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尘饮-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叔?不得道门不是还有余炕么?我这个胆小怕事的人…又怎么能依靠我?”他此刻心中无力,周身发软,就连哭的劲都没有。
想着想着突然肚子咕咕直叫,萧衍苦笑骂了一句“没用的肚子,我都快死了,你还叫饿,也罢,做鬼也做饱死鬼,这不是余炕常说的么?也不知余炕现在在做什么?马叔又过得如何?”想想这两月以来,自己的人生真是起起荡荡,萧衍不免摇头失笑。饿了就要吃,他也是想通了,总之是出不去了,活一天算一天吧。言罢萧衍回头抓起一条鱼,用身旁碎石拍晕之后生生吞食,此刻他突然心头一凛“咦?这儿的鱼,鲜美无比,多肉少刺。最难得是,这池中之鱼居然腥味全无。”萧衍吃了一条,大为满足,馋劲上头,也不管什么生生死死,转头又抓起一条鱼……

正文 浮生几载(一)

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自鹤归楼之变已经过去半年,阳关外下起大雪,客商们纷纷裹着厚衣南下而去,只见关外不远踱踱行着两人,那二人僧人打扮斗笠袈裟,足下踏着罗汉鞋,二人一高一矮,似也不着急赶路。
“道衍,自我们一路离开洛州已有半年有余,你可有所悟?”说话那位僧人白眉长须,身高七尺,面色苍老,身形矍铄,外披一件黑色袈裟,声音缓而浑厚。
“经念千遍,不如足下万里。阿弥陀佛,原来大漠中也会下雪。”答话那人声音明朗,五尺之高,似乎年纪不大,头上歪歪斜斜带着一顶大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不清模样。
“佛说万物皆空,可这自然万物春去秋来,自有其势。雪下与不下又作何解释?”白眉老僧又问道。
那小僧也不答话,接下一片雪花,承于掌中。白雪有寒,掌心余温,眨眼间那雪便化为一滴水珠。小僧缓缓说道“善哉善哉,佛在我掌上。”又向前踏出半步,足尖点地,道“我在佛手心。”
“善哉善哉。”白眉老僧欣慰一笑,似乎满意,话罢二人迎着大雪缓缓前行,小和尚一路走走停停,似乎对这大漠落雪充满好奇之意。
“道衍,刚刚在阳关外化缘,你只吃了两口,我观这雪怕是要落一昼一夜,如不多食饱腹,可能会冻死在这大漠之中。”老和尚话罢从身后行囊拿出一个馒头。
“师傅,我不饿,佛云:此虫本是我沙弥,但坐贪爱残酪故,生此瓶中。吃多了不好,嘿嘿。”小和尚歪嘴一笑,捧起一方雪。
“是吗,贪食不好,那你衣上油斑何来?”老和尚淡淡回道。
那小僧听罢,立马低头环顾周身,然后打量着手中包裹。
“哎,道衍啊,刚刚你是吃了那客商一只烧鸭?”老和尚不禁叹气。
小和尚一看抵赖不掉,张口便道“那胖子问我姻缘何解,我随口一答,谁知那人非要赠我这只烧鸭,哎,罪过罪过,佛曰轮回因果,我见那鸭子也是可怜,于是早早超度了它。功德无量,功德无量。”
“哎呦!老…你…你打我!”小和尚一句功德无量说罢,头上挨了一下,回头委屈的看着老僧。
“你作何解,他肯予你荤腥,定是你诓那商贾。”老和尚有些不悦。
“哼,那商贾长得脑肚肥肠,又出手阔绰,必是家财丰厚,这样的人娶几门亲事,在如今世上不是寻常之事么?”小和尚摸着脑袋,愤愤道。
“罪过罪过,吃了便吃了,还借佛祖之名为你正身,回去写十遍金刚经来。”老和尚双手合十,摇头说道。
“我就不写。”小和尚揣着剩下半只烧鸭小声说道。
“哎,道衍,你在我古禅一脉中得天独厚,天生佛性。以后本还指望你教化本门,普度世人。怎奈你屡屡管不住自己的嘴,馋瘾甚大”老和尚叹道。
“错了错了。”
“哦?这破了戒还对了不成?”老和尚眉头一皱。
“非也,我并未破戒。敢问师傅何为戒?”道衍笑道。
“何为戒?戒乃戒律,即防行、言、思有所过失,戒掉一切迷恋之物方能如意空空。”老和尚答道。
“是也,是也,戒律之意在于防过失,戒迷恋。可那烧鸭于我无非饱腹之物,相比馒头我食之更加自然。”道衍诡辩不认。
“哼,更加自然,我看是更加美味吧。”老僧有些不悦。
“师傅说的对,更加美味,我的心情也更加开朗。此等美食,干嘛不吃。”说罢,掏出烧鸭,一口咬下。
“佛祖面前,安敢无礼!”老和尚怒道,左手一出往道衍肩上抓去。道衍一笑,肩膀一沉,双足回转,身法灵动已出十步之外,接着大口吃着。
“逆徒!”老和尚一看道衍口中不停,步伐急行追了上去。等到老僧近了一看,这小贼秃已把鸭子啃了个七七八八,还冲自己做个鬼脸。
“你!佛祖座下,你安敢…罪过罪过!”老和尚无奈叹道。
“师傅你又错了!我吃这鸭子与馒头佛祖皆不会管。”小和尚手指剔了剔牙,打了个饱嗝。
“哦?你最近仗着武功有些精进,敢在我面前偷吃荤腥还有理了?”
“是了,刚刚那句答复,师傅怎么不明?”小和尚蹲下身去,用雪洗净十指。
“哦?我怎么不明?”
话罢,小和尚又捧起一方沙,说道“我在佛手上。”接而足下一踏“佛在我脚下。”
“逆徒,你还敢自称佛祖了?”老和尚眉头一紧。
“是了是了,众师兄弟都说,佛乃大成,万法空空,万物空空,不恋红尘,不问世事。那是胡说八道,既然如此,为何要食粮饮水?为何昼行夜止?我说佛是红尘万物,生老病死皆是佛当年所历,爱恨情仇亦是逃脱不得,佛并非经历劫数而成佛。佛之所以为佛,是因为身处红尘之中,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修成佛性,在家出家又有何区别?我又为何做不得那佛,我眼一开,红尘茫茫芸芸众生,我眼一闭,万法皆空菩提芥子。佛与不佛谁能定之?”道衍眉间一凛,朗声答道。
老和尚听罢浑身一怔,双手合十“道衍,你已成佛性,我再无可教。只望你今后如一而止,善哉善哉。”
道衍嘴角一歪,做了个鬼模样,浑不像刚刚那般神色,大步一迈“师傅,我听关外客商有云,此处向北几十余里有一山泉,此泉名曰九天。咱们去那走走!”
老和尚也不答话,两步赶上与道衍并肩同行向北而去。
又过月余,师徒二人行至九天泉下,道衍抖了抖身上的雪“师傅,这儿却是出奇,山外大雪纷飞盖过黄沙,山内居然绿荫冉冉,这山中难道四季如春么?”
老和尚也是望的出奇,也不答话抬腿向山上走去。
“师傅,你说话啊,这次出来不是说要学那古灯和尚周游华夏么?”道衍跟在老和尚身后打着哈气。
“休得无理,古灯师祖的名号怎么是你直呼的。”
“师祖怎么了,法号取了就是让人叫的。人家叫师傅还不是久禅大师,再说几个师兄还在私下喊你老和尚,噗哈哈哈。”道衍心性使然,口无遮拦道。
“你这小和尚,也不知佛祖管不管得住你。”
“佛祖在着忙普度四方,哪有闲暇顾忌我这个沙弥。”
“怎的转性了?不自称佛祖了?”
“哎呀肚子又饿了”
“嘘”老和尚突然停下脚步
“怎么了师傅。”道衍没注意一不留神撞在了久禅的背后。
“你看这碑”久禅指道。
“王自以居数十年不思其国也。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视;音响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化人移之,王若…”道衍默默念道。碑文残破不堪,可识出的文字亦是不多。
“师傅,这碑文何意?”
“此段经文出自列子,说的是那周穆王游览各方的故事。”久禅说完看着山顶,眉目一转,疾奔而去。
“师傅,你等等我啊,我这,哎呀鸭腿掉了。”道衍轻功不及久禅,不得催起十二分内劲拼命追赶。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道衍才气喘吁吁的登上山顶,只见四周大漠皑皑白雪,素素银装,此处不似中原山多路折,放眼看去,苍天无形阔广不知尽头,大地同寿绵延难现边际。
“这西出阳关数百里也是值了。”道衍看到这里喃喃道。
“道衍,你看我们身处何地?”老和尚抬手画了个圈,把自己落入圈中。
“此处傲视天下,四季如春,实乃仙境,如果这皑皑白雪如蓬莱仙境,这九天山便是天宫所在。”
“是了,此处不凡,我观山中石碑,多半是道家修真之处。”久禅答道。
“不过这人能成仙么?我却不信,此处看看也罢。天大地广,不如我心中一芥子。”道衍再看一眼四周抬脚往山下走去。
“好个和尚。”久禅微微一笑,也不点破。
两人一路下山说着这山中各异,也不知过了多久道衍听见徐徐流水之声。
“师傅,想必那水声来自九天泉。”道衍到底少年心性,向着那声响源头快步走去。
只见山间数个岩口喷射着沸腾的水柱,顺势而下,碧波荡漾,水雾缭绕。
“这泉水竟然是热的?”道衍一愣,伸手沾了些水“却又不烫,有些温暖。怪不得这儿四季如春,此泉竟是一方温泉。”
久禅摇了摇头“我听闻当年道门有位高人,一路西行到了大漠之上,寻了一处山泉坐化,世间流传那山泉乃钧天、广乐所在,此泉冬暖夏凉,润物无声。”他说罢又思索一会“只可惜我二人不可能在此守候一载。不过,西北大漠夏日必是酷暑难耐,如果此泉夏天亦是暖意不尽,这些树木断然活不下去,你看这树。”久禅伸手一指“这分明就是中原特有的树木,为何能在这酷暑缺水的地方生长。万物造化不一,你说的有理,既如此,又怎么能说万物皆空呢?”久禅说罢叹了口气。
“师傅,你又说那禅,这万物皆空是心境,以心观物是世人常态,断不是物本是空。”道衍行了许久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暖和的地方,他立马坐下靠在泉边小憩一番。
晚间,师徒二人寻了一处山洞,拾来柴火,准备暂歇一晚再做离开的打算。道衍递了一个馒头给老和尚,自己掏出剩下的鸭腿,刚要下嘴。
“哎,师傅,你别拿那眼神瞅我啊,你要吃就说,我这点良心还是有的。”小和尚说道。
久禅脸色一黑,转头过去,念起了经文。道衍一乐,正要下嘴,可是仔细一闻,那一月前的鸭腿早已风干变味,他咂了咂嘴吧“佛祖啊佛祖你终于有功夫管我了。”话罢把那鸭腿一丢,当下索然无味。突然间,道衍闻水声有变似有大鱼作祟,小和尚食意未尽,玩性大发,站起身来向泉边奔去。等到快近那泉边之时,只听哄然一响水声大作,夹杂间竟听见有人呼唤。道衍加快身法,疾行不停,可是到了那泉旁却一切如旧。他不禁打了个寒颤“阿弥陀佛,佛祖佛祖,我下次就吃半只鸭子,你可别放什么妖怪来吓唬我。”话罢双手合十,似乎从来没见他这么老实过。
话音刚落,久禅亦是赶到“道衍,你来这泉旁何事?”道衍把刚刚所闻大概说了一通,老和尚凝眉不语“你所说属实?怕不是没吃上荤腥消遣为师?”
道衍双脚一跺“我是那么无趣的人么?”
久禅盯着他看了片刻,答道“难料。”
道衍心中一急“我平时闪烁其词,可如今是真的闻见人语,就出自这泉下!”
老和尚又一皱眉,想了片刻“那为何现在去了踪迹?”
道衍一叹“罢了,这次恐怕只有佛祖知道。”说完转身而去。
老和尚见他索然无味,心中一凛,见他模样却不像有假。久禅在道衍离去之后,又驻足泉旁片刻,却也分不出个究竟,当下不去多想,往洞边行去。
早晨师徒收拾行装,下山而去,离开之时,道衍不往回头看那山泉所在,心中滋味复杂。
“师傅,我们下次出门还能来这九天泉么?”
“阿弥陀佛,你可来。”久禅话罢,起身行去。
“我可来?”道衍摸了摸头,陡然想起久禅已近七十,古禅寺受朝廷青睐,平日琐事甚多,下次再来不知何年何月,况且路途遥遥,到时也不知自己是否还能和师傅出那阳关。想罢,道衍心头一沉,回头看了看九天山,起步追赶久禅而去
正文 浮生几载(二)

九天泉旁,玉门关路,三人驻足着。
“冷死了…师哥…这都三个月了,那小子肯定…”一女子撅嘴道,那人看似十一二岁,秀袍绒锦,两只小手互相搓着。
“碧儿!”另一女子身着红色绒袍,眉色几变,急忙喊道“不要这么说…”
“我…”碧儿似有委屈“我说的是实话。”
一男子站在二女之前,灰白鹤氅,面色消瘦,沉眉不语。
“师哥…”红袍女子走上前来,握住男子手掌“这也不能全怪你…”
“如何不全怪我…”男子终于深深叹了口气“我历来行事冲动…这小子的死都怪我…”
“也未必。”红袍女子摇了摇头“你看那泉水颇为蹊跷,万一他冲到山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男子摇了摇头,“师妹不必安慰我,我离凡向来行事磊落,恩怨分明,如今害了无辜之人,却是…”
“那你现在怎么办?人都死了?”碧儿喊道,“师兄,你身负正兴青山派的大事,也不能赔他一命啊!”
“碧儿!”女子眉头一沉“怎么如此说话?!”后者自觉自己所说都是有理有据,撇过头去,有些生闷气。
离凡沉眉转身,袖袍一扫,“就算这江湖已然污浊不堪,我青山派的门风依旧,既然做了错事,就得改回来。”言罢缓缓往九天泉行去…
一岁一甲子,不达不轮回。
萧衍在洞中不见天日不分昼夜,虽才数月可他以为世间早已去了数年。从西州一路行来常受那些武师欺负,此刻总算得了自由之身。
“现在是没有什么罗游、张凯这些欺负人的家伙了…”他看着洞中景色,却是早已习惯,“可到了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洞里,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起初萧衍抱着多活一天是一天的想法,挨过十余天,洞中虽有鲜美鱼肉可以佐食,但是四周昏昏暗暗,无人可以说话,只怕憋出个好歹。这样又过去十余日,萧衍开始自言自语,不是说着马晋风教的凌燕十观,就是把冲虚经正着背过来,再倒着念回去,常常出一些经中难题给自己解答,或者趁着脚伤恢复大半,贴墙倒个立打发时间,如此这般总算保住心性。他这些日子也渐渐发现,那天被这泉流卷入此地不是意外,这漩涡每过一段时便要发作一回,那时洞中必然地动山摇,然后洞顶一开水流大入,不单可以带入数十条鱼儿,还能卷进一些石头树枝。起初萧衍就是用那树枝固定了断肢,再用那石头写写刻刻打发时间的。
“今天做些什么呢?”萧衍挠着脑袋思索起来,“不如画个人?”他自己和自己说道“恩,说得对,就画人!”
“那画谁呢?”
“画马叔?”
“没意思,前几日才画过。”
“画罗游张凯?”
“那俩厮有什么好画的?”
“不如画那日在玉门关见着的两个女子?”
“可以是可以,不过你萧衍会画么?别又是几个圈圈几个叉,便了事了。”
“哼,不会便不会,小爷不画了!”他闷哼一声,却是自己和自己生气…
过了许久,萧衍又从这独自的思索中解脱而出,他抬头打量着黑兮兮的洞穴和若隐若现的幽兰之光,不免又想起余炕和马叔,那时在西州的日子是多么的快活自由。待在赌坊的大半年相比这十几寒暑跟着养父颠沛流离,虽然才短短的七八个月,却着实是自己最开心最洒脱的日子。
“余炕啊…你什么时候再带我去听书呗?”少年躺在地上,仰面看着洞顶,“你若是不愿意,我下次带你去也好,现在…现在我可不会再怕生了…”
“哎…”少年想着想着不免摇头,“以后再被荀先生抓着,我定然不会推卸责任给你,做兄弟要讲义气,以后这偷溜的过错,我帮你顶…”
可这般幻想着,萧衍却又悲上心头,因为他知道,这洞外便是黄沙漫天,天地孤影,余炕马叔都被贼人抓走,便是回了西州,却又是什么样的日子呢?想着,少年摇了摇头,索性翻身睡去…
不知又过了多少时日,这天醒来,萧衍又背完一边冲虚经,只闻洞顶水声大作,接着一切如旧,洞顶一开水流大肆流入,水池中又多了数十条肥鱼。
“吃的又来了,老天爷你辛苦了。”萧衍喃喃道,接着从池中捉了一条大鱼吃了起来,“哎…每次都送鱼进来,也不送点有趣的东西,便是送个泥人也好…不过泥人被水一冲…不就散了么?”少年便吃便想着。
“嗯?冲进来?”他忽然心中一明,不免头一抬,望了望那又合拢的洞口,心性几转“要是我有马叔的功夫也许要出去尚有可能。”想罢,伸了伸自己的断腿,已无痛觉,仿佛好了七八成,可如今又有谁可以教自己轻功呢?想罢又痴呆般开始念起冲虚经,念着念着他看见池中有两尾鱼不停的用头撞着池边。
“傻鱼儿,傻鱼儿,你这血肉之躯,又怎么能破它山之石。”萧衍苦笑道,忽然,他意识到这鱼儿举动有些怪异,起初只有两三条鱼围绕池边,而后居然有数十条鱼,最后几乎池中所有的鱼都挤向那角落,过了片刻,也不知是累了还是如何,鱼儿尽数散开,恢复寻常之态。
萧衍心思一凛“不对,听闻赌坊来往客商曾云,这鱼儿往往向着活水游去,这池子不过三尺之深,我虽不知年月过了多少,可是这洞顶开口入水只怕不下数十次,可这池子为何总是灌不满?”萧衍缓缓起身,试了试左脚,围绕着这池子行了两圈,当下一惊“好家伙,这池内石头并非天然形成,那数不清的大小圆石分明是按照道家八卦图摆成。”想罢,萧衍踏入水中,沿池观察想寻些异常,“有趣有趣,比我背书和画画好玩多了。”
可是几个时辰过去,任萧衍抓破了头,还是不能得其秘密所在。
“呵!考我么?”萧衍挠了挠头,再集中心力琢磨着,“八卦图位…一共八个方位…一般阵法机关…皆是死门而入,生门转出…”他端着下巴,苦心思索着,可碍于这鱼儿一会便散去,此刻也看不出什么端倪,“哪…哪里是生门和死门?”
萧衍转念一想,怕是要等下一次入水了,“可无论如何,有些出洞的眉目…”他当下心里激动万分,在这苦闷的洞中寻到有趣之事好比救命之药,更可况是这出洞的法子。
“先不管到底是不是死门入,生门出,先演算演算这图位罢了…”萧衍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接着耐心推算出来,“冲虚经上面稍稍提到过…八卦之图,无非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位…”他蹲在池子旁,心中想着…
转眼一去,又是十余日,这日萧衍正在地上演变那八卦图,每当不顺之时,他就回头随手刻写冲虚经,经中虽然提到了这八卦之图,可是却是浅浅一谈,也不深究。萧衍也亦是无奈,“哎…看来小爷的资质,还是做个小打杂的吧…”
话音未落,忽然洞中响声大作,地动山摇。萧衍一喜,赶忙站了起来跑向池边,不多时头上洞口一开,大水倾盆而入,池中瞬间又增添许多事物。不出多时,只见鱼儿又开始朝着一方游去,贴着池边像是受到指引。
萧衍拍手大笑,紧忙抬腿绕去,盯着那角落打量,“这回小爷可是要看个究竟,你这水池到底是什么造化?”
果然,这水顺着那角落开始流转,池中之水虽然看似平静,其实已成下降之势。
“好了好了,开始池中的水终于开始流转起来了…”萧衍赶忙一目几转,全神贯注般扫过整个水池,“这鱼儿…鱼儿怎么不走生位或者死位……”
“奇怪…不该是死位和生位么?”萧衍沉眉不解,“可再这么等下去,怕是一会水又停了,得想想办法…”
他赶忙定神一算,按先天八卦来看这角落名曰“坎位”。
“鱼儿朝着的角落,是水池中“坎位”…”萧衍端着下巴,急忙想到。
阴阳、五行上古以来便是推演世间万物的关键。而这八卦中,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
“是了是了…有个词叫如鱼得水…这“坎位”便是水泽的意思,池中的活水源头定然在那“坎位”…”萧衍点了点头,思索道,“可八卦图位演变,不动则死,动则生,若是不转换推演,怕是难有变化…”
“有了!”忽而,萧衍灵机一动,跳入池中,挪动石块,把那“坎位”变为“离位”。只见鱼儿纷纷离开此处,往那新的“坎位”而去,水流亦是回转池中水势也随之一边。
“恩?有趣,有趣。”他心中大喜,“虽然不是那死门入和生门出的老段子,可起码有了些变化。”
“再试试艮位。”萧衍言着,又伸出双手,搬弄起石块开来,把那新的“坎位”变成了“艮位”。片刻,只见那些鱼儿又向另一处游去,萧衍抬头看去,那一处的角落布局,却又成了新的“坎位”。
“不错不错,看来我蒙对了。”他笑了笑,“八卦图的变化,之所以无穷无尽,便不是只有那生门和死门的说法,而是任意一门都可为局眼,只要机关设置得当,符合周围环境,便可应运而成。”
“这儿是九天泉下的池底…便是大漠润泽的源头…自然以水成局,以坎为眼。”萧衍此刻终于明白几分,又赶忙乾,坤,巽,震,把剩下四位统统依次改了。
他见那些鱼人游来游去,都是冲新的“坎位”而去,便和之前几个图位变化的结果一般。可是,洞内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