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印记之塔-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察片刻,戚远主动驱散显微术,那样的微观视角下,他没办法和伯岳继续交流,显微术的镜头状画面所笼罩的范围实在是太小了。

    “我看到了,伯岳先生!但是我应该称呼你还是你们?”戚远立刻在舷窗上写道。

    “哈哈,你很神奇!能够看到我的,终于变成四个了!”伯岳似乎很开心:“你有资格加入我们,来吧,告诉我你的家在哪里,还有没有家人,他们是否欢迎我们去做客。我来告诉所有人!”

    戚远瞬间傻掉了,能观察微观世界怎么就有资格加入你们了?

    原本自己是奔着星海之民,那些最接近融涉世界的凡物而来的啊!

    能观察微观世界?这才哪到哪?

    戚远觉得自己被一盆冰水浇了脑袋,可是刚刚的直觉算是怎么回事啊?

    世界融合之后,戚远的直觉一向很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址:

星海之民 第三百七十一节 伯岳

    好吧,暂且撇开是否失望,如果伯岳不是星海之民,就不与他交往了吗?

    戚远显然不会那么做。

    “很感谢,我很愿意多认识一些朋友。”戚远开始描绘银河系的大致特征,虽然他只是以光学视觉的角度去描摹,但说不定伯岳和他的朋友们,就有认识银河系的。

    那样的话,戚远至少得到了回家的希望!

    能够认出银河系的,至少也是到过能够观测到银河系位置的,强过戚远如今根本找不到银河系的影子!

    也或许戚远早已看到了银河系,但有着中间无数天体、星系的阻隔,光被折射反射之后,银河系的外部特征被扭曲,从而造成了戚远没有认出来。

    但是这种可能性也就意味着银河系距此极其遥远,以戚远目前的航天技术,横跨两个河系都还做不到,更不用想着跨越茫茫星海,返回地球了。

    而伯岳和他的朋友们,或许会有更为迅捷的航天本领,如果能够借鉴一二,戚远必然也会获益。

    可惜,伯岳对银河系毫无印象,这有可能是因为他的生命存在形式赋予他独特的观察视角所造成的,也可能就是在这里观测不到银河系。

    戚远略感失望,好在很久以前他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至少他直到现在都还活得好好的,这就比他从地球出发时的预期,强得多了!

    “没关系,我不太爱动,所以去过的地方少,等他们过来了,说不定谁就认识。”伯岳安慰戚远。

    不过戚远则对伯岳本身感兴趣:“您是因为什么不爱动呢?”

    “啊,我在这里培养了很多小朋友的,辵琓就是!”伯岳的回答既令戚远吃惊,也在意料之内。

    早先戚远就觉得这附近的生命分布密度异常,有着人为干涉的可能性。

    果不其然,不过戚远对伯岳的动机很感兴趣:“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谵艾、迓和驳都有很多族人,我和竖芫没有,所以我们俩就要试试看啊!”伯岳说得理所当然:“不过我们培养出来的小朋友,都不太像我们。”

    确实,虽然气态的辵琓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为微观生命,但是与伯岳显然有着相当差别。

    照此说来,辵琓口中的其它十几个智慧种族,可能都是类似于他们的生命存在形式。

    “我的族人倒是有很多。”戚远不知道该不该安慰伯岳。

    要说吧,伯岳想要创造同类,是失败的,或许他都没能找到繁衍后代的方法。

    但是能够创造全新的生命,哪怕与自己类似,这又是多么了不起的本领?

    对比一下人类,对比一下自己,戚远突然想到,伯岳或许真的掌握有已经归纳总结到相当系统的,关于魂能的知识!

    否则的话,他创造的辵琓不该拥有与自己差别不大的思维特征!

    不过伯岳显然并不需要安慰,他相当随意地点评着地球人类的数量:“几十亿,有点少!”

    “比谵艾多一点,但是比迓和驳少太多了。”

    戚远觉得,如果伯岳是个人的话,他这会儿一定在摇头,这语气实在是太亲切了。

    “不过数量这么少,就能出现你这样的个体,说明你们很优秀了。”伯岳的点评还没结束:“谵艾他们就很优秀,很少的族人就能出现一位足以加入我们的个体。”

    “迓和驳的族人就不行了,他们的族人太差了,很无趣。”

    伯岳的话把戚远的好奇心又勾起来了,被他不断提及的那几位,到底出身于什么种族呢?

    会不会有外貌与人类相似的呢?

    “他们有没有长相和我相近的?”戚远在舷窗上写完,觉得隔着突破号交流不够直接,干脆传送到太空中,反正一身防护法术,足以保障他的安全。

    “我就是这样的,那是我的飞船,相当于临时的家。”戚远施展着魔法伎俩,直接把宇宙当作写字板。

    “我当然知道。驳和你们最相像,不过也有挺大差距。”伯岳一点都不吃惊,他观察事物的方式,看起来也很奇妙。

    “他们一会儿就来了,竖芫离得最近,我就不邀请你到下面去了,竖芫不方便到大地上去。”伯岳写道。

    戚远更加好奇了:“他们离这里都很近吗?还是他们也有特殊的旅行方法?”

    “我们都有办法跨过很长距离,但是并不特殊。”伯岳回答。

    “我可以跟你们学一学你们的方法吗?我是利用奥术,也可以教给你们。”戚远很开心,如果自己的传送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达到上百倍光速的效果,说不定还真有回到地球的希望!

    星际探索丙型施展时,传送经历的异空间既然存在,那么传送效果就一定有着可变化的余地,可惜的是,此前受限于观察手段和探测手段的制约,能想到的,对传送异空间的试探方法,全部都试遍了,也没能有所收获。

    哪怕是最流行的微粒子流撞击思路,也不过是获得个发射出的微粒子流失踪不见的结局罢了。

    “当然,你现在写字也是奥术吗?”伯岳立刻答应,或许他对戚远凭空书写的本事,也好奇得很!

    伯岳写字还需要收集尘埃,作为媒介,可戚远凭空转化魔力,持续发光,从而组成可观测的文字,这手段要是不明白其中原理,看起来确实神奇。

    “我看到你可以很随意地指挥那些讨厌的东西,然后它们就变成了字。”伯岳继续写道。

    戚远略微吃惊,难道伯岳可以直接观测到魔力?

    于是他立刻单纯地挥动手指汇聚魔力,却不使它们形成法术模型。

    “你看到的讨厌的东西,就是这些吗?”

    伯岳立刻肯定。

    “这就是魔力,组成奥术的基础。”戚远长出一口气,微观生命果然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优势,可以直接观测魔力,要是学起奥术来,真的是太方便了!

    要知道,戚远是因为有着感知领域,才能比较直观地观察到自然神术的形成和施法,从而比别人更快地摸到了奥术施法的门槛。

    而寻常人,如果没有人物卡的指引,全凭想象,想要学会奥术施法,可谓难比登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址:

星海之民 第三百七十二节 互为师生

    戚远惊讶中带着些羡慕,伯岳与人类截然不同的观测能力,带来的很可能不仅仅是学习奥术的便利。

    不过伯岳本身的注意力并不在此:“魔力?名字怪怪的!这些东西到处都是,又不怎么听使唤……”

    戚远都不知该说什么了,要魔力听使唤,可不是得学奥术吗?否则就以那类似惰性元素的状态,无论用哪种人类已掌握的能量形式,都很难与魔力发生反应。

    事实上,这里有个非常严重的逻辑矛盾,以戚远、曾理为代表的地球学界,关于此处有过许多猜想与争论。

    戚远的“三维猜想”,其中关于信息、能量和物质的关系,就有解释那个矛盾的意图在里面。

    魔力经过众多的实际使用与观测,从被认为是能量的一种,到与众多能量形式区分开来,独自单列,可以说已经明确了它的特殊性。

    它难以在物理或者化学的范畴内,与其它物质、能量产生反应,但是偏偏可以由奥术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之后便与人类已经认识且利用多年的能量,毫无区别了。

    戚远的猜想中,奥术本身被他划入了信息的范畴,是由人类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与魔力结合,一部分成为了法术,另一部分成为法力沉积下来。

    按照这个逻辑链条,也就推出魔力本身处于缺少信息这一维度的状态,因为魔力加上奥术之后,得出的是不再缺少信息的电能、热能!

    之前戚远在独自的旅行中,反复尝试将电能、热能转化为魔力,其指导思路,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寻找能够反向抽离信息的奥术模型。

    但是整个推论是不严密的,可以说根本就建筑在沙滩上。

    要知道,大自然的信息无处不在,严格意义上讲,每个人只要还活着,哪怕只是呼吸,都在向外界发散着信息,这些信息为什么没有造成魔力的变化?

    或许大自然的信息成就了自然神术,但那也只能是猜测罢了!

    正如戚远劝告博卡布一样,建立在猜想上的一切,意义都很小,它们随时都可能伴随着猜想的被证伪而烟消云散。

    这些推导、论述,只不过是丰富了戚远的“三维猜想”而已,其中信息那一维度,已经丰富到了——信息很可能与物质元素的多样性类似,它也有许多不同的种类,这样一个程度。

    戚远打算停留一段时间,只要科学这门工具能够吸引到伯岳,让他感觉用着顺手,那么戚远就可以借重伯岳特殊的观测能力,进一步分析研究魔力的性质。

    对于魔力本身的认识,可谓是诸多课题的先决条件。

    伯岳本身也很苦恼:“它们一出现,我浑身都不自在,还总是干扰我!这些年都没有造出新族群了!”

    戚远很感慨,世界融合给地球人类带来了伤痛与进步,给阿瑞纳达人带来了灭顶之灾,给诸神带来了彻底消灭憎恶的机会,而对于这些生活于宇宙、星系中的生物,就是带来一些烦恼罢了!

    如果说,伯岳他们就是博卡布口中的星海之民的话,从生存能力上来讲,也确实足够强大。

    “伯岳,你们知道咱们的宇宙的名字吗?”戚远想到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辨认伯岳他们是不是星海之民,博卡布不是说,颛墟这个名字就是他们所命名吗?

    伯岳似乎没适应戚远转变话题的速度,愣了一会儿才回答:“竖芫说过,他以前见过一位旅行者,说宇宙叫颛墟。”

    戚远说不上来是失望还是高兴,失望在于伯岳他们果然不是星海之民,虽然这与伯岳表现出的知识和能力相匹配,而高兴则是等到他告别了伯岳,还是可以继续寻找星海之民的,那些最接近融涉世界的凡物,一定有着许多更深的知识,只要找到他们,就能请教。

    于是戚远在复杂的心情中,开始向伯岳推销科学,好在一件工具好不好用,只要到了能工巧匠手里,立刻就能判断。

    伯岳在长久生命中,事实上自觉不自觉地,便采用了很多支离破碎的科学方法,比如定量排除法等等。

    只不过缺少交流者,他们这个小团体才不过五个经常聚会在一起的个体,发展起来,出现偏科就是很正常的了。

    最终,戚远和伯岳互为师生,向对方学习的同时,也向对方传授,这样时间就过去地很快了,就像伯岳一直以来沉醉于制造生命族群一样,根本不曾在意时间过去了多久,就连最基本的时间单位都没有明确规定。

    而离开了地球的戚远,再想计算时间就不能去依靠什么日升日落了,宇宙间的太阳不要太多!

    他必须以光的速度为标尺,一秒、一天、一年,都是光位移多少距离所用的时间。

    人类的大社会,为了适应地球自转、公转的变化,而去修改历法,分出新旧不同,但是学界的小社会,并不会因为这些变量的改变,而去换一种标尺。

    不知不觉中,一年时间就过去了,离得最近的竖芫最先到来。

    戚远看着面对自己这一面的星球表面,开始缓缓聚拢山峦、凹陷盆地,最终一个眉眼俱全的类人面孔,出现在刚刚到来的小天体的表面,就连目瞪口呆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心情!

    伯岳没有提前告诉戚远,他的朋友们都是什么样的生命,戚远也从没想过,幻想中的天体生命,有朝一日真的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怪不得伯岳说竖芫不方便落到行星表面去!

    虽说竖芫的体积看起来远远不如伯岳落脚的行星,但是两个天体的亲密接触,想想就知道有多么不方便!

    随着竖芫的到来并加入学习讨论,谵艾、迓和驳也先后抵达。

    谵艾和驳是戚远很熟悉的碳基生命,前者的外貌很像爬行动物,但他是直立行动的,两个眼睛没有长到脸颊两侧,而是类似人类一般,外貌很是怪异。

    驳与戚远最为相似,不过他除了两条下肢,另有四支手臂,戚远很怀疑他是由偶蹄类动物进化而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址:

星海之民 第三百七十三节 时光

    第三百七十三节时光(第1/1页)

    可惜的是,戚远不好意思要求驳脱掉鞋子,否则就可以验证一二了,仅仅从他的四只手上看,特征并不明显。

    迓的外貌很有金属质感,他的族群的食物就是富含能量的元素物质,在行星上的挖掘能力非常强大。

    当戚远得知他们本人掌握了宇宙旅行的本领,知识也相当丰富,整个族群却依旧处于原始状态的时候,充满了不可思议。

    “你们没有想过帮助自己的族人吗?”戚远问道。

    且不提伯岳和竖芫是独自成为一族的特异情况。

    谵艾、迓和驳似乎不应如此吧,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了共同进步的必要性。

    他们三个对着戚远一起摇头,驳比较健谈,回答道:“他们太笨,哪里有资格加入我们。再说了,有我们保护,随他们怎么活就是了。”

    戚远难以理解,或许这就是文化差异造成的“三观”不同?

    不过说到底,这是人家自己的事情,戚远决定不去多嘴了,引起“外交”误会就不好了!

    地球人类可不是只有自己一个能够宇宙航行的,说不定几百上千年后,族群的技术跨越式发展,后人就能航行至此,到时候发现老祖宗给自己留了个冤家对头……

    虽说戚远有信心地球上的后辈们不会惧怕冲突,但是没必要的矛盾何必去激化呢?

    他之所以放心大胆地传播知识,与这些外星生命交流,而不是选择杀戮,说白了是信心强大而已。

    杀戮与破坏是最简单的事情,同时也是灵魂虚弱的表现。

    若你有信心一直走在前面,那又何必惧怕后来者的追赶?

    担心被外星生命侵占资源?但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资源都是不同的,能够始终领先于人,需要担心什么资源?

    又或者担心好战的外星人搞侵略?戚远觉得以人类的爱好,不去侵略别人就很不错了!

    地球人类,像他这样、像他所出身的民族一样爱好和平的,并没有那么多!

    说白了是自信心不足,面对竞争者不敢相信自己可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那么直接摧毁竞争者,是多么一劳永逸的选择啊!

    戚远从不担心这些,即便被竞争者赶上来了又怎样呢?奋起直追就是了,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存在,就永远不担心竞争。

    而要保证自己的存在,像他、像黄馨、蒯教授,乃至于曾理那样的人,简直不要太多,生死存亡之际,他们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这就是戚远的信心所在!

    戚远理想中的地球,应当是以文明、文化、科学的繁荣昌盛,吸引整个宇宙的各个种族前来学习、交流,最终共同进步,并存发展的。

    而不是一个令其他种族闻之色变的杀戮代名词,那样与憎恶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梦蛹、埃盖马尼,祂们的本质也是神祗,不同世界的神祗,但因其行为,被艾梵瑞尔的住民们所憎恶,才得到了这样一个统称。

    然而“憎恶”只是一个称呼罢了,能够称呼神祗,就能称呼凡物,戚远绝不希望自己为之舍生忘死的家乡,成为自己最初对抗的存在。

    所以他每到一处,总要采取友善的态度,与他人交流,尽量建立友谊而避免矛盾的产生。

    如此做,固然劳累,但也自有它的好处。

    阿瑞纳达的祈愿术、伯岳他们的旅行技术。

    戚远第一次见到如此多样化的本领。

    伯岳能够将自己缩减到一颗微粒子,以光速行动,旅行结束后,再重新捕捉粒子,组成身体。

    竖芫则是借助引力场,他能够接收并分析出极其薄弱的引力作用,旅行速度不足光速,但也远远超过了突破号配备的位移系统。

    谵艾和驳也是依靠机械设备,他们利用这一星域特有的一种富能元素,开发出了超越光速的航天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光速,而不是传送法术那种,取道另一空间。

    迓则是凭借本身旅行,速度仅仅与伯岳相当,不过他所出身的族群离此不远,并没有长途赶路的需求。

    交流中,戚远获得了极大的启发,时间如白驹过隙,一闪而逝。

    这时在遥远的太阳系,人类已经开始了临近恒星系的改造工作,栖息地、原材料产地,都在无数倍地增长着。

    威胁远去,人口飞速膨胀,人类内部的矛盾起起伏伏,各个组织、国家分分合合、旋起旋灭,大融合中,民族渐渐解体,而因为距离造成的各个天体间的隔阂,随着时间而不断加深。

    已然老去的李可嘉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无从应付,只得离开工作岗位,与顾溱两个人回返故乡,寻找曾经的记忆。

    故人早已离散,唯有到大家曾经相聚的地方,寥做凭吊。

    九州市已经恢复了全面繁荣,曾经的九州大学成为了博物馆,突破号的发射场、曾理的实验室,就是他们个人的纪念馆。

    而黄子赟、崔萌萌、廖永健、钟南山、伏斌、方仁意这些同学们,早已泯然于大众之中。

    唯有顾溱祭拜母亲和父亲时,才会念起曾经的师兄师姐。

    就连蒯教授,如今也不过是存在于成为了巫妖的欧靖中的记忆中罢了。

    或许不甘死去的欧靖中,将会成为那个最为寂寞的人,与他同时的人们均已过世,无论是科研上的伙伴,还是政治上的战友。

    巫妖获得了长久的生命的同时,也在承受着长久的痛苦,智力的退化造成了他们在施法者的道路上难以寸进,而不甘的灵魂督促着他们继续存活。

    离开九州市,李可嘉和顾溱前往高原,地精大法师欧斯彭依旧固执地守在死魔眼的封印旁。

    他的半身人妻子尤莉斯和老师笛卡尔均已亡故,好在还有闪灵和圆石,两个同样衰老的传奇侏儒陪着他。

    不过如今的封印已经不必他们费心了,这里的各种法阵,层层叠叠地保护者封魔阵,人类政府早已全面接管了这里的防务。

    几个老朋友相见,看着各自衰老的样子,反倒笑得很开心,唯有土元素长老是个异类,庇利伊莱斯的石头脸上看不出任何变化。

    阅址:

星海之民 第三百七十四节 一成一败

    第三百七十四节一成一败(第1/1页)

    地球人类的自然寿命,与艾梵瑞尔的半身人、矮人、精灵等等种族比较起来,相对较短。

    突破传奇之后,两者之间依旧存在差距。

    不仅仅李可嘉、顾溱走到了人生的最后一程,远方的黄子赟一家同样如此。

    克隆技术虽然帮助崔萌萌更换了崭新的躯体,但弊端也在黄晓安自杀后的多年间渐渐显露。

    首先是克隆出的躯体始终存在固有缺陷,寿命较短,非常容易无缘无故进入器官衰竭状态。

    以至于崔萌萌不得不多次更换躯体。

    然而躯体的更新并没有能够阻止精神的衰弱,按照道理讲新的大脑应比旧的大脑更具活力,但最初以为是不适症状的轻微不协调感,随着更换躯体次数的增加,被逐渐增大。

    这个时候,黄晓筱和崔萌萌一起想到了戚远的“魂能”猜想。

    那个名噪一时,又随着提出者本人的远离而沉寂的猜想,对于她们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很有预见性!

    如果“魂能”的存在是真的,那就说明崔萌萌母女的克隆技术,仅仅完成了肉体的一部分仿造工作,其内部的另外一种更深层次的排列,并没有能够满足“魂能”的需求。

    如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仿照自然环境进行培育的克隆体,始终存在要么智力有缺陷、要么极其容易器官衰竭的问题了。

    仿造的克隆体,模仿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