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谋高手李鸿章-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学启之死

程学启死于嘉兴城下,有种说法是他头部中炮石而死,又有种说法是他被枪弹击中了太阳穴。他受了重伤,一个月后溘然长逝。

临死之前,程学启两手在空中乱抓,好像在和什么人搏斗一样。于是有人说这是九降将的冤魂来向他索命。

这个说法很明显是瞎扯。郜永宽等九降将,生前杀了多少人,掳了多少财,怎么没见那些死者向九降将索命呢?但既然有这么个说法传出来,可知因为苏州杀降,世人对程学启的评价不高。

程学启之死,有力地印证了曾国藩有一张乌鸦嘴。早在程学启追随李鸿章奔赴沪上之时,曾夫子就以手抚着程学启的背,说:好好打,我看好你,你要像张国梁那样,活着干,死了算。

果不其然,程学启的人生历程,与天地会的张国梁一般无二。两人都是因为自己过人的才干,与过于残酷的现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张国梁初始在天地会,而程学启则置身于太平军之中,都属于反政府阵营中最优秀的人士。此后,张国梁的家小被太平军杀尽,而程学启的家人也被太平军杀光,两人不得不投奔了政府军阵营。最后,两人又都成为政府军中最有名望的猛将,都进行着无休无止的血战,直到身死魂灭,永久性地退出历史舞台。

与曾国藩、李鸿章相区别的是,张国梁、程学启这种职业军人,是缺乏政治属性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观点,参加太平军或是加入官兵,这对他们来说并无区别,一切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适应得了环境中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又取决于该政治阵营的极端化程度。

程学启之死,让李鸿章大放悲声,亲自替程学启上奏,请求抚恤。而程学启的死,还把一个和他同类型的人,抛到了孤独与绝望之中。

这个人的名字叫丁汝昌,他是程学启的亲兵卫队长。三十年后的中日甲午海战,就是由他来领衔主演,当然他把戏演砸了。但如果程学启还活着,丁汝昌的人生,未必会是一个悲剧。

此后,李鸿章和戈登这一对交情奇异的兄弟,在常州外围进行扫荡,相继占领宜兴、荆溪,继而又夺取了金坛。到同治三年(1864年)三月二十九日,淮军与常胜军联手,将常州团团围困。

四万淮军向常州城展开猛攻,这其中最给力的,就是戈登常胜军的炮火。虽然据守常州的护王陈坤书作战比之于狮虎更要勇猛,但在常胜军猛烈的炮火之下,陈坤书的勇力根本无法施展,只能用他那双斜视眼,坐看常州城被轰得面目全非,疯狂的淮兵从四面八方拥入城中。

常州攻克,陈坤书被杀。

至此,李鸿章在上海的辉煌接近了尾声。这个阶段称之为以沪平吴,他成功地夺取了整个苏南地区,使得南京洪秀全失去了东线的战略屏障,成为淮军与湘军合围之中一枚已经熟透了的待摘果实。

南京的洪秀全,就交给曾老九曾国荃了。而李鸿章那温柔的目光,转向了憨厚的戈登以及他的常胜军。

是时候了,是结果常胜军的时候了。

李鸿章派了个厉害人物担任杀手:

丁日昌!

老夫少妻传佳话

丁日昌,广东人氏,精明过人,最擅洋务。洋人遇到他,莫不吃尽苦头,但爱国群众恨透了他,认为你一个好端端的中国人,竟然天天和洋人勾肩搭背,搞些谁也看不懂的洋务,这明摆着是大汉奸,于是给丁日昌起了个绰号,叫丁日鬼。

李鸿章是在曾国藩幕府时,与丁日昌相熟的,自从淮军组建,李鸿章就向曾国藩提出索要丁日昌,曾国藩则是理所当然地拒绝了。于是李鸿章干脆绕过老师,直接忽悠丁日昌来上海旅游观光。丁日昌跑来了,李鸿章把他带到马格里的炸弹局,当时就把个丁日昌看呆了。可怜他一个中国人,虽然是中国人中最优秀、最精熟洋务的,又何曾见识过手工锉刀制造炮弹的怪异场景?

从此丁日昌就留在了上海,主要是参与李鸿章的洋务。前段时间郁闷的郭嵩焘赴广东出任巡抚,临走时把钱鼎铭的妹妹扔下了。钱鼎铭怒不可遏,大闹李鸿章的衙门,要求李鸿章出面,替他妹妹讨个说法。李鸿章就借这个机会,让丁日昌去广东看看郭嵩焘。

话说丁日昌抵达广东,先在街头微服私访,听到当地百姓众口不绝地大骂郭嵩焘,丁日昌诧异无比,忍不住拉住百姓询问。

丁日昌问:郭巡抚是贪官吗?

百姓:不贪。

丁日昌问:那么他残暴吗?

百姓:不残暴。

丁日昌不明白了:既然如此,你们为何要骂他?

百姓:你缺心眼儿啊?他要是贪赃枉法,残暴不仁,哪个活腻了敢骂他?

丁日昌:这个……

原来是郭嵩焘太善良,所以老百姓才有勇气欺负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丁日昌这才去找郭嵩焘,不想郭嵩焘却对他说了件极诡异极诡异的事情。

郭嵩焘说:我这个人啊,一辈子霉运当头,好事做尽,骂名满身。而且净招惹一些邪祟的怪事,就在我赴任途中,遇到了一件怪事。

有一户人家,姓侯。有一天,侯家十几个人正围着炉子夜坐,侯家媳妇的头巾却突然不见了。等到了晚间,侯家媳妇就开始生病,精神状态明显异常,大仙一样地唠唠叨叨,白天黑夜,抛砖掷瓦,打得侯家人东逃西窜,叫苦连天。明摆着,这女人疯了,但大家都说她被妖物上了身,为妖魅所惑。

又过了几天,侯家后园的六七个大花钵,无缘无故自己翻了过来。这些花钵,沉重无比,绝非人力所能掀翻。此后侯家闹鬼闹得越发厉害,渐有失控之势。又有一天,侯家人再一次十几个人围炉坐着,忽然间侯家媳妇大声惊叫,说是有人在拽她的衣服,细看却什么也看不到。混乱之际,侯家的小妹妹又尖叫起来,她头上的头巾不见了,刚才还戴在她的头上。大家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失踪的头巾,临睡下时,才有人发现,那失踪的头巾,正盖在侯家媳妇的脸上。

正当一家人困惑莫名的时候,郭嵩焘来到外边叩门,说他是去广东赴任的巡抚,要求住宿几夜。

次日郭嵩焘出门,忽然间一块大砖头凌空飞来,擦着郭嵩焘的头皮飞了过去。这时候侯家人才把诸多怪事告诉了郭嵩焘,并说,侯家媳妇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个鬼物对她说:嘿,小娘子,今天晚上我不能来了,因为新任的巡抚大人郭嵩焘,他要在你们家里借宿。此人为官清正,虽然被人骂得终日以泪洗面,但那是那些骂他的人无法看出他一身正气的缘故。可是我们鬼不同,郭嵩焘一来,那正气冲得我们无法立足。所以呢,我们只有等他离开十余天之后,才敢再回来。

说完了这莫名其妙的鬼故事,郭嵩焘对丁日昌说:老丁,你看这事奇怪不奇怪?我郭嵩焘,本来就是一身邪祟,霉运当头,可是居然还有人要靠了我来驱邪,岂不怪哉?

丁日昌听得连连眨眼,傻傻地看着郭嵩焘,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丁日昌也许听明白了,也许根本就听不懂。郭嵩焘这个故事,是在宣泄他对李鸿章的愤怒和不满。

怎么个宣泄法呢?

是这么一回事儿,话说苏州城拿下,李鸿章已经功成名就,然后他立即给大哥写信,信上说:大哥,我的妻子死了,留下两个女儿,她们的日常生活没人照料,好可怜,好可怜,大哥,她们好可怜呀。

李瀚章回信问:二弟呀,你是啥意思?把话说明白点儿好不好?

李鸿章回信:大哥,你可曾听说太湖望族赵氏?其家乃状元门第,现在赵家有个尚未出阁的女儿,闺名莲儿,和我年龄相仿,只比我小十五岁,是远近闻名的女才子,精通翰墨,妙手女红,性情娴静,美貌端庄。大哥,我想……我想……我想让这美丽的女才子,给我的娃娃当妈妈。

嘿!李瀚章哭笑不得,你李鸿章四十多岁的鳏夫了,居然好意思打人家二十岁出头妙龄少女的主意,真够厚脸皮的。不过话说回来,壮夫少妻,也是人间美事,更何况李鸿章此时名满天下,享誉翰林,赵家的小姑娘说不定也会答应。

于是李瀚章替弟弟出头,找到赵家说亲,赵家何尝不知道李鸿章以武翰林之名,立下了攻克苏州的不世功勋,这样文武双全的绝世大才,又值壮年,遂欣然应允。

1864年1月,状元门第的女才子下嫁鳏夫李鸿章,成为李家的贤内助。而且赵莲儿嫁过来时,身边还有个刚刚十岁的漂亮小丫鬟,后来小丫鬟莫氏长大成人,又嫁给了李鸿章,演绎出一场老夫少妻的奇诡婚姻。

郭嵩焘讲他的鬼故事,是在暗指李鸿章坑害他,有状元门第的美丽女才子自己娶了,却把钱鼎铭家的貌丑暴脾气的妹子推给他,郭嵩焘对此表示强烈的委屈。

委屈就委屈吧,这真是没得法子。娶什么样的妻子,最显露男人的情商,像李鸿章这样智商高情商也高的男人,会娶一个既漂亮又温柔的女子,而像郭嵩焘这样智商高而情商超低的人,就明显缺乏识人的眼光,千挑万选找了个暴脾气的丑妹。说到底,只能怪他自己的情商不争气,所以连累到他在仕途上也是磕磕绊绊。

此后丁日昌在郭嵩焘处,狂抄郭嵩焘制定的洋务规范,抄了厚厚的几大本,带着返回上海。他回来之后,李鸿章见之大喜,认为要想彻底解决常胜军,非丁日昌不可。

李鸿章解散常胜军

于是丁日昌先焚香沐浴,然后飘然而来,与戈登先生相对饮茶。

丁日昌说:戈登啊,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不知该说不该说。

戈登先生:有话请你直说。

丁日昌:是这么回事,我看你是个挺能干的人,为人磊落耿直,战场上又总是冲在最前线,可是你统领的常胜军,怎么总是隔三岔五地闹事哗变呢?

戈登先生:哼,你不说这事,我还不想提呢。怪就怪李抚台,他动不动就断绝我们常胜军的军饷,部属很愤怒,你想他们能不闹事吗?

丁日昌哈哈大笑起来:我要告诉你,你更难受的日子已经来到了。现在常州已经攻克,苏南已经全部收复,太平军大势已去,被死死围在南京孤城中。你的常胜军历史使命已经完结,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仗给你们打,李鸿章大人更没有理由发军饷给你们了,没有军饷,你就等着常胜军的大哗变吧。

戈登先生板着一张脸,不吭声,但心里知道丁日昌说得没错。

就听丁日昌继续说道:戈登啊,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之所以出任常胜军统领,是因《‘文》为苏南《‘人》一带需《‘书》要你们《‘屋》常胜军来打仗。现在仗已经打完了,你再留在常胜军统领这个位置上,恋栈不去,等到大哗变到来之时,只恐你辛辛苦苦积攒的一点儿军功,都会因此而一笔勾销。

戈登先生:丁日昌,你到底什么意思?

丁日昌哈哈大笑:我是什么意思,这还用说吗?老戈,中国有句话叫功成身退,为什么要功成身退呢?就拿你来说,苏南未肃清之前,常胜军是你手中的利器,可以为你带来荣誉与军功。可现在仗打完了,常胜军就成了一枚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你再不退,就会被这枚炸弹轰的一声,炸得稀烂。

戈登先生:抱歉,丁日昌先生,我知道你说得有道理,但这事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

丁日昌笑道:但你不要忘了,如果常胜军哗变,责任可是由你一个人承担。那些反对遣散常胜军的人,绝对不会有一个站出来替你分担责任。

看着戈登先生那张绝望的脸,丁日昌将事先拟好的遣散常胜军的书面文件推了过来:戈登,只要你签了字,就可以拿到至少十二万两银子的遣散费用,足以让你向常胜军的部属们交代了。而且,你在遣散文件上签了字,就算是你们英国政府不同意,可如果常胜军再有哗变事件发生,也没有你的责任了。

英国政府不同意……这句话让戈登先生两眼一亮。他心里说,对呀,这支常胜军是欧洲在中国唯一合法的军事武装,英国政府肯定不会答应将其遣散的。如果我坚决不签字,一旦常胜军再有哗变事件发生,那我就要一个人承担所有责任;而如果我签了字,英国政府也不可能答应,那我何不也学一学中国人的谋略,也反过来整一下李鸿章呢?

我签这个字,然后马上朝李鸿章要银子,而后英国政府也不会答应遣散常胜军,那我岂不是白拿了银子,又保住了军队吗?

让李鸿章偷鸡不成蚀把米,以报他多日欺负我之仇,岂不快哉?

就这么办!

戈登想清楚了之后,开心地大笑起来:好,既然你们抚台坚决要求,那我可以签字。

东方谋略传奇

抱歉,我没有收到你们的照会,无法给予你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夏礼,瞪着一双纯洁的眼睛,向着丁日昌摊开两只手,真诚地撒谎道。

巴夏礼,英国一个铁匠的儿子,自幼家境贫寒。因为太过于贫困,巴夏礼十三岁时就漂洋过海,到日本讨生活。再后来他来到中国,并在北京城外与僧格林沁进行谈判,僧王发现这厮上蹿下跳,在英国人中颇有影响力,就疑心这厮有可能是个英国王爷贝勒之类的,不由分说将其连随从三十九人掳走,并在大牢中虐杀多名随从,所以这巴夏礼,凶名极盛,是个一提到名字就让朝廷胆寒的可怕人物。

虽然他凶名极盛,巴夏礼这厮却是英国人中的异类,身材矮瘦干瘪,两手大得离谱。他有一双真诚的眼睛,一旦他用这双真诚的眼睛注视着你,就表明他又要撒谎了。

现在,巴夏礼就用这双真诚的眼睛看着丁日昌,真诚地撒谎道:真的,我真的没有收到有关解散常胜军的任何文件。

原来,巴夏礼收到戈登先生签字的遣散常胜军的照会,顿时吓了一大跳,知道这事非同小可。如果他同意遣散常胜军,大英帝国那边肯定不会答应,他巴夏礼就成了英国的罪人了;如果他不答应,可人家戈登已经签字了,万一常胜军和中国方面发生冲突,自己可要承担全部的责任。总之,这个照会是不签不妥当,签了更不妥当,到底怎么办呢?

只有一个办法,假装没收到你们的照会,把这件事情拖延下去,然后再慢慢想办法。要知道,常胜军是欧洲在中国唯一合法的军事武装,保存这支军队,就意味着保持欧洲文明对中国的影响,所以此事只能如此处理。

见巴夏礼瞪着眼珠子撒谎,丁日昌气愤地道:巴夏礼,你不要乱来,说句实话会死啊?

巴夏礼:我们英国人都是诚实的绅士,除非必要,绝不撒谎。

丁日昌道:巴夏礼,你不要再瞎掰了,快点儿在文书上签字吧。我明确告诉你,以你的小心眼儿,是玩儿不过李鸿章大人的。

巴夏礼的表情转为厌恶:我了解你们中国人,太了解了。早先,你们的朝廷用官兵假扮百姓,重炮轰击我们的炮艇,导致数百名英国人殉难。而后在谈判桌上,你们的僧王僧格林沁又公然掳我为人质,并当着我的面,虐杀了我的随从。你们都是未开化的原始人,不懂得现代政治的法则。

丁日昌诧异地望着巴夏礼:你在胡扯些什么?莫非你是在暗示我,让我再绑架你一次,然后你们英国人又有理由对中国用兵了?

巴夏礼:你以为呢?

丁日昌摇头:不太可能吧?英国每次战争,只是一个议会吵架,就能够让你们的女皇疯掉。我可不相信你们的女皇喜欢这事。

巴夏礼:你试试看好了,敢碰我一根手指头,你知道会付出何等惨重的代价。

丁日昌:……真的逼我绑你?不过我看你满脸的期待和渴望,如果我不绑架你的话,你肯定会恨我一辈子的。是不是?

巴夏礼:随你的便。

丁日昌无奈地站起来:真拿你们没办法。那好,这次老子就再绑架你巴夏礼一次,希望你喜欢这个待遇。

巴夏礼冷笑:野蛮原始的中国人,你们会因为今天的无耻与鲁莽,陷入悔恨之中的。

那可说不定。丁日昌走出了英国领事馆。巴夏礼站在门前,眼前一队淮军,杀气腾腾冲过来,将领事馆围得水泄不通。巴夏礼满脸的悲壮,大声地呐喊:无耻的中国人,你们来吧!我巴夏礼,一个铁匠的儿子,十三岁那年我就漂洋过海,到了日本,日本人连衣服都不穿,男女泡在一个池子里洗澡,我害怕了没有?没有!我连不穿衣服的日本人都不怕,难道还怕你们没衣服穿的中国人吗?

喊过之后,巴夏礼整理一下衣襟,大义凛然地等淮军过来抓走他。可是淮军只是把领事馆包围起来,并不入内。巴夏礼大为诧异:丁日昌,来呀,你进来抓我呀,你怎么不敢进来?

丁日昌在门外招手:巴夏礼,有种你出来。

巴夏礼大怒,抬腿就往门外走,两支洋枪哗啦一声,架在了他的面前。巴夏礼大怒:丁日昌,你真敢限制我的人身自由?

差矣,你差矣。丁日昌不急不慢地说:巴夏礼,因你使馆遗失了重要文件,此乃震惊世界的特大恐怖事件,江苏巡抚李鸿章大人,特派我等前来协助你,力图侦破此案。

巴夏礼:……什么意思?你们是以此为借口寻衅滋事吗?

丁日昌:没限制你的自由,也没寻衅滋事,但你有责任协助我们,迅速侦破文件失踪案,难道不是吗?

巴夏礼:丁日昌,你不能这样,这未免太无耻了。

丁日昌叹息道:巴夏礼啊,说到无耻,我们还得虚心向你学习,请你一定不吝赐教。

巴夏礼:……我要求你们送食物和饮水来。

美食美酒来了……几名士兵将早已准备好的酒菜推过来,丁日昌大模大样地坐在英国领事馆门口,开始大吃起来:巴夏礼,美食美酒有的是,就是不给你吃,你有本事死一个我看?

巴夏礼愤怒地吼叫起来:太无耻了!上帝会惩罚你们的。

就这样,丁日昌把巴夏礼困死在领事馆中,禁止任何人出入。领事馆中的饮水食物很快断绝,饿得巴夏礼趴在门前大哭大骂,丁日昌全当没听见。

又过了几天,巴夏礼饿得奄奄一息,终于发出绝望的呼喊:我找到了,找到那份丢失的文件了……

丁日昌吼道:给老子签了字送过来,如果字写得太丑,别怪老子跟你不客气!

巴夏礼流着眼泪,在撤销常胜军的正副文本上签了字。丁日昌检验无误,手一挥,堵在门口的士兵让开路,巴夏礼发出一声含糊不清的呜咽,疾冲出来,一头扑在食物桌上,拼命地吃了起来。

于是,由中国人华尔苦心创建的常胜军,灰飞烟灭。

常胜军的消失,标志着中国人对西式文明的坚决抗拒态度。而李鸿章以不世的权谋之术,兵不血刃地将常胜军解散,更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潮流的不兼容。更可怕的是,替中国人完成这桩功业的李鸿章,日后也将被他的政治对手拖入同样的处境,这意味着中国人对抗世界文明进程的成功与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第十章 重臣何以成为重臣

官场之上,有一个隐秘的法则,叫势力范围法则。这个法则是说,官场中每个人都有一个势力范围,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这个势力范围没有任何明确的规定,也没有任何主权声明,但每个人心里都非常清楚。任何一个人,如果把手伸进别人的地盘,就会引发愤怒的声讨与对抗,彻底破坏官场之上的和谐秩序。

官场的势力范围法则

南京城中,迎来无比恐慌的饥饿时期。

城中粮食殆尽,大批饥饿的士兵跑到李秀成的忠王府前,哭喊救命。李秀成将府中所有的食物全拿出来,须臾食尽。更多的饥兵赶到,个个瘦骨嶙峋,人人哭声震天,其状惨不忍睹。

李秀成心头沥血,万般无奈,尽出府中绝美女子,卖给城中其他诸王,换取粮食以救饥兵。忠王乃情义英雄,女色是他的最爱,忠王府所掳女子,无不是国色天香。现在忠王忍痛割爱,城中诸王大喜,连忙用粮食将这些美女换来,之后按在榻上大肆快活。快活之后,诸王心情愉悦地提着裤带爬起来,开始写密信给城外的湘军,央求投降。

秘密请求投降的诸王,有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松王陈得风、慰王朱兆英等。而宋永祺更好玩儿,还来找李秀成,诚邀李秀成也在投降密信上共同署名。李秀成虽然没署这个名,但也没责怪诸王。而且事发之后,诸王要被明正典刑,李秀成又将他们赎了出来。

唉,都这时候了,人心思乱,何必为难这些混日子的人呢?

忠王用美女换来的粮食,很快也被饥兵一扫而空。城中哭号之声再起,响彻云霄。李秀成上疏洪秀全,请求打开城门,放这些饿得半死不活的人出城,让他们自行觅个活路。

洪秀全严词拒绝。有没有搞错?你们这些人都逃走了,我还给谁当天王?

李秀成再上疏,坦言城中粮草已绝,又不放饥兵出城,你洪秀全就应该给大家拿出个法子。

洪秀全果然有法子,降旨曰:

我主降诏云:阖城俱食甜露,可以养生。甜露何能养世间之人乎?地生之物,任而食之,此物天王叫做甜露也。我等朝臣奏云:此物不能食得。天王云曰:取来做好,朕先食之。所言如此,众又无法不取之食。我天王在其宫中阔地自寻,将百草之类,制作一团,送出宫来,要阖朝依行毋违,降诏饬众遵行,各而备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