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环保大师-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自己过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好,我现在就去订机票!”

    两天之后,肖宾如期赶到首都见到了林寒和楼秉诚。

    刚一见面,他就激动地跟楼秉诚合了好几张影,俨然是追星族的架势。

    “楼教主,你可是我大学时候的偶像啊!你在编程大赛上,单挑一个队的壮举,简直太帅了!”

    看着肖宾的表情,楼秉诚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好多年前的事情了,而且也没有新闻上说得那么夸张……”

    “没想到我现在都跟楼教主是同事了……不行,我得立刻发朋友圈。”

    说起来,肖宾被林寒发掘的那会,刚刚从汉东理工大三肄业,本是颇为落魄的时候。

    不过到了现在,他那帮老同学大四还没毕业,而他已经月薪五位数,天天西装革履和各路企业家谈笑风生,那些汉理工高材生的眼珠子都要瞪掉了。

    可见,人的一生不光要靠个人奋斗,历史的进程同样也是很重要的……

    林寒和楼秉诚此前已经跟IBM华夏首都分公司联系过,今天就是看机器的时候。

    只是眼瞅着约定时间快到了,硬件工程师苏享袤却还没音信,打电话也不接,让林寒不由有些忧虑。

    具体的硬件配置、指令系统选择都是很专业的工作,要是没个法力高强的硬件工程师,这大型机可不好买。

    老苏今天是怎么了?

    等了好一会,苏享袤才骑着共享单车从远处过来,只是脸上的表情莫名有些颓废。

    林寒连忙迎上去:“老苏,你怎么了,没事吧?”

    苏享袤微微一叹:“没什么事,咱们现在过去吧……我挺好的。”

    “真挺好。”




第165章 雨师1。0

    随后,几人便一同前往IBM华夏首都分公司,洽谈大型计算机的选购事宜。

    四人之中,楼秉诚是姚其智高徒,苏享袤则是关中村小有名望的硬件工程师,在技术细节方面可以说是毫不含糊。

    肖宾对计算机的认识虽然一般,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历练,砍价谈判的水平却是炉火纯青,三寸不烂之舌,对IBM的报价火力全开。

    经过一番挑选,硬件、指令系统等具已完备,最终林寒以1。12亿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台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见长的IBM…Z14企业级大型计算机。

    这一亿多元,包括硬件、配套软件以及售后维修等业务,基本算是华夏企业能在IBM买到的最出色的大型机。

    这东西的性能可以说是十分强劲,各种处理器累计几千个,十二万计算核心,内存240TB,外存2PB……比什么个人电脑,简直不知要高到哪里去。

    期间有件事让林寒感到颇有些意外,在买完大型机之后,苏享袤居然找到他,说自己想换个工作环境,加入气象公司。

    林寒十分诧异地询问:“我的公司还处于创业阶段,可没有你现在的公司发展好。”

    苏享袤说:“正因为如此,我才想加入,趁着还没老再拼一把……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激情了。”

    “老哥你快四十了吧,还这么拼?不打算成个家?”

    苏享袤摇头,叹道:“不想再折腾结婚的事了,反正我也看透了,自己就是……注孤生,还是拼搏一下事业吧,也许还有希望更上一层楼。”

    他在首都关中村,能拿到上百万的年薪,可见其技术能力绝对是一等一的。既然愿意加入,对于这样的人才,林寒自然无不欢迎。

    “既然这样,万象欢迎你的加入!”

    ……

    四人很快就从首都赶到青林县,入驻早已经租好的气象公司办公楼,人员招募、设施组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公司的地点位于青林县开发区,也即全县现阶段最空旷的地区,人口密度相当之低,地价、房价自然也十分便宜。

    不说这个租来的办公楼,就是附近那为未来万象总部设置的八百亩生地,拿下也不过才一千多万,差不多算是县政府半卖半送。

    按照林寒的设想,这块地以后将建成包括万象总部大厦在内的大型科技园,就像苹果公司新建的总部一般,奢华有内涵……

    当然这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地虽然要趁早拿下,但具体的建设工作,还是要往后放一放。

    不过关于万象总部的建设方案,包括主体建筑的设计,林寒已经开始时不时地在心中遐想,倒是大致有了一些想法……

    IBM…Z14大型机运装完毕,安置在万象天气服务公司的主机房内。

    庞大的身躯,黑色的外壳,以及那充满科幻感的淡蓝色光芒,当然还有它上亿的价值……让这台大型计算机,充满了迷人的色彩。

    公司里的程序员们,包括楼秉诚、苏享袤、省气象局技术员等在内,大都颇为振奋。

    林寒当即做出安排:“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我们将以楼博士的晴雨模拟器为基础,做进一步的开发,要求是让其能够充分利用Z14的计算能力,以及机器学习功能。”

    苏享袤问:“这个进一步开发计划,是不是该有个名字?”

    林寒微笑道:“名字已经想好了,就是「雨师1。0计划」,最终开发出来的预测程序便以「雨师1。0」命名。”

    “楼秉诚为雨师开发小组组长,负责开发的总进度以及软件内容,苏享袤、龚翰为开发小组副组长,苏享袤负责硬件,龚翰负责气象数据的对接……”

    龚翰是省气象局派来的气象技术人员之一,三十多岁,毕业于汉东大学大气物理学,性格沉默。

    楼秉诚这时说道:“林总,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更详细地气象数据?”

    “一个月之后吧……五十到一百组的超详细的气象数据,就会发到这里的计算中心。”

    顿了顿,林寒接着说道:“所以在一个月之内,晴雨模拟器的进一步开发,就必须取得一定成果,至少可以完整适应Z14的硬件软件。”

    “雨师1。0,今天正式进入开发过程!”

    一众技术人员各就各位,开始忙碌起来,计算巨兽Z14也随之启动,机房的空调冷气喷薄……

    作为天气服务最重要的一环,「雨师1。0」可以说是万象的核心科技。

    促成雨师的,除了工程师们的努力以及Z14强大的计算能力,自然也少不了林寒的中级气象权限。

    所以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林寒几乎再没露面,一个人闷在家里,拿着省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数据,借助软件以及自己感知中的汉东省气象信息,对气象图展开不断地细化。

    省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数据,是由各气象监测站点发出的。

    由于气象监测站点分布较为稀疏,所以相应地,气象数据也较为粗糙。存在明显差异的大片区域,在数据中往往没有得到提现。

    而在林寒的感知中,整个汉东省的风雨冷热情况都是分毫毕现,几乎可以说是要多精确就有多精确。

    只不过由于对气象信息没有直观的概念,所以他才需要有气象监测站的准确数据进行对照。

    举个栗子,在林寒的感知中,各地的冷热情况可以说是十分明了,吕州比京州热,京州比云州热……

    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些地方的冷热程度,换算成数字会是多少。

    但是如果有某个地方的冷热程度和某气象监测站处的冷热程度完全一致,根据气象监测站提供的准确数据,他就可以知道另一个地方的气温了。

    比如青林县县政府气象监测站的气温是25。0℃,然后林寒就可以借助软件,将他感知中所有与县政府所在地冷热程度相同的区域,标注为25。0℃,不异于凭空多了好几倍的气象监测站。

    一张省气象局提供的气象图,经过林寒成千上万次的标注,几小时之后便成为了全新的超详细版气象图,数据的密集程度随之暴增!




第166章 红色警戒MOD

    一个月的时间里,林寒都处于一种近乎闭关的状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气象图。

    在此期间,改编自著名仙侠的“良心大剧”《绿云志》震撼开播,成功登顶收视冠军,一时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绿云志》原著改编影视的消息流传已久,但却一直没能落实,跳票怕是有十年之久。

    现在终于开播,无数原著粉、游戏粉一时甚至有种“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感觉,各种内牛满面,奔走相告,让电视剧火热起来。

    加上前三集虽然有些槽点,但大体上还差不多,让人们不由更加期待起来,关注度直线上升,相关的内容不断登上热搜。

    只是没几集过去,画风就开始转变,植入广告也陆续粉墨登场,康帅傅、感冒药甚至连某八通城都植入了进去。

    人们的热情随之下降,纷纷吐槽,大量广告盘点帖在互联网上流行,《绿云志》的人气也开始流失……

    不过让人有些意外的是,由于同行们的一致衬托,金樽、清酒的植入广告居然被认为是全剧中最和谐的一个广告,在网上额外吸引了不少的话题。

    加上《绿云志》前期的火爆人气,以及投放在汉东卫视的广告,使得金樽、清酒之名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

    尤其是金樽,作为国内外都相当少见的香菇酒,它的出现可以说是颇为抢眼,不光很多酒鬼想尝鲜,就是一些酒厂都开始琢磨着是否要开发自家的香菇酒。

    位于田湖村的万象小酒厂很快门庭若市,扩张计划全速推进,俨然成为华夏酒产业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类似的情况其实已经发生过多次,某些华夏酒品生产商,明明只是小酒厂,产品也并无特色,但却能狠下血本砸出铺天盖地的广告,迅速成为酒产巨头,甚至成功打入高端市场。

    金樽清酒销量再次迎来高潮,至于金樽精酿由于产量极低,早就已经被几家五星级酒店以及巨富瓜分,稳定供应。

    旁人能买到金樽精酿的唯一方式,就是参加李氏拍卖行定期举行的拍卖会。

    以金樽精酿开场,这也逐渐成为李氏拍卖行与众不同的标签。

    但凡是拍卖会上出售的金樽精酿,随便一瓶也是五万起步,编号数字好的类似66、88这种,卖上六位数的天价也是很正常。

    至于最初卖出去的那九瓶,价格早就翻倍,大多数买家都将之珍藏起来,静待继续升值。

    当然,阿里集团主席马伝除外,毕竟他对钱没什么兴趣……

    ……

    一个月的时间,林寒最终赶制出八十幅超级详细的汉东省气象图,包含巨量的精确数据,绝对是前所未有。

    对天气变化显著的时段,他还进一步细化,有的地方甚至精确到平方公里,而且还额外标注了一些精确的时间信息,如持续时间等等……

    所以拿到这份数据,雨师开发小组的组长楼秉诚瞬间就震惊了:“居然这么详细!”

    林寒笑了笑:“怎么样,还可以吧?”

    楼秉诚激动地说道:“必须可以啊!”

    有了这份超密集数据的“喂食”,雨师1。0的机器学习算法绝对可以大幅度优化,不管是效率还是准确率,都会有一个显著的上升。

    楼秉诚激动了一会,随即忽然注意到什么,一怔说道:“诶,林总你怎么好像变瘦了?”

    “最近有点沉迷学习,呵呵……”

    表面打了个哈哈,但林寒心里却直咧嘴。

    这八十幅图,真让他体会到了“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好像身体被掏空”的感觉。

    要是他以前那种弱鸡体质,估计能直接猝死了。

    林寒话锋一转:“雨师的深度开发,进行得怎么样了?”

    楼秉诚说道:“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经过测试,在Z14上运行之后,晴雨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88%,暴雨预测则大约是23%左右,还有……”

    这个数字已经比超过华夏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预报水平了,也就少数比较发达的地区能压过一头。

    林寒微微点头,又问:“有了这份数据之后呢?”

    楼秉诚想了一下:“嗯……最重要的晴雨预测,准确率超过90%不成问题,甚至可能提升五个百分点也说不定。”

    “除此之外,我们还打算参照Accueather加入雪质模拟等功能。”

    通过温度、湿度等气象数据的综合评估,模拟出降雪的质量,对于滑雪场这类企业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这种专门订制的气象预测,也是天气公司主要的创收渠道之一。

    “很好,等把这份数据消化之后,雨师1。0就可以开始运行了。除了和气象局的合作之外,也多和相关企业联系,比如手机上的各种天气App、啤酒厂、雨具厂……”

    楼秉诚点头,随即忍不住说道:“林总,这种数据密集程度的气象图,我们什么时候还能再来一些?”

    “我敢打赌,只要再有一千幅这样的气象图,万象在天气预测领域就能轻松击败Accueather,制霸全球!”

    提升预测能力的投入,显然是一个指数函数,越往后便越高。这些投入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收集的气象数据的密集程度。

    如果想要获得林寒提供的那种气象数据,唯一的办法就是大肆增建气象监测站。

    功能完备的气象监测站成本高不说,而且等天气预测的准确率大幅度提高之后,一部分不必要的气象站价值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变得可有可无。

    这种投入哪怕是政府,也不愿意去做。

    不过要做一千幅……

    林寒有点汗:“这个以后再说,反正气象图肯定会有的……”

    楼秉诚有点失望:“行吧。”

    “还有一件事,雨师1。0不久之后就可以投入运营,我觉得我们应该宣传造势一下。”

    林寒说:“宣传是应该的,你有什么看法?”

    楼秉诚扶了一下眼镜:“说出来你可能不信,LordHero是我的一个师兄。”

    林寒一愣,随即瞪大眼睛:“就是共和国之辉的作者?”

    红色警戒2,准确地说是它的MOD共和国之辉,差不多是华夏最流行的即时战略游戏,经久不衰,十多年过去依然颇有人气。

    所谓MOD,通俗来说就是非官方的修改版本。

    不过共和国之辉这个MOD显然是华夏人自己制作的,毕竟原版红警从来就没有华夏阵营,而共和国之辉里面的华夏阵营,简直堪称挂逼,美国、苏联统统都是被吊打的货色。

    虽说共和国之辉的华夏阵营,破坏了游戏的平衡性。但架不住华夏玩家的热情,流传的比原版还要广。

    至于其作者LordHero,则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游戏发布之后便不知去向。

    楼秉诚笑道:“没错就是他,他本名郭磊,现在在滕讯工作。”

    “他现在还是很喜欢红警,期间也参与过一些其它MOD的制作,我的想法是,找他帮忙开发一个新的红色警戒MOD。你知道红警里面有个天气控制仪,咱们大可在这上面做文章。”

    “比如说,万象公司因为发明了天气控制仪,成为盟军与苏联的争夺对象,但在战火连绵之中,它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华夏,从此开启华夏阵营的开挂历史……”




第167章 垃圾发电厂

    除了作战的种种特色之外,红警的背景历史也相当丰富,带着浓郁的冷战氛围,以及科幻气质,可供发挥的空间很大。

    听完楼秉诚的叙述,林寒的眼睛逐渐明亮起来:“是个好主意。”

    他摸着下巴想了想,曾经关于红警的各种遐想顿时便涌上来。

    “我觉得还可以为华夏阵营增添一位美女特工,类似谭雅那种,过场影片中就找陆翎姗扮演。”

    “这个美女特工枪法一流,速度和谭雅相当,一枪一个,而且步兵兵种在与她作战的时候,有一定几率被她的美貌影响,直接缴械投降。”

    “她无法被尤里阵营心灵控制,也无法被坦克碾压。她可以游泳炸潜艇航母,还可以就地部署,获得比重装大兵更强的防空火力,打飞机射速超快,还能像蓝波一样投弹摧毁建筑物……”

    楼秉诚汗颜:“这个对平衡性破坏有点大吧,其它的英雄兵种,谭雅、鲍里斯、魔鬼终结者、蓝波等虽然强大,但也都是有弱点的。”

    林寒摆手:“华夏阵营要是不开挂,共和国之辉能比原版还火?我们又不是西木公司,游戏平衡差不多就可以了。而且也不是无敌,恐怖机器人、幻影坦克都可以克制她。”

    “华夏阵营的作战实验室直接改成天河超算中心,间谍卫星改成量子通讯卫星,还要有歼20、99式坦克、朱日合蓝军……”

    “另外,华夏阵营还可以从万象获得垃圾发电厂技术,还可以……总之万象占的戏份尽量大一些。”

    楼秉诚笑道:“这简直要成咱们的宣传片了,MOD就叫「红色警戒2:森罗万象」怎么样,时间线安排为共和国之辉的前传。”

    “很好。”林寒点头。

    “具体的你来安排,最好能请来郭磊本人,如果不行就让他挂个名,实际内容咱们自己做也可以,关于主线任务的剧本先尽快做出来。”

    红警2MOD制作的技术难度不高,如果是楼秉诚这种级别的程序员,一个人就可以驾驭。

    敲定计划之后,两人聊了一会红警,追忆一番过去。

    末了,楼秉诚突然发出一声叹息:“唉,物是人非啊……红警差不多是我玩的第一个游戏。”

    “这么多年过去,我博士都快要毕业了,而谭雅的扮演者已经去演三极片了……”

    林寒愣住:“三极片?”

    楼秉诚点头:“是啊,红警2谭雅的扮演者凯丽·萨曼塔·沃洛尔,我去年在美国得知的消息。”

    谭雅去拍三极片了?(是真事……)

    消息来得如此突然,仿佛急转的法拉利跑车。

    林寒有些不敢相信:“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要不我把种子发给你?”

    “这,这,这……那好吧。”

    最终,林寒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

    回去缅怀一番红警之后,林寒则开车来到南水县尚阳镇的垃圾处理厂,询问姜瑞洋堆肥厂的情况。

    “瑞洋,垃圾处理得怎么样?”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忙碌,东奔西走,姜瑞洋俨然瘦了不少,据说体重已经跌破250斤。

    “已经有一百零六个村子和我们签订了合作,这些村子的垃圾,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再有几个月,咱们就能农村包围城市了。”姜瑞洋缓缓说道。

    林寒点头:“垃圾肥的销售情况怎么样了?”

    姜瑞洋说:“在巨大的折扣下,垃圾肥销量相当不错,汉东省内大部分县都有一定购买量,田湖村更是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使用咱们生产的垃圾肥。”

    “做得不错。”林寒微笑着说。

    “我这次过来,主要是跟你说一下,咱们应该准备筹建垃圾发电厂和生物冶金厂了。”

    姜瑞洋很惊讶:“这两个可是需要很多的资金。”

    “资金已经不是难题,一年之内,我想我们应该彻底解决整个南水县的垃圾问题。”

    林寒说道:“垃圾发电厂的建设,你去华夏联合工程的郭总监谈,相关的设备他们那里都可以买到。”

    “我们的垃圾发电厂,以生物手段分解无机含量中等的垃圾产出可燃气体,而后燃烧发电。”

    “国家电网对这方面有支持政策,只要能产出稳定的电能,可以直接接入电网,不存在销路问题。”

    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主要依靠的就是科技进步,如水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能。

    这些都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技术,只要多一个新能源电厂接入国家电网系统,原始的火力发电厂自然就会随之减少。

    只要技术、资金没问题,环保电厂开起来之后,生意绝对不用愁。

    除了科技进步之外,其次是制度性的节流。

    至于熄灯一小时这类所谓的环保活动,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比闹剧也强不了多少。

    首先是大量的电能并不便储存,发电机的启停也十分麻烦,而且电能在电线上的损失不可忽视,全国每年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高达四千亿千瓦时。

    电能既然输送出去,没有被用掉,基本就算是浪费了。

    至于“熄灯一小时”这种活动在宣传层面的意义,同样也不大。

    几乎不会有人因为这种形式上的活动,而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熄灯一小时的时候感慨一下环境恶化问题,灯亮了立刻抛诸脑后。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这人呐,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不可以预料的……

    历史和现实无数次证明,相比于意识、道德和人,习惯、法律和制度总是更胜十筹。

    道德的产生是基于指责,而法律的产生则是基于保护。世风日下也许不是好事,但若法制同步得到增强,所谓的“世风日下”,则只不过是原始文明的消退罢了。

    就用电而言,真正的节流措施必然是制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