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领-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伴儿听他这么一说,倒是有点儿担心了,拍着他的手背说道,“没老呢,这身体还行,个礼拜你不是还爬树帮孙子掏鸟窝来着嘛,岁的人了,有几个人能有你这样的身手?”

  “呵呵,那倒是。”穆思远想到了自己的小孙子,不由得乐了起来。

  提起退休这个话题,穆思远不是没有考虑过,他这一辈子,基本都在阳朔重机度过的,尤其是后来担任了领导职务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都是为了阳朔重机的生存和发展在一路奔波着,眼看着阳朔重机的经营每况愈下,最着急的人,肯定是非他莫属的。

  虽然说听到面派人来对阳朔重机改组的事情之后,穆思远的心里面很不舒服,甚至在某些时候也采取了消极对待的态度,但是从内心深处来说,他还是希望阳朔重机可以挺过这一次难关,重新辉煌起来的。

  穆思远始终认为,阳朔重机一定要在自己的手里面重新辉煌起来。

  如今国企的景气度一直都不好,很多国企的运营都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阳朔重机也是如此,究其原因却是多方面的,并不能简单领导无能或者是什么体制所限之类的话,穆思远在这方面也动了很多脑筋,但是收效始终甚微。

  尤其是在国务院派了陈明洛这么一个年轻人过来领导企业的改制工作,让穆思远的心理出现了很大的反弹。

  你要是派一个老资格的专家过来,我也就认了,毕竟我穆思远是工人出身,在某些方面确实是存在一定的欠缺的,可是你派这么一个毛头小子过来,到底算什么事情呢?是羞辱我,还是恶心我?

  难道我穆思远干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比不一个娃娃?

  正因为这样的一种心理,所以穆思远对于陈明洛来到阳朔重机是比较排斥的。

  可是今天这一块儿石头,砸中了他的头,同时也把他给砸清醒了。

  穆思远始终认为,阳朔重机一定要在自己的手走向复兴之路,这也是他非常排斥外来势力插手阳朔重机管理事务的主要原因。

  可是现在从陈明洛的一番操作手法来看,自己的那一套做法似乎是已经过时了,从香港那边儿请过来的专家团队,开口闭口都是资本运作什么的,老头儿听得云山雾罩,而对于这位年轻的副厅级专家,穆思远也着力打听了一番,这才知道原来陈明洛并不是普通的小孩儿,人家的成绩可以用惊世骇俗来形容,难怪会得到洪总理和桑副总理的重视,派到阳朔重机来主持改制工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现在是到了年轻人引领这个时代的时候了,老一辈的人就该主动地把位置让出来。

  想到前一阵子,小女儿在跟自己讲到如今已经进入了什么信息时代的事情,老头儿就越发觉得自己距离这个时代越来越远,什么比尔盖子三十多岁就成为了世界首富,各自资产可以相当于一个大国的外汇储备数量什么的,这样的事情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远的就不提了,只是从了解到的陈明洛手里面建设起来的那些企业,穆思远就感到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个人才,自己之前对于他的不合作态度,确实很有问题。

  假如阳朔重机可以在陈明洛的手中获得新生,那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自己抵制改制,排斥陈明洛,无非就是因为一点儿私心杂念在作祟而已,想一想自己几十年如一日,都没有被贪腐所击倒,难道临老了反倒是要糊涂起来,为了一点儿虚名,就耽搁了阳朔重机十几万人的前途吗?

  “不服老是不行了——”穆思远看了看老伴儿两鬓间出现的一绺儿白发,有些唏嘘地对她说道,“今天虽然挨了一下子,可是我偏偏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以我这个年纪,继续留在老总的位置,确实是有点儿不合时宜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毕竟那只是心里面想一想而已,真要那么做,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老头子,今天怎么突然生出来这么多感慨来,难道真的是被砸傻了?”老伴儿却是有些担忧,心说老头子平时可不是这样的人啊,从来都不知道退缩两个字是怎么写的,一生之中充满了斗争精神,今天的状态确实有点儿古怪了。

  老伴儿摸了摸穆思远的额头,觉得体温倒也正常,心说大概是轻微脑震荡造成的暂时性思维混乱?想了想之后,就找了片安定过来,拿着杯水对他说道,“喝了药,睡一会儿。”

  穆思远倒是没有拒绝,他的脑袋确实有点儿眩晕的感觉,喝了安定之后,很快就沉沉地睡了过去。

  老伴儿看着他睡着的样子,心里面也有些触动,用手帮他理了理散落到前面的头发,然后拉了一条毯子盖在身,抬头看了看瓶子里面的液体,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液体一滴滴地落下来。

  老伴儿这么看着,也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情来。

  她跟穆思远是组织介绍走到一块儿的,当时不都是流行这个嘛,组织包办一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走过来,突然才感觉到,面前的穆思远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壮得像老虎一样的年轻人了。

  阳朔重机的困境,此时大家都是看着眼里面的,对于穆思远的能力,大家也都是毁誉参半,有的人支持他,有的人反对他,但是无论支持或反对,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穆思远这个人的人品没有问题,也没有时下比较严重的贪腐问题。

  甚至是儿女的工作问题,穆思远也从来没有动用过自己的影响力,为他们谋取过一点儿私利。

  这样的事情,虽然在很多人的眼里面,看着是比较傻的,但是老伴儿却觉得很安心。

  虽然没有父辈的特殊照顾,但是自己家里的几个子女,一个个都是很争气的,各有各的事业,反观厂子里面的其他几个领导们,整天为了子女的问题操心费力,反倒是弄得他们一事无成,只能是依靠老子的一点儿权力余荫混日子。

  相比之下,孰优孰劣,自然一目了然。

  老伴儿不反对穆思远一心扑在工作,毕竟十几万人的大厂子,这么大的家不好当。

  但是每当看到穆思远一回家来就倒在床沉沉睡去的样子,说不疼惜那是假的,有的时候,也想要劝他离开这个是非窝儿,过一点儿悠闲的日子去。

  人家其他的正厅级干部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他穆思远过的是什么日子?

  不过,今天从穆思远的状态来看,老头儿似乎是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老伴儿心里面也感到有些高兴,若是他真的能够放下这些事情,对于家里而言,倒是一件好事儿。

  “老穆说的这个陈明洛,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孩子呢?”老伴儿也不由得对穆思远整天念叨的这个名字产生了一丝兴趣。

  正文 第五百六十六章 令人头痛的礼物

  第五百章令人头痛的礼物

  老伴儿正在胡思乱想,就听到外面响起了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她走了过去,打开了木门,隔着一层防盗门,就看到了一个年轻人,手里面提着些东西,后边还有一个年级大一点儿的年轻人跟着,也拿了些东西,大包小包的,跟搬家似的。

  “你们找谁?”老伴儿有些疑惑地问道。

  “阿姨你好,这是穆总家?”年轻人微笑着问道。

  “是,你们这”老伴儿点了点头道。

  “我是那个派驻阳朔重机的工作人员,负责改制工作的,特意过来看望一下穆总——”陈明洛解释道。

  “负责改制工作——哦,你是陈总?”老伴儿听了之后,倒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感情是穆思远整天念叨着的那位娃娃专家登门拜访来了,当下就说道,“哎,我给你开门。”

  陈明洛谢了一声,然后就打量了一下这道门。

  穆思远住的房子,是老一些样式的四室两厅,面积倒是够大的,只不过这{文}道门确实很一般,只是在以前的{人}那种木门外面,加了一道比{书}较简单的防盗门,就是那种下半部{屋}是封闭的钢板,面是栅栏一样的可以直接看到彼此的简易防盗门。

  说起来,以穆思远这种级别的领导,装这么一个简易防盗门,的确是显得有点儿寒酸了,这让陈明洛对于穆思远多少又有了一点儿佩服,毕竟作为阳朔重机的当家人,这么多年了,依然能够守在这年头儿已经很久的楼里面,确实很不容易。

  换了其他的领导,怕是早就搬了好几次家了。

  穆思远的老伴儿将防盗门打开,将陈明洛和苏锦文让了进来。

  防盗门虽然是有年头了,但是却没有发出那种吱吱呀呀的声音,陈明洛随眼扫了过去,就见到门轴那里是加过润滑油的,足见房主人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很有经验的。

  不过穆思远的老伴儿看到他们带了这么多东西过来,就觉得有些为难,“你们这唉,老穆从来不收这些的——”

  陈明洛倒是笑了一下,然后说道,“没事儿,我跟别人不一样。”

  穆思远的老伴儿听了,倒是觉得他说的也有些道理,人家门又不是球人情来了,无非就是探望一下伤者而已,这个带的礼物虽然多了一点儿,但也不是说不过去的。

  倒是陈明洛走进来之后,就看到了穆思远的输液瓶子已经空了,液体已经降了下来,眼看就要完了,于是就急忙说道,“阿姨,穆总的液体输完了。”

  “哎,差点儿忘了,这人一了年纪,总是丢三落四的——”老伴儿赶紧走过去,给穆思远拔了针头,然后用棉球按了好一阵子。

  人了年纪,皮肤的弹性也差了很多,比不得年轻人了,要是拔了针头不加处理的话,肯定是会出血的,而出血的地方很长一段儿时间内都会青紫一片,恢复起来很慢。

  处理好这边儿的事情,老伴儿才有时间招呼陈明洛他们坐了下来。

  “穆总的情况如何,刚刚睡着吗?”陈明洛见穆思远睡得很沉,就有些关切地问道。

  “情况倒是不严重,就是有点儿晕,这个是难免的,我刚给他吃了一片安定,让他好好睡一觉,估计两三天就没有大碍了,轻伤而已。”穆思远的老伴儿也是医生退休的,对于这些事情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那我就放心了——”陈明洛点了点头道。

  陈明洛过来看望穆思远,也是应有之意,毕竟今天纸箱厂的工人们闹事儿,如果处理不好的话,结果一定是很麻烦的,穆思远被韩老六砸了这么一下子,虽然说是头破血流,可是也让工人们的过激热情给冷却下来了。

  可以说,穆思远用鲜血换来了暂时的和平。

  所以基于这一点,陈明洛也是应该来看望一下穆思远的,更不要说,今后的工作仍然需要穆思远的大力支持才能够做得下去。

  穆思远的老伴儿对于陈明洛这个年轻人也很感兴趣,第一个感觉就是太年轻了,看着就是一个学生嘛,第二个感觉就是这个年轻人很沉稳,确实有一种王者之气,似乎这个感觉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那种装腔作势捏出来的。

  因为穆思远睡着了,所以陈明洛也不便久留,慰问了几句之后,又跟穆思远的老伴儿聊了几分钟,就跟苏锦文一块儿告辞离开了。

  老伴儿将两个人送出去之后,关门,就看到穆思远已经从床爬起来了,一点儿瞌睡的样子都没有,看来安定吃了也不管用啊。

  “你怎么突然又爬起来了?多睡觉才有助于恢复——”老伴儿埋怨道。

  “哪里睡得着啊,刚才就醒了——”穆思远回答道。

  事实,陈明洛和苏锦文他们一进门儿的时候,穆思远还没有醒过来,后来拔针头的时候,他就醒了,老伴儿跟陈明洛他们聊天,穆思远听得清清楚楚,只是不想招呼他们,所以就装作扔在睡梦之中而已。

  不过穆思远看了看陈明洛拿过来的一大堆东西,还是有些动容,“这家伙,来一趟儿,至少花了万儿八千啊”

  放在房间地面的那些营养品,很多都是打着外文标签的,穆思远自然不清楚价值有多高,但是从那些少量的国产营养品来看,就已经价值过万了。

  穆思远心想,早就知道陈明洛是有钱人,如今这么一看,果然如此,看起来传言什么的,还不能很恰如其分地形容陈明洛的富有程度呢。

  “我看这小伙子不错嘛,跟咱家小丫头年纪差不多,可是稳重多了。”老伴儿说道。

  穆思远瞪了老伴儿一眼,“没事儿不要瞎想,人家是萧名学的准女婿。”

  “哦,那真是可惜了。”老伴儿听了,有些遗憾地说道。

  两个人正说着话呢,却本是儿子和儿媳妇听到了消息,特意赶了回来看望老爸。

  儿媳妇是识货的人,看到地那些进口货,顿时吓了一大跳,“啊,这些东西,没有四、五万块根本买不到啊。”

  “这么贵啊?”穆思远两口子都是吃了一惊,没想到陈明洛出手如此大方。

  穆思远顿时感到有些头痛,陈明洛突然送了这么东西给自己,价值实在是高了一点儿,这让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若是说退了回去的话,又显得有点儿不近人情,可是不退的话,自己心里面总是觉得有些不踏实,一时之间就觉得有些踌躇不决了。

  陈明洛和苏锦文离开穆思远家之后,苏锦文就有些纳闷儿地问道,“陈总,就算是看望伤者,也没有必要买这么多贵重的物品,乱七八糟的,差不多就价值七、八万了。”

  方才是他跟着陈明洛一块儿去买的东西,苏锦文见陈明洛这么大笔地花钱,一点儿心疼的感觉都没有,不由得深深被触动了,只是此时想起来,总觉得这么做的话,有点儿太过了,好像是要尽力去巴结穆思远一样。

  以陈明洛的身份,完全没有必要去这么做嘛。

  “这事儿么,呵呵——”陈明洛却是笑了起来。

  正因为陈明洛没有巴结穆思远的必要,所以他才要送这么多贵重的礼品的。

  穆思远收到这些礼物之后,估计也会感到非常头疼,不收的话那是不给面子,收的话数额又有点儿太大了,这让一向洁身自好的穆思远感到有些接受不了,可是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

  “这样的话,穆总会非常头痛的,他一头痛,自然就要多休息两天,伤情就显得比较严重了——”陈明洛对苏锦文解释道,“对韩老六那边儿,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压力。”

  “哦,原来是这样啊。”苏锦文听了之后,倒是觉得陈明洛这家伙确实是够阴的,每一步行动似乎都是环环相扣,让人觉得深不可测。

  试想一下,如果这会儿穆思远跟没事儿人一样,明天就去班了,那么韩老六这个故意伤害的罪行自然也要轻微很多,想要多关他一阵子都做不到。

  否则的话,群众们就会说了,不过就是擦破点儿皮嘛,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你厂长遇到这种事情就紧张的跟啥一样,我们普通老百姓遇到这种事情就没有人过问,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如果是十年之后再出现这种问题的话,那是很简单的,领导就是领导,群众就是群众,这是两个阶级,待遇自然是不同的,但是现在这阵子,还是要避讳一些的,否则不大容易收场。

  陈明洛觉得自己这么做,还是狠顾全大局的,尤其是他觉得韩老六的身,应该还是有点儿小秘密的,否则他没事儿朝着穆思远扔什么石头啊?

  这一次纸箱厂的职工们起来闹事儿,很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撺掇着才发生的,如果不把幕后主事者找出来,或者不久之后还会发生类似的事件。

  其实以陈明洛之见,韩老六作为这一次事件的突破口,最好还是多关几天才好。

  正文 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第五百六十七章人生何处不相逢

  纸箱厂的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类似于纸箱厂这样的存在,在阳朔重机的构架里面,其实还有很多,就是所谓的厂办大集体单位。

  厂办大集体是指由国有企业批准或资助兴办的,以安置回城知青和职工子女就业为目的,主要向主办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由主办企业委派人员或领导参与生产经营并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注册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厂办大集体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国有企业资助兴办的向主办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的厂办大集体企业,对发展经济和安置回城知识青年、职工子女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厂办大集体产权不清、机制不活、人员富余、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大量企业停产、职工失业,目前已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文化大期间,由于国民经济滑坡,大学停办,升学无望,众多中学生就业渺茫。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代领袖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千万知青山下乡。”苏锦文一边儿看着资料,一边儿向陈明洛介绍道,“文革结束时,大部分知青要求回城,197年,知青开始陆续返城,造成1979年、190年左右的失业高峰。当时中央的政策是谁家孩子谁抱走,你父母在哪个单位,哪个单位负责你的工作安排,国有企业的职工子女被国有企业自己包下来了,又不能马把他变成国有企业职工,就把他们放在劳动服务公司,组织建立知青服务队或服务社。此后,大集体、小集体纷纷诞生。后来,复转军人家属也有些安置在大集体企业里,缓解了就业压力。”

  陈明洛点了点头,从阳朔重机给拿过来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来,企业下属的这些厂办大集体所涉及到的人数,差不多也有一万人左右了,这也是让穆思远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

  像是纸箱厂、煤糕厂、木材加工厂、综合服务公司、电影队、服装厂等等大集体企业,涉及到的问题都比较多,人员也非常复杂,解决起来困难重重。

  “厂办集体企业的先天不足,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说冗员过多、设备陈旧、产品落后、缺乏资金和技术,致使大批厂办集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职工基本生活受到影响。”陈明洛对苏锦文说道,“由于厂办集体企业大多由主办厂投资建立,并非标准意义的集体企业,因此,在改制中存在着一个集体企业和主办厂之间资产和债权债务的界定、分割问题。国企改制必须解决厂办大集体的问题,不能给政府留后遗症,解决了这个问题,国企也能轻装前进,专注搞好主业工作。”

  “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苏锦文对此表态道,“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人员界定比较困难,这些企业内的职工管理一般都比较混乱,人员可能今天在企业里面干活儿,明天又走了,后天又来了,现在能够登记在册的职工,可能只是总数的几分之一。其次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就是要给他们解决班里社会养老保险,这方面的投入资金也比较大,万人的社会养老资金,企业并没有给代缴,所以累积下来是一个天文数字,估计要好几个亿了。”

  陈明洛听了之后,也不由得挠了挠头,心说国企的问题就是麻烦,一桩一桩的压过来,都是要花钱的啊难怪桑明达在位的时候,也不敢去动阳朔重机,还要等到这个时候委托自己来出面,这里面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今,纸箱厂的工人是闹起来了,虽然没有谈成什么样子,但是也给自己提了一个醒儿,这事儿是绕不过去的,必须得解决了。

  桑明达给自己下的任务,可是要圆满地解决阳朔重机的问题,而不是把容易解决的问题处理了,把难题给留下来,那样的话,派谁过来不一样啊?

  陈明洛正在这边儿想问题,就听见苏锦文的手机响了起来。

  苏锦文接通之后,嗯嗯啊啊了几句,就把电话给挂了,有点儿不好意思地看着陈明洛。

  陈明洛看到了苏锦文的表情,不由得笑了起来,捏着嗓子模仿道,“你开会呢?对。说话不方便?啊。那我说你听。行。我想你了。噢。你想我了吗?啊。昨天你真坏。嗨。你亲我一下。——不敢?那我亲你一下。听见了吗?听见了——”

  “陈总,不带你这么埋汰人的——”苏锦文听了,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

  “好像有人说过一句话,我觉得挺有道理的。”陈明洛挠了挠头道。

  “什么话?”苏锦文有点儿好奇地问道。

  陈明洛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今苏锦文大概是知道了,能够让他觉得有道理的话,应该不是什么无聊的话,他也有兴趣听一听。

  “手机里面如果藏着太多秘密的话,那就不了。”陈明洛说道。

  “那是什么?”苏锦文虽然有点儿心虚,但还是很好奇地问道。

  “那就是手雷——砰——”陈明洛比划了一下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了。”

  苏锦文尴尬地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心道陈明洛倒是明察秋毫,厉害得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