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梦江湖行-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苏暮犯难了。看来系统不让他随便变,也有它的道理。现代世界的很多东西都是成体系运作的,少了中间环节就没了作用,而且这么做会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麻烦无比。

    既然会使事情变得麻烦,还不如干脆不要变了。于是苏暮又把电吹风变回木梳,拿起毛巾多擦了几下脑袋,然后便起身出门,让风吹干得了。

    来到城西梅姨处,正巧梅姨做好了饭。今天也是熬粥,不过是普通的小米粥。苏暮和梅姨寒暄了几句,然后就去后院柴房找那个证人土匪。

    进柴房一看,这土匪显然饿极了,面色苍白嘴唇发干,看样子梅姨还真连口水都没有给他。苏暮上前给他松绑道:“今天该怎么说,我想应该不必告诉你了,你懂的。”

    这瘦小的土匪听罢,连连点头道:“小的明白,小的明白。大侠你的本事,小的可是领教够了,打死也不敢说半句谎话。”

    于是,苏暮便带着那个土匪走出了柴房,给他盛了碗粥,这土匪顿时感动的涕泪纵横。

    苏暮和柳如诗今天穿的还是昨天的那身便服,吃过饭后,柳如诗照常给孩子们布置了功课。

    苏暮与梅姨以及几个孩子们道别之后,便带上那土匪,和柳如诗一道,朝着衙门的方向走了。


第二十一章:百姓之愿

    张升官一大早就起床了,原本打算去叫醒正在睡觉的巡按御史,以体现自己起早贪黑为人为民的精神,没想到刚进了衙门,巡按御史早早地就起来,坐在了大堂之上。

    张升官走上前去颔首道:“没想到御史大人如此精神抖擞,这么早便起来了,下官还是懒散了些,应该多多向大人学习。”

    巡按御史笑了笑说道:“张大人客气了,来来来,快坐。”随即命人沏了两杯茶,取了些糕点出来,和张升官边聊边吃。

    “今天大开门庭之事,你已经通告给乡里百姓了吧。”巡按御史抿了口茶,放下茶杯后问道。

    “那是自然,我已经发布了通告。辰时一到,百姓们就可以来衙门,有冤的喊冤,有状的告状。”张升官回应道。

    于是两人便在这闲聊着,衙门外百姓也慢慢赶来了。或许有那么几个民事诉讼的,但是八成以上的老百姓是来看热闹的。

    路人甲:“哎,你说这次会不会有人告发那个狗官?”

    路人乙:“狗官?你是说张升官吗?”

    路人甲:“除了他还能有谁!”

    路人乙:“谁知道啊,自从那次之后,恐怕是没人敢告他了。”

    路人甲:“说来也是,不过我还真希望让这狗官赶紧滚蛋。”

    路人乙:“谁说不是啊,大家都这样想,但谁都不敢告呀。”

    。。。。。。

    辰时到了,有几个百姓来告状的,说张家偷了李家的葱,李家拿了刘家的蒜,有起诉欠钱不还的,也有妇女来告丈夫在外偷情的。衙门口众多老百姓纷纷看着热闹,高兴的不亦乐乎,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可是老百姓们心里都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告发这贪官张升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张升官是个什么人,老百姓能不清楚?

    只是大家都不敢告他,不单单是因为要挨板子。前几年就有一个不怕死的,斗胆告了张升官,结果不知道张升官使了什么手段,最后被证明是诬告,那个告状的人事后下落不明,大家当然都知道是死了。

    其实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哪有什么热闹可看,百姓们放下手头的活计纷纷赶来,只是盼着有那么一个人能告发张升官罢了,但同时也担心这个人会落得一样的惨死下场。于是便只能在心里祈祷,默默地看着眼前的热闹,脸上看起来欢快,心里却都万分焦急。

    虽说来告状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但该办的事情还是得办,许多事情在衙门的协调下,能自己解决的都自己解决了。

    张升官心里还是有些紧张,虽说来告状的都是民事诉讼,但就怕苏暮等人来告自己。即便认定他们不会有证据,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右眼皮跳得厉害。

    刚刚又解决了一桩事后,巡按御史喝了口茶,对张升官说道:“看来张大人把这太平县治理的不错,老百姓只不过发发牢骚,并无什么大冤大仇。”

    “哪里哪里,这都是靠当今圣上的英明神武。下官并没有做什么,只是按着朝廷的规矩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办事罢了。”张升官连忙说道,心想应该不会有人来告他了,心理松了一口气。

    巡按御史也有些失望,虽说自己知道张升官有问题,但奈何自己没有充足的证据,这些百姓也没有一个告张升官的,心里也万分着急。

    就在此时,只听衙门外有人用力地敲着鼓,张升官顿时大惊。要知道,这一天是大开门庭之日,普通的民事诉讼无需击鼓鸣冤也无需挨板子,若是要击鼓,那便是有大冤屈,莫非是来告他的。

    想到这,张升官十分生气也十分害怕,真不知道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敢来找他的麻烦。

    此时衙门外——

    苏暮对柳如诗说道:“我进去和那狗官理论一番,你就在这看我表演吧。”

    柳如诗笑着说道:“你就放心的去吧,这证人我给你看着。到时候传证人的时候我再让他进去。”

    于是苏暮整理了一下衣服,抬头挺胸大踏步的进了衙门,周围的老百姓瞧他的模样,也纷纷被吸引了过去,毕竟这个人可是击了鼓的,肯定有好戏看。

    见苏暮进来了,张升官虽然没有见过他,但凭着王霸天之前的描述来看,十分相似。看来这人就是搅了自己好事的那个蠢货。想到这,张升官是恨得咬牙切齿,但心里也紧张万分。

    巡按御史见进来这人,自信满满气度不凡,于是问道:“你就是来告状的?你叫什么名字?”

    苏暮虽然不知道告状的流程应该是啥样的,但起码讲礼貌应该是没错的。于是挥了挥衣袖,向巡按御史行了个礼,然后说道:“回禀大人,在下姓苏,单子一个暮,字子汐,号丹枫居士。”

    说完这话,苏暮也觉得很有意思,字号都是临时瞎起的,虽然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但起码也是学着古装剧里玩了起来,这么文邹邹地说话,自己感觉也挺尴尬的。但这些都不必担心,因为和系统说好了,它会自行修复有可能的漏洞的,即便自己瞎说,别人应该也能听懂他的意思,并不会觉得唐突。

    巡按御史听罢,饶有兴致地说道:“你有什么冤屈,细细道来。”

    苏暮两手又拜了拜说道:“回禀大人,在下是来告发一个人的!”

    听到这,张升官紧张到了极点,巡按御史也有些期待,四周的老百姓们,听了也来了兴趣,顿时议论纷纷。

    巡按御史摆摆手说道:“你放心说吧,要告的人是谁?”

    “回禀大人,那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苏暮回答道,然后看似不经意的瞥了一眼张升官。

    张升官被他这一瞧,冷汗都下来了,周围的百姓们听苏暮这么一说,气氛顿时高涨了起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人,那还能有谁?

    巡按御史听了,也有些紧张,他希望苏暮是来告发张升官的,自己就缺证据了,但又怕苏暮是来告自己的,虽说自己没什么可告的,但听到这还是会觉得紧张。于是连忙问道:“你别卖关子了,搞得本官都紧张了,快说出那人的名字。”


第二十二章:杀威大棒

    在巡按御史的催促下,苏暮便不再卖关子了,何况现场的气氛已经炒热了,百姓们都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苏暮抱拳说道:“回禀大人,在下告发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平县县令张升官!”

    苏暮话音未落,全场的老百姓们顿时群情激愤,个个拍手称快,连连叫好。

    路人甲:“你看看!你看看!还真有个胆大的,敢告发张升官。”

    路人乙:“哎,只怕这哥们是有去无回呀。”

    路人丙:“别说这种丧气话,万一他真的告发成了,那可真是为民除害了!”

    路人甲:“我就说嘛,那狗官早就该滚蛋了!”

    路人乙:“你们几个不要高兴的太早,只怕又是一场空欢喜。”

    路人丙:“是不是空欢喜,咱们在一边瞧着就行了!”

    巡按御史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有些震惊,心想,这百姓气氛如此高涨,看来张升官平时没少欺压他们。

    张升官也被眼前的场面吓着了,没想到苏暮一说来告自己,这帮刁民能高兴成这副模样。心想一定要给苏暮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于是张升官对巡按御史说到:“御史大人,我自然是为官清廉,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但这位百姓既然要告我,那我们就按照朝廷的办事流程走吧。”

    巡按御史听了,当然知道张升官说的是什么意思,可不就是想让苏暮挨一顿杀威棒,给他点颜色瞧瞧。可是毕竟这是朝廷定下来的流程,自己也很无奈,于是对苏暮说道:“你若要告他,可知道规矩?”

    苏暮昂首挺胸说道:“规矩?我当然知道,不就是挨板子的事嘛,小事一桩!”

    见他这么说了,巡按御史便下令到:“既如此,那么来人,压下去打二十杀威棒。”

    其实要是平时,那怎么着都得是三十棒,不过巡按御史见苏暮穿的像个书生,一袭白衫,身体看起来也不是特别强壮,怕三十棍子下去,把他给打坏了,还怎么帮自己揭发张升官。

    可张升官听到这不干了,于是又对巡按御史说道:“我想御史大人可能一向要事缠身,这告官的规矩,想必是忘了。按照法律,应当是三十棒!”

    “这……”

    巡按御史有些为难了,周围的百姓们听到张升官公报私仇,纷纷给他喝倒彩,并对他嗤之以鼻。

    苏暮见状于是说道:“不论是二十棒还是三十棒都无所谓,就算打上一百棒,我眉头也不会皱一下!但有个条件,那就是我不跪!”

    周围的百姓听了,连连叫好,为苏暮加油助威。

    路人丁:“哇,这小哥气度不凡,有一身英雄气概!”

    路人戊:“我看不见得,这棒子我以前是挨过的,就十棒子,打的我半个月下不了床。他这么一搞,那狗官肯定会乘机将他往死里打的,到时候只怕是英雄变狗熊喽。”

    张升官见苏暮这么嚣张,气的从桌子上跳了起来,厉声喝道:“大胆刁民,竟然敢咆哮公堂,目无法纪,你有什么资格敢不下跪!”

    苏暮摆了摆手说道:“来来来!尽管打,若能把我打跪下了,倒也算你们本事一件!”

    张升官顿时怒不可遏,对手下的人命令道:“来人啊!上三十杀威棒!”

    一声令下,两个身材魁梧的衙役提着碗口粗的棒子走了上来,目露凶光,对着苏暮就提棍要打。

    苏暮心想,这些个衙役,平时跟着张升官,肯定没少做祸害百姓的事情,今天倒要顺便教训一下他们。

    想到这,苏暮便暗暗念动咒语,悄悄施展了变化之术。

    两个衙役提棒狠狠地打了下去,可就在棒子接触到苏暮身体的一瞬间,忽然感觉双手突如其来的刺痛,犹如在手上钉了一百个钉子。两人疼得嗷嗷直叫,扔下了手中的棒子,定睛一看,双手布满了污血,手上被密密麻麻的戳了不少眼子。可是转眼又看了一下大棒,明明好端端的什么都没有,心想真是奇了怪了。

    张升官见两个衙役只打了一下,便嗷嗷叫着停了手,而苏暮却好端端地站着,一脸若无其事的样子。于是厉声喝道:“你们两个,莫要偷懒!还不快快行刑!”

    “大人,这……”

    两个衙役顿时为难了,这一棍子下去,人没打着,自己的手倒是皮开肉绽,哪敢继续打下去。

    苏暮笑了笑,双臂交叉抱于胸前,说道:“我看这样吧,既然是我要来告张大人的,那还是请张大人来亲手行刑比较好。”

    苏暮心想,也得让张升官尝尝这滋味,不能便宜了他,于是便朝着周围的百姓说:“各位父老乡亲,你们说是不是!”

    “是!是!是!”

    “在理在理!”

    周围的百姓见苏暮确实有本事,便也跟着起哄了起来。

    巡按御史有些不知所措,自己为官这么多年,头一次听说有人提出这样奇怪的要求。于是看向张升官,想听听他的想法。

    也许是苏暮的举动彻底惹毛了张升官,只见他拍了一下案,大喊一声求之不得!然后便气势汹汹地走了下去。抄起棍棒,朝着苏暮的脸,劈头打了下来。

    周围凑热闹的老百姓,见张升官居然朝着头打,都骂了起来。一旁的柳如诗看到这一幕,心里也禁不住咯噔了一下,连忙喊道:“小心!”

    话音未落,张升官那一棒子已经打了下来,苏暮如法炮制,但这次下手要比之前的两个衙役重的多了。

    张升官这一棒子下去,只感觉像是打在石头上一样。再看看苏暮,还是一脸若无其事的样子。忽然双手感觉到钻心的疼痛,定睛一看,两手早已被扎得不成形了。

    要知道十指连心,张升官不过一介文人,哪受得了这般疼痛,顿时鼻涕眼泪就流了下来,疼的在地上直打滚。

    苏暮见张升官的狼狈样,心中一笑,装作一脸关心的样子,连忙上去扶他:“哎,张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然后苏暮顺势捏住张升官的双臂,张升官只觉得胳臂都要粉碎了,于是连连喊道:“哎哟!哎哟!你走开!别碰我。”

    苏暮于是放下他,站起来说道:“张大人,这可不行啊。你这一棒子下去,我发型都还没有乱呢。”


第二十三章:人证物证

    张升官疼的在地上直打滚,心里暗暗咒骂着苏暮。

    四周的老百姓们看见张升官的狼狈相,连连拍手叫好,大声欢呼,有些人还吹起了口哨。大家都觉得这张升官罪有应得,活该倒霉。

    苏暮若无其事地问道:“张大人,说好的要打三十大棒,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过才两棒。你也是个遵纪守法的人,想必一定会打完吧。”

    张升官当然听的出来苏暮的反话,自己这才打了一下,双手就差不多要废了,若是打满三十下,简直就是要了亲命了。

    张升官忍着痛,爬起身来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我看不必了,本官一向宅心仁厚,看在周围父老乡亲的面子上,我就饶过你这三十板子了。”

    说罢就回头要走,想赶紧找个郎中包扎一下。苏暮见他要走,连忙说道:“哎,张大人别介呀!我不疼的,你放心打吧。”

    张升官要被他气炸了,心里恶狠狠的骂道:好你个臭小子,待本官日后寻个机会,叫你死无葬生之地。

    巡按御史见张升官要走,于是起身说道:“哎!张大人,你这是要去哪?这还正在审案中呢。”

    张升官苦着脸说道:“御史大人,你看我这手都伤成了这副德行了,我还不得赶紧寻医去么。”

    “不行,你不能走!”巡按御史说道。但是看张升官伤势确实严重,便命人去找郎中,给他包扎了一下,让他坐在旁边,然后接着审案。

    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周围的老百姓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都在这看着热闹。巡按御史于是敲了敲惊堂木说道:“各位父老乡亲,请肃静!请肃静!公堂之上不要大声喧哗!”

    待衙门重新安静了下来,巡按御史接着问道:“苏暮,你说你要告张县令,不知你要告他个什么罪?”

    苏暮行了个礼说道:“回禀大人,这太平县县令张升官,与那山寨土匪头领王霸天,两人勾结在一起,拦路抢劫,欺压百姓,人神共愤,罪不可赦!”

    巡按御史大惊,自己之前虽然觉得张升官有问题,但也应该只是贪污什么的,没想到他居然和土匪有所勾结。于是便问:“你这么说,可有证据?”

    “禀大人,我前些天逮到山里的一个土匪,他可以出堂作证。”苏暮回答道。

    巡按御史心想,看来有证人了,于是说道:“叫他进来!”

    柳如诗听到这,便放开那土匪,让他进了衙门。

    这土匪虽然在山寨时横行霸道,但当进了衙门,看着这阵势,便吓得跪在地上磕头行礼。

    巡按御史于是问道:“堂下跪着的人,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尽管说来。”

    这土匪磕了个头,看了一眼苏暮,于是说道:“报……报告大人!小的名叫赵三,原是王霸天手底下的一个跟班。直到五年前,我们寨子还穷得叮当响,因为怕惊动官府,不敢惹大麻烦。

    可就在五年前,自从县令张升官来了后,他和我们大王王霸天两人合作,我们负责抢钱,他们负责善后,得到的赃款都是五五分成。

    就这么过去了五年,我们的山寨也越来越壮大了,抢的钱也越来越多了,每年我们都会给张县令送钱了,好几次我都会跟着来,就在两天前,我们还刚送过今年的分红呢。”

    土匪说罢,台下一片哗然,老百姓们对张升官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张升官听了,自然是紧张的不得了,于是跳起来说道:“诬告!他这是在诬告!”

    苏暮听他这样狡辩,也是气的不行,真想当初拿个照相机把罪行都拍下来。光凭张升官私自篡改账簿文案,就有他受的了。可转念一想,古代人根本没有照相机这玩意,即便自己录了像给他们看,也不一定能当作证据,可能还会被别人笑话为戏法。想想还是挺难办的。

    巡按御史看着张升官的着急样,知道他心里有鬼,于是对张升官喝到:“住口!是不是诬告本官自有定夺,现在被告是你,你不要给证人施压!”

    说罢,张升官便坐了下来,咬牙切齿地瞪着那土匪。

    巡按御史又问道:“李三,我问你,你所之言,句句属实?”

    土匪连忙磕头说:“大人!千真万确!若我说了半句假话,天打雷劈!”

    巡按御史于是又回过头来问张升官:“我现在问你,可有此事?”

    张升官连忙起身,毕恭毕敬的说道:“回禀御史大人,前几日我剿灭了一伙土匪,为首的正是王霸天。这个来作证的土匪,想必是为了给他们大王报仇,故意栽赃陷害于我,请大人明察!”

    苏暮听张升官这么一说,心想,真是个狡猾的老狐狸。

    巡按御史想了想,如果只有一个证人作证,显然证据是不够充分的,思忖片刻,于是问苏暮道:“苏暮,我问你,除了这个证人的证词,你还有什么其他可以作为证据的吗?”

    苏暮心想,现在是时候拿出王霸天的小账本了,于是对巡按御史说道:“禀告大人,在下除了人证,还有物证在手。”

    说罢,便从背包里拿出了那个账本:“大人,这个册子是那土匪头子王霸天的账本。里面清清楚楚详详细细记录了王霸天和张升官的每笔交易!大人可以细细查看。”

    张升官见此情景,立马慌了,于是大声说道:“这册子一定是他伪造的!”

    “你闭嘴!”巡按御史没好气地骂了他一句,“来人!把那册子呈上来。”

    一声令下,一个衙役走向苏暮,接过了他手里的册子,小心翼翼地递给了巡按御史。

    周围的老百姓们看起来格外兴奋,心想这次张升官总算是要落网了,大家都交头接耳七嘴八舌的聊了起来。

    “肃静!肃静!”见周围又骚动了起来,巡按御史又拍了几下惊堂木。

    他拿起账本,仔细翻看了起来,里面的记载确实很详细。

    看完之后,巡按御史放下手中的账本,朝着张升官厉声呵斥道:“大胆张升官!现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什么要狡辩的!”


第二十四章:县令豪宅

    张升官见证据确凿,眼看着自己就要有牢狱之灾了,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冒了出来,两腿也直打颤。

    四周的老百姓们见这事情终于有了着落,纷纷拍手鼓掌,有些人已经开始庆祝欢呼了。

    两个衙役走向了张升官,准备把他押下去。可就在这时,张升官突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自己还不老,可不想现在就交代到这,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搞来的钱,怎么可以还没潇洒就进大牢呢。

    “慢!”张升官示意两个衙役停止,“我还有话没有说完。”

    听到张升官这么一说,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在场的老百姓有些担忧,心想看来这次,张升官又要逍遥法外了。

    巡按御史心想,他死到临头居然还嘴硬,想必也说不出什么,于是便问:“有什么话快说!”

    张升官站了起来,指着苏暮说道:“既然你告本官和王霸天合伙分赃,那么你倒是说说,我分来的赃款在哪?若是你说不出来个所以然,那你就是诬告!”

    巡按御史心想,他说的确实有道理,既然都分赃了,怎么能到头来不见这赃银呢。

    看来张升官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苏暮心想,既然你执意要耗下去,那咱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