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修道上天梯-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修炼?等等……这三小姐还是同道?
“那个,不知方不方便问……”赵迁试探说道,“修炼是指?”
三小姐大大咧咧一挥手:“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我修炼的是军中武技大开碑手。”
一边婢女插嘴:“钱姐姐是女中英豪,咱们大齐军中谁人不知?”
这地方婢女都管小姐叫“姐姐”的吗?咳,不管这个……原来所谓修炼就是练武呀。赵迁突然明白刚才自己抓住什么东西了:对呀,丹田这样子,不就是所谓真气吗?
确认一下:“你说真气,是不是就是内力?可以打人的那种?”
三小姐哈哈大笑:“自然就是内力。我见你一眼看出我颈部有伤,以为你也懂武功呢。”
完了,又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被推翻,先是灵气,现在是武功。这世上真有武功,真有内力!
“三小姐,在下确实不会武功,可是对于治疗这类损伤还是有些办法的。”先忽悠她相信自己,“你能不能演示一下你的内力,我才能更加确诊?”
三小姐很豪爽:“没问题。我大开碑手只修炼到中级,真气只能外发,却不能伤人。先生请看!”她伸手对着墙壁拍出一掌,劲风扑面,但的确没有什么杀伤力。
赵迁眼中又是另外一个情形。他明白看到,一股普通人看不到的奇怪物质从三小姐手掌穴脉冲出。那应该就是真气了。
回想昨天那“沧州三杰”,肯定是没入门的小混混,才误导自己以为这里和地球一样,没有武功这码子事情。
赵迁很想静静思考一下,但现在可正在给人家看病呢。
“三小姐既然知道这病的原因,为何还要找大夫治疗?”既然武功是存在的,那么太师府认识的武林人物肯定很多。这种练武出的毛病,不是应该让武林人物治疗的吗?何况普通大夫如何治疗真气走岔?
小婢女好奇:“有病当然找大夫了。你这话问的真奇怪。”
赵迁说道:“三小姐这是真气走岔导致经脉损伤,大夫没法治疗的。应该找武林高手替你疏通经脉才行。”其实这是他的猜想,武侠小说里面都是这么讲。
三小姐不解:“经脉如何疏通?”她第一次听说经脉还可以让别人给疏通。
看来这个世界的武学还没有达到武侠小说里面那种神奇的境界。这就不好办了,自己又不会武功,没有内力。
三小姐看赵迁沉思模样,以为遇到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人家知道怎么疏通经脉,大内那些高手可都不知道呢。她热切地看着赵迁说道:“先生一定能够给人疏通经脉,请先生一定帮忙!”
身边的小婢女也大点其头。
赵迁叫苦,我就是嘴皮子功夫:“那个,我知道怎么疏通经脉,但我不会武功呀。这样吧,贵府有没有高手,你请一位过来,我教他给你疏通。”
小婢女大叫:“有!当然有!”回头冲某个位置说道,“小德子,看你的了。”
赵迁一愣,这屋里还有人?果然,从阴影里面走出一个小个子,看起来挺老的,但面白无须,开口说道:“遵命。”
好嘛,声音那叫尖利。赵迁立刻想到一个身份:太监。太师府里面有个把太监应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吧?
那小(老)德子冲赵迁一拱手:“请先生指点。”
赵迁纯粹是从武侠小说里面学到的,实际能不能用根本不知道,现在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幸亏他可以看到真气,也许真能做到呢。
赵迁道:“你把内力从体内引出,但不要像平时打斗那样,要含而不发。然后笼罩三小姐的后颈。”
小德子点头,将内力慢慢引出,照赵迁说的去做。
赵迁见小德子的内力比之三小姐要强大很多,而且丹田生机勃勃,不禁暗暗咋舌:这武功真的很神奇,按照这个内力强度,用真气直接打人还真有可能。他当年也是武功爱好者,只是后来证明完全没有可能练出内力(全地球就没有一个人有内力)才放弃的,现在颇有一些羡慕。哎,没办法,咱们现在是修道一族,武功是和我无缘了。可惜了养气诀赠送的那些武功秘籍。
现在看,养气诀突然给赵迁弄了一堆武功秘籍,还真不是假的,那些东西肯定可以练呀。
按照武侠小说的路子,赵迁指导小德子用真气慢慢引导三小姐走入岔道的真气重新进入正途。这方法其实并不复杂,问题是这大齐朝就没有人可以看到别人的真气,自然没法引导。如果不是赵迁现场指挥,小德子就算知道原理,也没法做。
期间二管家钱多串进来看过一次,见自己推荐的赵迁貌似真有办法给三小姐治病,大喜之下对自己的英明大为得意。
三小姐吩咐钱多串可以让其他大夫走了。
一时之间,偏房里几位大夫沸腾了。怎么说?咱们都没有办法治疗的病症,被个毛头小子给治好了?到底是何方神圣?都跟钱多串打听。
钱多串祖籍杭州,自然狠狠替赵迁和妙手堂夸耀一番。
有几个心术不正的大夫恍然大悟:原来人家是妇科专家,对症啦。摇头吧嗒嘴离去。
这边掌灯时分,三小姐治疗完成。
小德子累得不行,这样轻轻放出真气虽然不如打斗消耗大,但精神损耗厉害。而且这位三小姐可是太师府千金,尤其在皇族和军中也颇有威望,小德子得格外小心,就怕一不留神伤了她。
不过有赵迁一边指挥,一切顺利,三小姐算是痊愈了。
赵迁看没有他什么事情,就要告辞。三小姐一厢情愿认为他是高手,当然不愿意他走:“先生不妨盘桓几日,静还有事情请教。”
小婢女也说:“是呀是呀,赵先生就住几天吧。”
赵迁心说,我是个冒牌大夫,住几天就露馅咧,我还是早溜为妙:“在下家中还有事情,真没办法停留。”
三小姐还想劝,小婢女拉她走到一边小声说:“姐,我看算了吧。你挽留留一个男子多住几天也不太好。”
“怎么不好?谁敢说什么我劈了他。”三小姐大大咧咧。
小婢女笑嘻嘻说道:“这个大夫是钱多串请来的,咱们……”眨眨眼睛。
三小姐不傻:“对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她走回来朝赵迁施了一个礼:“既然先生有事,静也不敢多留。不过先生……”
赵迁看她有要撒娇的趋势,头皮都发麻。这时也注意到这位三小姐叫做“静”,钱静?这名字和人实在是不搭调:“小姐请说。”
“先生既然能治疗经脉损伤,应该也有防治之法,还请先生赐教。不然以后我又犯了同样毛病,岂不显不出先生医术高明之处?”
“我……”赵迁哭笑不得,没有这么讹人的。
不过她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要是下次她真气又走岔了,人家肯定说自己是骗子。
这武功自己记忆里有呀,赵迁这才想到养气诀的那个附赠礼物里面还真有大摔碑手。这么一想就记起来了整个大摔碑手的内容,这功夫至阳至刚,适合五大三粗,神经大条之人习练。这位钱静小姐虽然符合五大三粗之标准,毕竟是个女孩,和至阳至刚根本不搭界,练这个确实容易损伤经脉。
感谢武侠小说,赵迁基础知识还算是扎实,何况养气诀到达应物阶段自然神清气明,立即分析出钱静出岔的原因。不过不能确定自己记忆里面的大摔碑手是不是和钱静练的一样,问了一下,果然基本一样,只是有一些细节不同,似乎自己的版本更加高明一些。
无论哪个版本,其实都不适合钱静。赵迁翻找记忆,居然找到一种和大摔碑手接近,但女人修炼没有弊端的武功:劈风落叶掌。此掌法大开大合,但却不是至阳功法,虽然也是男人功法,女人修炼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用来代替大摔碑手再合适不过。
看人家一直恭敬的面子,给她吧:“大摔碑手不适合你,我这里有一门武功,我写下来,你可以看一下。”
钱静和小婢女发呆,一边的小德子也瞪着眼盯着赵迁不说话。
“怎么了?”赵迁不解。
钱静回过神,连忙摇头:“没有什么……”回头吩咐下人找来纸笔。赵迁这才发现是毛笔,自己根本不会用,而且自己用的简体字和古人也定然不一样。
“这样,我说你写。”
小婢女接过纸笔:“我来。”
赵迁把劈风落叶掌口述一遍,小婢女记下了。嗯,字写得不错,到底是太师府,连下人都写一笔好字,赵迁自卑中。
钱静从赵迁口述中就已经知道这门武学远高明于大摔碑手,而且对于自己已经中级水平的大摔碑手来说,不用散功从头再来。她眼圈红了:“多谢师父赐功!”
嗯……师父?赵迁连忙摆手:“别!我只是恰好知道这门武学,并不会武功,不要叫我师父。”
他根本不知道在大齐朝武功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把一门高明武学随便传给别人。即便是大摔碑手这样的大路货,也只在军中流传。稍微高明一点的武学,即便太师府千金也不要想随便就可以学到。
一些武林高手甚至会严苛考验弟子多年,才传下自己的武学。大齐皇宫内藏武学书籍也不过那么几十种,其中比劈风落叶掌高明的也只有七八种而已。就这样,藏书的地方都是皇家最隐秘之处,只有皇帝一人知道。
赵迁没有概念呀。他脑海里的武学根本没有个准确数字,反正几万种总有,其中一些神神道道的就差没说飞天遁地了。这个劈风落叶掌属于比较“朴实可信”的一类。他更不知道武学秘籍在大齐的地位,这要是卖给皇家,都可以封个爵位了。
小德子也在咀嚼劈风落叶掌,其中一些精妙的地方让他不由佩服。他修炼的武学乃是自己一向比较得意的,和劈风落叶掌一比,好像还差了那么一丝。想到这里,看赵迁的眼神就有点不正常了。
至于小婢女,基本上是满眼小星星地看着他。
赵迁浑身发毛,这三位怎么这么看着我,好像做错什么了?哎,还是信息太少,摸不着情况:“几位,没什么事情在下告辞了。”
“别……”钱静连忙拦着,看赵迁的样子就知道,这位根本没有在意那门高深武学,这说明什么,人家这种档次的东西不稀罕。赵迁现在在钱静眼中已经不是一个大夫了,而是个会走路的百宝箱。这要是放他走了,父亲不骂她,皇上也会骂她。
“先生且慢,您治好了静的顽疾,怎能这样就走了,岂不让人家笑话我太师府负恩忘义。家父也会怪罪我的。”钱静搬出钱太师来。
赵迁心说我属于冒牌大夫,你那老爹到时候再要和我探讨一下医术,岂不糟糕。他很坚决:“治病救人,医生天职,没有什么。在下确实应该走了。”
钱静眼珠一转,说道:“那先生至少吃顿饭再走。”
吃饭?嗯,这个可以考虑。赵迁对于古代饮食还是非常有兴趣的,特别是酒。
钱静虽然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心机,察言观色之下立刻对门外吩咐:“来人,准备一桌宴席。”外面答应一声,赵迁腿就软了,原来自己还有吃货的隐藏属性?
第五回 高人
更新时间2013…12…28 23:51:41 字数:3444
赵迁终于好好过了一把胡吃海塞的瘾,这次不用担心没钱,吃的那叫痛快。一不小心酒喝多了,昏昏沉沉就被扶到床上睡了。
钱静没有陪赵迁吃饭,倒不是什么封建礼教问题,她急着去禀告皇帝和太师今天的事情。
钱太师是当今皇帝的老师,从小看着皇帝长大,和皇帝关系铁的很,一月之中倒有小半时间在皇宫陪皇帝吃晚饭。钱静领着小婢女赶往皇宫,留下小德子陪赵迁吃饭。赵迁对太监没有什么成见,更不觉得让太监陪着吃饭有什么不好。
且说钱静两人来到皇宫,正赶上皇帝和钱太师闲聊。皇帝看到二人,笑着说:“静儿怎么来了,今天看病情况如何?”
钱静施礼:“参见皇上。臣女已然痊愈。”
“哦?”皇帝是知道钱静为什么得病的,“哪位名医医术如此高明?”
钱太师也很惊异。他最疼这个小女儿,要不也不能由着她在军中厮混,毫无女孩样子。但他更加清楚经脉受伤基本是绝症,不至于要命,可也没法治好,大内高手和太医都束手无策。
小婢女跳着道:“父皇,我们今日遇到高人啦!”
这位赵迁一直以为的小婢女,其实是皇帝的女儿,大齐朝唯一一个尚未册封公主称号的皇家子弟,小名叫做蜜儿。
皇帝问道:“高人?你说那位大夫?”他不怎么相信,要说医术,能超过太医院的肯定有,这世上奇人很多,君不见仙山的隐士高人都神龙见首不见尾?可这些高人都太牛,别说太师府,就算皇帝见诏,也不一定露面。
“真的是高人!”蜜儿见皇帝不相信自己,再次强调,“他还传给静姐姐一门武学,小德子说很高明的。”
皇帝和钱太师都看向钱静。钱静点头:“正是。我问了钱多串,这位大夫是他请来的,是杭州妙手堂东家,姓赵名迁字固之。他传给臣女的武学确实精妙,应在大内藏书地字号标准巅峰。”
两人站了起来,一个医生无所谓,但若是能够传人武学的医生,那可就完全不同了。如果这武学还很高深,那了不得,得当成国宝才行。
蜜儿对钱静说道:“姐姐,你把那劈风落叶掌说给父皇听听。哼,不相信我。”
钱静看向皇帝二人。皇帝摇头:“不可。师门武学怎可随便乱说?”惹恼了高人后果是很可怕的,即便皇帝也要慎重。
钱静也明白这个道理,蜜儿却不服气地说道:“人家根本不在乎这门武学,都不让静姐姐拜师。”
咦?天下还有这样的奇(傻)人(瓜)?和钱静差不多,皇帝太师都认为要不赵迁根本不在乎这门武学,要不就是完全不懂,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所以不知道珍惜。但后一种情况其实几率很小,大齐朝只要不是傻子,谁不知道武学秘籍的珍贵?何况这位大夫能够治疗钱静的经脉损伤,岂是傻子可比。
钱太师说道:“静儿,蜜儿,且把今天的情形完整说一遍。”
当下钱静就把治病传功的过程讲了出来。
钱太师沉吟:“当务之急,是一定要留下这位赵公子。”他自然知道一个活动百宝箱的珍贵之处。
钱静:“女儿留他吃饭正是这个意思。赵公子什么都不在乎,治完病什么都没有多说就要离去……”至少也要问一下诊费吧?有没有作为一名大夫的自觉?
这几位哪知道赵迁是心虚,还以为他是真正高人,淡泊名利,不知道抽了什么筋突然主动给人治病——是,钱二管家邀请的他,可能够治疗经脉损伤的人物是小小一个太师府二管家能够请动的吗?
皇帝感叹:“这是真正的高人呀。”
钱太师疑惑地说道:“杭州妙手堂,很有名么?”
几个人都没有听说过,这好办,皇家自有专门收集信息,刺探情报的机构,皇帝当即让人把有关人物找来汇报。
一个小城医馆,难得有人关注,信息自然不会很多。幸亏这些密探人够多,平时也有够无聊,还真有妙手堂的一部分信息。
杭州妙手堂,在杭州自然有点名气,可以排到前十名之内。但它是主治妇科的医馆,比起那些综合性医馆受众偏窄,所以前十名也是勉强。至于出了杭州,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妙手堂医术渊源不明,但上下几代都没有听说过有传人会武功。
这位赵迁的资料更少,只知道他接手妙手堂是因为双亲亡故,其实自身医术还没有成熟。这几年妙手堂生意不如从前,也是因为如此。当然你也可以认为那些病人不认可这么年轻的大夫。
几个人面面相觑,这赵迁就是一普通大夫,而且一直生活在杭州,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高人了。要知道高人哪有那么容易见到的。
密探负责人事先已经被告知事情原委,这时说道:“皇上,既然此人只是普通大夫,而且也不会武功,不如让大内高手控制起来……”
钱静着急了:“不行……那只是他自己说,试想赵公子随便说个武功都这么高明,怎么可能不会武功?说不定这只是他的考验。”就算赵公子不会武功,也不能恩将仇报吧?况且人家说不定不屑于修炼而已,高人嘛。
蜜儿也冲着密探负责人喊:“你是坏人。”
密探负责人苦笑:我本来就是坏人,你以为好人能干密探?
钱太师点头:“静儿说的对。这个赵公子绝对不简单。你们想一下,如果你有这样高深的武学,你会不会修炼?能够拿出这样的武功随便传人的,他手里能够没有更加高深的武功?”
皇帝若有所悟:“老师是说……这赵公子是仙山人物?”
钱太师:“这老臣就不敢确定了。但老臣可以肯定,他手里一定有仙山级别的武学,说不定就是他自己修炼的武功。”
皇帝和密探负责人都喘起粗气:好家伙,仙山级别!
大齐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度,国内习武者众多,但真正高深武学反而稀少。就连那些有名寺庙道观武学也是每况愈下。例如通天观,当年创派祖师天玄真人,一身武功高深莫测,最后更是破碎虚空,成就神仙,但传下来的通天观武学却只是平平。这绝不是通天观藏私,因为当代观主离尘就没有什么大成就。
真正高手不知道为什么都聚集到海外岛屿上,还给那些岛屿取名仙山,很是藐视天下正统王朝大齐。大齐虽然一统中原,对于这些仙山人物一点办法都没有。要知道,仙山高人能够飘洋过海到大齐甚至蛮荒之地转转,那岂是一般人可以做到?
和地球封建时代不同,此处中原采用诸侯分封,皇权并不是很重,所以皇帝虽然郁闷于仙山人物凌驾于大齐之上,也没有多少受辱的感觉,毕竟大齐之前的朝代也是如此。
其实传说数千年前,中原甚至没有国家这种东西,那时整个中原都是大大小小的门派,一个门派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由门派传人和依附的普通民众组成。这也是为什么武功秘籍是大齐的战略资源,因为大齐从某个意义上说其实也算是一个不正统的门派,只是这个门派比较大,普通民众比例多得淹没了习武者,而大内高手算是这个“大齐派”的门人,只是不再用师傅徒弟这种形式传承而已。
但无论无何,大齐作为一个国家,武功层次和仙山是没有可比性的。大内武功秘籍典藏分为“天地玄黄”四级,其中天级最高。可仙山随便拿出一门武学,都要高于天级。
因此当皇帝听说赵迁修炼的可能是仙山武学,就像最多只有火绳枪的军队突然看到机关枪一样。他倒是没有据为己有的想法,他当了十几年皇帝,已经明白管理一个国家和做一个逍遥仙山高人的区别。说到底,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民生,而不是武力。
一个仙山高人可以刺杀皇帝,却绝不会自己当皇帝。就是有这个想法,他也做不好。你以为做一个皇帝很幸福么?可以整天喝酒行乐,啸傲山林?
但既然知道有赵迁这样的高人,皇帝自然也不能放过,就是多得几门类似劈风落叶掌的武学也好呀。大齐没有少数民族威胁,可并不太平,西方蛮夷一直虎视眈眈,只有当权者才知道几千年来有过多少次冲突。这里面仙山经常出力,但作为一个国家不能老是依靠外人吧?
“老师,你看……”皇帝问钱太师。
钱太师捋捋胡须:“无论这位赵公子是不是仙山人物,或者有没有深藏不露,咱们都不能用强。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咱们以诚相待,想必高人也不会吝啬传授一些武学。皇上看前朝多少人耍心机是有好下场的?”
皇帝深以为然:“这是正道。”
蜜儿也笑:“太师是好人。”
钱太师呵呵笑着,心说对于仙山人物,耍心机纯粹是找不自在。那些仙山人物哪个不是聪明绝顶,惊才绝艳。搞阴谋只是一时之计罢了。
钱静说道:“皇上,我觉得我应该和赵公子说明一下他的武功秘籍的珍贵之处。这样无论他是考验我,还是真不知道,都会感受到咱们的诚意。”
闷声发大财,在这个有无数神仙般高手的世界绝对行不通,要知道传说仙山有高人寿命可达千岁,更不要说破碎虚空与天地同寿的了。你一时占点小便宜,抵不过岁月悠长,最终还是要败露的。那时高人一个不高兴,你就有灭国之忧,遗祸子孙,毕竟高人虽然不稀罕当皇帝,却有能力改朝换代。
钱太师欣慰:“正该如此。”
此时的赵迁正蒙头大睡,丝毫不知道别人已经把他当作了高人。其实说起来他修道走得是成仙的路子,也算是高人。但大道只有一条,从来都是先修性后修命,所谓“性命双修”只是武者曲解而已,真种子没有壮大成熟,如何引入肉身,做一个永不破灭的道体?而没有开始修命之前,肉身和常人没有任何区别,哪来高人风范?养气诀只有达到第四层“炁回”才能由性入命,先天后天交汇,开始改造身体。
第六回 武功(上)
更新时间2013…12…28 23:52:26 字数:2207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