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下一旦破诚,他们这些汉军就会成为大宋朝廷子民的诺言,这样一来使邱云节制的兵马几乎达到一个军的规模。

第十镇七千兵马很快抵达元成县,在宣武第二军的配合下并没有费太大力气就扫清了城外几个薄弱的观察据点,大军开始了对元成县城垣的进攻。由于第十镇多是原金军汉军将吏,没有被发配到牢城营,能够为朝廷效力本就提升了不少士气,再加上军中许下诺言,破城之后他们就是朝廷正式禁军将吏或是朝廷子民,并有着给予耕地、耕牛、耕具的许诺,阵亡后按禁军抚恤给予家中人钱粮,他们自然拼足了劲头要打下整个元成县,一个个嗷嗷叫地拼红了眼。

第七十六章

邱云选择了北壁做为进攻的重点,集中了四千人分成三队轮番攻打,有时候架设云梯直接攻城,有时候是发射砲石、火箭对城内进行杀伤,然后再由小队步军对城上进行骚扰。他之所以能够把兵力全部压上来而没有后顾之忧,就是在于王孝仁派遣三千兵马在外围支援,即便是张成能够冲出来打个反击,那他的近千马军和王孝仁的三千援军也有足够的兵力消灭敢于出城的金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怕金军不出来。

但连续四天的进攻仍然不能撼动元成县县城,第十镇将吏伤亡近千人,邱云大为恼火却又干看着高大的元成县县城无可奈何,毕竟元成是大名的治城,出了名的军事重镇,岂能是轻易被攻破的,当王孝仁亲自前来看他的时候,他正在前方督战,令王孝仁没奈何只好到了元成县北壁外找他。

“师兄——你真让兄弟好找啊!”王孝仁远远地望见邱云骑在战马上,正在对一名营指挥训话,他当先让卫队等候,自己一人和挚旗拍马上前,当勒住战马缰绳后笑呵呵地道。

邱云远远地看到了王孝仁过来,连忙给营指挥说了几句后打发了他,当王孝仁到了身边才道:“坤道——来此何事?”

王孝仁一面控制着狂躁的战马,一面道:“师兄——这元成县县城关防还要多久才能拿下来?”

邱云脸色顿时阴郁下来,他转首直盯盯地望着正在城下对城头射击的宋军将吏,木讷着脸道:“难说——城内毕竟有整整一个万夫队,少说也有五六千人,再说元成县是大名治城,城内人口众多、关防坚固,急切间难以攻下。”

王孝仁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道:“元成县县城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王帅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这话说得有点不合适宜,尤其是从王孝仁嘴里说出来更不合适宜,邱云的脸色变的更加难看,也不看看他手中那些兵力,想大名做为大宋白余年行都,现有是金国前方重镇,关防修建的非常完善,万余人的部队要打下它本身就是个奇迹,短期内拿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沉声道:“就凭这点新附散员兵马,连禁军最基本的装备也很少,就指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一个大郡坚城,王帅似乎有点太性急了。”

王孝仁见邱云脸色不贾,口气也变的生硬,立即意识到自己的话说得的确是太过份了,连忙道:“只因北帅的主力大军即将北上,王帅的意思是及早控制大名全境,彻底割裂河北东西路金军的联络,也算是咱们两军为北帅和高帅扫平了障碍。”

“那也不能不拿这些弟兄的命来死拼……”邱云不满地斜了王孝仁一眼,口气生硬地道:“虽说这些都是新附散员兵马,但他们既然已经归附,那就是朝廷的将吏,怎能不把他们当自己人看呢?”

王孝仁默然不语,他知道自己这位师兄看是勇猛无比、果断狠辣,其实却是处事讲究,对于自己人心地非常仁慈,对部下将吏爱护有加,要他在一个没有十分必要攻陷的城池上不顾一切地投入将吏攻取,实在是勉为其难,还有可能激起邱云的怒火。他虽然心中不悦,但再怎么说自己也是师弟,不能在或可或不可的事情上把事情做坏了,当下脸色唧唧地道:“王帅也是为大局着想,拿下几个县城和控制整个大名意义远远不能比,有了大名在手,北帅和高帅的两路主力大军的侧翼就会有了保障,金军的外围防线很快就能被攻破,到那时燕山就近在咫尺了!”

邱云脸色仍然阴沉沉的,但他不能否认王孝仁说的不错,如能控制整个大名府,对于打破河北东西路金军防线是有绝对的好处,整个大名也能够成为两支主力部队的侧翼掩护,尤其是对岳飞的北侍军主力部队而言,大名掌握在宋军手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他在犹豫片刻后,猛然道:“坤道——你来的正好,此处军务由你节制,为兄亲自率死士登城,今日不拿下元成县我邱云誓不生还。”

“师兄万万不可……”王孝仁大惊,连忙道:“师兄身为第十镇镇将,岂可贸然行险登城?”

“由你来节制便可——”邱云根本不给王孝仁说话机会,他对身旁的中军卫卒高声道:“传我将令——速送自第十镇各营指挥、队将,自此时起本镇一切攻防进退暂由宣武第二军指挥使节制,本将率死士登城,如有违抗宣武第二军指挥使金紫剑奔马贯日将旗者,一律军法处置。”

“师兄万万不可造次——”王孝仁有点急了,在双方兵力大致相等的情况下,邱云率队攻城岂不是自寻死路,他可不想自己背负了结构邱云阵亡的骂名,于是连声劝阻邱云不要莽撞行事。

“虽然你是指挥使,但我是你师兄——这次听我的……弟兄们——跟我来——”邱云大吼一声,纵马向前方奔驰。

王孝仁就是想阻拦也来不及了,何况他也明白自己根本无法劝回邱云,不由地大骂自己混账,干嘛哪壶不开提哪壶,刺激邱云往火坑里跳。但既然到了这步田地,他只好硬着头皮大声传令道:“速速知会各部将校,听从本帅节制,第十镇左右营立即集结准备接应,传令宣武第五镇火速前来北壁支援。”

无论如何他的帅令是否是正确的,邱云是亲自披甲执锐不假,如果能够登上城头没有后援只能白白丧命,即使是千难万险,有了大军在后方接应,总是能够多出几分胜算和几分生还的机会。

正当王孝仁仓促间调兵遣将之际,邱云已经纵马来到了前方正在等待替换正在一线和城上金军对战部队的营所将吏,他纵马来回两圈在马上高呼:“本将将亲自率第十镇勇士们登城,今日不是元成收复、就是我邱云埋骨此处,哪位壮士敢于随本将夺城,向前站来。”

一营上千将吏面面相嘘,大家都明白这时候攻城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十有八九要命丧城下,即便是有一线生机能够活命,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这种牺牲倒底值还是不值?很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毕竟关乎到身家性命,没有人愿意仓促把这条命交出去,活着不是挺好吗!

邱云见大家寂静无声,竟然没有一个人响应,他心下好生恼火,胯下马来走到他们面前,冷冷地环顾这些躲避他目光的将吏,再次高声道:“各位若是吝惜性命,那本将亦是不会勉强,谁不愿随本将而去,留在第二波攻城队伍中亦可。本将也没有什么大道理给你们讲,只有一句话,听不听进去随诸位了!我邱云这一生中只有一位夫人,当年就在郓城之战,女真人破城掳掠,我那夫人不屈投河而亡,所以多年来我的愿望就是要杀光这群欺凌汉人的金军,你们中在不久前也属于我痛恨的金军,但我也知道你们这些河朔汉家子都是受女真人欺凌,无可奈何才被强征入伍,这也是当时你们能够活命免除苦役的缘由。对面城中守军多半也是汉军,只要他们投降一样和你们一样,我只杀顽抗到底的杂汉和女真人,就是我一个人也要去夺关防,话尽于此。”

他说罢,一双炯炯有神地眼睛狠狠地瞪着面前的将吏,仿佛要把他们的心给射穿了。

诚然,邱云说的很自我,没有任何国家大义,但他的话却一点点地激起了面前这群降卒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愤怒之火,他们中很多人都有和邱云相同的遭遇,或者是妻儿、或者是父母,邱云的遭遇引起了他们内心的共鸣,有些人的眼眶已经红了,有些人紧紧咬牙眼睛中喷出愤怒的火焰。

“太尉既然不惜命,小人何敢怜惜这条贱命……”一名忠士向前跨出一步,额头激愤的青筋暴起,目光中尽是愤怒的火焰。

第七十七章

邱云面如冰霜地瞪着这名忠士,目光中闪烁着感激和激情,他慢慢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好汉子——有种!”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有了第二个就会有下一个又下一个响应的声音,随着大伙胸中的怒火被点燃,陆陆续续数百人叫嚷着出列,纷纷要求和金军决一死战,有些人还诉说着家人的不幸,有些人在高声怒吼报仇雪恨。

“好——咱们从这时起就是生死与共的弟兄了,待会满饮壮行酒,弟兄们就杀上去,要狠狠的杀、不留任何情面,凡是手中有兵仗的一个不留,为咱们的父老兄弟复仇——”邱云眼眶中闪烁着兴奋的目光,望着这些被激发血性的男儿,看他们那股子令人胆怯的仇恨,他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王孝仁已经部署好了一切,他亲自前来为邱云壮行,抬来一坛坛上好的美酒、一筐筐烤熟的羊肉、猪肉和牛肉,三百名死士围成一团坐在地上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一通,他们放声大笑,一面大口吃酒、一面大啖烤肉,着实令一旁的将吏在惊秫之下又咽了不少口水,但没有几人感到自己能吃这份酒肉。

王孝仁脸色庄重地望着这些毫无顾忌甚至有些张狂的将吏,并没有一丝不满的心思,毕竟这些死士已经把命交出来了,或许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顿,对他们的吃相和放肆还能有什么苛求,就让他们毫无顾忌地痛快一次吧!他盛了慢慢一碗酒,走到邱云面前,沉重地道:“师兄——且吃了这碗壮行酒,前面的事就拜托了!”

邱云沉沉地一笑仰首一口引了这碗酒,毕竟死对于任何人都不是能够轻松面对的事,尤其是即将面对死亡的前奏,更是令人心情沉重,他同样也不能免俗。

王孝仁端着酒坛子又为邱云满上一碗,他没有说话,现在说什么都是屁话,他也感到刚刚自己多说了一句,让邱云痛痛快快地吃上几碗酒比说什么都强。

“弟兄们——吃饱喝足了吗?”邱云在连饮六大碗烈酒之后,已经有些面色潮红,他也不理会王孝仁,端着满满一碗酒转身走到众位死士面前。

“太尉——弟兄们吃饱了……”

“该上去了吧……”

邱云瞪着眼睛端起手中酒碗,高声喊道:“既然各位兄弟已经吃饱喝足,那咱们就干了这杯再会酒,把金狗杀绝后再来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来——干——”

“太尉请——”

几百号子人齐声应诺满饮,之后大家几乎在同时把手中的酒碗砸碎在地,同时放声狂笑不止。

王孝仁心潮澎湃地看着这一壮观的场面,他几乎按耐不住自己想要和这些死士一起前去冲锋陷阵,去箭矢密集、刀光剑影的地方痛快地厮杀一场。但理智压抑了他的冲动,自己身为军指挥使已经很少有机会亲自率兵陷阵了,他的位置应该在军阵的中央才是,想想心下泛出一抹苦涩地滋味。

“大伙分成三队,随本将出发——”邱云喊话之后回身望了眼王孝仁,决然道:“请指挥使下令出击!”

王孝仁对邱云艰涩地挤出一抹笑容,沉重地点了点头,向几百名死士和邱云深深作揖,朗声道:“本帅在此恭送各位壮士——”

邱云率三百壮士齐声应诺去后,王孝仁这才传令各部出击,全力掩护死士登城。

宋军几乎把家底子全部拿了出来,用巨型床子弩、机弩车和几乎所有神臂弓拼了命地对城头进行压制,尽最大努力阻止金军从城头放箭,掩护邱云和死士们通过鹅子洞陆续到达了城下掩蔽处待机。

宋军进军的战鼓隆隆地响起,两个营的步军开始对距北城楼千余步的地方进行看是猛烈、实则为佯攻的进攻,数千马步军在后面遥相呼应,声势颇为浩大,场面也极为壮观。城中金军亦是频频调动,张成把兵力堵在宋军猛烈进攻的城垣上,并亲自登城鼓舞士气,从宋军这一轮新的进攻势头来看,他认为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如果能把这次进攻打下去,元城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化险为夷,最少他能在今天夜里睡个安稳觉。

眼看战斗正激烈打响,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宋军弩箭的集中打击地域是攻击的方向,金军不断向北城楼西边增兵,但宋军的神臂弓和为数不多的床子弩对城垣上的金军杀伤是巨大的,很多金军将吏还没有来得及和宋军对射就被击倒在城上。邱云看的真切,感到已经到了出动的时机,他下令发信号进攻。

在一枚火箭拖着长烟冲上云天之际,后方宋军还有几部一直没有参战的几部床子弩立即发射,沉重的专用大矢在城墙上从下往上定了几排半人间距的箭梯。

“弟兄们、冲——”邱云早就把全身铁甲脱了下来,几乎是赤膊上阵,他提起自己的一把浑厚的斩马刀从掩蔽处一跃而起,带头冲上去从箭梯上攀登,在有去无回的危险战斗中将校的领头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往往能在最后一刻激发还在犹豫的将吏,三百死士一手持盾抵抗弓箭射击,一面把刀含在嘴上跟随邱云登城。

金军的反击虽然被压制,但仍然能够利用宋军弩箭的间隙进行射击,刚刚冲到城下之时就有十余人被弓箭射倒在地,在奋勇登城之际邱云身后不断有人被射杀城去,但邱云丝毫不为所动,仍然口含着刚到瞪着眼睛向三丈余高的城垣上攀登,由于是箭杆排列而成的箭梯,攀登起来自然费力许多,连邱云也身子打晃、就不要说其他人了。

邱云如同神助一般,在雨点般地弓箭打击下竟然没有任何伤痕,当他跃上城头之时挥刀斩杀了两名弓箭手,跳下城垛后几名金军军卒就围了上来。

邱云眼看刀枪就在眼前,他大吼一声,双手执斩马刀迎了上来,几名军卒那里是他的对手,不消几个照面就被他给收拾了。更多的金军军卒围了上来想要齐心协力杀了这个凶煞的人,但他那把刀使的是呜呜生风,凡是与他一个照面者没有几人能够活下来,邱云亦是满身鲜血,如同凶煞恶鬼一般,几个回合下来就吓的金军军卒连连后退不敢上前。

由于邱云的力战威慑,金军不敢上前,有宋军死士数十人爬了上来,他们在一起结成一道防线与金军死拼,掩护其他死士登城。

张成得到军报后大吃一惊,急忙率他的中军卫队百人前来北城楼要堵住缺口,眼看城头的宋军越来越多,他立即下令中军卫卒冲上去,而他自己在一旁督战。

邱云眼看自己的人越来越多,但金军也越来越多,他的目的就是要保住几十个人能够冲下城去驱散门卫打开城门,他大喊道:“各位兄弟顶住——第二队随本将冲下城去,第三队发射号箭。”

当第二队剩余的七八十人跟随在邱云身后向城内楼梯冲杀之际,张成已经看明白这对宋军的企图,他立即传令中军卫卒上前劫杀,这些卫卒都是久经沙场的将吏,颇为剽悍孔武,与这些死士绞杀一团互不相让。双方都杀红了眼,每分每刻都会有人惨嚎倒地,他们扭打在一起,已经没有任何路数、任何闪避,连牙齿都用上了。

邱云眼看金军越来越多,城头宋军渐渐有不支之势,他明白这个时候可不是逞强好胜的时候,一定要尽快到达城门,斩落城关才是正理。当他连连砍翻三名金军军卒后,抬眼一看一名金军大将正在不远处城楼台阶上指手画脚,看服色是个行军万户,立即明白此人可能就是张成,拿定主意先去侵杀此人,或许能有预想不到的效果。

但当他冲杀了几次之后,遇到重重金军的阻拦,血肉之躯怎能冲的过去,反而被刀锋划破了皮肉,血流不止。眼看冲不过去,自己的人也越来越少,再这么打下去非但不能打开城门,反而会全军覆没于此,越是无奈下手越重,所遇金军将吏无不丧命于他刀下,但金军毕竟是人多势众,单凭他邱云一人再有勇力也不可能把这些人都杀光……

王孝仁在城外不断得到斥候禀报,他平时并不怎么关心战场上将吏个人的伤亡,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但今天涉及到自己的师兄,他心下颇有些惶惶不安。等候接应的部队已经等候多时,他已经决定亲自率兵等城门一开就杀进去,但城墙上酣战良久还是没有动静,担负佯攻的部队此时也不得不投入正攻,时间已经不多了!

“速派一营登城支援……”

邱云的刀已经砍出了豁子,力气也一点一点地消失,他咬牙坚持奋战,眼看离张成越来越近,在两名死士冲上来护卫下,他大吼一声,手中的斩马刀飞一般地离手而去,直挺挺地向张成刺了过去。

第七十八章

北方战线上或寂静诡异的宁静,用夸张的话来形容就是掉一根针也能把几万人惊的跳起来,或是一偶之地描述着热火朝天、惨烈战斗的场面,不断地激励着人们的心弦,但东南一带并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有些人甚至认为距离自己千里之外的这场战争根本就不管自己的事情,还是赶紧响应朝廷不断出台的政策中大捞一把,只要是不违法,多赚点钱又有什么错?手里有了钱、等北方收复了,还能北上大大的赚上一笔。

南京顺天府江宁内的大内禁宫慈寿殿内,朱影斜躺在凤塌上,皇太后韩氏和韩魏国大长公主赵柔嘉侍立在侧,小皇帝赵炯坐于塌旁。尽管赵炅虽然还是一个孩子,但他受到天下最优裕的生活待遇,发育的也很快,咋一看就像十余岁的少年,相貌也算是堂堂正正、中规中矩,也不是什么方面大耳。

朱影淡淡地看了赵炯一眼,对韩氏平静地道:“太后——近来朝中可有北面的消息?”

韩氏忙恭恭敬敬地道:“娘娘大病初愈,还须好生调养,北面有王相公节制,想来捷报已经在路上。”

“是啊——母后、皇嫂说的是……”一直默不作声的赵柔嘉道:“御药局不是说了母后是操劳太甚,还须静养些许时日。”说着偷偷看了赵炅一眼,又淡淡地道:“有王相公在,何须母后、皇嫂多虑北事。”

“唉——”朱影心中轻轻一叹,她前段时间偶感风寒,竟然一病不起,卧床十余日才渐渐好转,不由地心下暗自感叹王泽这么多年怎么能够撑的下来,她连续一个多月勤劳政务,身子就有些吃不消了,真有点怜惜王泽瘦弱的身子骨能不能撑的住。

她想着自己的心事,眼神不经意地瞟了瞟赵柔嘉。她对这个女儿的心思心知肚明,赵柔嘉对王泽的误会已经形成,纵然是上次劝解亦是无可调和,以赵柔嘉的性格绝不会轻易回头,先前的不说了,就在不久前才得到密报,赵柔嘉千方百计在赵炅面前诋毁王泽,使年幼不太明事理的赵炯很容易形成为王泽的误解。更令她感到忧心重重的是随着赵多福的伏法,很多原来依附而逃脱法网的人纷纷投靠赵柔嘉,他们联合起来在赵柔嘉周围,形成了一个以失意官僚世家组成的反对王泽的政治集团,用王泽的话来说:‘粉党倒是有几分声势’,有几次已经严重触及王泽施政大略和大宋国政,若非是自己力保,赵柔嘉的小集团早就被王泽给灭了。她知道王泽可以对赵柔嘉忍让包容,也可以对反对势力持迁就、调和的态度,但绝对不能容忍任何人挑战这个国家初生的制度及他的理想,朱影甚至从王泽的目光中看到了王泽对赵柔嘉不安与杀机。

好在自己的从中调和才仅仅牺牲了别人保住了柔嘉,令她欣慰的是这个孙儿年纪还小,无甚大的主见,更是深受王泽和自己的影响,才不致出大的纰漏。

“柔嘉说的确是有理,赵家有今日确是王卿之功!”她在整整了整思绪之后,顿了一顿,又望着赵柔嘉若有所思地道:“男儿志在千里,柔嘉,你却不知王卿志在华夏万世!”

“不过一书生尔,何能济万世。”赵柔嘉微触秀眉,颇不自耐地轻声一句,平心而论她处处与王泽为难,但心底深处确实对王泽的才华颇为心折。但她确实不能忍受她的母后和王泽之间关系,还有民间对皇室的议论。尽管她已经知道母后和王泽之间始终格守君臣之礼,但她受不了!

还有的是更不能原谅王泽对她的漠视,尤其是母后常对着镜子自语王泽送给她的那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这不是哀叹有缘无分是什么?

朱影望着自己这个倔强的女儿,却不知如何是好,只得道:“柔嘉可记得靖康二年二月十一日事?”

赵柔嘉的那张俏脸微微变色,缓缓点了点头,阴郁地道:“欺耻大辱,女儿不敢忘。”

朱影淡淡一笑,道:“那日母后听得官家在车上疾呼‘百姓救我’,却无一人敢为之,想我赵家不曾失德,危难之时京师百万士庶只知自保,竟无一人敢以身勤王事,而当时母后却知有一人必会舍命救驾。”

“当时王泽身为朝廷节臣,勤王救驾是他份内之事,算不上……”赵柔嘉脸色很不自然,但这话说的却很虚,任何明白人都知道就当时局势,有实力的的人多在观望等待,唯有王泽一人率军奋力勤王。

朱影双眸望向殿梁,回记着当时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