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凡劫-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做了我的徒儿,我就对你说那个大秘密。”
“不做。”
“由不得你!老衲先将你带回峨嵋山再说。”
郭子岳大惊:“你将我带到峨嵋山去干什么?”
“老衲住在那山上。”
郭子岳沉默了,心想:宝林寺寺主道一大师开始不同意五叶下洞,后来求六祖慧能的不腐肉身,那肉身竟以闪光作允。那么,慧能祖师应允五叶师徒下洞,是应允他师徒下洞修练金刚神功,还是另有深意?
右天王挟着郭子岳,很快掠出了丹霞山,中午时分,已经在丹霞山西北百里之外了。他在路边的一处酒店停下来进午餐并解了郭子岳的穴道,让他吃饭。郭子岳想,逃不掉,打他不赢,何必赌气?于是大吃大喝。吃完饭,他从身上摸出两片金叶,要店家去代买两匹马来,右天王以为他回心转意,很是喜欢,却不知郭子岳的想法是:骑了马随你走总比点了穴道被挟着走好一些。
二人骑马赶路,继续向西北而行。
接连下来十数日,过岭南,人湖南,穿贵州,郭子岳想尽一切办法逃走,却根本逃不成。
郭子岳最后一次逃走,是在戎州半边寺。一日黄昏,二人行至金沙江与岷江交汇而形成长江的三江古城戎州,寄宿在半边寺。
这半边寺建筑在戎州城郊真武山下的一面狭峭的悬岩半腰,与恒山的悬空寺极为相似,只是规模小些,没有那么多殿宇。
配殿面临千里岷江,景色十分雄浑。它的上下,全由一道十分陡窄的石梯控制,由于坡度很陡,有几处必须攀着铁链上下。平常的富贵人家要进香,上庙时前有人牵,后有人扶,还会吓出汗水来。
右天王二人将马留在河边的棚屋里,便去庙中求宿。
右天王和郭子岳在河边下马肘,笑着讥讽了一句:“往西是金沙江上游,是昔年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你若要逃可往西逃。”
郭子岳挨了讥讽,一声不响,随在后面登上庙去。
整个庙中,只有三个和尚。一个老和尚是住持,一个中年和尚管香火及杂务,一个穿和尚衲衣却又戴着士帽的人,看不出年龄,喝得醉醺醺的,醉倒在山门的里面殿廊上。
那醉和尚一见二人往大殿走去,便拖长声音喊道:“酒钱!
施主行善啊,赏几文酒钱吧!”右天王望电不望,步人正殿,寻找住持。
郭子岳停飞身来,从身上摸出一片金叶,走过去,轻轻放在醉僧手中。醉僧—把攥紧,跳起身子,溜出山门,吊着铁链滑下岩去,往戎州城小喝酒去了。
郭子岳在山门前大叫:“大师大师!天王前辈喜喝酒,烦你带一坛回来,我再给你金叶。”
等到二人在配殿的客房中住下时,那醉僧果然抱了一坛酒回来,一路大叫:“好酒好酒!”
右天王一听有好酒,立即从床上翻身而起,夺过酒坛,拍破泥封,一口气便喝了小半坛。那是十二斤装的土坛,他一口气便喝了四五斤,喝后大叫:“好酒好酒!果然是好酒!”
右天王喝完一坛酒入睡时,似乎已醉了。郭子岳不再犹豫,便悄悄起身,溜下岩来,在河边的马棚中解下马匹,牵着马上了河岸,向翠屏山方向悄悄逃去。
逃出五六里路,只听得耳边一个声音说:“勿再向西了,再向西沿江而上,乃是蛮荒之地,瘴气厉害,调头向北吧。”
郭子岳大惊,勒住马头,问:“前辈,你在哪里?”
“蠢才!老衲一直在你身后,同骑一匹马上。”
郭子岳调头一看,只见右天王果真就在他的身后,坐在马臀之上,正望着他冷笑。
郭子岳叹道:“晚辈怎么也逃不掉。不逃了。听天由命吧!”
“那就下马磕头拜老衲为师吧。”
郭子岳道:“这个晚辈不能答应。”
“你别惹恼了老衲,一掌毙了你!”
郭子岳笑笑:“晚辈武功太差,在这世上,生死本来由不得自己。前辈什么时候恼怒,尽管杀好了。”
右天王怒道:“娃儿,你别逼老衲!你下岩逃走之时,老衲忍不住已将那另一匹马一掌毙了。你若再不拜师,老衲说不得只好将你毙了!”
右天王说着,慢慢抬起了右掌。
正在这时,只听附近响起了一阵歌声,说它是歌声,其实并没有什么旋律,只是以吟唱古诗的平仄韵律抑扬顿挫地高声吟唱罢了:
人生七十古来少,
前除年少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
更有炎凉与烦恼。
朝中官大做不尽,
世上钱多赚不了。
官大钱多忧转深,
落得自己白头早。
不必中秋月也明。
不必清明花也好。
花前月下起高歌,
直须满把金樽倒。
请君细点眼前人,
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新旧坟,  清明大半无人扫!( 此醒世歌现石刻于宜宾市流杯池巨石谷)
吟唱歌声一起,右天王的手便垂了下来。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手掌放下时,立即运动察看,想察明吟唱者是否使用了什么控制人意念的武功。他迅速地运气,发现全身经脉穴位,全无异样。又仔细察听对方的吟唱声,也没有含什么真力。陡然间,他脸色大变,他已听明白,这个吟唱者,正是他投宿的半边寺的那个醉僧。
那个除了酒字吐词清楚外,说不出一句完整句子的醉僧,怎么会唱出如此玄奥的七绝之句?
右天王大喝:“醉鬼!滚过来!”
右天王喝声一落,那个醉僧已经歪歪倒倒地到了马前。口中呢喃道:“直须满把金樽倒……好酒!”
右天王喝问:“刚才是你在唱歌?”
“是。搅你入眠……了么?”
“为什么你一唱歌,我就不想杀人了?”
“大师随缘了。”
“随缘?”
“正是。醉鬼唱歌,劝人随缘。”
“放屁!”右在王骂道,“老衲人佛门五十多年,只听说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中可没有随缘之说。”
“你只修胡人说,不修悟我说。”
“原来你是禅宗的狂僧!”
“什么禅宗?达摩那老臊胡只知面壁,不知金樽倒。吾宁跌入酒缸淹死,也不作佛!”
“好好好!”右天王冷笑道。“禅宗要改佛理,改去改来,改出了无数逆徒。你去吧。老衲也不杀你了。”
“你也不杀他?”醉僧指了指郭子岳。
“老衲杀不杀他与你何关?”
“你今日因他不拜师而杀了他,万一日后他要拜师了,却又何处去寻他?”
右天王愕道:“你说他日后要拜我为师?”
“不出十日。”
“好,十日之内,他不拜老衲为师,老衲必回戎州杀你!”
“这就对了。一次随缘,终身受益。”醉僧说完,跟跄而去。
“且慢!”右天王大喝。从马上飘身下来,与醉僧相对而站。
醉僧站住,醉醺醺傻乎乎地望着右天王。
“你刚才踉跄而来却又眨眼即至的身法,是什么身法?老衲怎地没有见过?”
“唤什么作身法?”醉僧反问。
“你究竟是什么人?敢与老衲装糊涂?”
“唤什么作糊涂?糊涂怎么装?”
右天王大怒。他的武功,足以同时对击少林寺罗汉堂两大绝顶高手。佛门皇帝与轩辕集十数年争一个天下第一,右天王在佛门皇帝手下,电算左右两金刚左右两天王这四大护法之一,在教内排名第三位,自信武功在天下前七名之中。另外两名能排进天下武功前七名的是轩辕集和星宿海神尼。如今他受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醉僧揶揄,哪里还忍得住?只见他双臂一抬,双掌猛推,二股劈空掌力一吐,翠屏山骑龙坳的松涛声顿时便被两声炸雷一般的炸响压了下去。炸雷声一响过后,山上顿时狂风大作,在呼啸而起的狂风之中,传来了一阵咔咔咔的断裂声,翠屏山的松树,竟然被右天王的掌力击断了一二十根之多!
右天王目瞪口呆,因为前面只有被他那霸绝天下的至强掌力打得满天飞舞的松针和泥尘,哪里还有醉僧的影子?
醉僧走了,怎么走的?右天王没有看清。他没看出来时的身法,又不知这人是怎么走的。他自以为武功天下第七,那么,醉僧该第几?传说罗浮山道土轩辕集自中唐以来便天下第一,以至一个尉迟长孙十分不服,非要与他争个高下,可这归隐不出的醉僧,究竟是谁?师承何人?怎地毫不留名于世?仅隔三丈远发出的绝世掌力,为何打他不着?
再一回头,右天王更是大惊失色,一直站在他身边的那匹马还在,可马上的郭子岳已经不见了!
右天王身形一晃,便向来路飞掠而去。他以生平最快的速度于片刻间奔回半边寺。半边寺山门大开,并不关闭,住持老和尚并杂役和尚盘膝坐于殿外的石台上,似乎正在等他。
右天王立于院中,运功查听,整个半壁寺中只有这两个和尚,没有别人。
“请问寺主,那醉僧回来没有?”右天王问,知道这半壁寺中藏龙卧虎,他没那么傲了。
“没有回来。”住持和尚说。
“他拐走了老衲的徒儿。他到哪里去了?”
“右天王错了。”
“什么?你知道老衲的身份?”
“小庙住持,对三界中事从不关心。可你一进山门,醉候就知道你是谁了。”
“醉候?那个醉僧便是醉候?”右天王顿时感到手心沁出了微汗。人在心绪激动、发怵、和恐惧时常有这种现象。他反问时,自己感到声音有些微微发颤。
“正是。不过我师徒二人也是刚才知道。他怕你一怒之下杀了我师徒二人,才留下名号。并说他带走你的徒儿,不过只想传他一套醉候步法,一套醉候掌。因他受了那年轻人一酒之谊,聊作回报。醉楚候是从不收徒的。”
“从不收徒,那醉候的师承怎么传承?”
“这是苗人族的事。小僧不知。”
“醉楚候与小徒现在何处?”
“在流杯池。本寺后山有一绳桥可过岷江。”
“明白了,多谢。”右天王身形晃动,找到拴在锁江石两边的一根渡江长绳,施展绝顶轻功,渡过了岷江天险,往流杯池寻去。
右天王作为佛门天台宗的高僧,经辩与武功双修,自然听说过诸葛亮七擒孟获,在古道大败楚国的史实。楚国乃是周朝分封诸候时的古国,楚候国王在离戎州九十里的安边建栈道,管苗人之地。三国时在戎州依天险想阻拦诸葛亮的兼并,锁江石一仗大败,被迫退到更西南的苗人区域。
老楚候死在了苗人的高山上,他的一个儿子却在域外练就了一身武功,准备不惜一切复国。他甚至准备窥机行刺武候。
他只身来到了栈道——戎州,寄宿半边寺。
半边寺的老僧一见来人气宇不凡,便知来头很大,请他到方丈室用茶。
楚候一坐下来就问方丈:“听说当年楚候大人就是在半边寺下的河道中被诸葛亮烧了战船,大败而去,请寺主指给我看看那片水域。”
寺主一听,顿时猜中这人是老楚候的一个后人,他领着来人到悬岩边上,指给他看半边寺与锁江石一带水域。
那人手按刀鞘,咬牙切齿地说:“诸葛亮,楚候若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老和尚合十道:“原来是小楚候驾到。可是小楚候不必去杀诸葛武候了。”
“为什么,你想劝我放弃报仇吗?”
“不必由老衲劝你放弃报仇,因为诸葛武候已经在祈山死了。”老方丈向小楚候讲了诸葛亮七出祈山未果,心力交瘁含恨去世的事。
小楚候一听,顿时仰天大笑:“诸葛亮呀诸葛亮!原来你也不是战无不胜的长胜候!你也有天命该绝的时候!?”
老和尚在一边合十说:“人都有这一天。谁也逃不掉。”
小楚候一愕,明白是老和尚在开悟自己,他不服道:“我要去将诸葛亮挫骨扬灰!”
老和尚垂下眼皮,轻声说:“人已死了,还要挫骨扬灰,那又为何?”。
“为出心中的怒气!”小楚侯大喝。
“唤什么作怒气?”老和尚轻问。
小楚侯又是一愕,是呀,唤什么作怒气?
老和尚继续轻声说:“锁江石大战死了四千多人,那四千多人怒气何在?诸葛武侯七出祈山未奏功效,如今死了,怒气又何在?楚侯纵能将诸葛武候挫骨扬灰,那怒气便能从你胸腔中迸出,开奇花结异果?”
小楚侯听后,呆了半晌,颓然下岩而去。
侯在江北镇江石一带逛了一天,黄昏时来到一处怪石峡谷。
顿时被一片奇异的景象惊得怔住了。
只见在两块硕大无朋的怪石中间,犹如刀砍斧削一般现出一个峡谷,一道溪流从山峡谷中间穿过,流人一条弯曲有序的石槽,石槽旁边有七个石礅,其中两个石礅上,坐着半边寺的老和尚和他的弟子。一只酒杯从上游的溪水中顺水缓缓地流下去,流进弯曲的水槽中,流在老和尚的弟子的石礅前,停下不动了。
那中年和尚道:“此酒合当弟子饮用。只是师父在座,做弟子的怎敢饮第一杯?”
老和尚叹道:“你不是老衲的弟子。这么多年了,还是处处着想。不闻《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一偈么?”
那中年和尚伸手从水中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再将酒斟满,身形一晃,已在溪流上游。他一晃身便掠出好几丈远,杯中之酒却未溢出一滴。他轻轻再将酒杯放入水中,酒杯便又顺流飘下,流人石砌的曲槽流水之中。
小楚侯大叫:“好快活!”
老和尚睁眼笑道:“既然如此,小楚侯何不下来同饮?”
小楚侯走下峡谷,在流水石槽旁边的厂个石墩上坐下来。
酒杯在上游缓缓流来,还离着好几丈远。
“大师真会享福。”小楚侯叹道。“香火钱可够作此用么?”
老和尚道:“这流杯之池可不是老衲造的。当年诸葛亮在这里和老楚侯大人隔江对峙,粮草和大军都还未到,便在点将台摆迷阵,洗马池造假军,等到大军来齐了,才与楚候大人在锁江石决战。决战未来前,武侯常在这峡谷溪流中赏鱼饮酒。一边饮酒赏鱼,一边想事情。武侯令人修些曲水流杯,其实只在这里尽兴了一次。”
“耗如许多人力物力,只尽兴一次?不是传说诸葛亮布衣素食,三军拥载么?”“他不是为自己享受而修些曲水。”
“他为谁修?”
“为你。”
“为我?”小楚侯大惊。“你说诸葛亮为我修此曲水?”
老和尚道:“正是如此。小楚侯,酒杯停在你面前了,请先饮了这一杯酒,再细说不迟。”
小楚侯弯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一饮而尽,大叫道:“好酒!这是我楚人酿造的白猿酒,你们怎么会有?”
老和尚道:“当年老楚侯失败议和,进贡了三坛白猿酒。诸葛武侯算准楚侯族中会有人来此作复仇想,便修此流杯曲水,留此白猿珍酿,以作楚侯后人修身养性之所。小楚侯何不结庐而居,与半边寺作个比邻?”
小楚侯听罢,叹了口气,留了下来。他明白中原高人太多,楚侯族人的报仇想法,武侯当年就算出来了。那又何必再去追逐梦幻?
他在流杯池畔打熬武功,一住十年。然后有一天,他走了,从此没有回来。直到东晋末年,才有一个中年妇人,带了一个小孩,又来这里结庐而居,传了几代人后,又人去庐空了。中原却有了一个以楚侯刀法称霸武林的绝顶高手,行侠仗义,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浪迹天涯。北朝末年,天下大乱,人们也听不到楚侯侠的事了。久而久之,也不知楚侯侠还有没有后人。直到唐中期,才听人传说武林出了一个醉侯,使的是楚侯侠的武功家数,武功深不可测,与轩辕集常在华山下棋,谁输了便从华山舍身崖往下跳一次。但右天王却没有见过。
所以右天王一听说戎州古城外锁江石边的半边寺这个没钱买酒喝的醉僧,便是与轩辕集下棋常从华山绝顶往万丈深渊下跳着玩的醉楚侯时,顿时手心冒汗,也就叫人不足为奇了。
右天王找到了怪石峡谷曲水流杯之池处,耳中突然钻进一个声音:“天王请在谷外打坐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你的徒儿自己会出来找你。”
右天王可不敢冒昧,一听之下,顿时便盘膝坐下,不敢进谷。
果然,半个时辰后,郭子岳从谷中出来了。郭子岳走向右天王,道:“前辈久等,这就上路么?”
右天王盯着郭子岳看了半晌,见他陡然间神清目明,似乎凭空添了几十年内力,明白这年轻人一金之义,竟捡了如许大二个便宜,从醉楚侯那里得了数十年内力不说,大约还得了什么绝技。
但右天王并不点破,只是起身,带着郭子岳在下弦月的月光下往北而去。
三日后到了峨嵋山下。寺中早有和尚迎了出来。十八罗汉中的一个带着几名僧人道:“右天王回来的正好。主公正差人四处寻你呢。”
右天王问:“主公可在山上?”
那罗汉道:“主公正在坐关。”这是隐语,表示佛帝不见人,不见人便表示有事:或悟武功,或想大事,或外出办事去了。
二日后,右天王带着郭子岳上了山顶,众人在金顶未作停留,直奔万佛顶而去。到了万佛顶时,已是黄昏了。右天王住下,带着郭子岳一起吃饭,然后送郭子岳去一间石室居住。
右天王在石室中问:“徒儿,醉侯度了内力与你?”
“没有。”郭子岳道:“他给我服了一粒药丸。”
“增加了五十年内力?”
“四十年。”“你已有近八十年内力了?”
“正是如此。”
“你若拜我为师,为师再给你服一粒药丸,便可追百年内力了。”
“这个,晚辈得禀明五叶师父再说。”郭子岳口风似有松动。
“晚辈可不敢擅自另投别师。”
右天王想了想,无可奈何地又问:“醉楚侯还传了你什么武功?楚侯刀法?”
“楚侯刀法呆不传楚族之外的人。他只传了晚辈一套步法,聊以遇事逃生而已。”
右天王,瞠视了郭子岳半响,转身离去。他出石室时,将门反锁上了。郭子岳知道逃不脱的,便索性蒙头大睡。
第二天早上,强劲的山风从石室外的长空中吹进来时,郭子岳醒了。他为石室顶上的奇特响声惊动,便走到窗前去看。可是窗上那儿臂粗的铁条很密,他伸不出头去。他只听得上面传来一些和尚的嘈杂声和一阵木铁相磨的轧轧声,接着,只听一个女人的声音大喝:“尉迟长孙!你这狗才不得好死!”在这一个女人的大喝声中,传来了另一个女人的饮泣声,那女人边抽泣边问:“母亲,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完?”
郭子岳大吃一惊!他已听明白,这两个女人的声音,正是阳春霞和他的母亲——那个身为文安公主却出家为道土的仙姑的声音。
郭子岳心念急转,明白阳春霞母女遇难了。他突然明白,这是种天意——阳春霞对他的满腔真情感动了上苍,所以鬼使神差,使他来到峨嵋山万佛顶上,就是要让他来救他们母女下山。
可是他武功低微,那点内力在什么州什么路去打打擂台劫劫道还可对付,在天下第一大宗派至尊教主佛门皇帝的地盘内救走两个女人,他办得到吗?以道姑身为天下第一高人罗浮仙人轩辕集的弟子,不是照样被人抓上山来吗?不不容他多想,窗外的天空中,慢慢吊下来两个女人。两人女人双手被牛筋绳绑在一起,被从岩顶放下来,吊在峨嵋山万佛顶的几百丈高的空中。万里长空吹来的雄劲长风,使得两个女人在空中晃来晃去。
阳春霞啜泣道:“父亲……你还活着吗?你练成佛爷的神变功夫了吗?你快杀了佛门皇帝,快来救我和母亲呀……”
郭子岳咬紧了牙,身子一闪,闪到了窗边的石壁上,他不能让阳春霞看见自己。她一看见自己,一喊,他便不只是右天王的俘虏,而且会成为尉迟长孙的至尊教的死敌,立时便会被抓起来,同两个女人一样,一起被吊在万佛顶的几百丈高空中……
到了有人打开石室之门,带他去见右天王时,他决定了要拜右天王为师,以便留在山上,留在至尊教内,觅机营救阳春霞母女。他欠了阳春霞那么多,内心深处早已为她的真情所动。他便是为她粉身碎骨,也是正该的。
右天王坐在餐桌前,至尊教的门人站在他的身后伺候他。
他一见面就问:“想好了拜师的事吗?老衲可没耐心久等。”
郭子岳笑道:“只听说强迫人为奴破财之类,没听说强迫人受益之事。晚辈实在不明白前辈为什么非要收晚辈为徒。”
“你身骨极佳,可传老衲的大摩诃神功和摩诃十八指,老衲传你之后,再立即便要差你出去为至尊教办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你先拜了师才能告诉你。”
“晚辈恐怕恕难从命了。”
“那就只好把你吊在万佛顶的悬岩外面去了。”
“什么?”郭子岳假装大吃一惊。
“万佛顶的悬岩上吊着两个女人。你不拜师就去那儿和他们作伴乘凉吧!”
“不!”郭子岳握拳大叫:“你弄我去和女人一起丢人现眼,不如杀了我好些!”
“那就拜师!”右天王冷声道:“除此别无选择。”
郭子岳咬了咬牙,装作十分委屈,弯腰揖拜道:“徒儿郭子岳参见师父。”
“行拜师大礼!”右天王的其它弟子喝道。
郭子岳装出被迫的样子,跪拜九次,行了拜师大礼。
右天王人怀中摸出一粒药丸,说:“徒儿,你且先服了这粒药丸。为师将你内力提高之后,传了你大摩诃十八指,你就可以和你的大师兄一起下山办事了。”
郭子岳心想,你要令我办事,大约还不会使诈吧?于是,他服了右天王交给他的那粒药丸。其实,他想不服也不行。
右天王说:“你可盘膝坐下,先用你自己的本门内功心法将药丸化为内力,然后为师传你大摩诃神功。”
到了此时,郭子岳已别无选择,便盘膝坐下,施展本门内力,将已经开始化散的内力向各经脉搬运。
郭子岳在戎州流杯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