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师长何立中和参谋长范驭州,俘敌三千七百余人,缴获战马三百多匹及大量武器弹药。战后,以七十八师骑兵团一个连为基础,将手枪团配备战马,组建了军团部骑兵团。战斗下来之后,同志们说,我们徐军团长既掌握东北军的特点,又掌握我军的“脾气”、战斗能力,用兵如神,战之必胜。都说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只用了六个小时。并说东北军够“朋友”,真是雪里送炭啊!咱们长征到陕北,途中消耗了那么多枪炮弹药,这下全补充上了,还送来了过冬的棉衣、棉大衣,这个“朋友”还得好好交往下去。大家兴高采烈,凯旋而归。
敌东北军在劳山遭我沉重打击后,采用构筑碉堡、步步为营的战术,对苏区实行严密封锁,企图逐步缩小我根据地,最后围歼我军。为粉碎敌人的堡垒推进政策,军团决定乘胜发起进攻,首先拔除正在修筑碉堡的榆林桥据点。榆林桥镇,驻有一○七师一个主力团加一个营,镇南的洛河冬季可以徒涉,河的南岸是一排陡峭的小山,不便攀登;镇北背倚高原,高原上有新建碉堡,并驻有少数警戒部队。十月二十四日晚,红十五军团在徐海东同志指挥下开始行动,以红七十五师由东向西担任主攻,并派一个营警戒由榆林桥通往洛川公路;以红七十八师由西向东,先歼河西敌一个营,再会攻榆林桥;以八十一师由北向南进攻,对敌形成三面包围,并派出两支部队分别占领了洛河南面的小山和北面高原的碉堡。次日拂晓开始强袭,敌人被压缩到街内后,利用窑洞进行顽抗,我军伤亡较大,后来由于战士的发现和创造,从房上的烟筒向里投掷爆炸物,才迅速地歼灭了敌人。这次战斗,共歼敌四个营,俘敌团长高福源以下一千八百余人,在攻坚器材和经验缺乏的条件下,取得了对敌设防据点攻坚战的胜利,对我军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战后,我军以二二三团、二二五团之两个特务连和陕北一个新兵营及留队俘虏,重新组建了二二四团。
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蒋介石妄图乘中央红军立足未稳,红十五军团在劳山、榆林桥战斗后尚未休整并在围困甘泉之际,重新增调东北军五个师的兵力,分两路组织新的进攻。企图将红军限制在洛河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域,尔后采取南北夹攻对我进行“围剿”。这时,鄜县西南之张村驿、杨家园、东村、套通等地的反动土顽亦乘机骚动。为迎击进犯之敌,肃清顽匪,解决部队的物资供应问题,徐海东同志亲自带领部队攻克了张村驿等据点。正在此时,毛泽东、彭德怀同志来到红十五军团司令部(驻道佐铺)。徐海东、程子华同志向毛泽东、彭德怀同志汇报了红十五军团的情况和部队今后的行动方向。毛泽东、彭德怀同志对红十五军团的作战情况和部队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表示称赞,对今后行动方向表示同意,并与徐海东、程子华同志一起研究了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整编的问题。接着于十一月上旬在鄜县西北地区,两军会合,组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辖第一军团(一、三军团编成)和第十五军团,彭德怀同志任司令员,毛泽东同志兼政治委员,约一万一千余人。红十五军团,特别是红二十五军的同志,对这次会合、整编感到特别高兴,我军成为受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的红军,是我们最大的光荣。我军过去几千人南征北战,虽然打了许多胜仗,由于不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指挥下,不能及时得到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指示,以及军事上战略战术上的直接指导,总感到领导上负担重,缺乏把握性。会合后。徐海东同志说,现在情况不同了,有中央直接领导了,今后一切大事、大政方针由中央掌管,我们就照中央指示办,要执行好、贯彻好。他教育部队要服从尊重中央的领导,要求全体干部、党员要保持自觉的党性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保证不发生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那样的错误,搞好同一方面军、陕北红军的团结,克服山头主义,他说,现在红十五军团内,有陕北同志,有中央苏区和各军团来的干部,大家说话要有利于团结,不许讲对方的怪话,互相揭短,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互相友爱,亲密无间,亲如兄弟,这样才能巩固和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准备夺取新的战斗胜利。徐海东同志对个别领导人在陕北搞的肃反事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坚决反对秘密逮捕刘志丹同志,他说:“刘志丹同志如果是反革命,那还能有陕北根据地?”幸而中央来到陕北,很快纠正了这一错误。
两军会合后,为粉碎东北军对我军的“围剿”,中央军委决定将敌放进直罗镇,乘敌立足未稳,集中我军主力,采取四面包围、突然进攻的战法,歼灭突入之敌,尔后再歼其后续部队。
直罗镇是一个小盆地,三面环山,镇北有葫芦河,一条大道由西向东穿镇而过,镇东有座古老的小寨,是一个口袋形阵地。根据第一方面军指挥部的部署,红十五军团八十一师一个团继续围困甘泉,一个团在甘泉镇地区配合地方游击队钳制(鹿卩)县、中部之敌,防敌西援;派一个营清扫战场,拆毁镇东小寨寨墙,以防敌利用;以一个连进至镇西阎家村北山,担任警戒,节节抗击,诱敌深入。十五军团主力位于张村驿地区,一军团位于直罗镇东北地区。十一月二十日下午,敌一○九师进至直罗镇,我红一军团由北向南,红十五军团由南向北,同时以急行军连夜赶到直罗镇,将敌紧紧包围。二十一日拂晓,我两路红军在第一方面军首长指挥下,分别从直罗镇南北两面高山,突然向敌发起猛攻,敌六二五团、六二六团被我一军团大部歼灭,其六二七团被我十五军团大部歼灭,敌师长牛元峰,率残部向北突围多次未成,退入村东小寨负隅顽抗,于二十三日晚向西突围,被我十五军团全歼,牛元峰亦被击毙。增援直罗镇之敌一○六师、一一一师在遭我阻击后亦被迫向太白镇撤退。我两军团分三路乘胜追击,又于张家湾至羊角途中歼敌一○六师一个团。因敌已退入太白镇固守,为争取其反蒋抗日,于二十六日停止追击。直罗镇战役,全歼敌一个师另一个团,俘敌三千余人,是中央红军和红十五军团会师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这次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和红军在西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战,奠定了基础。
直罗镇战役后,红十五军团转移到洛川东北旧县一带休整。为统一编制,军团骑兵团(除二连外)和七十八师骑兵团、少年先锋营均调军委使用。党中央为加强红十五军团的领导,先后派来一些高、中级干部,以及数百名基层军政干部。有的同志对这个问题曾产生过这样那样不恰当的想法,但徐海东同志以高度的党性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从不争个人的兵权,他热烈欢迎中央调来的干部,注意团结他们,对他们一视同仁,一样地关心、爱护和帮助。这些同志调来以后,加强了军团机关和部队的领导,对部队的建设和作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五、东渡黄河,转战晋西北在日寇加紧对我华北进行侵略,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山西军阀阎锡山,不仅不抗日,而且把沿黄河二十余县划为防共区,构筑碉堡地带,妄图挡住红军东出抗日的去路。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打通抗日路线,推动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发展中巩固陕甘革命根据地,扩大红军和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民主政府和中国抗日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组织抗日先锋军,并于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七日发布了《东征宣言》。抗日先锋军由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组成,总司令彭德怀,总政委毛泽东,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胜利进行东征,军委在延川召开高级军政干部会议,传达了作战的方针计划,部队积极进行渡河准备,并举行了东征抗日的誓师大会。
根据军委的命令,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七十八师(八十一师随军委行动),于二月二十日晚至二十一日下午,在辛关波以三只小船相继渡过黄河,歼敌守河部队一个连。接着,在义牒镇歼守敌六十六师一个营,进至石楼城郊,因石楼敌设防坚固未战,遂进攻德县蓬门,又歼该师一个营。之后,奉军委命令北进孝义县关上村,配合红一军团歼敌一○一师。当我进至水头镇时,敌已东逃。两军团会合后,为扩大我军声势和影响,决定向孝义县兑九峪守敌一个旅(实际是四个师)进攻,一军团由北向南,七十五师、七十八师由南向北,八十一师由西向东,经一日激战,毙伤俘敌约两个团,因敌兵力过大,我军主动撤出战斗,转移至双池镇休整。根据当时形势,军委决定:红一军团和八十一师沿同蒲路向南活动,红十五军团向晋中进军,使敌人首尾难顾,以利我军组织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红十五军团于三月十八日由灵石以西之文殊垣出发。徐海东同志因前几天由大麦郊回双池镇途中,骑马摔伤,头破出血,伤势严重,仍不肯留在后方治疗,坚决要求随部队行动,用担架抬着走,表现了高度的革命精神。部队北上孝义、文水、交城、清徐地区活动,寻机歼灭敌人,军团骑兵团进至晋祠,直接威胁太原。阎锡山十分恐惧,急调主力防守太原并尾追红军。红十五军团遂于三月二十六日从岔口镇一带出发,由晋中转向晋西北,先后进到娄烦、岚县、静乐、岢岚、五寨、保德、兴县等地,使尾追之敌既打不上又放不下,既达到了调动河西晋军返回河东的目的,又掩护了刘志丹同志率领的红二十八军由神府地区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并把红十五军团的四百多伤病员安全地送回河西。四月上旬,红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在临县白文镇会师后,进至圪洞镇与敌遭遇,将敌击溃并歼其两个营。接着从离石以北出发,袭击金罗镇,又歼敌一个营。之后,兵分两路活动,红十五军团在师庄附近的大石头,与敌发生激战,将敌击溃并歼其一个团,活捉敌团长郭登瀛。四月中旬,军团奉命到大麦郊地区集中,尔后进至蓬门地区。
为统一编制,充实部队的战斗力,红十五军团在蓬门地区进行了整编。原二二三团改为七十三师,辖二一七团、二一八团、二一九四;原二二五团改为七十五师,辖二二三团、二二四团、二二五团;七十八师番号不变,辖二三二团、二三三团、二三四团;原二二四团三个营分别编入三个师,原八十一师脱离军团建制,调方面军直接指挥。
这时,蒋介石、阎锡山调集了近二十个师的兵力,由东、南、北三面向东征红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与此同时,蒋介石又令陕甘宁各省的国民党军队向我陕甘根据地进攻,并企图沿河封锁黄河渡口,妄图聚歼我军于晋西的隰县、石楼地区。为避免与优势的敌人决战,保存抗日力量,巩固和发展陕甘根据地,中央军委决定回师河西。根据军委指示,红十五军团于隰县地区掩护中央军委和一军团西渡黄河。在此期间与敌关麟征二十五师发生战斗,歼其一个营,相继阻住了敌人数个师的进攻。五月二日,程子华同志率七十五师、七十八师由罗正堡出发,从铁罗关西渡。徐海东同志率七十三师在罗正堡抗击敌人,完成掩护我军西渡任务后,于五月五日渡过河西。抗日先锋军全部撤回河西后,中华苏维埃政府和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于当日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五月十四日,中央军委在延川大相寺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庆祝东征胜利。在东征的七十五天中,红十五军团和红一军团、红二十八军并肩战斗,共歼灭和击溃敌三十一个团,毙伤俘敌一万七千余人;通过开展“扩红”运动,扩大红军七千余人;并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群众发展抗日救亡运动,为以后我军出师华北抗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红十五军团入陕后,进至延川王家坪一带休整,总结东征经验,进行西征的准备。在此期间,中央为培养干部,从军团抽调一部分团以上干部去红大学习,同时新任命了一批军团机关和部队的领导干部。
六、西征甘宁,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东征红军回师陕北后,蒋介石政府仍拒绝议和,对我陕甘根据地加紧组织围攻。东有晋军,中央军,北有陕军,西有甘军,南有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形成对我四面包围的态势,并不断蚕食我根据地,吴堡、霞县、绥德、清涧、延川等地,相继为敌占领。为了巩固和发展陕甘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红军,援助绥远抗战,争取和东北军、西北军停止内战,团结抗日,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军委于五月十八日决定:以红一方面军之一部在洛川、宜川、神府开展游击战争,钳制蒋阎西渡部队及陕北、渭北敌人,以主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组成西方野战军及红二十八军西征,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五月十九日,红十五军团从延川王家坪出发,经安塞、靖边、越过长城,进抵绥远边境的宁条梁,我军七十三师夜袭小桥板镇未克。随即改为围攻,并采取政治攻势瓦解敌人。小桥板围寨的反动武装在外国教堂神父唆使下顽抗不肯投降,我军近逼围寨、修掩体、挖战壕,携带云梯预备登城,还用山炮向寨内轰击,摆出一付攻城的架势;同时,不断向敌人喊话,要求对方派人出来和谈,否则就摧毁全城。这时,围寨墙上传下口信,要求我军先派人进去谈判,为证实对方的诚意,军团政治部敌工部长唐天际同志派我先到寨墙下与对方先谈判,我同对方谈妥后,又同唐天际同志一起到寨子里同天主教堂神父,民团头头进行具体谈判,并取得了成功,我军撤围,敌人打开城门迎接我军,还送了一些粮食布匹。彭德怀同志赞扬我勇敢沉着,敢于在两军阵前、敌人未停火的情况下前去与敌人谈判,并给我以嘉奖。此后,红十五军团分路西进。七十八师攻克定边,歼敌马鸿逵一个骑兵连及保安团全部,俘敌三百五十余人,缴战马一百八十匹,受到了彭司令员的表扬。接着继续西进,经苦战两昼夜,攻占宁夏的盐池,又歼敌马鸿逵骑兵营及地方反动武装一部,并在该地发动组织群众,建立了革命政权。七十五师袭击安边未克。同七十三师继续西进,于六月底攻占豫旺县城歼敌马鸿逵骑兵旅一个营及地方民团一部,缴获战马六百余匹,军团骑兵连扩大为骑兵团。七十三师进占同心城、红城水、下马关、王家团寨等地,并和七十五师协同,围攻韦州,守敌二千余人据寨抵抗,在我击退马鸿逵骑兵旅援兵后,守敌逃跑,韦州被我占领。七月上旬,我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会合,西进到同心城,接着又转到海原东、灵武南、金鸡一带活动,开辟新根据地,并打击小股进犯之敌。七十八师则进至红城水、豫旺地区休整,发动群众巩固新建立之根据地。
不久,全军团集中在豫旺地区进行整训,加强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提高军政素质。彭德怀同志亲自到我军团给团以上干部作政治形势报告,并连续开过几次干部会议,动员布置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实现全国红军大会师,进一步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全国抗日运动的新高涨。
一九三六年八月,红二、四方面军进至甘南。根据军委的战略计划,红十五军团于九月集中行动,按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七十八师的序列,西出并南下,向西兰公路挺进,协同兄弟红军,粉碎敌人对我二、四方面军的堵击和追击计划。我七十三师一个团,于十月上旬进到会宁西南,与四方面军之三十军会合,不久军团主力于打拉池与四方面军总部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国民党在静、会地区集中五个军的兵力,分四路向我主力红军追击。红十五军团奉命掩护红一、二、四方面军东进陕甘苏区,在会宁以北地区,节节抗击,采取积极运动防御的战法,三天中在十五里之内辗转战斗,阻击了胡宗南部等八个师及一个骑兵旅的进攻,然后转移到同心城、王家团寨一带休整,并准备打击进犯之敌。这时,敌人以两个师在正面吸引我军,主力分两路向我侧后迂回,形成包围态势,鉴于我军已完成掩护任务,即摆脱敌人合围,转移到豫旺地区,待机迎击敌人。
十一月下旬,为打击胡宗南主力,壮大我军声威,红十五军团全部奉命协同红一军团,会攻山城堡之敌七十八师,红一军团由东南向西北攻击,红十五军团由东北向西南攻击,在二、四方面军部队的配合下,经一昼夜激战,全歼敌一个整旅另两个整团,击毙敌旅长丁德隆,仅十五军团即俘敌三千余人。山城堡战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给了蒋介石嫡系部队以沉重打击,迫使敌主力停止进攻,向西撤退。这次战斗后,红十五军团即在该地区休整,进行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的活动。
七、粉碎敌人内战阴谋,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在我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在高涨的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在广大东北军和西北军十七路军官兵联共抗日的强烈要求下,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接受了我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并对蒋介石的反动“剿共”政策采取了果断的抵制措施,干十二月十二日发动西安事变,逮捕蒋介石,迫使其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事变发生后,以汪精卫、何应钦为首的国民党亲日派,妄图挑起“讨伐”战争,继续推行对日投降的反动内战政策。何应钦自任“讨伐军”总司令,调派大批飞机轰炸渭南县城和赤水车站,同时以卫立煌率十二个师,沿陇海路进至潼关地区,企图夺取西安,阴谋发动新的内战。党中央和毛主席正确地分析形势,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针,派出以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等同志组成的代表团,于十二月十六日赴西安参加谈判,敦促南京与西安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援助张、杨准备粉碎亲日派的军事进攻。
根据中央军委前敌总指挥部的命令,红十五军团由山城堡地区出发,日夜兼程前进,经洪德城、环县、曲子镇、庆阳、西峰镇、泾川、长武、监军镇、乾县,于一九三七年一月上旬进到咸阳地区。为打击向西安迂回的敌人,徐海东同志奉命任南路总指挥,统一指挥红十五军团、陕南的红七十四师(红二十五军转移后,在陕南特委领导下,由数路游击师和几个游击大队组成,继续坚持该地区的游击战争)、抗日第一军(原杨虎城部警备二旅第四团第九连及第四连一个排,于一九三四年十二月起义后,与我陕西省委取得联系,被命名为抗日第一军,全军约七百余人,活动于宁陕、柞水、汉阴、紫阳、洵阳、佛坪等地)及张、杨部两个师,进到西安东南地区,阻击进犯之敌。按照统一部署,红十五军团主力渡过渭水,经兰田、黑龙口,进至商县地区,七十五师进至板桥镇警戒雒南方向,七十四师和抗日第一军准备出师河南。二月初,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我党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致电该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会议经过抗日派同亲日派的斗争,终于通过了实际接受我党提议的决议案,致使全国范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在此期间,为避免引起摩擦,促进国共和谈的顺利进行,红军奉命撤回陕甘根据地。红十五军团于三日内渡过渭水,进至醴泉、乾县地区。三月初,又经(分卩)州、武长等地,移至甘肃的西峰镇、驿马关地区。抗日第一军改编为军团警卫团。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根据党中央和总政的指示,红十五军团为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在建设模范抗日部队的口号下,在驿马关地区进行了五个月的大整训。在政治思想方面,联系部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教育。为加强党政工作,建立了各级政治机关,健全了党的组织,使党政工作得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部队的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活跃,列宁室也搞起来了。在军事方面,总结了在十年内战中打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经验,掀起了大练兵的热潮,进行了班、排、连的战术动作训练和射击、投弹、刺杀等技术训练,开办了机枪训练班,打骑兵、打堡垒、打飞机及沙盘作业等活动均很盛行,各师间互相竞赛、交流经验、参观学习,举行了三个师的大检阅。通过整训,部队的政治觉悟和战术、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七月七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红十五军团六千二百余人,于八月上旬由驻地出发,进至三原之桥底镇地区。八月二十日,部队进行整编,改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徐海东军团长改任旅长,将七十三师改为六八七团,七十五师改为六八八团,七十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