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翰在澶州军挑选五百名最为剽悍的兵士,组成敢死队,由侯大勇为主、石虎为副,从秘道进入城内。
  出发前,按侯大勇要求,沧州军很快为敢死队准备了饭食和十架长梯,敢死队分成二队,侯大勇带三百五十人为一队,其中箭手七十名,每人铁箭三十支,其中5支为带有棉纱浸了猛火油的火箭,七架长梯,攻击刘存孝府第;石虎带一百名为一队, 其中箭手三十名,三架木梯,队员装备同前一样,攻击刘三府第;另外一队五十人由郭威府上之人带领直扑东门。每位敢死队队员配长刀一把,用布带缠住小腿,烟灰把脸擦黑。另外,侯大勇为他所带敢死队队员准备了两句话:“刘存孝已死,放下武器免死。”侯大勇要求,当他喊话的时候,全体人员都要一齐喊,然后叫每位敢死队员念十遍,牢牢记住。
  一切准备妥当,侯大勇率队从城外小庄园进入地道。当来到郭府时,郭行简见领队的居然是侯大勇,嘴巴都已张得合不上了。侯大勇没有时间寒暄,命令由郭府的人带着石虎分队到刘府,自己率队直扑刘存孝府。
  侯大勇所率分队,在去刘存孝府中的路上,接连遇到两队巡逻兵士。分队中的弓箭手见有巡逻兵士,纷纷张弓搭箭,将猝不及防的巡逻兵士迅速射成刺猬。街上急促的脚步声、不时发出的惨叫声惊醒了许多正在梦中的老百姓,不知城中有何变故,胆大的站在院中、门后听动静,胆小的则用被子捂住了头。
  刘存孝府中,沉浸在宁静中,黑沉沉的夜色中,刘府的轮廓显得格外威严。
  侯大勇命令敢死队员架上木梯,很快,三十多名队员进入院内,格杀了守门的卫兵,打开了大门。三百五十名敢死队员全部冲进刘存孝府中。按照布置,箭手分立在两侧,作好准备。此时,刘存孝府中已听到动静,很快,一群守卫持刀弄枪冲了出来,但是,迎接他们的是一阵箭雨,冲出来的大部分守卫来不及反抗就中箭倒地,另一部分退进内院进行顽抗。
  刘存孝提着朴刀,带着卫兵,守在内院。毕竟是久经杀场的老将,经过短暂慌乱,刘存孝镇定下来,他叫人抵住大门,另外让箭手上房顶,大声为部下打气:“这是小股叛军,援军很快就到,到时,千刀万剐了这些叛逆。”
  内院大门很是坚固,试了多次,因没有重型攻坚设备,急切间打不开内院大门。侯大勇命敢死队员把木梯架在内院墙上,七个士兵刚爬到墙头,就被内院屋顶上的守卫射了下来,又上去七人,还是射了下来。见里面弓箭历害,为避无谓的伤亡,侯大勇暂时下令停止了进攻。
  侯大勇令人大喊:“刘存孝勾结辽人,罪应当诛,其余人等,投降免死。”
  侯大勇见内院门甚是坚固,突击队员并无重型设备,短期内很难攻开此门。城内还有不少沧州军士,若不尽快解决战斗,恐生其它事端。侯大勇下命箭手拿上事先准备好的火箭,队员正准备用火折引火,侯大勇拿出打火机,啪就打燃了火,队员引着了浸了火油的箭支,一支支火箭向内院射去。内院建筑全是木制结构,很快,内院着起火来,火随风势,整个内院很快成为一片火海,火焰发出“呼呼”的响声。房顶上的守敌“扑通、扑通”向下跳,着火的人发出痛苦的叫喊。
  敢死队员们做好准备,等着被火烧得受不了的内院之敌冲出来。很快,内院大门打开,刘存孝带着守卫狼狈不堪地冲了出来,首先迎接他们的是凶狠的箭雨,卫兵大部分倒在了突击队员的第一波攻击中,刘存孝带着剩下的兵士悍不畏死地往外突,很快和突击队员混在一起。
  此时,弓箭已无用。队员和刘存孝的亲卫斗在一起,不时发出兵器的碰撞声、长刀砍到身体上沉闷的响声。
  刘存孝一柄扑刀使得迅捷如风,近身的两位敢死队员被砍成两段。侯大勇见刘存孝凶恶,提着长刀抢将上来,对着刘存孝当头一刀。刘存孝见一名黑脸大汉来势汹汹,挡开长刀,横刀朝侯大勇腰间斩来。侯大勇见朴刀势大力沉,不敢硬接,拖着刀往后便走。刘存孝那容他走,跨步当头一刀,侯大勇侧身闪过,左肩已吃了一记,被割了一个大口子,血一下迸了出来。
  两三名突击队员见主将受伤,围了上来。侯大勇改用双手持刀,也不管什么何家刀刀法李家刀法了,高举长刀,当头猛劈。刘存孝面对三人,犹自攻多守少,一名突击队员也中刀受伤,在受伤倒地的同时,用刀猛劈刘存孝的脚踝。刘存孝脚踝中刀,剧痛下,不觉弯了下腰,这个弯腰动作被侯大勇抓住,长刀斩下,刘存孝无法躲避这凶猛的一刀,从肩部直被劈至腰部。
  解决刘存孝,侯大勇大喊:“刘存孝已死,放下武器免死。”兵士们齐声大喊,刘存孝守卫听到兵士们高呼,心神大乱,纷纷被砍翻在地,其余的停止了抵抗。
  侯大勇叫兵士砍下刘存孝头颅,十名军士骑马,带着头颅到沧州城内纵马狂呼“刘存孝已死,放下武器免罪。”
  此时,城内正乱成一团。郭家人带着突击队员来到东门,东门守卫二十余人未作有效抵抗,就悉数被歼。顺利打开东门,大队澶州军一涌而进,直扑侯大勇事先画出的军事重点,一时间,城内各地都在交手,喊杀声一片。
  当十骑人马在城内各地狂奔大呼,沧州军不知真假,心中惶惶。城外沧州军将领也随澶州军来到各军事要点,劝降城内沧州守军。守军见到城外将领已经投降,大部分放下了武器。
  天亮时,城内战斗都已结束。刘存孝、刘三两兄弟均已伏诛。突入城内五百名敢死队员,战死三十四名,受伤八十七名,整个澶州军死亡不到一百人,沧州军精锐尽降,此战可为全胜。
  侯大勇简单地包扎了肩膀伤口,不一会,血就把厚厚的布渗透了。
  曹翰令人在沧州城内广帖告示,以安抚军民。同时,命令澶州军、德州军和沧州军均在军营集中,没有将令不准外出,石虎带二百人在街上巡查,维持社会治安,不准城内泼皮趁机劫掠,遇到不归队的兵士,统统带入指定的军营。
  曹翰令人连夜查抄刘存孝府第,抄出一封尚未发出的密信,却是与辽人羽陵的密信。曹翰令人将此信用火漆封好,然后按郭行简提供的名单,将刘存孝心腹全部秘密抓捕,连夜拷问,数名心腹捱不过苦打,将刘存孝如何与辽人密谋之事全招供了出来,曹翰将刘存孝信件和口供急送到澶州。
  早上,忙乱了一夜的曹翰终于把乱麻一样的事处理完毕。稍稍休息一会,喝了碗小米粥,令小校叫来原沧州各级官佐到大帐,令他们仍按各自职位行事,不得有误,懈怠者按军令处置。
  城内战事平静下来,侯大勇仔细检查了伤口,幸好没有伤到筋骨,将息一段时间,自会无事。侯大勇并无军职,城内战事平息后,其责任也就完成,来到敢死队驻地,突击队员见到侯大勇,都十分恭敬,在军中,勇猛善战,特别是能带领部队打胜仗者,最能得到大家尊敬,有句俗话叫:主将无能,累死三军。侯大勇虽不是澶州将领,一夜来,犯险入大军斩刘海,带领突击队夜袭刘存孝府,身先士卒,指挥有方,敢死队以很小的代价取得了一场大胜,到时,重重的犒赏是免不掉的,听说侯大勇要睡觉,急忙找了一个最干净的帐篷。
  侯大勇正在营地睡得正香,被曹翰派来寻他的小校叫醒。
  醒来后的侯大勇,已成为都指挥使。五代的军制大体承唐制,有少量变化,地方自镇以上置使掌管军事,如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等,且由于各镇辖境大小不同,所设牙兵人数不等,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有的上万。基本建制单位为指挥(营),每营约五百人,每营分五都,五营为一军,冠以地域名称。州镇军、都主将以上军职,由朝廷任免。战时,各级所辖军队奉诏出征,分设招讨使、都统、都部署、行营都指挥使等率领作战。将帅之职则由受命征伐的藩帅充任,战毕即免。随着北面辽人的兴起,边关重镇军力都大大提高,侯大勇任都指挥使,石虎为副手,管辖一千二百人马,由六百名敢死队员和新调入的六百名原沧州军士组成。
  柴荣对侯大勇极其赏识,暗自交待曹翰,若此仗得胜,则侯大勇献策之功不可没,可让他领一军人马,守护沧州。曹翰按照柴荣战前命令,把原沧州军分散,将原沧州城外军调至澶州,而令侯大勇统辖一支生力军,控制沧州局势,抵挡北面的辽人。
  曹翰依柴荣令,授侯大勇都指挥使后,又把刘三府第连同所有财产、奴仆赠予了侯大勇。
  侯大勇没想到沧州战役后,自已就成了将军,还成了大财主,看来古人对有功之人封赏颇厚。侯大勇想到春兰、秋菊还在郭府,不知情况如何。石虎此时已成了侯大勇副手,见侯大勇带着伤,说:“将军可去休息,我到营房安好兵士,你尽可放心。”
  侯大勇于是带着两名小校,到郭府去接春兰秋菊。
  (第十四章完)
    沧州故事 第十五章 接管刘府
     更新时间:2008…12…29 0:26:27 本章字数:2982
  侯大勇怎么也没有想到,转眼间,他就成了都指挥使,又成为刘三府第的主人,这几天的变化也太快了,让他很有些不能适应,坐在帐中,侯大勇回想起在沧州军营的情景,禁不住冷汗直冒:“石虎的武艺真不错,在城外沧州军大帐里,几下将两名持刀军士打倒,很是了得,要找个机会向他学学,自己的武艺实在不怎么样,不是几个军士过来帮忙,在刘存孝手中就没有好果子吃。”
  侯大勇并不急于到刘三府上,他知道,刺史帐下的六曹官员正在刘府,宣布曹翰的命令,清点刘三家财。同时,按大周律,将刘存孝的妻妾儿女统统羁押,听候发落。对刘存孝和刘三一家的结局,侯大勇总有侧隐之心,虽说刘家派人来刺杀自己,可那是为了谋反必须采取的行动,换作自己也要这么干,平时刘家对自己还是不错,但成者为王败者寇,若他们谋反成功,不知有多少中原老百姓要丧生在辽人刀下。
  侯大勇就先来到郭府接春兰和秋菊,门客见侯大勇身披凯甲,腰佩长刀,肩缠布条,布条上有殷殷血迹,好一条凶神恶煞的大汉,忙报与少郎郭炯,郭炯急带三五人到大门,见是侯大勇,甚为欢喜。
  来到厅堂,小厮早已向郭行简作了报告。郭行简见到侯大勇,深深地作了一揖,道:“我老眼昏花,不知侯郎高义,前日未谢相救娘子之恩,今日在此谢罪。”
  侯大勇赶紧回礼道:“今日一战,全凭先生让澶州军借秘道入城,才迅速将叛贼一网打尽。”
  郭行简手扶着长长的胡须道:“此战曹翰将军统领有方,招降了沧州军,一战而平沧州,巩固北部重镇,功不可没。更为难得的是,攻城未有过多的杀戮,还能约束士兵不扰民,城内秩序井然,人心安定,看来节度使用人有术。”郭行简稍稍停留了一会,又道:“刘存孝勾结辽人,罪当诛,但其治理沧州,护得沧州多年平安,也有些功劳,希望能够赦其年幼之子女,当年之事,记忆犹新啊!”
  侯大勇知道在古代叛逆是第一大罪,多诛九族,不知可否保得其家人平安,就道:“我尽力而为吧。”
  郭行简知道此事侯大勇作不得主,自已仅仅是说说而已,长叹一声,就不再说此事了。
  春兰、秋菊来到了厅堂,见到侯大勇,红了双眼。虽有千言万语,却无法说出,上前行了礼,退到一边。侯大勇见两女一日不见,似乎都有些削瘦,特别是秋菊,竟觉凭添些伤感。郭行简留侯大勇吃午餐,侯大勇见自己满身灰尘,想到别院的大桶,禁不住想一步并作两步,飞到木桶里去,因此,推脱了郭行简,带着春兰秋菊回到刘三府第。
  来到刘三府第,差人把帐册全都搬到大堂之上,七曹官员正在盘点刘三家财,见一黑面大汉带着两名小校和两名使女进来,不知其是何来路,冷眼瞧着,并未理睬。
  一小校上前道:“这是侯都指挥使。”
  六曹官员才知是新进的都指挥使,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上前见礼。都指挥使为正五品下,而六曹参军事为从七品下,从品级上来讲,侯大勇要高于他们,更重要的是,侯大勇在这次沧州之战的勇武行为,已迅速在沧州军民中传开,现刘三府第已赠予了他,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因此,对侯大勇执礼甚恭。
  刘家妻妾儿女穿着锦衣秀服,在寒风中蹲在院角,往日的雍容华贵不复存在,代之的是惶惶惶不可终日的表情,一个 五、六岁的小女孩,对着妈妈直叫饿,被妈妈搂在怀里,妈妈见平时非常和气有礼的官员们非常威严,不敢开口请求,小孩张嘴想哭,被其妈妈捂住了嘴巴。
  侯大勇见了不觉心中一酸。
  一名六曹官员说道:“钱物、地契等物件全部清点好,请都指挥使过目。”
  侯大勇见桌上分门别类放了各种帐册及地契等证明文书, 知道自己一时半会理不清楚,就对春兰说:“把这些东西全部放到书房去,加上锁,不准任何人进去。”对秋菊说:“让厨房赶紧准备饮食,杀口猪,宰两只羊,再弄些鸡鸭,各位同僚忙了半天,我就陪大家喝一杯。”
  “给刘家老少弄点好吃的,不可简慢。”
  在酒酣饭饱之际,侯大勇问道:“对刘家老少如何处置。”
  “谋反按律当诛九族。”
  “可否留下未知事的童子。”
  “这个,这个”
  侯大勇知其为难,就道:“我承担就是,天知地知我知。”
  侯大勇叫人拿来些钱币,送与几位六曹官员,六曹官员撕掉一页名册,把两名未满十岁的一男一女留下,一名是刘三的小女儿,正是那名喊饿的小女孩,一名是刘三的外侄,另外,还留下一名年轻女子,却是刘三的小妾,是小女儿的母亲。侯大勇见多留下一名年轻女子,就又叫人拿来一盘钱币,送与几位官员。
  做好这一切,侯大勇叫秋菊把留下的三人叫到一间屋内,三人不明就里,浑身发抖地站在屋内,虽有板凳,却不敢坐。侯大勇吩咐一名小校,守住这一间房,任何人不得走近。众位官员和一群差人把刘家老少全部押走。很久以后,侯大勇都时常发生错觉,总觉得大院内有抽抽咽咽的泣声。侯大勇让秋菊问清刘三小妾有一伯父,在二十余里地的小村,略有薄田,可去投奔,于是备上马车,准备些钱粮,让三人在夜晚时出城。
  处理完此事,侯大勇着实困顿,昨夜激战一夜,刚睡下就被叫醒,侯大勇暂时不想住在主院,里面还留有刘三太多的痕迹,等让人好好收拾了再搬进去吧。于是仍带着春兰秋菊到西宛别院。
  中午,侯大勇陪着六曹官员喝了不少酒,就让秋菊去熬稀饭,晚上就着咸肉喝点稀饭才对胃口。
  春兰很快就把洗澡水准备好,进入澡房,春兰已在里面。多日接触后,特别是经过前天的风波,侯大勇不觉和两人亲近很多。春兰穿着半透明的纱衣,为侯大勇解了衣,当然,侯大勇最后一道防线还是进入木桶才去掉。春兰小心翼翼,不让水把伤口打湿。把侯大勇的头发解开,用水洗净,然后用两手捏侯大勇的肩膀,发达的肌肉,光滑的肌肤,让春兰有一种从心底升起的欲望。
  侯大勇靠着木桶,身子浸在热腾腾的水中,享受着春兰轻柔的揉搓,慢慢身体发生了发应。
  春兰穿得很薄,热水把纱衣打湿了很多处,纱衣紧紧贴在身体上。
  侯大勇觉得春兰的手心在慢慢变热,转过头,正见到春兰的胸部,只见丰满挺拔的胸部被纱衣紧贴着。
  侯大勇从木桶中站了起来,面对着春兰,结实的胸肌、腹肌、大腿肌肉,线条分明,透着雄性的阳刚之美。
  春兰见侯大勇站了起来,顿时满脸通红,心里如有十几只小马驹在跳跃,不觉把手放在侯大勇胸前。
  侯大勇把春兰身上薄薄的纱布去掉,玲珑剔透的肌肤暴露无遗,侯大勇用手托起春兰的脸,春兰微微张开嘴,眼睛微闭着。侯大勇给春兰一个深深的长吻。春兰站立不住,全身发软,不住往下滑,就把侯大勇紧紧抱住。
  侯大勇抱起春兰,把她放在木桶里。温软的肌肤和强健的肌肉毫无间隙的融合在一起,木桶里的热水不断涌出来,流到地面,形成一条又一条的小水流。
  良久,随着春兰大大的一声呻吟,澡房里平静了下来。
  春兰穿上已完全打湿的纱衣,为侯大勇梳理头发。把侯大勇头发梳好后,侯大勇说:“水不热了,这屋里也冷,你去把身子擦干,别凉了。”
  春兰换上厚衣服,红着脸,充满柔情地看了侯大勇一眼,低着头出了门。
  当来到房间里,见到秋菊,不觉心中一慌,拿在手里的纱衣掉在地上。春兰连忙拾起纱衣,并对秋菊慎道:“你看着我干什么。”秋菊想笑,却不觉红了脸,就把头低下。春兰过去,抓住秋菊的手,说道:“好姐姐。”话没说完,眼泪就流了出来。
  (第十五章完)
    沧州故事 第十六章 人事安排
     更新时间:2008…12…29 0:26:28 本章字数:3523
  夜晚来临,侯大勇回想起澡房那一幕,又有点蠢蠢欲动,古人说得真好,“食色,性也。”因和春兰捅破了窗户纸,侯大勇和春兰随便了许多,背着秋菊,在春兰经过或做事的时候,侯大勇不时偷着快速地抚摸或亲一下春兰,而春兰总是积极配合,两人还形成了默契,尽量回避着秋菊亲热。
  “为何要躲着秋菊亲热?秋菊也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龄,她有何想法?”侯大勇见到秋菊忙来忙去的时候,忍不住想到了这个问题。
  秋菊知道了春兰已和阿郎相好了,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既替春兰高兴,但见到两人甜蜜样子,又很是失落,心中忍不住酸酸的,总有种想哭的感觉。记得只有在小时候,见父亲带着哥哥玩,自己就是这种感觉。心中滋味越是复杂,秋菊越是藏在心里。
  春兰沉浸在快乐中,经过澡房之事后,阿郎就不是纯粹的阿郎,还是自己的情郎,阿郎的每一次亲密,都让她幸福很久。在快乐的同时,她见到秋菊郁郁寡欢,她知道秋菊的心思,从小和秋菊在一起,共同的命远让她们情同手足,但她心中也是很矛盾,一方面,她想和秋菊一起分享快乐,另一方面又想独自拥有这份快乐。
  到了别院,虽说一切依旧,可大家心情都变了。春兰、秋菊,各怀心思,过了难以入眠的一晚。 
  春兰秋菊在外屋睡了。侯大勇在里屋拿起手机,放在耳边听妻子的嘱咐,看女儿的照片,静静地沉浸在黑暗中。
  侯大勇住在别院,想到府第夺自刘三,心理上有一些不适应,但转念想到,刘三投靠辽人被诛灭,这么大一座府弟总要有人来管理吧,还有数十人依附这府第生存,曹翰把刘三家产送给自己,自己不要,总会有人要,与其别人要,不如自己要,自己还可以凭良心,照顾身边的人。“还是那句老话,不能振救世界,就振救身边的人吧。” 
  早上,侯大勇让春兰秋菊和他一起吃饭,不要在厨房里吃。两女百般拒绝,直到侯大勇假装生气才勉强过来。三人围着桌子,两女只坐了椅子很小一部分,局促不安,似乎这样坐就随时可以站起来。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变一个人从小建立起来的习惯和形成的意识,难上加难。
  军营有石虎照看,侯大勇也不急于一时,就到府上四处走走,熟悉地形,了解此时大户人家的生活。
  刘三看来是有文化的人,书房里书还不少。除常见的经史子集等,有两大类书最多,一类是兵书,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另一类是经商之书,此在当时是杂书。秋菊见侯大勇对书很感兴趣,说对侯大勇说:“阿郎识字吗?”
  五代以来,读书人地位低下,武将高高在上,这和后来的宋朝恰恰相反。后汉皇帝刘知远死后,任用了四个辅佐大臣,其中史弘肇、杨邠、郭威是武将,除了郭威能写会算外,其余均是不学无术的大老粗,而唯一的文官苏逢吉,则是一个粗俗无比的流氓。郭威长期带兵在外,其它三人在京师目无君长,飞扬跋扈,没来由地仇视读书人,后汉皇族密谋杀他们,但是事情被一文官阎晋卿知道,他认为后汉皇族不能成功,就去投靠史弘肇,想去告密。谁知史弘肇从心里看不起文官,拒绝见他,后汉皇族得以在广政殿将三名辅佐大臣击杀,史弘肇若看得起文官,见一见品级不低的阎晋卿,后汉历史就有可能重写。这是当时武人跋扈,文人地位低下的一个生动例子。
  秋菊略通文墨,从人依在父亲膝下,父亲教她识字断句,她在当时算得上有文化之人。她从未见过侯大勇看书写字,侯大勇又是任军职,因此想当然认为他不识字,见侯大勇对各类书颇感兴趣,似乎还看得懂,所以才发此疑问。
  侯大勇听罢笑道:“原来秋菊认为我是大老粗,我真象一个没有文化之人吗?拿笔来,让我黄鼠狼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