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农场在沙漠-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鸿鸣等人因为还要在这边呆上几天,所以就没有买东西,只是把想买的在心中记下,等要回去的时候再来大采购。

休息一天,明日就要上山挖玉,手里不能没有东西,因此蔡鸿鸣就让举马带他们到市里最大的野外用品店去。因为很多人都梦想着一夜暴富,所以都跑去山上去采玉,这就需要用到一些野外用品,所以和田就诞生了大量的野外用品商店。

这次挖玉,蔡鸿鸣想边玩边挖,能挖到算是运气,没挖到也无所谓。

所以就买了一大堆如同出游野炊的装备,什么帐篷、睡袋、折叠锅、折叠椅之类的玩意儿买了个遍,还在市场上买了几天人畜用的粮食,好像真的打算在山里呆几天。

等他们把东西搬回去后,阿基比格看得直傻眼,这是怎么回事,真打算在山里安家了?u

。。。

第三十七章寻玉(一)

蔡鸿鸣看到阿基比格的担心,就跟他解释了下。

来的时候,他已经了解过,知道和田产玉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玉龙喀什和喀拉喀什两条河及其附近地区。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条河中又以玉龙喀什河产玉最多,产出的玉石又多是和田玉中的上品与极品。而喀拉喀什河产出的玉则多为青玉、青白玉、青花和墨玉,也产少量的碧玉,产出的白玉很少,玉的质地和价格远不如玉龙喀什河产出的白玉。

和田玉的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就已进入中原。

《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巡游昆仑,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而西汉东方朔在他所写的《海内十洲记》中更是称和田羊脂玉为“白玉之精”。

只是经过几千年的采挖,加上现代机械的运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岸早已被采玉人挖得千疮百孔。

蔡鸿鸣用卫星地图看过,发现那地方左一个窟窿右一个窟窿,根本不像一条河流的样子。试想被挖得这么厉害的地方怎么可能容易找到玉,所以他就想朔流而上,循着源头去找玉。

西疆有一条省级公路就修建在玉龙喀什河的边上,到了离和田市差不多六十公里的地方才开始和玉龙喀什河分开,转进山里,不再沿河而走。

蔡鸿鸣就想让人载他们和牦牛到那个分叉口,然后骑着牦牛沿河岸寻找。找到算运气,找不到也无所谓,就当去玩。阿基比格听到他的计划后。才稍稍放下心来。不过晚些时候,他还是偷偷的塞了一把枪给他防身,免得出现意外。在这地方可不比内地,个个都是良民,还是小心为上。

准备好东西。第二天蔡鸿鸣等人就早早起床,坐着阿基比格的车和载着牦牛的货车一起往寻玉地点而去。

昆仑山上雪水融化后汇流成河,才有了玉龙喀什河、塔里木河、伊犁河等等河流。

每到夏季,雪融后化成的雪水和雨从山上冲刷下来,差不多都会形成山洪。昆仑山上的原生玉矿经风化剥离后的玉石碎块这时就会被洪水携带奔流而下冲入河中,到了平缓地带因流速骤减。玉石就沉积在河滩和河床中。

年年复复,皆是如此。

据说,历史上由于地壳运动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源自昆仑的两大河流之一的玉龙喀什河曾多次形成堰塞湖后改道。所以,和田这块地下。差不多可以说全部埋有宝玉。

每一年,当秋季气温下降,昆仑山雪水不再融化,降雨量也大大减少,枯水季节河水变浅的时候,河床中的玉石就相对容易被发现。

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当地人和外地者前往露出河面的河滩寻玉捞玉。不过。他们也只是敢在中下游而已,因为上游地势险恶,很难到达。但这个现象在黑山地区(籽玉发源地之一)被发现有白玉后就终止了。很多采玉人开始冒险往前找寻。

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的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高耸,常年冰雪覆盖。

产玉地点在阿格居改山谷,是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才能到达。这里雪缘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达5000米以上。在这里采玉,不仅需要面对缺氧环境,还要小心高山多变气候,必须时时注意,刻刻小心,要不然随时都有丧命危险。只是相对危险而言,收获也会倍加丰厚。

和田玉主要分为几种,一是白玉;二是青玉和青白玉;三是碧玉;五是黑玉;六是黄玉。

而所谓的籽玉其实就是常说的羊脂玉。羊脂玉是和田玉中宝石级的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具有最佳光泽和质地。世人因其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所以称之“羊脂玉”。古人以为它身上有君子“仁、义、智、勇、洁”等五德,所以羊脂玉在古代很受上层人士喜爱。有的时候,统治者更是规定,非帝王不能佩戴羊脂玉;而在民间,羊脂玉更被当成是“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象征,广受欢迎。

正因为如此,羊脂玉的价格才会那么高。

在官方披露的2012年玉石价格交易表中记载,每克顶级羊脂玉籽料的价格在2…3万之间,特级的在1…2万,优级的在8000…一万之间。虽然近几年市场有点波动,但也差不多在这个价格徘徊。可以说,只要能找到一块大点的籽玉,就能一夜暴富了。如此高的价格,使得无数利欲熏心的人铤而走险。所以在和田地区,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有人为采玉身亡的。

不过,与流通领域和收藏领域的和田玉玩家相比,挖玉人的收入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玉商、收藏家可以说是在和田玉的利益链中获益最多的,而好的玉雕大师更是获利惊人。

因为利润丰厚,所以就带动了和田玉石市场的繁荣。

在和田地区,几乎每个人都与和田玉有关。当你去买玉的时候,有时候就会看到一个10来岁的小孩窜出人群,拿出几颗玉石,和人讨价还价起来。根据当地人估计,在和田地区,把和田玉作为重要收入来源的人至少有几十万人,除了挖玉人之外,还包括玉石商人、琢玉人等等。

只是市场的繁荣,也引来了狡诈之徒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买玉人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

所以,买玉的时候千万不能贪小便宜,更不能相信他们捏造的谎言、所发的毒誓和叙说的故事。有人说:“中原人一发誓,上帝都笑了!”。其实,在这里,维族人一发誓,中原人都笑了!

车在省道上疾行,蔡鸿鸣随意往外看去,发现河滩上有很多人在找玉。现在是十月,河水几乎断流,河滩露出水面,正是拣玉的好时候。

仔细瞧了下,他发现不仅有人,远处还有无数挖机、铲车在河滩上一下一下的挖着。

他们是在搞水利建设吗?no!这是承包了河滩的人动用大型机械在挖玉石。

据说在玉龙喀什河两岸的挖玉高峰,每天至少有3000…6000台挖掘机在作业。如今玉龙喀什河几乎被挖了个底朝天,但仍旧有人不死心的在那挖着。

看到鹅卵石就知道是河床,看到人工堆积的“大山”,就知道这地方已被深翻多少米。这都是挖掘机和推土机的“杰作”。

虽然和田市政府早就对滥采行为整治,甚至调集过部队对上百公里长的玉龙喀什河进行清理,严禁任何人在河道内和河床上采挖玉石,并派出直升机进行巡视。但部队撤出后,挖玉人又蜂拥而至,禁也禁不了,最后就不了了之。

玉龙喀什河两岸的挖玉人之所以驱之不去,利益无疑是其中最大的驱动力。

所以,到了每年十月份的枯水期,河道两旁数百米的滩岸就沦为了采石场。

在这里,用“掘地三尺”来形容挖掘玉石的深度就有点用词不当了,用掘地三十尺来说一点也不夸张。

这时,蔡鸿鸣看到其中一辆铲车铲了一斗鹅卵石起来,铲斗两边各站着一个人,他们各拿着一把锄头在鹅卵石堆中翻找玉石。

这可是力气活!不过,有希望就有力量!他们每个人每天差不多有五十块钱的工资,找到玉石还有提成。若能找到玉石,收获还是不错的。没找到的话,有五十也不错。

在和田玉的利益链中,挖玉人无疑是最艰辛的。

在这里,每天数以万计的挖玉人,他们往往要投入很长的时间和成本,才能得到一块好玉。

千金易得,好玉难求。也难怪玉石商人叫价那么高,或许只有他们才知道好籽料越来越少,所以价钱才那么贵。

有人说:玩石头的人都是疯子!疯子卖,疯子买,还有疯子在等待。现在的和田玉价格高的已经越来越离谱了,仅十几年,价格就蹿升了成千上万倍,真是疯狂的石头!

ps:这几天办年货,基本上搞定。春节不打算出门,会在家里码字,争取码多一点。(未完待续)r655

。。。

第三十八章寻玉(二)

说起来,西疆是个好地方,这里的每个城市差不多都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说省会乌鲁。木齐,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和煤;哈密地区有哈密瓜;吐鲁番有葡萄;和田有玉;莎车有巴旦木;库尔勒有香梨;克拉玛依有戈壁玉等等等等。

这些东西只要运作得好,足以使一个城市腾飞直上云天。

乌鲁。木齐的石油和煤矿就不用说了,这好比是一个富家子弟,只要坐在家里就有钱拿。

不过,像哈密或者吐鲁番等地就需要执政者下功夫用心去努力了。虽然这些地方的东西早已天下驰名,但配套设施却远远还没有跟上。譬如哈密瓜,现在种哈密瓜的人越来越多,造成哈密瓜价格变低,有时候还会造成滞销情况。虽然当地政府已经有想办法和其它城市联手卖哈密瓜,但做的还远远不够。

难道哈密瓜只能当新鲜水果吃?

不可能。

像柚子皮、冬瓜、酸枣都可以制成蜜饯,哈密瓜怎么就不可以?不仅可以制成蜜饯,还可以制成馅料。哈密瓜有一股自然的清甜,做成馅料应该不错。有哈密瓜馅料,就可以此为心,做成有哈密地区独特风味的馅饼之类的东西销往全国各地。单单这个,就足以让哈密发展出一条产业链。何况哈密不只是有哈密瓜。

如此类推,其它城市也可以依托本地资源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东西。

只是官府中的官员大多是些急公近利之辈,好像发展这些不足以显露自己手段。无法积攒出升官发财的功绩,只会拆屋填地盖房,弄得民怨沸腾。

民众被当地官府迫害,他们不会只怨这个地方官府,他们会怨这个国家。

中央的政策是好的,但到了地方,往往会被地方官府搞得面目全非。

比如说中央出台的棚户区改造,初衷是好的,怜悯那些无力盖房住在瓦房中的百姓,让他们住上楼房。但到了地方却不一样。他们得了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后。就开始禁止民众盖房子,然后把他们的房子拆掉,逼他们搬进楼房。

为什么就不能规划出一片土地让老百姓自己盖?为什么非得人家住进低矮的楼房?

现在谁没几个钱,若是自己盖的话。盖个两三层都没问题。而且还是挑高的房间。而不是挤在几十层两米多低矮的肉饼房。

可当地政府就是不让你盖,一盖就拆,末了还说你违建。让你气得吐血。民怨由此而生。

是呀!他是不能让你盖房,要不然房地产公司盖起来的房子让谁去买?他是不能给你规划土地,因为那些地他还要拿去卖钱。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当官的和房地产公司沆瀣一气,搜刮民脂民膏。在旧时,这是要杀头抄家灭族。只是到了现在,即使再过分,也没听过有哪个官员因为这样那样问题被枪毙。

当前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矛盾,其实,都是执政者的种种不作为,而不是小民奸诈。

所以说,这个国家没有不好的地方,只有不作为的执政者。

一个地方穷一时,可以说是这个地方的问题;若是穷一世,那就是执政者的问题了。

西疆确实是个好地方,不仅有天下闻名的瓜果,还有天下知名的美玉。西疆的玉不仅仅有和田玉,还有一种很特别的玉叫戈壁玉。

在距离西疆省会差不多两百八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城市,叫做克拉玛依。在克拉玛依西北方向大约10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非常古怪的地方。这里常年狂风肆虐,最大的时候在十到十二级以上。强劲的风力把这边的石头吹得千奇百怪,所以大家就把这个地方叫做魔鬼城,又名乌尔禾风城。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

魔鬼城长宽约在5公里以上,方圆约10平方公里。

据考察,在大约一亿多年前的白纪时,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长着茂盛的植物,水中栖息繁衍着乌尔禾剑龙、蛇颈龙、恐龙、准噶尔翼龙和其它远古动物,俨然是一片水族欢聚的“天堂”,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地质学上称它为“戈壁台地”。

在魔鬼城起伏不平的戈壁滩上,布满了狂风肆虐后留下的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等各色石子。它们宛如魔女遗珠,为这戈壁滩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

有人把这种石子叫做乌尔禾彩石,也有人称之为戈壁玉。

这种东西不值钱,以前当地人都用它来修马路,一铲几十元一立方。不过,在二三线城市的玉市上要买一块品相好300…500克重的做标本或把玩,那就得花50…100元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3年出现了变化,好像一夜之间,它的价格飙涨好几倍。

在利益的驱动下,全国各地的人纷纷跑到这边来拣玉。据说顶峰时曾出现过10万人在戈壁滩上捡玉的壮观景象。拣玉的人多,戈壁滩上的戈壁玉自然就慢慢减少。物以稀为贵,戈壁玉的价格自然也就慢慢涨了起来。

戈壁玉分为几种,最高级的当属泛着宝石光的金丝玉。

2003年以前,这种玉价格不过10元左右,而现在,1克可以被卖到1万元。即使以前最普通的金丝玉品种,一克也要500元,而在2003年,1克的价格不过1元。

因为戈壁玉的价格攀升,克拉玛依“魔鬼城”附近的牧民们也像和田那边的人一样,开始捡石头发家致富。现在,“捡石头”俨然已经成了当地一项颇为重要的产业。

当地政府也是贼精,看到这种情况,就在戈壁滩上划出一大片地做公园,卖票供旅游的人进去捡石头。

像这种既可以让人玩又可以给自己增加税收的事情,不得不说是一个好的决策。

不仅如此,当地政府更将克拉玛依命名为“中国金丝玉之城”,甚至还联系羊城、申城、扬。州、闽省等地的玉雕大师和玉雕厂,对金丝玉进行艺术创作,以让金丝玉这种发出宝石光的高端品种成为国际珠宝中的奢侈品。

不得不说,当地政府的官员脑袋瓜都是尖的。能把戈壁滩上原本无用的石头运作到这种地步,不得不让人叹服。像这种执政者,才称得上是有作为的人。

其实,说起来这些被西疆人称为宝石光的玉石,并不是玉,而是一些石英岩或水晶岩的卵石,是戈壁风蚀的独特产物。

这种戈壁卵石形态浑圆,体量较大,石肤光滑,有玉质感,观赏性也比较强,但并不是真正的玉石。虽然也是不错的工艺品加工材料,其中也不乏精品。但石英岩脆性大,硬度高,透光性强,缺乏玉的凝重、醇厚、温润感。

可以这样说,戈壁卵石和其它岩石结晶同为石英二氧化硅成分,比水晶它差透明度和纯净度,比玛瑙差了千姿百态不可捉摸的盘丝带,切割打磨也差了耀眼的闪光。

玩过玉的人都知道,玉是越盘越美,盘一辈子,玉就会伴随你成长一辈子。也就是俗称的“人养玉,玉养人。”

但戈壁卵石一出生你就知道他老了的样子。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距!

阿基比格也在玉龙喀什河边上承包了一片河滩地找玉,开车路过的时候顺便去看了一下。找玉的工人拿了些找到的玉给他看,零零碎碎的,都是小料,不过很难得竟然有两块籽料,差不多二十克重。就这两块籽料的提成,找玉工人获得的钱就已经差不多是晃荡在繁华都市中的白领几个月工资的总和。这也就怪不得那么多人为找玉而疯狂。

阿基比格看了一下,把几块好料子带上,就继续上路。

第三十九章寻玉(三)

车子一直往前开,边上的玉龙喀什河段到处都有机械和人在挖玉找玉。

挖玉找玉的人一多,自然就形成市场。一些精明的小买卖人把生意做到这里,干枯的河床上俨然就是个小集市,卖饮水、馕饼、羊肉、水果的应有尽有,还有专门在这边守候的买玉人。不仅如此,边上停着许多大巴,是专门等候在这边接挖玉找玉的人回去的。

河床上,、老人、女子,甚至包括小孩,都是肩扛镐头,手提铁锹的在挖玉。

由于多年开采和捡拾,和田河滩上的玉石日渐稀少,早已没有可能像周穆王当年西巡到昆仑“取玉三乘”、“载玉万只”的盛况。

,干几天才能在旧河床上挖出房间大的一个坑。这个坑里的每一块石头经过他们的手指梳理后,有时未必能得到一块好玉。但即quled使如此,他们每天还是卖命的挖着,只希望从这一堆堆石头中发现他们想要的东西。

市场上,一只半尺见方的羊脂玉壶,价值280万元人民币,而且还在不断升值。

利益的驱动,使得他们不理会头顶炎炎烈日,亦不理会尘沙漫天,只是在不可穷尽的似曾相识中分辨寻找宝玉,可以说这些石头中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和希望。

一切奇迹都在未知中等待,这是一种具有深深宿命性的劳作。

谁都可能一无所获,谁都可能在一瞬间得到回报。因此谁也不敢怠慢。

开车的途中,阿基比格告诉蔡鸿鸣,他的一位朋友投资了数万元在玉龙喀什河寻玉,结果四十天过去,还是一无所获,而这样挖掘每天需要1000块的本钱。可当他朋友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第四十一天时,一颗16公斤的羊脂玉出现在他面前。

在和田寻玉,不仅仅是和石头打交道而已,还是在和自己的耐力、信心拼搏。

车子在省道行驶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到达蔡鸿鸣找玉的地点。

他们下车。将牦牛赶下去。把携带来的东西紧紧绑在牦牛上,就跟阿基比格告别,踏上寻玉的旅程。

这边虽然距离和田几十公里,但仍然有人到这边来找玉。蔡鸿鸣等人骑着牦牛往前走没多久。就看到一个老人拿着一块刚找到的玉料对着阳光开心的笑着。笑得脸上皱纹褶子都足以夹死蚊子。

那是一块青花玉籽料。质地细腻,黑白分明,块头大。起码值几万元,怪不得他那么高兴。

这也坚定了蔡鸿鸣等人找玉的信心。

又往前走了一点,蔡鸿鸣等人就跳下牦牛,开始在河岸边上寻找起来。找了一会儿,蔡鸿鸣忽然想起一事,连忙说道:“咱们说好啊!谁找到的玉就是谁的,免得到时候分赃不均打起来。”

大家听了他的话,齐齐投来鄙视的眼神,这事估计也就他做得出来,像他们这样的人品怎么可能做出这事。

看他们对自己的话不以为意,蔡鸿鸣也懒得说,就和师婉儿一起埋头找起玉来。

和田市区,一栋别墅之中,一名身穿黑袍的男子恭敬的站在哈萨旁边汇报。

汇报完毕,哈萨坐在豪华的复古躺椅上,对他说道:“告诉他们,我只要阿依古丽,其他人随便处理。”

“是。”黑袍男子说完就退了出去。

哈萨眯着眼,看着对面壁炉,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蔡鸿鸣等人一边找玉一边往前走,或许是这段河岸时常有人过来找玉的原因,他们找了半天竟然一块玉石也没找到。师婉儿倒是找到了几个品相不错的鹅卵石,就宝贝的把它们收起来,想带回去给丫丫那些小屁孩玩。蔡鸿鸣看了都不知该说什么,难道就不嫌带着累赘吗?

他们所处的这段玉龙喀什河夹在两山之间,一过中午,照过来的阳光就会被旁边高山挡住,变得一片黑暗。

为了尽早走出这段被大山挡住阳光的河谷,他们中午吃完饭后,就抓紧赶路。

此时已是十月尾,有时天上都飘起了雪花,但还好不是很大,一下就停。不过,天气也随着慢慢变冷,温度大约在度之间。加上这边被大山挡住没有阳光,显得更加阴冷。

往前走,是一段比前面更加阴暗的路。过了这一段,大山就渐渐无法挡住天上的阳光,变得明亮起来。

牦牛是种非常耐寒,而且能够承重的牲畜,虽然带了一大堆东西,加上蔡鸿鸣等人骑在上面,但仍然悠哉悠哉的漫步在干枯的河岸。尤其是金丝牦牛,虽然承受着蔡鸿鸣和师婉儿两人的重量,但似乎没什么感觉,脚步仍然是那么从容。

几人正骑着牦牛往前走,忽然,前面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

在这静寂如死的地方,即使一只蚊子的叫声也能让人清晰察觉,所以这轻微的声响很容易就被蔡鸿鸣等人听到了。计东等人是经验丰富的特种兵,受过各种训练,虽然已经退役,但那份警觉还在。一听响声,顿时感觉不对。那不是任何自然的声音,不是风声,不是落石声,也不是流水声,好像是人踩到石头的声音。

计东眉头一皱,手中一扬,示意所以人停下,然后让走在前面的潘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