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杜鲁门传-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划,声称这些费
用和义务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全国需要承受的负担的一部分。 国会通过了这笔拨款,同意 1950—1951 财政年度的军费开支为 482 亿美
元,接着 1951—1952 财政年度的为 600 亿美元。
在 7 月最后一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杜鲁门是否考虑过在朝 鲜使用原子弹,他说没有。问他是否计划不久在随便什么时候离开华盛顿?
他也予以否认,他将坚守岗位。
杜鲁门对他的国防部长路易斯?约翰逊极为恼火,也很不喜欢或欣赏其
远东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总统的参谋人员对此都一清二楚,这也是 越来越让五角大楼担心的一个原因。布莱德雷将军后来评论说:“如果他(总
统)在一开战就解了这两个人的职,他就会省掉许多烦恼。”约翰逊开始表 现出“一种想操纵整个政府的过度自私自利的欲望”。杜鲁门后来记载道:
“此人得罪了内阁中的每一个成员??他从不错过机会说一些关于我身边工 作人员的坏话。”杜鲁门推测,他的国防部长患有一种“病态心理”。
当杜鲁门从艾夫里尔?哈里曼那里获悉,约翰逊在电话里,而且在哈里 曼面前,为塔夫脱对艾奇逊的攻击而吹捧塔夫脱(接着又向哈里曼许诺:一
旦艾奇逊被搞下台,他就将竭尽全力让哈里曼当国务卿)时,约翰逊实际上 便完蛋了。根据埃本?艾尔斯的日记,大家知道 7 月 3 日总统向查利?罗斯
吐露了哈里曼的话。第二天早晨,7 月 4 日,杜鲁门带着女儿玛格丽特乘车 前往弗吉尼亚州的利斯伯格,诡称对马歇尔将军进行一次假日叙谈。马歇尔
自从恢复健康后已经成为美国红十字会的负责人。”那天上午真是有趣极 了。”这是杜鲁门在他自己的日记中所写的一切。
然而由于当时朝鲜的局势如此恶化,在这时辞退约翰逊,羞辱这个曾经 为了在五角大楼执行杜鲁门本人的政策而极其受人注意的人并不是在杜鲁门
喜欢的一种做法。所以几周过去了,路易斯?约翰逊还是留在他的职位上。 至于杜鲁门对麦克阿瑟的私下看法似乎与 1945 年时没有什么不同,当时
麦克阿瑟名声大噪,杜鲁门在他的日记中把这位将军描写为“自负先生,高 级将领”,一个“戏剧演员和骗子”。埃本?艾尔斯写道,总统对麦克阿瑟
“很不赏识也不怎么尊敬”,称他为“极度的自我主义者”,自以为“有点 像上帝”。但是,与自己不一定喜欢或钦佩的人一道工作是生活中难免的,
对政治家的生活来说尤为如此。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下,免除路易斯?约翰逊 的职务是件难事,那么要辞退这位远东战区五星级的司令官则简直是令人难
以想象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在私下表示信任地对杜鲁门说应该尽快将 麦克阿瑟免职。社勒斯是共和党最著名的对外政策的发言人,也是国务院的
特别顾问。他曾前往东京与麦克阿瑟进行一系列会见,回来后确信这位 70 岁高龄的将军已经远远过了他的全盛时期,可能会成为一个负担。在椭圆型
办公室的一次私人会谈中,杜勒斯劝杜鲁门把麦克阿瑟调回国来并在他引起 麻烦之前就让他退休。杜鲁门瞪着戴眼镜的蓝灰色大眼睛回答说:这个谈起
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他提醒杜勒斯要注意国内将会产生的反应,因为麦克 阿瑟的“英雄形象”在国人心中是十分巨大的。
在以后的年代里,有些作家强调说杜鲁门不很器重手下的将军,甚至很 蔑视他们,认为他们目光短浅、才智平庸。他本人退休之后,常说大多数将
军都是“蠢才”,尤如“戴着眼罩的马”,并挑剔他们在西点军校所受的教 育(他本人年轻时梦寐以求去西点军校学习,但未能实现)。然而,他这种
偏见并非针对所有的将军,而只是对着像麦克阿瑟这种似乎盛气凌人的人 物。杜鲁门痛恨各种等级制度,厌恶形形色色的自命不凡的有钱有势者。1918
年他在法国服役时的经历,使他持久不变地厌恶军界的等级制度,尤其是西 点军校的那些自命不凡的有钱有势者。
然而,尽管杜鲁门后来说过一些话,但他对像布莱德雷和李奇微(两人 都出自西点军校)那样的将军的尊敬就不可能再大了。他早就把布莱德雷看
作一位模范军官,在那年夏天,他很快就发展到信赖布莱德雷的地步,把他 当作一位在他政府中仅次于艾奇逊的顾问来对待。李奇微也给杜鲁门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并且终于不辜负杜鲁门对他的信任。接着有艾森豪威尔和马歇 尔。艾森豪威尔是杜鲁门愿为他让位使之成为总统的那个人。而马歇尔,杜
鲁门称他为“伟大的人物”,对他的崇敬超过了所有的人。
重要的是,此时杜鲁门对麦克阿瑟的能力并没有表示任何疑虑。要说有 什么不同,他似乎一直在依赖着麦克阿瑟的能力。
在 8 月的第一周,美国和韩国军队在洛东江的后面构筑工事,建立起一 条最后的防线,该防线后被认为是釜山环形防线,这条长 130 英里的细长防
线在釜山港周围形成一条半圆形的弧。从地图上看,这个防区看上去像是半 岛上一个很小的小立足点。地面上的战斗还像以前那样残酷地进行着。季风
雨季已经结束,部队开始抱怨高温天气,尘土四处弥漫,运送物资的车队甚 至大白天都要开着前灯行驶。但是撤退已经停止。此外,北朝鲜人为长驱直
入的进攻付出了巨大代价,他们的伤亡数字甚至比美国人料想的要大得多。 他们的补给线现在已经拉得太长。联合国军掌握了制空权、制海权。而在釜
山,集结着的大批的美国坦克、大炮和生力军正在迅速移动。8 月 12 日星期 六,布莱德雷像惯常那样用干巴巴的、谨慎小心的方式向总统简要汇报情况,
但他首次把局势描述为“虽不稳定但不断有所改进”。
艾夫里尔?哈里曼此时已结束一项突击性使命,从东京回到国内,带来 了麦克阿瑟最新制定的一项大胆计划的详细情况。
哈里曼此次被派遣去向麦克阿瑟将军转达杜鲁门的决心即保证他(麦克 阿瑟)能拿到他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但也要使麦克阿瑟牢记总统要避免任何
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行动的紧迫愿望。这是杜鲁门最为关注的事情,不 能有半点误解。尤其是杜鲁门让麦克阿瑟要与蒋介石“保持距离”。7 月 31
日,麦克阿瑟在高度宣扬的情况下飞往福摩萨进行访问并与蒋介石举行会 谈。之后,他还亲吻蒋夫人的手并被拍成照片。因而这成了一个使得人们十
分恼火的问题。杜鲁门指示哈里曼转告麦克阿瑟一定不能让蒋介石成为诱发 跟中共发生战争的触媒。
就杜鲁门所知,哈里曼与麦克阿瑟很熟。自从 1920 年麦克阿瑟任西点军 校校长时以来,他们就是直呼其名的朋友。
8 月 4 日,哈里曼在李奇微和空军的劳里斯?诺斯塔德将军的陪同下出 访东京,于 8 月 9 日早晨返回华盛顿。哈里曼下飞机后顾不上刮脸洗浴和吃
早点,从机场直奔布莱尔大厦。后来他解释说,这样做是早已计划好了的。 他准备在早晨大约 7 点时会见总统,因为这是与总统“单独会见”的最佳时 刻。
哈里曼汇报说,麦克阿瑟完全赞同总统在朝鲜作战的决定,“绝无保留”。 麦克呵瑟确信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还是俄国人都不会干预朝鲜。关于蒋介
石,麦克阿瑟向哈里曼保证:作为一名军人,他当然会按照总统的命令去做, 虽然麦克阿瑟在说此话时的腔调中有某些东西使哈里曼感到疑惑不定。
会见时更紧迫重要的一点就是哈里曼不得不向总统汇报了一项以大胆的 一击打赢战争的计划,这就是麦克阿瑟制定的用两栖登陆办法从后面进行袭
击并以侧翼包抄敌人的战略。几个星期以来,五角大楼一直在谈论这个计划, 因具体细节含糊,参谋长联席会议对此疑虑重重。但是在东京,哈里曼、李
奇微和诺斯培德在听取了麦克阿瑟“用他全部戏剧性的口才”(李奇微的书 写用语)所作的 2 个半小时才华横溢的讲解后,茅塞顿开。这三个人都被说
服了。哈里曼说“服了”,表示要立刻回国,向总统力荐此计划。哈里曼对
杜鲁门说,这可能就是“我们的救世主”。 这个计划就是要在朝鲜西海岸距釜山西北 200 英里的仁川港组织一次出
其不意的两栖登陆。问题是仁川港的潮汐极大,涨落差约 30 多英尺,而巨没 有可供登陆的海滩,只有防波堤。因此,必须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城市本
身,而且仅仅在满潮时才有可能使登陆艇畅通无阻地靠近防波堤。涨潮仅持 续 2 小时,一旦落潮,登陆艇便会陷入淤泥中。
对布莱德雷来讲,这是他听到过的最为冒险的军事计划。但是,如同麦 克阿瑟所强调的,日本人曾在 1904 年在仁川港成功地登陆过;而且正是那些
“不能实行的事项”往往有助于确保奇袭成功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正如 1759 年,沃尔夫攀登亚伯拉罕平原旁边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奇袭魁北克,使得蒙
塔卡姆大吃一惊并打败了他那样,麦克阿瑟说,所以他电会在人们认为不可 能的仁川港登陆,搞一次奇袭使北朝鲜人大吃一惊并打败他们。但此时剩下
的时间已经不多,袭击必须在朝鲜的冬季开始之前进行,因为严寒会比战场 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9 月 15 日正是仁川港下一次涨潮的确切日子。
“我向总统讲明了实现这项计划的种种困难,”哈里曼后来说,“包括 势头十分猛烈的退潮,它会使任何增援部队在下一次涨潮之前都不可能登 陆。”
总统对哈里曼说“你尽快”去见约翰逊和布莱德雷。虽然杜鲁门对其中 任何一种建议都没有作出什么许诺,但是,哈里曼在离开大楼时确信总统已 同意这项计划。
拼死的战斗仍在釜山环形防线上激烈地进行,美军的伤亡人数不断上 升,到 8 月 25 日已达 6886 人;到 9 月中旬这一数字又翻了一番。在欧洲打
过仗的士兵们称朝鲜是一场比任何他们所知道的都更加顽强的战争。一名叫 约翰?奥斯本的记者在发给《时代》和《生活》周刊的一篇冷酷的长篇快讯
中,把这场战争称作是“一场丑恶的战争”,是“可悲的”、“令人厌恶的”, 是“一场特别可怕的战争”。任何做过实地采访的人都不会把它称作是一次
“警察行动”。北朝鲜人的暴行是骇人听闻的,但是有些南朝鲜警察的野蛮 也毫不逊色。美国人描绘说曾清晰地看到北朝鲜陆军脱去绿军装,改穿朝鲜
农民普通的白裤子和白衬衫。由于极度地辨别不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这 已逼使美军士兵自己也出现了一些骇人听闻的行为和态度。
这并不是指那种在战场上常见的不可避免的残酷行为,而是指 一些细碎的暴行。比如,摧毁那些可能藏匿着敌人的村落;枪杀和
射击可能混有穿着朝鲜农村的无个性特征的白色衣裤的北朝鲜人的 难民,这些难民可能掩护着敌人向我们阵地的一次进军??
源源不断地运到釜山港集结起来的人员和武器装备是惊人的。尽管如 此,奥斯本仍然警告说:“我们有可能被挤出朝鲜。”
到 8 月初,布莱德雷将军告诉总统,美军在釜山的人数已达 5 万人,加 上韩国军队 4.5 万人以及联合国内盟军的分遣队,使整个联合国军地面部队
人数接近 10 万人。为了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计划要袖出另外的美军的前景仍 然使参谋长联席会议很不高兴。布莱德雷继续认为那是“一种最荒唐的”计 划。
但是,经过一系列紧张的白宫会议之后,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家安全委
员会于 8 月 10 日在原则上同意采纳登陆战略。随后在东京和华盛顿召开的进 一步的会议上,布莱德雷、谢尔曼海军上将和柯林斯空军上将纷纷表示了“极
大的担忧”,8 月 26 日星期六,布莱德雷面见杜鲁门向他简要报告了有关情 况。就在这一天,美联社突然发表了麦克阿瑟致国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的一
个声明,他在声明中大力维护蒋介石以及蒋介石控制台湾的重要性:“那些 鼓吹在太平洋实行姑息政策和失败主义的人说,如果我们保卫福摩萨,我们
就会疏远亚洲大陆。再没有比这种陈腐论调更荒谬的了。”这恰恰是麦克阿 瑟曾向哈里曼保证过的作为一个好战士,他要抑制自己做的那种涉猎政策的 事。
杜鲁门脸色发青,“嘴唇发白并紧闭着”。上午,他召集艾奇逊、哈里 曼、约翰逊和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来开会,他连通常的寒暄话也不说,就读
了麦克阿瑟的这篇声明全文。艾奇逊听后气得说这是十足的抗上行为。布莱 德雷认为它是“狂妄自大到了极点”的声明。感到最不痛快的是哈里曼。杜
鲁门后来说,他考虑过当时当场就解除麦克阿瑟战区指挥官的职务,由布莱 德雷取而代之,但最后放弃了这个主意。“要避免降职的出现会是困难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想要伤害麦克阿瑟将军。”
杜鲁门让路易斯?约翰逊通知麦克阿瑟收回这篇声明。当约翰逊对此犹 豫不决时,杜鲁门便亲自口述一份电报,要约翰逊立刻发给麦克阿瑟。
但是,不管他对麦克阿瑟有多生气,也不管这件事有多么让他更不喜欢 或不信任这位将军,杜鲁门仍然继续讨论仁川登陆计划,而且不顾布莱德雷
和其他人提出的异议,他决定给麦克阿瑟以他的支持。布莱德雷后来回忆说:
“参谋长联席会议倾向于推迟仁川行动,直到我们确信釜山能够守住时为 止。但是,杜鲁门现已表态。”8 月 28 日,参谋长联席会议致电麦克阿瑟通
知他计划已初步通过。
他们全部清楚,这次行动犹如一次大的赌博。据后来了解,就连麦克阿 瑟自己的几名参谋人员也认为这个计划是不明智的。麦克阿瑟自己也说只有
五千分之一的机会。布莱德雷写道:“万一失败将会导致全国甚至国际范围 内的一场大灾难,不仅是军事上的而且也是心理上的。”杜鲁门的决定受到
哈里曼的强烈影响,也受到李奇微致函表示支持的影响。但是归根到底,杜 鲁门凭的是自己的直觉。“这是一种大胆的战略构想。”他后来写道,“我
对它将会成功充满了最大的信心。”
在以后的年代,很少有人谈论或论述杜鲁门在这件事上所起的作用,即 作为总司令的他,也只有他才有批准仁川计划的最后发言权。他可以说不,
他的军事顾问们肯定也会同意他的看法,站在他一边。但是他没有那样做, 他碰碰运气,做出了决定,为此他既没有要求也没有获得他应该得到的任何
像声誉之类的东西。
以后的几周被杜鲁门描述为“每天都非常困难”。他已决定要把约翰逊 赶下台。
9 月 6 日星期三,马歇尔将军单独来白宫会见杜鲁门。以前马歇尔曾两 次在杜鲁门需要他时出任要职。杜鲁门要求马歇尔重新任职,这一次当国防
部长。马歇尔告诫杜鲁门要仔细考虑这一决定,他说:“我会干的,但我希 望你考虑一下任命我可能会带来对你本人及你的政府的指摘。人们仍在指控
我使中国的蒋介石政府垮台。我想帮助你而不想伤害你。”
杜鲁门深受感动,他在写给贝丝的信中说:“你能想到还有别的什么人
这样说吗?”
三天后,9 月 9 日星期六,在椭圆形办公室里召开了有关仁川行动的最 后一次会议之后,参谋长联席会议给麦克阿瑟发去了最终的启动信号。登陆 时间定在 9
月 15 日,距现在不到一周。
11 日星期一,杜鲁门召见路易斯?约翰逊,告诉他:他必须离职。此外, 在宣布他辞职的时候,约翰逊应推荐马歇尔来接替他的职务。
约翰逊看起来似乎可能要晕倒了,杜鲁门觉得很担心。约翰逊请求给他 一点考虑的时间,杜鲁门说可以给他一大的时间,但事情不会有什么改变。
第二天下午,约翰逊手里拿着未签名的辞职书回来见杜鲁门,恳求总统不要 撤他的职。杜鲁门坚持要他在辞职书上签字,约翰逊崩溃了,痛哭流涕。杜
鲁门后来说,他过去很少如此难受地感到不安过。他认识约翰逊已有 30 年 了。
约翰逊的辞职和马歇尔的任命是同时宣布的。
9 月 15 日凌晨,华盛顿时间为 9 月 14 日下午,在仁川的两栖登陆计划 开始实施了。如同麦克阿瑟保证的那样,这次进攻使敌人全然猝不及防,而
且也如他断言的那样,这次军事行动取得了势不可挡的成功,彻底扭转了敌 人占上风的局面。
入侵的力量计 262 艘舰艇和第 10 军的 7 万人,由美军第 1 陆战师首先发 起攻击,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攻克了仁川。11
天后汉城收复。与此同时, 沃克将军指挥的第 8 集团军按预定计划冲出釜山环形防线,开始向北行进。
在军事史上,命运发生这种戏剧性转变的情形还相当少见。到 9 月 27 日,一 半以上的北朝鲜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钳形包围之中。到 10 月 1
日,联合国军 已攻到了三八线,整个南朝鲜已在联合国军的控制之下。在两周内,战争完 全变了一个样。
消息传到了华盛顿,几乎令人难以置信,远比至今任何人敢于希望听到 的结果要好。全国一片欢腾,这是一个“军事奇迹”。喜气洋洋的总统给麦
克阿瑟发去了一封电报:“我向你们大家致敬,并代表所有国内的人对你们 大家说‘干得既好又漂亮’。”
自战争开始将近 3 个月来,人们关注的问题是联合国部队能否在朝鲜坚 持住并生存下去。现在问题突然变成了是否要把战争打过三八线去,摧毁共
产党军队和北方的共产党政权,从而统一这个国家。麦克阿瑟赞成对敌人“穷 追猛打”,参谋长联席会议、新闻界、两党的政治家以及绝大多数的美国人
也都这样认为。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令人兴奋的时刻,胜利的激动 四处风行。国务院中除了少数几个政府官员如奇普?波伦、保罗?尼采和暂
时重返职位的乔治?凯南之外,实际上没有什么人竭力主张在三八线上打住。
“不可能指望部队??一直前进到一条测量员划的线那里然后停下来。”迪 安?艾奇逊说,“作为一条分界线它没有什么政治上的价值。”
杜鲁门似乎和任何人一样也被卷入了当时的气氛中。追歼敌军乃是军事 理论的基本原则。如果他曾对他总统任上最命运攸关的这一决定有过犹豫或
是感到痛苦,那也是无据可查的。
决定是在 9 月 27 日星期三作出的。麦克阿瑟现在的军事目标是“摧毁北 朝鲜的武装力量”。这个目标大大不同于以往。如果没有迹象表明苏联或中
国的部队在北朝鲜进行重大干预,他就被授权越过三八线。而且,他不能使 战火超出北朝鲜与中、苏的边界。总之,为了尽快结束战争,麦克阿瑟可以
随心所欲地干他必须得干的事情。此时马歇尔已担任国防部长,他告诉麦克 阿瑟“在战术和战略上不要感到有束缚”,而当麦克阿瑟回电报说“我认为
军事行动可遍及整个朝鲜”时,没有什么人表示反对。
战争向北发展涉及两大风险,即中国人的干预和严冬。但麦克阿瑟已准 备行动,而且在仁川之后,人们对他“几乎是迷信般地敬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通过外交途径发出警告说,如果联合国 部队越过三八线,中国将出兵支持北朝鲜。在华盛顿,即在国务院、五角大
楼和白宫,这些警告却被判断为主要是虚张声势而已。
10 月的第一个周末,在纽约成功湖,联合国建议采取一切“合适的步骤 以确保整个朝鲜的稳定局面”,这意味着联合国同意将这场战争继续进行下
去。仅仅几天后的 10 月 9 日,麦克阿瑟派遣第 8 集团军在开城附近越过三八 线。第二天,杜鲁门突然宣布说,他将飞往太平洋上的一个没有具体说明的
地点去和麦克阿瑟将军就朝鲜的“最后阶段”进行磋商。
2
这件事就像那种极好的高水平戏剧一样无法抗拒新闻界和美国公众的极 大兴趣。人们说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就像不同王国的君主在自己各式各样的随
从陪同下前往~个中立地点会晤。这两个人过去从未见过面。麦克阿瑟自
1937 年后一直呆在国外,而杜鲁门去过的离远东最近的地方是旧金山。 会见地点在太平洋当中一个极小的地方即威克岛,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
外侧有一个微小的珊瑚路航空站。 总统的远征队由三架飞机组成。杜鲁门与他的参谋人员,保健医生及特
工部分遣队乘坐“独立”号飞机;哈里曼、腊斯克、菲利普?杰塞普、陆军 部长佩斯、布莱德雷将军以及他们所有的助手、秘书等乘坐一架空军“星座”
号飞机,该机到达檀香山后,太平洋舰队司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