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田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了窗户光线暗了很多,不适合看书,赵方把核桃拿出来,打算砸些核桃仁出来熬粥 。
  
  赵方砸核桃仁的速度很快,上一世他家里就种了一棵核桃树,每年收了核桃他都会和弟弟砸出很多的核桃仁,一边砸一边偷吃,砸出来的核桃仁母亲就用糖炒了给他们当零食吃,当时,糖炒核桃仁算是赵方最奢侈的零食,觉得全世界最好吃的就是母亲做的糖炒核桃仁了。
  
  脑子不停的回放小时候的种种回忆,待赵方回过神,核桃仁在大海碗里堆的满满的,刚刚想的什么,完全忘记了,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声,听起来很遥远,赵方眼神恍惚了一下,扫视着空荡荡的屋子,这一刻,有种叫寂寞的东西深入骨髓。
  
  赵方定定的在屋子里坐着,看着灰蒙蒙的天空,脑子一片空白,上一世这一世的记忆仿佛不停的出现,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出现。
  
  天色渐渐暗下来,待赵方回过神竟已是下午四五点钟的光景,午饭都错过了。赵方自过来就一直努力的适应环境,心里安慰自己,现在想开了,原来有些东西不是不放在心上,却是太放在心上埋的深了,自己也看不到而已。
  
  找出一小块风干的咸肉,用温水泡了,加上葱翻炒,香气十足。
  
  一碗粥两个馒头,加上一碟炒菜,把赵方的郁闷心情吃掉了不少,心里安稳了许多,对这里的认可也更强了,或许该趁现在把院子重新修整一番,过年也过的更喜气一点。
  
  打定了注意,赵方开始想院子的各种规划,还有家里的家具被子什么的,一次都添置齐全,省的到时候没东西麻烦,最先想到的是床,当初这个房子才刚刚盖好,也才买了几十亩庄稼,种了庄稼,赵方的父亲就因为意外死了,赵方的母亲自听到后就身体就慢慢变差,死前的一年都在生病,最后半年几乎都在床上躺着,赵方一个小孩子,伺候母亲,买药煎药都顾不过来了,自然也没精力整理房屋,这房子还就是刚刚盖起来的样子,很多屋子都空荡荡的。
  
  现在赵方睡的是一张用几块木板拼接起来的床,木板高高低低,睡在上面十分的不舒服,还有盖的被子都只是让人觉得十分压人却并不暖和。
  
  所以赵方住的房子空有大瓦房的样子,里面却是连平常人家必备的家具都没有。
  
  赵方想了很久只大概想到了一些东西,总感觉还有很多东西想不到,决定还是不浪费自己的脑细胞,明天去问村长,再综合木匠的意见就应该差不多了。
  
  第二天,天气晴好,赵方早早的到村长家,村长吃过饭正在剥玉米粒,听了赵方的来意,停下手中的活计想了想问:“小方想怎样办家具呢?”村长多少知道赵方卖狐狸卖了些钱。
  
  “怎么办?”赵方疑惑的看着村长:“什么怎么办?”
  
  “你是想办些家具以后一直用,还是先置办些家具自己用着,等以后娶老婆的时候再重新做呢?”
  
  “我打算一直用下去。”
  
  “这就要做好一些的家具了,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我就想先做张床,一些桌子、凳子、椅子、柜子之类的,想把屋子都重新修整一下,其他的我就想不到了。”茅房尤其是赵方恨的地方,这是首要的啊。
  
  “你是打算大动房屋啊,估计要不少银子,木匠咱们村子里就有,木材我可以找几个人帮你上山砍,但是这些东西是留着你常用的,要在上面刷漆,加些装饰,还要给木匠手工钱,也要请人吃饭,只家具就要二三两左右的银子,修整屋子之类的请村里人帮忙也不用给什么手工钱,但是材料之类的也要个几百文,你娘病了这么久你家也没什么钱了,虽说你最近上山上的勤,找的药材卖了不少,狐狸也卖了几两银子,你最近也没什么花销,近几年赋税少了许多,但是还是要留下银钱应付意外情况,不能挣到一些钱就立刻花掉。”
  
  村长说的不错,赵方的确是打算彻底翻修他的房子,但是让赵方没想到的是竟然只要四两左右的银子,虽然村长不知道他的打算,在修整房屋上预算要加上两倍,但银子也不多,他们家在农村盖了一所小楼房花了十几万,只是简单的装修了一下就要了两三万,在这里竟然只要三四两银子就搞定了,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才四千多,在现代连一件好的西装都买不到啊。
  
  村长都是为他打算,怕他还小没有谋算乱花钱,让赵方很感动,不过他现在有八百两银子,三四两银子还真不算什么,再说,挣钱也就是为了花的,不让自己过的舒服点怎么成。
  
  “赵伯,我也知道这些要不少银子,但是现在我家连个像样的桌子都没有,屋子里空落落的,过了年我就打算养些鸡、鹅、猪、羊什么的,东西都不齐备,家里不修整不行啊,我最近上山找了些东西也卖了不少钱,那只小狐狸就卖了不少,不会全部用光的,你就不用担心了,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钱够用就好,其他的我就不担心了,我找人帮你做,今天中午别走了,我去把薛木匠找来,我们好好商量一下都要什么,做什么样式,让你大娘也看一下,尽量给你做好点的,还有好好算算怎么省些银钱。”
  
  “嗯,谢谢,赵伯。”
  
  “小孩子客气什么,当年要不是你爹我命都没了,照顾你是应该的,就是不能帮你家些银钱我也不好受啊。”
  
  村长家也还算富裕,但是去年他儿子刚成了家,在县城里做生意也花了不少钱,最近生意渐渐起色,家里才勉强宽裕点,这些赵方都是知道的。
  
  “就是小方最近都懂事多了,还能自己挣银子了,你爹娘也能放心了。”村长感慨的摸着赵方的头,赵方低着头不断催眠,我就是一十多岁的小孩,被摸是正常的。
  
  “你说这做啥,小方要修整房子置办家具是好事,来,小方,这是你东子哥在城里给我买的桂花糕,你尝尝。”
  
  中午的时候薛木匠很村长很仔细的讨论了家具的做法、样式、木材什么的,赵方只在旁边听着他想插话也插不上,薛木匠又提了很多家里该有的一些东西,都是些小东西,平时都不是很留意,但是也缺不得。
  
  果然村长和薛木匠都是经验丰厚的人啊,几乎把所有该用的东西都讨论了一遍,连价钱大致算了一下,连二两银子都没用到。
  
  买了好材料,房子也开始修整了,这是赵方主要重视的地方,尤其是茅房和下水道,虽然村民很不理解,但他坚持要人们按他设计的改建,把粪池放到了院子外面,里面味道好闻多了,清理也方便了。在院子里挖了几条沟,周围用泥沙灌结实,再用上好的青砖围起来井边、厨房、卧室、猪圈、鸡窝旁边都有下水道,以后用水就很方便了,下雨的时候还能排水,赵方把猪圈也按他的经验做了一些改进,结果村长估计的几百文到后来变成了二两银子。
  
  工人都是村子里的人,也都知道他家的事,都是来帮忙的,工钱怎么给也不要,赵方也不没办法,他虽然有钱支付,可是一个小孩子突然有很多钱,还拼命往外送就说不通了,也就买了些材料,请赵大娘做了一顿好吃的请人吃了。
  
  等到家具做好,房子修整好,也已经腊月中旬了,快要过年了,村子里到处充满了过年的气息。
  赵方看着自己修整好的院子,摆了家具的屋子,第一次有了归属感,这里以后就是他家了。
  
  现在的院子赵方很满意,这里的人盖房子就像土地不要钱似的都占了很大的空间。他家房子占的尤其多。
  
  他家的是三进的大瓦房,从大门到后院,都是用砖做的院墙,最前排是一个过道和两个简单的大棚子,只是在过道和院墙上用木材搭了架子放了些稻草,里面可以放些工具,喂养些动物,其中一个赵方请人建了两道低矮的墙,打算养些家禽。然后是院子,院子里种了几棵樱桃、杏子、梨、枣子等果树,大多是沿两边的院墙种下的,都还很小,估计要等两三年才能吃到果子,只有一颗很粗的桂花树,看起来很有些年头,在院子正中间长着,据说这关系到风水问题,当初特意依这棵桂花树建的房子。
  客厅里放了一整套桌椅,
  
  做工很精细,赵方还在待客的桌子上放了一套白瓷茶具,看起来总算勉强有点客厅的样子了,不像以前是个空屋子。
  
  然后是内院,内院里赵方特意在左边墙边留了一块地方准备种葡萄,在葡萄架下乘凉伸手就能摘葡萄吃的日子想想都很美,也是他能想到的在这里能做的最风雅的事了。
  
  其他的都是本来就已经有的几棵桃树和柿子树,靠东边的墙边有一口井,井水清澈甘甜,是完全没有受污染的水,这里赵方请人建了个井台,用水十分方便。
  
  由于这个院子是赵方最常呆的地方,赵方便请人在院子里铺了一层砖,也提了一些要求,没想到被村里的泥水匠理解的很彻底,里面的地整的很平整,院子里的砖竟然还铺出了几个花样,衔接十分的完美,找不到一丝的缝隙,有树的地方不仅留了一片空地,周围还用砖围了起来,干净又漂亮,整个院子看起来分外的和谐。
  
  后面一排是四个房间,右边的第二间的屋子本来是赵方父母的卧室,赵方也一直跟着睡就直接改成他的了,薛木匠做了一张雕花的大床,上面是人们结婚用到的鸳鸯戏水等雕花,看的赵方哭笑不得,他现在才十三岁啊,其他的也放了些桌子、柜子之类的东西,左边的一个屋子里放了一张床,随意的放了些桌椅,看来是打算做客房用的,咳,当然,根据他们的思维,赵方也很有理由认为这是给他的孩子准备的。最左边的屋子被赵方改成正屋,在角落里装了一个类似壁炉的东西,取暖的效果很好升起火来连他的卧房都能感觉到一些温暖,靠主墙放了长长的条几,还有一个小桌子,小凳子,都不占什么地方,所以空间很大,屋子中间放了几个草编的坐垫,冬天的时候村民最喜欢坐在这样的屋子里做着各自的活计,再聊着天,那种气氛赵方也很喜欢,很热闹,人很温暖,心似乎也跟着暖起来。
  
  靠墙的左右两边都有两间耳房,比正屋稍微小一点,西边的两间屋子都存放了些东西,有一间是一些杂物,一间放着赵方的父亲留下的几只大箱子。靠着东墙的耳房是做厨房用的,一间是柴房,里面存着很多干柴,赵方都把干柴整整齐齐的堆放好,干柴虽然很多,但也没占很多地方,有个柴房的门是对着厨房开,要先进厨房才能进柴房,厨房里的锅灶是新做的,烟囱做的很巧妙,做饭的时候屋子里几乎没用一点烟,薛木匠还在锅灶后面的墙上装了一个小架子,放些油盐之类的调料,用起来十分方便。
  
作者有话要说:忘记提了,本文多少家常琐事,无大风大浪,当然,有时候会根据剧情小小加一些,但总体来说算是很平淡温馨的文 
                  第三章
作者有话要说:求圈养,求手滑,有人才有动力啊,如无意外保证一天一更  厨房的南墙边放了一个柜子,里面放着一些做饭用的材料,洗干净晾干的碗碟也放在那里,不用担心会落上灰尘,赵方往里面放东西的时候清点了家里所有能吃的蔬菜,包括干的和一些腌的。 
  房子修整期间赵方也没有停下上山采药,对于突然冒出的八百两他不打算动用,他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撑起自己的生活,坐吃山空的事不能做,不过这附近山里的药都被采的差不多了,而且在这种天气里能采的草药也很少,一个月也没采多少草药,倒是冬笋挖了不少,天气渐渐冷了,山上的很多动物都冬眠了,植物大都也都枯萎了,因此进了腊月赵方就更少进山了。 
  
  现在赵方手中的冬笋不少,满满的装了一麻袋,够吃很久的。
  
  期间地里的白菜熟了,这里每家都种了不少白菜,它差不多就是庄稼人整个冬天的青菜,赵方家人少,种的白菜也就不多,收了一百颗左右,他本来以为很多了结果帮村长收白菜的时候他才发觉他种的真的不算多,村长收了有五百多颗,除了自家吃也供应给赵东的小饭馆,找到了家里的地窖,赵方把一部分白菜放到地窖里,留了一部分腌了酸白菜,做菜时放一点能调味,下饭也不错。其实他本来想做的是辣白菜,可是材料不是很够,做出来味道不正还不如不做,不过想到辣白菜,赵方还是口水直流啊。
  
  萝卜只放了一小部分在地窖里,其他的晒了一部分,还有一些赵方腌了一大缸的五香萝卜,五香萝卜非常好吃,赵方自从正式工作了以后就很少吃了,他买的萝卜都吃不出萝卜的味道,做出来的五香萝卜完全不是他爱吃的味道,收萝卜的时候,那些萝卜在他眼中几乎都变成了五香萝卜。
  后院有一小块菜地,种了一些菠菜,绿油油的一片,看起来长势很好。旁边是一小片小白菜,都已经很老了。还有一些葱蒜之类的,因为天冷的原因,生长都很缓慢。
  
  其他的就是一些干菜,山里有些木耳蘑菇之类的,可是赵方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很难采到了,家里只有以前存的一些晒干的蘑菇,村民们也送了一些给他,不是很多,倒是木耳,被赵方找了不少已经自然风干的,加上家里存的加起来不算少。
  
  地窖里还存了一些晒干的芝麻叶、豆角、马齿苋之类的干菜,让赵方很少欣慰,虽然不多,但是省着吃就不愁没菜吃了。
  
  把东西规整好,所有的地方都清理干净,花费了赵方五六天的时间。
  
  赵方也大致了解了家里的情况,然后也彻底了了解了古代农民的辛苦,辛辛苦苦了一年,收的东西竟然只是勉强够吃,大部分人家都存了很多野菜在家,赵家村还算是比较富裕的村子,但是很多人家也存放了不少野菜,吃的也都是粗面的馒头,一个月都不一定能买一次肉。
  
  整理完以后,赵方看着像个家的屋子很满意,可是赵方的小身板在抗议了,才十三岁的身体经不起这么大的劳动量,晚上睡觉的时候赵方全身酸痛,烧了热水洗了澡才算好一点。
  
  第二天赵方醒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要落下了,让他迷糊了好大一会才醒过来,原来他一觉几乎睡了一天一夜。
  
  伸了伸懒腰,赵方走进厨房,肚子叫的很厉害了。
  
  把昨天村长送来的骨头洗干净,放到放入滚开水中氽烫,然后把骨头放进砂锅里,再把砂锅放到赵方找人特制的炉子上,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放入葱姜、八角、小茴香、桂皮等香料,用小火继续炖。
  
  到柜子里拿些笋干,泡开洗净。再到后院拔了几根小白菜,洗了几个白菜叶,都直接用手掰成大块,放到碗里备用。
  把馒头也放到锅里加热。
  
  差不多一个小时过去了,厨房里骨头汤的香味飘的到处都是,赵方闻着更饿了。
  
  把准备的笋干,白菜放进砂锅,再放些盐,继续炖了大概十分钟,起锅时加些芝麻油,骨头汤就能喝了。
  
  清澈的汤上飘着几朵油花,稍微加了些热的芝麻油闻起来更香了。
  
  把馒头掰成小块泡进汤里,吸足了汤汁的馒头没有了粗糙的口感,吃起来十分的顺口。
  里面的笋干,白菜也少了些青菜特有的寡淡,多了分肥硕的口感。
  
  每种东西都让赵方吃的非常满意,胃暖起来,心情也没了一个人起床时的低落。
  
  不知不觉已经是腊月二十二了,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是小年,这里很重视,今天几乎是全村的人都到城里购物了。
  
  赵方背着他的背篓也跟着进城了。
  
  草药像估计的一样只卖了七百文,虽然钱数不多,不过比预计中的好一些,冬天药铺里能收的药材少了很多。
  
  然后赵方开始他的大采购,快过年了一些糖果瓜子是少不了的,到干果铺买了三斤瓜子两斤糖果,意外发现了一些干香菇,一斤三十文,虽然在别人眼里很贵,但是赵方还是大呼便宜,店里的香菇个个饱满肥硕,都是精品,买光了店家店里香菇,五斤多的香菇填满了大半个背篓。
  中午的时候跟着赵大娘到赵东的店里看了看,一家小小的饭馆,不大,很干净,主要对象是城里的劳力,饭菜都很便宜还大份。
  
  吃过饭跟着赵大娘买祭灶和过年用的一些东西,纸钱、冥纸自然是少不了的,还有两张画在纸上的老天爷和灶王爷,外加一些成块的琥珀色的方块糖,很粘手,据说是用来贿赂灶王爷的。
  
  传说,灶王爷主管着一家子的饮食事务,还要监视这家人的品行,到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往天庭去拜会玉皇大帝,做汇报,如果说了坏话,便会给家里带来灾难。祭灶便是给灶王爷一些吃的喝的,方块糖就是做来粘在灶王爷的嘴,叫他不能说坏话,只能讲些甜言蜜语。
  
  猪肉是一定要备一些的,还有整鸡、整鸭,这里的风俗,祭灶一定要全部都是肉类的,不能有蔬菜。唯一一盘不是肉的就是特意买给灶王爷的方块糖。
  
  下午回家的时候村子里已经飘了各种的肉香味了,家家都开始为明天的祭灶做准备了。
  
  赵大娘知道赵方不懂这些,怕他惹怒了灶王爷,说了一个小时的各种注意事项,在赵方保证一定记住后才回家。
  
  虽然赵方在农村长大,但是他除了知道在祭灶的时候要打扫房间,给灶王爷上柱香之外,其他的就全不知道了。
  
  然后赵大娘说的一系列祭灶事项把他给雷到了,实在是没想到一个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也能如此麻烦。
  
  不仅要老老实实的给他做各种吃的东西,连上路的马都要给他准备好,不过这个倒不用担心,村子里的赵三叔每年都会做好全村的纸马,到时候到他家拿就行了。
  
  祭灶的贡品很讲究,一定要八盘,其中除了指定的红烧肉,整鸡整鸭外,其他的可随意定,但是,一定要是肉,做菜时可以加些蔬菜,但还是要以肉为主。
  
  赵方把买的鸡鸭鱼肉都洗干净清理好,由于要的菜色不少,买肉的时候也买了一个肘子,两个个猪蹄回来,总是肉灶王爷会吃腻的,也加些骨头啃啃,这是赵方的原话,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想吃了。
  
  祭灶的菜做起来都很麻烦,第二天又会很忙,所以要提前一天要把能做的都做好,第二天才不会手忙脚乱。
  
  赵方打算先把猪蹄做一下,再做些猪皮冻。
  
  在大锅内烧开水,把斩成块的猪蹄下水抄去血沫和杂质,再准备一锅凉水,放入抄好的猪蹄块,加入酱油,赵方特意买的上好的黄酒,盐,冰糖,姜,葱,八角料,丁香,肉桂,山萘,白芷,砂仁,豆蔻(香料每种只用一小粒),用大火烧开,微火慢炖,直至软烂,浸一夜,第二天捞出晾凉后吃,猪蹄香!烂!糯的没话说。
  
  把猪皮也刮去猪毛,抄洗干净,放进砂锅,同时放入赵方事先准备的香料包,煮到猪皮几乎都融化进汤里,再加些切的细细的笋丝,晾凉的期间不时的搅动一下,让笋丝能均匀分布在猪皮冻中。
  
  做完这些,已经很晚了,灯里的油都快用完了,吹了灯睡下的时候,赵方还在想明天的祭品怎么做,其实是怎么吃来着,好不容易逮到能大吃大喝的机会,不容易啊!
  
  起来就是腊月二十三,赵方把做完的猪蹄汤盛出了一点,加了些凉水,又放了些泡好的黄豆、笋丝、木耳、香菇,细细的熬到黏稠,喝了两碗,勉强让他忍着了去吃猪蹄的念头,如果动了猪蹄很容易就能被看出来。
  
  赵方吃过饭就开始打扫屋子,屋子是新修整的,没有多少灰尘,打扫起来很方便,家具也没擦出多少灰尘,但是打扫这么大的屋子和院子,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后院还没整理就已经中午了。
  做午饭的时候赵方开始正式的准备祭品,鸡鸭都要整只的,所以赵方打算做八宝鸡和清蒸鸭,虽然他直觉的认为鸭子是烤着吃的,可是现在完全没条件烤鸭子。
  
  把五花肉切成指甲盖大小的小方丁,笋也切成小块,香菇、蘑菇、木耳、核桃、晒干的豆角、萝卜干都切成小块,用蛋清、黄酒、盐、赵方自制的五香粉、淀粉搅拌后调好味,放进鸡肚子里,用干净的针线把鸡肚子缝起来,然后把鸡放进砂锅里,在锅里放几粒枸杞、八角、桂皮、姜、盐,慢慢炖入味。
  
  清蒸鸭就好办的多,就只是简单的抹了些盐和黄酒在鸭子上,就放进蒸笼里了。
  
  不过清蒸鸭要配的酱料就麻烦的多,赵方做了很多的香辣酱,倒是可以直接用,他还简单的用酸白菜调了一个简单的酸甜汁。
  
  午饭就把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