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绝黛风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老太太低垂着眼眸,风华看得不真切,也不好平白的冤枉人家。
王熙凤引着老太太于林黛玉平时小憩的软榻上座了下来,这才跟着抹泪,“是高兴的,只是这眼泪不知怎的直直的往下掉。”
老太太也是一副悲戚模样,拍着自己下手,“玉儿,过来坐。”
风华微微敛衽,很是乖巧的坐在老太太身旁,一时间却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老太太细细的摩挲着风华的眉眼,眼眸中满是痛惜之色,“我的心肝儿肉,外祖母这几天身上不舒坦不曾见你,你怎就瘦了这么一大圈?好好儿的,怎就遭了这番难?照我说,你这孩子就是心太细了,想得太多了。”
风华忍不住蹙眉,老太太话说得虽然委婉,但是她仍旧清楚明白的听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
话说,风华以前读《红楼梦》的时候就只看前八十回,因为后四十回看着太憋屈。但是,很明显,她现在正处于后四十回中。
在后四十回里,老太太对林黛玉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说,甚至公然指责林黛玉的操守。
风华记得书中老太太曾对王熙凤说:“我看这孩子的病,不是我咒她,只怕难好。你们也该替她预备预备,冲一冲。或者好了,岂不是大家省心。就是怎么样,也不至临时忙乱。咱们家里这两天正有事呢。”
这准备的是什么?自然是棺材了!否则,风华不久前躺的是什么?
接着,又对紫鹃说:“孩子们从小儿在一处儿顽,好些是有的。如今大了懂的人事,就该要分别些,才是做女孩儿的本分,我才心里疼她。若是她心里有别的想头,成了什么人了呢!我可是白疼了她了。”
说来,好似一切都是林黛玉的不是,浑然忘记当初是哪个不顾世俗礼法、用尽手段撮合那段感情的。听起来,好似她完全不知道宝黛二人暗地里的种种似的。
然后,还对着袭人说:“我方才看她却还不至糊涂,这个理我就不明白了。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没有的,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
所谓黑白颠倒,所谓巧舌如簧,所谓翻脸不认人也不过如此了。
最后的最后,她抹着鳄鱼眼泪道:“是我弄坏了她了。但只是这个丫头也忒傻气。你替我告诉她的阴灵:‘并不是我忍心不来送你,只为有个亲疏。你是我的外孙女儿,是亲的了,若与宝玉比起来,可是宝玉比你更亲些。倘宝玉有些不好,我怎么见他父亲呢?’”
然后,尘埃落定,心安理得的去过自己的日子去了。
这些,风华明明没有看几次,但是此时却记得清清楚楚,甚至在她的耳边一遍遍的回响,似乎是在嘲笑对面这人的虚伪。
头,好像要炸开一样的疼,这熟悉的感觉正是她初来时的不良反应。同时,心头剧痛,不是她所熟悉的心绞痛,很是万分伤心之下的痛。而且,这满腔的愤懑与悲凉,也绝对不属于她。
那样激烈的情绪并非来自风华,因为,她早就对此有心理准备的。而且,说到底,老太太于她而言,只是陌生人,她万不可能如此心痛。
或许,这样的痛是属于林黛玉的。
不自觉的,风华俯下身子,双手捂住了太阳穴,这样的体位,有助于减轻一些疼痛。
老太太见风华突然脸色苍白,表情更是痛苦,不由得怔住,忙问:“这是怎么了?又有哪里不舒服了吗?”
风华抬眸,恰巧撞见老太太眼眸中还未来得及收起的不耐之色。她本不是个会察言观色的,但是这一刻却看得清清楚楚,瞬间心冷如雪。
或许,最初面对林黛玉的多病之痛,老太太是心疼、不忍的,但是因其总也不好,日日相对之后反倒熟视无睹了,甚至忍不住的觉得厌烦。
紫鹃慌忙上前搀扶住风华,“姑娘,姑娘你没事吧?”
没事吧?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问法!问话之人从心里最想得到的是“无事”的答案,如此,她才能舒心!不能说是有意为之,却也是下意识的本能!说来,林黛玉这破败的身子,让周围所有的人都疲惫了吧?!
果不其然,风华艰难的摇了摇头之后,紫鹃如释重负的吐了一口气,面上显出了几分愉悦之色。
风华心中有些悲凉,因为,她的亲生父母就从来不会这样对她。只可惜,她再也找不到那样全心全意对她的人了。就算是穿越了时间和空间,转换了身体和身份,她也一样没有那样的幸运了。
此时,王熙凤充分发挥她当家人的决断,沉稳的下了命令,“来人啊,林姑娘不舒服,赶紧把张太医请来。”
闭上眼睛,风华艰难的站起来,气喘吁吁的从嗓子里挤出了一句话,“外祖母,我觉得很不舒服,想要休息一下。”
“正该如此,赶紧到床上躺着。”老太太对自己的失态似有所觉,起身亲自将风华扶入内室。
对于老太太这明显安抚的举动,风华并没有分太多心神去感受,她所有的力气都用来对抗身体的极度不适。
头,要了命的疼,疼得风华几乎想要把它挖出来,狠狠地鞭打一顿,扔在地上,踩碎了,风干了,化成灰,然后随风而去。
脑袋里,有什么东西在疯狂的撕扯着,挤压着,痛得风华止不住的一阵阵的战栗。与此同时,沉重的睡意也跟着一阵阵的的袭来,眼前的一切慢慢的开始变得虚无,缓缓地溶于一片黑暗之中。
在旁人看来,风华此时陷入了极不安稳的昏睡。可是,她却能清清楚楚感知外面的世界。
老太太在向紫鹃询问她的身体状况,紫鹃夹夹杂杂的说了一大堆,大致上也就“不清楚”、“不好说”、“估计不太乐观”这几层意思。
老太太沉吟了一会儿,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罢了,那些东西暂时别撤下来了。”
自不必说,这话是命令王熙凤的。那东西,自然是为林黛玉准备的寿衣和棺材等物。
看到风华突然这样,老太太再次坚定了之前的认知,在她看来,风华这如此多半是回光返照。毕竟,都病得那样重了。
风华忍不住心凉,原来,她们都认为她会死。只可惜,风华就是个执拗的性子,她就是不死!她忍不住想要冷笑,却发现根本笑不出来。因为,头实在太痛了。
可是,就算这么痛,她还是清清楚楚的听着王熙凤劝慰老太太的声音,然后老太太顺势而下,随着王熙凤离开,甚至没有去催促太医。
这个时候,风华感觉有一只微凉的手搭在了她的额头上,试了试体温之后,又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与此同时,她甚至能清楚的感觉到,那只手的主人在微微的颤抖。
一滴滚烫的液体滴落在风华的手背上,灼得她心头一紧,再一滴,再一滴……
是紫鹃吗?
风华心下有些疑惑,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
“姑娘,你千万不能有事。这府里,根本没有一个人是真心对你好的。等你好了,咱们就回姑苏,回家去。”
这声音,有些稚嫩,又有些怯懦。
回姑苏?回家?是雪雁!
意识到这点,风华心头一动。有些想哭,又有些想笑。
头,竟诡异的不那么痛了,慢慢的缓解了许多。只是,有亮光在脑海里飞速转动着,搅得风华有些不安。
慢一点,慢一点,再慢一点。
风华努力忘记自身的痛,下意识的想要去探索那团光芒。隐隐的,她觉得那里面有很重要的东西,同时,也是能让她解脱的东西。
是……林黛玉的记忆。
是老太太,是老太太那一番夹枪带棒,明为关心实为斥责的话唤醒了身体里林黛玉的记忆和情感,是老太太的虚情假意以及风华自书中得来的记忆合做一股力,重重的伤了林黛玉的心。
所以,风华才会这么辛苦、这么痛。
这个认知让风华心惊不已,可是,来不及再细想什么,那记忆便如潮水般蜂拥而至。霎时间,那熟悉的、撕裂般的疼痛再次袭来。
风华努力控制着,让这一切来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果然,感觉舒服了许多。
那属于林黛玉的记忆,如同活动的卷轴一般,缓缓的在风华的脑海里展开……
4004 针锋相对上
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属于林黛玉的过去慢慢的和风华融为一体。那样完整的人生、饱满的人格、深重的情感,绝不是熟读、研究《红楼梦》所能感知的。
风华自认看得懂林黛玉,自认了解她的伤、她的痛,也十分的心疼她,但是,有时仍会隐隐的觉得林黛玉做得不够好。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所以,虽常自比于她,却轻狂的觉得换自己来,定不会让自己身染污言。
直到此时,接受了林黛玉的记忆,她才明白自己有多肤浅。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外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别人也许会同情,也许会嗟叹,但是永远都不会清楚她的伤口究竟溃烂到何种境地。
不,不能这么说,现在的风华真的清楚了。因为,她已经和林黛玉合为一体。或许,从这一刻开始,风华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风华。
望着菱花镜中的绝世容颜,风华缓缓地勾起一抹笑,此番既蒙上苍恩赐得以重生,她必定要真正活出绝代风华。如此,方不负当年父母取名“风华”的美意,以及林黛玉这绝世姿容。
“走,咱们去给老太太请安去。”
不消打探,风华也猜得到外面必定是风言风语得厉害。如今,她得了林黛玉的灵心,除却身体仍旧有些虚弱外,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自该出去露露面,“慷慨的”为所有人解惑才是。
至于王熙凤给予其静养的“建议”,风华选择性的心领了。又不是圣旨,万没有你说了,别人就必须遵从的道理。
对于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紫鹃觉得自家姑娘必定是知道了,想要劝解一番,但是看到风华神清气爽、浑然不在意的模样,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按照风华的命令行事。
“呀!林姑娘怎么出来了?身上可好些了?该仔细修养才是!”
还未出园子,便有妇人打扮的女子迎上前来,看到风华,面上有几分焦急之色,却仍旧时不时的抬眸窥视风华,眼神中有些探究,又有些敬畏。
毕竟,这死而复生的事情实在太过玄妙,凡夫俗子虽然好奇,更多的却是畏惧。
风华认出此人正是林之孝家的,她是这府里的大管家之一,他们一家都是个老实而又办实事的人,在府里很有些体面,与一般下人不同。
之前林黛玉的丧事便是由林之孝家的一手经办,因着其做事一向熨帖,再加上对姓“林”的人有莫名的好感,所以林黛玉对其观感一向不错。
接受了林黛玉的记忆,自然也继承了林黛玉的偏爱,所以,就算明明知道林之孝家的是故意来拖延时间,风华也没有给她脸色看。
“劳林家嫂子惦记了,我的身子已经好了许多,特意出来走走。”风华淡淡的说着,嘴角噙着似有似无的笑意。只是,眼睛却有意无意的往那沿着门墙溜出去的人影看去。然后,饶有兴致的斜睨了林之孝家的一眼。
风华看得清清楚楚,在林之孝家的迎上来打招呼之前,她对身边的人说了几句话,然后那小丫鬟便低头耷肩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并且趁着她们说话的当儿偷偷地溜了出去。不必说,自然是给需要的人报信去了。
水至清则无鱼,风华原本并不在意底下的人耍点小心眼,林黛玉也是不愿为这种小事劳神的性子,大都讥讽一笑,然后装作看不见。可是,经历了许多之后的风华偏偏有了执念,最不喜欢别人把她当傻子待。所以,虽然给林之孝家的留着面子,却把里子给拆了,用隐晦的手法点明一切。
察言观色是下人的必修课,林之孝家的更是各种翘楚。见风华如此,心里忍不住“咯噔”了一下,面上染上了一阵赤红,慌忙恭敬的低下头,“姑娘多出来走走,对身体也是极好的。”
风华含笑点头,“正是这么个道理。这段时间,为了我闹得人仰马翻的,如今既好了,也该去向老太太请个安了。”
林之孝家的垂首后退三步,“送林姑娘。”
风华微微颔首,是个懂规矩、有眼色的,这很好。
直到风华走远了,林之孝家的才敢抬起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觉得这林姑娘和以前不太一样了,更加让人仰望了。
思及得来的最新消息,林之孝家的隐隐的觉得这府里的风向只怕是要变了。
★~☆·☆。~*∴*~★*∴*·∴~*★我是分割线★~☆·☆。~*∴*~★*∴*·∴~*★
“玉儿请外祖母安,请两位舅母安。”风华敛衽俯身,仪态万千。
虽然只是淡淡的扫了一圈,风华仍旧一眼就看到了已做妇人打扮的薛宝钗,那一身的正红色,比之林黛玉记忆里的宝姐姐更添了几分雍容华贵,也不做那不爱花儿啊粉儿啊的姿态了,头上牢牢地簪了一支垂珠金步摇,缀着红宝石的流苏正垂在眉心,左侧同色长流苏发簪,映得她整个人摇曳生姿,晃得人直眼花。
说实话,若非一早得了林黛玉的记忆,又见过王熙凤本尊,风华多半要将其错认为王熙凤了。
对于薛宝钗的心态,风华并不想多做琢磨,她更关心的是,人到的这样齐了,这一向混于内院的贾宝玉竟然不在。看来,这贾府上上下下对她是相当的忌讳啊。
与薛宝钗的盛装打扮不同,风华一身淡青色广袖长裙,内罩嫩藕色底裙,头上松松垮垮的挽了一个发髻,斜簪了一支碧绿欲滴的玉簪,双鬓间丝丝秀发随风微动,林黛玉论容貌本就是绝世仙姿,如此装扮下来,更好似月宫仙子一般出尘脱俗。
薛宝钗五官原也是极美的,身子丰腴却极有味道,只可惜,今日这一番装扮到底落了俗套,生生的被风华给比了下去。凡人,再怎么样的美,也及不上仙子。
风华原本也是个美人,可是和林黛玉比就完全不够看了。不过,她原本也是极爱美的女子,在穿衣打扮上很有些心得,今日不过牛刀小试,也足以说明其功力深厚。
其实,说不清是什么心态,风华因为自己原本的相貌及不上薛宝钗,心中愈发的热衷于与其攀比,此番将薛宝钗比下去,心中无比的畅快。以前的林黛玉,却是没有这份闲心的。
老太太看到风华,眼睛也不由得闪闪发亮,赏心悦目不说,更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毕竟,这可是自己的外孙女,“玉儿,快过来,坐到外祖母身边来。”
“是。”风华目不斜视,缓步行至老太太身边,遵循着规矩,不过坐了小小一角以示尊重。
邢夫人此时倾身道:“姑娘的气色看起来确是好多了,如此老太太也能放心了。”
老太太一向不喜欢邢氏,但是这个马屁拍得很到位,顿时心中无比的舒坦,面上的笑容愈发的灿烂了,拍着风华的手道:“我就知道,我们玉儿是有后福的。”
昨日,张太医诊治的结果出乎老太太的预料,一个病得快要死的人,竟突然好了。心中虽然有些不解,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亲外孙女,也真心的疼爱了多年,知道她没事,自然是开心的。只是,想着以后面对彼此的尴尬,有些担忧,又有些厌烦。
风华微微垂眸,显出几分羞涩,“玉儿让外祖母担忧,实在是不孝极了。”
明知道不过是粉饰太平,但是风华还是选择了装糊涂。毕竟,在这个封建社会里,她绝对没有一人不靠、众叛亲离还能生活无忧的能力。
老太太对林黛玉虽谈不上纯粹深厚的疼爱,却比其他人好上许多。而且,林黛玉对老太太还残留了不少感情。
“好好养着自己的身子,便是对外祖母最大的孝敬了。”老太太如是说着,目光愈发的柔和了起来。
见风华对自己这样亲近,老太太原本的担忧顿时去了六七成。对着风华,又添了几分喜爱和满意。
长辈问完话,风华这才向同辈见礼,微笑着问好,“珠大嫂子好,凤姐姐好,宝姐姐好。”
李纨含笑点头,有礼的回了一句,“林妹妹好。”
王熙凤却“咯咯”的娇笑开了,“林妹妹,这‘宝姐姐’的称呼以后可不能再叫了呢。如今,该改口叫‘宝二嫂子’了。”
风华微微蹙眉,迅速的将众人的表情扫了一遍。
邢夫人对王熙凤此言显露出几分不满之色,不过,这多半是因为她本就极不喜欢王熙凤的缘故。而且,在这个时候说这话,等于拿刀子剜别人的心,实在太不厚道了。
王夫人八风不动,坐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好似万事不入她心一般。但是,风华知道这里最讨厌她的人便是她。这所谓慈善厚道,只是做给别人看的。
李纨面上有些不忍,但是到底没有吭声。
薛宝钗则和王夫人差不多,面上维持着淡然的表情,一副事不关己,所以置身事外的模样。
至于贾探春和贾惜春则都低着头,一个小口小口的抿茶水,一个无意识拽着自己胸前的长发。
总的说来,没有一个人会为风华说一句话,或者是解围。
其中,老太太的反应让风华的心又狠狠地紧了一下,她老人家闭着眼睛,纹丝不动,好像陷入了沉睡一般。
风华不是傻子,她知道老太太清醒着,她心里在想什么,风华也多少猜到了一些。
林之孝家的派人来预报了风华行踪,老太太便索性把这内院里大大小小的主子都请来了,趁机……为薛宝钗正名。顺道,也算是试探一下风华的态度。
如果风华的反应让她满意了还好,若不能,只怕……
虽然一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风华却还是忍不住心凉。到了紧要关头,没有人会帮她一把。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她一个人面对。
抬眸,撞见王熙凤咄咄逼人的双眸,风华那双黑曜石一般的瞳眸狠狠地收缩了几下。
好个王熙凤,她就这么维护自己一手促成的金玉良缘?!
宽大的衣袖下,风华握紧了双拳,她不知道王熙凤这般作为是否出自老太太的授意。但是,老太太听之任之却是不争的事实。
难道,她们不知道若是真正的林黛玉会有多心痛、多尴尬吗?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以前觉得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真正身处其中了才发现,原来那真的是林黛玉真实生活的写照,甚至只多不少。
压制住所有的负面情绪,风华突然咬着手帕笑了,“看来,凤姐姐这是在位自己正名呢!”
众人皆是一怔,不解的看向风华。
“三妹妹,四妹妹,以后咱们可不敢再唤‘凤姐姐’了,该唤‘琏二嫂子’才是。否则,今日这一番苦心可就白费了。”风华调侃的斜睨着王熙凤,双眸中满是促狭之色。
“凤姐姐”就是“琏二嫂子”,“琏二嫂子”就是“凤姐姐”,这是名正言顺的事情,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自然不用正名。
可是,“宝姐姐”为何非要正名为“宝二嫂子”?莫非是名不正言不顺?否则,又何须正名?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何必改口?
5005 针锋相对下
在座的,没有一个是蠢货,这样的弦外之音,所有人都心如明镜一般。
且不说别人反应如何,薛宝钗脸上温和的笑容却隐隐的有些挂不住了,直有龟裂的架势。眼神不停的闪烁,晦暗不明,双手紧紧握成拳,连指甲刺入肉中都不觉得痛。
话说,国孝、家孝双孝在身之际,一概鼓乐没有,只用了十二对宫灯,并一乘八人轿子抬进去,拜一下堂,坐一下床,撒了撒帐,这就算娶了亲妻了么?
从定下来到成亲那般匆忙不说,就连过定,都没有从大门进,而是从园子里的便门进,只因为那里离潇湘馆远,怕被林黛玉知道了。
没有人知道她心里的委屈,她的不甘心,她的不情愿。这种种的种种,根本就是老太太故意在打她的脸。老太太疼林黛玉,不喜欢她,她一早就知道。只是,她实在没想到,原来在老太太的眼里,林黛玉是个宝,她却连根草都不如。
可是,就算再怎么委屈,再怎么的不甘心,再怎么的不情愿,她都必须要忍下去。因为,她的哥哥还等着她去救。不嫁贾宝玉,就算是她那好姨妈都不会出手相救。怨只怨她父亲走得早,哥哥又是个靠不住的惹祸精。
原本想着,只要把持、拿捏住了贾宝玉,老太太如何都不重要。毕竟,老太太再怎么疼林黛玉也不可能越过贾宝玉这个孙子。爱屋及乌之下,日子自然会慢慢好起来。更何况,她那姨妈也不至于袖手旁观的。
不曾想,到底还是她想得太简单了。
对于贾宝玉的心思,薛宝钗自认自己是看得懂的。他虽然最看重林黛玉,但是对其他的姐妹,尤其是她很有些心思。她自幼聪慧,年纪也不小了,对男人那种赤·裸裸的侵略眼神自是看得明白的。
林黛玉是个多病的,清楚明白的早夭之相。身子不好,却一心系着贾宝玉,心心念念的都是他,最是受不得打击。
果不其然,在她不留痕迹的将她和贾宝玉要成亲的消息透露给了林黛玉之后,林黛玉立刻病倒了。
贾宝玉是老太太的心尖尖,可谓是疼入骨血。此番通灵宝玉丢失,老太太可谓是最最心急如焚的一个。思及之前丢玉的种种,更是恨不能以身相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