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雄-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临行之前,他动了一个心眼,将萧翰留在了镇阳城中,有萧翰在,镇阳城应该不会有事。

    想到这里,耶律天德点了点头,道:“本王也有许多话要跟王兄说,正好一齐去南院大王的帅帐一叙!”

    两人说话间,耶律明与萧齐瑞已经动开了手,两道残影在大堂之上缠绕,罡煞之气到处,家具纷纷破碎。萧齐瑞心中虽然明白,既然耶律明在这里,他已经根本没有了杀耶律阮的机会,不过心中总有些不甘。

    两大绝世高手交手,周围的众人都不敢掺和进去,只是将堂中的重要人物护得死死的。

    李风云紧盯着堂中交手的两人,目不转睛。能看到两大绝世高手交手,这种机会可不是时时都有,他可不愿错过,同时也时时戒备,防止萧齐瑞的暗算。

    只可惜,他不能留在这里。因为萧齐瑞要杀他,耶律明就算碍于耶律阮的情面,不再杀他,但指望耶律明保护他,简直是缘木求鱼,耶律明心中也应该对他恨透了。现在堂中的人多,耶律明不知萧齐瑞要对谁动手,还会阻止抵挡住萧齐瑞的攻击,若是等到耶律阮、耶律天德带着众人离开,萧齐瑞再对他动手,耶律明肯替他抵挡才是怪事。

    “罢了,还是走吧!”李风云心中暗叹一声,这么好的机会,可惜又要错失了。如果能完完整整地看一遍绝世高手的交手,不但让他的深受启发,武功大进,而且对绝世高手的进攻手段也会有所了解。以后遇上萧齐瑞、耶律明也不至于完全束手无策了。当初疯和尚若不是对萧齐瑞的手段了解太少,也未必就会中萧齐瑞的暗算,一招就丢掉了性命。

    李风云随着耶律阮来到了南院大王的大营,不多时便听到探子来报,萧禹所率的三万兵马,与耶律麻答的四万兵马果真一齐杀向耶律阮与耶律天德会盟的地点的。耶律阮等人进入南院大王的大营后不久,萧禹与耶律麻答显然是得到了消息,放弃了围杀耶律阮、耶律天德的打算,突然各自收了兵,两部兵马合兵一处,似乎有拔寨北行的意思。

    听到这两部兵马并没有攻打镇阳城的消息,耶律天德悬着的心顿时放下了。虽然镇阳城有萧翰镇守,城内也有四万多精兵,问题并不是很大,不过萧禹部加上耶律麻答部,总计有七万多近八万人马,几乎是镇阳城中兵力的一倍,说耶律天德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细想,结果也该如此,现在耶律阮与耶律天德既然已经结盟,所控制的兵马已经达到十六七万人,足足是萧禹、耶律麻答部的一倍,真要交起手来,萧禹与耶律麻答的胜算并不大。况且,还有耶律屋质的四万兵马还不知会倒向谁,周围的有利地形又被耶律阮、耶律天德的兵马占据。他们两人也不想此时与耶律阮、耶律天德撕开脸面,收兵是必然的事情。

    耶律阮叹了口气,道:“没想到,耶律麻答最终还是倒向了太皇太后,可惜了那四万兵马。”

    “难道就让他们这样走了?”李风云有些不甘心,想趁机煽风点火,“萧禹与耶律麻答带走的可都是精锐之兵,此时若不除去,日后必定会成为大患。”

    耶律阮想了想,摇了摇头,答道:“如今耶律屋质还举棋未定,如若我军贸然出击,未必不会激怒他。如若他也投靠了太皇太后,与萧禹、耶律麻答南北呼应,夹击我军,那时我们的局势就大为不妙。

    既然萧禹、耶律麻答要走,就让他们走吧。毕竟,他们也是契丹人!契丹人能不杀契丹人,就不要杀契丹人。”

    营中诸将本就不愿与萧禹、耶律麻答交战,听了耶律阮这话,心中感动不已。只有李风云有些失望,这样的一触即发情况下,居然没有打起来,心中有些不快,琢磨这挑起辽国战火的办法。


………………………………

第五百八十章 劝进

    我“各位将军,大家以为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耶律阮不愿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只是让人加强了戒备,派出了大量游骑,严密监视萧禹、耶律麻答两部兵马的动向,便转开了话题。

    “我以为我们现在应该立刻率兵北归,护送先帝的棺椁回上京。然后联络各个部族与朝中的文武群臣,齐聚契丹八部,依照我契丹的古制,共同推举永康王继承帝位。

    这样一来,有十数万雄兵做后盾,即便太皇太后反对,也没有反对的借口。也许可以避免我大辽将士自相残杀的结果。”北院大王耶律洼大声道。

    耶律安抟摇了摇头,道:“不妥!我等率军回上京,太皇太后又怎会做事不理?如果途中太皇太后传下谕旨,解散各部兵马,让其各回本部,我们遵旨还是不遵?

    将在外,君命还可有所不受,回到了草原,我们拿什么籍口抗旨?

    遵旨,我们麾下的兵马一旦散尽,大家岂不是太皇太后砧板上的肉,可任由她处置。

    不遵旨,那就是抗旨之罪,落实了叛逆的罪名?而将士们思乡心切,出师无名,恐怕再无战心,军心涣散,只要太皇太后略施小计,便能让大军不战自溃。

    至于八部议政推举大汗的古制,那都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怎么能指望太皇太后会遵从古制?”

    依照契丹旧制,部落联盟首领可汗及八部酋长夷离堇是推选出来的,并非世袭,每三年推选一次。但这种三年一代的旧制早就没有哪个部族在真正实施了,特别是耶律阿保机担任契丹可汗后,受中原的影响,这套旧制基本上已经被废除掉了。

    述律平不是迂腐之人,指望她会遵从古制,除非对她有利,要不然,还不如指望她早日薨天更为现实一些。

    耶律天德也摇摇头,道:“这些古制早就不合时宜,现在提出恢复,触动太大,实在是不合时宜。”他已经与耶律阮约定好,若是耶律阮做了皇帝,他耶律天德就是皇太弟,大辽的皇储。如果契丹的古制真的被恢复过来,就没有皇储之说,试问耶律天德又怎会同意?

    帐中的诸多大将、大臣也纷纷应和,反对耶律洼提出的建议。他们大多都是各部的夷离堇,世袭而来,如果恢复古制,不说日后的荣华富贵,他们现在的地位能否保得住都很难说,既然如此,他们冒着杀头族灭的危险支持耶律阮继承帝位又为哪般?

    耶律洼也是聪明人,一时考虑不周失言,此时见犯了众人的忌讳,也不敢再坚持,哈哈笑道:“本王也没想过那么多,既然如此,恢复古制之说,不提也罢!不过,大军长期驻留在外,若不给将士们一个交代,只大军难以安抚!”这个表态他一定要说的,不然,被人以为他存心想要恢复古制,犯了众怒,那么以后他就很难在朝中、军中立足了。

    耶律阮点点头,道:“不错,现在最重要的便是要安抚住军心。如果萧禹、耶律麻答真的率军北撤,那么我们必须要给将士们一个交代,不然军心必乱。其它的事还可以慢慢商量。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献策,但多不靠谱,有人甚至将“诛奸佞,清君侧”都提出来了,李风云听得又好气又好笑,如今的辽国,连皇帝都还没确定下来,哪来的“君侧”?又去诛哪一个奸佞?

    忽然,李风云心头亮光一闪,计上心头。

    耶律阮见李风云眼睛发亮,欲言又止,便知道他有话说,于是止住众人不靠谱的议论,对李风云问道:“李将军,你可有话要讲?”

    李风云上前一步,答道:“陛下,我的确有话要讲!可是又不知当讲不当讲。”

    耶律洼大声道:“殿下,这是我辽人的事,何必要问这汉狗?”显然,耶律洼对李风云伙同燕无双刺杀耶律德光之事仍旧耿耿于怀。显然,他没注意到李风云称耶律阮为“陛下”。

    耶律阮微微一笑,道:“北院大王,都到了这个时候,还分什么汉人辽人?听听李将军的主意又有何妨?”又转头对李风云道:“李将军但说无妨!”

    李风云拱了拱手,道:“既然如此,那我便说了,其实我只有一句话要说。”顿了顿,李风云扫视营中的诸多将领与大臣,接着大声道:“请陛下立即登极称帝!”

    此语一出,大营中顿时鸦雀无声。

    劝耶律阮登极称帝,众人都想过,但谁都不认为此时耶律阮该称帝,因为此时耶律阮称帝似乎太早了,有些不妥。在众人心中,耶律阮应该是在击败述律平、耶律洪古后,回到上京临潢府(注1)后,这样才显得名正言顺。更何况现在耶律德光还停尸在镇阳城,还未运回上京举行大葬,这么快就迫不及待地称帝,吃相也未免太难看了点。

    耶律阮也呆了一呆,他虽然很想当皇帝,但也没想过现在便在镇阳城称帝,略一思索,开口问道:“李将军,你提这个建议,可有什么想法?”

    “我会有什么想法?”李风云心中暗道,“你若称帝,述律平那老妖婆不跟你打起来才是怪事,这就是我的想法!不过,这话我可不能对你说。”

    眼珠一转,李风云道:“我之所以劝说陛下立即称帝,当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述律平现在占据上京,又有皇太后的名份,耶律洪古又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弟,天下兵马大元帅,无论从哪方面讲,陛下现在在道义上都是处于劣势,低述律平、耶律洪古一头。陛下若不主动出击,扭转这一劣势,那么陛下麾下的将士面对述律平、耶律洪古之时,未曾交战,自觉理亏,气势就弱了三分,难免有所畏惧,缩头缩脚,难以施展手脚。

    陛下一旦称帝,这种差距就不存在了,陛下乃辽国的皇帝,真龙天子,而述律平不过是辽国的太皇太后,耶律洪古更只是辽国曾经的皇太弟,地位已经不如陛下。陛下麾下的将士面对述律平、耶律洪古之时,就完全可以理直气壮。

    第二,人人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本能地会将先称帝之人当做正溯,而将第二个称帝之人当做叛逆。

    陛下现在若不称帝,等到述律平想明白过来,先行立耶律洪古为帝,那时形势将会变得更为被动,对陛下更为不利。相反,陛下若是抢先登极做了皇帝,情况就大大的不同了,到那时,陛下才是真正的皇帝,而耶律洪古才是叛逆。”

    耶律阮眼中精光攒动,紧盯着李风云,颇有意味地问道:“李风云,那第三又是什么?”

    李风云心中一惊,暗道:“难道被他看穿了?老子一时急智,胡乱瞎掰了两条理由,哪还想得出第三条来?”

    注1:中国古代的上京有三个,辽国的上京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918年(神册三年)开始兴筑,初名皇都,926年(天显元年)扩建,938年(天显十三年)改称上京,并设立临潢府,为辽代五京之首。


………………………………

第五百八十一章 登极

    李众人一齐望向李风云,李风云支支吾吾地道:“第三呀,第三嘛……”正较劲脑汁想辞,忽然看见耶律安抟数步走了出来,施礼道:“第三,也让营中的众将士,有了希望。从龙之功,功莫大焉,满营将士,又怎会不用命?有了这个名义,大辽国内的忠义之士必定争相景从,即便是首鼠两端之辈更加高看殿下一眼。

    当年人皇王是太祖陛下钦立的太子,本应该继承大宝,成为大辽的皇帝。只因太皇太后从中阻扰,违抗圣命,人皇王为了避免契丹内乱,这才不得已走避中原。

    殿下是人皇王嫡出长子,现在替父将皇位取回,有何不妥?简直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正合大辽臣民上下的意愿。

    李风云出的这主意,的确很高明呀!”

    说罢,一抖衣袍,跪倒在地,叩首道:“臣耶律安抟垦请殿下早登大宝!”

    “这……孤王这样做合适吗?”耶律阮沉思片刻,瞄了一眼四周的将军与大臣,问道。他倒不是不愿意当皇帝,只是看透了李风云的心思,不希望让李风云如愿罢了。不过细思李风云建议,也不得不承认,李风云的主意也的确有其道理,不能不说是一招妙招。他与述律平、耶律洪古之间的矛盾恐怕很难善了,这一场仗,总是要打的,既然如此,早打晚打又有什么关系。不错,事出突然,他现在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可是这也意味着述律平、耶律洪古同样没有准备好。

    如果真的等述律平、耶律洪古准备好了,平息了朝中的争论,真的让耶律洪古抢先一步登上了皇位,成了大辽的皇帝,那时耶律洪古就能以天子的名调动各部族的力量,来剿灭他们了。

    他手中虽然握着十六七万雄兵,但是跟整个辽国比起来,仍旧是显得十分单薄。要知道草原上的部族,每个能上马的牧民,都是骁勇的战士。大辽就算不算燕云十六州的兵力,召集一两百万牧民组成大军还是不成问题,更不消说附庸在大辽羽翼下的那无数部族。

    一两百万大军呀,到时他如何应付?

    想到这里,耶律阮不寒而栗。

    “殿下,不可再犹豫了!”南院大王耶律吼也从众人中走出,跪倒在地,大声道,“中原有句话说得好,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臣叩请殿下当即立断,在中京先帝灵前登基称帝。”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臣耶律洼奏请殿下早日继位,以安臣民之心!”北院大王耶律洼也跨步而出,跪倒在阶下。

    “臣叩请殿下登基!”

    “臣叩请殿下登基!!”

    “殿下继位,实乃万民所望!臣叩请殿下登基!”

    ……

    帐中原耶律阮所部众人纷纷出列劝进。

    耶律阮转脸望向耶律天德,道:“王弟,这叫孤王如何是好?”

    耶律天德心中冷笑一声,暗道:“难道你不想当这皇帝么?何必假惺惺?”又想到耶律阮称帝已经是大势所趋,对他也有好处,不管怎么说,耶律阮已经答应立他为皇储。所以即便心中有所不服,也不得不一撩衣袍,跪倒在地,大声道:“众望所归,王兄不再推辞了!正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王兄,千万莫要冷了麾下将士,天下臣民的心啊!臣弟耶律天德恭请王兄登基继位!”

    耶律天德这般一说,随耶律天德前来的文武大臣也纷纷出列奏请耶律阮登基当皇帝。刹那间,诺大一个帅帐之中,就只剩下耶律阮与李风云还站着。

    “好,好,好!”耶律阮等的就是耶律天德的表态,眼中立刻豪光四方,虽然看见李风云仍然还站着,微微皱了皱眉毛,也知李风云不会就这般轻易拜倒在的帐下,连说了三声好字,“既然如此,孤王若是再不许,岂不是让天下臣民失望?孤王答应,应众位所请,勉为其难,担起这重任,择吉日登基称帝,号令天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齐声贺道。

    一股难以描述的豪情与满足感忽然从耶律阮心头升起,那一瞬间,耶律阮感到一股无以言表的神圣与骄傲,刹那间,世上所有的生灵都似乎变得渺小而微不足道,宛如一只只蝼蚁,生死都掌握在他手中,这世上似乎只剩下他一个人。

    不,还有一人,孤零零地站在蝼蚁中,显得格外的碍眼。这让耶律阮感到了一丝不快,这丝不快迅速涨大起来,如一团阴云沉沉的压在心头。耶律阮从心底涌出一股难以抑制的杀意,恨不能降下雷霆天威,立刻将那个孤零零的身影轰成齑粉、挫骨扬灰。

    但是耶律阮知道,他不可以这样做,现在还不是杀李风云的时候,而且也未必真杀得了他。他还有许多不方便亲自出手的事情要那人去做,不方便说的话要那人说出来。更重要的是,那人是他布置在中原的一粒重要棋子。他相信,只要有这个人的存在,他迟早会将整个中原纳入囊中,做下连耶律德光也未曾做到的不世伟业。

    不止是中原,区区中原又算得了什么?南唐、南楚、西蜀、南汉、吴越、南邵、吐蕃、于阗、靺鞨、韦室……但凡太阳能照到地方,看得到月亮的地方,他都要征服。他要做到真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耶律阮感觉自己犹如飘在云端,整个天下已经容不下他的雄心壮志。他坚信,他能做得到,因为,他还年轻,这一年,他才三十一岁,几十年的时间,足以让他施展抱负,一展鸿途。

    大辽大同元年五月底,耶律阮在原镇州,现大辽中京镇阳在耶律德光的灵柩前登基做了大辽皇帝,改年号大同元年为天禄元年(注1)。同时昭告天下,整军准备挥师北上,力逼述律平、耶律洪古就范。

    耶律屋质前来观礼,向耶律阮称臣,但不愿参与耶律阮对述律平的征伐。

    注1:历史上耶律阮真实登基的时间是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四月底。本文因为情节的需要,推迟了一个月。本文中所述的耶律阮北归后南返镇阳城等情节纯属虚构,实际上,耶律阮一直都在北归的辽军军中,几乎是耶律德光死后没几天就登极做了皇帝。


………………………………

第五百八十二章 述律平

    》临潢府,上京。

    虽然是辽国的都城,但比起中原城市的繁华起来,上京实在寒酸得可怜,甚至还比不上大一点的县城,皇宫也小得可怜,即便是宫中缀满了黄金,也显露出一股说不出的土气。也难怪辽国的皇帝更习惯于住在金帐之中。

    述律平不喜欢住在四壁是墙的宫殿中,住在那里,她觉得憋屈。草原上的雄鹰,应该振翅苍穹,而不应该被关在牢笼中,虽然那里也许会温暖舒服许多。相比之下,她更喜欢草原上扑面而来野蛮而自由的气息。

    她不喜欢汉人,因为汉人太柔弱,缺乏草原男儿的那股子桀骜与不训。虽然汉人制造的东西的确很好用,但是她相信,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只有在凛冽寒风中相互撕咬中成长起来的狼崽子,才算是真正的好男儿,而绝不是那些柔弱、乖巧、善于察言观色的汉人。

    述律平认为汉人的有些东西,契丹人也许该学,但有些东西,却是沾染不得。比如汉人的迂腐与顺从,相比之下,汉人就像是被驯服了的狗,而契丹人才是草原上的狼。

    每当看到汉人奴隶像只鹌鹑一般在契丹人的皮鞭下瑟瑟发抖,眼中只有乞求与讨好,没有半点反抗的勇气,述律平就感到一阵厌恶。强大的契丹如果将汉人的东西都学过来,她知道,总有一天,苍穹中的雄鹰迟早会变成一只躲在笼子中的鹌鹑,草原上坚强而桀骜的银狼,也会变成只摇尾乞怜的狗儿。她绝不愿看伟大的契丹落得如此的下场。温柔乡也是英雄冢,多少英雄豪杰都消磨在温柔乡中,变得不堪一击。

    然而,汉人的习性像一种瘟疫一般,传染给了契丹的勇士,与汉人接触得越多,契丹便感染得越厉害。所以她并不支持耶律德光征伐中原之举,述律平认为,当契丹人征服中原之时,便是契丹人灭亡之际。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述律平杀了无数契丹人,却不肯杀汉人赵思温的原因所在。

    当初,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机新逝,朝野上下觊觎权力的部族蠢蠢欲动,她的地位也岌岌可危。述律平召集诸部首领和重要大臣前来议事。

    那是一次简短的会议。

    述律平问群臣道:“你们想念先帝吗?”

    众大臣当然面露哀伤,回答道:“臣等深受先帝大恩,怎能不想?”

    述律平微微一笑:“那好,既然如此,哀家就不好不成全诸位,请诸位去见先帝吧!”

    述律平收起笑容,一声令下,近百名反对她的部落首领和朝廷重臣统统被砍了脑袋,尸体送去给太祖殉葬。

    手段直接而简单,述律平一直引以为傲。

    此后,但凡被述律平怀疑不轨的高员显贵,结果只有一个,便是代她传话给先帝,然后将其拉到耶律阿保机的灵前杀掉了事。

    但是对于一些功勋盖世的大臣元老,这法子是不管用的,于是述律平先让人散布流言,然后以流言为罪,撤职的撤职、处斩的处斩。这其中包括创制契丹文字的耶律突品不、祖父对阿保机有救命之恩的耶律铎臻、为契丹开疆拓土的耶律迭里等等。

    没想到正当述律平杀得兴起的时候,却碰上了一根硬骨头。那就是原平州刺史赵思温,投靠契丹的一名汉臣。

    在耶律阿保机讨伐渤海国的战役中,赵思温力战扶余蛮子,多处身受重伤,为契丹立下不小的功勋,耶律阿保机曾亲自为他调药。

    当述律平也要他去“侍奉先帝”时,令她惊讶的是,这个赵思温竟然不肯就范。

    述律平质问道:“你是先帝亲近的人,先帝曾为你亲自调药喂你,你有什么理由不去?”

    赵思温的回答述律平至今还记得,他答道:“要说与先帝亲近,谁又比得上皇后呢?如果皇后肯去侍奉先帝,臣一定跟在身后。”

    众臣听了立刻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述律平。

    在众目睽睽之下,述律平立刻做出了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