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黑领-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而言之,九七年底的这一场西岭官场上的风暴,处理了两名副厅级官员,阳朔市政法委书记、警察局长费力同和明阳市长黄锦利。
至于因为此案牵连获罪的副处级官员则多达二十余人,真正是一件大案。
只是省委书记桑明达的意见非常明确,借费力同和黄锦利一案,在全省干部队伍中进行警示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们提高警惕,加强自己的学习修养,防腐防变,自觉抵御不正之风的侵蚀。
西岭省的这一次运动,被中央方面予以充分的肯定,一号首长在公开场合中曾经表态过,认为西岭省在反腐倡廉工作方面走到了前头,在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中,如何杜绝腐败现象,也是应该认真研究的。
这么一来,明阳市就彻底变成了萧名学和陈通达的天下,两个人知道时间宝贵,所以就利用到明年政府换届之前的这几个月时间,没日没夜地争分夺秒,希望把明阳市的宏伟蓝图都给勾勒出来,尽可能地变为现实。
陈明洛在这一段儿时间里面,往明阳跑的次数也多了一些,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帮助萧名学和陈通达理顺一些关系,尤其是资金运作的问题。
事实上,提起规模化农业来,很多人都有点儿嗤之以鼻的感觉,认为跟泥腿子们混不到一块儿去,整天伺候庄稼什么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出息。
但是陈明洛恰恰知道,规模化农业在以后的发展会变成什么样子,而明阳恰好在这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他就在明宇集团之下又成立了几家子公司,专门来运营规模化农业的工作。
因为大方向上有市政府方面代为筹划,统筹管理,所以公司这边儿的压力并不是很大,他们无非就是协调一下资金什么的,顺便从研究所里面聘请一些专家们来进行讲座,指导生产。
在工业进程方面,陈明洛能够起到的作用是谁也代替不了的。
在他的指导之下,明阳市政府制定了明阳市工业发展纲要,首先就是抓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坚持以园区为载体,将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要素保障向园区集中,使园区成为开发的热土、工业化的平台、城市化的载体。
截止到目前来看,明阳全市已经拥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二十个,规划总面积两百多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五十多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了三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一百多家,去年实现增加值二十多个亿。
其次就是抓调整,着力推进产业集群。
陈明洛始终认为,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它内在的规律和脉动,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的发展,企业多了形成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发展成为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企业家的集群,人才、资金、技术的集群,以产业链的延长,打造龙头企业,围绕关联配套企业招商引资,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这都是目前明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在产业集群上,长远发展主要是面向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比如IT产业。二是新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结合问题,既培育一些新型产业集群,比如饮料和钢构,也高度重视在传统行业培育一些产业集群,比如建材。
经济发展依赖于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关键看产业集群的程度。
还有就是抓品牌,明阳市把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作为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的重点来抓。近几年来,在本地企业中创建了国家特级建筑资质企业一个,国家名牌产品两个,国家驰名商标两个,西岭省名牌产品十几个。
另外就是大力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重点就是纺织、建材、食品三大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明阳全市的纺织产业达到一百万锭,建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到十五亿,食品饮料产业产值达到十亿,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产业。
陈明洛在这个过程当中,投入了大概有十个亿左右的资金,虽然说有些肉疼,但是总体上看起来,盈利的预期还是非常高的。
尤其是那些规模化农业园区什么的,只要不是天灾人祸,就不可能出什么问题,而工业园区的建设,明宇集团主要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他们的高调入驻,至少有五十多家中外企业闻风而动,向明阳这边儿发展。
萧名学在私下里的时候,曾经很是感慨地跟陈通达说起过,明阳市的大发展,至少有一半儿的功劳是要算到陈明洛的头上的,而自己和陈通达两个人所起到的作用,怕是要远小于陈明洛这家伙了。
“说起来也是奇怪,他对那些高科技的东西似乎并不是很感兴趣,而是对规模化农业园区非常上心,难道说养猪种地的吸引力有这么大?”提到这件事情的时候,陈通达的心里面倒是有点儿小郁闷。
虽然说儿子是超级大富豪,但是他不去帮着明阳市搞几条硬盘生产线之类的赚钱的高科技项目,而是整体往地里面钻,这样的行径让陈通达感到非常的不解,不知道他的心里面是打的什么主意?
“你儿子那才叫有远见卓识——”萧名学多少能够猜到陈明洛的一点儿心思,于是就对陈通达说道,“土地为国家的根本,土地财富那才叫真正的财富,他现在整天钻到地里面去伺弄那些不起眼的东西,没准儿过不了多久,那些东西就都变成高二的利润了。”
“这倒也是。”陈通达听老同学这么一说,心里面倒是有些相信,因为陈明洛这家伙,实在是太能赚钱了,陈通达对这个儿子可是非常迷信的,他深知儿子绝对不会做亏本儿的生意。
整体钻到地里面,陈明洛他未尝不是在掌握第一首的资料,好做出一个最佳的选择呢。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三章 坐而论道
费力同大案终于悄悄地落下了帷幕,费力同和黄锦利这两位厅级干部终于成为桑明达搅动西岭省政局的两根棍子,只不过是用完就扔了的那一种。
接下来的一番安排,也能够看得出省委书记桑明达的强势,萧名学调任阳朔出任市委书记,原阳朔市委书记朱佩琪因为年龄关系,调任省人大副主任,算是退居二线了,级别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改变,因为他原来就是副部级。
倒是萧名学这一次得到了最大的收益,副部级是跑不了啦。
阳朔市长黄焯峰的心里面酸溜溜的,觉得不是个滋味儿,毕竟按照惯例的话,假使自己没有出什么问题,那么这个市委书记应该是归自己的,没想到现在成了萧名学的进身之阶,他的心里面当然是有点儿不平衡了。
不过形势比人强,目前阳朔市的发展情况确实不如明阳,再加上又出了费力同这件事情,整个阳朔的警察系统几乎都瘫痪了一半儿,这让大家都觉得很没有面子,省里大佬们同意萧名学来收拾残局,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只是黄焯峰觉得自己受了无妄之灾而已。
陈通达果然如陈同名所料,得到了洪副总理的特别关照,洪副总理在回到京城之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很直接地提到了陈通达的名字,表示明阳市的发展,他还是感到比较满意的。
“陈通达同志确实不错,是个务实的干部。”洪副总理的这一句话,相当于是给前几天传得沸沸扬扬的关于陈通达的各种谣言版本盖棺定论了。
有了洪副总理的这句话,陈通达很顺利地就被桑明达提名为明阳市代市长,并且得到了常委会的一致通过。
事实上,这里面虽然有人对此不大认同,可是陈通达在民间的风评确实很好,以前虽然在萧名学的羽翼之下并未锋芒毕露,但是随着萧名学的离开,明阳市无疑将成为陈通达发挥个人才能的广阔舞台。
至于明阳市的市委书记人选,也是大家争得比较激烈的一个位置,毕竟所有的人都知道,如今只要不出大错儿,明阳市的腾飞已经是无可阻挡的事情,而陈通达这个务实的干部出任明阳市长一职,肯定会延续之前萧名学所奉行的政策,来一个箫规陈随。
如此一来,无论是谁当上了这个市委书记,只要不过多地干预明阳市的具体政务,都将会得到一笔巨大的政绩财富,可以说是坐享其成也不为过。
各路人马对这个位置都争得比较厉害,最后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出任明阳市委书记的居然是喻远帆,他又杀了一个回马枪,重返明阳市任职来了
“喻远帆回来了?”陈明洛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有点儿惊讶。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很糟糕的事情,喻远帆这人虽然工于心计,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他比较识大体,也很清楚什么事儿能做,什么事儿不能做,所以他回到明阳市出任市委书记一职,实际上是最稳妥的做法了。
至少,明阳市的发展规划不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陈通达也不会因此而束手束脚。
倒是喻梓岚因为这件事情有些高兴,上书法课的时候跟陈明洛提到过,说是有时间的话可以搭伴儿回明阳了。
萧潇却是感到有些头痛,毕竟刚刚来到阳朔没有几天,可能又要跟陈明洛分开了,放寒假的时候陈明洛肯定是要回明阳的,不管时间长短,总是有些让人难舍难分。
陈明洛对此也感到比较挠头,心想这还是老爹们做官,自己的身子还比较自由,如果是自己将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话,真得就不知道会呆在哪里了,到时候这些女朋友们一个个天南海北的,见上一面怕是都很难。
看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所得必有所失的,不可能把全天下的好事儿都占全了。
在这一次费力同大案当中,还有一个受益者却显得比较低调,那就是杨吉儿的母亲、省委书记桑明达的女儿桑青蓉。
正因为费力同案的源头是处理西岭大学黑恶势力事件引发的,所以当初提出了这个动议的桑青蓉,立刻就成了所有这一切的源头,现在尘埃落定,大家自然就要做下来议论一下,现在让桑青蓉当副市长是不是有点儿屈才了?
讨论的结果,就是由桑青蓉出任阳朔市纪委书记一职,好好地整顿一下阳朔市的干部队伍,好为阳朔市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杨吉儿倒是挺高兴的,毕竟姥爷桑明达很快就要出任副总理了,而母亲桑青蓉也上了一个台阶,今后没有了桑明达的压制,她在西岭的上升空间已经彻底打开了,当然最让她感到高兴的是,近期以来她写的关于股市方面对几篇论文,都得到了倒是的充分肯定。
“我们导师对于明阳的经济发展也很有兴趣的——”杨吉儿在电话中对陈明洛说道,“我跟他说起过你的事情,他提议大家找个时间坐一坐,讨论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坐而论道啊,这是好事儿。”陈明洛答应了下来。
年底的时候,杨吉儿的导师,西岭大学经济学教授吴平之终于见到了陈明洛,这个在整个西岭大学都非常有名的学生,在校团委出任副书记的唯一的学生副处级干部。
“久仰大名啊”吴平之这人年纪差不多有五十了,不过心态倒是很年轻,见到了陈明洛之后就笑着说道,“我虽然整天钻到数据堆里面研究经济理论,可是要说起实用性来,差了你太多了。”
“吴教授这么说就太谦虚了——”陈明洛回答道,“理论而指导实践,实践再作用于理论,这都是相辅相成的事情,又分什么彼此?”
两个人寒暄了一阵子,就坐了下来,谈起了明阳市的情况。
陈明洛对于明阳市的情况知之甚深,因此说起来的时候,一点儿都不露怯,吴平之一边儿听着一边儿还问几句什么,两个人倒是聊得挺投机的。
杨吉儿在一旁见了,也觉得有些好奇,心说这一老一小两位做到一块儿,居然真的是坐而论道,要知道吴平之可是国内比较有名的经济学家,在很多方面都有建树的,这么一来,她对陈明洛的才识又多了几分佩服。
“你对阳朔的情况怎么看?”吴平之聊了一阵子之后,忽然话锋一转道。
“阳朔的情况?”陈明洛顿了一下,看了看吴平之,然后才说道,“我对阳朔的认识还比较片面,要是说看法肯定有一些,但是并不一定是客观的。”
“那也没有什么——说说而已——”吴平之笑着说道,“反正新任的市委书记萧名学原先就是你父亲的同事,你们之间应该是很熟悉的,阳朔的事情,你应该也是比较关心的吧?”
“关心是难免的,毕竟我也在阳朔上学嘛。”陈明洛想了想后,就对吴平之说道,“阳朔的发展,从最近几年来看,是招商工作有些落后了。”
吴平之点了点头,认为他说得比较客观。
事实上,这几年阳朔的发展确实有点儿之后,招商工作没有搞上去,也是有原因的,主要还是城市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建设都存在一些问题,招商部门对于投资商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政府部门之间的扯皮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下降。
“阳朔市政府的招商意识不浓厚,这个问题比较严重。”陈明洛一针见血地指出,“明阳则不同,政府部门专门为招商工作开绿灯,凡事都优先考虑,只要是在市政府远景规划的范围之内有利的投资项目,都优先上会办公,对于诚心落地的投资商们,也是尽可能地提供便利条件,而这一点在阳朔是看不到的。”
吴平之点头表示道,“强化招商意识,就是强化发展意识、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是硬道理,招商是硬本领,项目是硬政绩。考察一个干部一个班子,主要看发展经济的能力,不会招商引资就是不懂经济。想招商是德,会招商是能,多招商是勤,招来商是绩。树立有意识的招商,有利于整合目前产业,有利于搞活国有企业,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培育新型产业,有利于壮大支柱产业,有利于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
陈明洛听了顿时汗然,心说这教授就是教授,一说话都是带套路的。
不过他心中忽然一动,觉得自己结识这样的教授,并且能够处好关系的话,以后的用处也是很大的,记得当时很多利益集团都有自己的代言人,专家教授什么的基本上都成了喉舌,辩论起来几乎能够打破头。
自己将来肯定是要向上走的,无论是经商也好,从政也罢,在学术圈子里面如果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的话,影响力肯定是不同的,这样的教授学者们,还是要多走动走动。
正文 第四百一十四章 招商
再一次谈到关于招商的话题,是在省委书记桑明达的家里。
记得陈明洛上一次跟桑明达谈起关于招商的话题,还是在动手收拾阳朔市警察局长费力同之前,当时桑明达担忧因为此事的动作太大而影响到阳朔的稳定,给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就跟陈明洛谈过这个问题。
当时陈明洛也答应了,表示假使情况不大好的话,明宇集团可以出面大张旗鼓地配合桑明达,在阳朔这边儿大举投资。
陈明洛考虑的很清楚,反正萧名学已经来了阳朔,自己大举投资之后,首先获益的就是萧名学,这个就是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自己也可以从投资阳朔的各项事业中获得不小的收益,达到双赢。
阳朔这边儿,陈明洛觉得最容易赚钱又没有什么难度系数的,自然就是开发房地产项目,毕竟阳朔的人口基数比较大,流动人口也多,全省甚至外省的很多富人们出于各种方面的目的,很多人都在这边儿定居置业,因此这边儿的房地产开发基础是很好的。
以前陈明洛只是小规模地进入这个市场,当然是因为他有所顾虑,毕竟阳朔不是自己家地盘儿,行事必须小心谨慎,否则很容易招来麻烦,即便是有桑明达这尊大神在背后可以帮忙儿,可是生意上的这些事情,总不可能老去麻烦他。
现在情况不同了,萧名学入主阳朔市,陈明洛大举开发就有了政治基础,同时也可以为萧名学造势,所以他就不能不有所行动,配合未来老丈人来一个新官上任三把火,把阳朔官场上的陈腐积弊给烧干净。
“吉儿的导师吴平之近来在内部杂志上提到了阳朔市招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有见地,后来我问起此事时,吉儿说当时他是跟你在一起聊了很久,有所启发,所以才动了写一系列评论的心思。”桑明达说道。
“是有这么一回事儿。”陈明洛点头表示道,“当时大家就是随便聊一聊而已,倒是没有想到吴教授把这个事情给复杂化了。”
其实像吴平之那样的学者,想要在主流媒体上发表什么文章,那是很轻松的,尤其是只要不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宣传部门对于他们这些人是放的比较宽松的,也允许他们就某个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这也是宣传工作所必须要有的一种姿态。
毕竟,一支独放不是春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是宣传工作的主导思想。
尽管在某些时候,这种主导思想需要为其他的东西让路,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这种主导思想还是能够指导宣传工作的。
“从你的角度来看,阳朔甚至是整个西岭的招商工作存在什么问题?”桑明达很正式地向陈明洛提问道,“好话就不用说了,我就是想听一听不足。”
陈明洛很认真地看了桑明达一眼,确定他不是装什么大尾巴狼,这才理了理思绪,笑了起来,“这个实在是不太好说,说起了容易让您感到郁闷。”
“有什么可郁闷的,难道我一点儿容人之量都没有?”桑明达不以为然地摆手道,“你这么说,那肯定是这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了,我是一定要听个明白的,否则把这些问题带到京城去的话,心里面就更不踏实了。”
杨吉儿也在一旁说道,“姥爷让你说,你就痛痛快快地说,推三阻四的,可不爽快。”
“怎么说呢?关键是一个境界上的差距。”陈明洛挠了挠头,也不好在推拒,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什么意思?”桑明达当然听不出来陈明洛是在指哪一方面,于是就问道,“你说得清楚一些,我老头子被你弄糊涂了。”
陈明洛撇了撇嘴,心道你要是老糊涂了,那明白人真就没有几个了,事实上洪副总理指名要桑明达进京城辅佐他处理国务院的一摊儿事情,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当然不可能找一个糊涂蛋过去帮忙,那不是给自己添乱吗?
当然了,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也不可能样样都精通,否则那就是样样都稀松了,桑明达作为一个常年奋战在省委书记任上的领导干部,经济方面虽然有些大局观,但是在一些具体化的操作上,肯定还是有不少疏失的,这个是难免的。
否则的话,那些经济专家们岂不是都要失业了?
不过面对桑明达,这个对自己助益良多的老人,陈明洛自然也不好太多的拿捏,于是就说道,“也就是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而已,比如说大招商与招大商的关系,真招商与招真商的关系,招商与安商的关系,富商与富民的关系,让利与得利的关系,外资与内资的关系,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只要是把这些关系理顺了,阳朔市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桑明达虽然觉得陈明洛肚子里面有些东西,但是此时听到他说出这么一大套话来,还是觉得有些吃惊,但是细细地一品,却又觉得陈明洛说的这些问题的确都是问题,而且地方上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迷失方向。
陈明洛给指出来的这些问题,果然是对于地方上进行招商工作和发展经济都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陈明洛见桑明达对自己的话非常关注,便接着解释道,“大招商实际上就是领导带头招商,带领大家招商,坚持长期招商,营造招商环境,形成招高氛围。招大商就是瞄准世界五百强、国内五百强、省内省外境内境外的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家、知名品牌来招商。这样的企业落户阳朔,自然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竞争力和影响力,还能带动其它企业提档升级,为中小企业起到示范作用,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
桑明达听得连连点头,然后又问道,“你那个真招商和招真商,我能够理解,但是具体有什么说道,我还是想听听。”
“所谓真招商,体现以诚招商,如实地向客商介绍情况,利与弊、得与失,使外商对企业的发展,回报率有一个明确的预期,不赚钱不要来,来了就说明有商机,有钱赚,有机遇、有空间。”陈明洛点头回答道,“招真商是说,招商引资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不负责任的说假话,为了能签约乱许愿,签完约后很难兑现,甚至无法兑现,无法落实。切不可不看清楚,不搞准确,遇到一个土堆就磕头,遇到一个庙就拜佛,不能被忽悠得团团转,被假商骗了,这种影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