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民科-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近平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吧!那就称呼你强生同志。”

林强生点了点头笑道:“好好,这个称呼好!”

林强生没想到齐近平会亲自飞过来和自己谈,他随即又马上说道:“明天我准时在机场接您,欢迎您的到来啊!”

齐近平笑了笑,说道:“我会通知滨城汽车公司的领导,你订购车辆的事项也需要和他们沟通。我去滨城有三个问题和你谈,一是有关出租车公司建立的事项,二是同滨城汽车公司的领导同志一起和你协商捷达轿车的交易事项,三是和你协商卫星的问题!”

“卫星的事情我已经联系美国劳拉公司、休斯航天与通讯公司,寻求购买他们的卫星,到时候国内会帮我发射的吧?”林强生问道。

齐近平模棱两可的说道:“如果让国内发射的话,恐怕这些外国公司会拒绝卖给你。国内有更好的方案,我们的东方红系列卫星就能满足你的要求!”

林强生惊疑的问道:“你是说如果我想在国内发射,美国人会不卖给我?”

齐近平说道:“差不多是这样!欧美对华出口高科技项目是严格限制的,尤其是像通信卫星这样的航天科技产品!”

林强生寻思了一下,虽然是自己购买卫星,如果想要在美国发射没有问题,但是运回国内这就算是出口了,这种事情他也能够理解。

林强生问道:“国内的通信卫星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在前世他可没听说80年代初国内有发射什么通信卫星,或许他对这方面了解的非常少的缘故。在今年5月份国内倒是往太平洋发射了一枚东风5洲际导弹,这是新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的试射,国内报道了一阵子。

齐近平对这方面还特意的了解了一下,他对电话那头的林强生说道:“目前国内正在研制东方红二号卫星,假如你订购这一型号肯定会加快国内对东方红二号卫星的研制工作,这是为国为民的大好事!希望林同志考虑一下我们国内的卫星设备,虽然没有外国的先进,但是我们一定会考虑给您一个适当的价格!”说完之后,齐近平缓了一口气,他这回还真是豁出去了,为了发展国内的卫星事业头一次跟人这么讲价,这绝对是人生第一次。

林强生笑了,他竟然有幸让这位大大同志做起了促销员,这真是难得的体验啊!

林强生岂有不答应之理,反正用谁家的产品都是用,估计国内也不会亏待他。他琢磨着说道:“好吧,只是我已经答应了国外去看看。咱们不妨在建立出租车公司的协议签署之后,再去美国考察一番,我也好了解一下国际卫星的发展状况,然后咱们再谈卫星的事?”

齐近平也知道卫星的交易事项不是轻易能决定的,他也有做长期谈判的准备,因此答应了林强生的要求。

放下电话后齐近平马上去了七机部向他们了解通信卫星的研制进程。七机部(航天工业)负责着洲际导弹、潜艇发射固体导弹和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齐近平在七机部见到了张钧副部长,这位少将级部长穿着军装,像一位将军多过领导科研的科学家。

在听了齐近平的来意之后,张钧也很感兴趣,竟然有外商来买国内的卫星,这在以前他只能是幻想一下,于是说道:“目前我们的东方红二号卫星的结构设计已经完成了,如果国家加大投入我相信一定会在一年之内完成设计!”

齐近平踌躇着说道:“那多长时间能组装制造完成?如果和客户签署协议得有个期限啊!如果尽快的设计制造,张副部长能给我个完成期限吗?”

张钧点头踌躇着说道:“如果外商真的订购我们的卫星,那可对咱们国家航天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也知道抓紧时间,我说的一年是在最保守的情况,请齐同志理解我们一线科研工作者的困难!”

齐近平点头说道:“我知道任何一项科学进步都是不容易的,咱们国家发展科研事业的艰难,多谢同志们了!”

张钧笑着点了点头,领着齐近平到卫星研究所走访了一圈。东方红二号卫星可以说总体思路已经完成了,就看在以后的实际制造中如何根据国家的现有水平或改进或升级,中国的制造水平落后,往往科研人员要等待制造部门的工艺水平赶上来,大多时候还要帮助制造部门研究改进工艺技术,这就大大降级了科研速度增加了科研难度,科研人员得对设计不断的进行改进。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预研东方红二号甲,这颗卫星同样用东方红二号平台,在电源分系统在维持太阳电池片布片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挖掘潜力,经过改进后将比东方红二号卫星功率更大,这颗卫星转发器数将增为4路,每路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增为10W,有效全向辐射功率更大,大大增加了覆盖陆地的面积!”张钧向齐近平介绍着卫星研究所的东方红二号卫星改进型计划。

齐近平向张钧问道:“您的意思是?”

张钧乐道:“你在向外商介绍的时候不妨提及一下我们的二号甲项目,如果外商对我们的东方红二号甲卫星感兴趣的话,如果外商订购了这颗卫星,那将大大提速我国的卫星技术水平啊!”

齐近平疑惑的问道:“您不是说二号甲卫星还在预研吗?”

张钧摇了摇头感叹的说道:“我要是说中国想干成什么事就能干成有点夸张了,但是如果国家重视二号甲项目,集中各部门的科研力量就一定会在短时间内研制出来,我打保票一年差不多两年肯定能做到!”

看着张钧副部长坚定的眼神,齐近平点了点头说道:“好的,张副部长!二号甲项目我一定会向外商提及的,尽量促成外商买咱们的卫星!”

他在小本上记下,同时暗自想到自己这次和林强生协商,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国内航天事业的发展,自己一定要努力完成这个任务!这不但是为了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自己人生重要的一项荣誉!。。。。。想到这里齐近平又把这次和林强生的接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天,齐近平坐着早班机带着另两个办公厅的秘书和干事,将近九点多钟客机降落到了滨城。

林强生和滨城汽车公司的李刚总经理等领导,还有自己的父亲林向荣,在机场迎接了他们。

齐近平下了飞机后,走到机场跑道旁边和李刚等人握手问好,最后和林强生握手开着玩笑道:“怎么每次都在机场跑道边上看到你!”

林强生笑着指了指李刚等人说道:“他们不是也在嘛!”

“呃!”众人怔了怔而后尴尬的笑了笑,这俩人不知道什么关系竟然这么熟悉,这位首长秘书竟然和林强生开起了玩笑。他们不约而同的向林向荣看去,只见林向荣也糊涂着,众人七想八想的也猜不到是什么原因。

滨城机场原先是个军用机场,这个机场只有一个很小的楼房用于接待乘坐飞机的旅客,它只有送走的功能没有接待的功能。因此从外地来滨的旅客们只能自己下飞机后直接从机场跑道穿过徒步走出机场。

“滨城的民航机场正在建设,估计再有两年就能建设完成!”听到齐近平和自己开了句玩笑,林强生自己也随着接了句没想到让大家尴尬了,他马上跟着解释了一句。

齐近平怔了怔而后意味深长的笑道:“好啊,估计两年之后你去BJ的时候这座城市就有新的民用机场可用了!”

林强生没听出来齐近平的暗示,向他笑着说道:“走吧,我估计汽车公司的领导们还不知道您的来意,您是现在向他们宣布还是等一等?”

李刚等人听到林强生的话也分外好奇,这位国务院办公厅的同志来到滨城有什么事情,还要通知公司的领导层说有重大事项!

第二百一十八章数亿美元的采购

“还是到滨城汽车公司总部去吧,到了那里我再向大家正式宣布重要事项!”齐近平看了看众人向大家说道。

李刚说道:“那就请齐同志坐我们的车吧,请!”

齐近平向林强生点了点头,在李刚的礼让下上了一辆黑色轿车。一路无话,大约三十多分钟后车子到了公司。林强生随着众人走进了总部大楼的一间大会议室,齐近平在李刚的引领下去了他的办公室。

“李总经理,这次我来是代表中央同林强生同志进行协商谈判的。”齐近平由李刚引领着到了总经理办公室,两人坐下后齐近平郑重的对李刚说道。

毕竟李刚的级别是副部级,参加工作多年是工业战线上的老前辈,他本身又是滨城汽车公司的总经理。齐近平的工作也必须得到李刚的支持,因此他就向李刚坦诚的说了起来,同时也把林强生的一些情况向李刚交了个底,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能再瞒着老同志了,必须要告诉他林强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资本。

听到林强生原来是汽车公司背后的合资方李刚总经理当场震惊了,他骇然的问道:“林强生是我们的合资方,那这个事上级领导怎么看?他的父亲林向荣在这里有没有参与?”

齐近平摇了摇头说道:“目前据我们所知,林向荣还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底细!他就更不知道你们的合资方其实就是他儿子!”

李刚摇了摇头惊叹的说道:“真是令人惊讶,令人感觉不可思议!”

齐近平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是这样,林强生这个人有很多神奇的地方,我们也在观察着他!”

他又继续说道:“上头的意思是滨城汽车公司现在既然运转的下去那就不妨继续经营着,如果真到了滨城汽车公司经营困难的时候,到时候再和林强生协商把他手里的股份赎买回来。”

“不能现在就拿回来吗?毕竟我们国家没有和个人合作的先例啊!”李刚疑惑的问道。

齐近平迟疑的说道:“我们国家正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海外侨胞和港澳台的同胞怎么看待我们?这个事情很大,不能这么干!”

李刚点头,不得不承认的说道:“原来上级领导考虑到了这些,说得也对!”

继而老头摇了摇头,释怀的说道:“我上任这家工厂之后就觉得有点奇怪,怎么这家公司处处有林强生这小伙子的身影,作为外方经理埃里克松也太顾及林家父子了!原来这家公司就是林强生投资建立的,那埃里克松这个瑞典人也是林强生雇得喽,真是不可思议啊!”

“他怎么会那么有钱?还做了这些事情!”老头十分疑惑的问道。他也知道林强生在滨城出生长大,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呢!

“根据从国外的了解,林强生是在国外发的财赚到了大笔的金钱!”齐近平向李刚透露了一些但也没讲的太详细,跟李刚说什么股市基金什么的也没那个必要,况且就是他自己也不是很明白。

李刚点了点头,心里还是感慨林强生隐藏的深,竟然不声不响的做了这么多的大事把所有人都瞒在了鼓里!

林家父子的情况李刚也了解过一些,这家工厂当初就只是一家小小的汽车附件制造厂。市里的车辆也大多在这里修理,说是汽车修理厂也不为过。而后林强生来了,小伙子很有才华。他给厂里当时的领导干部画了一些轿车图纸,正好那时全国都在搞工业学大庆运动,一轮新的蛮干风在中央以华同志为首的领导带动下迅猛的在全国刮起。滨城汽车厂就是在那时开始崛起的,后来得到了当时省里领导的支持,林家父子在这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个林强生真是个神奇人物!如果国内多几个像林强生这样的人,那国家的经济建设岂不更好更快,别的不说光是他手里的外汇就能为国家做出老大的贡献!”李刚不由的感慨的说道。

虽然齐近平没有透露林强生在国外赚了多少钱,但能够投资一家汽车制造工厂想必赚到的绝不在少数。按着过去的说法,这个林强生是个小资本家啊!

齐近平说道:“这次我就是为了林强生而来,他向中央提出了一个计划要投资国内的出租车行业!他要向你们汽车公司订购9万辆轿车作为出租车,进入这个行业!”

“9万辆?”李刚惊讶的差点站了起来,还好齐近平连忙拉住了老头的手。

李刚着急的问道:“这小伙子这么有钱?他是拿人民币买还是美元?”

“美元!”齐近平看着老头缓缓的说道。

“呃!”李刚用手捂住了心口,好半天才缓过气来,抓着齐近平的手又问道:“这小子的事林向荣知道吗?上面真的确定林强生有这么多的外汇?”

李刚开始以为上面调查林强生也就是这家汽车公司的这些资产,顶天了上亿的资金,既然上面说了林强生在国外赚了大钱他也就没有所怀疑。老头年轻时也接触过不少的国家大项目,仅新中国为了建设一汽就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大场面老头不是没见识过!

不过老头现在心里还是充满了疑问,9万辆轿车用美元结算这可是不少啊!

齐近平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是从国外传回来的情报,我们汇总分析林强生的资产绝对是非常惊人非常可观的,他有这个实力买9万辆捷达轿车!”

齐近平也暗自纳闷林强生怎么就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那么多的财富,这里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难道外国人就呼呼啦啦的拼命往林强生的口袋里送钱不成?美国政府也不管吗?

尤其是他看林强生的几次金融交易记录,简直就像是他抓住了美国金融市场的脉搏似的,准确的超乎想象!

“关于林强生的事情不要外传!上级领导也在研究着到底怎么对待他,邓老的意见是等等看,如果林强生能够帮助发展国家经济建设那就是好事!”齐近平向李刚透底的说道。

李刚平复了下心情道:“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我不会说出去的!”

齐近平点点头说道:“经过观察林强生的父亲并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底细,所以私下里您也不要向林向荣说什么!”

李刚笑了笑摇头说道:“这个林强生啊!做事怎么跟个地下党似的!”

齐近平也笑了起来,这个林强生还真的做事小心翼翼的,搞那么多弯弯绕绕也不知道他怕什么!

“这次的9万辆轿车采购,上级领导交代要什么样的价格?咱们滨城汽车公司产的捷达有三个级别,1。6L、1。8L、2。0L,分别是6200美元、6500美元、6800美元,总价是?”李刚问道。

齐近平说道:“这次上级领导给了咱们价格的自主权让我们灵活掌握,具体的还要和林强生进行协商之后才能确定。上级领导给了我们最大的信任,但我们也要给中央给自己一个满意的交代!”

今年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1。5元人民币,内部结算价1美元兑换2。8元人民币,人民币的币值在整个七十年代一直处在上升走势。

两个人来到会议室,此时汽车公司的领导们都聚在这里,总共五六个副总其中就包括林向荣。

林强生坐在会议室的末手位置,此时他紧紧的皱着眉头心里有些不安,不知道一会齐近平会向大家说什么,是不是要把自己的底细透露给大家,他的心里忐忑着。

林强生知道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包括自己的父母和姐姐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财产在美国都做了什么事情。

李刚推开门走了进来,随后是齐近平,两人客气着分别坐在了为首的两个座位上。

李刚认真的打量了一眼林强生,然后向大家说道:“齐近平同志来咱们滨汽给咱们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下面就由齐同志向大家宣布吧!”

众人纷纷看向了齐近平,大家都在猜测着这位中央的同志到底是带来了什么让人惊讶的消息,难道是上面对某个人的任命或者处理?

齐近平笑着看了看林强生说道:“是这么回事,林强生同志向中央提了一个建议一个投资计划。他们公司将在国内建立出租车联营公司,将向滨城汽车公司采购9万辆捷达轿车作为出租车使用,而且要用美元结算!”

“啊?!”在座的众位领导不约而同的发出疑惑和惊疑的声音,然后纷纷向林强生看去,林向荣也惊异的转头看向儿子。

林强生尴尬的笑着说道:“是我们公司有这个计划,公司看好国内的出租车市场!”他这么说后马上看向齐近平,发觉这位只是微笑了一下并没有说什么,于是林强生轻轻的松了口气,看来上面并没有揭穿自己的意图啊!

“9万辆轿车要多少外汇?”一位副总惊讶的问道。

“按目前的汇率9万辆轿车是多少钱,林副经理?”另一人马上向林向荣问道。

林向荣怔了怔从兜里掏出了一个小计算器,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算了起来,不一会结果出来了。他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说道:“9万辆轿车,以6200美元的单价计算就是5亿5800万美元!”

“嘶!”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乖乖!挣了这么多外汇,这回我们也好向中央向全国人民交代了!”一位副总激动的说道,同时他也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如果这次交易成功给国家缴上了这么多的外汇,社会舆论和上级领导应该没人再对他们迟迟打不开出口而批评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扶苗助长式发展

在座的众位公司领导把目光都投向了林强生还有林向荣,其中的兴奋难以言表。

林向荣也摸不着头脑被众人看得有些发毛,于是他向林强生问道:“强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这家外资企业真的要投资这么多钱就是为了在国内开出租车公司?”

林强生点了点头向大家解惑释疑的说道:“不错!我们公司的确有这个计划,我们不只要在京城开出租车公司还要在沪上在羊城,我们的想法是逐步的在全国建立出租车公司。所以,在座的领导,你们汽车公司生产的捷达轿车我们还会继续采购,不光是这9万辆!等到出租车公司做大了,那就是10万辆20万辆!”

听到林强生说出的惊人话语让会议室的众人更为惊讶,有人怀疑的问道:“那以后的采购都是用的外汇?还有,你能做外资企业的主吗?”

林强生耸了耸肩膀说道:“现在我无法证明,能不能做到以后您就知道了,等我们和中央的同志协商好并签署协议,您到那时候再看!”

问话的副总见林强生这么回答也没什么好问的了,这位齐近平同志都从京城赶到了这里,明显上层抱着很大的诚意来的。

齐近平和李刚说了几句话,李刚转头对众人说道:“林向荣同志和林强生同志你们留一下,其他人出去吧!”

众人听到总经理的吩咐后纷纷起身走出了会议室,虽然大家还有疑问但此时显然不是刨根问底的时候。

“这林强生也不知道在外企是什么职务,竟然能代表外国人在这里和中央对话!”有人疑惑惊讶的道。

“是啊,早就知道外资那边工资待遇好,没想到这个林强生也能在外资公司做半个主,他都到这个层次了那得什么级别!”另一位感慨的说道。

目前滨城汽车公司、黑科公司和新组建还在进行设备安装人员培训的哈飞汽车公司,这三家公司在滨城可谓是众人皆知的香饽饽,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领导干部的子女都想要进入这三家公司工作。

但是滨汽和哈汽最起码还算是国企,和市里多多少少有些联系,想要进入这两家公司只要能找到关系还是能够进来工作的。但是黑科公司作为外资企业他们那里的制度可是严多了,很少卖人情更不会在意小小领导的面子。当然,这年头的外资企业谁也不敢招惹,一丁点小事都有可能上升到外交事务惹来外事单位的关注,大家躲着还来不及怎么会去惹麻烦!

“林强生同志,今天我们双方就先聊一聊透个底,我也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齐近平向林强生说道。

林强生点头道:“好的您问吧,我一定知无不言!”

齐近平疑惑的问道:“你真的对国内出租车市场这块有这么大的信心?投入巨资要在国内建立庞大的出租车公司,在目前这可是个很难盈利的行业!”

林强生认真的点头说道:“我相信国内出租车行业有大的发展前途!随着国内居民的收入提高,尤其像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还有沿海的一些城市的人们,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和思想开放造就了不少的千元户甚至万元户!他们出行必然会想选择一种更发达的交通工具,这样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显示身份地位,这时候的出租车行业就有了发展的条件!而我国的出租车行业起步迟发展慢,像很多城市甚至都没有出租车。我觉得现在进入出租车行业正是时机,我相信只要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很快就能实现盈利的!”

进入出租车这个产业何止能做到这些,如果早早的控制了出租车产业,那林强生就相当于间接控制住了国内的汽车产业啊!

在国内尚没有放开个人购车的限制,汽车企业想要大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购车都是需要各地方政府审批的,来买车的绝不会是个人而是一个个单位,他们拿着条子过来汽车公司提车,汽车公司在这个交易中往往看不到现钱。地方政府可能会晚些时候打钱给汽车公司,这还算是痛快的。如果遇到不痛快的地方政府迟迟不给汽车公司结账,这样的地方多了,汽车公司就要成立庞大的讨债队伍去到全国各地讨债,也许地方政府会拿着各种各样的物资应付汽车公司,这就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