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随时穿越明末-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一刻,无数的火舌从七星北斗阵中喷射而出,疯狂地扫射到了满清的骑兵阵营之中。
无数的鲜血喷射而出,无数的战马发出悲鸣声,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狠狠地砸到地面上,发出惨烈的声响。
马背上的骑兵一下子被抛出去好远,更有倒霉催的直接被砸到马腹之下,死到不能再死。
倒地的战马越来越多,而后面的骑兵被突如其之的打击整蒙了,在短短的两个刹那之间,脑海之中一片空白。
尽管这些骑兵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一个人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身强力壮,不知经历过多少战争。
在以往的时候,无论遭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能处变不惊。
可是——可是,前提条件是,他们遭遇到的意外情况,是在他们理解范围之内的。
而此刻的遭遇,则是出于他们意料之外的。
人们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心怀恐惧。
正因为这份意料之外,因为这份恐惧,致使他们短暂的停顿了两个刹那的时间。
两个刹那,其实只是很短暂的一个瞬间。
但就是这两个刹那的时间,真的就要了亲命了。
因为他们现在是骑在马背上啊,马匹还在飞奔之中啊!
本来在见了血之后,战马已经受惊了。
如果此刻马上的骑士能够及时地控制战马的话,估计还能控制的住。
毕竟战马和骑士之间的默契度是非常高的,但是现在并没有。
于是,悲剧产生了,战马装车,不时有骑士摔倒在地上,然后马上有无数的马蹄践踏上去……
很重要的事情,必看,咳咳!
烟雨新书已经发布,关于老书和新书,烟雨有话要说。
说实话,新书的创意要早于正在更新的这本书,烟雨觉得这创意很新颖,但是因为准备不足,没敢开写。
这本书,原本是作为新书练笔所用。
当然,写着写着,不觉间就投入进去了,烟雨其实是非常用心的在写。
……
烟雨想说的是,新书比老书准备的更为充分,文笔也会更上一个台阶,情节也会更加的爽快。
请诸位书友移步一观,如果觉得还行,请收藏推荐一下!至为感谢!
第五百五十章:
当下,鳌拜噔噔噔走下城墙,召集三万骑兵。
鳌拜披挂上阵,在三万骑兵方阵之前大声说道:“儿郎们,外面那些蛮子在叫嚣,你们敢不敢跟随老子去砍下他们的脑袋?”
三万人组成十列,也要排出好长的一个队伍。
如果换成一个普通人的话,让他站在方阵前,哪怕是扯着喉咙喊,后面的士兵都不可能听的到。
而鳌拜不但是天生神力,嗓门也是粗狂宽宏。
生意纵然比不上城下用喇叭喊出来的那么大,但是也是不遑多让,三万骑兵居然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而三万骑兵在听到鳌拜的话之后,无不大声嘶吼道:“杀!杀!杀光那些蛮子!”
鳌拜听完之后不由的纵声大笑,然后命人打开城门,一起当先,率领三万骑兵杀将出去。
出的城门之后,鳌拜则是指挥骑兵方阵进行变阵,方阵顿时变成一个锥字形。
这种方阵最适合骑兵的穿刺切割,穿透能力非常强。
当然了,如果用这种方阵的话,那么处在锥子尖的人必须要有万夫莫挡之敌,绝对不能被人格杀甚至是阻挡住。
因为一点锥子尖被阻挡住,那么冲劲势必就受阻,那么这个阵型就差不多变成送死阵型了。
而作为统领的鳌拜,天生就是一个完美的锥子尖。
鳌拜率领三万骑兵,以及当先,向着前面的大明军队方阵碾压而去。
三万马匹奔跑,发出沉闷的轰隆声,地面在不停地颤抖着。
楚江秋还从来都未有过和这么多骑兵作战的经验,眼前万马奔腾的场面,那种气势上的威压,竟然使得楚江秋身体发冷,手心冒汗,双腿都有站立不稳的迹象。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战争!
原来,这才是真正无敌的骑兵!
额,所谓无敌的骑兵,应该说是冷兵器时代无敌的骑兵更加合适。
楚江秋不由得向身边的陈近南还有李岩看去,只见他们两人面不改色,泰然自若。
看到两人的反应,楚江秋也逐渐的镇定下来。
骑兵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在不足一盏茶的功夫,骑兵就来到了距离他们大概只有五六百步的距离了。
就在此时,李岩果断地举起手来,示意神机营士兵开始射击。
额,目前全军的总指挥已经换成了李岩。
对此,陈近南也是心悦诚服。
陈近南也听说过李岩的威名,并且这几日和李岩有过交谈,对李岩极为钦佩。
并且在指挥战役上,陈近南的确是不如李岩的。
额,不能说陈近南的才能比不上李岩。
而是李岩毕竟比陈近南年长近二十岁,在阅历上陈近南是没办法和李岩相比的。
……
这时候,城墙上的康熙帝还有满清的大臣们,都在目不转睛地盯着下面的战场看。
当看到他们的骑兵已经冲击起来,下面的大明官兵居然还保持阵型不变的时候,满清的文武大臣脸上不由都露出了冷笑。
当骑兵冲击起来的时候,你们还在哪里发呆,岂不是自己在找死吗?
就连此刻的康熙帝,都觉得自己太过高估楚江秋楚才子了。
自己的皇姐,未免将那个楚才子捧的太高了吧?
因为在康熙帝的认知当中,对方没有战车防护,没有形成有力的步兵阵型。
而现在骑兵已经冲击了起来,双方很快就会接触,只需要一个穿凿,就能将眼前的步兵方阵彻底凿穿。
然后对方的阵势就会瓦解!
这个楚才子所带领的人,完全的不堪一击!
这个楚才子或许文采出众,后续谋略惊人,但是在军事上,实在是一个大大的白痴!
这种人,完全不足为惧。
……
此刻的楚江秋,却是感觉李岩下达射击的命令早了一些。
最好是等他们进入到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才进行射击才是最佳距离嘛!
不过随即,楚江秋便感觉到,李岩的命令,有他的道理在里面。
一百五十步得距离,是楚江秋和陈近南琢磨出来的,既让敌人碰不到自己,又能给敌人最大杀伤范围的一个极限空间。
以前他们曾经利用这个距离多次风筝过不同的敌人。
但是这些敌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步兵。
而现在的敌人则是骑兵。
而从收到射击的手势到真正开始射击,是需要一个反应的时间的。
就在这短暂的反应时间里,满清的骑兵已经向前突进了将近五十步的距离。
如果是在一百五十步得距离开始射击的话,恐怕等他们进行射击的时候,满清的骑兵已经突进到一百步之内了。
而满清的战士进行抛射的话,那么他们的士兵就会遭遇大面积的死伤。
……
哒哒哒!
哒哒哒!
下一刻,无数的火舌从七星北斗阵中喷射而出,疯狂地扫射到了满清的骑兵阵营之中。
无数的鲜血喷射而出,无数的战马发出悲鸣声,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狠狠地砸到地面上,发出惨烈的声响。
马背上的骑兵一下子被抛出去好远,更有倒霉催的直接被砸到马腹之下,死到不能再死。
倒地的战马越来越多,而后面的骑兵被突如其之的打击整蒙了,在短短的两个刹那之间,脑海之中一片空白。
尽管这些骑兵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一个人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身强力壮,不知经历过多少战争。
在以往的时候,无论遭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能处变不惊。
可是——可是,前提条件是,他们遭遇到的意外情况,是在他们理解范围之内的。
而此刻的遭遇,则是出于他们意料之外的。
人们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心怀恐惧。
正因为这份意料之外,因为这份恐惧,致使他们短暂的停顿了两个刹那的时间。
两个刹那,其实只是很短暂的一个瞬间。
但就是这两个刹那的时间,真的就要了亲命了。
因为他们现在是骑在马背上啊,马匹还在飞奔之中啊!
本来在见了血之后,战马已经受惊了。
如果此刻马上的骑士能够及时地控制战马的话,估计还能控制的住。
毕竟战马和骑士之间的默契度是非常高的,但是现在并没有。
于是,悲剧产生了,战马装车,不时有骑士摔倒在地上,然后马上有无数的马蹄践踏上去……
第五百五十一章:准备撤离
半晌之后,康熙帝烦躁地将文武百官全都赶了出去。
因为满朝文武反过来掉过去的,根本就每一点建设性的建议。
都是要依靠北京城坚固的城墙来严防死守,时间一长,贼兵久攻不下,自然会退去。
其实康熙帝也明白,北京城绝对不是这么好攻打下来的。
如果真的严防死守的话,就算那个楚才子的火器再犀利,怕也是攻不下北京城来。
但真要这么做的话,他们的大业恐怕就真的没有一丁点希望了。
士气全部都被打击没了,反观大明那边,肯定士气大涨,此消彼涨之下,他们将没有半点机会。
但是康熙帝并不甘心,这可是他做千古大帝唯一的机会!
就在他刚刚把握住机会的一刹那,就有人要残忍地把他给夺走!
康熙帝怎么能答应?
他不甘心啊!
康熙帝呆坐了半晌,然后有侍卫通报,说是长公主求见。
长公主求见?
长公主可是他皇姐,以前前来,根本就不用通报的。
今天为什么还要侍卫通报呢?
不过康熙帝也没有多想,而是说道:“宣!”
很快,长公主就走了进来。
康熙帝看着长公主,不由叹了口气问道:“皇姐,面对眼前的局面,不知道朕该怎么做呢?”
听到康熙帝的问话,长公主也是不由得叹了口气。
康熙帝已经有几年时间没有叫过她皇姐了,也没有用这种语气和她说话了。
这也说明,眼前的局面,康熙帝是真的没有办法,是真的在向自己讨教了。
长公主幽幽地说道:“玄烨,听皇姐的,马上率领八旗弟子,撤出北京城,回到草原上去,越快越好!”
听了长公主的话,康熙帝不由得又急又怒,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厉声说道:“皇姐,请慎言!”
长公主叹了口气说道:“玄烨,皇姐是在很认真的和你说话,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惊怒的康熙渐渐地平复下来,不过脸上还是有残留的怒气。
重新坐下来的康熙,半晌之后才问道:“皇姐,朕认为众位大臣所说不错,北京城城高墙厚,北京城内的粮食充足,至不济,还可以从关东调集粮食,完全可以守得住。”
“可是我们一旦退走的话,就再也回不来了!我们之前所住的种种努力,就全都白费了!皇姐,朕实在是不甘心啊!”
长公主幽幽地说道:“皇姐又何尝甘心呢?但是如果不马上撤退的话,恐怕就来不及了!皇姐判断,只怕今天晚上,他们就要攻城!”
康熙帝又惊又怒地说道:“难道他们要攻其不备?可是皇姐你既然猜透了他们的心思,那还有什么可怕的?”
长公主无奈地说道:“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在晚上攻城,并不是要攻其不备,而是希望能够将对平民的伤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他们只是在顾忌平民而已……”
他们只是顾忌那些平民的生命而已?
真的自然到这种程度了吗?
康熙帝不甘地问道:“皇姐,他们真的能够攻的进来吗?”
长公主叹息道:“当初他们在攻打扶桑岛的时候,只用了不足一月的时间,任何城池在他们手中,都支撑不过一天的时间!”
康熙帝脸颊抽搐地说道:“扶桑区区弹丸之地,城池简陋,有没有城墙尚在未知之数,如何能够和北京城相提并论?”
草原人擅长骑兵战术,擅长移动作战,不擅长攻坚。
如果是让他们攻城的话,相信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攻击这么多城池。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康熙帝还是极为心虚的,但是又不愿意表露出来,让皇姐看清了自己。
长公主则是幽幽地叹息道:“为了了解扶桑岛上的情况,皇姐曾派人假冒大明百姓,混进了扶桑岛上去。也探听到了一些消息,不过都是些小事罢了,真正的核心机密事宜,他们是探听不到的。”
“扶桑岛上是有城墙的,虽然没办法和北京城相提并论,但是也相当坚固。
但是听闻楚才子研究出一种大炮,再坚固的城门都能轰击的开,并且他们还有能够自己跑的钢铁战车,弓箭射上去,只能在上面留下一个白点。”
“他们攻城根本不需要云梯,也不需要通过城墙爬上来,他们只需要用大炮轰击城门就够了。然后用这种钢铁战车冲击进来,我们的弓箭损坏不了他们的战车,但是他们却可以在战车里面向外射击。所以,北京城是守不住的……”
其实这个消息长公主早就得到了,但是一直都没告诉康熙帝。
不是长公主有意隐瞒,实在是连长公主自己也觉得太过离奇,根本就不可能是真的。
但是今日再城墙上亲眼目睹了火器的威力,长公主终于相信,他们大炮的威力,还有那些钢铁战车的威力,肯定都是真的,并且威力只有比他们猜测之中的更大!
听到此处,康熙帝也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这个消息太打击人了!
简直就是大人和孩子打架,红果果的欺负人啊!
长公主说道:“皇帝,尽快撤离,否则的话,族人将会死伤惨重,元气大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撤出去,我们迟早还会有机会再回来的。”
康熙无神地说道:“现在我们都已经攻打进北京城里来了,都要撤出去。以后和他们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怎么可能还能回的来呢?”
康熙有种感觉,只要这次撤出去,将来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
长公主微笑着说道:“他们所依仗的,无非就是火器还有钢铁战车的犀利罢了,若是论单兵作战能力,他们是远远比不上咱们草原上的勇士的。”
“他们的武器还有钢铁战车,咱们可以偷学到他们的工艺,咱们自己也可以制造出来!咱们草原勇士,代代都是勇猛男儿,但是大明的那些人呢?日渐腐化,总有一日,咱们还可以打回来的!”
额,的确是这个道理。
但是总有一日到底是那一日?
估计他康熙帝这辈子是看不到了。
尽管心里有着太多的不甘心,但是康熙帝还是准备撤离了。
因为如果不撤离的话,恐怕真的如同长公主所说的那般,他们将会伤亡惨重。
第五百五十二章:攻城
必须要退走了啊!
尽管心里有着千般万般的不甘,但是最终康熙帝还是下了这个决心!
如果不退走的话,很可能就再也没有退走的机会了!
如果只是他康熙帝一家一户的事情,他是宁死都不肯退走的。
但是现在的事情并不是他一家一户的事情,而是事关整个满清儿郎!
最终,康熙帝让人命四位顾命大臣叫来。
额,从现在开始,已经是三位了,鳌拜已经死了。
康熙帝一时间还真的不适应。
不得不说,鳌拜活着的时候,康熙并不喜欢这家伙。
因为这家伙仗着自己劳苦功高,倚老卖老,在很多事情上就连他这个皇上的面子都不卖。
在朝堂之上,几乎有一多半的大臣都臣服在他的手下。
朝堂上的事情,他的话语权道比他这个皇上更重一些。
要不是现在大业未兴,没有一举将大明拿下来,鳌拜还有用的前提下,康熙帝真的要诛杀鳌拜了。
可惜现在依然大业未成啊,鳌拜死了,康熙帝心里也没有太多的欣喜之情。
很快,三位顾命大臣先后赶到。
康熙帝吩咐道:“你们马上下去安排,今天天擦黑的时候,所有重要的八旗子弟,全部撤离。”
三位顾命大臣听到康熙帝的命令之后不由得大吃了已经,连忙问道:“皇上,这是为何?”
康熙帝叹了口气说道:“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否则的话,恐怕就来不及了!”
三位顾命大臣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说什么都不肯执行命令。
到了最后,康熙帝只好将长公主的说辞拿了出来。
三位顾命大臣这才默然无语,因为到了这种时候,他们心里也十分清楚,康熙帝说的是对的。
然后三位顾命大臣就赶紧下去忙活去了。
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因为时间太紧急了,所以不可能全部人都带走。
带所有人走,时间也不允许,还容易走漏风声。
所以就只能带一部分走了,至于谁走谁留,这就是个让人无比头疼的事情。
但是现在时间紧急,根本容不得他们犹豫,必须要快速坐下决定。
还有,他们必须要带一部分物资离开。
要知道,他们为了侵占大明,可是下了血本,可谓是举国之力来进行的。
现在满清有八成的兵力都在北京城,还有无数的粮草。
因为他们占据北京城之后,并非为了掠夺,而是为了占据,他们也不愿意看到北京城乱。
所以北京城的粮食,他们只是取了很少的一部分,很多粮食,都是从草原上运送过来的。
而现在又要仓皇撤离,这些粮草根本没办法全部带走。
到了这时候,三位顾命大臣恨不得现在就在北京城大肆烧杀抢掠一番,将所有的金银财宝全部都带走。
但是他们自己也清楚,这是个不现实的事情。
一来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而来一旦北京城发生动乱,谁知道外面的楚才子会不会提前打进来?
所以他们断然不能这么做!
三位顾命大臣发动了所有可以信赖的人,忙的焦头烂额,最终完成了康熙帝的嘱托,成功将各项事宜都安排妥帖,并且情况并没有泄露出去,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到了傍晚的时候,所有人都集结完毕,康熙帝也准备撤退了。
此次康熙帝带走的人也很少,只有太皇太后、太后,还有少数几个妃子,至于剩下的,康熙帝都没准备带走。
满清的大军,康熙帝也只准备带走大部分,必须要留下少部分兵力下来。
因为他们走后,必须要有殿后的兵力,否则的话,他们恐怕根本就出不了草原。
很快的,康熙帝将人手集结完毕,准备撤出北京城去。
三位顾命大臣给康熙帝跪倒在地上行过君臣之礼,不由得老泪纵横。
康熙帝愕然问道:“三位大人,因何如此啊?”
三位顾命大臣老泪纵横地说道:“皇上走吧,我们三个老身子骨,就留在京城,和外面的贼子决一死战。”
康熙帝大惊说道:“三位乃国之栋梁,万万不可留下,快随朕一同离开!”
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康熙帝现在对三位老臣多有倚重,实在是舍不得他们离开。
三位顾命大臣不由说道:“如果我们都走了的话,群龙无首,里面就先乱了起来。只有我们三个留下来,才能镇压局面。”
“再说了,说不定我们还有一线机会能够守得住呢?到时候再接皇上回来也不迟!皇上保重,还是速速离去吧!”
康熙帝也感觉到三位老臣所说的极有道理,并没有多劝,转身率领众人迅速离开,向山海关的方向而去。
就在他们大部队刚刚离开一半的时候,楚江秋就发现了这边的情况。
额,楚江秋并没有千里眼,不过他有无线遥控的飞机啊,在天上就能够拍摄到北京城里的信息。
其实楚江秋早就发现北京城里在频繁的调动兵力,不过楚江秋一直以为他们是在为守城做准备的,没想到他们竟然是想逃跑!
霍,哥们的威力现在这么大了吗?
居然已经大到了满清望风而逃的地步了吗?
这种事情是楚江秋事先并没有料到的,早知如此的话,就应该早早攻城,不让他们走的这么顺当才是。
当然了,楚江秋也没准备就这么放过他们。
这帮混蛋,到我大明来烧杀抢掠了一番,现在这么轻易的就想离开吗?
有我楚江秋在,你们这些混蛋就算是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然后楚江秋叫起李岩和陈近南,准备攻城事宜。
李岩不由皱眉说道:“现在并不是攻城的最佳时刻,最好是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