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环保大师-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登陆火星,人们可以先通过电磁发射将火箭从月球上发射出去,这样节省的燃料就可以让航天器在宇宙空间中继续加速,从而大大缩短航行时间。

    将基地车驶入山洞,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展开过程。

    四人足足用了两天时间,基地车才总算展开完成,填了大半个山洞。

    随后林寒开启飞船自带的小型核反应堆,并设置程序,令几台月球机器人自行探测、修整地形,为后续的基地建设做准备。

    “终于完成了。”看着从基地列队出动的蜘蛛形月球机器人,吕建不由说道。

    “辛苦你们了。”林寒这时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已经向地球发送消息,现在就准备返程吧。”

    四人很快乘着月球车,回到了着陆地点,登上返回舱。

    相比于登月,从月球返回就要容易得多了。

    逃逸速度小,也没有大气阻力,也无需顾忌低空音爆……返回舱的发射看上去就像是二踢脚蹦起来一样,从基座冲天而起,迅捷而流畅,不多时便进入轨道,启动返回程序。

    ……

    从月球轨道脱离,直奔地球,返回舱最终降落在南太平洋。

    万象安全服务公司的几艘军舰已经在附近等候多时,林寒与罗萱乘船离开之后,万象空间探索公司、华夏航天科技集团以及各界媒体才蜂拥而至,迎接吕建、梁文山两位登月英雄。

    早在袭月1号升空之前,万象空间探索公司就备受世界瞩目。

    尽管人们多少都已经有了些心理准备,但万象的载人登月如此成功,依然让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万象此行,不仅完好地让两个人实现往返,带回了几十公斤的月壤、月岩,甚至还在澄海修建了一个基地!

    这让西方世界感到极度震惊——尽管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但眼看着华夏就要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抢占制高点,欧美各国终究是有些坐不住了。

    别等万象都占领全月球了,自己连个基地都还没有。

    德国某左翼领袖表示:“我们现在必须要正视,华夏的崛起已经变成不容置疑的现实。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征服了海洋,但如今,华夏或许就要征服宇宙了。”

    美国一位参议员则露骨地表示:“冷战并没有结束,它只是休战了一段时间……”

    美俄关系升温,中俄关系遇冷。

    英国自由民主党党魁称:“欧洲甚至包括北美,都应该更加团结一致,面对全新的世界格局。”

    同时,nasa等欧美各国航天局,纷纷宣布新的登月计划……

    美国共和党党鞭认为,美国应该退出万象环境委员会,但这个意见遭到了希拉里的驳斥。

    只是大势所趋,万象空间探索公司的登月引发了整个西方世界的高度警惕,希拉里的个人力量终究有限,况且在有些事情上,她本人的态度也不可能完全偏向万象集团。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大西洋工业联合体应运而生,美国、欧洲各国都加入了该组织……

    8)

    微信省流量免费,关注本站公众号的方法:”;或者查找公众号→搜索“新笔阁”,记得核对我们的哦。




第509章 约书亚·希多

    随着北大西洋工业联合体NAIC(North_Atlantic_Industrial_Consortium)的成立,被普遍称作是“新冷战”的世界格局开始显山露水。

    各方势力都逐渐向两极靠拢,围绕着美国、华夏分别形成两大集团,在经济、外交展开全方位对峙,全球军费预算也同步跃升……

    外界因袭月工程而暗流汹涌,万象集团内部也并不平静,准确地说,是奇点研究院变得有些混乱。

    就在上个月,林寒亲自下令,暂停所有与强人工智能技术有关的科研项目,且研究院不再接受相关的项目申请。

    以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为两大支柱的奇点研究院,瞬间就被砍断了一条腿,这在全院乃至整个人工智能学界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研究院内外,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但林寒却始终没有作出明确的回应。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原负责人工智能研究的奇点研究院副院长约书亚·希多,亲自跑到万象大厦也即十次方大厦,以准备单挑的架势,怒气冲冲地找到了林寒。

    这位被誉为“神经网络之父”的英裔美国老头,天不怕地不怕,自然也是不怕董事长的。

    “砰!”

    七十多岁的约书亚·希多一拍桌子,胡须连同整个身子都在颤抖:“林,你必须给我一个解释!为什么,为什么你要终止这些项目?为什么?”

    林寒抚了抚额,随即压手示意:“冷静,希多教授,冷静……你的心脏病还没好呢。”

    “你在威胁我吗?!”约书亚·希多却并没有变得冷静,反而又拍了一下桌子,“如果你不能给我一个解释,我宁愿从1024米的高空跳下去,也不会继续留在你的研究院!”

    作为神经网络之父、人工智能领域最权威可能没有之一的学界泰斗约书亚希多教授,无疑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平行世界,勿对号入座)

    尽管在谷歌学术上拥有高达三十万的引用数,位居“人工智能三巨头”之首,门生无数,德高望重,荣华富贵召之即来。

    但约书亚·希多依然沉迷于学术研究,不愿涉足商业,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计算科学与运筹学教授,领着每年几十万美元的薪水,过着清贫的生活。

    当初为了挖来希多教授,除了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林寒还专门答应为他解决心脏病问题,许诺在三年之内,让他可以离开心脏起搏器正常生活。

    就这样,希多教授当初还犹豫了好久,才磨磨蹭蹭地离开麻省理工,成为奇点研究院的副院长,分管人工智能的相关工作。

    林寒见希多教授依然情绪激动,便只好用生命权限,手动给他降了降血压。

    半分钟之后,希多教授坐下来,但依然毫不让步:“你为什么要终止这些项目?你可是万象科技的董事长、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而不是某个小公司的目光短浅的蠢货老板!”

    林寒摆弄着桌上的磁悬浮地球仪,斟酌道:“希多教授,你知道,早在你来研究院之前,我就一直在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知识……”

    “我之前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几万台录像、录音设备,以及几万枚植入体内的微型芯片,收集2000只黑猩猩的行为数据。”他缓缓说道,“借助这些数据,在两个月前,我成功构造了一个黑猩猩AI。”

    “然后呢?”希多教授迫不及待地问了句,然后又困惑地摇摇头,“我怎么不知道这个实验?”

    “那是三年前的事情了,而且……作为整个万象集团的最高负责人,我知道其他人不知道的事情,难道有什么奇怪吗?”林寒说道。

    “好吧……”希多教授点了下头。

    林寒继续说道:“我又用一个月的时间,为这个黑猩猩AI设计了以手语为基础的自然语言系统。”

    希多教授显得很不平静,连忙问:“难道你已经创造了一个强AI?”

    “当然没有,不过应该也有点接近了。”

    顿了顿,林寒接着说道:“在这个黑猩猩AI身上,我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现象,比如……”

    “比如什么?”

    “说谎。”

    希多教授腾地站起来,瞪大眼睛:“这不可能!难道你没有设计阻止谎言的底层代码吗?”

    “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模拟饥饿、模拟交配,它有时会失效,而我至今都没有完全搞清楚导致其失效的机制,也无法在阻止谎言发生的同时,实现AI的完整运行。”林寒往椅子上一躺。

    希多教授眉头紧锁,脸上阴晴不定,重新坐回座位,半晌说:“所以,你才决定终止强人工智能的项目?”

    林寒思考了半秒钟:“只是暂停而已。”

    希多教授问:“你能不能将这个AI给我看看?”

    “如果你愿意加入华夏国籍,并签署新的保密协议与劳动合同,那么当然是可以的。”林寒补充道,“你应该知道,现在的局势比较敏感,我们不得不这么做。”

    希多教授一滞:“那你准备暂停多久?”

    “这个,不好说。”

    “不好说?”希多教授一脸的无法接受,“所以,我要在一个长度不确定的时间内,当奇点研究院的看门老头?”

    “弱人工智能旧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而且你也可以参与到一些量子算法的研究上面……”

    “没有强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科学,还有什么意义!”希多教授一挥手,“林,你现在就告诉我,这个月,被停止的项目能不能恢复?”

    “如果不能,我现在就辞职!”

    “希多教授,还有半年,你就可以脱离心脏起搏器生活。也许半年之后,我们就可以搞清楚许多问题,重启那些项目。”林寒说道。

    希多教授却连连摇头,呼出一口气,站起来晃动着右手食指,情绪有些激动地说道:“我从麻省来到云州,是为了强人工智能,而不是为了一个76。4岁的老人的心脏!”

    “半年……你能保证,半年之后必然重启这些项目吗?”

    林寒闻言沉默,手指敲着桌面,目光停在地球仪上,半晌不语。

    他最终微微一叹,起身伸出手:

    “那么,希多教授……有缘再会吧。”




第510章 70万行代码

    一周之后。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北大西洋工业联合体NAIC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今天迎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神经网络之父、奇点研究院前副院长约书亚希多教授。

    为此,实验室主任,当年名震全球的阿尔法狗的设计者戴密斯哈塞比斯亲自带人出来迎接。

    三十多年前,16岁的哈塞比斯进入剑桥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的时候,希多教授正好就在那里任教。

    尽管交集不多,但论起来,希多教授不光是长者,同时也算是他的老师了。

    “希多教授,欢迎您的到来。”约书亚希多刚下车,哈塞比斯就热情地与之握手。

    “你好。”希多教授也点头笑道,分别与其他几人握手,便随哈塞比斯进入NAIC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大楼。

    一路上,哈塞比斯与希多教授边走边聊,时而提起校园逸事,谈笑风生。

    等到了哈塞比斯的办公室,正事也随之进入话题。

    “……戴密斯,和我说说你们的「乌拉诺斯计划」吧。”希多教授说道

    哈塞比斯为他倒了一杯茶,一边说:“我想您应该已经了解到,强人工智能「乌拉诺斯」是我们最重要的项目,也是NAIC建立这个实验室的根本原因。”

    “NAIC首脑会议认为,在不进行大规模战争的前提下,强人工智能将是遏止华夏的最有力工具之一……”

    “不。”希多教授忽然打断他。

    “嗯?”哈塞比斯一怔。

    希多教授强调地说:“没有之一。强人工智能是科学皇冠上最大的那颗宝石,绝对,绝对没有之一。”

    “我赞同您的看法。”哈塞比斯笑道。

    希多教授接着问:“《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怎么样了?”

    “NAIC正在组织重新修订该条例,昨天我在国家科学基金会得知,有关深度学习技术的限制已经确认将被废除。”

    “这还不错。”希多教授不由点头,然后有些感慨地说,“唉,没想到,曾经对人工智能最保守的欧盟,如今正准备解除技术限制,而曾经最激进的奇点研究院,却开始固步自封了。”

    哈塞比斯不由问道:“教授,您能告诉我,奇点研究院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世界公认的人工智能技术圣地,居然会中止所有的强AI项目,甚至连您的辞职都不能起到丝毫作用?”

    “嗯……林认为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强AI存在巨大风险。”

    “什么风险?”

    希多教授迟疑了十分之一秒钟:“他没有细说。研究院内部得到的信息,与外界得到的几乎没有差别。”

    哈塞比斯沉默片刻:“教授,我听说,奇点研究院已经制造出拥有上千逻辑比特位的量子计算机,而且……”

    “我不能违反保密协议。”希多教授摇头,但随即也斟酌地说,“不过我想……你们应该已经有所判断了,至少,传统计算机绝对无法支撑起那样强大的万象云。”

    哈塞比斯微微点头,没有继续多问。

    希多教授喝了一口茶:“「乌拉诺斯」都有哪些参与者?”

    “几乎所有。”哈塞比斯缓缓说道,“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D…ave,波士顿动力,BAE系统,雷神公司……当然还有NAIC的大学、国家实验室们。”

    “看样子,你们是准备动真格的了。”希多教授露出笑容。

    “当然。”哈塞比斯说道,“不过我们还缺一位卓越的首席科学家,而我想,没有人比您更适合担任这个职位……希多教授,您觉得怎么样?”

    希多教授微微一叹,感慨道:“我马上就要76。5岁了,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在有生之年见证强AI的出生。所以,我有什么理由拒绝你们呢。”

    哈塞比斯笑起来:“这是我们的荣幸。”

    ……

    约书亚希多从奇点研究院离职并加入NAIC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消息,在人工智能界不可避免地引起一阵波澜,但由于此时暗流汹涌的世界局势的衬托,倒也不算太大的新闻。

    几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在此期间,媒体曝光最多的就是北大西洋工业联合体的一系列载人登月计划。

    轻车熟路的美国进度自是最快,据说大约一年之后即可发射最新的运载火箭土星九号,运送四人乘阿波罗21号飞船登月。

    尽管土星九号的推力明显比巨人B3差一截,阿波罗21号飞船作为月球基地部件,也同样没有袭月1号“完整”,但西方的一些媒体,仍然抓着比袭月1号多两个的载人数量不放,大肆吹嘘了一番。

    万象集团完全无意多说,作为董事长的林寒更是露面愈少。

    此时此刻,林寒就一个人坐在自家书房的电脑桌前,看着眼前四个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眉头紧锁。

    黑猩猩AI至今没有解决的谎言问题,加深了林寒对深度学习技术的疑虑自我进化出来的人工智能,可能拥有欺骗人类的能力。

    因此,他愈发坚定了人工设计的想法,禁绝内核代码自我完善,以保证人工智能的忠诚。

    眼前屏幕上的代码,就是由林寒用键盘一行一行亲手敲出来的AI内核。它的最初版本有数百万行,经过多次改进,现在只有七十万行左右。

    indos系统的代码量也就几千万行,单就数量而言,七十万行代码已经是十分惊人的数字,多数程序员一辈子都写不了这么多代码。

    更何况,这些代码还是基于量子算法的强AI内核代码,难度和一般代码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即便以林寒如今的身份地位,如果宣称自己以一己之力写出这样的七十万行代码,估计都会有人认为是他精神出了问题。

    这些内核代码在通过形式验证之后,便会永久固定,不会自我进化,甚至无法被重新编辑。

    林寒相信,只有这样设计出的强人工智能,才是足够可靠的。

    



第511章 仿星器

    奥顿基地的信息,是通过量子加密渠道发送到万象云上面的。

    林寒其实已经有所预料,此时打开一看,脸上顿时露出笑容,仿佛刚才的疲倦都一扫而空。

    可控核聚变!

    奥顿基地最关键的科研任务,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研发,已经完成并通过验收……换句话说,万象集团已经掌握了在这个时代几乎可视为无穷无尽的清洁能源!

    现在只要林寒愿意,分分钟就能让沙特阿拉伯那些石油国家集体破产,进而一统全球能源产业,获得莫大的社会支配力。

    想到这里,他当即稍作收拾,然后乘飞机直奔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在万象安全服务公司的一个秘密军事基地坐上潜艇,驶向位于太平洋深处的奥顿基地。

    当年因前总统遇刺而上位的墨西哥总统奥洛夫多尔,在任期的最后一年,成功修改了墨西哥法律,取消了总统大位的连任限制。

    不过奥洛夫多尔本人并没有接着当下去,享受这一福利的是万象集团一手包装出来的“战争英雄”恩里克帕斯奎尔塔托切将军。

    仪表堂堂的塔托切,在成为墨西哥总统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被媒体曝光。至于墨西哥的治理工作,则主要由万象实验室设置的“国家宫政策顾问小组”包办。

    在事实上,这个所谓的“政策顾问小组”承担了墨西哥行政、司法、立法层面的所有最高决策任务。

    墨西哥国内能与之相抗衡的力量,唯有掌握全国经济命脉的万象科技有限公司中美洲分公司,以及掌控全**事系统的万象安全服务有限公司中美洲分公司。

    在万象集团的家长式管理下,墨西哥不仅迅速摆脱了动荡的局面,经济民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犯罪率连年急降,人均收入则持续增长……

    只负责在媒体上露脸的塔托切总统,俨然成为了普通民众眼中的“墨西哥救星”。

    乘坐核动力潜艇进入奥顿基地,林寒当即在刘德凯、古丽安等人的带领下,来到位于西区的仿星器。

    由于核聚变温度太高,动辄上亿度,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下,没有任何材料可以承受。

    所以人们对核聚变的研究思路,基本就是两个,磁约束与惯性约束,其中磁约束最被看好。

    而磁约束装置仿星器、托卡马克,则是此前人们普遍认可的最可能成功的两种可控核聚变装置之一,也是各国攻关的重点方向。

    相比于托卡马克,仿星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丑。

    从外观上看,托卡马克是规则圆润的环形,而仿星器却像是个大麻花,扭曲变形,长得十分抽象。

    虽然外表不怎么样,但仿星器的技术却比托卡马克更复杂,功能更稳定,体积也可以更小。

    奎文克人的聚变反应堆,正是基于仿星器建成。

    眼前的仿星器大约有一栋普通居民楼大小,被海钢外壳包裹着,外表平平无奇。

    刘德凯这时说道:“林总,经过我们的反复检验,这座反应堆的年发电量可以达到1200亿度,比整个三峡水电站还多。”


第512章 第四次工业革命

    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关系,能量与质量可以实现彼此的转化,核反应的能量正是来源于反应中质量的亏损。

    铁元素是所有元素中平均核子质量最低的一个,因此,比铁更重的元素都可以通过裂变释放能量,而比铁更轻的元素则可以通过聚变释放能量。

    相比于更重的元素,比铁更轻的元素的平均核子质量随原子序数变化要迅速得多,这使得核聚变释放的能量远大于核裂变。

    而且核聚变使用的燃料储量更大、更易获取,同时其辐射污染、故障危害也都要小得多。

    所以一直以来,可控核聚变都被视为是能源领域的终极神器。

    但由于技术门槛太高,过去人类能做出来的,要么是氢弹这种不可控的聚变装置,要么就是各种不可持续的“人造太阳”。

    还有一种静电约束核聚变装置「fusor」,普通人就可以尝试制作,如之前报道的美国少年制作的所谓聚变反应堆就是这种。

    不过「fusor」的特点是:输入功率大于输出功率,也就是无法产出能量,反而很耗电。当然,尽管并没有实际意义,但它也很考验基础知识与动手能力,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的。

    直到今天k1仿星器诞生,人类才终于有了一种可控、可持续、可输出能量的核聚变装置。

    而且它的功率十分强悍,一座就能胜过整个三峡水电站,成本却极其低廉,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更重要的是,等到月球澄海基地建好,万象就可以利用月球上储量丰富的氦3实现核聚变,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变能源,将让传统能源产业迅速瓦解崩溃。林寒已经可以想象,未来几年里,石油国家、汽车公司集体破产的壮观场面了。

    而通过提前布局的“新工业基金”,垄断了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机技术的万象集团,则必然可以强势主导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缔造了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第二次、第三次缔造了“世界警察”美国。

    第四次工业革命,无疑更会造就一个空前强大的组织……

    参观完仿星器,又在奥顿基地视察一番,并大笔一挥为科学家、工程师们发了总共6亿元人民币的奖金,林寒便约古丽安到行政中心的会议室相谈。

    在地球待了快三年时间,相比于初来乍到,奎文克人已经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