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原始美食宝典-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搓出来的线就绕在梭子上。

    这梭子也简单地很,拿个木块,两巴掌长短,一巴掌宽,中间宽些,两头窄些,然后两头削出个凹进去的圆弧,线就绕在这圆弧上,不用担心会脱出来。

    陆轻轻演示了一遍,二石和一土就能自己搓了,而剥离和捶打韧皮部的工作就由那两个免费劳动力——遥和根来。

    ——这两人虽然怨念深重,但也算走投无路,也看清了听话才能有东西吃,这些天尚算安分乖顺,干了不少活。

    陆轻轻自己则跑一边琢磨织布机去了。

    自然不可能真的整一个织布机出来,陆轻轻自己也不是特别明白那构造,太复杂了,但织布的原理她懂啊,最简易的织布方法她也是见识过的。

    简单来说,织布的线分为经线和纬线,经线中又分为奇线和偶线。

    当奇线在上,偶线在下时,纬线从中穿梭过去,然后换成奇线在下偶线在上,纬线又穿梭过来,如此反复,一块布便织出来了。

    这个原理和编箩筐、编草甸、以及陆轻轻先前编门板窗户时是一模一样的。

    只不过因为织布涉及的线太多,为了提高效率,必须将奇线、偶线分别弄成一个整体,要上一起上,要下一起下,这样就需要借助工具了。

    陆轻轻蹲在地上,苦思冥想着前世看到的野外求生节目,里头织布的那一期。

    等她想得差不多了,便右手抓起块石头,左手拿着根木棒,将石头把木棒锤进土里去。

    陆轻轻一共在地上插了四根木棒,记为A、B、C、D,围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其中AB和CD为宽,约六十厘米,另两边为长,约一米。

    然后她折了两根六十多厘米的木棍,分别作为AB和CD绑在木棒上,离地约二十厘米。

    这个AB棍和CD棍,就是用来固定经线中。

    一米多长的经线一头系在AB棍上,线与线之间几乎不留空隙,然后其中序号为奇的奇线绷直地系在CD棍上,序号为偶的偶线则系在另一根可活动的DE棍上。

    DE棍往上,偶线走到奇线上面;DE棍往下,偶线又跑到奇线下方去。

    我上我下,我上我下,我又上我又下,一块布刷啦啦啦……嗖嗖嗖……延长延长……

    陆轻轻满意地看着(想象着)自己的作品,忽然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一个问题,这需要多少根经线啊?

    问:已知现有细线直径为0。2厘米,又有一木棍长为60厘米,要将细线紧密缠绕在木棍上,问需要缠绕多少匝?

    陆轻轻……卒。

 第072章 山路

    三百根经线看似不多,但算算那加起来的长度,还要加上纬线的长度,想想要扒多少树皮、搓多久的线,陆轻轻就觉得她织布的这个想法不是太实际。

    成本和人工费太高了啊。

    但相比兽皮,打猎风险大不说,兽皮改造太难还不透气,她弄的这布,虽然依旧厚而粗糙,但完全可以做成衣服来穿。

    陆轻轻脑袋里纠结了一会儿,然后把这些念头统统抛开,目光坚定地看着地上的简易织布工具,无论如何这块布先织出来。

    这是一个很宏大的工程,陆轻轻也就不急了,又搓了会线,忽然想起一事,就爬起来颠颠地走了。

    陆轻轻想做一个石磨来着。

    那些大豆在那摆着呢,虽然陆轻轻看到大豆第一个想做的就是酱油,但她也不会忘了白生生嫩滴滴的豆腐。

    想吃豆腐那肯定要上石磨啊。

    陆轻轻前世家里就有一台小小的手工磨,被她拆开冲洗无数遍,对其构造简直了如指掌。

    然后石磨一般多用麻石做,那是花岗岩中的一种,硬度较大,不容易崩裂,抗压好,还耐温耐磨,做石臼石磨都特别好,磨东西绝对不掉粉,超级耐用的。

    然而这些天到处“折磨”石头的过程中,陆轻轻发现这里的石头最多见的是一种灰黄色透点青色的石头,就是族人用来做武器的那种石头,接着就是板岩、泥岩、砂岩之类,花岗岩较为少见。

    不要问她为什么这么懂岩石,初中自然科学里有学过啊,多了她不懂,但板岩有明显的板状结构,沿着那纹理可以徒手剥成薄片、颜色还变化多端的特点,泥岩砂岩刮两下就能落下细颗粒的泥、砂的特点,她还是知道的。

    至于那种灰黄色透青色的石头,陆轻轻怀疑是青石,就是青石板的那个青石,还常见于石碑的那个,属于石灰石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石头。

    这些天用的厨具就是青石做的,但用来做石磨的话,陆轻轻还是倾向于麻石,青石密度不够,较麻石一个轻,另一个硬度不够。

    这里顺便提一下,陆轻轻最喜欢的是花岗岩和大理岩,前者硬度是岩石中的王者,高级建筑材料,后者可以打磨得光光滑滑的,然后铺在地上肆意打滚。

    可惜前者在这里少见,后者根本就没见到过。

    陆轻轻心里遗憾着,找出去好久,终于在个土层覆盖下发现了一块疑似白麻石的大石块,这石块只露了个面,全身嵌在泥土里,陆轻轻刨了很久才把它刨出来,体积巨大,竖起来半人高,表面分布着黑白斑点。

    陆轻轻围着它打了个转,又上爪子挠了下,硬度比之前那些石头都大,满意地确定这就是一块白麻石。

    陆轻轻正准备下手,就听到一声“咆哮”。

    她吓了一跳,侧耳倾听,是吼的声音,他和刀去找路,现在回来了?

    陆轻轻马上放下了手头的大石头,赶回去。

    刀和吼风尘仆仆,刀似在惊叹五座土坯房,吼则声情并茂地描述他们找路的过程。

    艰难不用说的,有时候迷路,有时候一直在绕路,无数次因为路难走而摔倒滚落。

    所幸真给他们找出一条路来。

    “刀画了图,让他来说吧。”吼讲故事还行,说到正经处就退位让贤了。

    刀将地图拿出来,就是陆轻轻画地形图的那种皮子,陆轻轻给风和刀一人一张大的,还教他们怎么画图,到时候把路线画回来给她。

    刀画的图吧,实在有些一言难尽,一坨不知名物体就代替这片高原了,几条扭来扭去的线就是上下高原的大路了,除了他自己,大概没人看得懂。

    不过随着刀的讲述,陆轻轻有些明白了。

    他们所在的这片高原,除了他们当初上来的那片崖壁几乎完全垂直之外,其他地方倒是大体挺缓的,只不过山势复杂,到处都是草木乱石,还有不是峭壁、断层、坑洞的,刀和吼亲自走了一遍,走出了一条相对好走的路,虽然这路七歪八扭的,但也给陆轻轻展示了将来造路可供选择的路线。

    陆轻轻看了半天,思考片刻,说,“你们先休息一天,明天带我再去走一趟。”

    “少酋长,我现在就能带你去。”

    “你累了好几天了。”

    “我不累,我和吼之前是摸索着走,采用了好几天,现在让我再去一趟,知道怎么走了,就快得很。”

    陆轻轻想了下,同意了。

    陆轻轻带上了二石,她的护卫一起去,大城也跟来了。

    在这片广阔的高原上走了大半个小时才走到下山路。

    这个下山路根本就没路,杂乱一片,而且雪还没彻底化完,幸好刀机智地做下了记号,一路绕来绕去走了两个多小时,甚是滑腻辛苦。

    陆轻轻站在下面,四下看了看,这里依然在群山之间,有点像个峡谷,但沿着蜿蜒而出的自然形成的道路走出去,就能走到外面的大平原了。

    她抬头望着眼前的这座山,从下面看只会觉得这是一座普通的小山,不过百多米高的海拔,没人想得到那上面有一片无比开阔的空地。

    陆轻轻拿起木炭削成的笔,在刀的草图上,截取其中几段路线然后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路程缩短了至少三分之二的路。

    然后又带着几人沿着这条画出来的路线爬上去,沿路做了很显眼的记号。

    这次更加辛苦了,有的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有的地方是大坑,一不小心就会摔进去。

    陆轻轻爬到顶上,拍了拍手上的泥巴,说:“大致就按着这个路线来修路吧,把草木石头都弄开,先开出一条路来,不平整的地方就用泥土、石块垫一垫,然后整条路上面铺上青石板,造出一级级的台阶来。”

    她顿了顿说:“修路不是小事,等天气暖和起来了,合全部落之力来修。”主要是要找出几个能领导这活的,陆轻轻知道自己的斤两,大致说说还行,落到实处的话她就不够看了。

    她又四周走了走,询问大城:“山路已经定下了,你说在哪里建部落最好?”

    大城说:“我看不一定要离山路特别近,这附近大片地都行,就看水源了。”

 第073章 河道

    “我也这样觉得。”陆轻轻说,“就等风了。”

    他们还没等回风的消息,就先等来了族人。

    站在高原的边缘放眼眺望,可以看到远处茫茫的青鹿原,一个两个人可能还会被障碍物遮蔽看不到,但一队人的话,那就很容易看到了。

    等那队人快到,陆轻轻亲自下山将他们接了上来。

    这队人马足足有三十人,其中二十个是强壮的青年,五个是有经验的老人,这个经验指的是一切和建筑及木工有关的经验,还有五个是妇女。

    陆轻轻高兴极了,安排二十个青年去挖土。

    十五个青年,让他们到圈定的那大片可能会建部落住地的空地地旁,挖掘土坯原料,重就是这十五人的监工——他有经验了,知道该挖哪样的土,挖出来之后要怎样剔除杂质、揉捏摔打。另五个青年下到裂谷里面,去挖纯黑黏土并且将其吊上来,然后运到空地那里去。

    五个老人,让他们好生研究那五座土坯房,做出更好的房屋设计来,这个设计一时做不出也没关系,到时候大家集思广益,更要紧的任务是做出一些统一规格尺寸的门窗来,陆轻轻所做的门窗虽然是可以用,但到底太过粗糙简陋而且太薄,不够结实。

    五个妇女就跟着二石和一土,没事的时候就搓搓线——这会儿男人们有了正事要干,砍树皮剥树皮的活得由她们女人自己来了,连遥和根也给扔到那十五人堆里继续干重活了——有事的时候就去帮把手,然后就是负责大家的伙食。

    就这样又忙活了两天,风和灰还有腿终于回来了,同时也带回来了一张草图。

    “比我想得要顺利,这片高原上,原本就是有河流的。”风告诉陆轻轻,“第一天我们没有任何发现,埋头赶路,第二天的时候,就发现了地上有一条凹陷下去的痕迹。”

    那条痕迹不是特别宽,也不是特别深,风三人将积雪挖开,下面竟然还有冰,冰也不厚,只有一臂深的样子,将冰凿开,下面是光滑的大大小小的圆石头,还有灰黑色的淤泥、只长在水底的草,风三人就觉得,这可能原本是河流。

    三人大感振奋,就沿着这可能的河道一直走,越靠近天柱,地势越高、越复杂,他们几乎在爬山一般,他们一度失去了那条河道的踪迹,幸好在天柱峰下,冰雪已经开始消融,他们又循着那融化的雪水往下找,终于发现有一部分雪水是流进那条河道里的,由此证实那确实是一条河道,当春夏之际,里面肯定是有水的。

    他们又沿着河道往回走,走到之前第一次发现河道的地方之后,往往要挖开积雪才能够确定河道接下来的走势,他们一路走一路找,最后止步于裂谷。

    “所以最后那条河流进了裂谷?”陆轻轻边看着草图边问。

    风画的这张草图比刀的那张可直观多了,只见那黑线代表的河道从天柱峰下蜿蜒而出,中间若是遇到丘陵便绕道,遇到洼地便聚集,弯来弯去最后流进了裂谷。

    流入点位于他们这儿的东面,离得很远,是他们这边的下游。

    反而离陆轻轻划定的住地挺近。

    之前说过,这片高原是一个锐角三角形,顶角天柱峰位于北端,然后地势上是西北边高,越往东南边势越低的情况,而裂谷呈西南偏西向东北偏东的一个走势,斜斜地将这个三角形几乎一分为二。

    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裂谷越到后面越窄,最后消失在地面上,陆轻轻选的那块空地在整个三角形的东南角,在那里,裂谷已经结束,所以陆轻轻觉得可以有流水留到那里,没有的话,她也可以人工挖个水渠把水引过去。

    没想到还是被裂谷给截断了流水。

    风标注的那个河道截止点十分靠近裂谷尾端了,水流进去无非两个结果,一个是水积蓄在裂谷里,最后将裂谷淹了,第二个就是水漏进裂谷地下,消失得一干二净。

    陆轻轻觉得是第二种,因为裂谷并不像被水淹过的样子。

    她伸出食指在裂谷尾巴附近的空白处划了划:“这块区域有像样的河道或者水道吗?”

    风说:“我们仔细找过的,没有,可能是我们没发现。”

    陆轻轻摇摇头:“应该是没有的,我也早就发现这块地方树木没其他地方茂密。”她笑了下,“应该说裂谷以南比起裂谷以北,水资源就是要稀缺一点——都被裂谷劫胡了嘛。你看裂谷里水汽那么足,植物长得那么茂盛肥壮,除了地底下有地热,弄出了温泉,这充足的水资源必不可少。”

    风问:“那我们把部落安在裂谷以南?”他说着又摇头,“太不方便了。”

    陆轻轻说:“对,就是太不方便了,裂谷截了我们的水,我们把水想办法给接过来不就行了?”

    接下来两天,陆轻轻一直在实地考察,然后结合众人的意见,终于将住地给彻底定下来,她没有选之前圈定的那块大空地,而是选择了更为靠近裂谷的一块地势比较高的地方,众人挖泥的地方就在它的东边下首。

    确定了地点,那就要建城了,首先要有个设计图稿。

    四四方方一座城,城墙要很高,至少三米高,城墙要很厚,也至少三米厚吧,能够让人在上面跑,还要有城垛,四个角上都设哨塔。

    前、左、右三个大门,前门还要有城楼,三到城门间留出T字形主道,整座城随之被分为三个区域,后区最大最重要,酋长及其护卫队居所、会议厅、巡卫队等各队办公处以及食堂,沿街设立,在其后方是库房、种植试验基地、演武场。

    前左区和前右区均为族人居住地,即为生活区,分别设立巡卫队值班处,供其夜间值班。

    陆轻轻画完草图,琢磨着下水道的问题,思索许久答案是无解,现阶段她根本弄不出排水系统,要不就在城脚下挖沟渠,让大家尽量把生活用水泼到这里,然后让沟渠里的污水流入城外的城壕。

 第074章 磨豆浆做豆腐(二更)

    对啊,还要挖城壕,宽度来个十米?深度得有个四五米吧?以后慢慢往里面蓄水,弄成护城河了,安全系数就更高了。

    城壕挖出来的泥正好来建城墙,等等,城墙需要地基的吧,现代打地基是灌水泥吧?那这里打地基是不是不地挖得深一点,然后往里头多填点石头就行了?

    还有有城壕就要有吊桥,有吊桥就要有滑轮等设备……

    陆轻轻越想越觉得东西多,简直是千头万绪,头都要痛了。

    我就是个种田的,为什么要操心建城这种事啊啊!

    陆轻轻抓了抓自己的头发,好想甩手不干。

    她丧了一会儿,抓起草图,风风火火地找到风:“来来来,这个是我的思路,我跟你讲一下……扒拉扒拉扒拉……听懂了吗,你有什么想法,别害羞,说说嘛……那好你自己去慢慢思考,去问问老人们问问大家都行,然后有什么想法我们一起讨论,这建城的事就交给你来主持啦!”

    陆轻轻拍拍屁股两袖清风地走了,留下风一脸懵逼地站在原地。

    当了甩手掌柜的陆轻轻一点都不愧疚,这不是为了培养人才嘛!

    就寻找水脉这件事来看,风就完成得很好,考虑事情也比较全面,她很看好他,嗯,刀也很不错,但那小子还是一副沉默寡言不愿意动脑子的样子,就不勉强他了。

    至于陆轻轻自己嘛,美食才是她的归宿啊。

    她搬出了之前弄好的大石磨。

    这个石磨不算特别大,直径有半米,上下两个白中带回点的磨盘加起来有一百多斤重,把手她找了段老木,打磨得特别光滑舒适,磨盘底下打造了个非常结实的三脚架。这大家伙搬出来往那一摆,就感觉特别的郑重其事。

    建筑工地离最初的五座土坯房那儿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为了不让大家赶来赶去费事,也为了不打扰到重明鸟一家,如今大家都不往那去了,就在工地边上吃饭睡觉,用水也没有不方便的,反正离这不远就是裂谷,下裂谷弄点水是很容易的,省着点用就行了。

    陆轻轻出来晚上还要去重明鸟那学习和修炼,白天也就在工地这边混,这石磨自然也拿了过来。

    话说,从石磨做成还没用过呢,大家并不好奇这是干嘛用的,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少酋长这是又要做什么好吃的。

    石磨放在一个大家齐心协力弄的一个草棚下面,草棚里除了石磨还有两个灶头。

    那灶头可不是传统农家里的灶头,而是用石头和泥巴砌成了一口井的模样,上面放大大的石锅,下面留个洞口烧火,当然里头的柴火并不是直接放在地上烧,而是弄了个隔层,隔层上面烧火,下面通风,烧出来的灰就通过隔层的洞掉下来,很容易打理。

    此时一土正在一个灶头煮着什么东西,陆轻轻凑过去揭开盖子,看了看蒸桶里黄澄澄的大豆:“还没熟,再烧回。”

    “哎。”一土忙说,少酋长说要做个什么酱油大酱的,要先将这豆子煮烂,她也不知道酱油大酱是什么,但少酋长很重视的样子,还特别做了一个没有底但是有一个隔层的木桶,叫做什么蒸桶,特别用来蒸豆子,她就自己看着火,不敢有一丝懈怠。

    其他女人正在长桌上准备午饭。

    五个老人通过陆轻轻的关于榫卯结构的指点,豁然开朗,不过琢磨了两天就跟打通了奇经八脉一样,开始疯狂地打制木器。

    这张木制长桌是他们失败多次之后的成品。

    他们将树木劈成板状,板块之前以榫卯连接,就成了一个宽宽的桌面,因为桌子有两米长,担心中间太软,所以这张桌子有八个脚,十分稳定。

    五个老当益壮的,完成了桌子就打算奔着门窗去了,但被陆轻轻阻止了,她结合事情,还是让他们先去弄个拖车出来,建造过程中简易运输工具很重要啊,这泥巴运来运去就是个问题。

    陆轻轻瞅了瞅这四个女人——二石不在,二石依然很执着地在搓线呢,这里都是自己人,二石这个护卫并不需要时时刻刻跟在陆轻轻身边。这次来的女人中有奔的女人三雨,陆轻轻就让三雨陪奔去种植去了。

    陆轻轻将一桶泡开的大豆拎到石磨边,就招手叫一个头发扎得很紧还盘了上去,用细藤条捆了捆的女人。后来的这三十人都在裂谷里洗过澡——当然是离重明鸟很远的比较下游的地方,每个人都挺干净的,但能把头发理得这么爽利的也不多。

    “过来帮我的忙。”

    那女人有些惊讶,然后是激动,拘谨地过来:“少酋长,你要我做什么?”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一泥。”

    陆轻轻挑了下眉?什么样的亲妈会给女儿取“泥”这个名字?不过想想这里的人的名字千奇百怪,一土二石的名字不也很随便?还有直接叫腿的呢,叫一泥也没什么了。

    “你的名字倒和一土很搭。”陆轻轻把自制的大木勺给她,“一泥你帮我舀豆子加到这个孔里来。”

    没错,陆轻轻要做豆腐。

    她握着石磨的把手轻松地将磨盘推起来,泡开的水润润的大豆不断掉进入料口里,过了一会儿,乳白色的浆水就从上下磨盘之间流出来,流到了下磨盘的凹槽里,然后又留到放在出口等着的干净木桶里。

    淡淡的豆腥味在空气中弥漫。

    一泥很机灵地加着黄豆,动作很利索,但也不安,“少酋长,我们换一换吧。”陆轻轻的活显然更累啊。

    陆轻轻摇摇头:“没事,我练练臂力。”

    自从有了金爪之力,她力气大了好多,推个磨别太轻松,而且她非常享受磨大豆的过程。

    陆轻轻准备的大豆并不多,裂谷里那些大豆,算上已经收在桶里的和外头还没成熟的,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只有四百斤的样子,最多只能分出一半来吃,剩下都要留种,而拿出来吃的这一半她还想做酱油和大酱,用来做豆腐的自然不多了。

    这次她只泡了几斤,让大家尝尝鲜罢了。

    很快磨完,陆轻轻非常巨力地把整个磨盘倾斜过来,让豆浆流干净,不放过一滴汁。然后她又在另一个干净的木桶上蒙了一块过滤用的布。

 第075章 荠菜豆腐汤

    你要问这个过滤用的布哪里来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