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悌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祁镇急声回应道:“老祖宗怎么责罚孙儿都行,但绝不能杀樊忠!”

张太后怒喝:“你竟敢顶撞于我?!”

朱祁镇和张太后之间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几乎大吵了起来,眼看气氛越来越火爆,在场的旁人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一时都有些不知所措。

“太后请用茶~”忽然间,一个娇嫩甜糯的女娃之声瞬时化解了现场紧张的气氛。循声看去,只见一位气质清新脱俗的少女正端着托盘毕恭毕敬的立在张太后身侧。

一旁的通州知府钱贵忙上前作揖道:“禀太后,此乃小女玉英。”

张太后接过茶碗抿了一口,见眼前的钱玉英如此贤淑乖巧,心里的火气自先消了半截。

钱玉英适时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一犯错就得杀头,那还有谁敢做这个侍卫统领哟。太后您宽宏大量,就绕过樊将军这一次,相信樊忠和他手下人定会对太后感恩戴德,将来还不更卖力的在太子身边当差。”说罢还嗲嗲的问了樊忠一句:“你说是么,樊将军?”

钱贵见状荒忙阻止道:“玉英!太后面前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快快退下!”而后赶紧对太后解释道:“小女年少不谙世事,竟在太后面前妄言,还望太后恕罪。”

张太后听罢一阵大笑:“哈哈哈哈!钱贵啊,想不到令千金说得还头头是道的,你能有这么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真是福气不浅呐。好吧,看在钱府千金的面上,哀家就饶樊忠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着令将樊忠杖责一百军棍,以表警示!”

事后,樊忠带着满身伤痕回到了驿馆,虽说他一介武夫皮糙肉厚,但一百军棍也着实够受的。不一会儿,钱玉英带着金疮药膏走进了房间,亲自来为樊忠搽药。

就在樊忠千恩万谢之时,却见朱祁镇冲入房内,扑嗵一下跪在了樊忠跟前。樊忠见状大惊失色:“太子您这是作甚?!”

朱祁镇带着哭腔说道:“樊将军,祁镇给您赔罪来了!全是因为祁镇的缘故才使得樊将军受此连累,祁镇真是太不懂事了!”

樊忠听了感动得几乎热泪盈眶,他激动的说道:“殿下,能遇上您这样的主子樊忠就是死也值了!臣的性命是殿下您给的,臣今后必将誓死为主子效命,纵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朱祁镇进而又转向钱玉英说道:“多亏了姐姐挺身替樊将军求情,若樊将军因为祁镇而无端丧命,祁镇这辈子都难心安。祁镇谢过玉英姐姐!”

钱玉英花容大悦,她伸手拍了拍朱祁镇的脑袋,心中念道:“这小太子身为贵胄却能向下人认错,可见其胸襟广阔,将来定是个宽厚仁慈的好皇帝。”本就对朱祁镇颇有好感的她更是对其徒增了几分喜爱。

第二回完,请看下回:突如其来的皇位

三、突如其来的皇位

 张太后一行人在通州休整了几日,而后便准备要带朱祁镇、朱祁钰兄弟俩回京城去。经过这些时日的朝夕相处,钱玉英已对这两兄弟特别是朱祁镇感到恋恋不舍。

临行前,钱玉英将一个自己亲手缝制的香囊送给了朱祁镇,并嘱咐道:“见到此香囊就如同见了我,望今后你还能记得玉英姐姐。还有回到宫里后你要好好读圣贤之书,切莫再因贪玩而惹老太后生气了。”

朱祁镇将香囊贴身收起,含泪说道:“祁镇绝不会忘记玉英姐姐的,将来有机会我一定会回来探望姐姐。祁镇走了,姐姐保重。”

所有人马行装都已备妥,朱祁镇在宫人的簇拥下坐上銮轿,起驾回程。只见朱祁镇于銮轿上不住回望,不舍之情可见一斑。钱玉英于府邸门前含泪目送銮驾一路远去。

张太后终于带着两位皇子回到了京师,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开进紫禁城中。

离别数日后重回皇宫,朱祁镇不禁有些激动,多日未见自己的父皇和母后,他心中还颇有些想念。

然而刚一入宫门,朱祁镇就觉得宫中的气氛有些怪异。前来迎驾的宫女太监们个个低头不语,着实让人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压抑。

待朱祁镇一行人落了轿,负责迎接工作的老臣杨士奇先是例行公事的说了一番欢迎太后、太子回宫的官话,而后便开始吞吞吐吐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张太后见杨士奇这副腔调心中不知何故,便问道:“杨大人,您也七老八十的人了,有什么话就对哀家直说么,何必这般扭捏?”

杨士奇心想反正瞒也瞒不住,索性还是说吧。于是他小心翼翼的禀道:“老臣有一噩耗禀奏太后,请太后听了莫惊。”

张太后说道:“什么噩耗,难不成是皇上的哪个宠妃过世了?”

杨士奇哀叹道:“不是哪个妃子过世,是……皇上驾崩了~!”

张太后听了当即怒斥道:“杨士奇!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哀家面前口出如此大逆不道的戏言,你就不怕哀家我诛你九族么?!”

杨士奇哭诉道:“老臣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说这等戏言啊!”

张太后惊问:“哀家临走前皇上还好好的,这才几天呐,怎么可能出这么大的变故?!”

杨士奇回道:“臣等也是万分惊诧,太后刚走没两天皇上便突染恶疾,御医还来不及仔细医治,皇上就殡天了。太后、太子你们就晚回来一日,以至都没能见上皇上最后一面呐!”

“父皇~!”朱祁镇和朱祁钰听闻此消息顿觉五雷轰顶,兄弟俩哭喊着一路朝内宫奔去。

张太后则呆立了半晌,而后眼前突然一黑,当场晕厥。

明宣宗朱瞻基的突然病逝令朝廷上下措手不及,整个朝野顿时陷入一片迷茫与恐慌之中。因太子朱祁镇尚未成年,百官私下里争说太子年少不能为帝。而朱瞻基的几个胞弟也乘机造势散布各类谣言,称太后已考虑召某藩王入京承接帝位,其中以襄王朱瞻墡呼声最高。

此时的紫禁城已然成了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的角力场。

一日张太后御驾乾清宫,忽闻自己的两个侄子张晋、张升请求觐见,于是张太后便将二人召入宫内。

此二人皆张太后兄弟之子,身为外戚他们又各自与不同的利益集团有勾结。此番入宫,他们便是代表各自的利益方来当说客的。

张太后对张晋、张升此来的目的也猜出了八九分,于是她便开门见山的说道:“两位贤侄是为何人继承皇位之事而来的吧,你们有何意见尽管直言,哀家听着便是。”

听闻此言,张晋率先说道:“先皇在世时处事太过公私分明,我等外戚始终没有出头的机会。而今先皇离世,太子又过于年少,尚难以为万民之主,我看众藩王中唯有襄王殿下(指朱瞻墡)年富力强堪当此重任。且侄儿与襄王殿下颇有私交,若襄王能登上大位,今后我们张家人可有的是飞黄腾达的机会啊!”

而张升却说道:“晋兄此言差矣,襄王这个人私心极重,恐难以成为一代贤主。而太子年龄虽小,但其宽厚仁慈之风有口皆碑,何以说太子难当万民之主啊?且太子年幼反而是对咱张家人有利,其继位后必将事事听从太后吩咐,只要太后对其施加影响,我张家人何愁无出头之日。再说我等兄弟在襄王面前只是同辈人,而在太子面前咱哥俩好歹也算是他的长辈不是。”

张晋、张升在那唠叨了半天,却见张太后始终一言不发毫无回应,二人都觉着有些尴尬,便问道:“姑母,您倒是说句话啊。”

张太后这才缓缓答道:“你们回去吧,此事哀家自有安排。”

张晋、张升二人见自己的热脸贴了一回冷屁股,便识趣的告退了。临走前张晋说了句:“无论谁当皇上,关键是他要能让咱张家人得到实利,请姑母三思。”

面对眼前波谲云诡的乱局,张太后决定立即召见老臣杨士奇。

见了杨士奇,张太后问道:“先皇猝卒,生前又没能留下任何遗诏,致使当下形势纷乱。杨大人您作为三朝元老,对此有何看法?”

杨士奇答道:“太子虽未及弱冠之年,但其乃皇嗣正统,继承大位无可争辩。眼下各藩王竟纷纷觊觎皇位,倘有不测,危及宫廷。老臣受先皇厚恩,理应力保幼主,扶持国祚。”

张太后又说道:“但如今藩王势力已渗入京城,尤其是那襄王朱瞻墡,耳目爪牙遍布朝野,其势不容小觑。倘若其强行逼宫,又该如何是好?”

杨士奇说道:“现今宫中,说话最有份量的不就是太后您么。只要太后力挺太子继承大统,百官之中谁敢异议?若襄王敢有任何不轨之举,那就是图谋造反,太后可号令各地义军勤王,剿灭叛逆!襄王会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韪么?”讲到这杨士奇顿了片刻,继而缓缓说道:“扶太子登基只须太后一句话,除非……太后您私下还另有考量?”

张太后冷笑道:“哼哼哼,杨大人话中有话啊。哀家自入宫以来,历经仁、宣二位皇帝,从未有过半点私心。国不可一日无主,哀家这就扶太子荣登大位!”

翌日早朝,张太后携太子朱祁镇驾临奉天大殿。张太后指着朱祁镇高声谓百官道:“这就是新天子,年方十四,望诸卿全力辅助!”

百官群臣立刻伏地叩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声势之大,犹如山呼海啸。

朝毕,朱祁镇随太后回到后‘宫。张太后将五名德高望重的亲信之臣召入宫中,他们分别是:杨士奇、张辅、杨荣、杨溥、胡濙。

待五人到齐,张太后对众人说道:“皇上年少,需得力重臣辅佐。哀家任命尔等为辅政大臣,今后凡遇军国要务,悉付尔等裁决。”

五臣齐声诺道:“臣等定将全力辅佐吾皇!”

这时一旁的总管太监金英插嘴道:“太后的威信百官之中无人不服,今后太后何不亲自过问政务,如此亦能监督百官,提振朝纲。”

张太后当即斥责道:“休得乱言!太祖皇帝自立国之初就有成法,后‘宫不得干政。你这是要陷哀家于不忠不义么?”

金英见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忙自行掌嘴道:“瞧我这张臭嘴哟,奴才该死!”

杨士奇等人告退之后,张太后又专程派人召张晋、张升入宫觐见。

得到消息的张晋、张升不禁欣喜若狂,认为太后此番定是要给娘家的亲戚们加官晋爵,从此自己便可坐地升天平步青云了。

二人喜滋滋的进了宫,一心想着要向张太后讨赏。谁知张太后却厉声喝斥道:“张晋、张升!你二人勾结外势妄议朝政,扰乱朝纲,实乃国家社稷之祸害。京师重地绝不容尔等宵小在此兴风作浪,今哀家命你二人即刻离开京城,永世不得入京,否则便以谋逆之罪论处!”

张晋、张升闻之大惊失色,飞黄腾达的美梦瞬间破灭。二人灰溜溜的连夜逃离京城,从此再不敢返回。

公元一四三五年四月初九,朱祁镇的登基大典于紫禁皇城正式举行。

当日一早礼部官员先分别于天坛、先农坛和太庙施行隆重的告祖仪式,继而身着黄色衮服、头戴盘龙金冠的朱祁镇便在百官的注目下登上承天门城楼,双手合十行祈天之礼。最后皇帝进入奉天殿就座,接受百官的朝拜。

随即宣诏天下:设年号为“正统”,尊祖母张氏为太皇太后,母孙氏为皇太后,封弟朱祁钰为郕王。

看着身旁的司礼太监大声宣读着诏书,朱祁镇心中竟是百感交集。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登基,面对突如其来的皇位和日后未知的帝王生涯,朱祁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惶恐与迷惘。我能治理好国家吗,如此庞大的帝国今后又将会走向何方?

后来的历史证明,朱祁镇的登基正是大明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第三回完,请看下回:皇帝大婚

四、皇帝大婚

 少年天子朱祁镇懵懵懂懂般的登上了皇位,成为大明帝国至高无上的君王。有皇帝,就得有皇后。随着朱祁镇即将年满十六岁,皇帝的婚事也就进入了议事日程。

朝廷布告于天下,皇上选妃的消息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来自全国各地的名门闺秀纷纷云集京城,其中不乏当朝尚书、翰林的千金。这些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女们大都无限憧憬着入主皇宫后的美好生活,不仅能尽享荣华富贵,还可光耀自家门庭。但其中至少有一个人并不是出于这种动机而来,她就是通州知府钱贵的女儿钱玉英。

不久,正式的选拔工作便拉开了序幕。首先进行的是第一轮海选,由资深的宫人和女官对参赛选手进行初试,五官不正者、口齿不清者、神情呆滞者、体味异常者皆被淘汰出局。

而后再经数轮复试,那些步态不稳的、举止不雅的、性情乖戾的统统又被剔除。

如此层层筛选,折腾了好几天,最终只剩下十位优中选优所谓“秀色夺人”的佳丽得以被安排入内宫接受太皇太后等人的直接考察,也可算是进入最后的总决赛了。

只见佳丽们在宫人的引领下列队走入内宫大殿,之后便按身材高矮整整齐齐排成一行。而端坐于殿中的有张太皇太后、孙太后、首辅大臣杨士奇、帝师王振,当然还有皇帝本人。

这么多绝色美女让朱祁镇看得有些眼晕,却在忽然间有一个熟悉的面庞映入眼帘,使得朱祁镇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这张容颜依旧是那么靓丽娟秀清新脱俗,使人感到如此亲切和温暖,原来是玉英姐姐!'网罗电子书:。WRbook。'

钱玉英与朱祁镇四目相对,见朱祁镇兴奋得几乎坐立不安,钱玉英便朝他使了个眼色并轻轻努了努嘴。

朱祁镇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玉英姐姐这是示意自己要稍安毋躁,于是他便装作若无其事的继续正襟危坐于殿上。

按说这种情形要搁在现今,剩下的一切程序都可免了。十个相亲对象中竟有一个红颜故知,另外那九位姑娘就请你们先回家吧,我和玉英姐姐找个环境幽雅静谧的咖啡馆坐下来好好叙叙旧,接下来的事还不是水到渠成。

可在封建年代的当时,皇帝的大婚皇帝本人并做不了主,决定权完全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这些长辈手中,作为直接当事人的朱祁镇却只能在一旁观看。难怪小皇帝明明心仪钱玉英,但他只是抓耳挠腮的干着急,根本无法发表半点意见。

辰时正点,一声锣响,终极的考察被宣布开始。

首先由杨士奇和王振考问参赛选手,题目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回答此等概念常识对这些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的名门闺秀们来说并不困难,各选手在内涵修养上的差距尚未显现。

接下来由孙太后出题,题目三纲五常——君臣纲、父子纲、夫妻纲;仁常、义常、礼常、智常、信常。具体哪三纲哪五常无人不知晓,但当被问到对三纲五常精髓的理解时,参赛佳丽便开始有长篇大论泛泛空谈的,也有结结巴巴不知所云的,听得在座的评委们直皱眉头。

终于轮到钱玉英论述作答,只见她以平缓的语气侃侃而谈,那甜糯嗓音悠扬萦绕于大殿之中:

“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阴阳乃天地万物之根本,阴阳和则万物兴。具体的说,君、父、夫体现天之‘阳’面,臣、子、妻体现地之‘阴’面,天主宰地、阳主宰阴乃宇宙之根本法则。作为臣、子、妻必须服从于君、父、夫,这样才能达到阴阳和谐,使家庭和睦、国家兴旺。若反之,则阴阳失调,臣子不效忠君王、子女不孝顺父母、妻子不尊敬丈夫,如此必致国破家亡,祸乱四起!”

“孟子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三纲乃是方针,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及各等上下尊卑关系之基本准则。只知三纲不提五常,则三纲生硬。只讲五常不解三纲,则五常空泛。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正是因为有人伦纲常。为人处事,只有结合三纲五常之道,才为俊杰。”

钱玉英论述完毕,坐在对面的各评委无不频频点头并啧啧称赞,在他们心中孰优孰劣显然已见分晓。

看着面前这位既端庄秀丽又冰雪聪慧的钱美人,张太皇太后不禁面露喜色,她开金口道:“钱玉英,记得两年前哀家与你在通州曾有一面之缘。当时你仅一句话就说服哀家免了樊忠的死罪,足见你为人之机敏,今日哀家又见识了你的内修。钱姑娘如此秀外慧中,哀家很是钦佩。”

钱玉英笑答:“我区区一介民女,并无过人之处。只因曾与皇上有过一段机缘,小女十分仰慕皇上为人宅心仁厚。我此番入京并非为了追求荣华富贵,只求能终身陪伴皇上左右。皇上高兴的时候,我为其高兴;皇上烦恼的时候,我为其分忧;皇上累了,我给其安抚;皇上怒了,我给其劝慰。总之小女愿鞠躬尽瘁做好皇上的贤内助。民间男子尚须扛起养家重担,而皇上肩负着整个天下,身边怎能没有一个得力的知心人呢。”

听了此言,朱祁镇更是心潮澎湃,这等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媳妇不直接抱回宫去还等着干嘛?!只恨这大殿之中众目睽睽,实在不好意思动手。

张太皇太后瞥了一眼小皇帝,见他那悲愤的模样就已然看穿了他这份心思,遂决定最后考验钱玉英一番。

于是张太皇太后对钱玉英说道:“哟,你刚才的口气好似已经当自己是皇后了。咱们的这位皇上从小就不安分,哀家绝不能给他再弄个疯丫头,将来的皇后必须是个端庄贤淑的才女。因此哀家还想考考你的文采,我出一个上联,你得在一炷香的功夫里给我对出下联,还得对的工整对的好。你若能让哀家满意,则哀家必力挺你做皇后。若对不出或对的不好,那皇后的人选哀家可就另行考虑了。怎么样,你敢应么?”

钱玉英气定神闲的回道:“请太皇太后出题。”

张太皇太后说道:“听好了,哀家的上联是:落花流水随花落,落尽春华,花无言,随缘。”

此联一出众皆愕然。

普通对联的上下联各不过七字,长的一般也不超过十一字。而太皇太后出的这幅上联竟有十六字,顶得上人家一整幅上下联加横批,且相同的字反复出现于上联中。该联的难度可谓是骨灰级,若是让朱祁镇的老师王振来应对,就是想破他的脑袋也无法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对出什么好词。

朱祁镇和在场的众人无不为钱玉英捏着一把冷汗,心中抱怨太皇太后这分明是在故意刁难。

而钱玉英听完题后便双目闭合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一炷禅香燃成灰烬。大太监金英一声高喝:“一炷香时刻已到~!”

众人皆将目光投向了钱玉英,只见她缓缓的睁开双眼,说道:“太皇太后的上联是:落花流水随花落,落尽春华,花无言,随缘。我对的下联是:枯草迎霜由草枯,枯尽冬寒,草不语,由命。”

张太皇太后听了当即喝彩道:“妙啊!落花对枯草,随缘对由命。所谓随缘不就是任由天命么?好词!”

听到太皇太后如此评价,一旁的朱祁镇无疑深深舒了一口气。

一番夸赞后张太皇太后随即在宫人的搀扶下回向寝宫而去,一路走还一路念叨:“好词啊!好词!”

大太监金英跨步上前使劲甩了一下手中的拂尘,大声宣布道:“今日殿试已毕,请各位佳丽退场~!”

到此轰轰烈烈的皇帝征婚活动宣告结束,至于最后的结果,所有人都已是心照不宣。

三日后,册封钱玉英为皇后的诏书正式下达。

正统二年五月十九是个黄道吉日,这天皇帝朱祁镇与皇后钱玉英的结婚大典在万民欢腾普天同庆的氛围下隆重举行。

迎亲队伍由杨士奇担当正使,英国公张辅和户部尚书王佐为副使。三位皇家使者率领着仪仗大队浩浩荡荡的来到通州,司仪将放置着皇后册宝(结婚证书)的龙亭抬至钱府门前,由正副使者行发册奉迎礼。

一番繁琐的程序礼节过后,就见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着真红大袖祎衣红罗长裙、肩披红褙霞帔的钱玉英被大批宫人簇拥着走出府邸。在回身对父亲钱贵行了最后一个叩拜礼后,钱玉英坐上銮轿,向京城进发。

一片喧天鼓乐声中,钱玉英在文武百官和内外命妇的叩头拜迎下被送入紫禁城内,正式成为大明天朝的皇后。

坐镇紫禁城的朱祁镇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婚妻子,当晚洞房花烛,两位新人相会于深宫楼阁中。

朱祁镇拿出那只他珍藏了两年的香囊对皇后钱玉英说道:“玉英姐姐你看,你送我的这只香囊这些年我一直藏在身边。睹物思人,每每看到此囊我心中都会泛起对姐姐的思念。如今我们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将再也不用受这相思之苦。”

看到自己送出的定情之物被爱人如此珍藏,钱玉英不禁花容大悦,遂娓娓细声道:“我就知道祁镇你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子。将来你治国,我齐家,你我协力清平天下。你可一定要做个有道明君,而我作为皇后也会时时督促皇上发奋图强。努力呀祁镇,姐姐相信你定会成为像唐太宗那般的伟大帝王!”

朱祁镇笑言:“我是唐太宗,你就是长孙皇后!”

说到这二人相视而笑,遂宽衣就寝,情意绵绵。

在明朝历史上钱皇后的贤良确可与唐朝的长孙皇后相及,但朱祁镇远不是唐太宗。幸福的小俩口此刻绝不会预料到日后发生的那场劫难,到时二人将上演一段明代宫廷史上最为缠绵凄美的爱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