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轩辕录-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查晓飞正自恼他,也不理睬。
唐古铃脆笑道:“关大侠堂堂七尺男儿,难道还想让咱们两个弱女子护送你不成?”
关浩微笑道:“正想打扰。”
查晓飞怒道:“我二姐护着你,咱们可和你没关系!”
关浩笑而不答。
查晓飞伸手拉了拉唐古铃的衣袖,眼中尽是不愿。唐古铃回首道:“三妹,你师侄鸿秋可还在白鹫山盼着呢。咱们可别耽搁了时日。”
查晓飞想想出来数月,龙秋庵在白鹫山定已焦急万分,便不再多言。华山众人将关浩送下山,林非早已备好了马车。关浩坐车,二姝骑马,三人便马不停蹄径往白鹫山行去。
关外白鹫山起伏连绵,有数十山峰,其中有一座白云峰,峰上有一尼庵,名“火牛庵”。住持悟因师太佛法精深,很是受人敬仰。火牛庵虽地处偏僻,却也香火鼎盛。火牛庵有房舍数十间,正殿甚是雄伟,雕梁画栋、佛像镀金,偏殿后是供香客居住的客房,最后一进是庵中女尼的居处。庵中除主持外另有四位女尼:圆慧、圆真、圆性、圆空。
悟因师太还收了两名俗家弟子,便是“白鹫三姝”中的“紫鹫”唐古铃、“红鹫”查晓飞。唐古铃法号“圆非”,查晓飞吵着也要师父赐个法号,唐古铃笑道:“师妹,我现在是带发修行,将来承袭师傅衣钵,终有一日会剃度的。你本是凡尘中人,还是不要这劳什子法号了吧。”悟因师太也终究没有答应。
自白云峰往北不过五里,有座紫云峰,山高坡陡,又是林木茂盛,少有人迹。山上有一道观,名“紫云观”。紫云观殿堂破旧,大约久未有香火之助,显得甚是荒凉。殿后散建着几间茅舍,显是观中道人的居处。观中只有三位道人,观主不过五十余岁,自称“紫云道长”,因他诙谐无状、邋遢成性,对出身晦莫若深,江湖上也称他作“颠道人”。另两位道人也已年届四十,每日里担水、煮饭、种菜、养鸡,倒也逍遥自在。
紫云道长收有一女徒,名叫龙秋庵,道号 “秋平子”,乃是二十余年前于紫云山下捡到的弃婴,便是“白鹫三姝”中的“灰鹫”。“紫云观”少有香客,甚是清贫。但紫云对徒儿爱若掌珠,有求必应,更将一身所学尽数传与了龙秋庵。
龙秋庵勤奋好学,不仅通习本门武学,琴棋书画、经史子集、奇经八卦、医学术数、机关埋伏、兵书阵法等等,也多有涉猎,难得的是竟都能登堂入室,学有小成。
紫云甚是欣慰,常夸言道以自己徒儿的脾性、才情,倘是男子,便是当朝宰辅也做得,既是女子,便做国母好了。
唐古铃和查晓飞听了大笑捧腹。
秋庵六、七岁时,与偷跑到紫云峰玩耍的唐古铃、查晓飞相识,三人年纪相若,总角之交、言笑彦彦,相见甚欢,遂义结金兰,唐古铃是大姐,龙秋庵是二姐,查晓飞是小妹。三人回去各自禀明师父,紫云道长和悟因师太都未加阻止。于是三人每日练功完毕就一起读书、一起玩耍,难舍难分。
后来,紫云请匠人在两山之间的山谷中,用竹木搭了几间小屋,有客厅、书房、卧室,以备三人休息之用。
三人在谷中习文练武、朝夕相处,龙秋庵渐渐发觉自己所学内功竟有些与唐古铃、查晓飞的相似,便回去询问紫云。紫云沉吟良久,告诉龙秋庵悟因师太其实是她师叔,两人之间有些误会,无法相认,并嘱她切记不可告知他人。龙秋庵心存疑问,却不敢告知唐古铃和查晓飞。好在紫云和悟因所学各异,紫云又有意传授与悟因不同的功夫,故两姊妹并未生疑。
龙秋庵十三四岁时,三人在山谷瀑布后隐秘处发现了一处秘道,入口被一块大石封住,上书“轩辕宫”三字。三人合力运功移开巨石,入内探看,沿途另有几处机关,都被龙秋庵一一破解,秘道通至山腹,豁然开朗,拱顶大厅、偏厅,宽阔的卧房,大小数十间,四壁上镶嵌的无数颗硕大的夜明珠照得通亮,雕梁画栋、金箱银柜、檀木桌、白玉椅,奇珍异宝无数,极尽奢华之能事。只大厅中停着两具水晶棺,这轩辕宫竟不知是哪朝王侯的陵墓。
三人各自欣赏喜爱之物,击节赞叹、流连忘返。龙秋庵在书房中发现了四壁及顶的紫檀木书橱,所藏杂书古画,大多竟是从所未见,不禁惊喜异常。三姊妹把玩良久,又四处巡视,在僻静处发现一暗门,门后又是一处宫殿,规模较小,仅有数间石屋,再往里寻到了出口,竟在紫云峰后山山腰草庐附近,人迹罕至,是紫云平日闭关练功之处。这轩辕宫竟是将整个紫云峰的山腹凿空了建成的,浩大的工程,令三人赞叹不已。

缘收爱徒

龙秋庵最喜杂学,于五行八卦、阴阳数术、武功阵法,无所不习,东海“屠龙老人”的绝技尽皆精通,习得越多,越觉趣味无穷,后与唐古铃、查晓飞相约,如在各地发现武功秘籍、数术阵法、医学典籍、百家杂说,乃至武林逸事,凡有莫测高深之功者,若能购得,务必带回轩辕宫。两人初时尚好言相劝,欲重金购买,不过多半不能成事。后来渐觉不耐,或盗或抢,不再拘于手段,
龙秋庵闲来无事,每日安坐轩辕小居,尽研宫中藏书,只觉确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直叹古人所言非虚。
唐古铃、查晓飞却不耐看这些无聊书本,直说龙秋庵读书愈发读傻了。龙秋庵不以为然,捡些实用易学的教与她们,二人也均觉受益非浅。
三人年岁渐长,便显出各自的脾性来。龙秋庵生性恬淡,唐古铃和查晓飞却性格外向,爱热闹,常结伴同游,数日不归。后来愈行愈远,入关、出关如家常便饭,在轩辕小居住不几日便又会再入中原。
龙秋庵将两姐妹带来的各帮派重要人物情况、武林逸事等集结成册,名为《轩辕逸事》,收于宫中,大有不出山尽知天下事之概。
紫云眼见着龙秋庵渐渐大了,却极少下山,不禁暗暗为她的亲事发起愁来。
九年前,龙秋庵下山采买物品,与关浩在白鹫山下小镇的茶社相遇。龙秋庵一眼看中关浩怀中的幼子,出言相求,欲收为徒,十年后交还。
关浩听了觉着好笑,心中暗想以自己堂堂“追风剑”的名号,武林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声“关大侠”,武功在江湖上也是少逢敌手,倘若让儿子关鸿秋随这小道姑学画符念咒,真要在武林中传为笑谈了。
但他生性随和,便与龙秋庵浅谈了几句,发现这相貌平平的道姑竟通古博今,文章武功无一不精,心中暗暗佩服,不觉生出亲近之意。
关鸿秋却是一直冲着龙秋庵傻笑,伸着小手抓她的剑柄玩耍,关浩惊觉儿子和她或许有些缘份。想到自己携幼子万里江湖找寻公孙离,着实不易,儿子也不得好好衣食、学武,不如就让这道姑带了他去抚养,待找到公孙离后再携子归隐,父子便可长相聚守了。
关浩想到此,便点头答应,欲将儿子递与龙秋庵。
龙秋庵心中大喜,面上却不露声色,关浩见龙秋庵眼中喜色乍现,神光绽然,瞬间便已隐去,心中不禁一凛:这道姑内力深厚而不外露,莫不是对头请来的厉害人物,欲夺我亲子,加害于我,我且试她一试。
待龙秋庵伸手来接孩子,关浩疾伸左手拿她右腕。
龙秋庵一愣间飘身急退,关浩抢前一步,左手前伸,依旧拿她右腕。
龙秋庵再退一步,又飞身避开了。
这两下快逾闪电,各自佩服。
龙秋庵轻斥道:“慢着。阁下是谁,因何如此相逼?”
关浩不再进身,哈哈笑道:“在下还想请教道姑的法号呢。”
龙秋庵拂然不悦,道:“贫道法号秋平子。”
关浩点了点头,自语道:“秋平子,秋平子,在哪里听到的?”
龙秋庵略有不耐,道:“阁下既不愿将小子见赐,又何故相戏?咱们十年之约作罢。打扰了。”
说罢,一稽手,转身便走。
关浩忙起身道:“道长且慢!”
龙秋庵柳眉一挑,停下脚步:“施主还想留下贫道不成?”
关浩一抱拳:“道长切莫误会,在下华山关浩。在下只是怕道长是我仇家所寻的帮手,故而一试,请道长莫怪。道长功夫高深,可否请教宝观何处?”
龙秋庵眼中精光一闪,点了点头,道:“贫道是白鹫山紫云峰紫云观秋平子,施主可亲带这孩子往紫云观一行,也可放心将孩子交与贫道。”
关浩点头道:“那可打扰了。”
于是,两人饮了茶,一同往紫云峰行去。
紫云峰山高林密,紫云观破败不堪。观主紫云道长下山云游去了,另两位道人懒懒地对关浩不加理睬。关浩布施了一两银子,道人接了也不道谢,随手扔进了功德箱。龙秋庵也不以为意。
关浩在观中转了一圈,看得直皱眉头。
龙秋庵心下暗笑,却不露声色,道:“施主看贫道这紫云观如何?”
关浩心里着实不愿将儿子留在此处,但先前答应了这道姑,如今却怎生想个法子拒绝,讷讷道:“秋道长,在下——”
龙秋庵面色一板,道:“尊驾想食言不成?”
关浩只得硬着头皮开口道:“秋道长,小儿今年不过两岁,看来与贵宝观无缘,待他长大些再上紫云观向道长请教。”
龙秋庵悠然道:“想不到堂堂‘追风剑’也是个食言之辈。”
关浩吃了一惊,道:“道长知晓在下薄名?”
“华山‘追风剑’关大侠的威名江湖上恐无人不知吧?”
“道长既知在下之名,定非潜隐山林的修道之人。”
龙秋庵微微一笑,道:“关大侠请随我来。”
龙秋庵带着关浩出了紫云观,来到轩辕谷。谷中平坦之地建有几间木屋,居中一间门上书有龙飞凤舞的四字:轩辕小居。关浩入内一看,是一间客厅,另外几间是书房和卧房。
紫云观蛛网蒙尘,轩辕小居却华丽得如大富之家的厅堂,温婉得似千金小姐的闺房,清雅得如学富五车的书房,温馨得若农家小居的茅舍。
关浩一间间看来,目瞪口呆,一时说不出话来。
龙秋庵看关浩惊诧,微笑道:“此地是我和两位姐妹的居处。如何?不会亏待了你的宝贝儿子吧!”
关浩被这天壤之别的居处惊得呆了,半晌道:“秋道长,这轩辕小居是紫云观的别院么?”
“紫云观是我师父紫云道长的修行之地。这轩辕小居才是我姐妹的家。小女子姓龙,并不是真的道姑,只是平日喜着道袍,作道姑打扮也为偶尔行走江湖方便。”
关浩释然,道:“原来方才龙姑娘是跟在下开个玩笑。”

痴人颠道

龙秋庵微笑道:“世人皆嫌贫爱富,看来关大侠也不能免俗。”
关浩连道“惭愧”,心下愧然。
关鸿秋连磕八个响头拜过师父,开心得欢呼雀跃,在谷中恣意奔跑。
龙秋庵带着父子俩在谷中各处游览。高山飞瀑、峡谷青松、鲜花舞蝶,都令关浩悠然神往,这鸟语花香的深山幽谷,不正是自己终日向往的归隐之地么?
“三姝在江湖上颇有侠名,在下也早有听闻。” 关浩知道龙秋庵姐妹乃是近年江湖上声名鹊起的白鹫三姝,大为赞叹,“轩辕谷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也只有这里才能出得三位这般灵慧的女子,可惜另外二位姑娘下山游玩,不得相见。”
龙秋庵嗤笑道:“关大侠真爱说笑,‘白鹫三姝’不过是江湖上给我姐妹的一个绰号罢了,咱们一不劫富济贫,二不为民请命,贫道更是从不涉足江湖,哪里会有什么侠名了?”那两姐妹,不去偷抢人家宝贝就得偷着乐了,还敢称“侠”?
“姑娘过谦了。”关浩以为龙秋庵客套,也不与她争辩。
“看来江湖上沽名钓誉之辈所在多是。”龙秋庵由衷叹道,“关大侠若无急事,就在轩辕小居小住几日吧,也好陪陪鸿秋。”
关浩有些为难,迟疑不答。这便离开儿子,心里万分不舍,有心答应,此地却只龙秋庵一人,实不方便。
龙秋庵正色道:“白鹫山距中原路途遥远,关大侠下次再来探望鸿秋,已不知过多少时日了。”
“这个,男女有别,不便同居一处。”
龙秋庵扑哧笑了:“关大侠怎么好似酸儒一般——迂腐。若嫌我这里脂粉气重,去紫云观暂住便可,那是我师父紫云道长修行之地。出了谷,上山便是。”
“紫云道长之名也是久仰了。”
龙秋庵微微一笑,没再言语。吃罢晚饭,便带关浩到紫云观居住。
关浩在紫云峰呆了数日,与龙秋庵一同搭了一间木屋,供关鸿秋日后居住。两人闲时谈天论地,志趣相投,关浩愿与龙秋庵兄妹相称,龙秋庵慨然应允。
关鸿秋早已爱上了轩辕谷,每日与麋鹿为友、同野兔为伴,嬉戏笑闹。累了便腻在龙秋庵身边,“师父”“师父”叫个不停,短短几日竟已和龙秋庵亲密无间了。
关浩看着从未如此开心的儿子,暗暗叹息,妻子去世后,自己带着儿子风餐露宿,不得好好衣食,让幼子吃尽了苦头,如今这轩辕谷也许就是他安身立命之所吧。
龙秋庵恬淡静雅,轩辕谷飞瀑流水、恍若仙境,关浩渐渐对龙秋庵有着说不出的亲近,仿佛血雨腥风的江湖瞬间不复存在,竟乐而忘返,一晃过了月余。
一日傍晚,夕阳西下,关浩正独自立在瀑布边沉思,忽听一人厉声喝道:“嘿!哪里来的小子!活得不耐烦了,竟敢闯到轩辕谷来。”[小说下载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关浩一怔,回身看去,只见落日残阳中一位身着灰布道袍的须发老者怒发冲冠,怒目而视,忙拱手道:“前辈可是和晚辈说话的?”
紫云道长游仙归来,风尘仆仆,未及进观便来轩辕谷探望徒儿。轩辕谷中从无外人打扰,他见到关浩,自是又惊又恼,只道是哪里来的宵小之辈,怒道:“只你一个活人,还能跟谁说话?你是什么人?几个丫头呢?”
关浩见这道人真个仙风道骨,飘然有出尘之态,不禁心生敬仰之意,拱手道:“前辈息怒,晚辈关浩,是轩辕小居的客人。敢问前辈可是紫云道长?”
紫云上上下下细细打量关浩,奇道:“咦?你这小子如何得知贫道的尊号?你是哪个丫头的客人?”
关浩一愣,明白过来,知道紫云道长是问自己是三姝中哪位姑娘的客人,躬身道:“晚辈是随秋道长到这轩辕谷来的。”
紫云听了,瞪大眼睛上上下下细细打量关浩,忽然指着他大笑三声。关浩被他笑得莫名其妙。
紫云笑罢,转身道:“我去问丫头。”
龙秋庵听到紫云的笑声,从木屋中出来,迎着紫云,叫声“师父”,稽手行礼。
紫云一把拉住龙秋庵,道:“好徒儿,免礼、免礼。快告诉师父,这小子是你什么人?”
龙秋庵嗔道:“师父怎这般言语,不怕外人笑话!”
紫云忙告饶:“好徒儿,你告诉师父,他是谁?”
“他是华山‘追风剑’关浩关大侠。”
“好,追风剑,公孙老邪的徒弟,配得上我的徒儿!”
“师父休要胡言乱语。关大侠早有妻儿。”见他又口不择言,龙秋庵忙低声道。
紫云大怒:“这小子有老婆孩子还敢上轩辕谷?”
“师父!徒儿与关大侠的公子有缘,未经师父允许,徒儿替您收了个徒孙。关大侠在紫云观逗留几日,便要下山了。”
紫云一听龙秋庵只是收了个徒孙,立时没精打采起来,随口应道:“好,收了个徒孙,好。”也不让徒孙拜见,更不与关浩招呼,袍袖一抖,转身回紫云观去了。
龙秋庵道:“我师父脾气古怪,关兄莫怪。”
关浩道:“紫云道长一代宗师,没成想脾气随和得紧。”
龙秋庵笑道:“颠道人这般脾性,关兄竟然还说随和?小妹真是服了你。”
关浩看看天色已晚,便向龙秋庵告辞,说道打扰月余,也该告辞了,明日一早离开紫云观,不来谷中辞行了。
龙秋庵难得遇到如此良师益友,着实不愿就此分别,但转念想到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心中顿时坦然,道:“关兄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关鸿秋知道爹爹要走,扑在关浩的怀里,百般不舍。关浩嘱咐儿子要听从师父教诲,并答应每年中秋来白鹫山看望他,考较他的功课,陪他玩耍,关鸿秋方才洒泪拜别父亲。
第二日用过早餐,龙秋庵便带关鸿秋到紫云观拜见师祖。紫真道人告知他们关浩一早已下山了。

师太悟因

紫云见徒孙竟是个三岁的黄口小儿,大大着恼,吹起胡须,道:“徒儿,这小娃娃只恐还在尿床,如何随你习文练武?想必是你瞧中了关浩那小子,拿他儿子做个钓饵。”
龙秋庵面上一红,嗔道:“师父,当着晚辈,说话荏得没分寸。”
紫云喝了口茶,摇头笑道:“轩辕谷从来不留外人,我徒儿今日破天荒留关浩父子在此,却是为何?哈哈,小丫头春心动了。”
关鸿秋站在师祖椅侧,歪着头看师父和师祖说话,瞧着师祖的白胡子一翘一翘的很有趣,伸手揪住猛的一拉。紫云吃痛,跳起来大叫:“谋杀师祖啦!”关鸿秋吓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龙秋庵哭笑不得,只好左右安慰这一老一小。
好容易哄得关鸿秋不哭了,龙秋庵请紫真道人带他出去玩耍,回过头来责怪紫云为老不尊。紫云也不辩解,只笑嘻嘻地瞧着她。
龙秋庵无奈,只得将轩辕宫中所载关浩的经历、自己与关浩相识的经过细细说与师父知晓。
紫云听说关浩发妻十年前便已过世,连连击掌叫好,道:“红尘如梦,不过数十载。我的好徒儿,你倘若看中了他,便嫁与他,哪管那许多。即便他有老婆,也要抢过来,何况都死了十年了。”
龙秋庵笑师父癫狂胡言,不再理睬他。
数日之后,唐古铃、查晓飞归来,见龙秋庵凭空冒出一个小徒弟,大为惊诧。关鸿秋活泼可爱,很快成了轩辕谷的宝贝。
龙秋庵即日起教授关鸿秋文章武功,白日练武,晚间习文。练武先习内功,重在强身健体,习练轻功,护体避险,再练拳脚、刀剑,行侠除害;习文先读四书五经,再看诸子百家,间或教习阴阳数术、医章阵法,算来十年应有小成。闲时龙秋庵与他拿黑白子玩耍,没料关鸿秋进步神速,三年之后竟已不须师父让子了。
道家最重炼气,龙秋庵每日给关鸿秋熬炼药汁,补其体力元气之不足。关鸿秋练武甚有天赋,几年下来已练得身轻如燕、臂力过人,龙秋庵常带他上山,命他打猎历练。
关鸿秋七岁时,亲手杀了一头小狼,龙秋庵很是欣慰,大大夸奖了他一番。唐古铃和查晓飞看着眼红,便各收一徒,乃山下贫穷农户无力抚养的孩子,双胞胎兄妹,比关鸿秋小三岁,二姝取名叫屈小云、屈小青。三姝约定每人授一徒,看谁的徒儿最出色。
刚开始唐、查二姝对教授徒弟兴致勃勃,颇用心力。徒儿年纪小,本须大费心力,可唐古铃本性爱热闹,查晓飞又贪玩,不多久两人又常下山游历,都无心授徒了。
龙秋庵怕屈氏兄妹荒废了学业,无奈之下,只得代她俩教徒弟,让屈小云、屈小青和关鸿秋一同习文练武。
二姝一见徒弟也有人代教了,更是天南海北,一去月余,乐不思徒了。龙秋庵守山授徒,遍读轩辕宫中藏书,也自逍遥自在。
日落西山,龙秋庵立在山口,遥望着上山的小径,如石像般的宁静,良久,轻叹了口气,自语道:“今日是不会回来了。”嫣红的晚霞渐渐淡去,夜幕慢慢罩上了群山,龙秋庵默然呆立着,心里万分沉重。
自从师父告知关浩所去之处盘踞着二十余年前叱咤风云的魔教,龙秋庵的心就一直悬着,虽然唐古铃和查晓飞已去探看,但她们一去三个月,了无音信,却不得不为他们担心。与两姐妹分手数月,这白鹫山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倘她二人回山,也不知如何解劝。
数日前,悟因师太修书一封,请龙秋庵赴白云庵一见。龙秋庵见了书信,暗自讶异:“悟因师太平日里深居简出,不苟言笑,一年之中也不过见她三两面而已,即或见了连问候也无一句,今日因何特意约见?”
到了白云庵,小尼姑圆生直接将龙秋庵带到悟因师太的禅房,低声禀明师太知晓,圆生就退了出去。
悟因师太端坐蒲团之上,双目微合,并未言语。龙秋庵第一次得师太允诺进入禅房,眼光流转,四下已打量清楚,禅房中竟只有一床一蒲团,四壁徒空、别无长物,心里暗叹:“身为偌大尼庵的住持,行居竟如此简陋。悟因师太的佛法修为已到了不为物所动的地步,真是不易!武功与佛法相通,一个人倘若能做到心中不执一物,武功也必能更进一步。”
悟因师太不言不动,龙秋庵也不打扰,随意而恭谨地立在门边。虽然对悟因师太并不陌生,但龙秋庵吃惊地发现自己今日竟还是第一次看清她的容颜,白皙紧皱的面上老相横生,微垂的双眉、下咧的嘴角、略显苦相,眉心隐隐有一股晦暗之气,以一个相者的眼光来看,实非寿者之相,龙秋庵思筹着,不禁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
悟因师太双目倏地睁开,精光湛然,盯住龙秋庵。
龙秋庵微微一惊,忙收敛心神,嵇手为礼,恭敬地道:“师太可安好?晚辈打扰了。”
悟因师太打量她良久,缓缓点了点头,道:“好,秋平子,好,龙秋庵。”
龙秋庵略感不安,道:“倘若惊扰了师太清修,晚辈可以先到外面候着。”
悟因师太摇了摇头,道:“老尼等你许久了,坐吧。”
龙秋庵推辞道:“晚辈站着便可。”
悟因师太温言道:“秋庵,你与我两个徒儿义结金兰,便如我的孩儿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