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雄-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遂不可能只是为了建一条没有多大用处的地道。”眼睛朝四周一瞟,发现左手边的一块凸起的石头似乎有些古怪。

    此时容不得李风云多想,眼见何七就要扑了过来,李风云一抬手,射出三颗霹雳雷霆珠,这也是苏语侬为他准备的,以备不时之需。

    “轰”“轰”“轰”三声巨响,地道被震塌了半边,四周灰尘大作,周围的油灯都被三颗霹雳雷霆珠的气浪吹熄。何七似乎被埋在了坍塌的地道之中。

    李风云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这霹雳雷霆珠威力好大,也不知那田七受不受得住这三颗霹雳雷霆珠。

    暗道了一声抱歉,李风云凭着印象,摸到了那块石头,发觉那块石头果真是可以活动的,略一使劲,那石头被推入洞壁之中。

    “轰隆隆”一阵轻响,头顶处一阵光亮,一个木梯探落下来。

    李风云大喜,沿着木梯跃了上来,只见落脚处也是一个佛堂,布局与齐王府中的那佛堂倒有几分相似。齐王府中的佛龛是靠墙而建,而此佛堂中的佛龛却离墙有三尺有余,正好可容一人上下。

    忽然,李风云明白过来了,此处的佛龛原本恐怕也是靠墙而建,只是下面有一个滑倒,刚才他打开了机关,那佛龛向前滑动了三尺,这才露出了洞口。这佛堂之中还是原来那座佛堂之中,必然也有控制佛龛的机关,只可惜他没有找到。

    “你是什么人?怎会从地道中出来?”忽然一人闪到李风云身边。

    注1:取自李白《侠客行》。

    注2:取自贾岛《剑客》。


………………………………

第五百二十一章 打草惊蛇

    李风云哈哈一笑,伸手一掌向那人拍去。

    那人也算是二流中期的高手,自恃武功不弱,见李风云一掌拍来,急忙举掌相迎。

    “啪”的一声,两掌相交,那人被李风云直直地抛飞出去,后背砸在墙上,直将墙砸出了一个大洞,倒在地上,吐血不止。

    “小子,你敢暗算老夫!”就在这时,李风云只觉背后有疾风袭来,急忙挥刀向后斜砍下去。

    只听“叮”的一声,李风云手臂一阵酸麻,李风云不回头,也知道何七追了上来。二话没说,李风云一纵身从撞出的那个破洞中蹿了出去。

    李风云抛出那三枚霹雳雷霆珠,几乎将地道完全炸塌,不过并没有炸到何七,何七是什么人,十多年的老江湖,武功又几乎是登峰造极,又怎会被霹雳雷霆珠近身?见势不妙,闪身躲过了那三枚霹雳雷霆珠。

    不过他也没料到那三枚霹雳雷霆珠的威力如此之大,一时间竟然被震得心神恍惚,被坍塌的地道埋住。何七神智一清醒,立刻震开埋住他的土石,这时,李风云已经逃出地道外。

    李风云刚刚一跃出佛堂,迎面一点寒星如蛟龙出水般迎面搠来。暗叫一声不好,李风云一刀削出,“叮”的一声,那一点寒星停住了,眼前一柄精钢缨枪,使枪的是一名五十多岁的大汉。

    李风云认得此人,此人在泰山之巅玉皇顶出现过,神枪郑天华,一流后期的高手,实力与白福通相当,论武功,李风云还不是此人的对手。

    “你是何人?”郑天华收枪厉声喝道。

    “他就是李风云!”李风还未回答,身后传来何七的声音。此时的何七可谓是狼狈之极,花白的须发散乱,身上的衣衫破乱,土头灰面。

    郑天华看了何七一眼,神情戒备,冷声道:“你又是何人?”

    “他是太子的人,拦住他!”不等何七回答,李风云大声道,趁着两人一愣神的工夫,一纵身掠上屋顶,转身便逃。

    “大胆!”何七怒喝一声,正要追上屋顶,郑天华不知他是敌是友,又听了李风云的话,半信半疑,见他身形一动,急忙一招“孔雀开屏”,直搠向十七。

    “叮”的一声,何七一指正弹在郑天华的枪杆上,喝道:“郑天华,你拦老夫做什么?那小子跑了!”

    郑天华哪肯信他,却丝毫不肯放松攻势。一枪接一枪,如游龙出水,丝毫露不出半点端倪与破绽。转眼间,两人过了数招。

    何七又气又好笑,喝道:“齐王居然派了你这个糊涂蛋来这里看守那女子,你见过谁穿着睡衣来杀人的?老夫与你在佛堂见过面,难道你不记得了?”

    郑天华本就觉得何七有些眼熟,听何七这么一解释,总算醒过神来,在齐王府佛堂之中,他似乎的确见过这老头,只是当时他只是将何七当成一个普通的下人,没有太在意。没有想到,这个老头居然这般厉害,他施展出了绝技“七绝连环枪”居然奈何不了这老头。

    这么一耽搁,李风云早跑得没影了。

    “解语姑娘!”郑天华心中一惊,弃了何七,纵身直朝一处小楼掠去。

    “唉!”何七并没有跟过去,一抖身上的尘土,“李风云这小子,果真是跟传言中的一般,奸诈无比,连老夫也中了他的道,一张老脸算是丢光了。”

    说罢,转身返回到佛堂之中。

    却说李风跃上佛堂的屋顶,却其实并没有急着离开,几个纵身,穿过两进院子,躲到了一个颗大树之上。

    不多时,只见郑天华拖着精钢枪从不远处掠过,李风云悄悄远远跟在他身后,只见郑天华在一栋小楼外停下,急声问道:“解语姑娘,她没事吧?”

    一名大汉从隐秘的地方跳了出来,答道:“解语姑娘没事,这里有十来个人守着,会有什么事?老郑,究竟出了什么事?”此人李风云也认得,姓谢名纲,也是一名一流高手,是李凤鸣说过的齐王府三名一流高手之一。

    郑天华蓦然醒悟过来,急忙回身四下探看,李风云早有准备,伏身躲了起来。看来,这小楼就是看押花解语的地方。没想到,齐王如此小心,竟然安排了两名一流高手来保护花解语,难怪李风云能如此顺利的两次闯入齐王府。

    这时,小楼中的灯亮了起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问道:“郑大侠么?这么晚有什么事?”

    郑天华踌躇了一下,答道:“解语姑娘,没事,你好些休息,外面的事自然有我们。”

    这般一闹,惊动了不少人,郑天华又调来十数人,将那小楼团团围住。

    李风云又潜伏了一个多时辰,见实在找出机会救出花解语,万般无奈,只得跃出了那院落。

    原来,那院落竟然并不在齐王府中,离齐王府还有一段距离,表面看来,只是一家富人家的宅院。

    齐王果真是狡猾,明面上,将花解语押解到了齐王府中,但实际上,却通过地道,将花解语转移到了此处,并且安排了大量的高手防守。

    不知情的人,即便将齐王府翻个底朝天也不可能找到花解语。

    回到了客栈,李风云将今天夜里的事情对苏语侬说起,苏语侬听罢,脸色一变,道:“不好,这么一来岂不是打草惊蛇?再想救解语姐姐,恐怕更难!”

    李风云叹了口气道:“谁说不是?是我将事情想得太简单。没想到,李景遂竟然是这般的老谋深算,难以对付。我担心的是,他们会再次转移花姐,万一提前将花姐送入宫中。那时想救她,就更难了。”

    凭李风云的功夫,当然是不会畏惧那些宫中的高手,但是花解语根本不会任何武功,想要把一个不会任何武功的花解语完整无缺地带出宫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光靠李风云、苏语侬两人之力,还无法办到。

    “现在,如果李凤鸣不能说服南唐皇帝,唯一的办法,可能是找你的路师兄了!”苏语侬叹了口气道。

    李风云当然想过要去找路惊鸿,只是,因为李苍穹之死,他对路惊鸿也好,燕无双也罢,心中总有些芥蒂,所以不愿他们掺入这件事中,另生枝节。

    略思片刻,李风云道:“也罢,现在也没有其他的法子,天亮我就出发,去找路师兄,希望他在绿柳庄。”


………………………………

第五百二十二章 谣言四起

    南京到扬州两百余里,李风云赶到绿柳庄之时,正是中午时候。燕无双的大弟子聂星云接待了他,听了李风云要找路惊鸿,聂星云遗憾地道:“师父如今并不在绿柳庄,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预计要一个月后才会回来,不知小师叔有什么事,或者星云能帮上一点忙。”

    李风云大失所望,不过想一想,也许聂星云真能帮上忙,于是将事情原原本本说简单说了一遍。

    聂星云听罢,笑道:“这事倒不很难,算起来,齐王与我师父也算有些交往。即便是当今南唐皇帝,也对我师父礼敬有嘉。毕竟绿柳庄在江南,也算是江南武林的魁首,虽然与世无争,但是若少了绿柳庄的支持,南唐的江山恐怕也不会多稳固。

    这样吧,我便与师叔走一趟,看在我师父的面子上,估计齐王应该会放了解语姑娘。”

    李风云大喜,与聂星云即日启程,回返金陵。

    再次回到金陵,已经是四日后,刚刚进入金陵城久,便听见路边小吃摊边有人低声道:“……听说没有,圣上打算废后。”

    “胡说什么?皇后母仪天下,又没犯错,怎会被废?哪来的小道消息,小心被官差听了抓去砍头!”另一人道。

    “砍什么头?这消息这两天早就传开了,官差总不能将全金陵的人都抓去砍了头吧!”有人插语道。

    “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好事者问道,“快说,快说,说了这一顿算我的。”

    “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听说皇上迷上了扬州城的一位青楼女子,名字好像是叫花什么的。一定要迎娶她入宫,皇后自然不许,恶了圣意。而那位花什么的姑娘说了,除非让她当皇后,否则,宁死也不肯入宫。所以,当今圣上打算废了如今的皇后。”

    “我知道,叫花解语,那可是扬州城有名的歌姬。那长得,就像天上的仙女一般,声音像三黄雀般好听。皇上迷上他也不奇怪呀!”

    “胡说,一个歌姬怎么可以当皇后,简直是有辱斯文!”一名儒子忿忿地道。

    “怎么不可以?那个秦始皇的娘不就是个歌姬么?说不定那个花解语姑娘生下的儿子也会当皇帝,以后也能统一天下呢!”

    “秦始皇乃是暴君!”

    “管他暴君不暴君,反正砍的不我的脑袋,揍的也不是我的屁股。听说御史台刘大人,就因为这件事,弹劾齐王,屁股都被打开花了,蛋蛋都被打爆了!”

    “啊?还有这事?这事跟齐王殿下有什么关系?”

    “你这就不知道了,据说此事还是齐王殿下拉的皮条……”

    “我听到的可不是这样,听说是齐王跟皇上在抢那个女人。”

    “是跟皇上吗?不是说跟太子吗?”

    “太子也有份?”

    ……

    李风云一路走来,几乎处处都在议论此事。

    聂星云对李风云相视一笑,低声问道:“这主意莫非是小师叔想出来的?这样一来,事情可就容易办多了。”

    李风云呆了呆,摇摇头,答道:“我还真没想过这一点。”

    众人越说越玄,越说越不可思议。

    有人甚至说皇宫之中就要发生宫变,皇后马上就改姓花了。

    有人说齐王的兵马与太子的六率打算在城外大战一场,胜者就能迎娶花解语。

    有人说花解语是九尾狐狸变来的,奉女娲娘娘之命,特地来毁掉南唐的江山。

    李风云没想到,才几天工夫,这件事居然闹得街头巷尾无人不知。也不知是谁人将这事捅了出来。

    两人来到歇脚的客栈见了苏语侬,苏语侬笑道:“风云哥哥,街上的那些传言,你可曾听到?”

    李风云心中一动,开口问道:“难道这些谣言,都是你放出去的?”

    苏语侬笑道:“不是奴家,还会是谁?可花了阿拉不少的银子?”

    李风云奇道:“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鬼主意?”

    苏语侬摇摇头,道:“不是奴家想出来的,是天意。你走的那天,奴家在街头碰上一个算命的,自称是许半仙,一定要给我算一卦。他给了我一个锦囊,锦囊中只写了两个字:造谣。阿拉觉得有道理,于是便照着做,的罗!”

    李风云心头一轻,他知道,许半仙就是野狐禅,原来野狐禅也来了金陵。既然野狐禅在金陵,那么,解救花解语的事情便成了一大半。

    花解语被齐王强行掳走,这事瞒得了别人,又怎么可能瞒得过轩辕台?公孙无忧是野狐禅的弟子,他这个徒弟喜欢上了花解语,他不可能不知道。他徒弟的事情,他这个做师父的,不可能不管。

    显然,野狐禅是想借李风云之力,解决花解语这件事情。

    聂星云也在客栈中安顿下来,又遣人向齐王府投下拜帖,定于次日早晨拜会齐王。

    次日早晨,李风云、苏语侬以及聂星云三人准备了一下,一齐出发,前往齐王府。

    齐王李景遂不敢怠慢,亲自出府门相迎。无论是李风云,还是绿柳庄都有资格让他如此兴师动众。

    众人来到大堂落座,李风云也不客套,开门见山,说明来意,直接向齐王李景遂要人。

    李景遂苦笑一声,道:“李将军,你的手段果真是厉害,这几日,本王连府门都敢出。”

    李风云微微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道:“殿下如若将解语姑娘放了,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

    李景遂摇摇头,答道:“将军若是早几日这般来找本王,兴许本王便早将人放了,可是现在不成,现在本王就算想放人也无人可放?”

    李风云脸色微变,问道:“殿下此话何意?”

    李景遂答道:“五日前,将军大闹齐王府,本王又怎敢再将解语姑娘留在王府之中?天一亮,就将她带入宫中。本王也后悔,当初怎么就一时鬼迷心窍,居然接了这个差事。如今本王可谓是名誉尽毁。”

    瞧李景遂的神情,不像是在说谎。而且绿柳庄的聂星云在此,他若说谎,等若是不将绿柳庄放在眼里,得罪了绿柳庄。他完全没有必要这般做。

    李风云心中一沉,花解语终究还是入了宫。


………………………………

第五百二十三章 心忧

    “绿柳庄的人真是这么说的?”南唐皇帝李璟沉着脸,问道。

    “不错!臣弟又怎敢欺骗圣上?”齐王李景遂小心翼翼地说,对他这位皇兄,李景遂总有一种看不透他的感觉。虽然自小他们兄弟俩的关系极好,李璟对他更是信任有嘉,甚至一度把他当做南唐的皇储。不过天威难测,兄弟之情,对于龙这种喜怒无常的动物来说,就显得无足轻重。况且,这件事,他算是彻底办砸了。

    “放肆!”李璟一拍龙案,勃然大怒,“朕乃大唐天子,这天下都是朕的,绿柳庄算什么?居然也敢对朕指指点点。那李风云更是胆大包天,出入君王府邸,如入无人之境,李凤鸣,你这个奉宸卫统领究竟是怎么当的?

    怎么没有将这不法之徒抓捕归案,我大唐地界,岂容他任意妄为?

    李凤鸣,朕命你三天之内,必须将李风云抓来,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朕倒要看看,这个李风云究竟是怎样一个三头六臂的人。”

    “皇上不可呀!”李凤鸣大惊失色,上前一步,跪倒在地,“这李风云不是一般人,在江湖中影响巨大。民间更将他视为神一样的人物。

    他单骑入开封,连辽国皇帝也不曾为难他。皇上若要抓他,只怕会引起天下震动,民心不稳,于我大唐不利。

    依臣之见,不如结好李风云,花解语不过是区区一个青楼女子……”

    “住口!”李璟嗔目喝道,“李凤鸣,难道你还想劝朕放了花解语吗?朕乃真龙天子,难道就连要一个女子也得不到?你身为朕的鹰犬,朕对你也不薄,你非但不为朕办事,反而为李风云这样的贼子说话,你心中可还有君父?”

    “臣不敢!”李凤鸣垂头道,“臣不过以为,为一个青楼女子,而罔顾大唐江山,非明君只所为!”

    李景遂心中一惊,望向李凤鸣的眼光怪异起来。这个李凤鸣胆子真大,居然敢当着李璟的面说出这等话来,李璟不怒才怪。

    果然,李璟嘎嘎怪笑起来,道:“李凤鸣,你这是说朕是昏君了?在你眼里,那天下谁才值得你李凤鸣效忠的明君?看来,朕这么多年来,对你宠信太甚,让你恃宠而骄。

    今天,你居然敢在朕面前说出这等话来。你以为,那天夜里,你在府中偷会李风云之事,朕就不知道么?”

    李凤鸣惊得浑身冷汗淋漓,急忙叩首道:“臣不是这个意思!君王有过失,臣子理当进谏,这是臣的职责所在,陛下不也正是因臣能犯颜直谏才委臣以重任?

    臣的性子鲁莽,天下间也只有陛下能容得下臣,陛下就是臣心中的明主。

    臣效忠于陛下,效忠于大唐,这条命早就归大唐所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此心可表日月,请陛下明鉴。”

    李景遂也急忙上前一步,奏道:“皇兄,李统领一番忠君爱国之心,绝无疑问。此事的确是臣弟做得不妥,请皇兄不要伤了李统领一片拳拳赤子之心。”

    这时,李璟也回过味来,感觉对李凤鸣的话有些太重,叹了口气,道:“朕也是一时气恼,说了几句气话,李爱卿不必当真。李爱卿对朕的一片忠心,朕自然是知道的。

    唉,想不到我李璟,虽身为九五之尊,却连一个心仪的女子也难得到。

    好吧!你们先退下,花解语之事,朕会在做考虑。”

    说罢,挥了挥手,示意李景遂、李凤鸣两人退下。

    李景遂、李凤鸣两人离开后,大殿之中更显得空荡荡。

    李璟心中烦躁不安,一脚踢翻了身前的御案,唬得殿中侍奉的两名太监战战兢兢,想要去收拾却又不敢。

    他这个皇帝,当得真是十分窝囊。空有皇帝之名,却只占据了江淮之地,只能凭借江河之险,勉强抗衡北方的中原。

    家事让他心烦,国事同样也危在旦夕,一个不小心,便有倾覆之险,说不定下一个后晋,便是他的南唐。

    论富裕,江南之地如今已经不下于中原。而且,这几年,中原战乱不断,大量的富绅涌入南唐,单论财富,李璟敢说,如今的南唐已经超出了中原。

    可是,国力却不仅仅只是看财富,更重要的实力是看精锐的兵卒。

    南人素来不产强兵,富裕的南唐,宜人的气候更是养育不出耐得住苦战的强悍之卒,这是南唐无法弥补的短板,也使南唐不得不屈居于中原朝廷之下。

    这次契丹南征中原,李璟本来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等到契丹收兵之时,被契丹打得破败不堪的中原,将会是南唐健儿一展身手之地。

    谁曾料想到,契丹占据了中原,这一次居然不打算走了,竟然仿效中原历朝的古制,改国号为辽,大有将中原据为己有之势。而且,南唐花了大量财帛的反间计也没有成功。后晋虽亡,但是中原的精锐兵卒犹在,损失并不很大。耶律德光没有像他预计的那样大肆屠杀俘兵。

    早知如此,当初又何必与契丹合作?

    晋据中原,虽然对南唐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并没有压倒性把握。如今,契丹占据了中原,一旦平定了中原四处的叛乱,下一个目标,必定是南唐无疑。契丹铁骑不比中原雄兵,那是更强悍的存在。对南唐的威胁远远超出当初的后晋。

    无数的心血,无数的纵横之策,没料到到最后却换来这般的结果。这教李璟有些怀疑,当初联契丹以抗晋的国策是否真的是正确的。

    如果不是闽国余孽的抵抗牵制住了南唐的国力,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趁着这中原余乱未平之际,即便不能入主中原,也能啃下中原一大块肥肉来。

    蜀国就是这么做的,轻而易举的就夺下了汉中之一,威逼中原。

    可是,南唐却不行,闽国的余孽,还有南楚、吴越的牵制,只能喝上一点骨头汤。

    朝中有大臣建议,趁着辽人占据中原,索性举起驱逐鞑虏的大旗,取得大义的名声,北伐中原,趁机夺取中原。

    想得倒是很简单,南唐的军队连后晋都打不过,又如何打得过辽国铁骑?如今反对契丹的势力虽然很多,但人心不齐。如果贸然出兵,正好给了辽国以口实。

    蜀国有山川之险,河东又兵强马壮,都是不好啃的骨头。

    只有南唐,虽有江淮之险,但黄河没能挡住契丹人,又凭什么认为小小的淮河能挡得住辽国三十万铁骑?

    三十万铁骑呀?难道真的只是为来中原耀武扬威一番?

    恐怕不是吧,耶律德光心中未必没有将南唐一齐收拾掉的意思。毕竟,如今江南之富庶,天下闻名,有谁愿意放弃这嘴边上的一块肥肉?


………………………………

第五百二十四章 毁颜

    李璟很清楚,他虽名为皇帝,但江湖中的豪杰,也从来没有真正将南唐皇帝当成是真正的帝王。在那些平民百姓心中,南唐皇帝的正统地位,更是没有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