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徐海东军团长改任旅长,将七十三师改为六八七团,七十五师改为六八八团,七十八师分别编入上述两个团,军团警卫团改为旅部警卫营,军团骑兵团调一二九师建制,七十四师上调,脱离军团建制。八月二十二日,部队由驻地出发,二十四日于芝川镇东渡黄河,挺进华北抗日前线,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红十五军团从成立至改编为三四四旅,虽然不到两年的然间,但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等同志的直接指挥下,在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的有力配合和陕甘宁根据地人民的支援下,取得了历次战役的胜利,共歼敌约两个师、另三个旅、另三个团又十五个营、三个连,为巩固和扩大陕甘宁根据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红十五军团的历史,是一部光荣的、战斗的、胜利的历史,是永垂我军战史的光辉一页。徐海东同志的名字将同红十五军团的伟大功绩一起永放光彩!
徐海东与“猴子营长”李学先1934年6 月下旬,张学良制订了7月至10月的三个月围剿我鄂豫皖苏区的计划,使用兵力为15个师又3个独立旅,共70多个团。
他的作战方针是:划区驻剿,竭泽而鱼,一网打尽!具体作战口号:完全扑灭,永绝后患;彻底肃清,以竟全功。
面对强敌的攻势,红二十五军以“飘忽的游击战略”,在故人的围追堵截中,展开“运动战”。
东北军远离家乡,思家心切,因此他们急于寻找战机,一举歼灭红二十五军。敌人在武器装备精良的优势下,处处摆出阵地战和决战的姿态。而转战数月的红二十五军,由于连日奔波,早已疲累异常,战斗减员及非战斗减员,使部队只剩下2000多人的兵力。
面对强大的敌人,战士中思想动摇者有;革命意志不坚定者有;开小差者也有。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不迅速寻找战机,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战士们的情绪肯定会更加低落,甚至酿成难以想像的后果。
部队从殷家冲向何家冲转移,于途中寻找战机。
1934年7 月17日拂晓,红二十五军行至长岭岗南侧高地。徐海东军长站在山岗上,操起望远镜,观察长岭岗敌东北军115 师的动态。敌人正架着几门迫击炮,向西南方轰轰隆隆地盲目射击。徐海东看罢,心中象有一道流星划过,灿然一亮。
当时,一营营长李学先正站在徐海东军长的身旁,并肩而立,两人高矮胖瘦差不多,连严肃的面孔也很相似。徐海东看了一会,把望远镜递给了李学先,用征求意见的口吻问:“李营长,你看看,能不能打?”说完,他就和参谋们谋划去了。
李学先接过望远镜,看见前面山坡上全是敌人,山头上架着的三门迫击炮,象散漫的古钟,正在有一下无一下地响着;还有不少人拄着棍子,散散拉拉地站着、躺着。敌人毫无戒备,而且疲惫不堪。
徐海东又走了过来,李学先对他说:“军长,要不要冲一下试试!”
徐海东没有回答,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一秒、二秒……时间在悄无声息地消逝。
突然,徐海东下定决心似的铁脸一黑,说:“打!李营长,你带一营攻击岳家沟以西的敌人排哨,我和政委各带223 、224 团,从左右两个侧翼强攻敌人!”
徐海东部署好兵力,话音未落,李学先已象离弦之箭,带领一营官兵向敌排哨冲去。
会打猴子拳的李学先,时时牢记“静观四风,动游八路”的师训,运动起来,象一只攀崖跳涧的猴子。
长岭岗,是一条孤岭。孤岭下,地形狭窄。红二十五军所处山岭,极为有利。从山岭往下俯冲,人借坡势,全营战士象潮水漫坡一样涌下,岳家沟以西敌人的排哨迅速被冲溃。
“缴枪不杀!红军优待奉军兄弟……”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奉军兄弟们,赶快投降吧!”
“调转枪口,收回东北失地!”
“穷人不打穷人!”
一营官兵边冲边吼,军事、政治大攻势同时发生效应,敌人如坠雾里,糊里糊涂地缴了枪械,乖乖地举起双手。
李学先在山上时已经判断出敌司令部的位置,敌排哨一解决,他就决定立刻向敌司令部纵深插去。这是一个打起仗来不要命不怕死的营长。不要命,不怕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用李学先自己的话来说:“一个雇工,参加革命,根本就没把命放在心上,或者说,在那种白色恐怖的环境里,你还敢想命?”战斗中,李学先根本忘记了生死,他只有一个信念:坚决消灭敌人!坚决拿下长岭岗!
沙堤一样的敌阵,在一营潮水般的冲撞下,倾刻间瓦解。敌阵脚大乱,一营迅速接近敌司令部,用手榴弹炸,用机枪扫。敌人纷纷丢枪逃命。
与此同时,左右翼包抄的部队冲了上来,向集结的敌人冲去。
4 个小时里,红二十五军将敌两个团的兵力击溃,共歼敌五个营,缴获机枪60余挺,长短枪800 余支和大量军用物资。
军长徐海东站在山头上,用望远镜看见李学先背插大刀、腰别两支驳壳枪,手提机枪,跳跃灵敏,飒飒爽爽,英勇猛厉的冲锋姿势,他笑着对军参谋说:“这个李学先,打起仗来,勇猛善战,每捷得象个猴子!”
战斗是残酷的,残酷得令人不敢睁眼细看。可战斗的胜利也是喜人的,战士们手里的步枪换成了捷克式,每连还配备了几挺机枪,锃锃亮亮,战士们都兴奋得脸上挂着喜悦的晕光。被俘虏的敌人,被分别集中在山坡上,哆哆嗦嗦地听红军干部宣传革命道理,不少东北军士兵听着听着就喊起来:“我们要当红军!”他们要求留在红军部队。
李学先说:“好呐!欢迎!咱们一起干革命!”
对要求回家的士兵,李学先十分为难,他挠了挠光光的大脑门说:“喊司务长!”
司务长快速跑来,问:“李营长,什么事?”
李学先把他拉到一边,轻声地问:“营部还有多少军饷?”
司条长十分为难地说:“东奔西跑的,哪有多少钱,还剩150 多块!”
李学先说:“够啦,别打哭腔,拿出100 块,给奉军兄弟,做回家路费!”
司条长还是十分不情愿:“这些事让军部处理吧,咱们也快揭不开锅了,哪有闲钱给他们。”
李学先说:“军部是军部,咱们是咱们,军部哪能一下子解决那么多问题。再说,他们也是穷人,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跟了谁,就替谁当兵打仗,咱们不争取,他们就到敌人那边去了。”
司条长听后,半响说:“你是营长,你说咋办就咋办!”
见司条长思想不通,李学先转个角度说:“还想不开。你好好想想,装备这些武器要多少钱?还不是他们大老远白送来的,连运输费都免了,咋也得感谢感谢人家呀!”
司务长咧嘴一笑:这个李营长,一打胜仗,把什么都忘了,把裤子送人,他或许都愿意呢!
补充来的东北军士兵,有的到一营当了战士,有的当了一营教官,大大提高了一营的战斗力。
战斗刚结束,徐海东就让通讯员四处寻找李学先。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到李学先面前,说:“军长喊你去!”
见通讯员紧张的模样,李学先十分纳闷,是不是有什么急事?他赶紧跟着通讯员去了。
见到了徐海东,徐海东先干咳了几声(因为长期奔波打仗,徐海东已患了肺结核病),然后一把拉住李学先的手,哈哈大笑起来,连声说:“坐!坐!”
李学先可没见过军长如此客气过,他不好意思地坐下,又站起来,不知军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徐海东说:“好你个李学先,这次真正认识了你,你打仗又凶又狠,人家说我打仗象‘老虎’,你呢,打起仗来,就象‘猴子’,‘老虎’凶猛,‘猴子’呢,灵活敏捷!干得不错!干得不错!”
被军长面对面表扬,李学先很不好意思,他憨憨的,木讷讷的,忠厚的个性再次表现出来,大大的双手,不断地搓着。
徐海东顿了一顿,说:“‘猴子营长’,猜猜喊你干什么?”
李学先想了想,说:“报告军长,我猜不到!”
徐海东爽朗地大笑起来,说:“给你发奖品!”
“奖品?!”李学先一愣,不敢相信军长会发给他奖品。
徐海东说:“是的,你营上缴的六架8 倍望远镜,是很好的军用品,送给你一架,你想不想要?”
李学先半信半疑地问:“军长,你说话可是真的?”
“那还有假,我徐海东哄过你不成?”
徐海东伸手从警卫员手里接过望远镜,递给李学先,又接着说:“以后战斗,你可更要好好干噢!”
李学先接过望远镜,啪地一个立正,说:“是,一定好好干,谢谢军长!”
徐海东说:“谢我干嘛?我还要好好谢谢你呢!长岭岗战斗,‘猴子营长’立了大功呵。”
李学先谦逊地笑了,说:“军人指挥的好!大伙打得出色。”
徐海东认真地说:“任何好的指挥,总要有部队去实施,正是你营的穿插,打乱了敌人的阵脚,使全军包抄和攻击获得了成功!”
徐海东说着说着站了起来,他向李学先挥挥手说:“走,‘猴子营长’,一块散散步去!”
7 月的长岭岗,光秃的孤岭,处处满目疮痍,一向直来直去的徐海东今天多了一份情思,他说:“多好的长岭岗啊,多好的苏区,眨眼间,就被变了个样子,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啊!”
李学先说:“蒋介石真是太可恶了!”
徐海东说:“这个胜仗真是及时啊!部队就要大转移了,顺手摘到一个大瓜,真是天赐良机啊!”
李学先说:“军长,通过补给,部队的情绪好多了!”
7 月的晚霞照在长岭岗上,长岭岗方圆上下,“风送丽霞更显潇,军人含笑情逸飞。”
徐海东想说的似乎很多很多,可他又如何说得清,连月来的苦闷和焦灼,李学先似乎更能理解徐海东的心境。自从给徐海东当了一段军参谋,李学先对徐海东的了解更深了一层。这位大智大勇的军长,不也曾遭到怀疑吗?他虽然力主不打七里坪,不搞保卫战,可当时的徐海东职位不高,势单形孤,他又如何能扭转乾坤,现在打了胜仗,他肯定想到了许多!
徐海东说:“好了,不说这些,你这个‘猴子营长’,一路上,还靠你给我多打几场硬仗呢!”
李学先说:“放心吧,军长,杀头不过碗大的疤,你指挥到哪,我李学先坚决打到啊!”
徐海东点点头,笑了。
徐海东同志二三事 林维先我第一次见到徐海东同志是在一九三三年的春天,也正是红二十五军围攻七里坪的时候。当时,我在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特务营一连当指导员。一天,我们连奉命去河口执行任务,回来在石家湾宿营。第二天拂晓,徐海东同志率领部队来到石家湾,准备打敌人从河口来的运输队。那时他是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兼七十四师师长。我们得知此消息后,就去师部,一是看望首长,二是汇报得知的敌情,三是请求任务。一见面他就搬凳子叫我们坐,问我们连有多少人、多少党员、多少团员,执行什么任务,战士们思想情绪怎么样。我都一一作了汇报。接着,徐海东同志就谈起围攻七里坪战斗和当前对敌斗争形势。他说,攻打七里坪久未凑效,反而给我军增加了困难,主要是没粮食吃,造成了巨大的减员、伤亡和消耗。说这段话的时候,徐海东同志非常痛心。我们回来后,为了减轻师首长在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就把连队里的粮食和买的几头猪送给师部,同时,我们又请示师首长有什么事要我们去办。徐海东同志说:“你们快回去,配合地方干部动员群众送饭、送水、抢救伤员。告诉干部群众,准备转移,以防遭敌人屠杀;粮食物资要贮藏好,不要丢给敌人。”并指示我们连迷惑牵制一下敌人,掩护干部群众转移。随后就告别了。
我们连当晚就转移到七里坪北蔡家湾、方家湾地区。过了两天,我们接到鄂东游击总司令部命令,要我们连到七十四师师部接受任务。连长立即赶到师部。回来后他传达了师部指示,要我们连接受七里坪北香炉山七十四师一个团的防务任务。当时不少同志耽心兵力不足,对完成任务信心不足。徐海东同志说:“根据敌情,敌人最近不会轻举妄动,因为敌人粮食弹药也很困难,不敢远离工事、阵地。群众对敌斗争坚决,封锁消息严密,不易走露风声,敌人很难发觉我军调离,只要你们动脑筋想办法,一定能完成任务。”他还要我们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迷惑敌人。我们按徐海东同志的办法,在阵地上扎一些草人,有的还给穿上衣服,戴上帽子,远远望去像真人一样。白天派一些战斗小组到敌前沿活动,造成要进攻敌人的假象。在夜间,到处烧些火堆,每到做饭的时候,满山遍野升起了“炊烟”。就这样整整搞了一个星期。敌人认为我军主力仍在这里,因而不敢轻举妄动。又过了几天,住在对面的敌人,以一个营的兵力,向我们前沿阵地发起了一次攻击。眼看敌人就要接近我们了,在这紧急时刻,徐海东同志命令另外一个阵地上的部队打了一阵炮。敌人一下子被打懵了,急忙退了回去,使我们的阵地转危为安。我们望着怆惶逃命的敌人,都称赞师长这个“空城计”演得好。
不久,省委、军部决定撤出七里坪战斗。在撤退时接七十四师师部命令,让我们连随师部行动。但未接到游击总司令部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连队支部研究,由连长带部队随师行动,我去总司令部汇报请示。我到了总司令部,将情况作了汇报,首长指示说:“你们做得很对,壮大红军主力是全党的任务。”还讲了一些勉励的话,以及部队到主力后要注意的事项。我吃了午饭后,告别总部首长,就去追赶部队。到麻城福田河才赶上部队。到了福田河北,师部住在一个庙里。连长同我去师首长处请示任务,师首长决定将我们连改编为师部警卫连。从此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徐海东同志了。他经常找我们连的干部、战士、党团员谈心,了解情况。他看到这个连在艰苦的条件下情绪高昂,求战心切,对敌斗争坚决,非常高兴。在福田河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发生了战斗,由于敌众我寡,为保持有生力量,部队就转移了。
全军转移到箭厂河苏区,敌十一路军由新县出发向我军发起新的进攻。我军接连在王家湾、长冲打了两仗。在这次战斗中七十四师二二二团一营政委负伤了,徐海东同志让警卫员把我叫去,说一营是主力,没有政委不行,命我到一营当政委。当时我怕干不好,他就给我讲起当前对敌斗争形势和红军干部的成长问题。他说:“敌人新的围剿又开始了,形势很严重,斗争很残酷,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员不挺身而出,挑起革命重担谁来挑呢?”又说:“过去红军在前方打仗干部伤亡大了,就要地方上工会干部、农会干部到部队担任军政干部,带兵打仗,不是领导得很好吗?我相信你能把这个担子挑起来,把部队带好。”他的话坚定了我搞好新的领导工作的信心,接着他又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一切行动要从人民利益和人民群众疾苦着想,一定要把军民关系搞好。你看苏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同敌人斗争。没房住搭草棚,生产时把担子放在田头上,把枪挂在扁担上。为了防止敌人袭击放了望哨,他们规定标杆信号,一个标杆倒下,作准备,两个标杆倒下,就转移老人、儿童,青、壮年就拿起枪同敌人斗。群众这种临危不惧,百折不挠的精神多么可歌可泣。我们部队要多打胜仗,多消灭敌人,为群众报仇、为死难者报仇。”他还说:“要给部队搞些吃的,把战士们的生活搞好,使体力逐步恢复过来,提高部队战斗力。”
一九三三年秋冬,正是红二十五军最艰苦的时期,敌人到处修筑据点和纵横交错的封锁线,阻止我军的行动。发现我们在那里活动,他们就前堵后追进行围攻。有时我们饭做好了也不能吃,一日要打几位。敌人在赤白交界处,对群众移民并村,搞五户连坐法,谁给红军做事,拿五户论罪。敌人的保甲制对群众统治也很严,不让群众接近红军。这样就使在苏区活动的部队没有粮食吃,没有房子住,处境极其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食宿问题,徐海东同志每到一个宿营地,都是亲自动手协助警卫人员砍柴草、搭棚子,发动战士挖野菜,剥树皮充饥。有时搞到点粮食,他总是留下很少,多数送给军首长和伤病员。打了胜仗缴获的战利品,也总是给伤员送一些去。当时我军枪支弹药也很少,一个战士只有几发子弹,主要靠缴获敌人枪弹、物资来装备补充。不少战士都是一边打仗,一边从敌人死尸上收集子弹,但隐蔽得不好就容易造成伤亡。当时,徐海东同志给大家出了一个好主意,他让战士每人除自己手中枪外,再背一个红缨枪,在枪头下边安上一个钩子,一是有利于白刃格斗,当与敌人拼刺刀时,我们的红缨枪长,敌人的枪短,我们很占优势。二是在打阵地战时,发现死在阵地前沿的敌人,就用红缨枪上的钩将敌人身上的子弹袋钩过来,避免伤亡。战士们都称赞这个办法好,还有的战士给这种红缨枪起了个绰号叫“钩连枪”。
徐海东同志一向十分重视我军的政治思想工作,越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越注意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威力。那时,我军为了摆脱敌人的围攻,机动灵活地消灭敌人,时而转战鄂东,时而转战皖西,时而又转战到敌人统治区,捕捉战机,力争歼灭运动中的敌人,乘机攻打敌人防守较弱的城市和乡镇。在频繁的战斗和转移中,他都是亲自作动员,亲自提要求。澳记得我军首次由鄂东转战皖西的前一天,徐海东同志召集全师干部开会,向指战员们讲转战意义,并强调了群众纪律,他说:“这次转战皖西要经过商城清区,这里是顾敬之的家乡老巢。顾敬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吃人不吐骨头的坏家伙,他对统治区的群众用童捐税盘剥,使他们过着牛马生活,稍不小心就以通红军论罪杀头。我们从那里过,老乡害怕顾狗子,可能不敢见我们。若烧了老乡的柴,吃了老乡的粮,要照价把钱放到米缸里。找人抬担架,当向导,也要付钱。”他还说:“捉住顾敬之的俘虏要讲政策,他们也都是穷人,被抽丁强迫当兵的,不准虐待。”徐海东同志还强调,在行军的路上,不准丢下一个战士,不能让一个战士掉队。那时营以上干部都有一个牲口,可是徐海东同志总是带头把自己的牲口让给伤病员骑。
部队行至长竹图吃了一顿饭。饭后还要继续行军,到部队集合时,徐海东同志宣布让我到二二二团当政委,紧接着又继续前进。第二天到了苏区白沙河。徐海东同志在此召开了干部会,会上对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干部一定要加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提高政治觉悟,搞好生活,关心战士疾苦,减少减员,提高部队战斗力,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指出,要宣传队做好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告诉群众作好对敌人进攻的准备。每到一地都要检查部队遵守群众纪律的情况,做到尝罚严明。徐海东同志是个革命乐观主义者,常常在战斗的间隙和宿营时与大家一起做游戏、赛马,把部队带得既紧张又活跃。指战员们看到师长和大家同甘共苦,这样乐观,就浑身充满了力量。
那时,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红二十五军犯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把一些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好干部打成“改组派”,有的被“肃”掉了。徐海东同志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痛心。他说:“我们的这些红军干部都是劳苦人民出身,跟党南征北战,怎么能一下子成为反革命呢!”于是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了抵制,保护了不少同志。
一九三三年秋,我军转战到了皖西,敌人也尾追过来向我军围攻。军首长当即确定先打瓦屋基一路敌人,为掩护主力歼灭敌人夺取战斗胜利,徐海东同志命我带一个营,并指挥地方上的独立营坚守门坎山,阻敌由盈山畈向我军主力进攻。我军主力和红八十二师在苏区党、政、军、民大力支援下,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为了机动作战,部队就又向鄂东转移。不料队伍行至麻城黄土岗地区,途中被敌人截断,军长吴焕先同志带领先头部队到了鄂东。徐海东同志带着后边的掩护部队又回到了皖西。到了皖西后,徐海东同志找郭述申同志(道委会书记)研究,把他带的红二十五军一部分和坚持皖西斗争的红二十八军,接连在葛藤山,何泼岭等地连续打了几个胜仗。直到一九三四年四月份,吴焕先同志率领红二十五军来到皖西在豹子岩会师。会师以后省委决定将红二十八军合编为红二十五军,由徐海东同志任军长,吴焕先同志任政治委员。
徐海东同志赤胆忠心的革命精神,多谋善断的指挥才能,平易近人的高贵品德受到广大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