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美食-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卖早餐一个月有那么赚钱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游走摊贩租不起门面,推个小车车就开卖了。

    “你确定要报这么多?”工作人员问道。

    “有什么不妥吗?”饶名扬追问道。

    “没有什么不妥,但你下个月营业额就要以这个为基础缴税了。如果下降明显,我们就会去你店里走访调查的。”

    “没问题,现在这个生意也是上个月刚开始的,所以营业额不多,下个月营业额只会更高,不会下降。”

    “嗯,那就没问题了。不过,你到底卖的什么早餐,这么高的营业额?”

    “就是酥肉绿豆粉啊!”

    “你骗人吧,酥肉绿豆粉能卖这么多钱?”

    这时,旁边的刘青山就插话道:“你不知道吧,饶老板的酥肉绿豆粉是卖的100元一碗,当然就能一个月卖十万块的营业额了。”

    工作人员恍然大悟,笑道:“饶名扬酥肉绿豆粉,原来是你哦,那一个月卖十万块还真不多!我听说你昨天还拿了湄谭县名优小吃评选的一等奖,恭喜啊!”

    饶名扬谦虚道:“谢谢!”

    这工作人员又说道:“既然你营业额这么高,也有名气了,我建议你还是申办一个餐饮公司吧,聘请专业会计做账,就不要这么估算了,不规范。”

    “有这个想法,但还没有付诸实施,过段时间再说。先把上个月的税办了吧。”

    随后,工作人员根据饶名扬申报的营业额核算了一下,让他交了3000多块钱的税。

    饶名扬交了钱,拿到了交税凭据后,也是松了一口气。这下,就不怕有人举报了。

    然后,饶名扬就离开了税务局,到菜市买了点菜就回家了。

 第31章 一背篓的鸡枞菌

    回到家,饶名扬开始做午饭。

    正在饶名扬切菜的时候,外面店里突然传来一阵大声说话的声音:“嫂子,你看我这个三把菇,还没长开呢,品相多好?500元一斤价格太低了,起码800元。”

    “800元一斤太贵了,我们是长期收、大量要,肯定不能像你们零卖的那么贵。”

    “那500元一斤也太低了,我听说你们开出的价格是500——800元。显然,800元一斤就是为我这样品相最好的三把菇开的价格。”

    “你这个也谈不上品相最好啊,有几朵还是长开了的。”

    “这几朵最多算伞骨朵大了一点,哪有长开?”

    听到这些话,饶名扬就知道,有人捡到三把菇来卖了。

    这几天,田文英已经帮他陆陆续续收了十多斤三把菇了。而且随着他高价收购三把菇的名声越传越远,很多县城其他方向的乡民也捡到三把菇就直接跑他家来了。

    因为他开的价格很公道,乡民们捡到三把菇拿到街上去走街串巷也就这些价格,还不如给饶名扬家送过来,也免得跟别人一串两串的讨价还价。

    因此,每天都有人捡到三把菇送过来卖。但田文英可不像饶名扬这么好说话,总是要讨价还价一番的。

    饶名扬赶紧洗了一下手,擦干后也来到了杂货店里。

    然后,他就看到一个不认识的、40多岁的大妈和一背篓的三把菇。

    看到满满一背篓的三把菇,饶名扬大吃一惊。

    以前虽然有听说过运气好的人,可以一次捡到几百朵三把菇,要用背篓、箩篼等大容积的东西装,然后论斤卖。

    但他活了20多岁,却还没见到过运气这么好的人,今天算是见识了。

    母亲田文英还在跟那大妈讨价还价,饶名扬已经凑近看起了三把菇的品相。

    仔细看了一下,饶名扬发现上面的三把菇确实品相很好,但中间往下的,似乎有一些伞骨朵比较大了,不知道有没有长开。

    于是,饶名扬就对那大妈道:“阿姨,你这三把菇太多了,下面的看不到,我们找东西腾出来看看下面的再定价格,如何?”

    田文英一听,顿时点头赞同道:“对啊,看看下面的再说。”

    那大妈却脸色变了一下,但买主已经这样说了,她就无法坚持说不准看了,不然还不更引人怀疑啊。

    于是,饶名扬就找了一个簸箕,将上面的三把菇捡起来放到了簸箕里。

    腾了一半出来后,饶名扬和田文英就发现,背篓下面的三把菇不仅有很多长开了,而且也被压坏了一些,绝对谈不上品相上佳了。

    事实面前,那大妈也无法说她的三把菇是品相最好的了。

    但是,她这些三把菇大部分都还是很好的,大家讨价还价商量了一会儿,定了600元一斤的价格。

    用秤一称,足足6斤3两,3000多元钱。

    饶名扬高高兴兴的付了钱,那大妈也喜笑颜开的收了钱,说回去给他宣传宣传。如果他们村有人找到三把菇,也叫他们卖到饶名扬这里来。

    饶名扬道了谢,就目送大妈离开了。

    等那大妈离开后,田文英就带着点忧虑的神色向饶名扬问道:“这几天,收三把菇都花了1万多块钱了,后面肯定还有很多,你本钱够不够啊?而且,收这么多,你的生意如何?以后能不能卖出去啊?”

    饶名扬笑道:“妈妈你放心,本钱没问题,上个月我赚了四五万,收三把菇够了。再说,明天又要开始营业了,钱只会越赚越多。所以,三把菇只有嫌少,没有嫌多的。至于销路问题,就更不用担心了。三把菇的出产季节马上就要过去了,然后就要明年7月份才开始有了。今年的这些三把菇我们晒干了存放好,有一年的时间来卖,绝对没有问题。”

    田文英点了点头,道:“那好吧,你自己考虑清楚就行,我就继续帮你收。你先看着店,我先把这些拿到楼顶去晒着。”

    饶名扬点了点头,接过钱包看起了店,田文英则把这几斤三把菇拿到楼顶去晒着了。

    中午,饶德信夫妻俩吃着饶名扬弄出来的午饭,不由大点起头,说饶名扬确实厨艺大涨,炒的菜味道已经跟田文英差不多了。

    要知道,田文英可是已经炒了几十年的菜了,饶名扬能有这个水平,饶德信夫妻俩已经觉得很惊讶了。

    下午,饶名扬又去重新打了两张价目表,拿到店里贴到了两边墙上,说明了他开始供应升级版酥肉绿豆粉,价格200元一碗的信息。

    除了价目表外,饶名扬把那块装裱好的2016年湄谭县名优小吃一等奖的奖框也挂在了饶德信给他做的那张彩印广告旁。

    饶名扬酥肉绿豆粉的简介广告旁,挂着这么一块湄谭县名优小吃一等奖的奖状,顿时显得上档次了一些。

    起码,第一次进来的食客看到后,会觉得饶名扬酥肉绿豆粉能获得这个一等奖,肯定有独到之处,掏一百两百尝一尝也是可以接受的。

    然后,饶名扬就哪儿也没去,在家休息了一天,养精蓄锐,明天又要开始早起开店了。

    9月2日,饶名扬天没亮就起床了。

    卖早餐就是这样,别人还在梦中的时候,自己就得起床,去店里做准备工作了。不然,就赶不上上班吃早餐的人群高峰期了。

    先到菜市买了新鲜的小葱,再赶到店里,没过一会儿韩芹就来了。

    “老板,我来了!”

    “嗯,那你先切酸菜吧。”

    饶名扬吩咐完后,就开始亲自熬鸡汤了。

    现在有了两个版本的绿豆粉,饶名扬就需要熬两锅鸡汤了。但三把菇的数量很少,敞开了卖是不行的,那样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将家里的三把菇全部消耗殆尽。

    因此,饶名扬准备对升级版的绿豆粉进行限量供应。三把菇鸡汤他只熬了10公斤,每天25碗,卖完就没了。

    随后,订购酥肉、绿豆粉,安排韩芹切酥肉、切葱,饶名扬确实感觉轻松了许多。

    有个人帮忙,许多事情都可以交给服务员,他不必亲自动手了,他只要做好最重要的熬高汤就行了。

    快到7点钟的时候,一个没见过的客人在门口张望了一会儿后,走了进来。

 第32章 市级评选准备工作

    看到有人进门,饶名扬就上前招呼询问道:“欢迎光临,吃早餐么?”

    这位穿着西装领带,一副成功人士模样的中年人点了点头,道:“嗯,你这有什么吃的?”

    这是一位新顾客,似乎连饶名扬店里是什么情况都完全不清楚。

    饶名扬就往墙上一指,笑道:“我这里目前专卖酥肉豆浆绿豆粉,这里是我前两天刚获的奖,还有关于我的酥肉绿豆粉的介绍,你看看。”

    “嗯!”

    中年人点了点头,然后,他就盯着饶名扬那块醒目的奖框奖状看了起来。

    “湄谭县第三届名优小吃评选一等奖,不知道好不好吃!”

    这个中年人笑着看完了饶名扬奖状上的文字,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又看起了饶名扬父亲饶德信给他制作的喷绘广告。

    “最贵最好的绿豆粉、纯天然散养土鸡熬制的高汤、鲜香酥软的酥肉,有没有这么好啊?”

    中年人一边看一边嘀咕道。

    然后,当他看完介绍文字,看到最后的价格的时候,却吓了一跳,本来是低声嘀咕的声音顿时大了起来:“100元一碗?老板,你写错了吧?”

    一听这个,饶名扬就知道,这个人是完全没听说过他的酥肉绿豆粉的,否则不会这么惊讶。

    于是,饶名扬就解释道:“你没看错,就是100元一碗。而且,这还只是经典版的,就是我做出来的第一款酥肉绿豆粉。还有升级版的,200元一碗。”

    中年人连连摇头道:“太离谱了,竟然还有200元一碗的绿豆粉。”

    饶名扬肯定道:“这个就看你的选择了,我的酥肉绿豆粉味道还是很好的,吃过的人没有哪个说不值这么多钱的。”

    中年人呵呵一笑,道:“没有一个人说不好吃?老板你牛皮吹过了哦。”

    “这个可真不跟你吹,只要你尝尝就知道了。”

    “这么贵,万一不好吃岂不上了你的当了?”

    就在两人闲扯的时候,一副OL丽人打扮的周娴莹又走进了门店,向饶名扬喊道:“名扬,快给我煮碗升级版的。昨天你不开门,害得我想了一天啊!”

    饶名扬笑道:“马上来!”

    然后,马上就回到厨房,给周娴莹煮起了早餐。

    那个中年人则犹犹豫豫的向周娴莹打听,饶名扬的酥肉绿豆粉到底好不好吃,值不值那么多钱。

    他说他不缺钱,一两百块一碗的早餐吃得起,但他不想当冤大头。

    周娴莹一听,自然很肯定地向他说饶名扬酥肉绿豆粉绝对物超所值,味道独步天下,不会让他觉得花了冤枉钱。

    然后,等饶名扬将周娴莹的早餐煮了出来,周娴莹很不淑女的、一副享受的表情开始吃了起来后,这个中年人才拿出了决然的心态,对饶名扬道:“老板,也给我煮一碗你这个升级版的,我也试一试,看你是不是有这么好吃。”

    “绝不会让你失望。”

    几分钟后,当他开始吃到饶名扬煮出来的绿豆粉后,就彻底被征服了。

    “太好吃了,没想到,湄谭竟然有这么好吃的绿豆粉。”

    然后,他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几分钟后,这个客人满意的付了钱离开,周娴莹也向饶名扬告别,上班去了。

    然后,饶名扬就发现,除了以前的老顾客外,今天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新顾客,就跟开门的第一个客人一样。

    不过,除了第一个啥都不知道的客人外,其他新顾客都是看了新闻或听说了饶名扬酥肉绿豆粉的名声才来的。

    而不管是老顾客还是新顾客,进了店都会盯着墙壁上的湄谭县名优小吃一等奖的奖状看一会儿。

    然后,饶名扬用来征服评委的升级版酥肉绿豆粉,也不出意外的被食客们早早的就点完了。

    尽管价钱高达200元一碗,但也挡不住这些吃货品尝美食的心。

    通过大家偶尔谈论流露出来的口风来看,许多新顾客都是看了新闻或听说了饶名扬绿豆粉在美食节上的名声后跑来一饱口福的。

    到下午收摊的时候,不仅20多碗升级版绿豆粉卖完,经典版绿豆粉也卖了差不多100碗,已经是原来销量的两倍了。

    看来,参加美食节和名优小吃评选,确实是一个正确无比的决定,大大的扩宽了客源和销量啊!

    这样,就更坚定了饶名扬好好准备,争取在市级评选和省级评选上也获奖的决心。

    市级和省级的名优小吃评选是真正的比赛评选,没有像县级一样,还附带了一个美食节。

    而且,这两级的评选没有观众,也没有企业家客串的评委,全是几十名真正的美食家来打分进行评选。

    当然,级别高了,待遇也更好了。

    据说,市级名优小吃评选是全程录像,剪辑后会在市电视台进行反复专题播放的,不再像县级一样只放几分钟的新闻就完了。

    省级评选,就更逆天了,除了会进行现场直播外,还要对获得一等奖的美食进行专题拍摄,然后加入到黔州省的旅游宣传视频中,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而且,这两个高级别的评选,不光发奖状,还有现金奖励的,而且数额不菲。

    因此,饶名扬需要更精心的准备,排除所有意外,确保自己一路获胜。

    市级名优小吃的评选定在9月15日。

    还有十多天的时间给饶名扬进行准备。

    于是,从9月2日开始,饶名扬就在为参加尊义市名优小吃评选做准备了。

    从湄谭县到尊义市区有七十多公里,1个多小时的车程。饶名扬是去参加比赛的,自然有许多工具食材要带,做班车就不方便了,必须要有专车接送。

    跟表哥田老三联系了一下,田老三对这事很上心,当场表示9月15号那天,由他亲自送饶名扬去尊义,比赛完了后再送他回来。

    车子的事情解决,还有就是最主要的食材,绿豆粉的保鲜问题了。

    湄谭距离尊义这么远,自然不可能到比赛的前一刻才叫王家作坊送过去,只能自己一起带上去了。但这个保鲜问题,就必须要解决好,不能出现意外。

 第33章 市级名优小吃评选

    9月2日重新开始营业后,饶名扬的生意比参加美食节前暴涨了两倍多,每天销量达到了100多碗。

    除了每天限量供应的20多碗升级版绿豆粉被卖得精光外,100元一碗的经典版绿豆粉每天也要卖100多碗。

    但是,日销量翻倍,饶名扬却比原来要轻松了很多。在韩芹逐渐熟悉了厨房工作后,饶名扬除了亲自熬汤外,其他的活基本上都交给了韩芹。

    每天煮100多碗汤粉的工作量,相比其他早餐店每天卖几百碗、忙得脚不沾地的样子,韩芹还是算轻松的,能承担下来。

    而且,真的忙起来的时候,饶名扬也是会帮忙的,不会让韩芹一个人干。

    厨房里大多数的活交给韩芹后,饶名扬就是负责熬汤、收钱、买食材,确实比以前全部自己一个人忙碌要轻松了很多,有点老板的特权了。

    店里每天几千元的纯利润,也让饶名扬的本钱越来越雄厚了,收购三把菇更是毫无压力。而家里收购三把菇的名声也越传越远,田文英收到的三把菇也越来越多。

    当然,饶名扬店里也打了广告的,也有人拿着三把菇找到了店里,卖给饶名扬。他都来者不拒,只是价格差不多,都买了下来。

    而那些亲眼看到饶名扬买三把菇的食客,就知道饶名扬的升级版高汤确实是用三把菇来熬的,对升级版酥肉绿豆粉更是趋之若鹜。每天不到中午12点,20多碗升级版绿豆粉就卖得精光。

    9月5日中午,饶名扬刚收了两个客人的钱,送出门后,就见表哥田老三出现在了店门口。

    饶名扬马上招呼道:“三老表,来了啊?进来坐,没吃午饭吧?我叫韩芹给你煮一碗绿豆粉尝尝。”

    田老三一边打量店里的布置和墙上的喷绘广告、奖状,一边点头道:“今天公司不忙,就过来看看,确实没吃饭,给我煮一碗尝尝吧。”

    饶名扬点点头,一边去给表哥倒豆浆一边向厨房里的韩芹打了个招呼,叫她煮两碗升级版的绿豆粉出来,正好他也当午饭吃了。

    过了一会儿,韩芹煮了两碗粉端出来,放到了两人面前,饶名扬就招呼田老三品尝。

    田老三点了点头,拿起筷子把粉和佐料拌好,夹了几根翠绿的绿豆粉送入口中,咀嚼了一下。

    然后,田老三就突然加快了动作,快速的嚼了几下,就把嘴里的绿豆粉全部吞了下去。

    第一口粉吃下去,田老三就抬头对饶名扬竖大拇指道:“名扬,你这个绿豆粉太美味了,我还以为只是比一般的早餐店好吃一些,没想到这么好吃。”

    饶名扬呵呵一笑,道:“那是,不好吃我敢卖200元一碗么?”

    田老三点了点头,不再说话,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

    一碗粉吃完,韩芹把碗收走后,田老三喝了一口热豆浆,然后对饶名扬感叹道:“名扬,真没想到你这个绿豆粉这么好吃,难怪卖这么贵,也能获得唯一的一个名优小吃一等奖。我也算各种山珍海味都吃遍了的,却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美食。就凭这绝活,你将来比我有本事。”

    饶名扬道:“那怎么可能,你做的都是大生意,我还要你帮助呢。”

    田老三笑道:“我那建筑公司,也就那样了,赚两个辛苦钱。现在我还能帮你一下,过两年,恐怕我这点家底就不够你的零头了。”

    饶名扬连忙摇头,说表哥言重了。

    接下来,两人就讨论了几句,饶名扬透露了不跟他借钱,但想让他入股、一起开店的口风。

    田老三亲口尝了饶名扬的酥肉绿豆粉,确实味道绝美,也是信心大增,对入股自然不会反对。

    不过,现在不是谈话的时候。一个是饶名扬的省级名优小吃认证还没拿到,另一个就是这店里不是谈这些话题的地方。

    于是,再有食客进来点餐的时候,田老三就告辞了,约定等饶名扬拿到省级名优小吃认证后大家再仔细商量一下开店的事情。

    接下来,除了每天店里的生意外,饶名扬就在做参加市级名优小吃评选的准备。

    尊义市第三届名优小吃评选大赛定于9月15日在尊义厨师培训中心举行,厨具和油盐酱醋等基本佐料由培训中心提供,但选手独有的食材就要自己带过去了。

    比如饶名扬,他参加名优小吃评选的升级版酥肉绿豆粉,王家作坊的绿豆粉、酥肉、长汀河田鸡、高汤精华粉、三把菇(鸡枞菌)等食材就都要他自己带过去了。

    高汤精华粉不用说,用的时候再拿出来也没关系。三把菇是晒干的,不怕变质。长汀河田鸡是闽南省厂家急冻好的,也不用担心。

    这些东西都可以提前带过去,只有绿豆粉和酥肉,需要考虑保鲜的问题。因为,主办方需要参赛选手提前一天,也就是在9月14日报道,然后他们要根据选手的小吃品种安排参赛的教室、厨位问题。

    因此,饶名扬要提前考虑好绿豆粉和酥肉的保鲜问题。

    这两样食材,他是不能头天一起带过去,然后第二天拿出来煮给评委们吃的。要是被评委们尝出来,就要丢印象分了。

    尊义市区距离湄谭县有八十多公里,车程1个多小时。如果饶名扬家里有车,那他可以叫父亲9月15日当天早上给他送过去的。可惜,他家没有车。

    想了想所有有车的亲戚中,其他人不是在政府单位上班就是在私企打工的,时间都不自由。也只有田老三,自己是老板,没人敢管,似乎时间自由一些。

    于是,饶名扬就打电话给田老三,问他有没有时间,在9月15日市级名优小吃评选的当天早上,给他送新鲜的绿豆粉和酥肉去尊义厨师培训中心。

    田老三自从尝过饶名扬的酥肉绿豆粉后,就对这个表弟的酥肉绿豆粉信心大增,觉得饶名扬获得省级名优小吃认证毫无问题,更别说市级评选了。

    加上饶名扬还邀请他以后入股一起开更大的餐厅赚钱,田老三自然大力支持,表示没有问题,9月15日早上从湄谭买了新鲜的王家绿豆粉和酥肉给他送过去。

 第34章 通过初选

    时间慢慢流逝,快到了参加尊义市名优小吃评选的日子。

    期间,饶名扬的累计成就点已经超过4000,成就点余额也超过1000,他又进行了一次抽奖。

    不过,这次饶名扬就没抽到什么好东西了,只抽到了一本《厨房管理》技能书。

    《厨房管理》没有级别,也无法升级,只能让饶名扬更加合理的安排厨房的布局、工作、管理员工,只能说聊胜于无了。

    9月14日,饶名扬的门店再次关门歇业,他和韩芹带上要参加比赛的食材,来到了湄谭县文化局。

    市级名优小吃评选大赛由各县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名优小吃参加,每个县的文化局牵头组织,前往市厨师培训中心参赛。

    文化局包了一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