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绝对很邪乎-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鞭子、锤子与锥子,这些私房中的亲密工具,造就了李治的奴性人格——这就是答案了。
奴性人格与暴君人格是同一种人格的两极,举凡拥有暴君人格的人,必然也是奴性人格,而奴性人格的人,肯定也会有暴君人格的表现。
实际上,奴性人格或是暴君型人格,无非是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不同。在这种人的心目中,人不是平等的,而是分为等级的。因为这种等级视差的存在,于他们而言,人与人的关系,必然只有两种,或者是我凌驾于你之上,或者是你凌驾于我之上,或者是做主子,或者是做奴才,做主子的时候颐指气使,耀武扬威,做奴才时低声下气,屈意承欢——后面这种人性的表现,正鲜明地体现在李治身上。
也就是说,在武媚娘的精心调教之下,李治那扭曲的人格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他在别人面前是高高在上掌握生杀予夺权力的皇帝,而在武媚娘面前,则是低声下气软骨头的奴才。
而武媚娘的人格表现,则是最典型的暴君型人格。她在李治面前是这样,在她此后的帝王生涯之中,也是这样。
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要让一个人建立起斯德哥尔摩情结,也就是奴性情节,那是相当花费工本的事情。它至少需要五个过程:
第一,暴力的行使——暴力是用来界定等级地位的,平等排斥暴力,因而暴力极度憎恨平等的思想与观念。但是暴力始终缺乏法律依据,所有的暴力都是通过长时间施暴,将恶行转化为习惯,再将这种无法忍受的习惯混同于传统风俗等社会特点,从而混淆视听,达到为自己的存在界定合法性的目的。
第二,恐惧的效果——暴力的行使是没有规律的,其无节奏行使的目的,正是为了要在承受者的心里制造恐惧。暴力者视恐惧为管理概念,通过恐惧不断挤压承受者的心理,强迫对方让渡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个过程同样也是暴力为自己创造存在的理由。
第三,濒死的体验——恐惧带来臣服,但同时也带来对抗,只要对方还没有产生奴性人格,没有认同目前的暴力等级定位,反抗就不会终止。所以暴力行使者会在对方毫无防范的前提下,突然将对方置于死亡之地,这种死亡有时候真的会发生,届时就会起到警示周边人群的作用,有时候只是一个仪式,那么它往往会摧毁当事人的心理人格,导致其精神崩溃。
第四,暴力的缓释——也是暴力合法性的界定,在这个过程中,自社会等级逐次而下,暴力的行使成为了权力证明自己的手段。
第五,新人格的形成——通过以上四个步骤,承受者的人格在系列过程中被摧毁,重建奴性人格,从此认同社会的等级观念,并对平等嗤之以鼻。这种人在社会人际交往之中莫不是存在着巨大的障碍,无法融入社会主流,但却以一种病态的热切渴望,呼唤着暴力时代的重新到来。
基本上来说,奴性人格的形成,就是要经过以上五个阶段——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李治的自我人格,一定也是经过了上述五阶段,他就像是落在武媚娘手中的面团,任由这个女人蹂躏,最终让他于欢娱的濒死体验中,阴差阳错地产生了人格崩溃与重建。由于此次事件发生在“龙床”之上,史官不得耳闻,无法亲历笔记,这就导致了后人对历史的解读产生了巨大的疑惑。
强硬的女人与软弱的男人,武媚娘与李治之间,具备了以上条件的全部。夜深人静之际,她在龙床上运用了鞭子、铁锤及铁锥等娱乐工具,诸多娱乐工具的行使在带给李治巨大的渴望与恐惧的同时,不止一次地让这个男人进入了濒死状态的体验。李治在这个过程中所享受到的愉悦感是无与伦比的,并因此而形成了“性臣服”的心理情结——实际上,性的臣服原本是奴性人格的养成过程,李治当时之所以会感觉到“愉悦”,仅仅是因为,他的旧有人格已经崩溃了。
当新的人格构建起来之后,李治不无绝望地发现,在这个全新的人格之中,他屈居下位,而武媚娘以其凌迫的暴力娱乐手段,已经骑在了他的脖子之上。
一旦武媚娘通过这种隐秘的手段,将自己的专横塑造进李治的新人格之中,历史就已经注定了。
4。恐怖的犯罪团伙
武媚娘改造李治的手段,实际上并非是她自己独创。这种导致了历史发生重大改变的人格养成,最早发生在她自己的身上。
十三岁那年,武媚娘的父亲死了,武媚娘被母亲带着,投奔到了亲戚家里。武媚娘在这里遇到了至少四个哥哥,年龄都比她大几岁——都已经过了十四岁,形成了自己的固有人格。
这四个哥哥的名字分别叫武元庆、武元爽、武惟良和武怀运,其中武元庆及武元爽是武媚娘同父异母的亲哥哥,而武惟良及武怀运,是武媚娘父亲的哥哥的儿子,总之血浓于水——那么这四个帅哥哥是如何宠爱小妹武媚娘的?这事不好细说,但武媚娘是如何回报他们的,这个史书上倒是详细地记载了:
先是武元庆,他被流放龙州,忧虑而死,实际上是活活吓死的。
接着是武元爽,他是被流放振州,史书上没有说他是吓死的,但也没有说他不是吓死的,这样一来,对此事我们心里有了谱。
接着是武惟良及武怀运这两个倒霉蛋,史书上说,武媚娘一箭双雕,由于李治看上了武媚娘的姐姐韩国夫人的女儿魏国夫人,于是武媚娘就在肉酱里下了毒药,让魏国夫人吃下去,结果魏国夫人死。武媚娘将凶手定为哥哥武惟良及武怀运。于是这两个哥哥被处死,他们的姓氏,从此改为了蝮氏——意思是说这些哥哥们心肠比之于蝮蛇还要毒。
事情还没完,武媚娘父亲的哥哥家里,生下的其实是三个儿子,除了被武媚娘杀死的武惟良及武怀运之外,还有一个大哥武怀亮。可是武怀亮早就死了,死了也不行——武媚娘将武怀亮的妻子善氏掳入宫中为奴,每天用荆棘刺狂抽这死了丈夫的寡女人,把善氏的背部全都抽烂,露出了根根骨头,善氏就在莫大的痛苦之中,哀嚎着死去。
客观评价,武媚娘冷酷无情,心狠手辣,不管是儿子还是孙子,只要惹她不高兴,杀就一个字,决不讲什么亲情温柔——但她应该不是生下来就这样,这种酷毒,视亲人为死仇的阴毒个性,必然是形成于某一个至关紧要的契因。
一定是因为有人以错误的方式对待幼年时代的武媚娘,并将这种错误的人伦观念输入到她的大脑之中,这人会是哪一个呢?
十四岁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个人都在这时候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所谓人生价值观,就是对社会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从此能够判别是非对错,并依据不同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好先后次序。
而在十三岁那一年,武媚娘遇到了她的五个哥哥武元庆、武元爽、武怀亮、武惟良和武怀运,五个大帅哥带一个小妹妹,这个小妹妹应该是备受宠爱的了,但史书上却说,这五个大帅仔“对武媚娘的母亲不敬”,所以导致了小表妹武媚娘的激烈报复。
五个大哥哥对武媚娘的生母“不敬”,到底是怎么个不敬法呢?
还有,就算是五个哥哥对武媚娘的生母不敬,可是他们又是如何对待这个小妹妹的呢?要知道,武媚娘在第二年就进了皇宫,而她之所以被老头李世民弄到宫里去,只是因为武媚娘的美貌之名,传布天下。
才不过十三岁的小丫头,屁事也不懂,艳色就传布天下了,史书上可真敢瞎吹——五个哥哥面对如此美貌的小妹妹,男人的天性会疼爱美貌的小妹妹,这五个大帅哥,对小妹妹至少也会和颜悦色吧?
可是武元庆、武元爽这两个哥哥竟然是在武媚娘得势之后吓死了。而武惟良和武怀运被杀,改为蝮姓。武怀亮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死掉了,可是他的妻子却被武媚娘拷打而死。由此我们知道,这五个大帅仔,对美貌小妹妹的态度,绝非是那种疼爱的感情。
单从武元庆、武元爽活生生吓死这件事情上来看,他们都知道这个小妹妹心中淤积着深仇大恨,而且也知道她的报复手段绝不会轻松。所以他们竟然是活活吓死了——活人被吓死,可知他们是何等的害怕。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武媚娘如此仇恨她的哥哥们?
五个哥哥对武媚娘的态度与方式,构成了武媚娘对这个世界的最根本解读。
武媚娘的帝王之路,伴随着的是一路杀戮,一路血腥。最早的皇后王氏是被斫去手足,浸泡于酒缸之中。朝臣们的酷毒死法就不要说了,她在杀自己的亲生儿子,杀自己的孙子孙女时,冷静而残酷,完全颠覆了女人天性中的温柔与善良。而所有的这一切,正是她的五个帅哥哥教给她的——他们以对待她的方式,帮助她建立起了一种酷毒的性格。
武媚娘入宫之后不久,就对老头李世民提出了她的鞭锤锥一体化的驯马方案。这个方案必然不会是忽发奇想,而是早在十三至十四岁那一年的时候,就已经被人为地铸造在她的人格之中。
由是我们知道,武媚娘在她十三岁的时候,曾经遭受了这样一个可怕的过程,她遭受到了暴力——暴力威胁,在她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巨大的恐惧——她还不止一次被置于死亡的状态之下,她虽然没有死,但死亡的印痕却已经牢牢地铸在她的心灵之中——在之后是暴力的持续释放,也就是说,她遭遇到了反反复复的胁迫与暴力凌辱,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她的心态由屈辱转为了喜悦,她已经习惯了强加于她身上的一切了——她的人格终于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这种人格是金字塔式的,由低而高,界定着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如果她不是处于最底层,那么就是在最高处,除了奴役与被奴役,她再也无法接受第三种观念。
现在我们知道了,遭到五个大帅哥“不敬”的,并非是武媚娘的母亲,而是武媚娘本人。
现在我们可以复原那段恐怖的历史,在黑暗的小屋子里,13岁的武媚娘因为极度惊骇,死死地把拳头塞入到嘴里,她不敢喊叫出声,因为她所面对的是五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这五个哥哥组成了一支快乐的虐待小分队,每天变着法子摧残这个漂亮的小妹妹——这段历史,武媚娘没有跟任何人说起,因为她很快就被李世民宣召入宫了,只要能够逃离这可怕的命运,她什么事都肯做——所以她决不会把这些事情说出去,因为她担心这会引起李世民的厌恶与反感,从此让她失去机会。
事实上,武媚娘确曾失去了机会,李世民对她很快失去了性趣,因为这经验丰富的老头发现,这个小女孩竟然有着丰富的性爱体验。尽管李世民更喜欢“熟女”,但是年龄这么小就“熟”了,还是让老头吃不消。
于是武媚娘就被李世民丢到了一边。她从十四岁入宫到二十六岁李世民死去为止,始终是一个“才人”,在宫中的地位与最初入宫时没有任何改变,这实际上就表明了李世民的态度。
历史上有“脏唐臭汉”之说,所谓脏唐,是指唐时代的性关系超级紊乱,这里有高宗李治继承父亲的女人,后面还有唐明皇强抢儿子的老婆,再往后还有一个宪宗李纯,此人更狠,悍然娶了姑姑当皇后,结果搞到皇家血统一片混乱,见了面大家连招呼都不好打……总而言之,唐时代的皇帝选妃子,没那么多的讲究,不像后世非处女不可入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武媚娘本是“熟女”之事,也就没被追究。
说没有追究也不对,李世民考校宫人驯马之术,武媚娘提出“鞭锤锥”解决方案的时候,以李世民那已经老到成精的人生经验与智慧,马上就知道武媚娘入宫之前所遭遇到的事情——可是李世民懒得管这闲事,管这事干什么?说到底武媚娘现在已经是他的女人了,倘若事情嚷嚷开,岂不是让人嘲笑他吗?
倘若李世民追究一下,揪出潜伏在武家中的犯罪团伙,事情反倒好办了。可是李世民的态度是丢下武媚娘不管,自顾勇敢地去追求前隋的萧皇后。李世民这坏老头无知啊,他不懂得女性心理学,不知道武媚娘所遭遇到的事情,导致了她对两性关系错误的解读。
武媚娘是这样解读这个世界的:
第一,人类社会只有一种关系:两性关系——其余所有,不过是两性关系的附属或衍生而已;
第二,两性关系是崇高的,神圣而不可侵犯;
第三,情人之外,皆是死仇。
这三个观点都有其正确性,只是太过于片面——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一下武媚娘的生平,就会发现,所谓大周帝国,不过是她对世界解读的后果而已,她对两性关系的解读,无巧不巧正切中皇权思维的命门,这促使她成为了最需要权力的女人。
5。你身边的坏男人
特殊的经历,导致了武媚娘与其他宫人迥然不同的心路历程。别的宫人入宫来,无不是琢磨着能找个机会贴近老头李世民,替他生下个儿子,倘或儿子再立为太子,那么自己这辈子就够了。
武媚娘却全然不是这个心思,她并不反对老头李世民对她毛手毛脚,事实上,她不反对任何人对她毛手毛脚,可是偌大的皇宫里空空荡荡,除了老头李世民之外,居然再也找不到一个男人,这让武媚娘说不出来的郁闷。然而终于有一天,她在皇宫中遇到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当时她想也没想,就立即扑了过去——男人入得宫来,不可能有别的目的,铁定是来找她的。此前她所有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而现在,李治又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真理。
惨痛的生活告诉她,最贴近她的亲人,是最容易伤害她的,而且是必然会以蛇蝎手段伤害她的——尤其是她生下来的儿子,这些男人,这些依靠了消耗她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男人,从他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恶毒地伤害她了。
她从五个哥哥那里认识到:在这世界上,没有父女,没有兄妹,没有母子,只有男人和女人——而血亲关系,只不过是彼此伤害的关系而已——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就再也难以扭转。
当武媚娘一口气生下了李弘、李贤、李哲并李旦四个儿子之后,心情并不是像普通的村妇那样沉浸于多子多福的快乐之中,她是以忧虑的目光看着这四个男人——这四个家伙,会不会是武元庆、武元爽、武惟良并武怀运转世回来了呢?
她从未将儿子视为儿子,而是视为随时都有可能伤害她的男人——而她的主观人格中,男人,不过是坏人的另一个称呼。
坏人来啦!
武媚娘是这样认为的,所有的坏人都在致力于伤害她,但是皇宫森严,这些坏人无法靠近一步。于是坏人们绕了个弯子兜了个圈子,经由她的肚皮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了。
坏人果然是坏人,竟然用了这么坏的法子找到她。
那怎么办呢?
杀!
于是长子李弘,被她用了一剂大补毒药搞死,二儿子李贤,原本也可以用这个法子,但是李贤坏得有点彻底,这倒霉孩子竟然怀疑自己的生母不是武媚娘——你奶奶的,十月怀胎,含辛茹苦,多么不容易啊,可临到最后却被这王八蛋一笔抹了,居然全都不认账了,你说这种男人,心肠是何等之坏啊。
杀了他,就太便宜他了,废为庶人,让他自己端个破碗沿街要饭去吧。
即使是皇帝李治,也没有办法阻止这些事情,毕竟是武媚娘师出有名啊。李治所能做的,最多不过是郁闷而死。
李治死了,三儿子李哲立为皇帝,可是这老兄甫一登基,就大吵大闹,要将自己的皇位让给老婆韦氏。这个韦氏也敢瞎琢磨,你在朝中丝毫的政治势力也没有,谁会支持你接收皇位?
三儿子的不成器,让武媚娘深切体会到了男人这种东西的软弱之处。所有的男人都和丈夫李治一个德行,都是用下半身思考,一旦被女人抓到命根子,就彻底没咒念了。
怎么办呢?要不换老四李旦当皇帝吧——可这王八蛋同样也是靠不住,前面三个都靠不住了,你还能再相信老四吗?
真的没办法了,只好自己继续垂帘听政了。
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为了民族的未来,我付出了多少牺牲啊!
武媚娘叹息道。
于这声悠长的叹息声中,千古一帝武则天,横空出世了。
6。叛逆的不羁风情
老段子评书《说唐》中,有个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徐茂功。这个徐茂功历史原型叫徐世勣,最早是在瓦岗寨出任参谋。到了高宗李治时代,文官集团纠结起来,坚决反对武媚娘出任帝国皇后。当时大家拉世勣入伙,可是徐军师能掐会算啊,才不肯跟你们搅这混水,于是徐世勣装聋作哑,成功地跟上了形势的发展。
徐世勣有个儿子,叫徐敬业,这孩子打小叛逆,父亲往东指,他就直奔西,父亲让他打狗,他铁定去撵鸡,总之是处处跟当爹的扭着劲来。
当时徐世勣掐指一算,曰:不得了了,这可不得了了,夫朝廷者,颠三倒四发布讲话精神的怪地方,举凡朝廷发布的新政策新精神,你个不明真相的群众,不管是非好歹,是必须要热烈欢呼强烈支持的。你敢不支持,说朝廷发神经,朝廷肯定要宰你全家。可现在我这个儿子啊,他如此的叛逆,专门和各级领导顶牛,这要是惹火了领导,后果可不堪设想啊。
怎么办呢?当时徐世勣就想了,干脆先把孩子弄死算了。
于是徐世勣招呼儿子:儿子啊,跟爹去打猎吧,老爹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带着儿子上平冈。等进了小树林,徐世勣忽悠儿子:树林里有只大松鼠,尾巴这么大,儿子快去抓……
徐敬业兴奋地纵马冲入树林,去逮大尾巴小松鼠。徐世勣却悄悄退出来,在树林外边放了一把火。
烈焰熊熊,火光冲天,徐世勣纵马大笑:儿子耶,你是不是以为你是祖国的花骨朵,是祖国的未来?
狗屁!
在一个独裁专制的国度中,奉行的必然是老人政治,年轻一辈的变革力量,势必会投掷于烈火之中。
烈火中永生吧。
徐世勣以为儿子铁定是被活活烤熟了,却万万没想到,那徐敬业应变能力非常,他一发现森林中火起,就知道逃是逃不掉的了,于是这孩子果断跳下马来,不由分说,照马脑壳上就是一刀,可怜那匹老马,当场被徐敬业打成了脑震荡。复一刀,结果了这匹马的性命,然后徐敬业剖开马肚子,掏出内脏,他自己钻了进去。
烈火忽啦啦的席卷过来,将这匹马烤得喷香熟透,可躲藏在马腹中的徐敬业,却让自己成了夹生饭。他没有被烧到,而是等火势过去之后,又平平安安地走了出来。
这孩子,有点本事。
大抵有点本事的人,都有点不服气别人,尤其是这种本事界定于临机应变的场合中,比如说徐敬业,他能够火场逃生,就越发认为自己了不起。这时候他就会想:我这么大的本事,是不是应该干点啥呢?
干啥最能显露出自己的本事呢?
闭门读书,退隐山林?刻苦钻研科学技术?还是去和女生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不不不,这些花活,徐敬业都不喜欢,因为这些事需要付诸的是大辛苦,虽然得到的是大智慧,但是小聪明却派不上用场。自古以来的小聪明,能够用上的只有一个地方——成就帝王基业。
于是徐敬业与初唐四杰的大才子骆宾王风云际会,两人在一起大快朵颐,狂喝纯粮酿造的优质白酒,一边喝一边商量:造反吧,起兵吧,放着咱们这么大的本事,再加上武媚娘居然坐了金殿——满世界那么多有本事的男人还混不出头呢,她一个小娘们儿竟然吆三喝四人五人六七手八脚高高在上,这不是胡来吗?
于是徐敬业、骆宾王起兵了,他们的口号是讨武兴李——就是坚决声讨武氏的篡权阴谋,坚决拥护以李氏皇族为核心的朝廷领导。
李家人听了这个消息,应该是很高兴的——缺心眼的人例外。
什么叫缺心眼呢?
就是心眼不够用,你明明是在帮助他,他却在后面突然给你一脚,把你踹趴下了,他也没咒念了。这个缺心眼的人,名叫李孝逸,别看他心眼不够用,但来头极大,此人乃李渊的弟弟李神通的儿子,打起架来是一把好手。
实际上,李孝逸和徐敬业一样,都处在叛逆的少年情怀之中。许多人有一种误解,以为叛逆这种事,是年轻人跟老一辈叫板,你叫我往东,我偏要往西,你叫我撵狗,我偏要打鸡。然而这种观点是老年人的自大——于少年的心中,压根就不曾有老辈人的存在,黄土埋了半截腰的糟老头子,也值得年轻人叛你的逆?别自作多情了!
年轻人的叛逆,是跟同龄人的叫板。同龄的年轻人才是彼此认同的群体,每个年轻人都在绞尽脑汁地显摆自己,特立独行也好,奇装异服也罢,都是为了展示自己比别人更酷的途径。其最终的目的,小焉者以自己叛逆的风情,赢得异性的青睐,大焉者……还是为了赢取异性的青睐,只不过,这种对于异性的争宠,更多的是通过夺取权力体现出来。
总而言之,历史就是这样,当徐敬业和骆宾王联手叛逆,扬言为李氏出一口气的时候,隶属于李氏皇族集团的李孝逸第一个看不下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