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同志任政治委员。

徐海东同志赤胆忠心的革命精神,多谋善断的指挥才能,平易近人的高贵品德受到广大指战员的敬仰和爱戴。他在鄂豫皖地区军民中有很高的威望。战士和人民群众都愿接近他。但敌人最恨他,也最怕他。每当我回忆起在徐海东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战斗的岁月,就不由感慨万端。今天在新的长征路上,缅怀他的英雄业绩,将永远激励我们为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奋勇前进?

转移中的胜利 张竭诚一九三四年,红二十五军为了保存力量,争取有利的革命形势,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开始了从皖西到鄂东四百余里的长途转移。九月初,一个中秋节前的晚上,我们渡过淠河,踏着崎岖的山路,向西前进,一路且战且走,经过几个不休不眠的日夜。终于通过了四道封锁线,并且在行进中陆续消灭了两个团加四个连的敌人。

几天来,我们真是疲劳到极点了。这天,我们通过了最后一道封锁线,走了一百四十多里路,天将亮时,宿在一个叫斛山寨的地方。

我正熟睡着,也不知睡了多久,猛然是谁硬从草堆上把我抻了起来,心里老大的不愿意,连眼睛都懒得睁开,就又躺下睡了。朦胧间听见队长象打雷似的喊了起来:“不要睡了!我的好同志,敌人都快到门口啦!”

“什么,什么?!”人们一下子都被这个意外的消息惊醒了。

我连忙坐了起来,使劲地揉了一下眼睛,看见队长正严肃地站在我们对面环视着大家,他说:“同志们,咱们让敌人包围了,首长让大家赶紧做饭吃,吃饱了好接受战斗任务!”

“战斗任务?”大家一听,眼睛都亮了起来,有些不够相信似的一齐带着惊疑的口气围住了队长,疲劳、危险早忘得一干二净。说实在的,我们这个通讯队也真够窝火的,一路上打了那么多的仗,就是没有我们的份儿;这时,谁不希望队长明确一下这个“战斗任务”指的究竟是不是直接参加战斗呢!

大家的心情,队长是了解的。在这以前,他和我们一样,也有强烈的求战愿望;不过,他究竟是个领导干部,总是不动声色,只有当我们之中有谁对不能直接参战而闹情绪时,他才说:“不要急嘛,同志!当红军还愁没仗打!”今天,他却一反常态,忙说:“是呵!是战斗任务,具体点说就是咱们通讯队这回也能和敌人枪对枪,刀对刀了。”

大家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都欢腾起来。

村里人嘈马杂的,好多的指挥员们都聚集到军部来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呈现着紧张而严肃的神色。军长徐海东同志站在一个台阶上对大家说:“同志们,现在情况是严重的,包围我们的敌人有四个师,其中有两个师是东北军,武器很强……。我们连续行军作战,身体是疲倦的,而且人数也远远少于敌人。但我们要坚决打垮消灭敌人,突破重围……。”

吴焕先政委接着说:“不管怎样,克服一切困难战胜敌人,彻底实现安全转移到鄂东的行动计划。这是这次转移中的最后一战。红二十五军几年来在鄂豫皖建立起来的荣誉能不能保持,就要看这一战了。”

首长的决心,点燃了大家的信心,当我们明确了各自的任务以后,马上开始了一切迎战的准备工作。

晌午以前,敌人在四架飞机掩护下,向我们发起总攻击。战斗首先在斛山寨南面的一角打响,接着四面八方都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敌人来势汹汹,很快就逼近了我军的防御阵地。他们一面前进,一面对我们喊着各种下流的话,仗持已经对我们形成包围的气势,和人多、武器好等有利条件,一时显得非常骄横。这种情况,对于经过千百次战斗锻炼的红军来说,并不是生疏的,大家依然十分沉着,准备好了手榴弹,上好了刺刀,现在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早已由指挥员们选择好了的冲击方向,鼓弦待发,单等着军部总反击的号令。

总反击的号令终于发出来了,传在人们耳鼓里的首先是来自我军各个阵地的冲锋号声,随着这个惊心撼胆的声音,我们通讯队簇拥着徐海东同志走上一座山峰,居高临下,看到我军各部队的百十面军旗,映着阳光,迎风招展,在万山丛中的接敌地区象一片翻转的红云;如同潮水一样的红军战士,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前进;子弹、手榴弹的迸裂声,在山谷中不断迴响,敌人第一线的部队,很快便被我们冲垮了,部队继续向纵深发展进攻。

斛山寨敌我双方的激战,越来越激烈了。不料敌人用一部分兵力绕过斛山寨,向我们军部插过来,于是情况更加紧张。徐海东同志从望远镜里发现这个情况,考虑到没有预备队,军部很空,便把坚决消灭这股敌人的任务,交给了我们通信队。当时,通讯队有一部分人在外面传达命令,余下的人不太多了,任务是如此艰巨,但我们久已渴望直接参加战斗,因而却无比的高兴。

我们下山就与敌人接触了,初生牛犊不怕虎,一阵手榴弹就把敌人打得跟跟跄跄地后退了好几十步,激烈的战斗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忘了多少个日子没有吃好饭,也忘记了多少个日子没有睡好觉,在决定胜败关键的千钧一发的时刻里,只有一个信念,这就是——一定要突破重围,并且消灭敌人。原来疯狂的敌人在我们准确的短促射击和手榴弹的打击下,吓得溃退了。不能给敌人喘气的机会,我们踩着敌人的尸体,紧跟着敌人的屁股赶了上去。

在混乱的敌军中,我发现了一个指挥员模样的人,一边后退着向我们打枪,一边声嘶力竭地回头喊着他那越逃越远的部队,但是他的命令这时候已经不发生作用了,便也象耗子似的往后跑,没跑多远,就被我们飞过去的手榴弹“轰”的一声撂倒了。我赶上去,看他躺在地上流了一身血,正痉挛地抓着泥土,从挂着血渍的嘴角里,发出了轻微的求我们“饶命”的声音。我厌恶地瞅了他一眼,顾不得管他,又继续往前追击敌人。

各路反击部队都胜利了,敌人抛弃的枪支弹药满山遍野,俘虏象蚂蚁似的被我们的迂迴部队赶下山来。由于战斗一开始我们就控制了一些有利地形,攻的勇猛,打的顽强,战斗有进展后又采取了攻打敌人兵力最薄弱部分和反包围的办法,终于将敌人四个师(刘镇华的六十、六十五师,东北军一一七、一二○师)全部击溃并歼灭了一部,生俘敌人四千多人。

战斗是黄昏时分结束的。当夜安置了伤员,又将四千俘虏全部资遣释放,夜深时才泰然地躺在铺草上休息。这是许多天来最舒适的一次了,应该美美地睡一觉,可是白天战斗的兴奋却使我不能不激动。我想着:我们胜利了,我们冲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胜利了,这胜利是用了怎样坚毅的精神,战胜了疲劳才换来的呀!

为了争取早日和鄂东红军会合,天未亮我们又整装出发了。长长的行列,踏上了漫长的征途,而艰苦的日月也象漫长的道路一样,等待着我们去征服。我们这次所经历的战斗只不过是整个革命事业中的一个片断,因为到鄂东后不久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长征?

徐海东在“肃反”中 欧阳吉平刘万斌提起徐海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毛泽东称赞徐海东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卓著、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在鄂豫皖根据地的“肃反”运动中,却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

徐海东,出身贫寒。革命初起,徐海东便来投奔。他在鄂豫皖根据地带领一个团,成为当时根据地红军的主力,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口头禅是:“战场上见英雄。”

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其中撤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摘了错误的肃反。

张国焘在王明的六届四中全会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在红四方面军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肃反,当红25军由3000多人的武装扩大到13000 人时,又一次肃反运动,肃到了徐海东身上。

郭家河战斗胜利后,省委收到中央发来的指示,提出要“消灭内部敌人”,“加紧肃反”,说如今到处都是“改组派”、“取消派”、“第三党”、“AB团”……

徐海东是25军副军长兼74师师长,但他很少参加省委和军部的会议,整天在部队里指挥训练和准备打仗,对中央要求肃反始终持怀疑态度。

一天,师政委戴季英从省委开会回来,一面吃着饭,一面对教训的口吻对徐海东说:“如今,可不能总想着打仗,要看到,我们的内部严重不纯啊!”

徐海东甩出一句话:“当兵的就是想打仗。”

“打仗”,我不反对。“戴季英把脸一绷,严肃地说:”同志,要注意反革命。“

徐海东略带讽刺地说:“有反革命,好哇!没有反革命,要我们这些革命者干什么?”“我不是跟你开玩笑。现在,内部的反革命很多,省委已决定要肃反!”戴季英接着又说:“红军和苏区内,有许多从白区来的党员,这些党员多数是不可靠的,特别是其中许多出身于剥削家庭的人,他们只要有个风吹草动,准会动摇的。”

徐海东一听说要“肃反”头皮就发麻。他真想不通红军和党内有多少反革命。第四次反“围剿”之前,红军中就搞“肃反”,不分青红皂白,硬是把那么多干部抓的抓,杀的杀,闹得人人自危,军心涣散,战斗力下降。如今局面刚刚刚好转几天,不趁此机会去发展苏区扩充队伍,却又抓起反革命来了。宵是在自伤元气吗?但这是省委的决定,共产党员应该有组织纪律性,只有服从。

他对政委说:“不过,我觉得反革命即使有的话,也是少数,有就抓嘛。但要是没有,我们可不能乱抓呀!”

“哪个会乱抓!”戴季英反感地这句话:“好人不会抓的,坏人跑不掉!”

省委会上制定了攻打七里坪战役计划,提出“现在内部反革命猖狂,我们一面围城,一面肃反。”这就是著名的“七里坪火线肃反”。

七里坪是离黄安县城北面30余里的大镇,镇里住着敌13师的3 个团6000多人。在七里坪周围,筑满了围墙、壕沟、碉堡,并布上了层层铁丝网和鹿砦。

红25军攻打七里坪,攻了10天,部队就断粮了。省委不得不把徐海东的74师调出来去筹集粮食。在打敌人有武装护送的运输队过程中,牺牲了不少战士。这里一边打仗,那里一边在红军内部大肃反,很多干部和战士都被当作“改组派”、“第三党”、“AB团”给抓起来了。

一天晚上,徐海东听到隔壁屋里正审讯“反革命”。他走了过去,发现79团连指导员小朱被吊在屋梁上,下面审讯队的人正举着皮鞭狠命地抽打他,师政委戴季英也在场。

徐海东对小朱是了解的。他17岁就参加了革命队伍,还当过皖西少年共产主义青委宣传部长,在革命斗争中一直表现不错。他怎么可能是反革命呢?现在这么动刑拷打,小朱一直不承认参加所谓第三党,只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

实在看不下去了。徐海东对师政委说:“这个同志我了解,他不是反革命!你看嘛,他一点口供都没有。”

师政委说:“这你就不懂了,真正的反革命是没有说实话的。不吐口供,更证明他是死心塌地的反革命。”

徐海东大声地说:“我说你是反革命,你自己承认不?”师政委说:“胡说!我不承认!”徐海东说:“那你是死心塌地的反革命!”

师政委大怒:“肃反是省委的决定,我是省委委员,又是政委,这是我管的事!你不要包庇反革命!

徐海东一听,官大一级压死人,气得走了。

在政委眼里,徐海东只会打仗,是个不懂政治的军事干部。徐海东的话他一句也听不进去。不久前,在一次战斗中,部队抓了130 多个俘虏,徐海东让战士们把他们押到后方,不料碰上师政委,他下了道命令,把俘虏统统枪毙了。事后,徐海东问他为什么杀俘虏,他把脸一沉,说:“不杀他们,那杀哪个?我留着他们还给他们吃饭,放了他们还会来打我们,不杀干什么!”

徐海东一时还不明白,谁是敌人。革命这么多年来,俘虏一直是教育释放的,可从没听说过师政委这样直截了当的高论。抓内部反革命,连小朱都成了反革命,他真的不懂“政治”了。

后来小朱到底被枪毙了,他在临毙时还高呼口号“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徐海东感到非常痛心。

此时,饥饿、肃反中的恐怖、冲锋中的伤亡,严重威胁着围攻七里坪的红军。省委发出通告,批评一些领导人在肃反中思想右倾,严令“对武装中的肃反还要加紧”,就这样肃反更加扩大化。

徐海东被看作是有“严重右倾思想”的领导人之一。

徐海东在省委会议上列席会议。他发言,矛头对准省委主要负责人沈泽民,说:“领导上要负全部责任!”他又补充:“历来,只有小资产阶级领导,只顾自己吃饭,不管战士的死活!”

沈泽民用烟袋指点着徐海东:“哪一个是小资产阶级?就你是无产阶级?你这个人成问题!”突然从委员堆里传来一斥喝:“你没有资格参加我们的会议,出去!”

徐海东被撵出了会议室。这是徐海东入党以来头一次。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这只是几天前的事。肃反委员会要他填一份表格,还交代他,把大革命失败后他是怎样从武昌跑回来的,入党介绍人是谁,在什么地方入的党,要写具体些。他恍然大悟:啊,我被怀疑上了!小朱入党介绍人是徐海东,枪毙小朱,原来都是冲他来的。当他曾向省委反映肃反了自己人时,省委领导拍着桌子说:“动摇肃反,动摇围困七里坪,是政治上的罪人。”

他突然意识到,抑制和反对“肃反”只能死路一条,最后被砍头。徐向前怎么样?连自己的老婆都保不住,军长许继慎怎么样?还不是被杀掉,旷继勋怎么样?照样杀!我算什么?普通师长一个!这么多团、营干部都不明不白地死在自己人手里,谁能说他们无罪?谁敢说?

“我无路可去,家是不能归了,家里66口被杀。我决不当逃兵,死也死在战场上!”

敌人突然来进攻,他一跃而起,找到了底下团长。“马上组织反击!”两个团从后翼包抄。团长说正面呢?徐海东说有我呢!

敌人黑压压的攻了上来,团长们率部包抄上去。徐海东铁了心:战死总比冤死强!他甩掉帽子,脱了上衣,扒下裤子,只穿一条小裤衩,抓过警卫手里的战刀,跳出工事第一个向前冲击!

特务连、交通队的战士们见徐海东副军长光膀子上阵,不等冲锋号响,也随着徐海东杀了上去。

担任包抄任务的两个团长见正面徐海东光着膀子冲锋,也亲自带头冲了上去。

敌人立刻被这种阵势打乱了,精神吓垮了,直往后退。

敌人一个旅被冲得七零八落,470 多人当俘虏。敌人2 师的进攻也就此停止了。

徐海东赤膊上阵,打垮了敌人,感动了沈泽民。他亲自看望徐海东:“只要我不死,不准再有人说你有问题,哪一个说你有问题,那个人自己就有问题。”

严酷的现实,使省委头脑有所清醒,肃反了自己人,红25军刚刚壮大,经七里坪一仗损兵几千,不得不停止“肃反”。

然而在此时,敌人把大别山围得水泄不通,红25军面临严重的困境。

徐海东率领74师转战大别山,创造了名副其实的游击战术。又打硬仗,又避敌不战,敌人不得不惊呼:“徐海东是一条抵不住的游龙。”后来,徐海东升到红28军军长,转战皖西。等吴焕先率25军主力与他们会合后,省委决定,两军合并,徐海东担任红25军军长。

开往西安的路上 孙瑞翠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旬,我们红二十五军住在甘肃省海原县,正积极准备着消灭马鸿逵部。

一个早晨,天刚亮全团就集合起来了。当团长向我们面前走来时,他神采奕奕,那一双透亮而锐利的眼睛,显出一丝抑制不住的兴奋和笑意。我暗想准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团长突然响起了铜钟一样的声音:“同志们,带给大家一个好消息,蒋介石被活捉了。”

“什么?”全团一下都怔住了,静得鸦雀无声,甚至每个人的心跳都听得见,谁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会是真的吗?全团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把全身的精力都集中在眼睛上,直愣愣地看着团长长满了胡子的嘴巴。

团长看着我们,笑了笑说:“同志们,这是真的,蒋介石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扣在西安了。”接着团长扼要地叙述了“西安事变”的情况,说:“现在党中央派周副主席正在西安和张学良、蒋介石谈判,我们现在的任务是马上出发去保卫西安,因为何应钦正调动大军向西安进攻,企图迫使张学良杀掉蒋介石,制造更大的内乱。”

再没有比这消息更能够激动人心了;团结抗日,这是红军坚定不移的主张。

部队日夜不停的向西安前进。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农村、城市都活跃起来了,到处是红旗,上面写着各式各样的欢迎口号:“欢迎红军到来!”“拥护国共合作团结抗日!”徐海东军团长坐着汽车,但有时还没有我们徒步走得快,因为他一到那里就被欢迎的人群包围起来,问这问那,请他讲话。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止不住要流几行热泪,全国人民对我们抱有多么大的希望啊!

快到西安的时候,部队都兴奋极了,同志们都悄悄议沦起来:“这回可要看看蒋介石这个坏蛋是什么样子?”

“什么样子?还不是秃头!”

“怎不枪毙了他!”

“嘘,没听团长说,我们正在和他谈判吗!”

“哼!是狗改不了吃屎……”

我理解同志们的心情,这是多少年的仇恨积累起来的一条经验啊!蒋介石真的能同意合作吗?

晓行夜宿,这天我们来到了咸阳。这儿的县长,都是张学良的人。我们还没进城,县长带着他的太太就出来迎接。后来听说,咸阳的县长给我们军团长通电话时,在电话上说:“报告红军总指挥,我这里立正向你敬礼!”军团长笑道:“请稍息吧!”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有礼貌,这么热情对待我们呢?原来卫立煌带着十三个师到潼关了,东北军、西北军正日夜惶恐不安,若不是红军赶到,打了起来,他们哪能抵挡得住呢!

我们部队开到咸阳时,周恩来副主席特地从西安乘车赶来。周副主席见到我们军团的首长后,指示说:谈判已初步一达成协议,张学良不听众人劝阻,亲自送蒋介石到南京去了。东北军与西北军的内部很混乱,我们红军要迅速开到商州(即陕西商县)一带,坚决阻住向西安推进的国民党军,给东北军、西北军撑腰。同时,杨虎城的警备旅,也临时拨给红军指挥了。他们还主动地送给我军一百箱子弹。西北军的一个旅长还说:只要红军能支持他们,要兵给兵,要子弹给子弹。东北军一个营长,看到我们红军的指挥员,又惊又喜地说:“好!好!现在若打起来,我们和红军、西北军三军联合,就不怕了。”

从咸阳出发,又经过一段艰苦的行军,天快黑的时候,我们到达了蓝田。只见街上停着一辆辆装满衣物的大卡车。原来是周副主席从西安派人送来的大衣,说是天冷,供部队放哨用的。在这里,我们有的部队换了装,补充了些弹药,然后又马不停蹄,人不歇脚,向商州进发。第二天抢占了商州北面的一座大山,好险哪,只比敌人早到一个小时。听说何应钦也亲自出马了,他在山下呆了一天,得知红军在此,便命令部队连夜撤退了四十多里。

我军在商州一带住了十三天,每天都是紧张地构筑工事,准备应战。首长们不断传下命令:只要国民党军胆敢进攻,就坚决歼灭它!

不久,消息传来国民党被迫停止了内战。根据谈判划定的地区,周副主席从西安发来电报,命令红军立既撤退,并限定在三天三夜以内撤过渭水。我们立刻整装出发,按时撤过谓水。当然,那些天,我们只是兴奋狂欢,至于为什么要忽而急进,忽而后撤,是不很理解的。今天回忆起来,才深深认识到:红军逼近西安这一军事行动,有力地配合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是党中央、毛主席在“西安事变”中所采取的英明决策。

豹子岩会师之后 魏文建一九三四年四月十六日,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在皖西地区豹子岩会师了。这两支被敌人分割达半年之久的红军主力的重新集中,开始了红二十五军坚持鄂豫皖根据地革命斗争的一个新转折。

为了集中力量,加强对敌斗争,省委决定合编为红二十五军,下辖七十四师、七十五师,全军共三千余人。徐海东同志任军长,吴焕先同志任政委。新编的红二十五军,驰骋于鄂豫皖地区,有力地打击敌人,保卫苏区,并且进一步转向敌人的占领地,大胆灵活地开展游击战争,取得了许多重大胜利。

这里,仅我个人的经历,回忆红二十五军活动的几个片断。

罗田赶紧五月初,奉省委之命,红二十五军从鄂东转向皖西地区,远程奔袭敌五十四师的后方罗田县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