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雄-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风云自己也十分震惊,笑道:“刚才随意一掌,居然有这般威力,我自己也没想到。若此时再让我打出一掌,恐怕打不出这等威力来,十分之一的威力也打不出来。”

    又转过话题,问公孙无忧道:“你与语侬打了一个赌,赌什么,赌注又是什么?”

    公孙无忧还未开口,苏语侬已经先开口答道:“自然是赌风云哥哥是否有当皇帝的野心,的罗!奴家说风云哥哥这人其实懒得狠,能够坐着就绝不站着,决计不会站着。要他当皇帝,放着逍遥自在的江湖日子,日理万机,还不如打死他算了。

    可是公孙公子偏偏不信,硬要跟奴家打赌。

    说来,风云哥哥,你还真要谢谢阿拉,以后你又可以做自由自在的甩手大掌柜了。”

    说罢,苏语侬嘻嘻笑了起来,朝李风云直眨眼。

    李风云有些奇怪,问道:“哦?这是何故?”

    公孙无忧愁眉苦脸地道:“谁叫本公子输给了这古怪的丫头?赌注便是,若是本公子赢了,她要为本公子制十枚龙虎再生丹,相反,若是本公子输了,就要免费帮小兄地十年。唉,本公子这次算是栽了一个大跟头了。”

    李风云听了大喜,急道:“无忧公子肯来帮我,真是太好了!以后我总算能从那些繁杂公事之中脱身出来。”公孙无忧有什么能耐,他又怎会不知?

    公孙无忧道:“你倒是能脱身,本公子可就惨了!”

    众人哈哈大笑,李风云怎会不知,公孙无忧若是无心帮他,又怎会与苏语侬打这个赌?

    苏语侬笑道:“他这人,看起来矫情,其实很好养活,奴家已经跟他说好,一日三餐,无鱼肉亦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饮酒。”

    公孙无忧大为惊诧,道:“苏姑娘,你弄错了,讲好的,‘一日三餐,无鱼,肉亦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饮酒!’”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众人笑声稍停,公孙无忧又道:“小兄弟,如果你体谅本公子,我建议你去请一个人,一些琐屑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这个人打理,决计不会有差错。本公子也能抽出一点时间陪小兄弟吟诗作赋。”

    “不知是哪位贤才?”李风云听闻公孙无忧推荐的人才,精神大振,开口问道。

    “这人你也认识,有数面之缘!”公孙无忧微微一笑,“啪”的一声展开折扇扇了两扇,真不明白,大冬天他居然不觉得冷,“不就是雅韵轩的花解语,解语姑娘罗!”

    “花姐?”李风云不由得一呆,他无论如何没想到公孙无忧推荐的居然是花解语。

    “怎么,瞧不上解语么?”公孙无忧笑道,“某人刚刚还将‘平等’二字挂在嘴边,怎么转眼之间就瞧不起女子了?谁说巾帼便便不如儿郎?若说行军打仗,解语自然比不上大将军你,可要论起考虑事情细致周到,就连本公子也逊她三分。

    大将军,不是我说你,你若不说那‘平等’之语,只说争霸天下,那天下间的文武贤才来投奔你的人估计少不了。

    但是‘平等’之语一出,文人中若非远见卓识之辈,恐怕很难找愿意辅助你的人。”

    “不不不!”李风云急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担心花解在江南住惯了,未必肯来北方这穷山恶水之地。”

    公孙无忧哈哈大笑,道:“解语此人,本公子最为了解。若是常人常事,即便是将天下的金银堆在她面前,她也未必心动。但若是小兄弟的话正好说到她的心坎上,莫说是这河北,就算是塞北的苦寒之地,也拦她不住。

    而恰巧,解语应该对小兄弟的‘平等’之说很感兴趣。

    能不能请她过来,就看小兄弟你自己的本事了。”

    李风云眼睛一亮,急声道:“好,我明天就出发,去找花姐。无忧公子,你不随我一起去么?”

    公孙无忧摇摇头,道:“不必那么急,本公子帮你做事,你总要给本公子一个名头吧!

    我若去,她一定会来。不过,我不想违了她的想法,凡是都由着她自己决定,记住,此去你莫要提这是我的建议,要不然,你我的朋友也没得做。

    况且,本公子若是要走了,你这藏军谷中一大堆事谁来处理?”

    “瞧我!把这事也忘了。”李风云猛地一拍脑袋,众人商量了一下,公孙无忧是闲云野鹤,任命他正式的军职并不太妥当,想来想去,还是苏语侬出了个主意,给了公孙无忧一个军师的名头。这个职位,正式的武官中是没有的,只在市井的评话中才会出现,估计是苏语侬评话听多了,才会想到。不过却的确很适合公孙无忧的身份。


………………………………

第四百九十九章 眼在何处

    次日,正是大年三十,李风云在观武台再次聚集谷中众人,拜公孙无忧为军师,有总领藏军谷与游击营之权。又在藏军谷大摆盛宴,庆祝新年。

    第二日,已是开运四年(注1)正月初一,李风云带着苏语侬和两名亲兵离开了藏军谷,前往江南去请花解语。

    一路上各种消息不断传来。

    符彦卿从鬼门关挣扎着回来,身体略有康复后,耶律德光特地召见了他,追问他为何屡次与契丹对抗,符彦卿答道:“当初臣只知为晋主竭尽全力,今日死生听陛下决定。”说罢闭目待死。

    耶律德光听罢,哈哈大笑,如今中原鼎定,他已经没有什么必要杀符彦卿坏自己的名声,而且经过滹沱河一战,符彦卿已经与杜重威反目成仇,正好能牵制杜重威,于是便将符彦卿放了。

    听了这则消息,李风云略松了一口气,当初的那些好友,总算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景延广也被抓了,这位当初不可一世的大将军并没有抵抗,束手就擒。以他的武功,想要冲出重围,也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不过他能逃,数百族人家小却逃不了。

    不久,景延广在狱中自尽。

    这消息叫李风云不胜唏嘘。他与景延广并无深交,甚至都未曾见过面,不过景延广毕竟是一时的风云人物,武林宗师,对大晋可谓是忠心耿耿,只是处事方法有欠妥当,结果英雄日暮,但求归隐田林而不得,最终死于狱中,可悲,亦可叹。

    倒是李风云的老师鲁国公冯道安然无事,耶律德光讽刺了他几句,说他效力晋国,却毫无建树。

    耶律德光问道:“你为什么来朝见我?”

    冯道答道:“我既没有地盘,又没有兵马,怎敢不来?”

    耶律德光嘲笑道:“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老头?”

    冯道道:“我是个无才无德、愚蠢迟钝的老头。”

    耶律德光拿他也无法,没有再为难他。

    天下大变,这只老狐狸果然如李风云所料,依然能安然无事躲过一劫。

    大晋开运四年正月初一,在李风云离开藏军谷的同一天,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也率三十万兵马南渡黄河,来到了开封。

    晋国的文武百官在开封北向大晋皇帝石重贵辞别,改穿白衣纱帽,迎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在路旁伏服请罪。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头戴貂帽,身披貂裘,内裹铁甲,立马于高岗之上,喝令归降的百官起立,改换服装,安抚勉慰百官。

    左卫上将军安叔千从百官的行列中站出来,向耶律德光说了一番胡语。耶律德光道:“你就是‘安没字’吗?当年你镇守邢州时,已多次向朕输诚,此事朕一直都没忘记。”

    安叔千大喜,欢呼跳跃,拜谢而退。

    大晋皇帝与太后以下在封丘门外迎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推辞不肯相见。

    后正月初五,又下旨降大晋皇帝石重贵为负义侯,令其安置在黄龙府,暂迁石重贵及其家人于封禅寺。正月十七,耶律德光命令将石重贵与李太后、安太妃、冯后与弟石重睿、儿子石延煦、石延宝全部押往北国,后宫左右随从约一百多人。契丹派三百名铁骑名为护送,实为押解,又命原后晋中书令赵莹、枢密使冯玉、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与他们同行。

    路上,经常因粮草供给接不上而断食,而那些旧日的臣下竟没人敢前来迎接觐见的,只有磁州刺史李迎在路旁边拜谒。

    君臣相对泣下,李迎道:“为臣无能,有负于陛下。”于是把自己所有的财物都献给了石重贵。

    行至中度桥,见杜重威寨,石重贵叹道:“天乎!我家何负,为此贼所破!”恸哭而去。

    可怜石重贵先前听说契丹皇帝将要南渡黄河,想和太后事先到前面迎接,以讨号耶律德光,希望借此能让晋国苟延残喘下去;张彦泽事先也有奏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并不同意。

    晋国的官员又想出让石重贵仿效古例,口衔璧、手牵羊,大臣拉着车上的棺材,到郊外迎接契丹皇帝的主意。

    耶律德光道:“我派奇兵直取大梁(注2),不是来受降的。”

    显然,耶律德光没有打算让大晋继续存留下去,即便连划出一块十多里的地方,让大晋顾全最后的颜面的机会也不肯给石重贵。

    石重贵一番心血,化作乌有。大晋由此而亡,史称后晋,与数百年前的西晋与东晋相区别。石重贵这个晋国皇帝,因被押送北方,终死于苦寒之地,史称出帝。

    自石敬瑭勾结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因契丹而兴,马踏中原,灭了后唐,建立了大晋,不过传了两代皇帝,延续了十年的国祚,终究还是因契丹而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世功业,随风而散,消失得无影无踪。

    倒是让中原黎民白白历经了数番战乱,妻离子散,死伤无数,更丢了屏蔽中原的重要屏障燕云十六州,契丹由此而坐大,不可收拾。

    正月初二,郑州防御使杨承勋(注3)被抓,耶律德光责以杀父叛契丹之罪,命左右脔食之。然后以其弟右羽林将军承信为平卢节度使,悉以其父杨光远旧兵授之。

    也是这一日,高勋受人指点,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控诉张彦泽杀他的家属。

    耶律德光正要收拾人心,剪除杜重威的羽翼,立刻下令将张彦泽和监军傅住儿一起抓了起来,并问百官:“张彦泽,当杀不当杀?”

    当初张彦泽劫掠开封,百官皆受其害,皆道:“当杀!”

    全城百姓心恨张彦泽残暴,又恨他卖国求荣,也争先恐后递上状牒,上书张彦泽的罪行。

    正月初三,耶律德光下旨将张彦泽、傅住儿押往北市斩首,并命高勋监斩。

    张彦泽长叹一声,道:“这便是与人为奴的下场吗?早知如此,不若当初战死疆场!”闭目就死。

    张彦泽被斩首后,原来被他所杀士大夫的子孙,携带丧杖,怒骂着痛打张彦泽的尸首。

    高勋又下令砍断手腕从铐锁中取出尸体,剖腹取心来祭奠被他杀害的人。

    开封百姓争着砸碎他的头,取出他的脑髓,剁碎他的肉并分吃,并以此为荣。

    人群中有一人,摇头叹息道:“到头此一生,难逃那一日。张彦泽当死,但被他所杀之人,又有几人不当死?当初张彦泽带兵入城,又有几人抵抗?偌大一个开封城,却只拿一个死人出气,可悲,可叹!”

    说话的正是已经辞官的莫轻言。

    周围闻言者,莫不羞不可当,掩面而去。

    最终还是莫轻言收敛了张彦泽的尸首,葬于城外乱葬岗中。

    可怜一代悍将,也曾在沙场为国死战杀敌过,一步走错,为敌酋卖命,终究将命送掉,竟然落得碎尸寝皮、不得好死的下场。

    反倒是那些尸位素餐,甚至勾结外敌之辈,仍然能高居庙堂,荣华依旧,富贵得享,真正受到惩处的却没有几人,若说苍天有眼,眼又在何处?

    注1:即公元947年。

    注2:大梁,即开封,开封的古称,战国时魏国的都城。

    注3:杨承勋,即杨光远的长子,杨光远被围之时,杨承勋带领弟弟投降了晋国,前文有交代。


………………………………

第五百章 率兽食人

    又是一年过去,枝头上的叶绿了又枯,枯了又绿,对人世间的沧桑毫不为意。

    李风云与苏语侬没想到洛阳城西三十里处的陈家村竟会是这样,眼目的残垣断壁,四处都有被火烧过的痕迹,看规模,这陈家村原来应该也有百来户人家,而如今竟然看不到一个人影。

    李风云心中一沉,要知道契丹三次侵入中原,前两次都没打到洛阳附近,这次,晋国大败,连皇帝都被人家抓了,不过洛阳附近也不曾发生大的战事。何至于这陈家村竟然会变成这般模样,如河北之地一般?

    “难道是遭了匪祸?”苏语侬心中同样疑惑。

    “将军,快来看!这边好多死人!”一名亲卫忽然大叫道。

    李风云、苏语侬急忙跑了过去,只见一条沟渠之中密密麻麻躺着不下两三百具尸体,男男女女,有老有幼,开膛破肚者有之,身首异处者有之。看这些人身上的服饰,都是老百姓打扮。

    “这些土匪,真是当杀!”苏语侬峨眉紧蹙,满脸怒气。

    “不是土匪干的!”李风云跳下沟渠,仔细检查了一番,摇了摇头,道,“看他们的伤口,大多是弯刀劈砍拖拽所致。而且杀他们的人,是骑着马。

    而且,其中不少人被反绑着,这意味着,杀他们的人,是先将他们驱赶到这沟渠边,然后才动的手。

    土匪虽然可恶,但是盗亦有道,杀光了百姓,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让他们生存不下去。而且,能养得起这么多马匹的土匪,即使要劫,也是劫大户人家,又怎会对穷人动手?除非另有隐情。”

    正在这时,另一名亲卫扭着一名八九岁孩子的胳膊走了过来,大声道:“将军,这村里还有活人,这小子便是属下刚抓到的。”那小孩挣扎不已,眼中满是恨意。

    “你干什么?”苏语侬见状,忙上前几步,一把推开那亲卫,斥责道,“他才是个孩子,你怎可这般对他?”

    那亲卫急道:“苏姑娘小心,这小子凶得很,刚才躲在断壁后面用柴刀袭击我,要不是属下闪得快,几乎伤在这小子的手下。属下也不想这般对他,可这小子属狗的,会咬人。”说罢,扬起手来,虎口处果然有一圈带着血迹的牙印。

    原来如此,苏语侬蹲下身子,轻握住那小孩的胳膊,问道:“小兄弟,不要怕,我们不是坏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你的家人呢?”

    连问了几声,那孩子抬头向天,眨巴着眼睛,眼中满是戒备之色,一句话也不肯说。奈何腹中中空空,不肯配合,“咕咕”叫了两声。

    “小兄弟想是饿了。”苏语侬笑道,放开那小孩,从包裹中取出干粮,递了过去,道,“吃吧,吃饱了再说。”

    那小孩开始还有些抗拒,但见苏语侬和颜悦色,似乎并无恶意,眼中的戒备之色渐渐消散,而且见了苏语侬手中的干粮,肚中的“咕咕”之声更越发不可收拾,犹豫了一下,一把抓过苏语侬手中干粮,大口塞入嘴中,一时竟被噎住,噎得直翻白眼。

    李风云飞身从沟渠中跃起,见状哈哈大笑,苏语侬一边拍打着那小孩的后背,一边白了李风云一眼,嗔道:“笑什么?还不快拿水过来。”

    早有亲卫解下系在马匹上水袋,送了过去。

    那小孩好不容易将噎住的食物吞咽下去,李风云拍了拍他的脑袋,笑道:“不错,居然能将李十四的手咬出血来,有前途。”

    李十四涨红了脸,大声道:“那也是属下见他年纪下,夺下他的柴刀后没提防,要不然,就凭这小子,哪里近得了我身?”

    “要不是小爷我饿了三天,你怎会抢得走小爷的宝刀?”那小孩脱口而出。

    众人一愣,哈哈笑了起来,苏语侬忽然想到当初初遇李风云时的情节,觉着这小孩倒是与当初的李风云性子有几分相似,也将一把破柴刀当作宝刀,也不觉莞尔。

    见那小孩已经没有什么敌对的意思,再问起他的身世,还有这村中发生的事情。那小孩刚说了几句,便“吧嗒吧嗒”掉起眼泪,边哭边将事情的始末说了一边。

    原来这小孩姓张,叫张阿牛,是村中张木匠的儿子。

    三日前,村中忽然来了一伙强人,人人骑马,围住村子,进村抢夺粮食,掳掠财物,并将村里的人赶到村外的沟渠边。事后又杀人取乐,将村民尽数杀死,他爹和娘也未能幸免。

    若不是张木匠见势不妙,将他藏在一口枯井中,他也难逃一死,躲过了一劫。

    按照张阿牛描述的打扮,那伙强人是契丹人无疑了。

    这三天,张阿牛一直都躲在村中,这一日又听见马蹄声,以为那伙强人去而又返,于是躲在暗中偷偷地观察。他毕竟年幼,还分不清契丹人和汉人的区别,见李十四四处搜索,以为是那伙契丹人的同伙,报仇心切,便躲在一堵断壁后面偷袭李十四。

    李十四武功不弱,也是三流高手,怎会被他偷袭着,于是才有了这一幕。

    “这伙契丹人,真是禽兽不如!”苏语侬怒道,“他们都夺得了中原的天下,为何还对治下的百姓这般残忍?”

    “哼!”李风云冷哼一声,心中也升起一股怒气,“啪”的一声,将身边的一块大青石拍得粉碎,冷声道:“血债血偿,我迟早要从契丹人那里,将这笔血帐讨还回来。”

    原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率三十万军杨威开封,可是河南的财力早已经因为要支应杜重威大军的粮饷抽调一空,哪里还养得起契丹三十万人马?

    赵延寿奏请从契丹调拨粮草,耶律德光却答道:“契丹开国以来,出外征战都是就粮于敌国,哪有从契丹调粮草的道理。”

    于是耶律德光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曰“打草谷”。

    中原百姓丁壮死于契丹铁骑锋刃之下者不计其数,年老体弱者被活埋,从开封、洛阳直到郑、滑、曹、濮各州,几百里地的地面上,财产牲畜几乎抢掠一空,尸横遍野。

    不止如此,耶律德光还以犒赏三军为名,索要大量的财物,但中原官府仓库里已经空竭,哪里拿得出钱来?于是就向都城的士人百姓借钱,自将相以下都免不了。

    又分别派遣几十名使者到各州中借款,出不起钱便用严刑拷打,因此而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更是弄得民不聊生。

    “群雄争霸,逐鹿中原,又哪有不死人的?李将军沙场争雄,杀的人还少么?”正在李风云怒火中烧之时,忽然一个声音从村口处传来。

    “谁?”李风云心中一惊,怒喝道,“不错,我李风云征战沙场,杀人无算,可从没有对平民百姓动过手,做出这等率兽食人之举。你是谁,何不出来一见?”


………………………………

第五百一章 生死一刹

    “老妪就在村口,你想见老妪,只管来便是,老妪几时需要躲你这臭小子?”声音再次传来,十分耳熟。

    李风云、苏语侬彼此对望了一眼,李风云吩咐两名亲兵刘鹏、李十四照看好那小孩张阿牛,便径直朝村口走去,苏语侬跟在身后。

    村口的大柏树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手杵着一只铁杖,正站在一个土堆旁,土堆前轻烟渺渺,两只香烛缓缓落泪。

    “原来是孙婆婆!”见了此人李风云心中一松,插手施礼,“不知如月现在怎样,永固宫主可好!”此人便是一直在杜如月身边照顾她的那位孙婆婆,论武功,孙婆婆不在疯和尚之下。

    苏语侬与孙婆婆也认识,曾在泰山之巅见过,也在鬼雾森林相处过一段日子,也上前见礼。

    “亏你还记得如月,哼!”孙婆婆猛地一顿手中的铁杖,冷哼一声,却不肯回头李风云一眼,“男人果然都是负心汉,当初是如此,如今也是如此,亏如月那般对你,才几天工夫,你就跟这妖女勾搭在一起。你还来问如月做什么?”

    苏语侬小脸一红,李风云也尴尬不已,想必先前路上他与苏语侬嬉笑打闹的情形被这孙婆婆看见,所以这孙婆婆才会这般不满。

    人,就是这么奇怪,当初李风云与杜如月在一起的时候,孙婆婆拼命要拆散他俩,如今两人果真劳燕双飞,天各一方之时,孙婆婆却又因为李风云移情别恋而责怪于他。

    “婆婆如何会在这里?”李风云不愿在这件事上做纠缠,转移开话题。

    “你们又是如何来到这里?”孙婆婆没有回答,反问道,“李大将军军务繁忙,不会是陪着新欢游山玩水凑巧来了这陈家村吧?”孙婆婆话中句句带刺。

    “当然不是,我是奉疯和尚的遗命,特地来陈家村找高显扬前辈的遗冢的。”李风云答道。

    “怎么?疯和尚死了?这世上谁能杀得了他?”孙婆婆身子一震,似乎有些意外,显然,疯和尚战死之事她并不知晓。

    “不错,疯和尚已经驾鹤西游了!杀他的人是契丹国师萧齐瑞。”李风云眼中满是恨意,强忍住胸中的恨意,李风将疯和尚被萧齐瑞袭击身亡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孙婆婆不吭一声,过了许久,方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