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印记之塔-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戚远还没有来得及将注意力转向这一方面。
世界实在是太庞大了,任何一个极细分的领域,就足够牵扯一个人一生的精力去研究了!
承担了囚禁泰坦的任务的次元空间,新生不久,本就很脆弱,虽说两个泰坦死了一个,但另一个不断折腾,再加上来自埃盖马尼的混乱之力,在陨落的那个泰坦的躯体内更是暴动起来,褐红色从它身上漫溢而出,形成了黏稠的气状物体。
张牙舞爪之间,颇有埃盖马尼化作烂泥铺满神尸的样子。
上古憎恶在轮序之域中,本就是神祗,只不过随着秩序之主侵入艾梵瑞尔,们从神祗变成了憎恶。
但神祗们常备的一些特性,们也同样拥有。
正如自然之神在殒落前留下了显而易见的,戚远、曾理他们都猜得出来的,用于复活自身的手段一样,所有的上古憎恶都不是那么容易彻底死去的。
不过对于上古憎恶而言,们的这种复活手段更为难以成功,想要凭借被腐化的凡物和侵入他们的些许混乱之力,几乎只能面临失败。
被戚远解剖拆散的泰坦身上,冒出的褐红色,与那还活着的泰坦渐渐融为一体,但褐红色始终只是气态,无法凝成具体的形状。
就在这个过程中,新生的次元空间终于崩溃了!
混乱之力,乱的可不仅仅是自身,所处的周围环境,就是首当其冲要承受巨大压力的。
于是随着次元空间的崩溃,被笼罩在褐红色中的泰坦,有一半掉进了宇宙之中,而剩余的部分和那些被拆散的部件,便完全不见了踪影。
同一时间,执意接应戚远的半精灵吟游诗人依诺维绅,带着从之前戚远命名的五号行星找到的,被戚远舍弃的突破号部件,传送到了附近来。
吟游诗人这个职业很特殊,使用本职业的法术,是一种通过歌唱、与魔力发生交互,从而产生法术效果的方式。
认真说来,与法师们念诵咒语,进而剥离魔力,为法术模型充能的原理,是相通的。
所不同的,就是法师们在施法的过程中,是不会产生任何法术效果的,必须等待法术施展成功,才会有诸如火球、闪电之类的现象产生。
而吟游诗人们在施展本职业法术时,一边歌唱,法术效果一边出现,等到歌唱结束,法术效果也便一同结束了。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五节 依诺维绅
有关这种特殊的法术,研究者不是很多,原因在于那对施法者的歌唱水准有着极高的要求。
类似黄晓筱那种始终不在调上的,根本不可能施法成功。
同时,吟游诗人们的本职法术所起到的作用也并不是十分显著,与法师们的奥术,德鲁伊、圣职者们的神术比起来,很是鸡肋。
他们的法术被称为“战歌”,主要是给队友附加一些状态,作用类似于肾上腺素,让人精神亢奋,对疼痛、疲劳的感受明显迟钝。
而且范围相当有限,在空旷且嘈杂的战场上,能够听到吟游诗人的歌声的,才能获得增强……
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一个吟游诗人就能管身边几个或者十几个人,实在是太浪费了,起到类似作用的法术,无论法师还是圣职者,都有!
有人想到了让吟游诗人带上扩音设备的点子,可惜魔力并不认可,经过扩音的歌声,并不能带动魔力产生法术效果。
除了本职业的“战歌”之外,吟游诗人也能施展一些奥术,方式与法师们一样,只要能学会就可以。
但人物卡赋予他们的法术位较少,而且等级也较低,相比起来,远远不如其它的专业施法者。
不过吟游诗人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还能学习一些近身战斗的技巧,比起经常受到过量法力侵扰的法师,显得健壮不少。
而且“战歌”不一定非要用在战斗上,经过艾梵瑞尔的吟游诗人们数千年来的摸索,他们的歌曲用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有意义。
比如通过歌声感知某个目标,对自己所说的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种隐蔽的方式比起奥术中的读取记忆,可保险多了。
所以吟游诗人们总是表现得既多情又无情,因为你昨天真心实意对人好,人家知道了,结果你今天看到另一个姑娘很漂亮,想多看两眼,人家也知道啊!
除此之外,在晋升了传奇的吟游诗人中,还有一个传说隐隐约约、传递不绝,那就是他们“歌唱”的方式,是更为先进的施法方式,当吟游诗人们到达传奇乃至史诗,就会发现手势、咒语、法力的施法方式,与歌唱、法力的施法方式,有着惊人的高度一致!
很多吟游诗人都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像法师一样施展法术,就是因为开创这一职业的先辈,本就是一名法师,他发现了新的施法方式,从而有了吟游诗人。
依诺维绅自从晋阶传奇,便对这个传言越发相信了,传奇们的魔力亲和力,使她隐隐约约感知到了魔力与歌声是如何配合的,那像极了奥术的模型!
于是她又兼职了法师,智力属性和魅力属性都没办法帮助她直接观察到魔力的样子,她想要更多的感知属性,以帮助她完成进一步的验证。
然而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哪怕她是半精灵,理论上比人类更长寿,但她在智力方面并没有什么特长,作为吟游诗人,魅力才是她的强项。
好在她早先就跟随老师维塔利耶,加入了曾理的施法者组织,在这里有着十分丰富的师资力量,碰到任何难以理解的问题,总是可以找到人请教的。
于是依诺维绅多了许多老师,可惜的是,所有人在感知方面都很一般,而由地球的科研工作者转职的施法者们,更是注重于利用仪器设备,观测难以直观感受的魔力。
最初,崔萌萌、曾理他们,就是接受了首都方面欧靖中分配的科研任务,开发扰动魔力,进而达到观测目的的设备,结果碰巧接收到了班加洛的求援信号……
但是依诺维绅需要的是非常直观的,观察到声音与魔力产生了什么样的结合,进而分析验证为什么特定的某些字词和语调,可以与魔力产生那样的效果。
仅仅使用设备,难以做到这一点,人类想要直观地观测到声音,只能将其再次转换概念,变成声波,而这多出来的一次转换,就很可能会导致一切观察到的结果、推论,都是片面的或者错误的。
更可惜的是,即便不要求一定要准确无误,依诺维绅的实验都无法继续深入,因为通过声波和魔力波的形式,具体化的记录,根本找不到一定之规律。
原因就在于每次施法发出的声音必定存在些微差别,哪怕歌唱者都是依诺维绅自己,唱的也是同一首曲子……
这些偏差,虽然不至于造成法术效果的大幅度变化,但是转化为各种“波”状的记录之后,就完全失去了规律。
这个时候,戚远从救赎之路归来,他在完成自己的论文之余,利用自己在感知方面的优势,通过感知领域的直观地观测,帮助依诺维绅,大幅度地推进了研究进程。
两个人因此而熟识,不过戚远显然没怎么放心里。
依诺维绅通过学自曾理的预言法术,追着戚远和突破号的蛛丝马迹,先是找到了五号行星,毕竟那里的奥术坐标都是传回过地球的。
而找到了被抛弃的突破号部件之后,虽然因为距离关系,没有得到地球方面关于戚远下一站的方位的准确信息,但是预言法术已经能够模糊地找到那里了。
于是依诺维绅才有机会亲眼目睹完全失去神志的泰坦,从空间甬道里掉出半个身子来。
正常情况下,泰坦在宇宙中航行会变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球体,四肢都不知道收缩在什么地方。
而这只剩下半个身子带个脑袋的泰坦,也不再变形,漫无目的地随着引力飘飞了一会儿之后,便发现了不远处的依诺维绅。
依诺维绅驾驶的是改型后的突破级,具备三个元素池,同时取消了最初的各种实验设备。
就机动性和安全性而言,比起戚远最初驾驶的突破号要强不少。
面对气势汹汹的不知名生物,依诺维绅借助舰载测速仪器,调整她自己驾驶的“竖琴号”,与泰坦同速航行。
早先,戚远就觉得泰坦飞得慢,认为他们的航天技术太差,现如今依诺维绅甚至可以调整“竖琴号”的航行方向和速度,选择与之保持一定距离,详细观察情况。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阅读网址: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六节 调整
竖琴号的一双位移系统运转良好,体现出了高度的可靠性。
在后面追赶它的泰坦,伴随着混乱之力的不断发作,正在快速崩溃,身躯表皮、部件,整块整块脱落下来,抛洒在太空中,依旧处于混乱之力的笼罩下。
从自行扭曲的奇形怪状,一直到崩解成肉眼不可见的微尘,至于会不会被还原成微粒子,则已不在竖琴号搭载的实时观测设备的辨识范围之内了。
依诺维绅倒是猜到了后面的大家伙属于憎恶畸变体,但她也没见过这种状态的,一时之间不敢轻举妄动。
可惜周围的环境,不再能够容许她安安稳稳地观察了,原本与神尸暂时形成了伴星系统的恒星,在埃盖马尼蛮横地将神尸拖走之后,整个恒星系的引力场已经发生着剧烈变化。
再加上埃盖马尼和神尸,一路上撞击、摧毁了难以计数的各型天体,还将被毁天体的碎片残渣,带出原本轨道极远的距离。
直到埃盖马尼裹挟着神尸,通过印记城的帮助,突兀进入融涉世界,那些被神尸引力捕获的足以形成一个超大型行星的物质才瞬间失去统一的方向和速度,被遗落在恒星系外。
于是整个星系都陷入了暴动之中,虽然总体而言质量并没有大幅度减少,哪怕是被带出恒星系的那些物质,最大的可能性也是经过数百上千年的引力捏合之后,成为一个新生的庞大天体,随着原本恒星系的内部调整结束,新生天体很可能会重新加入曾经的集体。
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极其危险的,原恒星移位,距离它最近的行星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引力捕捉,打破曾经的引力平衡。
一旦这颗行星被恒星吞并,恒星的质量必将显著增加,届时整个恒星系都将因为核心点的引力增强,而陷入新一轮的运行轨道调整,直到新的引力平衡被建立。
对于整个恒星系内的生物来说,如果不具备类似地球当前这种技术水平的话,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根本逃不掉。
就算竖琴号拥有着十分之一光速的位移能力,也并不适宜长期呆在这种环境附近,谁能肯定恒星系的调整,一定不会影响到魔力呢?
竖琴号的位移、传送,两种系统,可都是在倚仗魔力的!
眼看着后面的憎恶畸变体已经陷入了快速的自我崩解之中,说不定要不了多久,祂就自我消亡了,依诺维绅也没兴趣冒险继续观察下去,便发动宇宙格斗传送术,脱离当前恒星系的恒星风笼罩范围。
脱离之后,安全暂时是不必过于担忧了,但戚远的踪迹至此再也找寻不到,后面就是他在传送中与埃盖马尼不断角力,直至进入印记城,又被带入融涉世界,再接触魔法之主博卡布。
这里面无论是哪个,都不在曾理改良、创作的预言法术的能力范围之内。
依诺维绅陷入了两难之中,她并不知道戚远具体遭遇了什么,此时是否还活着,当预言法术反馈出难以解读的结果时,说不清在她心里占据上风的,是难过还是开心。
因为一般而言,如果预言目标死了或者不存在,反馈结果会是无,解读是很清晰的,而一个难以解读的结果代表着什么呢?至少不是死去或者不存在。
虽然预言法术并不是百分百准确,还会遭遇欺骗和伪装,但是这样的结果至少说明,戚远还有活着的可能性。
难过的则是依诺维绅知道自己很难找到戚远了,如果到当前恒星系内部再冒冒险,真的可以再找到些什么线索的话,说不定就能使预言结果再清晰一点?
依诺维绅思考了很久,驾驶着竖琴号减速到不足三十分之一光速,以八千公里每秒的速度,划着弧线重新接近恒星风笼罩范围,这个时候她才发现了被神尸携带到星系外的那些天体碎块。
这些碎块突然引发了依诺维绅的恐惧感,预言法术到了这个地方就难以为继,是不是说明之前戚远与埃盖马尼就是在此相遇的呢?那个不知名的憎恶畸变体,也是二者相遇在此的一个有力证据!
事实上当然不是,这个恒星系还没有公转一周,回到当初戚远作死的地方,而且整个河系也已经随着自身公转,有条不紊地经过那个“绝对位置”。
如果依诺维绅的想象力再丰富一点,反应能力再快一点,就会发现,泰坦那样的形态出现时,所伴随着的魔力扰动中,是有着与进出救赎之路相类似的特征的。
在地球学界,早先就有声音认为救赎之路作为次元空间,在随着地球的运动而运动,这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远比想象中更紧密。
但是这一猜想还没有获得充分的证实,紧接着就被全人类都必须郑重以待的大逃亡打断了研究进程。
依诺维绅的注意力被引申到了另外一个方向。
不必多想,戚远本身是不具备将天体打散后携带巨量碎片,长距离运动的能力的。
那片呈现云团状的碎片群,只可能是因为埃盖马尼而形成的!
如此说来,眼前恒星系的反常运动,必定也与之相关。
那么埃盖马尼强大到了什么地步?
依诺维绅觉得自己看到了又一个梦蛹,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恒星系!
简直难以想象。
而她所要找的那个人,她所期盼他还活着的那个人,就是在挑战这样的恐怖存在吗?
依诺维绅在自己的思绪中,怔怔然望着那不断发光发热的恒星,不知道在想什么,脑中一片空白。
那巨大的恒星则完全不曾理会一个渺小生灵的心情,它在愤怒地调整自己的身躯,早先有个家伙跟它抢“被子”,好不容易俩人勉强都“盖”上了,没冻着。
结果那家伙一言不合就把“被子”撕一块跑没影了!
简直了,岂有此理!
于是恒星愤懑地咬向“被子”,既然总是有人抢,不如吃到肚子里好了!
依诺维绅眼睁睁看着距离恒星最近的那颗行星,由弧线路径变为直线,两者轻轻巧巧,合二为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阅读网址: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七节 过程
宇宙中的恒星,一般都是气态天体,它的内部不断发生聚变反应,附带的高温高压,使物质无法以固态形式存在。
不过也有学者猜想,恒星的核心处因为压力过大,会存在一个固态的核。
无论事实与否,直至目前,人类都还没有能力直接观测。
固态的行星从一个面切入恒星之中,巨大冲击之下,受力面附近的气体好似热油被颠出了炒锅,互相粘连着,红彤彤的,洒出去又落回来
恒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着,它的亮度先是剧烈加强,紧接着又黯淡下去,依诺维绅不知道其中具体都发生了什么,只见围着恒星旋转的行星们纷纷改变轨道,向着距离中心更近的方向扑去。
但改变最剧烈的还不是行星,而是那个原本就被神尸和恒星撕得即将解体的小行星带。
小行星们成了陨石,有些被快速接近的行星带走,有些互相撞击成为尘埃,还有些乳燕投林般飞向恒星。
就在依诺维绅面前,整个小行星带顷刻间消散无存。
竖琴号的观测系统同样发现了引力场变化,一时间所有舱室都响起了警告声。
依诺维绅这时才算惊醒过来,连忙按照中控系统自动的应对方案操作,调整航行方向,暂时离开,以免受到波及。
一般来说,宇宙中的天体发生变故,哪怕是这种引力场瞬间失衡,引发的天体撞击,也要有一个以年为时间单位计数的发展过程。
可惜埃盖马尼和戚远早已离开,等到依诺维绅找到这里的时候,事情的发展过程已经走到尽头,这才使她有幸看到如此壮观的一幕
反倒是两个始作俑者,无缘得见。
不过依诺维绅此时此刻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幸运,她终于明白曾理和其他地球人类中的天文学、物理学研究者们,为什么那么恐惧于太空旅行了
即便不提那些还不知道有没有的,诸如暗物质、脉冲星、白洞、黑洞等等天体和现象,单单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天体的发育、死亡,就足够惊心动魄
想想刚刚的场景,竖琴号是在距离那颗恒星数百亿公里以外的地方啊
都还能极其明确地检测到自身所受引力的剧烈变化,更加恐怖的是,依诺维绅发现刚刚自己看到的,比此时的竖琴号距离恒星更远的,疑似被埃盖马尼带出星系的,那团天体碎块群,正在明显向心运动
就连它们都受到了新的,更加强大的引力捕捉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庆幸人类的渺小了,质量小,要达到相同的速度,所需要耗费的能源就少,这才使依诺维绅、竖琴号,有条件获得比那些庞大的行星、恒星更快的速度,才能在远处一旦发现情况不好,立刻规避逃逸。
如果是整个地球,离开太阳系,宇宙航行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单单改变一下航行方向,所需要耗费的能源、魔力,就难以想象
更不要提什么加速逃跑了。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大小,各有好处。
戚远此时就不觉得航天器小了有多么好,因为他的一切研究都陷入瓶颈了
一个人,再智慧卓绝,也有难以突破的地方,如果此时的突破号上能有许多人,或者还能和地球联系。
一来戚远可以将已经获得的部分成果公布,以此吸引、邀请更多人参与到研究和探索中;二来他还可以阅读、学习其它领域的最新成果,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科研到了深处,都是互相联系的。
戚远先是想要在人工智能上获得进展,从而为自己培养帮手和同伴,却被“灵魂”、“魂能”,当头拦住。
好不容易在各路神祗、憎恶手上活下来,戚远也舍不得再拿自己当作实验素材了,真正见识过“融涉世界”,关于灵魂,他是再也不敢抱以平常心了。
接下来,只好转向预言学派,有着师兄曾理在相关领域的积累,以及他提出的现成的研究方向,如果能够实现突破,说不定就能通过向“虚灵”交易,从而获得有关“魂能”的更多知识。
但曾理之所以停留在了某个阶段,不是因为他懈怠了,也不是因为他转变了研究方向,实在是他遇到了类似于戚远的难题,前路被阻,不得不放缓脚步。
预言学派,并不完全是当下的数学可以解释的,那些“射线”就是一个又一个难关,无论以“极限”的思路还是以“数论”的方向,都根本无法解释。
现实问题有了新的数学需求,此时正是呼唤新的数学天才的年代,就如航海需要天文,天文需要数学,进而促成了微积分的发育成熟。
解释“无限”、“无穷”,解释两个相邻整数之间的小数,类似的问题,不再是用几个符号表达一下就可以的了。
曾理的天分不足以使他成为那样的一个人,他也只能将问题摆出来,等待罢了。
戚远或许可以,但完成之前谁也不敢打包票,包括他自己。
这样的题目,在难度上是与“魂能”不相上下的。
预言学派短时间无法突破,那么转向魔力本身、死灵学派、自身的身体构造
戚远最深刻的需求,是生命短暂,时间不敷使用,而急待解决的问题又都必须耗费大量时间,甚至于能否回到家乡也由时间来决定,这样的矛盾促使他转向类似于黄晓筱的课题方向。
首先要弄明白自己当前的身体属于什么情况,这个刚刚进入救赎之路就令戚远感兴趣的问题,迁延日久,终于可以提到第一位来解决了。
只有明白了当前身体的本质情况,才能针对性地研究延长寿命的办法,从而使自己拥有足够的时间,去解答之前遇到的种种难题。
这里面,就将死灵学派、魔力学、生物学、人类学、基因工程学、生物化学等等庞大学科全部牵扯到了。
想一想,戚远没有觉得困难,只是感到孤独。
独自一人,所有的一切就都不需要分开,这些东西都可以合并在一起,处于同一个名称之下生存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阅址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八节 突破
生存,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
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维持生存,终生都在采集食物和避免自身成为食物的活动中渡过,那样的“生产力”,不允许任何个体独自生存,也没有任何个体能够拥有用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