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说天下系列-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来越郑重。皇上的威严一步步树立起来了。

在这件事上,刘邦的表现虽然有点“小题大做”,岂不知萧何的权力确实在一定意义上侵犯了皇帝的权力。在和平年代,有萧何这样的贤相,自然没有什么危险,假如在乱世时,丞相权力过大,就会有结党营私、扰乱朝政的危险。刘邦作为开国之君,最不想看到以后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他借这件事削弱了萧何的相权,开创了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朝廷“惯例”。萧何自毁清白,是因为自己明白了皇上的用意,经历牢狱之灾后他仍是忠心耿耿,没有任何怨言,为汉朝定法律,辅佐两朝君主,终成一代名相。

9。 请高人,吕后巧避废储之祸

在刘邦采取一系列措施后,王权渐渐集中在刘邦一个人手中了,战乱之后的恢复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百姓也渐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刘邦感觉到倦了,那是心事已了后的轻松,自己的皇位终于稳当了,当那根紧绷的弦松下来,自然就感觉疲倦了。

刘邦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欣赏戚夫人的歌舞了。当戚夫人舞动起来,长袖如同彩云翻飞,当她唱起歌来,殿内一片莺声回旋。刘邦常常陶醉其中,他觉得自己的晚年有戚夫人相伴,真的是没有什么遗憾了。

吕后被冷落很久了,每当她听到宫内妙曼的歌声和皇上的笑声,她就坐立不安。为了排解这种怨恨,她找了很多事情来做,批阅奏折,处理国家大事。年迈和伤病磨去了刘邦的英雄锐气,他开始放手了,许多事情都交给吕后去做,自己和心爱的戚夫人游山玩水。戚夫人想要的不只这些吧?吕后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了。

果然,戚夫人仗着刘邦的宠爱,多次向刘邦提出要求:废掉太子刘盈,立她所生的如意为太子。刘如意是刘邦最喜欢的儿子,刘邦认为刘如意和自己最像了,但是废长立幼是朝中大事,说不准就会导致骨肉相残、社稷倾颓的事情。刘邦面对戚夫人的纠缠,每次都搪塞过去,后来戚夫人又哭又闹,假装生病,不好好为他表演歌舞了。刘邦没有办法,就说上朝时商量一下。

刘邦自己也陷入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之中。如意遗传了刘邦的高鼻梁,聪颖懂事,又是戚姬所生,晚年的刘邦一想到这对母子,心中就涌动着一种感动,立如意为太子的想法偶尔就会在他脑海出现,但他又总是自己打消了这种想法。吕后是结发妻子,刘盈是嫡长子,如果自己没有半点理由就废太子,大臣们会怎么看待自己呢?刘邦想了想,决定试探一下大臣的态度。

大臣的态度非常明确:立储的惯例是从周朝就立下来了,不能轻易改动。大臣还举了秦始皇的例子,秦始皇没有早立太子扶苏,才让赵高诈立胡亥,这个教训就在眼前。老臣周昌坚决反对改立太子,表示以死相谏。众臣看到周昌的态度,也都旗帜鲜明地支持周昌。刘邦看到这种情况,只好无奈地说:“再议。”

吕后知道了廷议的内容,立即出了一头冷汗。她伤心地想到,皇上已经对她没有半点情意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那个能歌善舞的戚夫人身上,更为严重的事情是,太子和皇后的位子岌岌可危,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戚夫人还会想出别的法子踩在她的头上。事情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

当晚,吕后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回忆起自己刚嫁给刘邦时的情景,一阵伤心,一阵怨恨。第二天,吕后极其疲倦,日常帮她料理一些公文的女官询问:“皇后有什么心事呢?让我们为您分忧。”吕后就说出了自己的忧虑,那女官想了想就说:“我听说留侯张良是天下智囊,皇后何不向他请教呢?”一语惊醒吕后。

当时的张良处于半隐居的状态,对政事也多不过问,请他出来讲话是不容易的。吕后就找来了自己的哥哥吕泽。吕泽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秘密劫持了张良,逼着张良献计。张良对吕泽说:“皇上在打仗的时候确实能够听我的意见,但是,废长立幼到底是皇上的家事,光靠口舌我看是救不了太子了。”吕泽听了,赶紧说:“先生,您有什么好的法子吗?”张良说:“有四位老人号称‘商山四皓’,是著名的贤士,已经八十高龄了,隐居山林之中,皇上非常看重他们,多次派人去请他们,但是他们避而不见,不肯接受皇上的封赐。如果你们想个好的办法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太子,让他们天天陪着太子,特别在上朝之时伴太子左右,皇上知道‘商山四皓’也在辅佐太子,也许会改变想法。”吕泽听了如获至宝,赶紧把张良的话转告给吕后。

吕后立即付诸实施,她先是派人秘密寻访四位高人,动用了很多人力,打探到他们的爱好和脾性。接着她又让太子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并精心备下一份份厚礼。一切准备妥当以后,派吕泽带了太子的亲笔信和厚礼,请“商山四皓”出山。吕泽走了以后,吕后焦急地等待消息,没过几日,吕泽就带来好消息,说是四位高士答应出山辅佐太子。

为什么刘邦请了多次他们不肯来,而吕后请了一次就来了呢?可能是太子的信写得非常感人,而吕后也在礼物的准备上费了一番苦心。可以说,吕后是有备而来,不会无功而返。皇天不负有心人,“商山四皓”终于被吕泽接回了长安。吕后松了一口气。

此后,宫中就常看见太子身边多出了四位老人,这四位老人,头发眉毛全白了,服装冠带都非常讲究,风度翩翩,颇有仙风道骨。众人纷纷猜测这四位老人的身份,都觉得他们不是平凡之人。一次朝宴,刘邦发现太子身边有四位老人,非常奇怪,就问他们:“你们是谁?”四位老人上前回答,并各自报了姓名: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听说后大为吃惊,说:“我请你们多年,你们躲着我。现在为什么要随从我的儿子呢?”东园公说:“我们早就听说陛下不喜欢读书,轻视读书人,又爱发脾气骂人。我们四个都这么大岁数了,不愿意受辱,所以才不敢来见陛下。”夏黄公接着说:“如今听说太子仁孝恭敬,爱护天下读书人,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力,所以我们就来了。”两位老人说起来质朴自然,夸奖太子的话也就显得十分真实,其中是不是得吕后授意,不得而知,但是刘邦听了,心中确实有很多感触。

刘邦想太子已经在民间树立起威信来了……他为此高兴,但是也有一丝失落。他沉默了一会儿,叹口气说:“那就烦请诸位好好替我照顾太子,好好辅佐他。”四位老人答应,敬完酒,就离开了。刘邦看着离去的四位老人的背影,又叹了一口气。

朝宴结束以后,刘邦见戚夫人,对戚夫人说:“做皇帝看起来说一不二,其实也有无奈的时候呀!”戚夫人连忙问他原因,刘邦说:“我想更换太子,但是,现在四位高士都来辅佐太子,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难以撼动了啊!吕后真是一位好主子啊!”戚夫人听了,知道自己做皇后的梦想破灭了,立即失声痛哭。

刘邦极力安慰戚夫人,比以前更加宠爱,但是从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了。太子终得嗣位,吕后为此对张良也非常敬重。

历朝历代,皇家继承人的易立常常会导致宫廷政变,所以,立储向来被统治阶级看成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刘邦与汉朝众臣都明白,不可轻易废太子,不然会造成祸端,只是刘邦把天平向情感一方倾斜时,难免会出现偏颇。废太子,直接威胁的是吕后的利益和地位,在十分危急的时刻,她能迅速做出决定并实施行动,终于制止了刘邦的易储之举,显露出一个政治家的潜质。后来,刘盈登上帝位,汉朝进入吕后专权时期,吕后作为女性政治家登上历史舞台。

10。 悟玄机,吕后如愿掌大权

立储风波过后,刘邦一下子老了很多,他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件事给戚夫人和刘如意埋下了祸根,自己百年以后,戚夫人和赵王如意将遭受怎样的命运呢?为了防备自己百年以后吕后伤害这对母子,他把爱子托付给了老臣周昌,让周昌相赵,保护赵王如意的安全,他还想只要赵王是安全的,其母戚夫人就能安享富贵了。这一次,刘邦错了。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驾崩。十七岁的刘盈即帝位,吕雉为太后。

吕后虽然贵为汉朝第一任皇后,但是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她从出嫁时起就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生活在刘邦的阴影下。刘邦做了皇帝后,她又默默承受着夺夫之痛。当上皇太后后,她第一次挺直了腰板,第一次感到自己成为大汉王朝的主人。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复戚夫人母子。她先是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烧耳,给她吃哑药使她变哑,并放到厕所中,任其哀号,名为“人彘”。接着找借口调走周昌,把赵王如意召回长安,并借机毒杀了他。

这一切都被刘盈看在眼里。刘盈看到自己母亲的残忍,自己虽然身为皇帝却什么也做不了,闷闷不乐,开始纵情酒色,弃理朝政。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惠帝刘盈忧郁病逝。当时,萧何已经先惠帝而去了,太子少傅张良病得非常沉重,难以下床送惠帝一程,就让自己的儿子张辟疆前去问候。

吕后坐在未央宫内殿,放声大哭,但是没有多少眼泪,此时的吕后心中更多的不是悲伤,反而是心事重重,略有所思。吕后想些什么呢?惠帝与皇后无子,谁是继任者呢?开国重臣个个虎视眈眈,如果有谁拥立一个皇子,自己岂不是要交出权力?一旦拥有了权力,就难以想象没有权力该是什么样,吕后对失去权力有很深的恐惧。一个刚刚失去儿子的母亲,哭声中却只有忧虑和肃杀。

这样的哭声引起了张辟疆的注意。他年仅十五岁,但是继承了张良的智慧,心思缜密,善于察言观色。他仔细听了听太后的哭声,就走到忙着料理丧事的陈平身边,悄声说:“陈伯,借一步说话。”陈平就和他走了出来,问:“贤侄有什么事?是不是你父亲……”张辟疆说:“陈伯有没有仔细听太后的哭声?”陈平侧耳倾听,觉得没有什么异常,就是少一点悲痛,疑惑地看着张辟疆。张辟疆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哪个母亲不悲伤。听太后的哭声,觉得不同寻常。惠帝的儿子都年幼,而且不是嫡子,而你们这些大臣可以左右朝政,且握有兵权,我看太后是不放心。惠帝发丧以后,一定会有所动作。”陈平这时再仔细听吕后的哭声,果然感觉到一种杀气,陈平心惊,怎么自己没有想到呢,难道在朝中待久了,就失去判断的能力了吗?赶紧问张辟疆:“贤侄,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呀?”张辟疆说:“现在只有让太后放心了。奏请太后封吕氏子弟为侯,让她心安……”

陈平对张辟疆很是佩服,果真是张良之子。事不宜迟,陈平走到吕后身边,对放声大哭的吕后说:“太后节哀。现在是非常时期,事情危急,我只能先向您禀报。”吕后略略止住哭声,陈平接着说:“臣恳请陛下任贤不要避亲,任命吕产、吕禄、吕台为将军,统领南北军,保卫国都,以防有变。”

吕后听了没有回答可否,而是继续哭泣,但这次真正的是母亲的哭泣,悲恸凄凉。陈平的建议消除了吕后心中的担忧,她紧张的弦一松下来,就想起许多往事,想起自己年轻时得子的欢乐,想起做项羽人质时对儿子刻骨的思念,如今自己的儿子这么年轻就去了,叫她如何不伤心。

陈平听到吕后的哭声变了,心中的石头就落下了,忙完这一阵,就要联合几个老臣上书。

惠帝后事料理完毕。陈平等人上书,吕后顺水推舟,大肆分封吕氏子侄,培植党羽,保障自己已经得到的权力。

接着吕后在刘盈与宫女生的六个儿子中选了一个,取名刘恭,诈称是皇后所生,立为皇帝,史称“前少帝”。小皇帝年幼,吕后掌握大权。高后元年(前187年),在诸多势力的支持下,吕后正式称制,行使皇帝之权,为中国后宫专政的第一人。少帝慢慢长大,知道自己的生母为吕后所杀,私下里说:“我一定要为我的母亲报仇。”此话不久就传到吕后的耳朵里,吕后害怕他长大后成为祸患,就秘密杀了他,立刘弘为帝,史称“后少帝”。吕太后照旧临朝天下,所以刘弘不称元年。

吕后称制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统治。

首先,她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人事安排,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

其次,重用其宠臣审食其,吕后封审食其为左丞相,居中用事。审食其不处理左丞相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专门监督管理宫中的事务,像个郎中令。吕太后常与他决断大事,公卿大臣处理事务都要通过审食其才能决定。

最后,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随后杀掉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吕后追封她已故的两个哥哥,大哥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作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吕后称制后,分封自己的妹妹、侄子、侄孙、外甥等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封诸吕为王的政策,坚持高祖与大臣定下的“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吕后非常不高兴,就让他担任皇帝的太傅,夺了他的丞相职权。王陵只得告病回家。

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分封吕氏、打击皇族的行为,虽然遭到了刘氏皇族和开国重臣的强烈不满和反对,但是使许多封国都没有能够充分发展壮大起来,实际上冲击了分封制赖以存在的时空条件,严重削弱了分封制度,为汉景帝削藩和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并剥夺王侯军政大权等行动奠定了基础。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分封制度发生本质变化,被封王侯只享受其封地上的税赋,没有对其封地的行政管理权。

陈平从吕后的哭声中参悟出政治的玄机,并帮助吕后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这体现了一个朝中重臣的生存智慧。虽然陈平的行为毁誉参半,但是吕后的历史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没有吕后的这一番作为,就没有后来的文景之治。更远一步说,没有吕后,纵然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怕也难以完成中央集权制大帝国的构建工程。

11。 以德报怨,女主胸怀感匈奴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白登之围”。

大汉初立之际,匈奴攻取马邑,又南取太原。汉七年(前200年),刘邦领步兵三十二万北征,被冒顿以骑兵四十万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后用陈平的计策,方得逃出。

当时汉朝刚刚建立,诸侯未定,中央不稳,无力与匈奴一战。汉初马匹奇缺,甚至天子的御马中也找不出四匹同色的,而将相们只能乘牛车;中原不适宜养马,养出来也大多不能作为战马。而匈奴是游牧民族,马匹众多,牛羊成群,其民从小学习骑射,战时全民皆兵,倾巢而出有数十万之多。

刘邦在世时就意识到这一点,汉军光靠步兵无法与匈奴交战,以战斗力而论,汉朝不敌匈奴。基于这种实力对比,汉朝只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纳贡嫁女,以期匈奴单于对汉略微亲近。但匈奴仍不断南下侵犯。

匈奴的问题到刘邦去世也没有解决,吕后当政时仍要面对强大的匈奴。

吕后刚刚称制,封赏了吕氏家族,就收到了匈奴单于冒顿的一封信,信上说:“我生活在北方草原上,擅长的是骑马打仗,我的部下拥有控弦猛士三十万。我现在来到边境,很想深入汉家的腹地一游。听说您的丈夫不久前死去,而我也刚刚失去妻子,我们两人各为孤男寡女,你为什么不嫁给我呢?”

冒顿就是十几年前把刘邦围在白登山上的匈奴单于。汉朝嫁公主给单于,每年又赠送大批丝绸、粮食、酒等物,约为兄弟,试图柔服匈奴,但匈奴更为骄悍。其经济落后于中土,又把汉的和亲政策看成是软弱的表现,所以仍时常在边境抢掠。

也不知单于写这封信是出于什么目的,可能就是为了羞辱一下大汉的当家女主人。

吕后看完信后,气得脸色发白,但是并没有一下子发作。她想了想,命人擂响聚将鼓,鼓声震响,不一会儿,文臣武将都聚集到未央宫的前殿了。

大臣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面面相觑,彼此猜测。吕后拿起信对身边的小太监说:“你读给众臣听!”小太监诚惶诚恐、哆哆嗦嗦地读完,未央宫一下子像炸了锅。

竟然要娶我们的皇太后?太过分了,不想活了呀?大家议论纷纷。

吕后本来就不指望有人会出什么计策,能一下子灭掉匈奴,她叫人当众宣读这封信是要告诉大家:汉朝边境不安,众臣任重道远。

这时,上将军舞阳侯樊哙突然站出来说:“太后陛下,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把冒顿的人头带来给您!”樊哙气势汹汹,大有吞并匈奴之势。吕后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各位将领看到吕后的表情,都想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

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吕后一直比较偏袒他,但这次樊哙太着急,说话欠考虑。吕后心想:樊哙说话也太草率了,难道就不过一下大脑?

这时,站在角落里的中郎将季布说:“臣认为上将军说话不妥,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率领三十多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用十万人马怎么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

季布直言不讳,令殿上的人都感到惊恐。但是吕后心里清楚,季布说的句句是实,她整整衣衫,微笑着问:“舞阳侯,你觉得十万人马就能扫平匈奴吗?”樊哙说:“这个……这个……”似乎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不妥,现在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吕后威严地打断了他的话:“算了,算了,在下面好好想想。”樊哙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一声不吭。

接着,吕后对列队中的陈平说:“陈爱卿,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口述,你替我写下一封信,命使者带给匈奴单于吧。”陈平回答:“遵命!”

未央宫响起了吕后的平心静气的声音:“单于赐下信件,我们举国上下,莫不诚惶诚恐!单于雄伟,正在盛年,老妾本应亲身前往侍奉。可惜年逾六十,色衰神弱,发齿尽脱,行步蹒跚,见单于岂不羞惭?谨献上后宫美女三十名、锦帛十万匹、御用精米八十万斛、精酿宫酒百石,敬请大单于笑纳。”

众臣听了心里很复杂,一是惭愧,二是敬佩。他们知道吕后心狠手辣,但是也看到了吕后政治家的风度,这确实不是一般女子能做到的。

陈平写完回信,呈给吕后看。吕后看了看说:“派使者到匈奴。”吕后顿了一下说:“诸位,今天召集大家来,并不是要你们看小单于的信来取笑我。而是让你们知道,匈奴强悍,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各位下去要多想想今天的事。”群臣山呼万岁。

匈奴的冒顿单于一向自信汉朝大军仍不是自己的对手,写信时本来出于一种戏谑的态度,看汉朝的太后有什么反应,会不会破口大骂。但是看到吕后的信后,冒顿深感意外,感慨地说:“我知道汉朝的皇帝死了,不知道他的女人这么厉害,这个女人真是不简单。”然后把信给臣属们看,臣属们都感慨不已。冒顿想了想说:“中原一向讲究礼仪,我本来也娶了汉朝的公主,对太后是一种冒犯,与我大单于的形象不符,我还是再写一封信吧。”

于是冒顿又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言辞恳切,真诚请求吕后原谅他的过错,同时“感谢汉朝赏赐的美女,曾经下嫁的公主是太后的女儿辈,那冒顿应该对太后称晚辈了。希望汉朝每年冬天援助匈奴一些粮食和布匹、粮食,让我们顺利度过冬季,我们绝不再骚扰汉朝边境。”

吕后说:“孺子可教。”欣然答应了冒顿的请求,到冬季的时候给予匈奴物质上的帮助。生活在边境上的匈奴人,对吕后很感激,盛赞她的慷慨。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汉朝与匈奴相安无事。

从吕后的行事作风来看,她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且不讲情面,看戚夫人的命运就知道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吕后就是一个胡搅蛮缠、心胸狭窄的小女子。匈奴一封具有挑衅意味的“求亲信”,本来会引来一场边境战争,却被吕后悄无声息地化解了。由此证明了吕后忍辱负重的性格和政治家的胸怀和眼光。当时的汉朝是无法荡平匈奴的,轻易发动战争只会增加国家的经济负担,也会使边境百姓陷入战争离乱之苦。在时机不成熟时,吕后选择了柔和的外交方式,无疑给百姓带来福音,也为汉武帝时重创匈奴创造了条件。

12。 先发制人,周勃夺军平诸吕

高后八年(前180年)秋,吕后病危。

长乐宫愁云惨雾,吕后也到了最后的时刻。传出吕后病危的消息后,刘氏亲王、汉朝大臣都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长安城酝酿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