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绝黛风华-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宝玉是老太太的心尖尖,可谓是疼入骨血。此番通灵宝玉丢失,老太太可谓是最最心急如焚的一个。思及之前丢玉的种种,更是恨不能以身相代。

如此,只要能寻得一个医治宝贝孙子的良方,哪怕是割她老人家的肉,她都不会犹豫。所以,这冲喜也就势在必行了。而且,必须要快。而她薛宝钗则是不二人选。

林黛玉在这个时候生病,老太太能给予的关心本就少得可怜,又思及她生病的原因,怨她不懂事、不贴心,心烦之下,老太太更是恼她扯后腿。

林黛玉是何等敏感纤细的人儿?甚至不需要她多动手脚,便能察觉出老太太待她的不同!

贾府里的下人本就是跟红顶白、拜高踩低的主儿,以前林黛玉有老太太宠着,有贾宝玉护着,尚且有诸多的不如意。如今,眼看着她失宠于老太太,并且也没有成为宝二奶奶的可能,态度自然更是不如以前。

如此这般,稍微操作一下,林黛玉必死无疑。

可是,薛宝钗怎么也没想到,老天竟然如此的善待林黛玉,明明已经咽了气了,转眼又活了过来,如今更是精神抖擞,情况好得不得了。

可是,反观自己呢?

贾宝玉疯疯癫癫,偏偏对林黛玉念念不忘,就算是当时成亲也是借了林黛玉的名头才骗来的。

新婚之夜,贾宝玉更是闹得人仰马翻,直吵着要去找林黛玉,认定了林黛玉才是他的新娘子。

随后,只有提起林黛玉时,他的眼睛里才是有光彩的,旁的时候,总是恹恹的,如同活死人一般。她便是有万种柔情,看着他那个样子,也分毫使不出来,只余下满腔的火,满腹的怨。

她精心伺候着,好容易贾宝玉清醒了一点,他却只拉着袭人问道:“宝姐姐怎么来的?我记得老爷给我娶了林妹妹过来,怎么被宝姐姐赶了去了?她为什么霸占住在这里?”

听了他这些话,薛宝钗差点一口鲜血喷出来,什么叫她把林黛玉赶走了?什么叫她霸占着这里?这都是什么?

如果林黛玉死了,她也就不多计较了,横竖一个死人是动摇不了活人的地位的。只要坐稳了宝二奶奶的位置,她有数不清的时间慢慢的走进、占有贾宝玉的人生,乃至贾家,甚至更多。

她,薛宝钗,不论才貌、人品,都不输于林黛玉。

可是,林黛玉偏偏没死,她就好像一根刺一样牢牢的扎在她的心间。只要她林黛玉在,她就不可能掌控、拿捏住贾宝玉。

如此这般,薛宝钗心中焉能不很?

更何况,风华话里话外,直往她心尖上捅,摆明的要她痛苦、难堪。

可是,心里就算再怎么恨,面上她还要强挤出温婉体面的笑容,打落了牙齿和血吞,“颦儿这张嘴,真真儿是促狭得紧,看你把凤姐姐给臊的。你若不喜欢,仍旧唤‘宝姐姐’即可,无须特意改口的。”

颦儿?这本是当年贾宝玉玩笑着为林黛玉取的字,大家谁都没有放在心上。偏偏她薛宝钗,时不时的拿出来说嘴。

不过,这并不是风华不悦的原因。

风华不满的是薛宝钗的画外音。薛宝钗的话,看似大方得体,实际上却处处是坑,面面是刺。

为什么不喜欢唤“宝二嫂子”?因为她心里仍旧念着贾宝玉,不愿意承认薛宝钗的身份!为什么“无须改口”?因为不管她承认还是不承认,一切已成为既定的事实!

如此语带机锋,林黛玉听了心里难受不说,老太太也不会高兴,甚至觉得林黛玉不懂事、不识抬举,毕竟,老太太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果不其然,风华用眼角的余光看到老太太的眉头微微蹙起。

风华掩唇轻笑,“看宝姐姐这话说的,我只是懒,私心想着,大家彼此称呼习惯了,完全没有‘特意’改的必要。哪里谈得上喜欢或是不喜欢呢?如果宝姐姐喜欢,我便改口叫‘宝二嫂子’就是了。何至于为了这些小事,闹得大家头疼呢?”

话中有话,从来都不是她薛宝钗一个人的特权。

薛宝钗想要所有人认识到风华对那桩婚事不满,风华就偏向要众人看清楚她对那场婚事的不自信,顺道给她安上个“不识大体”的罪名,故意将小事化大。

王夫人看出了薛宝钗的局促,微微抬眸给王熙凤使了个眼色。她是个笨嘴拙舌的,但是王熙凤却是个伶牙俐齿的,所以,为今之计,惟有使王熙凤为薛宝钗解围了。

王熙凤被风华之前一番抢白,面上有些涨红。她虽然伶牙俐齿,但是毕竟没读过多少书,说起话来不喜欢绕弯弯,而且,就算绕,她也不是眼前这两个人的对手。

所以,明明看到,却假装不懂,完全没有参入战局的意思。为了王家,为了将来,她可以帮薛宝钗,但是她绝对不会愣头青似的给薛宝钗当枪使。

薛宝钗也不是个只能等待他人救助的,黝黑的瞳仁倏地暗了一下,很快又换上了得体的笑容,“看到林妹妹你这样好的精神,我也就真真儿的放心了。听说,我和你宝哥哥成亲那天,你病得十分厉害,珠大嫂子和三妹妹都以为你已经……”

风华没想到薛宝钗会公然提起这件事,眼眸中的情绪翻滚愈发的深重起来。

林黛玉在心爱之人与她人成婚的同时香消玉殒,这本是已经够悲惨的了。但是,她薛宝钗偏偏还要拿这事来说嘴,佐证她不守妇道、痴心妄想,生生的坏她闺誉。

其心,可诛!

薛宝钗好似无所察觉,面上满是关切之色,“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现在可好了?”

老太太倏地睁开双眼,下意识抓紧了风华的手,直直的盯着薛宝钗,冷然道:“你林妹妹如今就在这里,好是没好,你还看不出来吗?珠儿媳妇和三丫头年轻不经事也是有的,你如此大咧咧的嚷嚷,岂不是让人看她们的笑话?这就是你该有了的家教吗?”

老太太如今是认可了薛宝钗的身份,也愿意给她几分体面,所以,之前才会装聋作哑。但是,薛宝钗辱及她外孙女的闺誉,却是万万不能的。毕竟,这事关她外孙女的下半辈子。

薛宝钗顿时面皮上涨得紫红,呐呐的,说不出话来。作为新嫁娘,如此的被当众指责家教,直惹得她心中的怨毒更深。思及老太太和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各种偏爱,薛宝钗险些无法抑制心中的嫉恨。

此时,一贯不开口的王夫人再也忍不住了,低声道:“照媳妇说,这事,说到底还是珠儿媳妇和探春的不是,怨不得她人。”

老太太冷淡的扫了王夫人一眼,重重的冷哼一声,没有再说话。

只是,李纨和贾探春听得此话,身体都忍不住僵硬了一下。不过,贾探春到底反应快些,很快便端起茶盏,掩饰住自己的失态。

王熙凤则似有似无的扫了王夫人一眼,眼神很是复杂。

而邢夫人则单纯得多,只要是看着二房倒霉,她就毫不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

这贾府,真是没法待了。

看着眼前这些各怀心思的人,风华觉得很是疲惫。

对于老太太的维护,风华心里是感激的。只是,风华心里十分清楚,仅仅依靠老太太的维护,在这吃人的贾府里绝对绝占不到多少巧。所以,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她风华不是菟丝花,不会将希望寄托于别人。老太太也不是一个能绝对靠得住的,毕竟,在老太太心里,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比她这个外孙女更加重要。

于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这才小心措辞,找出一个合适的引子,“其实,说起来,那也不是珠大嫂子和三妹妹的错。那一日,其实是父亲和母亲久不见我,心里惦念,才把我接去叙了会儿话所致。”

且不说古人对鬼神的敬畏程度,据风华所知,这《红楼梦》中人对其却是深信不疑的。

6006 各怀鬼胎

果不其然,王熙凤听得此言,脸色霎时间变得苍白,眼神明显带着慌乱,惊疑不定的向王夫人看去。好似闯了祸的孩子,寻求大人的庇护一般。

与此同时,一贯淡定的王夫人也僵直了身子,眼神闪烁不停。察觉到王熙凤的视线,她不悦的眯起眼睛以示警告,然后自顾自的垂下眼眸,强装无碍,脚尖却无意识的转向门口。

这,明显就是想“逃跑”的肢体语言。

风华一直都注意着王夫人和王熙凤两个人,见她们这般反应,心下疑惑不已。

如此,已经算不得是单纯的敬畏鬼神了,反而更好似……

心虚!

来不及细想什么,风华只觉得手中一阵刺痛,原来,是老太太用尽全身力气抓住她的手,长长地指甲刺入所致。

此时老太太忽的坐直了身体,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睛透出了明亮的光芒,如同最耀眼的钻石一般夺目,焦急的连声问道:“你见到你母亲了?她跟你说什么了吗?”

风华抬眸,一瞬不瞬的看着老太太,眼眸中满含着孺慕之情,“母亲说,玉儿是母亲生命的延续,要玉儿代她好好活着。还说,外祖母是真心疼爱玉儿的,要玉儿以后好好孝顺外祖母,切不可再耍小性子让您为难了。”

风华一边说着,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除却王夫人和王熙凤之间的诡异波动外,薛宝钗看着她的目光也充满了审视,似乎在暗暗估算着什么。

其他人则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显然是信了风华所言。

老太太的眼眸中顿时蒙上一层水雾,一把将风华紧紧地揉入怀中,“玉儿很好,是外祖母不好,是外祖母委屈了玉儿……”

脖颈处点点冰凉,不必说,自是老人家的眼泪。

风华心中有些感动,反手抱着老太太,“玉儿不委屈,外祖母对玉儿很好,是玉儿不好……”

祖孙俩抱在一处,哭得是昏天黑地,可谓是“见者流泪,闻者伤心”。

当然,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只有她们自己最清楚。仔细想来,看到风华这般做派,在暗地里咬碎一口银牙,绝对不是一个两个。

王夫人一边拿帕子抹眼泪,一边劝,“老太太快别伤心了,姑太太纯孝,定然不愿见您如此。”

这番话说来,风华自然不能再哭下去,忙松开老太太,“正是这么个道理,玉儿可不敢再惹外祖母的眼泪了。否则的话,下次见到母亲,必定要受斥责的。”

一边说着,一边亲昵的为老太太擦拭眼泪。

老太太看着风华的目光无比的柔和,蕴含着满满的情感,也轻柔的为风华揩干了眼泪,“不哭了,我们都不哭了……”

王熙凤见状,也上前拍贾敏的马屁。

很自然的,话题竟围着贾敏转了起来。老太太心急知道女儿的事,而风华又早已打好了腹稿,一番鬼扯之下,直演绎了一场场母女情深的煽情戏码,可谓是感人至深、惹得人潸然泪下。

话说,果真是存在即是合理。风华前世所看的狗血剧情,此时总算是派上用场了。

一时间,房间里的氛围也轻松了许多,不再剑拔弩张,反而多了几分温情。当然,这得先忽略暗地里的暗潮汹涌再说。

说笑了一会儿,待老太太情绪稳定了一些,风华沿着老太太的腿跪了下去,“外祖母,玉儿有一事相求。”

老太太慌忙伸手搀扶风华,“我的儿,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外祖母没有不允的。”

话音刚落,风华明显感觉老太太的手臂僵硬了一下,随后力气骤减,维持着这个动作并不加深,表情虽然依旧不变,眼神却暗淡了下来。想来,她必是十分担心风华提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要求的。只是,心情激荡之下,轻易的做出了承诺,待意识到不该时,想要改口都不能了。

风华心下了然,面上却仍旧装作不懂,做欣喜不已状,“玉儿谢外祖母体恤。”

“玉儿,你想要什么?”老太太的眼神有些闪躲,面上的慈爱也渐渐隐去。

风华感觉得出来,老太太因思及贾敏而起的炙热情感正在逐步消退,不需要看也知道与王家关系密切的三个女人见此情形必定是幸灾乐祸的。

不过,风华也不是个蠢货,对贾宝玉只有厌恶,没有任何兴趣,所以,注定要让她们失望了。

“玉儿如今一日大过一日,私心想着……”风华说得很慢,一边说着,一边恶趣味的观察着众人的反应,“若不抓紧时间回乡祭拜父母,以后只怕是……”

老太太的脸色本已变了,听了风华后半句话不由得怔住,随后,面上的笑容加深,顺势用力将风华搀起,“你这么想是对的,是外祖母疏忽……”

“老祖宗!”王熙凤突然出声,打断了老太太的话。

老太太不悦的看向王熙凤,眼神中带着几分疑惑。

风华也很不解,心中的原本的疑惑和违和感愈发的深重起来。

照理说,这王熙凤是金玉良缘的拥护者,她应该不希望风华待在这里才对。毕竟,只要有风华在,贾宝玉就不可能安安心心的和薛宝钗过日子。

王熙凤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努力扯出其招牌式的笑容,“老祖宗,林妹妹一番纯孝之心,自然是好的。但是,姑苏那样远,妹妹身子刚好些,这一路的舟车劳顿,万一有个好歹,一时病了痛了,可如何是好?照我说,妹妹有这番心意,姑太太和林姑爷就是最开心的了。”

老太太的目光有些松动,又想起之前风华似有所觉的目光,不由得老脸微红,“也是这个道理……”

不得不说,只要不撞上贾宝玉的利益,老太太还是很维护她这个外孙女的。

只是,风华一心离开贾府这个“虎狼窝”,怎么可能眼看着这样的好机会白白溜走呢?

也顾不得细想王熙凤的怪异举止,风华忙道:“凤姐姐一番爱护之心,玉儿是懂的。只是,这些日子,我每每思及多年来不曾在父母坟前尽孝,从而累及父母亡灵长途跋涉来看我一看,心中便羞愧难当。连日来,食不下咽,夜不安寝。仔细想来,我这身子,自先父去后愈发多病,恐是上天惩罚所致。若仍旧不知错,只恐日后……”

风华哽咽着抹起了眼泪,剩下的话也不再说了,大家彼此心知肚明即可。

话说到这个份上,在座的,不论哪一个横加阻拦,都是“心怀不轨,意图逼死弱女”的罪名。

老太太的眼神狠狠地闪烁了几下,轻轻拍着风华的背部柔声安慰道:“我的儿,你可不能胡思乱想……”

王熙凤还想说什么,王夫人却突然抬起头,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这才对老太太说:“林丫头有这份孝心,咱们自该成全。着琏儿一路小心,带她回去祭拜一番也是尽可以的。说到底,这样的机会,以后必是不多了。”

风华垂眸,一种不知名的情绪在胸腔中剧烈的翻滚着。

不管是风华,还是过去的林黛玉,都不敢看轻这王夫人半分,甚至将她看做最厉害的对手。但是,看着王夫人和王熙凤之间的这一番私下沟通,风华这才知道,王夫人必定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做了很多手脚。

只是,王夫人实在太过狡猾。聪慧如林黛玉者,也没有察觉她的那些小动作。

不过,不管她们在心里打什么小九九,风华要回姑苏的心是不变的。毕竟,事关她以后的人生。其他的,可暂且按下。横竖,只要她们有所求,总会露出狐狸尾巴的。

老太太似有所觉的看着王夫人,目光似笑非笑,隐隐的带着些审视。

而王夫人面上仍旧一副坦然的模样,恭恭敬敬的,并无半点不妥。

老太太无奈,收回目光,拍着风华的手道:“既然玉儿你坚持,回头我便命你琏二哥哥带你回去一趟。”

一锤定音之后,又说了会儿闲话,无外乎要风华注意安全,多带些衣物、用具之类的琐事,此处不再一一赘言。

所有人极尽所能的表达对风华的关爱,除了一贯善言的王熙凤。大家都说得十分热闹,独独她王熙凤明显有些魂不守舍。

待老太太乏了之后,一众人等尽皆退了出来。

风华达成所愿,心情无比畅快,有礼的拜别众人之后,便踏上了回潇湘馆的路。

这厢,王夫人刚刚挥退下人,王熙凤立刻心急火燎的开口,“太太,你怎么能让林黛玉回姑苏呢?”

王夫人眉头深锁,眼神倏地变得凌厉了起来,阴沉着一张脸使她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的骇人,“你紧张什么?”

想起王熙凤在老太太面前多番失态,以至于让老太太怀疑到她身上,王夫人心里就无比的搓火。尤其是老太太那眼神,更是让她厌烦不已。所以,此时自然没有什么好声气。

“看看你这是什么样子?半点沉稳劲儿都没有!”王夫人怒火中烧,指着王熙凤的鼻子骂。

此时,薛宝钗正在旁边看着,王熙凤顿时面上一阵红一阵白,很是尴尬。

思及外面有人,王夫人灌了口凉茶,硬生生的压下胸中的邪火,微微眯起眼睛,目光轻蔑,冷笑道:“不过就是个妇道人家而已,有琏儿看着,她还能翻出什么大浪来吗?”

王熙凤低着头,强压着怒火,暗暗腹诽:妇道人家?在座的都是妇道人家,可是做出的事情,只怕是男子也不一定能做出来、敢做得出来!

“回去叮嘱琏儿,让他这次做事干净利索点,别再留下尾巴等着别人擦屁股了。否则的话,只怕是我,也不一定能帮得了他。”

7007 各自算计

听王夫人这样说话,王熙凤的脸色变得铁青,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不悦。

对于贾琏这个丈夫,王熙凤的确是看不上的,平日里更是诸多嫌弃,但是贾琏再怎么不好也是她丈夫、她女儿的父亲,她可以指责,却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哪怕,这个人是她的姑母也是一样。

王夫人对贾琏的轻视,让王熙凤觉得自己也受到了波及,面上甚是无光。

一旁默不作声的薛宝钗觉得如此已然足够了,担心使力太过会让王熙凤与她们离心离德,这才开口道:“姨妈无须动气,凤姐姐也不必担心。说到底,她林黛玉都不过是个深闺弱女子,上无父兄扶持,下无幼弟依靠,林家自林如海去后,更是一盘散沙,纵然生得比别人略聪慧了些,也是无用。别说那些事情她不懂,便是知晓了,也只能忍气吞声,谁还能替她做主不成?就算是把一切摊开了,老太太有心相护,也得先考虑贾家。”

薛宝钗的声音不紧不慢,不高不低,完全的恰到好处。

看着薛宝钗成竹在胸的模样,王夫人一刻烦躁的心略安一些,仔细想想,也是那么个道理,面上的急躁之色也敛了下去,微微点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只是,能不撕破脸还是不撕破的好。”

“这是自然的。”薛宝钗应和道。

王熙凤看着王夫人和薛宝钗之间的互动,心情愈发的阴沉起来,曾几何时,都是她在扮演着这样一个出谋划策的角色。可是,如今却被薛宝钗给取代了。

薛宝钗这才刚过门,宝二奶奶的位置还没坐稳,她这好姑妈就要“卸磨杀驴”了吗?为了她这姑妈,为了王家,她坏了名声,失了孩儿,丢了丈夫的心,难道就落得个弃子的下场?

不管怎么样,她才是姓王的好不好?薛宝钗再怎么能耐,到底是向着姓薛的!难道这就是她多年来为王家呕心沥血、做牛做马的结果?

思及自己将来在这个家的地位,王熙凤心中的不甘不忿更甚。

从她嫁进贾家,便谨遵父命清楚明白的唯她这姑母马首是瞻,因此,把自己正经的公公婆婆都给得罪了。

邢夫人平日里对她的不满都放在明面上,她还不怎么担心。毕竟,邢夫人并算不得她的正经婆婆。只是,她没想到,就连她那公公都厌她至深了。

不久前,贾琏偷娶尤二姐事败,他那公公不仅不生气,反而大大的称赞贾琏,甚至赏了他一个女人以表明态度。这,不吝于当面打她的脸。

这些年,因为她行事太过霸道的缘故,贾琏也早已和她离了心,尤二姐之事便可见一斑。

大房已经回不去了,若是再被着二房给弃了,只怕她以后的日子便艰难了。

心中着急上火,却无计可施。因为,她和王家是绑在一起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她并没有玉石俱焚的决绝与勇气。

这么想着,王熙凤微微眯起双眼,她这好姑妈多半就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会这么有恃无恐!真真儿的可恨!

薛宝钗见王熙凤眉头深锁,眼神闪烁不已,心知事情不能做得太过火了,笑着安慰道:“凤姐姐,你也不要太忧心了。林家的事,还需你来统筹安排,若是你先慌了,我们可要如何是好?”

王夫人也是人精一般的人,略微尴尬的干咳了一声,“宝丫头说得对,我之前也是太着急了,你别放在心上,嘱咐琏儿小心行事即可。”

王熙凤强忍着心中的不快,不得不应对着,“我都明白的,你们尽管放心便是。”

薛宝钗不在意王熙凤对她的观感如何,因为,她如今迫切的想要确定自己的地位。宝二奶奶这个位置,是她牺牲了许多得来的,绝不能有丝毫动摇,“姨妈,照我说,为保险起见,还是尽快把林氏嫁出去才是。”

薛宝钗对林黛玉的忌讳和厌恶之深已然到了连其名字都不愿意唤的地步,只冷冷的称她一声“林氏”。

王熙凤忍不住冷笑,对于薛宝钗的心思更是呲之以鼻,因此,毫不客气的打击她道:“老太太那般疼爱她,岂容我们随意支配她的婚事?”

薛宝钗忍不住蹙眉,冷笑,“话虽是如此,但是,在老太太的心里最重要的毕竟还是贾家。如今的贾家,急需用联姻来增强势力,而林氏的出身和样貌又都很‘不错’,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