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5谭政-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敌人的反宣传,谭政带领的武装工作队则是针锋相对。他们一进村便开始了正面的宣传攻势。在村头墙壁上,他们用石灰刷写了醒目的大标语;在村头的稻谷场上,他们说歌谣,唱歌曲,演出小剧目和打倒地主豪绅、戴高帽游街的活报剧;在群众会上,宣传“埃先生”(即苏维埃)和革命的道理。

谭政带领的工作队与劳苦大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到几户地主恶霸有血债,有民愤,便把他们抓起来公审,又把地主的粮仓打开,把粮食分给挨饿受冻的农民。群众慢慢被发动起来,揭发地主恶霸的罪行。随着群众运动的深入,问题也越来越复杂,需要谭政的果断处理。打开地主粮仓的粮食,可以分发给农民群众吃,但从地主夹壁墙里翻出的衣物、银元等浮财怎么处理?请示上级时间已来不及,因为当时已得到情报,敌人来攻遂川,上级团部已先行转移,谭政只好“自作主张”了。谭政拍了板,这是他生平头一次。

他通知各乡工作人员,分头召开群众大会,把搜出来的衣物,全部分给群众,并告诉群众,地主的这些东西,连同分给大家的粮食,都是地主剥削农民血汗的铁证,这些东西应该归还给农民。至于银元,就作为红军部队的薪饷,用于革命的需要。在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的热浪中,遂川的冬雪悄然融化,草林的草坪一片碧绿。工农革命军解放了这块土地,武装工作队开辟了这块新区的工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草林的早春,阳光明媚,和风煦煦。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向了草林圩这片辽阔的草坪。这是草林镇前所未有的盛大万人集会,他们在庆祝草林镇苏维埃政权的成立。在万人群众大会上,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军装、头戴军帽、脚穿草鞋、腰系皮带、盒子枪、腿打绑带、脸色黝黑的年轻军官,威风凛凛地登上了主席台,操着纯正的湖南腔,开始了他铿锵有力的演讲。他不是别人,正是谭政。谭政宣讲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伟大成果,宜讲了共产党的基本主张。然后,谭政郑重宣布:老乡们,遂川草休圩区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区政府的正式名字叫“工农兵苏维埃”。那么什么是“苏维埃”呢?这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的新政府的名字,就是“人民”的意思。我们在“苏维埃”前面又加了“工农兵”三个字,就是说,我苏区人民经过和地主阶级的斗争,有了苏维埃自己的新的政权!①接着,谭政又拉大嗓门宣布:遂川草林圩区工农兵苏维埃,属于井冈山苏维埃的组成部分。井冈山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家作了主人!谭政的讲话结束了。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在无垠的草林圩大地、在井冈山区回荡……1928年2 月18日。宁冈新城。初春的晨风,夹着寒意,不时地刮着。座落在宁冈东北面、距茅坪二十余里的新城,四周被高大坚固的城墙围绕着。城内有数百户人家,三百多国民党驻军,二百多地主靖卫团。这是国民党宁冈县政府所在地。远远望去,新城显得格外阴森与威严。在城外已埋伏了一夜的工农革命军指战员,正寻机向新城发起进攻。不一会儿,新城南门慢慢打开。蒙在鼓里的敌军和往日一样,照常出南门操练。待他们放下武器准备做操时,突然喊声震天,埋伏在南门外的工农革命军一齐向敌军袭击。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敌军晕头转向,慌忙逃回城内紧闭城门。随即,第一团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同时向守城敌军发起攻击。由于敌人居高临下,加上城墙牢固,一时敌我双方处于相持状态。

原来,正当工农革命军攻下遂川县城、大张旗鼓地发动群众掀起红色风暴的时候,江西敌军蠢蠢欲动,老军阀朱培德增调第二十七师七十九团一个营至宁冈新城,妄图会同该地的靖卫团,伺机进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张子清在遂川得知敌人的意图后,决定攻打新城,击破赣敌的第一次进犯,巩固与扩大革命根据地。于是,他们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迅速从遂川赶回宁冈茅坪。第一团返回茅坪后,与刚升编的袁文才、王佐领导的第二团会合。2 月17日上午,前委在茅坪攀龙书院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攻打新城的作战计划。经过认真研究,决定由第一团第一营担任主攻,攻击新城之东门;第三营攻击南门和北门,以配合第一营的行动;袁文才带领第二团第一营埋伏在西门外,利用开阔地形,待机歼灭溃逃的敌军;王佐率领第二团第二营留守井冈山,密切监视遂川方向的敌军。2 月17日深夜,大地沉睡,四周异常地寂静。做好充分准备的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张子清、袁文才等率领下,踏着冰凉的露珠,由茅坪出发,分两路向新城奔去。到达新城脚下,按照原定的部署,各部队进入指定位置,待机进攻,从而才引发了刚才这场激战。在棋山高地指挥作战的毛泽东、张子清等,决定佯攻南北两门,吸引敌人的火力,然后集中第一团的兵力猛攻东门,以打破缺口,迫使敌人全线崩溃,取得战斗的胜利。根据指挥部的意图,人民群众冒着枪林弹雨,搬来了许多梯子、煤油、稻草。工农革命军一同用机枪向东门敌军密集扫时,并用煤油、稻草火烧城门,一面架起梯子,让突击队的战上们奋勇爬越城墙。在第一团的奋力攻击下,东城门被攻破,接着,南门和北门也相继被攻下,守城敌军被迫向西门溃逃。敌人发现西门外火力转弱,便产生错觉,误以为西门外工农革命军兵力不多,于是便打开西门,妄图向外逃窜。早已在西门外埋伏起来的第二团,已布置好了一张严密大网,待溃逃的敌人进入包围圈后,会同前来围剿的第一团,向敌军猛烈攻击,把逃跑的敌人打得死伤遍地,很快结束战斗,胜利地占领了宁冈县城——新城,击毙、击伤包括营长王国贞在内的敌军三百多人,生俘一百多人,活捉敌县长张开明。新城战斗,从清晨打到傍晚。在战斗中,谭政英勇善战,特别是发挥了他政治攻势的本领。

谭政和他的队员们,从这个山头转到另一个山头。一会儿把红旗插在山巅,一会儿又插在山坡,引来城里敌人的往意与火力。并声东击西,以假乱真,干扰敌人的判断力,以显示我军人多势众。当午后敌人准备突围时,谭政带领宣传队,在我军战士掩护下,开始对新城敌军喊话:“弟兄们,快投降吧!

你们已被红军牢牢包围,你们逃不了啦!“敌人无力还击,但不作声。谭政等又换了个位置大声喊:”红军优待俘虏,红军就要攻城了,快反正投诚吧,投诚过来才是活路!“开始,对于谭政等人的喊话,城里敌人的回答是谩骂,尔后便是沉默、无人回答。后来,敌人一个两个地跑了过来。谭政等对投诚者以诚相待,感化了投诚者,于是投诚者又返回敌群做守城敌军的工作。这样滚雪球,敌人三五成群一个班一个排地跑过来了。攻打新城的这场战斗,对于谭政的锻炼和提高是破天荒的。他不仅把在军官教导队学来的知识(军事的和政治的),巧妙地运用于战斗实践,而且在实践中又有发明创造。新城战斗的对敌喊话,对谭政来说是头一回。这使谭政深刻认识到做好敌军工作的重要性。此后,谭政担负政治领导工作中,便把瓦解敌军,作为军队政治工作原则之一。1928年2 月下旬。井冈山砻市毛泽东住所。一轮朝日从东方慢慢升起,春意盎然的井冈山川、翠竹绿树,正沐浴在这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可是,在宁冈砻市一幢草屋——毛泽东住所里,又是一夜,灯火通明。伏案疾书一个通宵的毛泽东,此时正在吸着纸烟,深深地沉思着。可能是过于劳累,乌黑厚厚的长发,使早已瘦削的脸庞显得更加憔悴。

“砰!砰!”一个身着整洁军装的年轻军官,正匆匆敲响毛泽东住所的房门。[霸气 书库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此人就是二十三岁的谭政,他接受组织的指派,前来毛泽东住所担任前委即毛泽东秘书来的。毛泽东打开房门,热情地迎了出来。“谭政同志,你从草林圩回来了!”毛泽东亲切地问道。

“是,毛泽东同志!”谭政有些拘谨地回答道。

“你的老岳父陈绍纯先生还好吗?”毛泽东又问。

“他老人家已经过世了!”谭政低声回答。谭政纳闷,只听岳父说过,他认识毛泽东,可毛泽东怎么会晓得我是他的女婿?何况我又改了名。

毛泽东看出谭政的不解说道:“你原来的名字不是叫谭世名吗?这是调你到前委来前从你的入党志愿书上看到的。你那老岳父可是对社会、对革命有贡献的人喽!去年的上半年,我在咱湖南家乡搞农民运动考察的时候,也到湘乡去了,见到了陈绍纯先生,他说得很痛快,这个世道得乱透了才能分出个高低、分出个好坏来。陈先生对我说,他把大儿子陈赓打发出去了,二儿子、三儿子也去闹革命了,这不,女婿谭世名近日也去汉口投奔国民革命军了!”毛泽东看了谭政一眼,接着又说:“这以后,我就注意了你的行动。秋收起义的时候,我就从武昌警卫团部队名单里找谭世名,只看到有个谭政,没想到谭政就是你这个谭世名。还是这次我要宛希先推选个前委秘书,宛希先说,前不久入党的那个谭政,是个知识分子,湖南湘乡东山学堂毕业的,从军前是个小学教员,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来了,表现很不错。他古文基础好,字也写得工整,很适合协助我毛泽东作前委工作。随后,我让宛希先把你的入党志愿书拿来看过,看到你的现名和原名,这就对拢了。看到了你,也就想到你的老岳父了,哈哈!”

听了毛泽东这番话,谭政惊呆了。想不到日理万机的毛泽东,竟然会注意他这个小人物。过了一会他才想起自己的来意,忙说:“毛委员,我今天是来前委报到的!前委在哪里?”

毛泽东风趣地回答:“前委就在这儿。我一个书记,加上你一个秘书,实际工作就咱俩。”毛泽东又说:“你们在草林圩开辟新区发动群众工作搞得不错嘛!你先说说情况吧!”随后,谭政把他带工作队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情况,作了简要汇报。

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称赞谭政:“搞得好!搞得好!”谭政觉得在草林开辟新区工作中,自作主张把没收地主的银元作为罚款带回来用作军饷的处理上没有把握,不知对错,就把事情的经过、处置的原委向毛泽东如实地作了汇报。毛泽东高兴地说:“处理得好!处理得好!我们每人都可以发两元钱的军饷了!”毛泽东又问谭政:“工作队的事完结了没有?”

谭政慢条斯理回答道:“一回来,就汇报过。我带的那个工作队也归建了!”然后,谭政把复写出来的一份工作报告递给了毛泽东,并说:“这是我的工作报告,不妥当地方,请您指正!”

“那就把你的行李搬过来吧,你就住在外面这屋里。”毛泽东接过报告放在桌上并指着外屋说。然后,毛泽东又接着说:“你来了,就好了!我是很需要你来帮忙的。”毛泽东又指了指桌子上已写成的厚厚一沓子草稿说:“你看,这不,为湘赣边区党的二大写了个决议,还没找到人抄写呢。你来了,先把这件事办办。”

就过样,谭政成了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这位未来的共和国主席、党的领袖与未来的共和国大将,在这幢简陋的草屋里居住着,交谈着,工作着……井冈山的日月星辰伴着毛泽东、谭政共居的草屋,从春夏走过秋冬,从黑夜迎来黎明。谭政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与毛泽东共居一室,朝夕相随,他从毛泽东身上学到的东西可真不少。秋收起义部队刚上井冈山不久,前委决定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由团长陈浩、副团长韩壮剑、参谋长徐庶指挥下山去攻打茶陵。当时,毛泽东没有跟部队下山。但恰恰在这次军事行动时,团长陈浩等人与国民党部队“联络”上了,令部队向湘南撤退,企图投靠国民党。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叛党、叛军政治事件。然而,毛泽东在处理这起事件的过程中,态度是十分冷静的,艺术性是相当高超的,表现了一个伟人的魄力与策略。事件发生的当时,毛泽东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亲率部队把攻打茶陵的一团接回井冈山,稳住部队的情绪,摸准事件的真相。在证据确凿、事实清楚的基础上,毛泽东主持在砻市召开前委会议,讨论了如何处理革命队伍中的叛徒,并果断决定:召开干部大会,公开揭露、宣布陈浩等人的叛变罪行,以教育我们的部队。在砻市干部大会上,根据前委的决定,毛泽东总结了部队攻打茶陵的经验教训,当众宣读了陈浩等人的十大罪状。其中一条是:阴谋叛变投降方鼎英。然后,毛泽东问大家:“大家说,对于陈浩、韩壮剑、徐庶该怎么办?”接着,按照大家的意见,将陈浩等人捆绑起来带走处决了。尔后,毛泽东又宣布了新任命团长、党代表,参谋长的名单。毛泽东对这一军内重大案件断然处理的重大举措,对谭政的教育与影响是相当大的,这对后来谭政处理某些重大问题产生了深刻的启迪作用。

1929年的一天。一个被五花大绑的青年军官,被士兵簇拥春,押送到了前委办公室。这不是陈伯钧连长吗?谭政吃了一惊。

谭政来不及细问缘由,急忙去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不慌不忙地从屋里出来,让兵士松了绑,说:“你们先到隔壁房里休息去吧!”谭政奉命通知其他前委委员来毛泽东住所开会。会议开始了。原来,陈伯钧一不小心,枪走火打死了军官教导队队长吕赤!委员们对陈伯钧枪走火打死军官教导队队长吕赤事件,争论不休,各抒己见。有的说,这虽是军队内部事件,但也要严惩。

多数人认为,打死人就得偿命,陈伯钧应当枪毙!谭政作为秘书列席会议并担任记录,他为陈伯钧的“死罪”暗暗吃惊。按照惯例,前委会议讨论决定问题,一般都是少数服从多数的。今天,到会的除毛泽东一人尚未发言,其他人都同意从严处置陈伯钧,这不就等于判了“死刑”吗?

毛泽东听完大家的意见后,慢条斯理地说:“已经死了一个,还要死第二个吗?”前委会在毛泽东提议下,又研究了一番,一致同意从轻处理,但提出:“可以不枪毙,但要打屁股!”毛泽东风趣地说:“屁股也不要打了吧,要打,打个手板就可以了。”陈伯钧含着泪水走出房间,来到前委会会场中间,向在场的人深鞠了一躬,说:“我对不起吕赤同志!”陈伯钧把手伸给毛泽东,说:“毛委员,打我的手板吧!”毛泽东拍拍陈伯钧的肩膀,说:“伯钧同志,接受这个血的教训吧!手板也免了。”陈伯钧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失声大哭起来。这哭声饱含着对吕赤同志的内疚、悼念,饱含着对自己错误的自责、反省悔恨,饱含着对党的治病救人政策的感激!毛泽东对陈伯钧事件的处理,教育了陈伯钧,教育了同志们,也深深地教育了谭政。井冈山的深夜。星光灿灿,夜幕沉沉,毛泽东、谭政住所四周显得格外寂静。已经劳累了一天的毛泽东、谭政,又开始了夜间的工作,不时夹杂着轻松的问话和回答。在谈到井冈山根据地巩固和发展的经验教训时,毛泽东问谭政:“你还记得工农革命军打下茶陵后,不就地做群众工作、不打土豪筹款的错误吗?他们不懂得工农革命军除了打仗消灭敌人,还有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的任务,说这是地方政府的事。而当时我们成立起来的县政府呢,又没有担负起新政权的职责,还是沿用旧政府收税、告状、过堂一套官僚老办法,不替人民群众说话、撑腰、办事情,还能不失败?有失败,才会有成功。谭政,你信不信这个话?”谭政似懂非懂,愕然地支吾着。毛泽东看出了谭政的不解,又进一步地举例道:“你还记得秋收起义攻打县城,还准备打长沙,打了败仗那个灰心丧气的狼狈情景吗?要不是打了那些个败仗,还不会使人们认识到攻打大城市战略方针的错误!也由于吃了败仗,碰了壁,才逼迫我们上了井冈山,你说是不是?”谭政经毛泽东这么一解释,心中顿时悟出了道理。毛泽东紧接着又问谭政:“要不是总结工农革命军打茶陵的经验,纠正了茶陵新政府的错误,你谭政能把遂川打土豪得来的钱带回来做军饷吗?”谭政心中的疑团,被毛泽东这深入浅出的比喻化解了。谭政还断断续续地向毛泽东提出了红军的政治工作问题,红军的成份问题,对士兵的政治教育问题,对俘虏敌军官兵的改造问题,红军内部的民主问题,等等。对此,毛泽东都耐心而又说理地给了满意的回答。时光一分一秒地过去,问题一个又一个地提出。当他们还你来我往谈兴未尽的时候,清晨的霞光,已遮盖了那暗淡的灯光。又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不眠之夜。

1928年5 月4 日。宁冈砻市溪河滩。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鲜艳的杜鹃花,盛开在山山岭岭,弯弯曲曲的砻溪河,唱着歌儿,流向远方。宁冈砻市的砻溪河滩,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今天,井冈山军民庆祝朱、毛两军胜利会师暨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大会,即将在这里举行。一大早,穿着整齐军装、佩戴着红袖章的毛泽东、朱德两部指战员,以及数千名湘南农民自卫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列队进入会场。从宁冈、井冈山、遂川、永新、灵县等地赶来的人民群众,也兴高采烈地涌入了会场。会场周围,贴满了五彩缤纷的标语。主席台上,插满了鲜红的旗帜,为大会增添了热烈的气氛。整个会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大会由陈毅担任执行主席。在一片锣鼓声、鞭炮声、军号声、欢呼声中,陈毅首先向全体军民庄严宣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已胜利成立。接着,他宣布了第四军的组成及领导人名单。在庆祝大会上,毛泽东、朱德、王尔琢等都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毛泽东在讲话时,代表军委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三大任务、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要求每一个指战员认真执行,付诸行动。谭政坐在主席台的一角。他此时虽不是名见经传的部队领导人,但也感到格外的快活。为了布置会场,迎接红四军新的领导人,谭政跑前跑后,忙个不停。你看他平日严肃、紧绷的面孔,今日也笑容可掬。此刻,他看到朱、毛两军的胜利会师,看到这会场的盛大景观和欢乐气氛,激动之情无法言表。他想道:此前只是跟随前委书记毛泽东一个人工作,以后将在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军委书记陈毅三人统一指挥的红四军委集体领导下,协助他们办事、工作。红四军有了如此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有了如此强大的队伍,有了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革命的形势何愁不会加速发展。

井冈山会师后,红四军多次粉碎了敌人的“会剿”,接二连三地打了几个胜仗。然而,在胜利的凯歌声中,红军内部政治工作基础薄弱的缺点也日益暴露出来。对此,谭政心急如焚,想方设法给以妥善解决。对于红四军在永新县城违反城市政策和部队内部违纪等问题,负责检查、整顿这一问题的谭政,在深入调查了解研究的基础上,写了给前委的报告,强调了军纪的重要性。毛泽东对谭政的报告十分重视,他看过报告后批示道:“军纪是军队的命脉!”

1928年11月。

茨坪。

毛泽东住所。

呼啸的北风,夹着片片雪花,飞飞扬扬,吹落在这茫茫无际、重重叠叠的荒郊野岭。井冈山的冬寒,已经降临。在茨坪一所简陋的房子里,有两个人正在不分昼夜地紧张地忙碌着。里屋,毛泽东在全神贯注地起草给中共中央的信,即后来编入《毛泽东选集》的《井冈山的斗争》。外屋,谭政在聚精会神地抄写。半年以前,即5 月2 日,毛泽东在永新县城曾以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委书记的名义,给中共中央写报告,报告朱、毛会师后的基本情况,并提出建立湘赣边界特委和建立以宁冈为中心的根据地的建议。6 月4 日,中共中央收到由江西省委转递的毛泽东5 月2 日的信件后,并于当日复函朱、毛并转前委诸同志,该信题为《中央对前委的指示信——关于目前形势及今后的任务与工作》。中央六月来信,正确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与任务,肯定了朱、毛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制定了边界党的工作方针、原则和政策,指出了边界党组织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与壮大起了重要作用。为使井冈山根据地党组织收到这封重要的信件,中央复写了四份,两份由湘赣两省委各转边界一份,两份交两省委阅看、保存。

由于交通不便,中央6 月4 日指示信,经过江西省委与吉安县委,11月2 日才到达边界。接到中央重要来信后,正在遂川开展群众工作的红四军立即返回井冈山。11月6 日,边界特委召集三十余人参加的会议,讨论了中央来信。经过热烈讨论,会议认为中央来信除主张废除党代表制与游击区域过宽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