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儒侠-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麻布我就放在旁边,上将军若有需要,可以随时取用。”

  说完以后,老军医就拿着剪刀,将桓常手臂上面染血的衣服剪开,露出了恐怖的伤口。

  吴靖看着面不改色的上将军,眼中也露出崇敬之色,而后出言说道:“在下曾经于军中任职,指挥过精锐弓弩兵,对于操控这种弓弩的士卒非常了解。”

  “方才在街道上,虽然这些人隐藏很好,草民仍旧能够认出他们的不同。”

  “而且弓弩体积不小,这些人将其隐藏在怀中,只要用心也能很容易认出。”

  这种弓弩属于军中管制武器,乃是能够射杀入室巅峰境界武者的利器,操控弓弩的士卒自然也非同凡响。

  按照军中规定,每个操控这种弓弩的士卒,都必须是登堂巅峰境界武者,而且必须精通射速。

  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面对入室境界武者的时候,弓弩上面的箭矢不会射偏。

  毕竟,不仅是这种弓弩非常稀罕,就连箭矢也是以特殊材料打造,根本不可能拥有太多。

  面对强大的入室境界武者,如果不能把握时机,趁着对方没有靠近之前将其射杀,待其冲入弓弩阵中以后,就好像吴靖当街杀死十几名弓弩手那般简单。

  这样一来,强大的弓弩兵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

  故此,每一位弓弩手都是神射手,身上自然会有一种锐利的气质。

  桓常虽然也领兵不短时间,手下也有这种弓弩兵,却因为身份太高,与这些弓弩兵之间也没有太多接触,自然没有吴靖了解得多。

  听到了吴靖的解释,桓常微微颔首,心中却越发感到不太好受。

  在此之前,桓常还怀疑这些前来行刺的弓弩手,可能是贵族们手下,然而想到了那弓弩手身上的气质,桓常又当即肯定这些人都是军中士卒。

  “好恐怖的毒素!”

  看着裸露在外面的箭矢身上,散发出幽幽绿光,老军医小心翼翼用小刀刮了一下,细细研究之后,当即脸色大变。

  “这种恐怖的毒素,就连入室巅峰境界武者也不可能抵抗,可是主公血液嫣红如常,根本没有丝毫中毒的迹象。”

  “主公能否告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老军医对于医术,有着远超常人的执着,看到这种奇异的景象以后,当即忍不住出言询问。

  老军医的话打断了桓常的思绪,他当即笑着说道:“我曾经吞食过几枚万蛇果,几乎能够百毒不侵。”

  “这种毒素虽然厉害,可是比起唐门观音有泪上面的毒素,仍旧相差甚远,根本不能奈我何。”

  老军医并非江湖中人,也不是专门用毒、解毒的行家,自然不知道万蛇果的用途,也不可能知道观音有泪的威名。

  惊叹过后,老军医也没有过多追问,继续为桓常处理伤口。

  “嘶!”

  然而,暗影与吴靖两人,却非常清楚观音有泪有多么厉害,听说桓常以前中过观音有泪上面的剧毒,都是瞳孔紧缩。

  他们根本想不明白,桓常没有突破到蜕凡境界,如何能够在观音有泪这种暗器的袭杀下存活。

  这,简直就是江湖中的奇迹。

  不过桓常身为上位者,纵然两人心中有很多疑惑,却也没有出言询问。

  只不过,桓常却是来了兴致,不停与吴靖交谈。

  在此过程中,桓常发现吴靖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对于兵法也颇为了解。

  知道对方曾经在军中效力,而且立下了很多战功以后,桓常心思当即变得活络起来。

  按照桓常的想法,在变法的同时必须要训练新军,在此过程中也要提拔许多有才能的将领。

  吴靖在交谈的过程中,也谈过自己的身世与理想,桓常觉得此人可用,当即更加热情起来。

  老军医却没有在意桓常与吴靖的谈话,只是专注治疗手臂上的伤口。

  “噗嗤!”

  锋利的小刀划破桓常手臂上面的皮肉,鲜血当即喷溅而出。

  “咚咚咚!”

  暗影看到桓常手臂上血流不止,当即跨步上前为其点穴,潺潺流出来的血液当即止住。

  “噗嗤!”

  对于这种事情,老军医已经见怪不怪,只是专注的使用者手中的手术刀,不断割下伤口附近的烂肉。

  虽然桓常百毒不侵,可才开始伤口外面的血肉仍旧被剧毒腐蚀,而显得有些腐烂。

  为了保证伤口能够早日愈合,切除烂肉势在必行。

  手术刀不停舞动,剧烈的痛疼从手臂袭向大脑,桓常却仿佛没有丝毫反应,仍旧与吴靖谈笑风生。

  老军医在切除烂肉的过程中,也不停观察着桓常的面容,见其没有任何反应以后,亦是暗自敬佩。

  没过多久,烂肉就已经被割除完毕,老军医看着那射入骨骼的箭头,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暗影大人,还请帮忙先把箭矢拔出来,争取能够连着箭头将其拔掉,否则就不好办了。”

  暗影闻言没有丝毫犹豫,右手闪电般抓住箭矢,猛然用力就已经把箭矢拔了出来。

  与此同时,桓常眉头也忍不住跳动起来,却仍旧没有露出丝毫痛苦之色。

  

第六十七章 雷厉风行


  上将军桓常遇刺,整个商丘城都震动了,宋公更是勃然大怒,派遣大量差役调查指使刺客之人。

  不仅如此,街道上面也屡有全副武装的甲士走过,每人脸上都带着肃然之色。

  桓府,桓常仔细看着手中书信,忽然发出了深深的感叹。

  在其面前有两封书信,其中一封落款人乃是方离,另外一封的落款人却是韩少云。

  自从桓常决心在宋国为官以后,就想起了才华横溢的姬伯、方离、韩少云三人。

  这三人先后入秦,由于相隔距离太远,桓常也没有得到三人消息。

  抱着试试的心态,桓常还是写了几封书信,通过官方渠道将其送往秦国,希望能够与三人取得联系。

  桓常心中还有小小的期待,那就是如果三人在秦国没有受到重用,就邀请他们前来宋国为官。

  曾经,桓常不能给三人承诺,可是以桓常如今的权势,还有在宋公心目中的地位,完全能够给三人非常光明的前途。

  桓常有足够自信,只要三人愿意一同前来宋国帮助自己变法,又有宋公的鼎力支持,那么宋国早晚都能恢复襄公时期的强盛。

  等待几个月,桓常终于得到了回信,信中内容却让他喜忧参半。

  姬伯与方离入秦以后,凭借自身才华,很快就得到秦王器重。

  秦王乃雄才大略之人,胸怀宽广、善于用人,而且迫切想要壮大秦国,遇到二人以后,与两人不眠不休交谈五天五夜,然后就开始破格提拔两人。

  就在一年半以前,秦王已经与两人商定变法事宜,力排众议封姬伯为左庶长,执掌内政,主持秦国变法事宜。

  方离也得到了秦王器重,封其为上卿,负责出谋划策,并且主持秦国外交。

  在此期间,秦国屡次与西域诸国爆发战争,韩少云入秦以后加入军队,很快就崭露头角、加官进爵,成为军中重要将领。

  秦王以韩少云为将,先后数次以少胜多击败西域诸国。

  不仅如此,方离更是带着金银、美女,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西域诸国之间,挑起西域诸国之间的矛盾。

  就在西域诸国相互交恶的时候,方离劝说秦王给临近的两个国家割让领土,然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秦人刚烈,以往哪怕战乱不休,仍旧不会割让一城一池。

  秦国众卿听到方离建议以后,都是勃然大怒,纷纷上书弹劾方离。

  可是方离据理力争,谓秦王曰:西域诸国之所以与我秦国征战不休,乃是因为忌惮我秦人骁勇,这才想要灭我秦国。

  只要秦国向西域诸国假意屈服,对方肯定以为秦人脊梁已弯,从此失去了骨子中的血气,再也不足为患,再加上西域诸国之间矛盾越来越激烈,我们只需要象征性割让些许领地,就能和西域诸国签订和平条约。

  没有了秦人的后顾之忧,再以我三寸不烂之舌,定能挑动西域诸国之间的的战争,令西域诸国再也无暇东顾。

  秦国如今所缺乏的,乃是安定的发展空间与时间,只要新法可以彻底推广出去,十年以后,秦国必定无人能够小视!

  方离的话打动了姬伯,也打动了秦王,这才有了秦国割地求和的事情。

  果然不出方离所料,本来十分忌惮的秦人的西域诸国,见秦人主动割地求和,而且摆出卑躬屈膝的架势以后,当即欣然与秦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当然,条约能够这么快就签订,与韩少云屡次击败西域诸国,以及方离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西域诸国挑拨离间脱不开干系。

  无论如何,秦国暂时低头获取到了足够的发展时间,从此可以安心变法。

  其后,方离再次游走西域诸国之间,开始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与秦国签订和平条约的西域诸国之间,终于爆发了战争。

  短期之内,西域诸国再也无力东进。

  “秦王有姬伯兄主持变法,有方离兄出谋划策、负责外交,又有韩兄领兵征讨四方,再辅以秦人彪悍不畏死的个性,假以时日,秦国岂能不强盛?”

  此时,桓常忽然有些后悔,不知道自己支持方离、韩少云入秦,究竟是好是坏。

  “既然三位兄长都有了好的归宿,而且能够静心施展自身才能,我也应该为他们感到高兴才对。”

  收敛自己情绪,桓常又想起了暗影送来的消息,知道齐国、赵国、韩国、楚国、魏国都在变法,当即感受到了浓浓的紧迫感。

  “此乃大争之世,若宋国不能奋勇向前,早晚都会被时代所淘汰。”

  念及于此,桓常眼中闪过一道杀气,然后对着门外大声喊道:“将暗影、柳三刀、莫道、吴靖四人请来,我有要事相商!”

  没过多久,四人先后来到桓常书房之内,看着自家主公严肃的脸庞,心中都已经有了些许猜测。

  “自从我经过刺杀以后,新法的推行当即遭受到了巨大阻力。”

  “暗影,那些领头反对新法的贵族,以及心怀二心的将领可曾探查清楚?”

  暗影当即上前答到:“反对新法的贵族有很多,其中分量最大的有五家,属下都已经探查清楚。”

  “至于心怀二心的将领,属下虽然不能拿出确凿证据,却也已经能够确定究竟是哪些人,当初派人刺杀主公了。”

  有人当街行刺桓常,其目的不言而喻。

  纵然刺杀没有成功,这些人也向桓常以及商丘的官吏、百姓,释放出了一个明确信号,那就是有人下定决心阻挠新法的实施。

  出了这件事情以后,本来还保持观望态度的贵族、豪强,当即再也没有任何犹豫,开始同心协力抵制新法的推行。

  桓常已经忍让了两个多月,若是再没有任何动作,这次变法肯定会胎死腹中。

  “既然已经能够确定哪些将领心怀不轨,就算没有确凿证据亦是无妨。”

  “传我命令,今日邀请那些将领前来赴宴。”

  桓常眼中冷光闪烁,已经决定雷厉风行除掉这些将领,否则再这么拖延下去,很有可能会激起兵变。

  假如宋国军队开始内斗,对于本就弱小的宋国而言,绝对是一场噩梦。

  

  

第六十八章 鸿门宴

  “将军,上将军今晚大摆筵席,宴请军中诸将商议大事。”

  营帐之内,一位儒雅的男子左手捧着书本,右手轻轻捋着胡须,看起来悠然自得。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男子听到属下报道,终于扬起了那张秀气的脸蛋,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负责传令的士卒听到男子命令,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恭恭敬敬行了一礼,然后缓缓朝着营帐外面退去。

  待传令士卒离开以后,儒雅男子才轻轻放下手中书籍,双目盯着案几上面袅袅升起的青烟,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场宴席,究竟是福是祸?”

  男子名李靖,乃是商丘城豪门李家子弟,不仅自幼饱读诗书,而且习武天赋也是异于常人,如今已经达到入室巅峰境界。

  凭借自身过人才能,以及家族那庞大的势力,李靖入伍没有几年就已经成为高级将领,而且深得军中士卒爱戴。

  对于军中生活,李靖非常喜欢,也非常敬佩年轻有为、敢于大刀阔斧改革的上将军桓常。

  可是桓常所颁布的新法,已经触动了贵族的利益,李家身为宋国豪门,自然要极力反对。

  以李靖自身眼光,不难看出桓常所颁布的新法,的确能够让宋国快速走向强盛。

  站在自己的角度,李靖其实想支持新法,甚至有过抛弃一切帮助桓常的念头。

  然而,李靖的身份注定他不可能如此洒脱,还要违背良心派人刺杀桓常。

  “一切为了家族。”

  李靖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然后重重叹了一口气,将手中书本放在了案几上面。

  “来人,把几位将军叫来。”

  军营之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前来赴宴的将领已经越来越多,桓常也在酒席中谈笑风生,与诸将亲切的打着招呼。

  “李靖将军到!”

  就在此时,桓常猛然听到了传令兵的声音,脸上笑容不由收敛了些许。

  不过很快,桓常脸上当即再次堆满笑容,然后朝着门口走去,居然是准备亲自迎接李靖。

  事实上,以李靖在军中的地位,也有资格受到如此待遇。

  “李将军今天可是来晚了,宴席中定要罚酒三杯!”

  “既然上将军发话,莫说三杯,就算三十杯末将也甘愿受罚!”

  两人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然后手挽手朝着酒席中走去。

  李靖来得较晚,入座以后宴席当即开始,军中将领都是豪爽之人,自然在宴席中开怀畅饮。

  一时间,气氛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之后,桓常忽然站了起来,手中举着一只酒杯,对着诸将转了一圈。

  看到桓常动作,本来正喝得兴高采烈的诸将,顿时安静下来,都将目光放在了桓常身上。

  “鄙人不才,承蒙君上器重,对我委以重任,在下每日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

  “诸位将军都是宋国栋梁之才,也是在下前辈,若在下担任上将军以来,有哪里做得不对的地方,还望诸位将军能够海涵。”

  “今日,在下就饮下此杯酒,为以前的过错向诸位将军赔罪了。”

  言毕,桓常仰头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诸将听到桓常的话,当即脸色微变,全都急忙起身。

  而后有人说道:“上将军虽然年轻,却已经战功赫赫,而且熟读兵法战策,于我等亦是优待有加。”

  “上将军乃我宋国栋梁之才,所作所为也都可圈可点,哪里有了过错?”

  不得不说,桓常在军中威望还是颇高。

  宋国境内以前盗匪肆虐,在场诸将很多人也有心讨贼,奈何出于各方面原因,只能眼睁睁看着宋国百姓被盗匪欺压。

  桓常在宋国担任将军以来,不仅迅速扫平境内匪患,还杀鸡儆猴般灭掉了山海帮,让很多将领都感觉大快人心。

  而且,宋公为了提升桓常威信,还透露出了桓常真实的身份,众人都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是强大的书剑阁传人,还是宋襄公嫡系后裔。

  也许对于书剑阁,军中诸将并不怎么了解,可是宋襄公身为宋国历史上伟大的君主,任何有地位的宋国官吏,都不可能不知道。

  哪怕宋襄公时代,距离现在已近过去了三百年,诸将对于襄公仍旧心存敬畏。

  宋国本就是注重传统的国家,对于传承以及血统极为看重,哪怕这些将领亦是如此。

  按理来讲,桓常既然是宋襄公嫡系后人,那么就应该是宋国正统,哪怕桓常无心夺取宋公之位,身份仍旧十分显赫。

  故此,纵然桓常年纪轻轻就已经担任上将军职位,军中诸将也没有多少怨言。

  现在听到桓常这番话,诸将都感觉有些惶恐。

  环视一周,桓常将众人表情尽收眼底,却发现李靖仍旧面带笑容,不由开始冷笑起来。

  “啪啪啪!”

  桓常双手拍击作响,诸将还没弄清楚发生什么的时候,就听到了整齐的脚步声。

  “踏踏踏!”

  装备精良、手持弓弩的士卒从四面八方涌来,把前来赴宴的将领全都包围起来。

  “上,上将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诸将看着那些寒光闪闪的弓弩对准自己,都感觉心中有些发麻,脸色苍白的对着桓常问道。

  桓常背负双手,若无其事的在众多将领中走动着。

  “自从我担任上将军职位以来,自忖对诸位将军不薄,纵然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诸位将军只管提出来便是,也没有必要派遣军中弓弩兵刺杀我吧。”

  “难道诸位认为,我桓某人好欺负吗?”

  诸将听到这里,这才反应过来,当即脸色各异。

  上将军当初遭受刺杀的事情,这些将领可全部知晓,那种特殊弓弩乃是军队专用,这些将领不可能猜不到。

  所有人都知道,军中有人要对付上将军,却也没有人胆敢说些什么。

  因为诸将能够想到,胆敢出手对付上将军的人,背后势力绝对非同小可,他们都不想掺和其中。

  不过看到上将军如今架势,诸将自然知道桓常要出手反击了。

  想通这点,诸将反而安下心。

  因为很多人根本没有参与其中,哪怕面对众多弓弩,仍旧没有丝毫担忧的必要。

  “李将军,你怎么看?”

  桓常声色厉俱说完以后,当即将目光放在李靖身上,面无表情的出言询问。


第六十九章 营寨门外

  诸将听见上将军对李靖的质问,全都脸色微变。

  他们也曾经猜测过,军中究竟是何人胆敢行刺上将军,可是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李靖。

  因为李靖虽然是贵族子弟,却已经彻底融入军中,并且自从桓常担任上将军职位以来,李靖亦是极力支持。

  再加上李靖为人光明磊落,根本不屑做出刺杀这种事情,诸将这才从来没有怀疑过他。

  可是看到桓常的架势,应该已经能够确认,刺客背后的指使人正是李靖。

  “将军自从任职以来,每日殚精竭虑,为宋国之强盛做出了许多贡献,深得军中将士爱戴。”

  “然而,却有人派遣军中士卒,带着禁忌弓弩刺杀上将军,简直可恶至极!”

  “上将军若查到背后指使之人,末将愿意领兵前去取下此人头颅!”

  李靖怒发冲冠,满脸的义愤填膺,那种表情,仿佛背后指使之人若出现在眼前,就被其活活撕成碎片那般。

  诸将看到李靖的表现,当即有些愕然,也开始怀疑自己方才猜测是不是错了。

  桓常细细打量着李靖的脸庞,居然未能从对方表情中,看到任何虚伪的成分,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然而,暗影虽然未能找到确凿证据,却也能够确认背后捣鬼之人正是李靖。

  桓常深吸一口气,指着四周士卒手中的弓弩说道:“这些弓弩,每一张都在军中有备案,哪怕这些以特殊材料打造出来的箭矢,都有着详细数目。”

  “然而,我遇刺以后派人清点仓库,却根本没有发现任何疑点,看来这个背后指使之人能量很大啊。”

  李靖再次义愤填膺的说道:“此人既然能量如此大,必定是军中高级将领,身为部下反而派人刺杀上将军,简直可恶至极!”

  李靖手握剑柄,脸色不善的环视诸将,仿佛正在搜寻嫌疑人那般。

  诸将被李靖这么仔细探查,纵然没有派人刺杀上将军,仍旧感觉心中微寒,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看着李靖无懈可击的表现,桓常却是笑了,而且笑得很开心。

  “李将军,我听说你是李家之人。”

  桓常莫名其妙的话,让营中诸将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很快就有人好似想到了什么,目光闪烁的盯着李靖。

  “正是。”

  李靖也没有否认,神态自若的应答。

  “承蒙主公器重,让我主持变法事宜,可是自从新发颁布以来,却有很多人或明或暗进行阻挠。”

  “其中,商丘李家好像就是激烈反对者。”

  在此之前,桓常还是面无表情的说话,可是讲到了这里,忽然从怀中拿出了一叠纸,然后狠狠将其扔在了地上,脸上青筋暴起。

  “李将军自己看看,这些年来你们李家做了多少恶事!”

  “而且凭借他们对于新法的阻挠,我完全有权利将主谋者抓捕,然后绳之于法!”

  桓常手握剑柄,声色俱厉。

  把诸将包围起来的弓弩兵,此时也都齐刷刷把手中弩箭对准了李靖。

  始终滴水不漏的李靖,此时终于变了脸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