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民科-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强生疑惑的问道:“在国内生产汽车和零部件还不是帮助国内发展汽车工业,国内要怎么个快法?”

林向荣笑着说道:“这也是个好事,上级希望你们公司拿出一些车型及相关技术给国内!”

“合资吗?”林强生问道。

林向荣点了点头说道:“李刚老厂长也不为难你,想让你平白无故的拿出东西上级从来没有那么想过。你如果答应给国内一些车型和技术那么汽车总公司会挑选几家有实力的企业和你合资,但是合资比例不能是五五分成了,新公司国家要60%的股份只能给你40%!”

林强生想了想问道:“股份比例不能再谈了?我们在滨城的工厂国家允许独自经营了?”

林向荣问道:“如果国家不允许,你打算怎么办?”

“迁出国内,在东南亚设立一家工厂或许泰国是个好选择!”林强生毫不犹豫的说道。

“你这小子,怎么能便宜了外人!”林向荣看到儿子坚决的神色,摇了摇头气愤的道。

他继续说道:“上面的意思是你可以独自拥有这家汽车工厂,但是新公司四六分成的比例不能动!另外,你们在国内一直测试的那款车型上级觉得挺好,那款高档车连带着在国内生产的四款车型授权给国内生产,上面可以让你独立拥有滨城的那家汽车工厂!”

“什么高档车型?就是那款测试了两年的车?!”林强生惊讶至极的问道。

林向荣点了点头说道:“对,就是那款一直被你们秘密测试的高档车!国内还派了很多单位配合你们的测试工作,甚至军队还向你们的测试车队提供了汽油!汽总公司觉得那款车属于高档车型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你不如授权给国内这款车。外国人研究出来的车应该具有了世界领先技术,你们的这款车还没在国外上市呢吧?这样我们国内不就拥有了一款世界领先车型,实现高端车型的国内空白了吗!”

“填补国内空白?!”林强生站起身来好笑的说道,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

“不行不行,这款车绝对不能授权给国内!”林强生坚决的道。

林向荣大为意外,惊讶的问道:“为什么?”

“这款车是我们公司的拳头产品,是我在美国推出的一款高端品牌!目前我根本不确定它何时能够面世,更何谈授权给你们!”林强生摇着头说道。

第三百七十四章以技术的名义

“国内不正是需要这样的高档车型吗,拿到国内生产有什么关系?”林向荣惊讶不解的问道。

林强生摇头说道:“不行,其他的车型都可以答应授权唯独这款车不行,没的商量!这款车的定位属于豪华车型而不是你所说的什么高档车型,它是和奔驰S级同级别同档次的车型,而且这款车我们要在欧美生产上市不是在国内,等过些年国内工艺提高了这个品牌的车型丰富了或许公司会考虑拿到国内一些车型做小规模量产但大部分产能还是要放在美国。这是公司制定的豪华车型的重要发展战略,父亲这款车我不能答应!”

“豪华车?你们还能生产豪华车型吗?”林向荣有些好笑的看着林强生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国内近些年当然不可能,但是在美国和德国的工厂已经做好了准备!”

林强生接着说道:“这款车我是想在美德两国利用国外的先进设备和高技术人工来实现它的高品质,您说的对它现在确实不适合在国内生产我也没有授权给国内的意思!”

林向荣叹气的拍了拍大腿,想了想说道:“这就不好办啊,国内是想要一款高技术含量的好车,结果你现在却不答应!”

林强生重新坐下说道:“我觉得国内想要一款高技术含量的车,这个想法是好的我也支持但这款车绝对不行,您看有没有别的办法了?”

林向荣摊了摊手说道:“那怎么办?李刚老厂长说了上面有些人看上这款车了,人家非要不可啊,谁让你们在国内测试了那么长时间投入那么大,上面也知道这是一款世界领先的车型,为了引进技术都默许了让你的公司在国内独自生产轿车,这可是独一份啊!可你现在却跟我说不能授权,你让我怎么和上面交待?”

林强生想了想,问道:“我们的车型一直处于测试当中,外观造型也不是成品,可以说真正的外观造型根本就没在国内出场过!不如这样,我向国内提供一款差不多的车型代替这款测试车怎么样?”

林向荣惊讶的对林强生说道:“你是说不提供你们的测试款,另找一款车型代替它,能行吗!”

林强生点点头说道:“我觉得可以,既然国内没人知道最终外观是什么样子,那我们提供一款其他车型就是了,谁能看得出来?”

“可是,国内为了配合你们测试也派出了不少的工程师啊!他们猜不出外观形状,那车型结构和科技含量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吧?”林向荣犹疑的问道。

林强生耸了耸肩膀说道:“知道又怎么样,即使我把这款车原封不动的授权给国内就能制造出符合原版技术标准的汽车及零配件吗?我们即使把这款车包括技术原原本本的打包给国内,我保证等产品本土化之后那也不是原版车的性能和质量,可以说国产版本跟原版比较那必定是另一款车!”

“你对国内的制造业这么没有信心?”林向荣好笑的向林强生问道。

“事实如此!”林强生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

“你提供的代替车型是高档车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林向荣又问道。

“有技术绝对是高档车型,并且我保证国内见到之后不会有任何疑问的!”林强生打包票说道。

林向荣寻思了一下这也是唯一的方法了,他又和林强生讨论了一些细节,不管怎么样最后他同意了儿子提出的李代桃僵计划。毕竟是父子,即使再胳膊肘向外拐也没有害他的心思,既然林强生对测试的原版车型说什么都不同意交给国内林向荣也就答应了他的对策,不过他事先要看看林强生究竟提供的是什么车型让他这么有信心。

而林强生也很快拿出了方案,一共是两款车,他用了一天时间就大致画出了两车的手绘效果图。如今林强生的手绘功底已经不似从前了,加上一些彩笔他能把车画得更漂亮更直观。

就这样林向荣看过之后非常满意,甚至他觉得两款车哪一款都让他爱不释手。他一口气打印了十份,家里就有一台佳能喷墨打印机不过这是一台黑白的。

即使去掉了色彩也难掩他的热情,林向荣急匆匆把两份车型设计拿到了滨城汽车公司,这两年公司内的汽车升级改造工作一直不顺,断断续续的投入了不少力气可就是没出成果,这两款车型正好给厂里解决了车型升级换代问题!

林向荣先把两款车的设计方案拿到了滨汽的厂长和几位副厂长那里过目,直到一天后他才打电话告知了在京城的李刚。

刚成立的汽车工业总公司虽然是公司性质但是这家企业的权利却很大,可以说它是国内制定汽车工业发展政策的官方权威机构。

在近些年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离开过中央以及相关机械部专家们的研究决策和指导意见。自从改革开放开始上级就看到了引进技术的重要性,第二代领导人在1978年国家从动乱中恢复不久就出访了日本,他在日产的座间工厂亲眼看到了现代化生产线的巨大威力!

日产的这家工厂年产数十万辆轿车,而当时国内仅有一家年生产3000辆轿车的上汽制造厂,且这家工厂的零配件来源大部分依靠作坊式人工生产。不只是给第二代领导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国人通过电视机也全程的了解了日本的巨大工业成就,可以说看过之后是相当震撼触目惊心战战兢兢的,很多国人都深切的感到,我们确实是落后了啊!

通过对外国的了解上级领导们都知道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当中的重要性,第二代领导人也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近些年国家发展三来一补贸易,国外的一些大企业由于看好中国市场也向国内表示可以把工厂设立在国内。

这就让很多人包括多位领导看到了通过中外合资办厂的方法引进国外技术的可能,那么究竟是什么才能够吸引外国企业把先进科学技术带进国内呢!

一些人开始思考,进而想到了唯有国内封闭的市场才是国外企业在乎的和想进入的,这样就很容易的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市场来达到引进技术的目的!

这两年以市场换技术的论调开始逐渐被一些人提了出来,直到一些经济学家工业战线上的一把手总结出了市场换技术的理论概念。在改革开放后国外的都是好外国月亮就是圆的思想潮流下,这种理念也渐渐的被高层接受。

以市场换技术也渐渐成为了一个指导性的国家发展战略,上面想得很完美所有人都把这个理论当成了金科玉律,是国家发展科技的正确道路,在这个时代国人普遍认为我们开放了市场外国人就一定会拿来技术,很少有人清醒的认识到外国人会不会真的像某些人描述的那样心甘情愿的拿来技术!

而83年,在以市场换技术从理论概念向国家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林强生同意了授权国内几款在欧美刚刚面世的先进车型以及技术无疑被倡导这种理念的人当成了一次伟大的胜利和良好的开端!

林向荣把这个消息通告李刚之后,李刚又迅速的报告给了国内汽车工业的领袖人物姚斌。在听说这个好消息之后大家都非常高兴,林强生这个年轻人别看岁数小但是国内的几家现代化的汽车企业还都是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建立起来的,现在滨汽和哈汽的经营状况不错,两家汽车厂生产的产品畅销国内从而给国家节省了不少外汇实现了经济效益,而且两家公司还做到了轿车小规模出口,按着这个良好的态势发展下去两家公司一定会更加壮大成为真正的汽车大企带领国内汽车工业发展!

汽车总公司在研究了如何更好的发展国内汽车工业之后,制定了加大引进技术加大汽车生产规模建立全国几大汽车基地的发展战略,这也是根据上级领导提出的以汽车工业为国家支柱型产业的发展纲要制定的产业政策。

下一步就是加大引进工作,滨城方面的消息来的正是时候,姚斌作为国内汽车工业的一把手,汽车工业总公司的董事长,在召开了一次动员会议之后就给国内的几家现有的汽车厂发去了文件让他们派人和林强生协商,汽车总公司也将协同会谈磋商汽车的选型工作以及设定合资议程。

国内的汽车产业听到这个消息后一片惊愕,紧接着就马上行动了起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很少有汽车公司主动找国内合作的,不只是这些企业甚至一些省份在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都有心思参合一把,尤其是一些地方小型的汽车生产厂家更是挖空心思的找门路活动关系想要搭上这次的顺风车!

第三百七十五章决定性的两款车型

可是在汽总公司选出谈判代表以及编录谈判细节大家一片忙碌之时从滨城忽然传来了让大家更惊愕的消息,东星的董事长林强生突然去了美国,而会谈磋商地点也选在了美国洛杉矶。

汽总公司不得不直接联系上了林强生,他则表示设立在洛杉矶南加州大学附近的LS汽车设计研究所才是他公司的汽车技术研发基地,国内想要选择车型了解最新技术直接到这里才是最好的选择!

听到这个答案,汽总公司的领导们不由得点了点头。确实,国内的汽车研究还处于初级萌芽阶段,国内能有什么看头,想要真正了解世界领先技术那还是得去外国人的主场啊!

正好大家谈判的同时也通过观察这家汽车研究所来了解一下外国人是怎样进行汽车研制的,虽然可能了解不到精髓但是看看国外的汽车研究设备也是好的,没准他们还能谈一谈研究设备的引进工作,这也是高新技术啊!

姚斌和一些人也想到国内这两年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同样国外的汽车技术发展也日益先进。想要紧跟世界步伐,但国内的汽车研究所研究单位很缺乏试验设备,汽总公司根据这个情况也制定了一些研究设备的引进项目,这次正好在参观LS汽车研究所的过程中借机好好观察观察外国研究所的情况,通过这次观察一定会给将来的引进工作带来不少的好处。

国内在积极的筹划谈判选派精英整理出国事宜,而林强生却在LS汽车研究所内争分夺秒的筹划着制造替代车型,他拿出的两款车型必须要在国内谈判组来美之前做出样车!

留给林强生的时间不多了,汽总公司的李刚表示国内的几家工厂也会派人来还有总公司的一些人。在通报了人员名单后研究所发出邀请函,出国手续会在半个月内办好,只留给了林强生将近20天的制造时间!

正如林强生一贯的做法,抄袭才是王道,他也从未不自量力的想过超越历史上出现的那些经典车型。

时间不多林强生迅速召集了人手,现在的LS汽车研究所兵强马壮,已经不是前两年只有七八个外国技师领着一些年轻技工的小型团队了。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拥有40多名各类工程师二百多名技术工人的大型研究机构,已经是一家技术先进设施完备的研究型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研究所有将近一半以上是两年来从国内不断调过来的真正国人,这些人都是在林强生的几家工厂里挑选出来的职工以一线工人为主。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比较,林强生最终发现还是自己工厂里出来的人更加可靠,这些人本身长时间在他的公司工作更在乎这个集体也更有归属感,而且更有感情!

而那些从美国本土和国内招募过来的人,从国内来的还好些但他们认同国内公司的不多,忠诚度仍然需要慢慢培养。而美国本土招募来的华裔是真正的很少融入到这个集体中的人群,别看大家都是一副华人的外表,但是两代之后的他们很少能用中国话和来自国内的人交流,并且这些人还奇怪的表现出了同国人相抵触排斥的情绪,他们对待国人的态度表现得比白人还白人!

林强生觉得很没有意思,这些人的心思更活对待国内同胞的态度也有问题,无论从管理和忠诚度上相比从国内调来的人都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他在了解了这些人之后就放弃了对他们的期望,只是把他们当做一般职员对待。

相对的,从国内把人调到美国来即使手续更繁杂时间更长,但是就企业长远来说培养他们更值得期待一些!

研究所已经由汽车电子工程师科迪南全面负责,这个意大利人不但接触过保时捷奔驰等高端车型,他还在兰博基尼工厂呆过一段时间。林强生认为意大利人都有一种追求卓越的思想和细胞,所以汽车研究所最终交给了科迪南来负责。

在汽车设计领域,意大利人和德国人都是比较出名的,林强生当然也希望LS汽车研究所能够走出自己的辉煌,虽然没有汽车设计天才意大利设计公司的乔治亚罗那样的大师,但是走一条长远发展厚积薄发之路也未尝不可。

为了简化工作节约时间,工程师们放弃了使用油泥模,新车外观直接用大型精密切削加工,在钢板上直接冲凿钻孔切割铣削,这样唯一花费时间的就属前期的车型各零部件的尺寸布局设计。

林强生为了抓紧时间,上了飞机之后就开始依照记忆画出了两款汽车外观的各种视图,在京城转了一次机然后又乘坐15个小时的客机到了美国之后两款车的外观配件图已经画的差不多了。

之后,他把设计交给了汽车研究所的图形设计组,在计算机中微调了汽车外观的长宽尺寸以及轴距,紧接着项目分成了若干个小项目组共同推进。零配件布局组、电子组、底盘组以及动力系统组、还有内饰设计组。

林强生拿出的这两款车采用相同的底盘平台,这就是著名的由大众PQ45平台衍生的两款同宗车型,奥迪A6和帕萨特B5!

A6和帕萨特同属B5车型,除扭力、钎杆、元宝梁、钢圈大小、内饰及外形不同外,其发动机、支臂、三元催化、包括底盘结构是完全相同的。将两台同级别发动机的A6和帕萨特停在一起,打开机盖后你会看见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毫无别致。因为两款车同属于B5PQ45平台,它们拥有一样的底盘,N多的零配件都是通用的。

没错,林强生要仿制的就是这两款在国内市场被称为神车的存在,同时它们也是奠定了奥迪和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上霸主地位的两款定鼎之作!

有了这两款无冕之王级别的神车,林强生相信国内来的谈判组一定会满意的,不管他们之前见过了的那款测试车型多么高级,只要让他们见到了这两款神车林强生相信他们一定会倾心于A6和B5独特的外观造型。

虽然这两款车是早期型号,老A6的版本后备箱和帕萨特的差不多,但是它圆滑的前机盖和顶棚都是绝对经典的设计,而老款B5有着更大气的外观。虽然83年的工艺技术达不到2000年的层次水平,例如两款车的大灯就是奥迪100那样的普通组合大灯给它们失分了不少,但这两款车型可以说绝对符合中国人对汽车的欣赏标准和口味!

开发的时限很紧,所以车身上很多组件都是从其他现有车型上“借”过来的,设计制定了零配件布局之后工程师们立刻运用UG软件配合CAD方案进行加工准备,方案输入程序,前期的外观工作就在林强生的催促下用了四天的时间就完成了。

现在的UG软件只是个雏形,它是UnigraphicsCAD/CAE/CAM系统的开发商—Unitedputer公司销售的产品。在使用中UG的工程师会根据客户独特的要求搭建系统平台,当然只要有钱让UG的人驻扎到研究所里都可以。

研究所里有一套小型的汽车加工设备,每个汽车设计公司都有自己的工厂,在输入数据匹配工作环境之后,一块大型镀锌软钢钢板被冲压成型,车壳毛坯从另一端被传送了出来。这是A6车型,紧接着工程师选取了另一款造型数据,另一款B5的车壳毛坯很快被冲压了出来。

工程师们直接手抬着车壳上了焊装线,开始制作白车身。

科迪南对林强生这样高产高速设计车型早已见怪不怪了,他只是有些遗憾林强生这么有才能的汽车设计师偏偏出自没有什么工业设计底蕴的中国。假如林强生是个意大利人的话以他的设计早就在汽车界出名了,而扬名立万恰恰是每个汽车设计师都梦想的是,只有这样才能接到著名汽车厂商的邀请参与新车设计,而林强生在设计出汽车之后的低调行为却让科迪南大为不解。

就像现在,在不到十天之内两款划时代的车型被设计制造了出来,而林强生却是说什么这两款车是为了中国的考察团而准备的,是为了和中国合作生产的车型!

“为什么?”科迪南大声叫道,他在林强生的办公室里瞪着意大利人独有的深目大眼盯着林强生,两人为了是否参加三月份的日内瓦车展展出这两款车而产生了争执。

“没有为什么科迪南,这两款车型是为了和中国汽车企业合资的,我不认为它们的外型能够受到欧美汽车市场的喜欢,它们的中国风格太浓郁了!而且这两款车和现在的车型相比过于圆滑,我认为市场很难接受得了这样的变化。而且我们是一家没有名气的汽车公司也也不具备让汽车消费者接受的条件!大汽车厂家推出新车型是引领时代,而小厂家推出和市场上不同的设计风格的车型是不自量力的尝试!”林强生摊手说道。

第三百七十六章向前大步走

“不,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应该只是把产品设计好而且还要有最好的宣传!车展不只是让消费者知道你的设计,而且那里还是一个大大的扬名之地,想想你的设计公布之后媒体对你铺天盖地的报道,之后你的肖像会登上各大时尚杂志的封面,你的名字将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品牌!”科迪南扬手赞美的说道。

他看着林强生接着说道:“同时LS汽车设计所也会借着你的余晖名扬汽车界,所有的汽车设计所都是在不断的推出新产品提高知名度,我们必须也这么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汽车界知道我们是一家有实力的设计公司,只有这样才能接到更多汽车公司的设计邀请,只有这样你培养的那些从中国来的汽车工程师设计人才能更快的成长!”

林强生看着科迪南很心动的说道:“可是日内瓦车展是豪华车的主场,我的这两款车属于中高级车。。。”

“哦,上帝啊!林,这家汽车设计所是做什么的,难道我们不能把你的两款车变成豪华车吗?加装配置对于我们来说很难吗,你面前站着的可是一位高级汽车电子工程师啊!”科迪南用手势加重自己的语气说道。

林强生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就拜托你了,两款车的豪华版就由你来负责吧!”

“听我说,你的选择绝对正确!”科迪南指着他笑道,说完就兴匆匆的走出了办公室。

当科迪南走后原本一脸笑容的林强生表情渐渐的变得严肃了起来,他坐倒在大班椅上思考着把这两款车型在世人面前亮相的利弊。

让林强生不想参加日内瓦车展的当然不是对欧美汽车市场是否接受这两款车型的疑虑,而是这两种不同于这个时代风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