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环保大师-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有机肥虽然对粮食产量增幅较小,但胜在无污染,且富含有机质,更利于耕地的恢复。

    上百万颗树种,整齐地种在既定的位置,将广阔的农场划分为许多个小型的方形农田。

    随后的某天中午,阳光明媚之际,林寒独自驾驶着五凌宏光,来到农场的中心位置。

    他看着窗外的依然有些荒凉的广阔农场,随即闭上眼睛,一种玄妙的感知便联结了附近的大片圆形场地,半径十公里。。。。。。

    这是无比荒凉的一片区域,贫瘠的土壤之中,各种微生物明显偏少,表现得也并不活跃,相比于青林山那样的森林土壤,简直是死气沉沉。

    对于植物来说,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各种有机质,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养分,意义非同小可。

    那些埋藏在泥土之中的树种,也都沉睡着,也不知是否进入发芽的状态了。

    但这些都不重要。

    在林寒的意志驱动下,原本死气沉沉的微生物们,迅速亢奋起来,仿佛一层密集的浪潮,从泥土中汹涌喷薄,没多久就冲上了覆盖在土壤上的那一层有机肥中。

    从原本贫瘠的土地,一转眼就来到了有机质充沛的有机肥之中。

    这些早已饥渴难耐的微生物,很快就陷入狂热地状态,开始疯狂地分解有机质,展开生命的大和谐,分裂繁衍。

    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指数级的增长速度,让原本萧条稀疏的微生物群体,在有机肥的供养下,迅速繁衍、成长壮大。。。。

    高速的有机质分解,让地表开始微微发热,甚至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水雾。

    与此同时,均匀分布在田间的树种,也仿佛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它们吸收着营养、水分与热度,迅速发芽,从泥土之中冒出点点的绿,仿佛是分布在夜空中微亮的星,生机盎然。。。。。。

    当时间到了下午,天色隐隐有些发暗的时候,原本贫瘠荒凉的土地上,已经多出了亿万的生命。。。。。。




第158章 翻译家阿玛拉

    高级生物权限的影响效果,最长可以维持九个月。

    在这九个月内,劳滕农场内的树木植被、各种微生物都会以远超常态的速度,欣欣向荣。

    随着树木根系在土壤中的延伸交错,以及大量微生物的渗透流转,原本因刀耕火种而变得无比贫瘠的土地,逐渐变得肥沃起来。

    这种变化是如此显著,以至于农平高科的工作人员都开始怀疑,自己以前干的工作难不成都是假农业?

    无怪乎他们这么想,高级生物权限的效率实在太高。三百多平方公里的贫瘠土地,几乎以直观察觉的速度,全面恢复生机。

    照这个进度,别的不说,单这里的地价,涨得恐怕比华夏的房价还快。

    别人都是炒房地产,万象炒田地产!简直是开天辟地,完整颠覆了农平高科一些工作人员的三观。

    这个时候农平高科才意识到,自己能在劳滕农业占15%的股份,还真是人家的情分。

    甚至可以说,包括农平高科、东帝汶中央政府、劳滕省政府等多家机构持有的股份,其实都是万象半卖半送出去的。

    资金、技术这些东西,对万象来说都是次要的,人家之所以拉投资,本质上只是通过经济手段,扩大自己在政治层面的影响力而已。

    如三星集团,渗透到韩国的各行各业,根系庞大实力雄厚,其市值巅峰,甚至接近全韩公司总市值的三分之一,直接间接地养活了差不多一半的韩国人。

    就像那句话说的,韩国人一生必须经历三件事:出生、死亡,以及三星。

    三星一旦崩溃,韩国的经济就会崩溃,韩国自然也会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韩国总统,见到三星董事长,有时都得鞠躬示意,向大佬低头。

    三星集团的大佬如果犯法,韩国的政府和司法机关,第一反应都是帮忙擦屁股,而不是去审判一番。

    因为一旦进行公开审判,韩国的司法尊严与国民利益,二者很可能无法兼得。

    这对于审判者来说,无疑是坠痛苦的事情。

    当然坠坠痛苦的是,三星的股权结构中,外资占比高达55%,其中大部分都是美国资本。。。。。。

    劳滕农业的发展气象,让东帝汶政府与华人力量,开始尝到了一点甜头,纷纷更加大力地支持林寒的行动。

    而在劳滕农业公司逐渐步入正规的同时,石油勘探队也终于传来消息:已经在杰科岛勘探出油田。

    储量4000万桶,估值6。8亿美元!

    然而,林寒还没有啥反应,东帝汶首都的某家纸质媒体就开始兴风作浪,搞出了一系列大新闻,对当局狠狠批评起来。

    大意就是说,政府瞎了眼了,出卖传统文化不说,还把油田也一并卖出去云云,言辞犀利,语气咄咄。

    本来东帝汶作为名义上的民主国家,名义上还是倡导言论自由的。

    一般情况下,媒体似是而非地批判官方机构,只要不指名道姓涉及某些重要人物,官方也不会怎么样处理。

    但是这次的情况,却出乎了一些人的意料——那家批判政府卖杰科岛的媒体,几乎在一天之内,就被东帝汶全面封杀,甚至连公司的负责人,都被扎堆起诉。

    原因无它,这家媒体的打击面太大。

    以万象开发区为载体的“杰科岛计划”,牵扯了太多高层的利益蛋糕。即便在东帝汶底层,也有相关的“林寒奖学金”计划。

    不说别的,倘若万象丢了杰科岛,那明暗许诺给政府机构、各大政党、华人商会、官方要员的石油公司股份,还有没有了?

    当着这个关口出来搞事情,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所以林寒还没有什么动作,那家媒体自己就翻船了,树倒猢狲散。

    不过林寒在看过相关报道之后,却对那篇文辞犀利的文章的执笔人,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

    这篇文章的署名是那家媒体的主编,但林寒托人稍微一打听,就得到消息说,文章真正的执笔人,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记者,名叫尼古罗·阿玛拉。

    。。。。。。

    东帝汶首都,帝力市郊区。

    某出租屋内,刚刚失业的尼古罗·阿玛拉,正大口吃着华夏产的康帅傅老坛酸菜,额上冒汗。

    半晌,泡面尽去,阿玛拉端起大碗,咕噜咕噜地将泡面汤喝了个精光,末了还意犹未尽地发出一声长叹:“哈——”

    放下碗,阿玛拉看着桌子上摆着的、他好不容易才搞到手的华夏文学名著《少妇**》,意兴阑珊。

    “终于还是要翻译这本书吗,宿命啊。。。。。。”

    阿玛拉无奈地摇了摇头,拿过名著仔细地阅读起来,斟词酌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描写。

    他出身贫苦,好不容易上到高中毕业,却因家庭缘故,不得不放弃到东帝汶国立大学学习的机会,外出打工,艰难度日。

    好在他语言天赋颇高,除了德顿语之外,他还精通中文,对英语和葡萄牙语也略知一二。

    为了改善经济状况,阿玛拉殚精竭虑,终于想出一个绝世的好办法——翻译华夏的小黄书!

    两年前,他就是因为成功翻译了华夏的《少年》系列,而获得了一笔不菲的收入,得以走出乡下,在首都租到房子。

    同时也正是因为那次翻译,使他他具有了一定的名气,终于被帝力的一家媒体公司相中,入职担任记者。

    由于才华出众,阿玛拉已经多次为主编等人代笔捉刀,在圈内颇有名望。

    然而前不久,公司因为对政府当局出售杰科岛展开的批判,已经轰然倒塌。连董事长都被起诉,而且据说有很大可能败诉。

    在这种情况下,阿玛拉自然也就只等重操旧业,准备为华夏、东帝汶两国的翻译事业,再做一番贡献。

    但有个问题是,翻译这种书真的很麻烦。。。。。。

    “啪!”

    忽然,脸色潮红的阿玛拉,抬起手狠狠地给了自己一巴掌,咬着牙说道:

    “阿玛拉!控制住自己!要记住,你是一个翻译家!”




第159章 洞察力

    虽然说翻译这种,涉及生命奥秘的文学著作确实是一件很考验自制力的事情,翻译过程也肯定是像书的内容一样,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根本停不下来。

    但阿玛拉十分确信,只要把《少妇**》翻译完成,他就可以凑够钱,在帝力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了。

    一般来说,再伟大的文艺作品,都会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持不同意见者往往会发生各种撕逼大战,你方唱罢我登场。

    但唯独对一种文艺,人们的意见从来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色情文艺。

    在网上发帖推荐一本书、一本电影,会有人说你推荐的作品不好看。但如果是推荐成人作品,下面的留言永远都是“楼主好人,邮箱xxxxx”。。。。。。

    出于人类种群衍化千百万年来的需求,色情市场的庞大远超许多人的想象。据估计,即便是在*交易违法的华夏,*交易的市场规模都可以达到5000亿元。

    由此带动的计生用具、场地租赁、化妆品、服装等消费,高达数百亿。

    至于网络色情产业,同样也是百亿级的市场规模,比网络文学都要大很多。。。。。。

    东帝汶的文化传媒产业,虽然并不发达,但人类的需求都是一样的。只要把《少妇》翻译出来,绝对可以换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至于这笔收入合不合法,阿玛拉没那个闲心考虑,反正政府也不怎么管。

    看了几段之后,他拿起纸笔准备开始翻译。

    “开始吧。”

    然而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阿玛拉,快点开门!”

    阿玛拉一愣:“这是。。。。。。主编的声音?”

    奇怪,他怎么来了?不是据说也被起诉了吗?

    怀着疑惑,阿玛拉还是起身过去开门。

    神色看上去有些狼狈,又带着几分激动的主编一把拉住阿玛拉的胳膊:“阿玛拉,你可要救我啊!”

    阿玛拉有些摸不着头脑:“我怎么救你?”

    主编连忙说道:“刚刚有人找到我,和我说那位买下杰科岛的大人物,想要见你一面!”

    阿玛拉脸上一白:“难道。。。。。。他们要找我算账?”

    公司在一天之内被全面封杀的恐怖场景,至今历历在目,让他深感那个华夏商人的可怕力量。

    如果对方想要整治他,他一个小记者,恐怕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这让阿玛拉感到一阵的恐慌。

    主编摆手:“不不不,据说是那位华夏的大人物,很欣赏你的文章,想要和你沟通一下。”

    阿玛拉心里放松了一些,但还是不太相信:“有这回事?”

    “哎呀,人家要想整你,还用得着这种手段?”主编连忙劝说。

    “你之前不还跟我讲过那个华夏典故,说一个叫操曹的华夏古代君王,抓了一个写文章骂他的才子,不仅没杀他,还给了他官做呢。”

    阿玛拉纠正道:“是曹操,不是操曹。”

    “差不多啦。。。。。。你去了肯定不会有事的,要是没去,反而可能会惹怒那个强大的华夏人,后果不妙。”

    阿玛拉脸色一阵变化,最后说道:“好吧,那我去看看。。。。。。”

    。。。。。。

    出乎阿玛拉的意料,当他赶到劳滕省,见到了那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华夏人,一切的经过却是那么的平常。

    只是一个寻常的下午,在圣保罗一栋寻常的小别墅里,他见到了似乎比他大一两岁的林寒。

    “您好,先生。”

    阿玛拉显得拘谨,用中文说道。

    林寒有些意外:“你会说中文?坐。”

    阿玛拉坐到座位上,点头说道:“是的,我对中文以及华夏文明很感兴趣,还翻译过一些华夏的。”

    “哪些?说来听听,也许我看过呢。”

    阿玛拉犹豫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听着这一串书名,林寒尴尬地笑了笑:“真遗憾,我一本都没看过。”

    “我相信您。”

    林寒咳了两声,转移话题道:“你捉刀的那篇文章我已经看过了,能和我说说你的看法吗?”

    阿玛拉一怔:“我的看法?”

    “没错,随便谈谈。但你接下来所说的内容,将会决定很多东西,比如说你的前途。”

    阿玛拉心中一紧,思维却活跃起来。

    半晌,他开始缓缓说道:“嗯。。。。。。我之前任职的公司,背后的势力主要是共和党,以及相关的东帝汶企业。据我所知,共和党正是被你们冷落的,东帝汶主要政党之一。”

    在林寒的授意下,陈之贤和东帝汶社会党、民主社会党接触频频,并许诺了高达1%的石油公司股份。

    其它主要政党尤其是目前势力较大的东帝汶共和党,虽然也沾了一点利益,但相对而言要少得多。

    毕竟“社会党”、“民主社会党”两党,光听名字就知道其性质,和华夏可以说是有天然的亲近,林寒当然要和他们多勾搭勾搭。

    林寒说道:“所以说,这篇报道反映的是,共和党内部的一些不满情绪了?”

    阿玛拉犹豫了一下:“是这样的,当然还有相关企业。”

    “你知道,有些企业是打着东帝汶传统文化招牌的,甚至他们的产品本质上都是在兜售东帝汶传统文化的概念。。。。。。”

    “这些企业是天然的右翼政治势力,抵制现代文明,抵制科学进步,抵制变革。”阿玛拉侃侃而谈,语气渐渐有些深沉。

    “而且他们和印尼势力有很多见不得人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最渴望的,就是能够恢复某些旧有的秩序,甚至让东帝汶重新成为印尼的一部分。。。。。。”

    林寒更加感兴趣了:“作为文章的实际作者,你似乎对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好感。”

    阿玛拉沉默了一下:“这些东西和东帝汶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程度、地缘政治格局、国际环境等息息相关。”

    “它属于历史的进程,我一个小记者的个人奋斗,并不能改变它的一丝一毫。我只知道,干活才有薪水,有薪水才能生活。。。。。。”




第160章 成立通讯社

    林寒摸了摸下巴:“你觉得这些人对东帝汶的意义是什么?”

    “好像……并没有什么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甚至就像是古代的奴隶主,或者领主贵族一样。”

    林寒微微一笑:“那人们能将这些家伙送上断头台吗?”

    “从前几天的情况来看,现在看起来是可以的,至少您确实可以将他们送上断头台。”阿玛拉犹豫了一下,“不过,以后就说不定了。”

    “为什么?”

    阿玛拉解释说:“东帝汶农业人口占90%,文盲率也高达80%,不管是传统文化、现代文明,或者说政治,全都没什么市场,百万贫农压根就不会关心这些东西。”

    “但现在少年儿童的入学率,早已经过半……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东帝汶的文盲率必然迅速降低,由此而产生大量的,具备初级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

    “农民和资本家,都是易于收买安抚的。但这些未来的东帝汶青年不一样。他们更加冲动,更加热血,更难以安抚。他们具有的知识,不足以为科学或者艺术做出贡献,但却可以让一些行动更具破坏力……总之,这些未来的东帝汶青年,将会是全社会最不稳定的一群人。”

    林寒想了想:“所以说,东帝汶以后最大的变数,就在这第一批量产出来的知识分子上?”

    阿玛拉点头:“我认为是这样的。”

    “这些人很可能会让东帝汶的社会,产生价值观上的严重撕裂,如果他们被那些‘奴隶主’利用……”

    林寒问:“那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阿玛拉说:“让他们进入工厂,成为工人,并且想办法让他们忙碌个不停,没有闲心顾及其它。”

    林寒似乎想起了什么:“比如说,给他们开出越来越高的工资,但同时也让房价涨得更快。”

    阿玛拉愣了一下,随即瞪大眼睛,有些兴奋地说道:“您真是个天才!”

    “噢天……这简直是完美的设想,既能消耗这些人的精力、注意力,又能让他们保持超高的消费水平。”他拍了拍额头,随即看向林寒,“您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林寒随口说了句:“只是一点人生的经验。”

    随即话锋一转:“总而言之,按照你所说,未来东帝汶社会的主干,就是东帝汶青年工人。所有的经济、政治问题,都要围绕在他们身上,他们也将是各方势力角逐的第一线。”

    阿玛拉点头:“没错,而且您的到来,会大大加快这个进程。”

    林寒思索了一会,斟酌说道:“尼古罗·阿玛拉,我觉得你很不错……由我出资,你来办一家通讯社怎么样?为我,当然还有东帝汶人民服务。”

    阿玛拉一怔:“通讯社?”

    林寒微微点头:“是的。首先你要让通讯社有三种报纸,工人报、工业报、商业报,它们受众对应未来的东帝汶工人、高级技术人员,以及商人企业家。”

    “宣传导向有四,淡化东帝汶种族冲突、淡化东帝汶阶级冲突、淡化除杰科岛以外的所有东帝汶传统、强化工业文明与科学精神……你觉得怎么样?”

    阿玛拉脸上有点激动:“这很好,至少它对东帝汶人民是有益的。”

    林寒微笑:“你会得到石油公司0。1%的股份,以及即将成立的通讯社5%的股份和一份可观的薪水,负责通讯社的所有工作。”

    目前勘探出的油田,价值高达6。8亿美元,0。1%的股份的价值也达到68万美元,相当于普通东帝汶人五百年不吃不喝的收入,这还不算通讯社……

    阿玛拉仿佛有些不敢相信,仅仅因为对方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自己就要翻身了!

    就这一瞬间,他就要成为万恶的资产阶级了,这感觉简直……太爽了!

    他颤抖着咽了口唾沫:“非常愿意,为人民服务。”

    “那么,通讯的名字应该是?”

    “就叫‘杰科岛通讯社’。”

    ……

    通讯社,按照英文的本意为“新闻代理组织”或者“新闻服务组织”,负责收集、提供和报道来自全世界的消息。

    世界级的媒体机构中,就包括一些像薪华社、路透社、美联社、沃尔夫通讯社、法新社、共同社、德新社这样的国际通讯社组织。

    这些组织,经常能够在重要的新闻报道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可以说,他们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一些由国家官方主办的通讯社,更是具有监督新闻内容的职责,甚至相当于半个情报机构。

    尼古罗·阿玛拉虽然属于大学辍学,但他无论是语言能力还是写作能力,亦或者观察与分析的能力,都堪称是出类拔萃,远超常人。

    在林寒的授意下,他很快就开始着手组建杰科岛通讯社,旨在监督、引导整个东帝汶的舆论态势。

    说起来,杰科岛通讯社倒是后发先至,成为第一家入驻杰科岛的企业,最先开始在岛上筹建办公楼,以及人事安排。

    杰科岛封闭多年,岛上植被丰茂,自然环境绝佳,加上林寒特意要求保持岛上的基本生态环境,禁止违规排放与任何不必要的砍伐。

    所以从一开始,杰科岛通讯社以及后续的几家以“杰科岛”命名的公司,都秉承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来到岛上。

    通讯社的事情交给阿玛拉,林寒则联系陈之贤,让他准备筹建“杰科岛石油工业公司”。

    石油公司是“杰科岛计划”前期最重要的一步,它几乎牵扯到东帝汶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它的利益捆绑也十分复杂。

    最大的股东自然还是万象科技,占股70%,其次是华夏石油以66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油田十分之一的股权,最终持股十分之一。

    然后是东帝汶中央政府、劳滕省省政府、陈之贤、社会党党产、民主社会党党产、独立革命阵线、华人商会、东帝汶政要……

    由于这些股东都没怎么实际出资,使得林寒的认缴出资远高于其持有股份,一番账算下来,相当于石油公司欠了林寒1。32亿美元。

    算上华夏石油的6600万美元,这个油田差不到让他赚了2亿美元,资金又宽裕了许多。

    在石油公司组建的过程中,依然有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媒体机构,或明或暗地散布着负面消息,或者作嘲讽之态,抨击当局和林寒。

    对此,尼古罗·阿玛拉的反应十分迅速。让还没有正式成立的杰科岛通讯社,当即发表了第一篇新闻报道:

    《专家:东帝汶今年的GDP增长率将位居世界第一》

    ……




第161章 前往堪培拉

    东帝汶全国一百多万人,一年GDP十几亿美元,现在“杰科岛计划”一出,翻云覆雨地牵动了至少一亿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