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环保大师-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油田毕竟不同于金矿。

    金矿一来是储量较少,不像油田那样动辄百千万吨甚至数以亿计,二来黄金的用途主要只是货币金融领域,以及小部分工业生产活动。

    石油就不一样了。它的用途涉及工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包括最核心的机器能源,以及各种石油化学产品,如塑料、合成纤维、化肥、农药、合成橡胶。。。。。。

    再远些来看,上至航天器、超级计算机、战斗机等大国重器,下至衣服、粮食、避韵套。。。。。。无一不能离开石油。

    石油是当之无愧的工业血液。

    如某些富石油国家,一边搞着和现代民主共和格格不入的封建制度,暗地里又支持着部分恐怖分子满搞事情,却依然活得潇洒滋润,连美国、华夏两大流氓都装作没看见。。。。。。

    无怪乎有人会说:如果谁能掌控粮食,他就将掌控所有的人;如果谁能掌控石油,他就将掌控所有的国家。

    对于一个油田,哪怕规模不大,林寒也绝不会拱手相让。

    得到油田的位置信息之后,他随即找到陈之贤:“劳滕省的整体经济状况怎么样?”

    “东帝汶首都帝力和劳滕省省会圣保罗,是全国最发达的两个。。。。。。农村。嗯,差不到。”陈之贤耸耸肩。

    “除了圣保罗稍微像点话之外,劳滕省大部分地区都很贫瘠,人口也十分稀疏。”

    林寒微微点头,问:“如果我在劳滕省东部买下一大片土地,比如三百平方公里再加上杰科岛的话,大概要花费多少?”

    “只要不是耕地,很容易就能买到,价格也相当低廉,可能比澳洲北领地的生地还要便宜。耕地的话要贵很多,但好在面积并不大。我估计,三百平方公里,价格应该在600万美元左右。”

    “不过,要想拿到杰科岛,恐怕不会太容易。”

    林寒一怔:“为什么?”

    陈之贤解释说:“这个小岛在东帝汶传统文化里面,带有一些特别的象征意义,不只是一个小岛那么简单。”

    林寒皱眉:“类似圣地的那种?”

    “那倒不至于,其实只要高价收购就行了。以前那里禁止普通人进入,但近些年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逐步开放了。”

    陈之贤停顿了一下:“我觉得,这个可能需要和总统谈一谈。”

    。。。。。。

    第二天,除之前那个受了枪伤的华人之外,余下的人都已经无碍,便与林寒一起,乘船前往东帝汶劳滕省的省会城市圣保罗。

    圣保罗名义上是省会城市,但硬设施看起来,也就比华夏一个镇中心强不了多少,稍远一些便是农村,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

    整个圣保罗市最繁华的地段,也就是省政府大楼、医院、学校、商会、华人以及政商权贵住宅的聚集地。

    整个东帝汶只有一所大学,也就是位于首都帝力的东帝汶国立大学,成立已有十几年。

    劳滕省的最高学府,则是位于圣保罗的一所技校,据说圣保罗的这所技校,背后还有华夏实力派名校“鲁东绿翔高级技工学校”的支持。。。。。。

    至于市政府大楼,不存在的。

    或者说,市政府大楼就是省政府大楼里的某个办公室。

    。。。。。。

    来到圣保罗当天,林寒便决定直接住在陈之贤家里,毕竟这里实在也难找一家比较像样的宾馆。

    在陈之贤家的别墅里,他见到了陈之贤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女儿等等,粗略估计恐怕有几十口人。

    这样联系紧密的大家族,在华夏国内是绝少见到的。

    华夏的计生政策,本来是为控制人口而设置,但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它最大的意义却是成功消除了,华夏几千年以来长期存在的大量世家宗族,为出身普通的人创造了更多进取机会。

    “叔叔好!”

    陈之贤的女儿乖巧地问候着,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

    林寒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几岁啦?”

    “三岁了。”

    林寒取出一张华夏红钞,递给小姑娘:“来,叔叔给你的见面礼,这张钞票可是来自我们家乡的东西。”

    小丫头惊喜地接过大红钞,雀跃起来:“谢谢叔叔,叔叔最好了!”

    林寒微笑着,随即便由陈之贤领着,来到他暂住的房间。

    而他前脚刚走没多久,陈之贤的妻子便走到小姑娘的身边,哄道:“宝宝乖,让妈妈来帮你收着。。。。。。”

    “哦。。。。。。”小姑娘不开心撅了撅嘴,不过还是把钞票递给了妈妈。

    妈妈露出笑容,摸了摸她的头发:“以后等你上学了,妈妈就拿它去买试卷给你做,好不好?”

    小姑娘哪里知道试卷为何物,当即欢呼:“好哦,妈妈最好了!”

    “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上学呀?”




第152章 父与子

    “父亲。”

    陈之贤的父亲年纪颇大,头发已经花白。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但气度却还十分矍铄。

    此时此刻,他的神色有些不太好看:“说吧,这次到底都发生了什么事?”

    陈之贤犹豫了一下:“在返航过程中,我们的货船遭遇了一伙海盗,包括货船在内,所有东西都被对方掳去。。。。。。”

    陈父眉头拧起来:“你和小刘他们几个,是怎么得救的?”

    “我们乘救生艇逃离的时候,遇上了林先生,是他搭救了我们一把,最终让我们成功获救。。。。。。不过,澳洲海警至今也并没有抓到海盗。”

    陈父叹气,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所以,咱们家的那艘船,就等于说是沉到海里了?”

    陈之贤默然。

    陈父摇着头说:“我就说,你毕竟还是太年轻了,做事太莽撞,不听劝啊。。。。。。当初你买船的时候,我就有些担心,但终究还是让你做主了。”

    “现在的情况,货船加上上面的货物,这一趟咱们家可算是赔大了,搞不好连这栋别墅都要卖掉!”

    陈之贤说道:“任何生意都有风险,总不能因为风险,而放弃一个产业吧。如果真是这样,那也就不会有人出海了。”

    陈父质问:“那你为什么不选择一个风险更小的行业?东帝汶正在发展,乘着这趟车,有华人商会的帮助,咱们家的生意不可能赔。”

    “风险低,收益也低。”

    陈父哼了一声:“我就问你,能有什么风险?”

    “如果印尼再次侵入东帝汶,我们这些华商不管怎么老实,最终都会回归贫困,甚至可能会性命不保。”

    陈父不以为然道:“以华夏现在的力量,你觉得印尼还会做出这种事?”

    陈之贤沉默了一会:“华夏确实已经十分强大、稳固,但即便在华夏国内,老实经商的人,依然会有各种各样难以避免的风险。”

    “父亲您可能还不知道。从几年前开始,华夏人已经很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现金,网上的经营活动愈发繁荣。”

    “相应的,那些开些小店、做些小生意的商家,却活得越来越艰难。他们要么是融入互联网,要么就是被时代淘汰,看着日渐惨淡的生意,除了咒骂电商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东帝汶虽然穷,但也需要工业化,也需要更丰富的经济内容。我们家之前的那些生意,并不是必要的,早晚有一天都会衰落,与其这样,不如趁早转型。”

    陈父敲着桌面,有些生气:“所以呢,你就让咱们家直接转型到十年前的状态?”

    陈之贤沉默片刻:“就在昨天,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机会。”

    “更好的机会?我们还能有什么机会?”

    “今天来的这位林先生,是华夏国内的一位企业家。。。。。。他的实力相当雄厚,将于近期在东帝汶进行石油资源的投入,我已经答应他,成为他石油公司的负责人。”

    陈父瞪起眼睛:“你要帮别人干活?”

    “他给出的条件十分丰厚,我可以获得一部分股份。。。。。。还有薪水。”

    陈父拍着桌子:“你把家产赔了,还有薪水,那家里其它的生意呢?我们跟澳新银行借的贷款呢?”

    陈之贤犹豫了一下:“家里其它的生意,能卖掉的可以都卖掉,林先生的计划很宏大,不是小打小闹能比的。”

    陈父气得笑了:“小打小闹?你都开始看不起自己的家人了?如果没有你爷爷和我的小打小闹,哪来的你?”

    陈之贤辩解道:“相比于林先生宏伟的计划,我们家之前的生意,确实只能算是小打小闹,这是事实。”

    陈父一挥手:“你别再说了!你愿意给别人打理生意,我拦不住你。但是家里其它的生意,你以后不要再管了!”

    “父亲。。。。。。”

    “出去!”陈父一脸冷峻。

    陈之贤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叹了口气,神情低落地转身离开。。。。。。

    离开父亲的房间,走出没多远,他却看到林寒正站在附近,倚在楼道的护栏上。

    陈之贤有些尴尬,走过去:“你都听到了?”

    林寒微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没什么,能证明一个人的只能是岁月,证明你父亲的岁月已经过去,而证明你的岁月才刚刚开始。”

    有的时候,林寒会觉得,身为一个孤儿也并非没有好处。

    虽然没有父辈的庇护,但相应地也没有来自父辈的压力,同时也没有让许多同辈人不胜其烦的“亲戚”。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东帝汶早晚会是我们的。”

    。。。。。。

    劳滕省省会圣保罗东部,大约三百八十平方公里的土地,经过与包括省政府在内的多方洽谈,最终被林寒以800多万美元的价格打包买下。

    整个过程大体还是比较顺利的,劳滕省的省长,对林寒这位来自天朝的“工商业巨头”,表现得相当恭敬。。。。。。

    这将近四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部分都是资源匮乏而且不宜耕种的未开发生地,价格十分低廉。

    当然,其中少许的耕地和农民住宅,在购买时确实花费了较高昂的代价。毕竟在农业社会,土地对农民的意义确实是相当重要。

    被受够了土地的农民,大部分都拿着钱到其它地方安身去了,毕竟林寒开出的价格可以说是十分优厚的,足以让他们在东帝汶的大部分地区重新安家立业,过上宽裕一些的生活。

    还有一小部分农民,由于耕作技术较为高明,在土地被林寒收购之后,转而成为他的雇工。

    毕竟这将近四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中,还有三百多平方公里,是将要用于农业生产的。

    按照林寒的设想,未来的东帝汶将会是“劳滕熟而天下足”,东帝汶的粮食就由劳滕省承包了。

    有他的高级生物权限,以及来自华夏的一些技术、资源,这绝对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

    劳滕省东部的一大片土地,被林寒顺利承包。

    但果不其然,当他提出要买下杰克岛的时候,劳滕省省长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这件事他做不了主,如果林寒真想买,必须要找东帝汶总统谈才行。




第153章 林寒奖学金

    劳滕省面积大约为1700平方公里,比青林县大一些,但放在全华夏的县级行政区里面,这点面积还真不算什么。

    比如华夏面积排名第十的县级行政区——尼马县,面积就达到七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东帝汶全境。

    更不用说华夏排名第一的疆省某超级巨县,面积高达二十万平方公里,跟整个英国的面积都差不太多,简直是要逆天的节奏。

    林寒买下的土地,位于劳滕省最东部,整体形状有点像牛头,两个“犄角”分别是东帝汶最东部的半岛地区,以及北面的另一个半岛。

    “牛脸”面积最大,三百平方公里左右,也即林寒准备用于农业生产的地区,大部分将投入粮食作物生产,小部分用来种咖啡豆。

    虽然土地的先天条件差了些,但有化肥、优质粮种、高级生物权限等加持,产量应该不会低于华夏平均水平,这对东帝汶的农业水平来说,已经可以说是非常惊人。

    除农业区之外的区域规划,包括两个半岛在内,皆为工商业区以及住宅区。

    在和劳滕省省政府洽谈的过程中,林寒表示,他以及一些华夏企业,将会陆续对这一片区域进行投资,只前期的投资就不会少许一亿美元。

    一亿美元,这个数字可把省政府的一众官员都震懵了。

    整个东帝汶,建国至今,从外国拉到的投资累积也不过两三亿美元。

    现在劳滕省一下就是一亿,简直不敢想象。

    一块本来贫瘠的土地,转眼就能拉来上亿美元的投资,劳滕省政府上下都无比振奋,当即就给了一个“万象开发区”的名头,作为精神上的支持。

    林寒又表示,愿意低价卖给省政府少量的公司股份,省政府却表示囊中羞涩,无力购买。

    林寒则回复说,来点免税政策什么的,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于是经过省政府的一番讨论,他最终拿到了包括各种免税、减税政策在内的许多政策性优惠。

    虽然短期来看,以东帝汶各级政府的管理水平,除免税之外,大多数政策优惠都没什么卵用。

    但等“万象开发区”真正发展起来,这些政策无疑会成为一大利器。

    至于许诺给省政府的少量股份,也是出于利益捆绑的考量,有了官方的背景之后,无疑会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有底气。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杰科岛,也就是油田的真实所在。

    在东帝汶的传统文化中,杰科岛代表着光明与希望,故而杰科岛在此前长期封闭,禁止普通人涉足。

    直到几年前,在经济发展的需求下,杰科岛才开始对外开放,但各方面的管理措施依旧较为严格。

    杰科岛虽然名义上属于劳滕省,但关于它的很多问题,还是得由东帝汶国家政府来决定。

    。。。。。。

    数日之后,林寒与陈之贤乘车来到了东帝汶的首都——帝力市。

    虽然是世界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但首都怎么也得修得气派一些,所以帝力市的情况看起来还是不错的,甚至还有公交车——能超载200%的小型巴士。

    在这里,除政府机关之外,还有其它各个国家的大使馆、企业等机构入驻,当地的华人团体也都将总部设置在此。

    还有就是三家外国银行——大西洋银行、澳新银行、曼底利银行,承担着东帝汶大部分的金融活动。

    “之贤,议会那边的人就交给你了,没问题吧?”

    在帝力稍微逛了逛,林寒便决定和陈之贤,一起去游说东帝汶总统以及议会。

    陈之贤点头:“没问题。”

    林寒说道:“适当的时候,可以许诺一定的利益,包括所谓的政治献金在内。”

    陈之贤笑道:“这在东帝汶很普遍,我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

    “记得和社会党、民主社会党多亲近一些。。。。。。你明白我的意思。”

    “了解。”

    与陈之贤两路出发,顶着天朝投资商招牌的林寒,很快就在总统府,见到了东帝汶的总统玛坦,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东帝汶人,看上去有点像是个中东大叔。

    “很高兴见到你,来自华夏的朋友。”总统满脸笑容,十分热情地与林寒握了手。

    毕竟是一国总统,英语水平还是有的。在这种非正式场合,直接用英语交流即可。

    当然在谈话现场,还是配有几名翻译以及记录人员等,五脏俱全。

    “我也很荣幸见到您,玛坦总统。”

    “请坐吧。”

    两人落座之后,玛坦总统便说道:“林先生,关于万象开发区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一些了。”

    “关于这个宏伟的投资计划,我个人以及东帝汶官方,都表示欢迎与支持,这对于东帝汶的经济民生,以及华、东两国的亲密关系,都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半官腔地说完之后,玛坦总统话锋一转:“不过,杰科岛对于东帝汶人来说,意义非同一般,想必你也是了解的。。。。。。我不建议你买下杰科岛的土地,进行开发。”

    林寒说道:“我们将对包括杰科岛在内的整个东帝汶最东部地区,展开石油勘探。如果没有找到石油,范围还会有所扩大,直至找到新的油田为止。”

    “只要我们找到新的油田,我可以保证,东帝汶国家政府,一定会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玛坦总统缓缓摇头:“正因为是石油工业,政府才会有所顾忌。经过长期的封闭,杰科岛上的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全国最好的环境。”

    “而且,杰科岛只有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勘测出石油资源的可能性很低。东帝汶十三个省,你还是有很多选择空间的。”

    林寒取出一份用德顿语写成的文件,递了过去,玛坦总统拿到文件之后,稍一翻阅,便不禁露出惊讶的神色。

    “这是万象在华夏国内的一些情况,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森林公司。。。。。。我们在环境保护领域,有十分丰富的经验,以及非常先进的技术。”

    林寒说道:“作为一家以环保立足的企业,我们一定会采用最严格的环保标准。”

    玛坦总统沉默了一会,随即说道:“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你们要选择杰科岛这个地方呢?”

    “作为工业用途,那里和劳滕省其它地方,并没有太大区别。相比之下,杰科岛本身具有的象征意义,反而会让你们付出更大的代价。”

    林寒微笑道:“不,杰科岛的象征意义会让我们收获更多。它在传统文中,代表着光明与希望,而我的计划,至少可以为劳滕省人民带来坚实的希望。”

    “这一系列的投资计划,名字就叫做‘杰科岛计划’。”

    玛坦总统表情有了一点变化,微微点头:“象征希望的杰科岛,杰科岛计划。。。。。。这个想法确实不错。”

    “但不管怎么说,任何计划见效也总要有一个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政府必将会承受较大的舆论压力。。。。。。东帝汶才建国才十几年,经济欠发达,很需要社会的稳定。”

    玛坦总统继续说了句:“你知道,从古至今,伤害传统文化都并非小事。”

    林寒神色如常:“那是因为在伤害的同时,人们没有得到均衡的利益。就像华夏那句格言说的那样: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对此,我以个人名义设置了一个奖学金计划,专门针对东帝汶广大贫困家庭以及学生,为他们提供到华夏免费留学的机会,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玛坦总统脸上忽然有些尴尬:“东帝汶每年只有500个大学生,你这个奖学金计划。。。。。。”

    林寒微笑:“当然不止是大学生,目前的计划还包括中学生,华夏的高中可是世界最好的基础教育机构。”

    玛坦总统不由说道:“能和我详细说一下吗?”




第154章 送到恒水中学

    林寒说道:“对东帝汶初中生在三年学习中获得的综合成绩进行测评,选出全国的前5%,然后对他们进行再一次的测试,对不同成绩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奖励。”

    “最优秀的一批东帝汶初中生,将会送往华夏名校如恒水中学、毛袒厂中学、黄岗中学等进行高中学习。。。。。。”

    林寒说的这三所高中,都是华夏国内极富盛名的高考工厂、巨无霸中学,一向以超高强度的教学方法闻名于世。

    这种高强度的高中学校,在华夏可以说是相当普遍。包括林寒曾经就读的青林县中学也是类似的模式,只不过没有那么夸张罢了。

    虽然华夏的高中学习确实压力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残酷的应试教育,正是出身普通的人最主要的上升通道。

    但非常奇怪的是,华夏上下都对这种教育模式,充满了质疑乃至否定的声音。

    按理说,最反感应试教育的,应该是那些比较优裕的家庭,毕竟他们有足够的资源、能力、知识,让子女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与竞争力,而不是一味地靠分数制胜。

    换句话说,应试教育是小民的主场、权贵的客场,素质教育则正好相反。

    但在现实中,不光那些身世优越的家庭热衷声讨应试教育,许多普通人也喜欢凑热闹,搞个大新闻批判一番应试教育,对自己的主场优势浑然不觉。

    在孤儿出身的林寒看来,华夏的应试教育虽然确实存在很多缺点,但在结构上,却是世界最公平的教育制度。

    至于应试教育现在之所以名声不好,主要是它被家庭教育,甩了太多的黑锅。。。。。。

    东帝汶作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其家庭教育可谓是极度缺失。

    对于这里数以百万计的,视听高度闭塞的文盲者来说,生孩子的目的,主要只是获得一个廉价的劳动力。

    生长在这种环境下,大量的东帝汶儿童都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病、死率国际领先,能在生理上成人便是幸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