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颜氏女-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哟,真心像是要娶媳妇的人了,这打扮的……”谢老太君坐在炕上笑着打量她。

    宋氏便半张着双臂,在地上转了一个圈,然后笑道,“媳妇心里头高兴呢,就是来问问老祖宗,”将手中的两个簪子往她面前一送,“不知道选那个好?”

    是一支八宝步摇簪,一支八宝簇珠白玉钗。老太君看了看宋氏梳的发式,笑了笑,点了点那玉钗笑道,“就挑这个吧,你带着不显刻意,小姑娘家也不显老气。”

    宋氏拍手发噱,“老祖宗猜猜这个簪子是谁拿给我的?”

    谢老太君听这么问,就笑道,“难道是剩儿那孩子?”

    “可不是一大早巴巴地拿给我,好像我拿不出个好簪子出来。”宋氏笑着将钗子递给黄嬷嬷,微微歪了头,一边黄嬷嬷便笑着将白玉钗斜着插进她的发髻里。

    “来,也不急,我们娘俩正好用了早饭,再去。”老太君微微笑道,扶了宋氏的手进了西次间用早饭。

    与燕国公府隔了几个坊市的恭安坊颜府,徐氏早早就赶到纳翠居,亲自指挥者收拾颜秉初。

    “将昨天锦衣阁送来的衣服拿来,今儿就穿着那个。”又忙忙地吩咐身边的周嬷嬷,“给姑娘梳个好看的发髻,簪子不用带了。”

    颜秉初从被窝里挖出来就一直云里雾里地任由徐氏拉着打扮。

    直到什么都收拾好了,缀幽才笑着端来一杯蜜水给她。

    “母亲,今天是要出门子?”颜秉初一口气喝了半杯,方开口问道,“去哪里?”

    徐氏笑着上下打量她,“去哪里?哪里都不去,今儿就呆在府里。”

    颜秉初面上一片茫然。

    “今天国公府老太君和燕国夫人要来,不可失礼知不知道?”徐氏知道这个也是白嘱咐,自己女儿年纪虽小,说话行事从没失礼人前。

    颜秉初点点头。

    辰时末,宋氏扶着老太君在颜府二门下了马车,徐氏带着郑氏接了。

    “这是府上大*奶吧,真是个清秀的人,”宋氏夸道。

    郑氏急忙笑着曲膝见礼。

    “承夫人赞了。”

    一行人亲亲热热地朝着屋里走去,众人落了坐。

    宋氏抿了一口茶,满面春风地笑道:“我们今儿可是有目的来的,光是一杯茶可是糊弄不了我,别藏着掖着了,快将你们府里的宝贝唤出来。”

    满屋子都笑起来。

    徐氏吩咐小丫头让颜秉初过来见礼。

    不大一会儿,门外就出现一个盛装小美人,宋氏凝神打量着,头上梳着群鬟髻,鬓边簪了一朵粉色堆纱牡丹,海棠红遍地金水草纹的比甲外罩,白色纱裙,真个肌肤胜雪,眉目如画,艳若桃李一般。走路姿态也甚是轻盈,只裙角微微,已跨过门槛。

    颜秉初先和徐氏请了安,便转至谢老太君和宋氏跟前,见两人穿着也比家常衣服隆重许多,只当是因为做客才如此,微微一笑,向两人道了万福。

    宋氏急忙拉起她,摩挲着她的手腕,笑道,“好孩子,几天不见你,倒是愈发标志了。”

    谢老太君与徐氏一旁笑着看着。

    “如今有个好东西要送给你,”宋氏笑眯眯地反手从头上拔下那根白玉钗子,伸手插进颜秉初的发髻里。“哟,簪在我们初儿头上,真真合适”



第七十八章恩典

    谢老太君一旁也是一脸的笑,“可不是,初丫头是个美人胚子,自然带什么都好看。”

    颜秉初伸手摸摸头上的发簪,还有些愣神。

    “回院子歇歇吧,”宋氏拍拍她的手,“在这说的话,小孩子家家也不爱听,没得拘着你。”

    颜秉初便福了福身,稀里糊涂地赚了一根玉钗又回了院子。

    一路上缀幽倒是抿着嘴笑得开心。

    颜秉初就问她,“你笑什么?”

    从今早起就有些不对劲,做什么事都是笑吟吟地,还用种怪怪的眼神看她,看得她浑身毛毛的。

    听得她问,缀幽用手掩着又笑了好一阵,才开口道,“姑娘今儿大喜啊。”

    颜秉初迈进屋子,在榻上坐下,边狐疑地问道,“喜什么喜?什么大喜?”

    大喜之日,听起来……那不是形容人成亲的么?

    缀幽眼睛瞄了瞄她头上的白玉钗,笑道,“这小定一下,姑娘的亲事算是完成一小半了。”

    哈?下小定?颜秉初对古代的婚俗一窍不通,这听起来仿佛定亲似的,她有些结结巴巴地问道;“小定过后是什么?”

    “明儿估计小定礼就抬到府上,小定过后就是定新,受聘,也就是‘纳采’,世子在到府上认个亲,这亲就定的稳稳的了。”缀幽笑着解释给她听,末了,又感概道,“姑娘一眨眼就大了。”

    是了,是了,就这种类似‘吾家有女初长成’的眼神。

    “缀幽姐姐知道那么清楚,想必是思嫁了,”颜秉初拍了拍松软的枕头,将它摆在身后,舒舒服服地倚在上面,“赶明儿我就回了母亲,替你找个好夫婿。”

    缀幽红了脸,上前就去咯吱她,“姑娘现在是越发坏了,什么话都从嘴里出。”

    颜秉初被她咯吱的呵呵直笑,在枕头上喘着气直躲,嘴上却是不依不饶的“缀幽姐姐放了我吧,我一定……好好说,绝……绝不……误了你。”

    两人闹了一阵,身上都有些汗,方才停了。

    缀幽替她将松散的发髻拢了拢,看见头上那根八宝簇珠白玉钗,便轻声说道,“姑娘这亲定的早,不过也不是没有预兆的,在燕国公府,奴婢就看出来了,也暗地里仔细替姑娘打听了一番,有些话,对姑娘不好说,但以奴婢冷眼看着,是个不错的,年纪大些无妨,也懂疼爱姑娘些。倒不像那些个只嘴皮子上说说的。”

    颜秉初拿着团扇慢慢地扇着,闻言笑道,“你能见了几人,就满嘴地夸赞起来了?还冷眼看着。”

    缀幽拿过她手中的扇子,坐到一边的小几子上替她扇风,嘴里道,“虽是没见过几个人,但两厢一比较,也还是比的出来的。那位巴巴地说来找姑娘,连个影儿都没有了。现在都是这么着撂挑子的,往后能看的着好?”

    颜秉初听出来她说的是岳雷,说起来,她也把他忘到脑后了,“人家也有事情要做,又不是我们闺中女娘的。”

    缀幽嘀咕道,“那也可以传个信呀什么的。”

    颜秉初奇道,“往日里,你最是宽容大度,今儿怎么偏偏揪住人家这一点不放了呢?”

    缀幽仔细打量她的面色,见她神色平静,不想着了气的模样,就小心地轻轻道:“姑娘,既然都定了亲,岳家二爷那遭事咱就忘了吧,世子爷难道不比那位强千倍百倍?”

    原来是怕她还惦记着岳雷,怪道呢,以前提起燕国公世子都是不着调的,爱是下三滥手段的,现在倒是千般好,万般好。

    颜秉初笑笑,“我现在年纪小呢,哪里就真记住了?这事就甭提了,下回也不要不论秧子地说人家。”

    见她面色不似作伪,缀幽这才彻彻底底松了一口气,笑道,“哪能呢平白无故地背地里嚼人舌根,他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好好地说什么。”

    “就你最会做人。”颜秉初抿唇一笑。

    第二日,燕国公府果然送来了小定礼,首饰,绸缎,甜礼饼,香烛……满满地堆了一个院子。

    徐氏笑容满面,这小定礼就送了这么多的东西,可见燕国公府对媳妇的重视。忙命人将自家准备的回礼抬去国公府。

    最先前抬进国公府的是大吉甜柑四对,谓之吉吉利利;春草两丛,谓之“草头结发”;猪心、猪肺一副,谓之肺腑连心;五样种子:早粟、绿豆、酵母饼、龙眼干、油麻,谓之“五子登科”;香蕉若干,谓之招子成行。

    “亲家真是有心了,难为准备得这么齐全。”宋氏心情特别好,面上一直带着开怀的笑。

    谢老太君微微点头,笑道,“赶明儿,我进宫一趟,见见娘娘,替这两个小的讨个恩典,然后再欢欢喜喜地将纳采行了。”

    宋氏微微思索了一番,点头道,“还是母亲考虑得周全。”

    果然第二日,谢老太君就按品穿了诰命服,往宫里递了牌子,向淑妃说了一番。

    当晚,正德皇帝正巧歇在了淑妃的凝和殿里,淑妃拿着小锤替闭着眼睛坐在榻上的正德皇帝轻轻敲着背。

    半晌,正德皇帝突然出声问道,“听说,今日国公府的老太君进了宫?”

    淑妃面色平缓,手里的小锤子仍是不轻不重地慢慢敲着,“老太君是想替世子求个恩典。”

    今日下午,她在宫里见了老太君,特意没将屋里的丫鬟遣得太远,这宫里能有什么事能真正瞒过这位九五之尊?还不如老老实实地交待了,得不着好,也落不了个坏字,一个诚字也是了不得了。

    正德皇帝“唔”了一声,慢慢直起身子,示意她不用敲了,淑妃便将手中的小锤子轻轻搁在榻边的小几上,自己俯下身,替正德皇帝换了松软的薄底鞋。

    “求个什么恩典?”正德缓缓问道。

    “世子一展眼就大了,到了定亲的时候,”淑妃很是感慨,“想求着皇上能给个赐婚的圣旨,借着这个荣光将亲事定好了。”

    正德皇帝又问,“定的谁家的?”

    淑妃忙道,“是户部左侍郎颜大人的闺女。老太君见了一回,就爱得什么似的,还留在府里住了好久。”

    正德“嗯”了一声,端起杯子慢慢喝了一口茶。

    半晌没有说话,淑妃的心也跟着渐渐提起来。



第七十九章言话

    若朕记得不错,颜廷文只有一女,颜夫人当年曾抱进宫给皇后看过,朕当时也在一旁,如今都到了定亲的年纪了?”

    淑妃听得正德皇帝开口,微不可见地松了一口气,笑道,“颜家小娘子今年才九岁,是我们家心急了些。”

    正德皇帝双眉一挑,“燕国公世子今年十五了吧?”

    “是,”淑妃听出皇帝的言外之意,轻声细语地解释道,“今儿进宫母亲也和我说了,燕国公子嗣上头并不急,燕国公也是年近三十,才得了那么一个儿子。难得世子愿意定亲,等上几年无妨。”

    子嗣向来为宗族所看重,燕国公虽然手握半个京畿军权,但子嗣单薄足以削去皇帝大半疑心。

    正德目光闪烁,微微笑道,“再过几天就是你的生辰,朕便卖你一个面子,那赐婚的圣旨便那日下吧,也好给你的寿宴添点喜。”

    淑妃大喜,连忙叩首谢道;“臣妾代燕国公谢过皇上大恩。”

    正德上前扶起她,“淑妃你也太小心了,何至于如此。”

    谢淑妃垂眸一笑,在这宫里不小心怎么行?谁知道说这话的人下一秒就会做出什么来?

    次日一早,淑妃服侍正德皇帝上了早朝,便懒懒地坐到榻上,吩咐贴身的侍女迎青,“让小黄门到国公府送个信,说皇上准了。寿宴那天,将颜家小娘子带进宫来让我瞧瞧。”

    迎青答应了,见屋门和窗户打开,周围并无旁人,便轻声问道,“上回,燕国夫人进宫,娘娘让她娶左太傅的嫡孙女儿,如今这个颜姑娘……”

    淑妃笑着看了她一眼,又低头装作正漫不经心地翻看书,轻声道“你知道什么,我就是知道老太君绝对不会同意才提的,哪次府里来人,我这周围没有个几只耳朵的?我就是要那些人晓得,我谢寄灵的小心是天生的,哪里能面面俱到呢?”

    一个有弱点的人就不会引起大家的全副心神,否则,昨日正德皇帝可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太小心”了。

    “比起三公之一的太傅家,颜家显得更平和一些,又是百年世家,最重声名,对朝廷又是忠心耿耿。”淑妃缓缓地翻过去一页,昨日听到正德皇帝说颜家小娘子在出生后竟然还被抱到宫中给皇后看过,她心中就是一动。父亲果然猜的不错,颜廷文是皇帝的心腹爱将,从科举上出来后,在京没有多少年,一直在江南,福州一代任转运使。

    如今,回京授了户部左侍郎,又是不显山不显水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是实职。

    只是舍得将他调回京任职,这其中……倒让人有些模模糊糊,看不明白。

    淑妃轻轻地感叹道,“太傅老人家在位置上够久了,福嘉长公主嫁去的人家才叫好呢。……皇后娘娘毕竟离那人近些。”

    天子帝师,说起来是多风光的名头,然而曹奉广未到天命之年,便上书告退,正德皇帝再三挽留,只得大笔一挥,将荣耀给了曹奉广的儿子,倒是满门清贵。左太傅今年已六十有余,仍恋栈位置,不肯求去。偏生两个儿子也同朝为官,朝廷最忌父子同朝了,虽然左家现在一副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之象,可花太艳了就惹人眼,火太大了就灼人身。

    迎青会意一笑,便轻轻一福,退了出去。

    淑妃看着她出了屋子,转头再看看满屋子绮罗绸缎,古玩器具,只觉满心的疲惫,从肺腑里深深叹了一口气。

    燕国公府接了淑妃的口信,就定下心来,等到十月初六那日夕食,谢老太君和宋氏按品打扮了,坐上马车去了宫里。

    颜秉初跟着徐氏坐在皇后娘娘的延福宫中,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上,微低着脑袋并不四处张望。

    皇后娘娘笑意吟吟地打量一眼颜秉初,对徐氏说道,“总是听福嘉提起初儿,我原本还以为也同福嘉一样是个好动的,现在一看竟是这么娴静的一个孩子。”

    徐氏闻言失笑,瞥了一眼身旁乖乖坐着的颜秉初,笑道,“娘娘快别这么夸她,我听了羞也羞死了。”

    皇后柔和地望着颜秉初,“来,给我仔细瞧瞧。”

    颜秉初便起身走到她身前,福了福身,抬头冲她甜甜一笑。

    皇后连连说道“好孩子,”又从手上脱了一只约一节指宽的金镶九龙戏珠手镯套在颜秉初手上。

    颜秉初看看手镯,又看看满脸笑意的皇后娘娘,不禁有些犹豫。

    徐氏忙道,“娘娘随便赏她什么就好了,这么贵重的镯子……”

    皇后摇摇手,又仔细地看了看颜秉初,方笑道,“这孩子我一看就喜欢,难得又投福嘉的脾气,既然福嘉都和初儿姐妹相称,那岂不是也是我的女儿?做干娘的送个常带的镯子给女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徐氏听皇后这么说,急忙站起身要行礼。

    “好了好了,”皇后笑道,“几年不见,这么小心了,我们姐妹何必这么客气。”又握住颜秉初的手,笑道,“这镯子是一对,另一只我恰好给了福嘉,好孩子,你们姐妹两人要好好的。”

    颜秉初笑着点点头,又福身道了谢。

    “听淑妃说,初儿已定了亲?”皇后慈爱地看了看颜秉初,突然想起来便问道,“是燕国公世子?”

    徐氏刚点完头,就想起福嘉追着燕国公世子追到福州的事,面上便露出些尴尬之色。

    皇后似是没有注意到,也没有想到那桩事似的,轻轻地点点头,说道,“这门婚事不错,燕国公府家里没有太大的规矩。谢老太君为人最是爽朗大气的人,”她轻笑起来,“听说谢老太君年轻的时候也想如同安沁长公主一般上战场,都已经跑到营地了,还是被正在营地驻扎的老国公爷逮了个正着,遣送回京。”

    徐氏笑道,“这些事,我哪里听得着,你不知道我父亲……”说着将手往脸上一抹,再往下一拉,做出个沉着脸的表情。

    皇后顿时大笑,连连点头,“我可还记得呢有一回去你家院子里玩,正巧打着书斋的窗户了,徐大人一出来,就是那副样子……”笑了一阵,问道,“徐大人身体还好不好?”

    徐氏笑着点点头,“多谢娘娘挂心,两个老人家好着呢。”



第八十章赐婚

    皇后感慨道,“一展眼就是那么多年过去了。”

    这时有小宫女在殿外禀道,“娘娘,琼华园的寿宴快开了。”

    皇后笑道,“不如我们一块去吧。”

    琼华园距离延福宫还有上一段距离,皇后娘娘在宫中,自然是要乘坐金根车的,徐氏笑着推辞道,“娘娘是尊贵人,还是等一会儿吧,我和初儿先去了。”

    皇后想了一想,也罢了,徐氏便带着颜秉初告退了。

    从延福宫出来,母女两人跟着身前打着灯笼的宫女,走向琼华园,远远就见一片灯火辉煌。

    琼华园门口,那小宫女向两人微微一福便垂手立在门边,另有一个宫女接了出来,向两人行了礼,又有小公公躬身唱了个喏,高声向里禀报,“户部左侍郎夫人到。”

    偌大的花园子里,树上挂满了灯笼,湖水里点着河灯,灯火通明。宫宴还没有开始,夫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处。

    徐氏随意同人打了几声招呼,就带着颜秉初往座位上走去。

    不一会儿,就有人报道,“淑妃娘娘到。”

    人群往两边散开,纷纷向进来的宫装丽人低头行礼。

    “都起身吧。”一个温柔婉转地声音在颜秉初附近响起。

    颜秉初好奇地微微抬起头打量着往上首走去的淑妃,月色压光长裙,深橘红色的绣着牡丹花样的宫绦,沿着垂着如意流苏网绦的褙子向上看去,一身橘红洋缎,明黄色披帛,头上绾着高高的金丝八宝攒珠髻,明**人,偏偏面目温婉,将衣服的艳丽又压下去几分。

    众人起身,颜秉初便将视线移至面前的案几上,摆着四干四蜜饯三甜碗。又陆陆续续地端上菜来,清炖蟹粉狮子头,云片火腿,水晶虾仁 ,香酥鹌鹑……并无甚新奇的菜式,具是家常吃的。不过菜色极为诱人,颜秉初悄悄咽了咽口水,便抬头看向对面,只等着开宴。

    淑妃的寿宴似乎谈不上盛大,席中只坐了三品以上的女眷,许是四皇子还未选妃的缘故,席中也多有适龄的小娘子。

    过了片刻,“昭王殿下到。”

    随着一声高声禀报,众人又纷纷离座跪下参拜,颜秉初心底暗暗叹了一口气,叉着手,曲着腿,垂着脑袋。

    这还要来几人?这顿饭吃得真不消停。

    “恭祝母妃生辰。”昭王在淑妃身前深深一拜。

    淑妃含笑扶起他。

    颜秉初只见高台上身着青色朝服的一人。

    昭王上了礼物,退下之后。众位夫人也纷纷进献贺礼,淑妃并不亲自看,只交给立在一旁的大宫女。

    颜府送的是一扇紫檀雕花刺山水绣的插屏。

    正热闹间。

    “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明黄色的两道人影出现在园门口,众人皆拜倒在地,参见圣上和皇后。

    正德皇帝的眼神在一边跪伏着的人中微微一扫,便瞥见了身影小小的颜秉初,稍稍停留了一秒,方温言道,“众位平身。”

    淑妃起身,迎向帝后,原本她的生辰在宫中开宴请外命妇便是荣恩,如今皇帝和皇后亲临更是盛宠,由不得她不做出欣喜的模样。

    “今儿是你的好日子,皇上和我只微微坐一坐,沾沾你的喜气罢了。”皇后伸手扶住盈盈下拜的淑妃。

    淑妃含笑应了。

    正德皇帝微微摆了摆手,一边的王进如躬身上前,从袖子里掏出一道明黄色祥云瑞鹤的锦绫卷轴来,众位夫人面面相觑,不知是什么旨意,正在惊诧间,王进如已展开卷轴高声念道,“燕国公府及户部左侍郎府诸位听旨——”

    徐氏急忙带着颜秉初起身离席跪在燕国公府诸人身后。

    “奉天诰命,敕曰——”

    “燕国公谢卿奉公之典,功在社稷,其子谢诩其性之义,其行之良,允文允武,纲纪四方。兹闻户部左侍郎之女,颜氏秉初,出生盛门,品貌出众,温良恭俭,是宜两府结为秦晋之好,今赐婚于二人,可自行择吉日完婚,钦哉——”

    随着最末拖着的长长的一声,谢老太君叩首接了圣旨,王进如笑容可掬地从身旁小公公托着的盘子中取了一份一模一样的圣旨交给徐氏,徐氏叩首谢恩接了。

    正德皇帝微笑着扶起谢老太君,转头对淑妃笑道,“今日,朕就用这份圣旨当做对爱妃生辰的恭贺之礼吧。”

    淑妃蹲身笑着谢道;“谢过皇上。”

    正德皇帝含笑扫了她一眼,“今**且好好乐一乐,朕和皇后就先走了。”

    淑妃躬身,温婉笑道,“臣妾恭送皇上。”

    直到正德皇帝和皇后出了园门好一会儿,园子里才重新热闹起来,隐隐约约还有丝弦之音传来,原是宫中太乐署的乐伶在吹奏。

    自从接了圣旨,颜秉初便觉得四周的目光多有向自己飘来的,她想了想,便大大方方地摆出一番任君观赏的姿态,自顾自地吃起案桌上的菜来。

    身后那树上挂着的灯投落一抹灯光打在她脸上,照得她小小年纪,就露出一抹娇艳。

    坐在上首的淑妃微不可见地点点头,眼底浮上一层笑意。

    母亲的眼光向来很好。这姑娘虽然年纪小,但行事大方,在众人目光之下,也不畏畏缩缩的,失了大气。

    宴席之间众位夫人只在位上坐了,不时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