支,记性也大不如前,老臣害怕影响圣上千秋大业,已经把微薄体会编成了这本《火药概论》,希望皇上能够尽快选择继任者。老臣就还有最后一点奢望,希望皇上您能让老臣亲自看着您说的手雷从老臣手里诞生,望圣上成全!”段辛说着说着就跪到地上,双手举着一本书对赵祯说道。
“爱卿快快请起,是朕对不住你呀!爱卿都这么大年纪还在为朕操劳,朕早就应该让您安享晚年才对!爱卿放心,朕保证手雷一定能够在您手里面出世的,您就安心吧!”
对于这个无私奉献、帮助自己打理将作监多年的老人,赵祯甚是感激。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他为赵祯撑起了整个将作监,待到一切走上正轨,觉得自己精力不济又急流勇退,绝不拖后腿。在这个门户只见保护严密的时代,他能够无私奉献自己一身所得,确实极为难得!
赵祯离开研究院的时候还在幻想,自己的士兵们很快就可以甩着自己山寨的手雷,踏上那片辽阔的草原,浑然不知成功他妈最喜欢到处晃悠……

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

赵祯回到皇宫招来工部尚书张知白,把各种矿点分布图交予他,并下令即刻进行矿石挖掘和工业园建设。为了方便矿石运输,或水运或陆运,相关道路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由于有了赵祯比较直白的讲解,将作监没用多少时间便完成了第一枚手雷的制作。赵祯亲自前去参加试用实验,效果跟想象的差异不大,经过训练的士兵可以投出四五十米,而有效杀伤半径差不多有十米,哪怕是穿着铠甲在五米之类都不顶用,或许只有宋朝的步人甲能够近距离抵御,前提是里面的人不被震死。
之后,赵祯感于段辛对火器方面的贡献,特封其为雷伯,世袭罔替,作为第二位荣获此殊荣的幸运儿,一时震动朝野,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有想法和能力的人前来京城企图闯进赵祯的视野。
这些情况,赵祯此刻还不得而知,而他还在为接替的人选头疼,毕竟这个时代懂发明创造、懂科学的人才实在是太难得了,自己的那些小伙伴又过于年轻,还不足以掌控这么重要的一个部门,而后世鼎鼎大名的沈括苏颂之流要么还没出生,要么还在吃奶。
经过苦苦思索,赵祯终于想起了皇家学院三杰,这才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三杰”之一的毕昇已经有活干了,暂不考虑。剩下的燕肃和曾公亮可都是历史大名鼎鼎的人物,尤其是燕肃可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本来曾公亮在历史上是在天圣二年的科举中考中进士的,但是由于赵祯的出现,到此刻还没有举行科举的打算,所以他还只是个白身,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能力。
燕肃(991—1040)北宋画家、科学家。字穆之,青州(今山东益都)人。少孤贫,巧思过人,真宗大中祥符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