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奇案演风雷-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筱翠进入大厅,柜台前面更是围得水泄不通,闹不清都是干嘛的。花筱翠并不知道自己身上带着多少美钞,更不知道能换多少钱,她只认识法币。她想了想,偷偷抻出一张一千元的票子,返身出了银行,跟没事人一样径直朝远处走去。他打量到一个中年人,看样子还算规矩,走到跟前小声问:“美金能换多少法币?”那位也跟他小声问:“你老打算兑换多少?”
花筱翠把那张千元美钞拿给他看,那人二话不说,从大褂里面掏出一捆法币,“这些够吧,你老麻利着,小心那帮人把你老吃了!”夺过花筱翠的美钞先跑得远远的。
花筱翠想数数到底换了多少钱,哪还有那工夫,只见一群贩子正在朝她张望,看架势再耽误一会儿,等他们醒过味来,想跑都来不及了。正好刚才乘坐的三轮车在等座,花筱翠跳上去,就跟逃难似的逃离了维多利亚路。
“大姐,你老还去哪儿?”看来三轮车夫有经验,不知道他救过多少像花筱翠这样的人,等离开法租界,才问去哪儿。
花筱翠先打开钱捆,抽出一沓付车钱,“你老先把车钱收起来,我今天全靠你了,先找一家大药房,然后再麻烦你老给我送到火车站,看看钱够不够。”
车夫今天算是交好运了,接过钱说嘛也不肯收这么多,“你老再有钱也不能这么施舍呀,我蹬半个月也挣不了这么多呀。”
花筱翠不放心地问:“你老看看那钱不是假的吧?”
车夫说:“钱还有假的,你老别看那帮人挺凶的,在生意上还是比较规矩的。现在是民国政府管辖了,中国人还能糊弄自己人?那也太没人味了。我只留十块钱,这就够多了,看样子你老是给病人抓药的,剩下的你老还是收起来吧,今天保证给你老把事情都办完了才算拉到。”花筱翠办事要紧,不在车上跟车夫争执,中午时分到了天津最大的中药店达仁堂。
达仁堂掌柜的是乐家老铺的正宗后裔,因用药地道、炮制如法深得民间信任,更因早年承办御药而名声显赫。乐氏十二世孙乐达仁先生,在英、德等西方国家学到管理方法,改造前店后厂的中药企业,与其弟乐达义、乐达明、乐达德四人筹集白银四万两,于民国初年创办了天津达仁堂。最初的老店设在估衣街西口,店面两侧冲天牌上书有一幅楹联:自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蜜制丸散膏丹汤剂饮片。内堂高悬“乐家老铺”大匾,堂内四米长的柜台上,放置着两米多长的大算盘,可以容好几个伙计使用。
没有几年,企业壮大起来,乐达仁花重金在河北买下官僚唐绍仪的私人花园,达仁堂从估衣街移至大经路与宙纬路交口处,并且扩大了药厂规模。
花筱翠选中达仁堂,一是冲着名气来的,再有,药方上写着人参这味药,而且需要制成水蜜丸。达仁堂为采购人参,自己建立达仁参号,另开辟养鹿场、蜂场自取鹿茸及优质蜂蜜,她想当天返回去,除了达仁堂到别出根本不行。
一进大堂,迎面“乐家老铺”大匾下面,悬挂着治业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只求药料真实,不惜重资,炮制之术必求其精。这话看着就让人放心,花筱翠拿出药方,讲明还要紧着赶火车,伙计问:“不会耽误你老的事,请问抓多少剂?”花筱翠问:“一剂多少钱?”花筱翠想了想,干脆把换来的钱放在柜台上,“可着这些钱得抓多少?”伙计乐啦,“那有你老这么抓药的,哪儿用的了这么多钱,先给你老制十剂的吧,这就够服用多半年的了。”
伙计“噼里啪啦”打了一通算盘,那捆钞票仅仅花掉不到四分之一,这时他才发现,出门忘了带个盛东西的家什。实际上她也没有,总不能穿着旗袍挎个篮子在天津卫逛大街吧,于是等着制药丸的工夫,坐车找了家商店买了个合适的箱子,预备装药用,并且把剩下的钱也好放进去。
这次花筱翠进天津,心情还是一点不畅快,虽然用不着躲着鬼子汉奸了,满大街的伤兵也不善,张口闭口“老子抗战八年……”就这一句全齐了,想吃就吃想拿就拿,稍有怠慢商家算是倒霉了,就这一会儿的工夫,花筱翠遇见好几打儿。再有,日本人看不见了,大鼻子美国人却满大街都是,最吓人的开车不分上下道。大经路上的电车没法两边躲,遇见盟军的吉普车只能停下来避让,大经路这还是天津卫最宽敞的马路,这要是在……咳,操这心干嘛,还是赶紧取药去吧。
说起来达仁堂真是不简单,就这买个箱子的工夫,好几十个玻璃瓶子的药丸全都装好了,正好码了一箱子。三轮车夫马不停蹄把花筱翠就近送到火车北站,买完车票这才离去。花筱翠不落忍,下车时悄悄在车厢座垫上给车夫留下一张百元面值的法币。当她就要走到检票口的时候,只见车夫慌慌张张跑进候车室,“大姐,你老也是一天没吃饭了,这是我买的几个烧饼,带着车上吃吧。”车夫把用毛巾裹着的热烧饼塞给她,扭头出了候车室。
花筱翠的确饿了,到了车上打开毛巾,她却一口吃不下了,毛巾里面除了裹着几个热烧饼,还有她留下的那张一百元的钞票。
这就是规矩厚道的典型天津人,谁要是欺负了他们,他们有一肚子的损招讨回公道。谁要是给他们一点好,他们会加倍偿还,就算卖苦力也不忘自己的良心,绝不赚一分黑心钱。花筱翠联想到自己虽然命苦,可是到处都能遇见好人,这么想着不由得眼睛湿润了。
花筱翠回到二十一里堡,已经天黑了,虽说这一天把她累得够呛,事情办的还算顺利也就心安了。可是让她意想不到的,好不容易回到村里,进门就看见麦收掉眼泪。仔细一问才知道,德旺神不知鬼不觉的也失踪了,这简直能把人活活急死!
正文 五十一回静海警局遭戏弄;吴家大院受款待一
(更新时间:2006…12…14 10:21:00 本章字数:2214)
以前德旺不懂得嘛叫寂寞,寂寞是文词儿,德旺跟寂寞称作清静。早先,徒弟们在跟前闹腾的时候,常说“都滚到一边去,让我清静一会儿。”徒弟们真的滚到一边去了,清静大发了,他又会清静得腻歪难受,跟文化人浑身皱巴遭到寂寞一样。
日本降服了,虽说过了一个安生的大年,但是他感到这个年过得太清静了,实际上他就是太寂寞啦。寂寞是精神上的折磨,滋味儿是不可名状的难受,越是难受越捯磨不舒心的事,并且是钻牛角尖的捯磨。
现在捯磨到刘神钟的那句话了,刘神钟说:“白蝴蝶的事情交给我来办,关于她的身份,咱们并不完全掌握,如果确实无辜咱们再研究如何搭救。”这分明是说,白蝴蝶是好人坏人还说不准,等他折腾清楚再说如何搭救,这叫嘛话?等他折腾清楚了也晚八春了!难道跟我德旺一个枕头睡觉,睡了这些年不知道是人是妖,这不等于拿我当大傻小子了嘛?想到这儿一骨碌下了炕,“麦收,麦收!”麦收不在。
麦收是个听话的闺女,伺候德旺吃罢早晨饭,拽着他爹李三淘换粮食去了。这是花筱翠最明智的决定,留给麦收的钱,加上赵老疙瘩从车站捎回来的,除了几张不能花的日钞金票,总共有二百多块法币,居然拉回来一麻袋棒子和满布口袋的小米。亏了麦收爷俩手脚麻利,再过些日子,这些钱连半袋子小米也买不来了。
可是拉回来粮食德旺却不见了,找到赵老疙瘩,赵老疙瘩也慌了,立马去找酒馆老板去了,天都这晚了,赵老疙瘩还没回来。
花筱翠听完麦收爷俩说的这情况,反而安慰他们,“都别着急,德旺爷不是那种办事没准谱的人,更不会扔下咱们寻短见,等等赵老疙瘩叔回来怎么说,我估计德旺爷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天也不早了,该做饭还是做饭吧,我还捎回来几个芝麻烧饼,等会儿给几位爷热热改改口儿。”
正如花筱翠所判断的那样,德旺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他去县城找肖四德去了。德旺来到警察局,肖四德竟然接待得十分热情,这倒令德旺出乎意料。
“你老好不容易来趟县城,就在我这儿多住些日子,过去孩儿有犯混的地方,你老肚里能撑船,大人不计小人过,就饶过孩儿吧。”肖四德来这一套,德旺兴师问罪的话一下子全没了,张了半天嘴不知道说嘛好了。
肖四德亲自端来盖碗茶,恭恭敬敬放在茶几上,“你老品一品这正宗的龙井,镇子上卖的茶叶末子跟这个没法比,喝在嘴里滑溜到肠子,从头到脚都清香。”
德旺坐在软呼呼的椅子上不得劲,欠欠屁股试探着问肖四德:“我来打听一下,听说你把师娘请到警察局来了,塌灰也让你关起来了……”
没想到肖四德毫不隐讳,“有这么回事儿,根据除奸条例她占了好几条,我当这个差不能徇私枉法呀,你老说是不是?话又说回来了,你老也是糊涂,白蝴蝶这个名字听着就不像好人。你老英明一世,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她是日本人的奸细呢!你老放心,我尽量保着你老,到时候就说不小心被蒙蔽就行了。至于塌灰,人家是外国侨民,别看日本战败了还有政府,你随便留下人家孩子,人家政府不干呀!你老就别操那么大的心了,省得给自己找麻烦。”这话叫谁说也没毛病,还明显袒护着师父,这能急吗?不能急呗。
德旺端起茶碗,“咕咚”一口喝个干净,压着火气问:“能说说白蝴蝶是怎么一个奸细吗?她要真是奸细,我亲自拿刀砍了她。她要是被人陷害,我也不会轻饶,我就是杀个七进七出也要把她救出去!”说着这就站起来了,像是跟谁要拼命的样子。
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肖四德虽然算不得什么人士之类,环境造就人才,加上古典背后调教,那真是今非昔比,沉准稳阴坏损基本占全了。看见德旺要急,居然“嘿嘿”一笑,“你老这叫嘛呀,说着就杀七个宰八个的,这不是那年头了。民国政府有法律管着,不能谁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白蝴蝶是不是奸细能不能定汉奸,我说了也不算,要有证据还得合乎条文。”
“那就把证据拿出来给我看看,不能你说嘛我就信嘛。”德旺跟他较真。
肖四德还是跟他不急不躁,“你老这才说到点子上,到时候铁定拿出证据来,随便说谁有罪,国民政府不成了山大王了?不过现在不行,到时候需要在法庭上亮证据定罪。顺便告诉你老,要是乐意顶着汉奸家属的名分,你老可以请律师。律师懂吗?就是懂法律、嘴皮子利索、帮着辩理的那种人。我这是为你老好才出这主意,别人我还管不着呢!”
看样子说别的也没用了,德旺一下子没了脾气,想了老半天,终于低三下四地求肖四德开恩,允许他见白蝴蝶一面。肖四德竟然没有拒绝,也没有马上答应,他说要请示上峰,把德旺撂在门房匆匆离开警察局。这个坏透膛的肖四德,白蝴蝶就关在警察局的后院囚室,他往哪儿请示去,他请示个屁!他回自己家吃晌午饭去了。
现在肖四德在县城是个人物,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宅子,住宅虽不怎么气派,但在古老的县城里,从大门及门墩来看,算是讲究的,据说这是没收的逆产。
关于逆产的准确含义谁也说不清,这个词汇打满清那年头就有了,谁倒霉犯了事被抄了家,抄来的东西就是逆产。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整个故宫成了天底下最大的逆产,差点把积攒了几千年的国宝统统拍卖了。现而今,汉奸的财产肯定属于逆产,推而广之凡是跟国民政府对着干的,或者说国民政府看着不顺眼的,不论谁的财产拿过来都算逆产,现在肖四德家里就藏着一个逆产太太。
正文 五十一回静海警局遭戏弄;吴家大院受款待二
(更新时间:2006…12…15 9:20:00 本章字数:2490)
跟在肖四德屁股后头的,整天不离左右的马小六不是逆产,是抗战胜利以后政府贴告示招募来的正牌警察,现在的头衔是肖四德的勤务兵。不管马小六本人如何想,好歹是本地人,肖四德拿他当自己的亲信,所以回家也得带着马小六。到了家门口,马小六跑到前面拍打门环,“太太,太太!”
开门的女子叫芦花,十六七岁的样子,却是少妇的打扮。芦花本来是这家原住户的使唤丫头,肖四德看这闺女有些模样,愣说可怜人家没地方吃饭去,强行留下来做了他的媳妇。在肖四德看来,一个警察局长理应有个太太,明媒正娶的找一个甭说需要花销,他肯花钱未必有人跟他,所以就弄了这么一个现成的。
这个小院十分格局,一明两暗的正房,东西厢房带门楼,肖四德跟芦花肯定住在上房,到了晚上马小六就住在西厢房,兼任肖四德的警卫马弁。肖四德随身总带着马小六,也并非完全为了排场,世上凡是做了亏心事的人,总嘀咕背后有人打黑枪暗算他,多个人多个帮手,马小六实际上又是他的保镖。
他给马小六配了一只二十响的大肚匣子,这种手枪带快慢机射程远,又叫德国镜面匣子,在当时的中国十分出名。在外国,准确的名称叫毛瑟M712式冲锋手枪,听这称呼就知道这种手枪的厉害了,当年何太厚在老军营遇险,要不是吴易公及其手下的几只大肚匣子,还不知道是个嘛结果呢!肖四德给马小六配这么厉害的家伙,不是抬举马小六,而是说明他内心空虚没底。
芦花已经把饭做好了,热乎乎的刚把饭菜端上桌子,肖四德抬手给了芦花一巴掌,“你整天搭拉着那张脸给谁看呀,吃顿饭也不让人痛快!”看样子芦花已经被他打惯了,捂着脸站到旁边一声不吭。
马小六早就看不惯肖四德的做派,但是敢怒不敢言,看到芦花又无缘无故的挨打,便好心好意的说:“太太忙活外边吧,这儿有我伺候了。”这不是好话吗,肖四德不干了,“就让她站在这儿,你坐下塞饭,她多晚有了乐模样再让她吃饭。”谁挨了打能乐得出来呀,芦花就这么站着。吃完饭肖四德躲到里屋睡午觉去了,躺在炕上还不依不饶,“马小六,让她拾掇完了还回来在那站着,今天我倒看看谁宁得过谁!”
他这一觉睡到下半晌,他倒不完全冲着芦花,他躺在炕上其实也没睡踏实,他是故意消磨时间耗工夫。他今天真正要整治的是德旺,行话叫做蹾性子,他不把德旺制服,往后在这个地面就不能为所欲为。反之,把德旺彻底制服了,产生的影响简直不可估量,在这方面他比古典有招数,也有这个便利条件,尤其是现在,他有着太多的主动权整治德旺。
天傍黑的时候,他才绕着弯子回到警察局,远远地看见德旺,大冷的天正在门口蹲着,肖四德假装紧跑几步来到跟前,“哎呀师父,你老怎么在外头呆着,叫外人看见赛是我不懂事似的,快到里面来!”
德旺真的没性子了,这一天水米没打牙,肚子瘪瓜瘪瓜的有性子也没劲使了,“别麻烦了,快说说能让我见上一面吗?”
肖四德跺脚拍腿,煞有介事的糊弄德旺,“不行啊,案子太重了,没人敢做主呀!你老不知道,连县长都犯愁嘬牙花,你老想想吧,谁还敢做主!我看这样,你老实在有那份心,就到天津请律师去吧,或许律师卖点力气,能够免了死罪。”
德旺闻听一阵眩晕,“你说嘛,死罪?”
肖四德看到德旺那样,心里别提多得意了,只是脸上却没有带出来,“白天我不是说了吗,这个我说了不算,得听法官的。到时候开庭,我谁都不通知也把你老接来,你老一听就明白了。”听听这小子有多损,这话纯粹能要德旺的命。可是德旺终究不是一般的汉子,他自然明白肖四德的险恶用心,他一声不吭扭头就走,他决心竭尽全力搭救白蝴蝶。
德旺在回来的路上,简直就跟腾云驾雾一样,脚下如同踩着棉花套子,深一脚浅一脚走不稳当了。走在运河大堤上,夜风一溜感觉有些坚持不住,正想坐在大堤上歇一歇,匆匆赶来的酒馆老板和赵老疙瘩,老远就大声喊:“是德旺爷吗,千万别坐下!”
亏了酒馆老板和赵老疙瘩及时赶到,不然寒风刺骨,夜风一溜非着风寒不可,好歹把德旺弄回家,已经小半夜了。几个老爷们把德旺安顿到热乎乎的炕上,花筱翠和麦收已经把熬好的小米粥,熥得暄腾的烧饼,贴得亮黄糊嘎的玉米饼子端上了炕桌。难得今天还有一盆子大白菜炖粉条儿,大家伙全都饿了,站着的蹲着的坐着的,难得凑在一块热热呼呼吃顿夜间饭。
饭后,趁着明白人都在,德旺撂下饭碗挨个儿给人们作揖,只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往日的钢铁汉子来这一手,当时把人们都弄蒙了,酒馆老板赶紧制止他,“都是自己人,你又是长辈,有嘛话说嘛话,这样是干嘛?”
德旺说:“我得去天津找律师,还得麻烦你们帮我一把,别的不用,凑个盘缠就够了。”关于律师的事,在场的只有花筱翠大概知道一些,过去在戏文里遇见过,请律师绝不是只带着盘缠就能请来的。在德旺看来,请律师如同村里谁家有事相互帮忙那么便当,他真拿自己不当外人了。
看德旺这样子决心已下,花筱翠也不想说的过于明白,便说:“请律师首先得打听明白了,律师也分好赖人,甭说你老这身子骨顶不住,两眼一摸黑找谁去?我看这样吧,你老消停一两天,还是我去方便,顺便还可以打听一下小德子的下落。”
听说打听小德子,麦收抓住花筱翠的胳膊摇晃着,“俺也跟着去!”
其实酒馆老板有自己的打算,不好明说,“那就让秃子家的试试吧,要紧的德旺爷还得往开处想,一个铁打的汉子整天跟个病秧子似的,这不叫个事呀!”
于是花筱翠趁机跟德旺讲条件,“嘛事都依你老,你老也得依大伙一件事,这些药丸儿必须每天盯着吃,不然糟践钱不说,也让大伙不安心。”
德旺看到满箱子的药瓶子,还是心疼钱,“哎呀,这是多大的花销呀!”
麦收像吓唬孩子一样问德旺:“买都买来了,还提花销干嘛,你老就说听话不听话吧!”德旺真成了赖瓜,说着话又流泪了,哭声哭调不停地点头,“哎,我听话,天天吃药
这还不行吗。”大伙一下子又都乐开了。
正文 五十一回静海警局遭戏弄;吴家大院受款待三
(更新时间:2006…12…18 6:58:00 本章字数:2459)
日本鬼子占据天津期间,古联升都没因为吃喝犯愁,想不到中央军来了,粮米却难倒了内当家的。崔氏唉声叹气地从外面进来,把面口袋使劲扔到八仙桌子上,“一上午差点打破脑袋,也没抢到一颗米粒。当兵的堵着粮行的门,老百姓根本靠不了前。”
古兴漫不经心地安慰她,“别着急,眼下还轮不到咱们家断火绝粮揭不开锅,咱抖抖面口袋,也能对付几天,实在不行套上车还能从老家拉去呢,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过惯了富裕日子,崔氏恨不能嘛东西都得有存性,面缸米柜从来都是满满的,最近这些日子,过一天米面就少十几斤,她就慌神了,“大人好说,可以省着点,孩子正是长个儿的时候,没点正经粮食哪行啊。”
古兴在过日子方面跟古典不大一样,这大概跟他在城市生活有关,古典讲究大囤满小囤流,有个风吹草动先抓挠粮食。古兴则认为只要有钱,大天津没有买不来的东西,买卖人存金子存货,没听说哪个买卖家建个粮仓的。建粮仓那是粮商的事,只要有钱,不管哪儿的粮仓就是自家的,因此对于崔氏的忧虑不以为然,“石头穿着二尺半,跟着专员当兵,能饿肚子?剩下燕子一个闺女,每人少吃一口都有了。”
说到燕子,燕子就来了,真是女大十八变,燕子已经是个大闺女了,打扮的像个洋学生。干嘛像啊,人家本来就是中学生了!背着书包闯进门,进来就揭锅盖,看见只有一个菜团子,嘟囔开了,“就给我留了一个呀?”
崔氏把菜团子拿出来递给她,“一家子谁都没吃,专给你留的。”古兴不乐意崔氏这样,“那不是还有米面吗,至于这样勒着吗!我就不信政府不想办法,总这么让大天津闹饥荒?过些日子粮店就不会这么多人了。燕子正是窜个的时候,一个菜团子哪能吃饱了,干脆找你豪叔去。他是总务处长,专管吃喝的,找他吃顿饱饭去。”
没想到燕子告诉他一个沮丧的消息,“我早去过了,他那儿也是光有钱买不来粮,连我哥每顿都吃半饱。”这下古兴没话说了,念开了顺口溜:“这真是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糟秧;等国军盼国军,国军来了更糟心。”燕子高兴地拍手叫好:“哎呀,你老太哏儿啦,爹也会这顺口溜,老师还说这反映民心呢。”
崔氏接过话茬来,“满大街的人都这么说,你爹还学不会?这么大天津卫没粮食怎么行啊,干脆过几天,我带燕子回老家,省得在这儿饿肚子。”
古兴买卖人的脑筋又转开了,“嘿,还别说,这倒是件好事。要是这个节骨眼儿上,从冀中捣腾些粮食过来准能赚大钱。”
崔氏不懂得古兴所想,她只关注眼前的面缸米柜,“你一天到晚掉钱眼里了,就想着钱,你快想办法弄点粮米吧,眼见着面缸就见底儿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